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通史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早期人类

人类的起源

1876年,恩格斯完成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指出人类是由类人猿发展而来的,经历了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中的人3个阶段。

人类学家最早发现的古猿化石是原上猿,其生存年代为距今3500万~3000万年前,其次是埃及猿,生存年代为2800万年前,再稍后为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地区的古猿。人类学家在欧、亚、非三洲许多地方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其生存年代大约为2300万年前到1000万年前。

腊玛古猿是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其生存年代大约为距今1400万年到800万年前,已最先具备了说话的能力,首先发现于巴基斯坦北部与印度交界的西瓦立克山区,后来在肯尼亚、希腊、中国等地均有发现,主要是下颌骨和牙齿化石。其后正在形成中的人是南方古猿,生存年代为距今550万年至100万年前,化石在南非和东非发现,脑容量在450毫升以上。

人与猿的区别在于能否制造工具,而此时正在形成中的人只能利用天然工具,如石块、木棒等,所以说他们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劳动使猿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人,也就是完全形成的人。从完全形成的人发展到现代人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

“1470号”人是目前公认的早期猿人的典型代表,其生存年代为距今380万年至180万年前,是人类发展的初期阶段。晚期猿人又叫“直立人”,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猿人、德国的海德堡猿人、中国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都是古人类进化过程中比较典型的晚期猿人。尤其是北京猿人的发现,比较明确地揭示了从猿到现代人的中间状态。北京猿人发现于1929年,其发现地为北京周口店的龙骨山,现已获得40多个不同年龄的男女个体,以及无数的石器、骨器和用火遗迹。北京猿人的身躯比现代人稍矮,男高约1.62米,女高约1.52米,四肢已具备现代人形,脑容量为1075毫升。这一切证明北京猿人已远离猿类而更接近现代人类,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可能已经有了自己的语言。

尼安德特人是最早发现的早期智人,简称“尼人”。早期智人的生存年代为距今30万年到20万年前到距今5万年到4万年前。中国的马坎人、长阳人和丁村人均属于尼人。尼人的平均脑容量为1350毫升,体质和智慧比前人皆有很大的发展。晚期智人也称“新人”,其生存年代为距今5万年至1万年前。因新人最早的化石是在法国的克罗马农洞窟里发现的,故又名“克罗马农人”。克罗马农人不论在形体、高度,还是在脑壳比例上都有所变化,与现代人基本相同,脑容量平均在1400毫升以上。新人的分布较广,不仅在亚、非、欧三洲发现其化石,而且还分布在大洋洲和美洲。据人类学家研究证明,在5万年前已有人类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在4万年前,亚洲人从东南亚到达澳洲。

现代人种是和晚期智人同时出现的,人类学家按照人类的外貌特征,把世界上的人分为3个人种:即黄种(或蒙古利亚人种)、白种(或欧罗巴人种)、黑种(或尼格罗人种)。

石器时代的人类文明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中石器和新石器3个时代。早期人类使用加工粗糙、形状简陋的石器,被称为“旧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是向新石器时代的过渡阶段,时间约为距今1.5万年至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开始使用打制精细的石器,并发明了原始农业和畜牧业。

旧石器时代又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早期约在距今300万年至20万年前,使用的石器由砾石打制而成,十分简陋、粗糙,与天然碎裂的石头相差无几。中期约为距今20万年至5万年前,人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晚期的石器很是美观、适用,同时骨器与角器亦已出现,时间约在距今5万年至1. 5万年前。晚期最为引人注目的一点就是使用火,从使用天然火发展到人工取火。人类在实践中对火的发现与使用,开创了历史的新纪元。

中石器时代的时间为距今1.5万年至1万年前。其中,弓箭的发明是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

新石器时代已经学会在砺石上加砂蘸水磨光,然后再在磨光的石器上钻孔。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类型非常丰富,有生产用的石斧、石锄;有狩猎用的石球、石箭头;有生活用的石臼、石杵等。骨器种类则有骨针、骨锥、骨匕首等。

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从而使人类对自然界有了新的认识,人类便从狩猎经济中发明了原始畜牧业,从采集经济中发明了原始农业。

