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成语:一言一语皆妙趣
“PK”:实力的对决
PK有两个“渊源”:一个是指网络游戏中的玩家之间彼此对打,源于英文player killing的缩写;另一个“渊源”是指足球里的罚点球,也就是penalty kick的缩写,引意为一对一单挑,只有一个人能赢。
“IN”与“OUT”:时尚与老土
“IN”是近年来颇为流行的一个词语,它是直接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表示“时髦、流行、在内”的意思。“IN”是英语中表示时髦、流行的意思中最为简短有力的一个,它跟通常的说法“fashion”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强调的是随时可见的、处处可觅的时髦;它更贴近生活、更口语化。当代青少年赞赏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时,往往就会使用“IN”这个词。如果一个人对你说:“你真IN”,那就是说:“你是在行的”或者“你是时尚的”。
与“IN”相反的词是“OUT”,意思是“不时髦”、“老外”(外行、不懂)、“老土”。如果有人语重心长地对你说“你OUT了”,那就是说:“你跟不上形势了,该换换脑筋了。”
月光族:富不过30天
“月光族”是指把每个月的收入全部消费光的一个群体,他们都有较为固定的收入,不愁下个月无钱花。“月光族”是相对于努力攒钱的储蓄族而言的。
“月光”们是信贷消费最坚定的支持者和实践者,是商家最喜欢的消费者。因为他们有强烈的消费欲望,会花钱;更重要的是他们有很强的赚钱能力,有钱可花。“富,富不过30天;穷,穷不了一个月”,这是对他们最生动的写照。
SOHO一族:对朝九晚五说“不”
SOHO是英文Small Office Home Office的缩写,意即小型的家庭办公室。它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美国有个名叫杰弗里·泽巴尔的作家在家工作10年,他为此专门建立了一个名为“go in soho”的网站,对在家上班族指导、提供资讯,致力于促进SOHO工作方式的推广。SOHO一族一般只需一间斗室、一部电脑、一部传真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视每人的工作而定)就可以工作。
菜鸟:跌跌撞撞的小鸟
网上见“菜鸟”的字样,是“计算机初学者”的意思。这是从中国台湾方言的闽南语而来的。
菜鸟,闽南语菜鸟仔,也就是生手,是对于某件事情不熟悉操作的代称。刚学飞行的小鸟会飞得跌跌撞撞,甚至会掉到地上。以前的人称这种鸟就叫菜鸟仔。引申到人对于某些事务操作不熟悉,或是刚刚进入某些圈子的人都会称做菜鸟。
这个词开始出现与流行是从军中来的。当兵时,军中的学长都会私底下戏称自己为“老鸟”。而刚下部队的二等兵或刚挂阶的军士官因为对部队的作息与操练流程还未完全熟稔,所以时常会有凸槌或听错口令而发生跟其他弟兄不一样的举动,而被称呼为“菜鸟”或“天兵”。
“V”字手势:胜利的幽灵
“V”形手势表示“Victory”,即胜利,这一点早已为人们所熟知,但是“V”字手势源于何时以及由此而引出的一些逸事,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欧沦陷,许多人纷纷流亡英国。当时有个名叫维克多·德拉维利的比利时人,利用电台,每天从英国向比利时进行短波广播,号召同胞们奋起抗击德寇占领军。1940年的一天晚上,他在广播里号召人们到处书写“V”字,以表示对最后胜利的坚定信心。几天之间,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和其他城市的建筑物上,大街小巷的墙壁上、树干和电线杆上、影剧院里,“V”字无处不在,甚至在德军重兵把守的兵营、岗楼和纳粹军官的住宅里,也出现了被视为不祥之物的“V”字,搅得德国法西斯占领军心神不宁。
后来,“V”字不胫而走,传入欧洲各沦陷国。由于它形式简单明了,很快流传开来。朋友们见面,伸出食指和中指,打个“V”字,代替其他一切招呼。用这种无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心愿,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十分喜爱打这一手势,于是“V”字更加出名。餐馆里,桌子上的刀叉被摆成“V”字,甚至钟表店里的时钟也被拨到11点5分的“V”字形。
“酷”:潇洒中带点冷漠
当对某一个人、某一种行为表示赞赏会说“酷”,如果赞赏到极点就会说“酷毙了”。那么,“酷”源自何处呢?
