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历史智慧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如此进谏

对于“因地制宜”这句话,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这句话虽然产生在特定的时代,有着特定的含义,但我们还是可以从这句话里看出普遍性的道理,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而制定出适宜于具体情况的具体办法。因此,像因地制宜这样的话,也可以改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等等。其实,古人是十分善于运用这一基本原理的,比如臣下劝谏君主,也要根据君主的性格来采取不同的策略,有的君主喜欢正,有的君主喜欢直,有的君主喜欢迂,有的君主喜欢谑。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婴对于自己的君主齐景公,采取的劝谏策略基本上倾向于谑,其中的一些劝谏范例,也是意味深长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相晏婴,他的直言敢谏、善于巧谏的精神,也许是后代无人可及的。

晏婴在一日之内就三次指出齐景公的过失,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日三过”。

一次,齐景公到公阜去巡游,他面向北方,望着齐国,十分感叹地说:“要是古人都长生不死,那将会是怎么样的状况呢?”晏婴说:“我听说,从前上天认为人死去是好事,对仁义之人来说是永久的安息,对不仁的人来说是永久的制裁。假如古时的人都不死,齐国的丁公、太公还统治着齐国,桓公、襄公、文公将辅佐他们,大王您恐怕只好头戴斗笠,身着短衣,手拿农具,在大田之中弯腰劳作,您哪还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去担心死呢?”景公觉得晏婴实在太不会讲话,听了很生气,脸都变了颜色。

没过一会儿,梁丘据驾着六匹马拉的车子,飞奔而来。景公问:“是谁来了?”晏婴说:“是梁丘据。”景公问:“你没有看见人,怎么知道的呢?”晏婴说:“大热天赶着马车飞奔,重者马死,轻者马伤,不是梁丘据又有谁敢这么干!”(因梁丘据得宠于齐景公,他做什么事齐景公都不会怪罪,所以晏婴才这么说。)景公说:“梁丘据与我最为默契和谐了。”晏婴说:“这只能说是相同,不能叫和谐,所谓和谐应当是君甜则臣酸,君淡则臣咸,互有补偿,以求完美。梁丘据是君甘亦甘,一味奉承,以顺为正,怎么称得上和谐呢?”景公觉得他是故意在找自己的麻烦,又气得脸色大变。

过了不久,天色将晚了,景公看见西面天空有颗彗星,就召来大臣伯常赛祭祷,以消除彗星带来的灾难。”晏婴说:“不行。这是上天的示意。日月周围的云气变化,风雨异常、彗星出现等,都是上天看到世间将有变化,用这些作为凶兆,来警告不敬之人的,来提醒人事的。大王若是振兴文教、接受劝谏,广修德政,即使不派人祈祷,彗星也会自动消失。可现在您饮酒作乐,不理朝政,还亲近小人,宠爱优伶,厌恶礼乐法度,排斥圣贤之士,哪里有空闲对付彗星呢!您即使能通过祈祷除掉这一颗彗星,也将还会有新的彗星出现。”这次,景公听了气得说不出话来,脸色铁青。

后来,晏婴去世了。景公闻讯后从宫室走出来,背过身去,流着眼泪说:“唉!当初我和先生游公阜,先生一日里三次指责我的过失,如今还有谁会这样规劝我啊!”

晏婴去世已有16年了。一天,景公请群臣一起饮酒作乐。席上,他乘兴起身射絮,脱靶而没有射中,但堂上却响起一片喝彩声,好像从一个人嘴发出来的一样整齐。景公顿时显得十分不快,他叹了口气,随手把弓箭也扔掉了。

这时弦章来觐见,景公很有感慨地对他说:“弦章啊!自从晏婴去世后,再也听不到别人说我有什么过错了。”弦章回答说:“现在,大臣都极力地奉承您。大王喜欢穿的衣服,他们就跟着穿;大王乐意吃的食物,他们也就跟着吃,就好比那透明的尺蠖一样,吃了黄颜色的东西,身体就变成了黄色的,吃了绿颜色的东西,身体就变成绿色的。”景公听了感激地对他说:“说得对,我不能听信谗谀之人的花言巧语了。”就赏给弦章50车鱼。