氏族公社时期

人类社会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是血缘家族。在血缘家族的内部,已排除了先前的杂乱的婚姻关系,开始实行按照辈分来划分的群内婚。不过,人们只能在某种程度上认清血缘关系,还不能认识到兄妹之间的婚配亦对人的体质有所破坏,直至氏族出现,人类才禁止了兄弟姐妹之间的通婚,由此产生了“普那路亚家庭”。“普那路亚”是夏威夷语,意为亲密同伴,是同妻子的丈夫们之间的相互称谓,也是同丈夫的妻子们之间的相互称谓。

这尊匈牙利的陶像,塑造的是一个拥有权力的重要人物。由于当时农业的发展,他被塑成一个肩搭镰刀的农夫形象。

氏族制度便是从“普那路亚”家庭中直接产生的,因为在群婚制下,人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故世系只能按母系计算,此时,最初的母系氏族便产生了。母系氏族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一个氏族的所有成员皆来自一位女祖先。

生产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使氏族组织亦不断增加,这时候两个氏族之间的群婚难以继续维持,对偶婚便应运而生。在对偶婚的形式下,成年男女在通婚的外氏族中,各自寻找一个配偶,作为自己与其经常发生婚配关系的主要对象,同时也不排除与其他异性发生偶尔的婚配关系。对偶婚实际上是现代意义上的一夫一妻制的最初萌芽。

氏族制度在全盛时期有氏族、胞族、部落等多种组织,它是原始公社发展的顶峰。当生产力已到一定程度时,人类出现了3次社会大分工,同时,一场父权制度取代母权制度的革命出现了,即父系氏族公社得到了确立。

父系氏族体现了以男子为中心的权力主义,于是一夫一妻制家庭取代了对偶家庭。个体家庭的出现削弱了氏族血缘关系,加快了不同氏族、部落之间的人员流动,出现了为了共同经济利益结成的农业公社。

私有财富的出现导致了人类愈演愈烈的财富角逐,这时候,军事民主制便出现了,同时军事民主制也是由氏族制度向阶级社会和国家过渡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国家的产生

国家的出现和文字的产生一样,都是人类文明开始的重要标志。国家的产生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

在人类追逐财富的战争中,以军事首长为首的氏族贵族集团的权力和财富日益增长,原本为选举而产生的军事首长变为世袭,人民大会也就没有任何作用了。为了保护贵族地位,也为了争夺更多的财富,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就产生了,这就是包括负责政治的官员、负责武事的军队,以及负责刑事的监狱等等一整套统治机构的国家。

国家与氏族最根本的区别是:国家是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而氏族却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它的成员。

国家的产生致使人类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向文明社会过渡。大约从公元前3000多年开始,非洲北部的尼罗河流域以及亚洲西部的两河流域、亚洲南部的印度河流域、亚洲东部的黄河流域逐渐出现了早期的文明古国,人们将其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在黄河流域的夏商文明出现的同时,以希腊为中心的爱琴海地区也跨入了早期文明国家的行列。

史前时代的原始文化

人类集体劳动的结果使人类产生了语言。为了帮助记忆、传递信息和进一步表达思想,文字便逐渐产生了。文字的发明对人类文化的发展和进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石器时代,原始人便发明了图画文字,用以表达思想、记载事件。同时,原始人还根据自然界的征兆,对天气的变化进行预测,还制定出太阴历,做了季节的划分。

医药知识、绘画、雕刻、音乐、舞蹈亦在原始人中间出现。克罗马农人可以用燧石做工具进行外科手术。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发掘出大量的绘画和雕刻作品,证明了当时人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高超的艺术创作能力。在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带孔的小骨管,原始人已经能够用简单的歌曲来表达自己劳动的欢乐、丰收的喜悦了。同时,原始人为了延续这种热情和欢乐,开始表演狩猎、种植或其他各种动作,舞蹈也随之产生了。

原始宗教产生于旧石器时期,在氏族公社时开始繁荣。原始人认为祖先是他们的保护者,因而加以崇拜,在母系氏族公社时女性祖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后来因追根溯源,又产生了图腾崇拜,其特点是将某一自然现象或某一动物当成自己的亲属、祖先或保护神加以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