“酷”来自《罗马假日》这个影片。女主角剪了头发后,觉得十分凉爽,就摸着后脑勺说:“Cool! ”电影播出后,许多女孩子都去剪了头发,并且学着女主角的样子摸着后脑勺说:“Cool! ”
Cool本来是冷的意思,20世纪60年代开始成为美国青少年的街头流行语。初期是指一种冷峻的、反主流的行为或态度,后来泛指可赞美的一切人和物。70年代中期,这个词传入台湾,被台湾人译成“酷”,意思是“潇洒中带点冷漠”。90年代,它传入大陆,迅速取代了意思相近的“潇洒”一词,成为最流行的夸赞语。
大虾:网络高手
网络上用以指网络高手。名称与金庸作品中的“大侠”有关,通常指洒脱、幽默、才能过人的网上乐于助人的人,也寓有因长期在电脑前不顾身体健康,弯腰拱背,形如大虾之意。网上称呼,爱用动物:有摹状的,如大虾;有谐音的,如屁兔(PⅡ);有寓意的,如袋鼠。
三味:经史诸子读书味
读过鲁迅的散文名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的人,都知道有个“三味书屋”。它在绍兴城内鲁迅故居的附近,是鲁迅先生少年时读书的地方。那么三味因何而来呢?
原来,“三味”取自“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的古语。其大意是:读四书五经之类味如吃米面,是食之本;读经典史记味如吃喝佳肴美酒;而读诸子百家学说之类的书,则味如酱醋,好比烹调中的佐料。
“三味书屋”的横匾是清代乾嘉年间的著名书法家梁山舟书写的。当时,匾的两旁还悬挂着这样一幅木刻的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
三味书屋
敲竹杠:绍兴师爷磕烟灰
“敲竹杠”的来源,有一种说法:四川山区,有钱人进山烧香时乘坐着一种用竹竿做的滑竿,滑竿由人抬着。走到半山腰,抬滑竿的人就敲着滑杠,要求加工钱,否则就不抬人,乘坐滑竿的只好加钱。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
清末,沿海一带贩卖烟土成风。有个云南客商,经常以贩卖土布、山药为名,夹运烟土,往返于云贵与江浙之间。因为他想的办法巧妙,所以从未被关卡查获过。原来,他在毛竹刚生长时,就偷偷剖开嫩竹,藏进烟土,等毛竹长大后,便将毛竹做成竹杠、船篙。因此,竹杠外面天衣无缝,一点不露痕迹。
这一天,云南商船来到浙江绍兴码头。关卡检查官照例上船检查,从土布翻到药材,查不出一点烟土。正准备放行时,一个在关卡办事的绍兴师爷突然来到船上。他正吸着长管旱烟,一边吞云吐雾,一边走进船舱,提起长筒烟管,朝搁在船舱里的竹杠“笃、笃、笃”地敲了几下,准备把烟灰磕掉。谁知这“笃、笃、笃”一敲非同小可,吓得云南客商忙从船舱里钻了出来。他神色慌张,以为绍兴师爷看出了他窝藏禁物的秘密,敲敲竹杠,是打个暗号给他。
云南客商早有准备,忙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假称“云南旱烟”悄悄地塞给这位绍兴师爷,并强装笑脸说:“这是包上等‘云南旱烟’,烟味醇厚,与别处旱烟不同。请师爷笑纳。”师爷用手一掂,分量沉重,知道里面是银子,心想,他既然重金相赠,船中一定藏有禁品,但一时又查不出来,不如做个人情,径自上岸而去。
后来,云南客船被别的关卡查获了,才知道烟土是暗藏在船上的竹杠中的。从此,“敲竹杠”一词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两面派:怀庆府的“两面牌”
“两面派”这种人总是令人感到厌烦,但究竟什么样的人才是“两面派”呢?有人说,“两面派”总是口是心非,戴着面具做人,以求达到自己的目的。挑拨离间,把自己打扮成正人君子,其实是道貌岸然。
那么,“两面派”从何而来呢?
元朝末年,元军与朱元璋领导的义军在黄河以北展开拉锯战。老百姓有苦说不出,谁来了都要在门板上贴上喜庆的标语以示热烈欢迎,来得勤换得也快。豫北怀庆府老百姓生活节俭,于是想出了一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在一块薄木板的两面都写上标语,一面写着欢迎元军“保境安民”的标语,另一面写上欢迎义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标语。哪方来了,就翻出欢迎哪方的标语,既省钱又方便。但想不到这个方法后来竟惹出了大祸。一次,朱元璋的大将常遇春率军进驻怀庆府,进城后见家家大门上色彩缤纷的欢迎标语非常高兴。可是突然一阵狂风刮来,把大门上的木牌吹翻,反面欢迎元军的标语立刻映入眼帘。常遇春看到后大怒,下令将凡是挂两面牌的人都满门抄斩。
现在常说的“两面派”,就是从怀庆府“两面牌”演变而来的。
跳槽:原本狎邪之词
“跳槽”就是“换工作”、“换单位”的意思。这个词有什么来源呢?