弦章从宫中出来,看见给他送鱼的车子堵塞了道路。弦章上前抚摸着赶车人的手说:“当年,晏婴多次谢绝了国君的赏赐,是为了帮助国君,所以对国君的过错从不隐瞒,今天的大臣是为了取得利禄而拼命讨好国君。我要是接受了这50车鱼,就违反了晏婴行事的原则,而迎合了谗谀之人的欲望。”弦章坚决谢绝了景公给他的鱼。

君子说:“弦章廉洁的行动,正是继承了晏婴遗留下来的好品德啊!”

齐景公虽然有许多不可饶恕的缺点,但他有一样好处却是后代的君王很少能够赶得上的,那就是无论晏婴采取什么样的激烈的方式来对他进行劝谏,他基本上都能接受,最起码没有杀晏婴的头。

景公是个十分贪图享乐的人,他叫人修了一个名叫西曲的大水池。池塘里的水很深,塘边建起一座高大的房屋,房屋的横梁雕龙蛇,立柱刻鸟兽,十分豪华。

景公上穿花团锦簇的礼服,下穿白色绣花的袍裙,一身五彩斑斓,腰带上缀满了玉石,头戴帽子,披散着头发,面向南站在那里,一副趾高气扬的傲慢神态。

晏婴来见景公,景公问道:“您是不是知道,当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时是什么样子的呢?”晏婴仰首不答。景公再次问道:“当年管仲称霸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晏婴说:“我听说只有精通水性的人才能与龙蛇为伍。现在您在横木上雕龙蛇,立柱上刻鸟兽,也不过就是为了建造一座房屋而已,哪有心思经营霸王之业呢?您炫耀居室的华美,炫耀衣服的美艳,一身衣服五彩俱备,腰缀玉球,披头散发,也不过一间房子就能包容的了。您身为一国之王,万众之君,却不务正业,一心用在邪门歪道上,君王的魂魄早已荡然无存了,还拿什么来图谋霸王之业呢?”

景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惭愧,就走下堂来,来到晏婴身旁,不好意思地说:“梁丘据、裔款告诉我这所房子修好了,我这才私下里套上这身服装,实际上是想与梁丘据开开玩笑,也叫先生来此。我现在就去别的屋子换下这套衣服,听从先生的指教,如何?”晏婴说:“梁丘据、裔款二人迷惑大王,让大王做些邪恶无聊的事情,大王哪里知道实情呢?再者,如果伐木不去其根,再生的枝条还会长出来的,大王为何不就此除去他们二人,以使今后您不再受他们迷惑呢?”

还有一次,景公头戴巨大的帽子,身穿很长的袍子,一副奇形怪状的样子,他上朝听政,扬扬得意地站在朝堂上,满脸盛气凌人的样子,扫视群臣,天色很晚了也不散朝。

晏婴走上前,对景公说:“圣人的衣服都做得适中合体,而不过分华贵,这样他的形象可以作为民众的榜样,去引导和影响民众。他的行动合乎道德礼仪,有利于养生,百姓也争相学习他的举动仪容。现在您的这身衣服过分华贵,不能用来引导民众;盛气凌人、满脸傲慢地站在朝堂上,也不利于养生,天色晚了也不知道散朝,不符合礼制,您还是及早安息吧!”景公说:“我听从您的劝告。”随后就宣布散朝,并脱去了那身衣帽,以后再也没穿过。

齐景公喜欢饮酒,有一次喝得大醉,神志不清,过了3天才能爬起来。

晏婴十分担忧,就去见景公,问道:“大王是不是因为喝酒太多病倒了呢?”

