中国神话与民间传说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宁封子制陶

据古籍载,第一个制陶的人名叫宁封子,他是黄帝身边的一个能工巧匠。传说黄帝时期,人们虽已懂得用火烧熟食物吃,但却没有锅、盆、碗、罐等,只能把猎获的食物用明火烧熟后双手抓着吃,极不方便。

一次,宁封子从河里捕回很多尖尾鱼放在火堆上烤,结果全烧焦了,他一气之下,就把剩下的几条尖尾鱼用泥封住,放进火堆里。正在这时,黄帝派宁封子出外办事,且一走就是三天。回来后,宁封子突然想起他临走时放进火堆里的尖尾鱼,急忙跑到火堆去刨,谁知刨出来一看,鱼早已没有了,只剩下一个泥外壳。

宁封子把烧过的泥壳拿在手里看了看,然后把泥壳拿到河边,盛满水后,端详许久,发现装进泥壳里的水点滴不漏。宁封子想,倘若把泥封在其它东西上,用火烧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他看到河滩上有些被砍过的树墩,灵机一动,就把河边的泥沙用手刨出来,糊在一个树墩上,然后架起大火一连烧了三天四夜。火熄后,他刨开火灰一看,那泥糊糊的半截树墩变成了一个土红色的硬泥筒。宁封子用兽皮袋把河里的水灌进硬泥筒里,直到灌满为止,也没有发现有漏水现象。

宁封子激动万分,他想把硬泥筒连水一起抱回去向大家报喜,可是,因为用力过猛,他把泥筒弄破了。宁封子也不气馁,他把自己的发现向黄帝作了汇报。黄帝听了非常高兴,认为这项发明很有价值,就任命宁封子为“陶正”(官员)。从那以后,宁封子就用树干裹上泥浆,放到一大堆木柴上烧,待到泥浆硬了以后成为了容器,再拿出来盛东西。

有一天,宁封子在回家的路上无意间与美女仙娥相撞,当时宁封子手里拿着陶器,而仙娥手中拿着一个泥捏的小船。宁封子对仙娥手里的小船很好奇,就一直盯着看。仙娥以为宁封子有歹意就赶紧逃跑。

酷爱制陶的宁封子紧随其后,到了仙娥的家里,发现仙娥的父亲是一个木匠,就和仙娥的父亲说明自己制陶的事情。仙娥的父亲建议他可以用青铜代替木质的东西,而且可以在青铜上刻出花纹,这样等泥土烧干了以后花纹就会留在陶器上,而且青铜比木质耐烧。仙娥的父亲还告诉宁封子不能单单放到柴堆上面烧,那样火苗直接煅烧泥浆陶器容易烧裂。他告诉宁封子可以用烘干的办法让泥浆中的水缓缓的干,这样陶器就会少一些裂开的危险。宁封子觉得这个建议非常好,决定回去试一试。这时,仙娥对宁封子的敌意也消除了。

宁封子回到家里,马上按照仙娥父亲的意见制作陶器,可是开始的时候由于泥浆混合的比例不好,泥浆很难附着在青铜上。宁封子就不断地调整泥浆中泥沙的比例,制作烧制陶器的土窑,忙得不可开交。仙娥见他那么忙,每天就给他送水送饭。

经过多次实验,宁封子终于焙烤出了带花纹的陶器。黄帝知道了更加高兴,从那以后就不再派给宁封子任何其他的事情,让他专心致志的制陶。

在一次烧制陶器的过程中,制陶的屋顶突然坍塌,巨大的火苗冲天而起,眼看着要发生重大的事故了。宁封子为抢救正在烧制的陶器,便毫不犹疑、奋不顾身地跳入窑中。他的恋人仙娥也奋不顾身地跳了进去,最终所有的陶器都保存了下来,宁封子和仙娥双双骑着火龙升上天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