近人徐珂的《清稗类钞》中“跳槽”解释说:“原指妓女而言,谓其琵琶别抱也,譬以马之就饮食,移就别槽耳。后则以言狎客,谓其去此适彼。”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妓女和嫖客缠绵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发现了更有钱的嫖客,于是抛弃旧爱,另结新欢,这就如同一匹马从一个槽子换到另外一个槽子去吃草。可见,当时人们便把另攀高枝的做法称为“跳槽”。
明代冯梦龙编的民歌集《挂枝儿》里有一首《跳槽》,就有“你风流,我俊雅,和你同年少,两情深,罚下愿,再不去跳槽”之语。沈复的《浮生六记》中说同伴徐秀峰“今翠明红,俗谓之跳槽”,而他本人“则惟喜儿一人”。也都反映了“跳槽”一词最早是和妓女有关的。
也有人说“跳槽”是元、明间江淮地区的“行院隐语”:那时妓女被隐指为“马”,嫖妓隐指为“入马”,换了别的妓女,便是“跳槽”。然而这说法不大让人信服,因为“马”、“入马”之类隐语并不单指行院人家。《水浒传》、《喻世明言》等古典小说里提到“入马”,都是泛指与女子发生关系。
后来,“跳槽”这个充满狎邪意味的词语,被人们用来比喻人离开原来的职业或单位到别的单位或改变职业。
吹牛皮:黄河边上去吹牛皮
“吹牛皮”指“说大话,夸口”,是中国民间常用的一个俗语。那么,这一俗语是怎么来的呢?
据专家考证,“吹牛皮”一词起源于中国的黄河上游一带。黄河在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境内时,水流湍急,滩险浪恶,很难行舟。在桥梁交通不发达的古代,生活在黄河上游沿岸的人们为了解决渡河运输的难题,就想出一个办法:以皮筏代舟。
皮筏子是怎么做的呢?在屠宰时,先设法剥下羊或牛的整张毛皮,然后用盐水将整张毛皮脱毛,再以植物油涂抹其四肢和脖颈处,并将其浸水、暴晒,使之变得松软后用细绳将其缝扎成袋状,只留一小孔,待吹足气后将小孔封紧,然后再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而在古代,人们没有打气筒和气泵之类的东西,要想给皮筏充气,办法只有一个——用嘴吹。羊皮袋体积小,可以用嘴直接吹起。但即便是羊皮袋,一般也只有体格非常健壮、肺活量很大的人才能吹得起。而牛皮袋由于体积过大,直接用嘴是吹不起来的。因此,在黄河上游一带,如果有人说他能吹起牛皮袋,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在说大话;而那里的居民在不耐烦别人的夸口言行时,也往往会对其说:“你有本事就到黄河边上去吹牛皮好了!”久而久之,“吹牛皮”就逐渐成了“夸口、说大话”的代名词,并逐渐流传开来。
皮筏子
无厘头:“反智戏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港台影视的大量引进,特别是周星驰的影响,“无厘头”在中国大陆地区迅速传播开来。那么“无厘头”一词是怎么来的呢?
“无厘头”原来是广州的方言俚语,含有“无缘无故、莫名其妙”的意思。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它是在日常生活平淡无奇的细节、语言和动作中,猎取观众意料之外的、令人忍俊不禁的笑料。所以,也有人干脆就把它叫做“反智戏谑”。它是受美国影视影响,并由香港电视台带动起来的。
抬杠:小丑的游戏
中国北方以前有一种习俗,那就是所谓的“抬杠会”。在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一天,由身强力壮的人抬着竹杠,上面有轿子,一个伶牙俐齿的小丑坐在里面。他们抬着竹杠和轿子在人群里穿梭,围观的人则和那个小丑随机式地比赛斗嘴,甚至用自认花巧的话来对骂。这种“抬杠会”在满族进入中原后,成了中国人“抬杠”的起源。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起源于东北的深山老林。很早以前,那里的人如果发生了争执,相持不下,就会把一根木杠子绑在树上,一人肩起一头往上扛;哪一方撑不住垮了,就算输了。
后来,“抬杠”是一种借着机灵巧诈的嘴上功夫指责别人,而同时也闪避别人指责的文化习惯。
借光:互惠互利
“借光”这个词由来已久。据《战国策·秦策》记载,战国时秦国将军甘茂曾对齐国使者苏代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条江边住着不少人家,每晚,姑娘们都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
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都拒绝她来。这位姑娘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
后来,人们就把凡是请求别人提供某种帮助和从别人那里分享某种荣誉称做“借光”。
黑马: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黑马”在《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比喻在比赛或选举等活动中出人意料获胜的竞争者。”国内外的报刊、电台在评论某个异军突起的胜者或爆出的冷门时,常常提到“黑马”。“黑马”被体育界用来喻指那些潜心努力、不畏强手而一举成名的后起之秀。可这词究竟典出何处呢?