景公很不好意思地说:“是的。”

晏婴说:“古人饮酒,喝到心情舒畅也就行了。所以,男人们不能因为群聚欢乐而妨碍了办理正事,女人们也不能因为群聚而影响了做手中的活计。古代的规矩,男女一同聚会,轮流敬酒应当不过五次,超过了就要受到处罚。当君王的,当然就更应该身体力行,要为民众做出表率,这样才能在外没有人对国家的政治表示不满,在内没有人敢于胡作非为。如今您一日饮酒,3天卧床不起,外面对国家的治理抱怨不已,身边的近臣则趁机在内胡作非为。您这样做,对于那些依靠法制自我约束、自我防范的人,是将鼓励他们任意妄为;对于那些希望得到奖赏和称赞而以此自勉的人,是将诱使他们懒得行善。如此下去,君王背离了德行,百姓轻视赏罚,那就要失去立国之本,所以希望大王一定要节制饮酒。”

听了晏婴诚恳的劝告,齐景公惭愧不已。

还有一次,景公请鲁国工匠为他做鞋。鞋带是用黄金制成的,上面镶银,用珠宝相连缀,鞋孔是用好的玉石制成,鞋长一尺,十分美观。

农历十月天,景公穿着这双鞋上朝。晏婴入朝,景公想起身相迎,因为鞋太重,他只能抬起脚,却迈不动步子,他问晏婴:“天气是不是很冷呢?”

晏婴说:“大王怎么会问起天气的冷暖呢?在古代的时候,圣人做衣服,讲究冬天穿着轻便而暖和,夏天穿着轻便而凉爽,现在您的这双鞋,寒天里穿上会感到很冷,重量也超过一般人的承受能力,不符合生活的常理,您做的太过分了。所以说这位鲁国的工匠不懂得冷热之节和轻重之量,破坏了人的正常的生活习惯,这是他的第一条罪状;他使君主被诸侯讥笑,这是他的第二条罪状;浪费财物而没有实效,致使百姓怨恨大王,这是他的第三条罪状。请大王下令拘捕他,并把他交官吏量刑处置。”

景公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但他有些怜悯那个工匠,就向晏婴求情,放了那个人。晏婴却不同意,说:“对于做了好事的人应当重赏,对花了气力干坏事的人要处罚。”景公听了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晏婴的主意,不说话了。

晏婴走出朝堂,下令把鲁国的工匠抓起来,派人押送出国境,不准他再来齐国。此后,景公脱下那双鞋,再也不敢穿了。

沉迷于酒的齐景公有一次喝到了兴头上,就高兴地对大臣们说:“今天我要和各位开怀畅饮,请大家不要受礼制的束缚。”

晏婴听罢这话,脸上显出不安的神色,他对景公说:“大王的话说错了。群臣实际上正希望大王不要按照礼制的规定去行事呢!要知道,力量强大的人可以依靠力量战胜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勇猛的也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勇武杀死自己的君主,他们为什么不这样做呢?就是因为了有礼制的束缚,他们才不敢那样去做。飞禽走兽是凭借力量主宰世界的,强者欺负弱者,所以,禽兽的世界是不断更换首领的。如今大王打算不要礼制,也就和禽兽没有什么区别了。假若群臣们也都凭力量行事,以强欺弱,不时地更换君主,大王您还能存在吗?人类高于禽兽的地方,就在于有礼制,所以《诗经》上有这样的话:‘人若无礼,何不快死。’可见礼制是不可缺少的啊!”

景公不肯听晏婴的劝告,晏子就决心用实际例子来劝告齐景公。过了一会儿,景公离席出去,晏婴并不起身行礼,等景公回来时,晏婴仍不起身,在大家碰杯劝酒的时候,晏婴不等旁人饮酒,自己就一个人先饮了。景公见状十分恼怒,勃然变色,接着愤愤地盯着晏婴,生气地问道:“刚才先生不是告诉我不可以不顾礼制吗?可我出入时,您不起身行礼,碰杯时又独自先饮,这些都合乎礼制的要求吗?”

晏婴一听,马上站起身来,离开席位向景公恭恭敬敬地行了几个大礼,然后答道:“我怎么敢忘记和大王说过的话呢?我是想向大王说明没有礼制时会发生的实际情况。大王如果不要礼制,就会出现刚才的那种情况。”

晏婴对齐景公的劝谏实在是无时不有,无处不有,无奇不有,竟然还始终得到了齐景公的信任,不仅没有被杀头,还能得以善终,身后哀荣无量。即使在我们今天看来,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见《晏子春秋》、《说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