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陈情
俗语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其实,“精诚”二字,无非是一个“情”字而已。李密正是用这种深切的真情打动了晋武帝的“铁石心肠”,并且以此来名垂千古的。
李密是西晋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官吏,并无什么突出的政绩和特异的作为,他之所以得以史书其名,就是因为他写了这个名为《陈情表》的表章。李密是武阳人(今四川彭山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曾拜蜀汉著名的学者谯周为师。西晋初年,被晋武帝征召出仕,他上《陈情表》,文中表达了自己对祖母的一片赤诚的孝心,真可称得上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尤其是其中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的句子,令晋武帝十分感动,准其奏请。李密在祖母刘氏死后,才来出仕,任太子洗马,后出为汉中大守。
下面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陈情表》:
“臣密(李密)报告:我因命运不好,从小就遭不幸,生下来才6个月,慈父就去世了。到了4岁时,舅父又强行改变了母亲守节的志愿(即强迫改嫁)。我的祖母刘氏哀怜我幼弱孤苦,亲自抚养我。我小时候体弱多病,直到9岁还不能自己走路,孤苦伶仃,直到成人自立。既没有叔父,又缺少兄弟,家门衰落,福分浅薄,很晚才生儿子。外面没有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家童。孤独零落,只有身形和影子互相安慰。祖母刘氏多年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汤药,从来不曾停止和离开。
“到了圣朝,我沐浴皇恩,身受清明的政治教化。先前是太守,选拔我为孝廉;后来是刺史,推荐我为秀才。我因为祖母没有人侍奉,我都婉言辞谢,不敢前去接受恩命。诏书特地下达,授予我郎中官职。不久,蒙国家恩典,授职太子洗马的官职。凭我这种微贱的人,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这种恩德,就是我牺牲了整个生命,也不能报答啊。然而,我把这些全部上表言明,再次辞谢,不敢就职。现在诏书急切严厉,责备我故意回避,有意怠慢;郡县官府一再催迫,催我迅速上路,官吏上门敦促,急如星火。我想接受命令,迅速赶路,可是祖母刘氏的病一天重上一天,想勉强迁就自己的私情,可是申诉又不蒙允许。因此我的处境,确实是极为狼狈的。
“我私下想:圣朝是用孝道来治理天下的,所有遗老还都受怜悯和赡养,更何况我的孤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时做过蜀汉的官,历任尚书郎等,本来是希望官阶显达,并不顾惜名誉和节操。现在,我是亡国的俘虏,地位鄙陋,却受到过分的提拔,恩命又如此的优厚,怎么敢观望不前,再有非分之想呢?只因为我的祖母刘氏已如太阳迫近西山,人命危浅,朝不保夕。我没有祖母,就不会活到今天;祖母没有我,就无法度过残年。我们祖孙两人,互相依靠着,相依为命,因此我的私意是不能停止供养我的祖母,不能远离祖母。我今年44岁,祖母刘氏今年96岁。这样,我对陛下尽忠的日子还很长,报答祖母的日子却很短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心情,请陛下允许我对祖母供养到最后。
“我的处境很艰难,不但蜀中人士以及两州的长官见到和知道,神灵确实也都看得明明白白。希望陛下可怜我的一点诚心,允许我实现这个小小的志愿,也允许祖母侥幸地能够得尽天年。如果这样,我活着应当誓死报效,死后也要结草报德。
“我说不尽犬马般的诚惶诚恐的心情,恭恭敬敬地上表奏报。”
人言“读李密《陈情表》不哭为不孝;读诸葛《出师表》,不哭为不忠”。李密的一番诉说,不仅赢得了晋武帝的同情,更赢得了普遍的同情,即使在千古之后的今天读来,仍是感人至深。正所谓情同此心,心同此理,尽管人人殊异,情理并无差别。李密的《陈情表》,不只是陈一人之情,乃是陈天下之情。正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天地之间,真情是最珍贵的。
——见《六臣注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