19世纪,英国政治家杰明·狄斯雷斯在《年轻的公爵》这部小说中描写了一个精彩的赛马场面。比赛刚开始,两匹夺冠呼声最高的良种马一路领先,眼看其中一匹胜券在握,全场为之狂呼。不料在接近终点时,忽然有一匹不起眼的黑马从后面奋力追赶上来,风驰电掣地把两匹良种马抛在后面,领先抵达终点,夺得了冠军。从此,“黑马”一语不胫而走。
闭门羹:源自妓女的拒客之道
“闭门羹”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词。“吃闭门羹”,是当人们在求见别人或者向别人求助的时候,被对方拒绝后常常会说的一句话。然而,为什么把拒客说成是“闭门羹”呢?
“闭门羹”一语始见于唐代冯贽《云仙杂记》所引《常新录》的一段话:“史凤,宣城妓也。待客以等差……下列不相见,以闭门羹待之。”意思是说唐代宣城(今安徽)有一个叫史凤的妓女,才貌双全,追求者甚众。史凤不能一一接待,就以客人所作的诗文作为判断客人等级和接待的标准。凡是值得接待的客人,她才会邀请其登堂入室,尽兴而归。凡是粗俗浅薄、不值得一见的人,自己并不出面,只让下人在外面摆上一份羹招待之,吃完后走人,从而委婉地拒绝了这位客人的求见。于是“闭门羹”便从此而得名。
所谓羹,最初时系指肉类,后来以蔬菜为羹,再后对凡熬煮成有浓汁的食品皆以羹称之,如雪耳羹、水蛇羹、燕窝羹等。以羹待客,比直言相拒,要婉转、客气一些。
沙龙:客厅中的交际
在当代文化生活中,“沙龙”这个名词不时被提起。那么“沙龙”是缘何而来呢?“沙龙”是法语Salon的音译,原意指客厅,曾经是近代西方文化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原为意大利语,17世纪传入法国。当时,巴黎的名人(多半是名媛贵妇)常把客厅变成著名的社会交际场所。进出这里的人,多为小说家、诗人、画家、戏剧家、哲学家、音乐家和评论家等,他们志趣相投,欢聚一堂,或作诗绘画,或欣赏典雅的音乐,或就各种感兴趣的问题促膝长谈,无拘无束,各抒高见。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形式的聚会称为“沙龙”。
正宗的“沙龙”有以下特点:要定期举行;时间要在晚上;人数不能太多。现在,人们在写文章时就常借“沙龙”一词来表述某项活动,如文学沙龙、音乐沙龙等。
黑客:横行网络的西部牛仔
黑客是英文“Hacker”的译音,源于英语动词hack,原意“劈砍”,经引申后用来称呼那些热爱探询计算机深层技术的“电脑高手”,就像美国西部牛仔一样,到处行侠仗义。
万维网(www)的主服务器安放在瑞士日内瓦附近的欧洲核研究中心。互联网的出现,也使黑客应运而生。
最早的黑客出现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他们是计算机的狂热爱好者,喜欢深入地探索计算机的奥妙,而不像一般人那样只是规规矩矩地去学习一般的计算机知识。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之余,利用电脑玩自编的游戏、开玩笑或是搞恶作剧。那时的“黑客”,是带有褒义的词汇。
“黑客”们对互联网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后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黑客队伍变得越来越复杂,部分人开始利用黑客技术窥探别人隐私,发泄私愤,破坏网络资源,谋求私利,甚至进行计算机犯罪等案,黑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变得复杂起来……
草根:草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黄金
草根直译自英文grass roots。“草根”的说法产生于19世纪美国寻金热流行期间,盛传有些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的地方就蕴藏黄金。
从广义上看,“草根”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和政府或者决策者相对的势力,这层含义和意识形态联系紧密一些。我们平常说到的一些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等一般都可以看做是“草根阶层”。有学者就把非政府、非官方组织称做草根性人民组织。另一种含义就是和主流的或者说是精英的文化、阶层相对应的弱势阶层活动力量。所以“草根化”也就是平民化、大众化。
草根有两个特点:一是顽强,代表一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二是广泛,遍布每一个角落。草根性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独立性和大众性。
江湖:不如相忘于江湖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这是谁都知道的,那么你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吗?
江湖的称谓最早是由庄子提出的,出自《大宗师篇》,原句为“泉涸,鱼双与予处于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意思是:泉水干涸后,两条鱼未及时离开,受困于陆地的小洼。两条鱼动弹不得,互相以口沫滋润对方,使对方保持湿润。此时,两条鱼便缅怀起往日在江河湖水里自由自在,彼此不相识的生活。
后来又泛指四方各地。曹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说:“江湖未静,不可让位;至于邑土,可得而辞。”或者指民间,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则说“今江湖间俗语,谓钱之薄恶者曰悭钱”。
江湖这个词也经常与朝廷(官方政府)相对,如《岳阳楼记》中就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鼻祖:“鼻”子原来是“自”己
“鼻祖”一词意为最早的创始人,它的由来要从“鼻”字的演变说起。
“鼻”的本字原为“自”。甲骨文和金文中的“自”字都像人的鼻子的模样,“自”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许慎《说文解字》云:“自,读若鼻。”“自”在古文中一般作为第一人称代词,即解为自己。既然“自”字做了人称代词了,那么要写“鼻子”的“鼻”时,又该用哪个字呢?于是又另造了一个形声字代替,在“自”字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就出现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不同的分工。
“自”的本义是“鼻子”,人们常常说到自己的时候指着鼻子。还可以引申为介词“从”、“自”,再引申为动词“始”。《说文》里有“今以始生子为鼻子”的说法,就是把生的第一个儿子称“鼻子”。这里的“鼻”字的意思即“第一”、“最初”或“开始”的意思。
雷同:打雷时万物皆响应
看电视剧时,我们经常看到“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字幕。在文艺评论中,“雷同”一词多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新意、千人一面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从古书中得来的。
中国古时有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礼记·曲礼》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应该用自己的心去判断其是非,不要取他人之说以为己语,像万物闻雷声惧怕而回应那样。因而,“雷同”还有“随声附和”之义。
替罪羊:赎罪的羔羊
现在,世界各地都习惯用“替罪羊”来比喻代人受过的人。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在基督教的《旧约》中说,上帝为了考验亚伯拉罕的忠诚,叫他带着他的独生子以撒到一个指定的地方,并把以撒杀了作燔祭,献给上帝。正当亚伯拉罕要拿刀杀他的儿子时,有个天使加以阻止,说:“现在我知道你是敬畏上帝的了,前面林子里有一只羊,你可用来‘祭献’上帝。”于是,亚伯拉罕便把小树林中的那只山羊抓来杀了,代替他的儿子献给燔祭。
在《新约》中又说,耶稣为救赎世人的罪恶,宁愿钉死在十字架上,作为“牺牲”(祭品)奉献天主,并嘱咐他的12门徒,在他死后也照样去做。因为这是仿效古犹太人在向主求恩免罪时,往往杀一只羔羊替代自己供作“牺牲”,所以教会通常又称耶稣为赎罪羔羊。
于是,我们平常说的“替罪羊”一词就产生了,意指代人受过的人。
穿小鞋:“三寸金莲”惹的祸
现在,一般把上级对下级或人与人之间进行打击报复,称之为“穿小鞋”,这是为什么呢?
在封建时代,女人有缠足的习俗,以“三寸金莲”为美,即使是婚姻大事也依照脚的大小,而衡量女人的俊丑。因此,在媒婆说媒时,必先请男方看女方的鞋样儿,以示女方脚的大小。如果男方同意了亲事,就留下此鞋样儿了,按此样尺寸做一双绣鞋连同订婚礼物一起送到女方家。成亲那天,新娘必须穿上这双绣鞋,以防脚大而受骗。
如果把这双绣花鞋故意做得很小,让新娘穿着难受,就是故意整治她。相传北宋时,有一个名叫巧玉的姑娘。她的后母要将她许配给一个又丑又哑的有钱人,巧玉坚决不从。后母也没有办法,便暗暗想法子整治她。
恰逢有一位媒婆把巧玉说给一位秀才,巧玉很中意。后母却在背地里剪了一双很小的鞋样子,让媒婆带给男方。巧玉出嫁那天,这双鞋怎么也穿不上,害得她上不了轿。她又羞又恼又急,一气之下便上吊自尽了。
人们对巧玉之死非常惋惜。后来,人们把“给人穿小鞋”引申到社会中,用来专指那些在背后使坏点子整人,或利用某种职权寻机置人于窘境的行为。
黑名单:黑皮书的警示
“黑名单”一词来源于英国的牛津和剑桥等大学。在中世纪,这些学校规定对于犯有不端行为的学生,将其姓名、行为列案记录在黑皮书上,谁的名字上了黑皮书,即使不是终生臭名昭著,也会使人在相当时间内名誉扫地。学生们对学校的这一规定十分害怕,常常小心谨慎,严防越轨行为的发生。
这个方法被当时一位英国商人借用以惩戒那些时常赊欠不还、不守合同、不讲信用的顾客。英国商人把这类顾客的名字开列在黑皮书上,后来又将一些破产者和即将破产的人的名字也排在黑皮单上。事情传开后,在社会上引起了轰动。先是商人们争相仿效,继而,各行各业都兴起了黑皮书,不少工厂老板把参加工会的人的名字列在“不予雇佣”栏下。于是,黑名单便在工厂主和商店老板之间秘密地传来传去。
1950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麦卡伦法案》。同年12月,总统杜鲁门发布命令,宣布美国处于“全国紧急状态”,正式实行《麦卡伦法案》。他们编制了形形色色的黑名单,按名逮捕大批专制人士。黑名单的做法由此而固定下来了。
鸿门宴:宴无好宴,会无好会
公元前206年,项羽率领40万大军,攻进函谷关,直抵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北)驻扎下来。刘邦军队的驻地灞上离此仅40里。项羽决定次日攻打刘邦。项羽的叔父项伯是刘邦一谋士张良的好友,项伯怕打起仗来张良会丧命,就连夜私自到刘邦军营找到张良,告诉他大战即将降临,让他赶快逃命。
张良不但没有自己逃命,反而把这一重要情报报告了刘邦。刘邦听了,恐惧地问:“这可怎么办呢?”张良说:“你可请项伯帮忙,让他在项王面前替你求情。”于是,刘邦摆上酒席,热情招待项伯。为了进一步结好项伯,刘邦还提出两人结为儿女亲家。项伯答应了,并对刘邦说:“明天一大早你要亲自来给项王赔礼。”
第二天,刘邦带领张良、樊哙和100多随从到鸿门拜见项羽。鸿门宴上,虽不乏美酒佳肴,但却暗藏杀机。项羽的亚父范增一直主张杀掉刘邦,在酒宴上一再示意项羽发令,但项羽却犹豫不决,默然不应。范增召项庄舞剑为酒宴助兴,想趁机杀掉刘邦。项伯为保护刘邦,也拔剑起舞,掩护了刘邦。在危急关头,刘邦部下樊哙带剑拥盾闯入军门,怒目直视项羽。项羽见此人气度不凡,只好问来者为何人,当得知为刘邦的参乘时,即命赐酒,樊哙立而饮之。项羽命赐猪腿后,又问能再饮酒吗。樊哙说,末臣死且不避,一杯酒还有什么值得推辞的。樊哙还乘机说了一通刘邦的好话,项羽无言以对,刘邦乘机一走了之。刘邦部下张良入门为刘邦推脱,说:“主公不胜酒力,无法前来道别。现向大王献上白璧一双,并向大将军(亚父范增)献上玉斗一双,请收下。”不知深浅的项羽居然收下了白璧,气得范增拨剑将玉斗撞碎。
后人将鸿门宴喻指暗藏杀机。
鸿门遗址
磨洋工:打磨洋人的建筑
人们习惯于将消极怠工、只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称为“磨洋工”。所谓“磨工”,是指建筑工程的一道工序,就是指对砖墙的表面进行打磨,使之平整、光滑,相当于现在的勾缝和打磨石类的装修。
1917~1921年,美国用清政府的“庚子赔款”在北京建造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由于这项工程是由外国人出资、设计,中国工人就称它为“洋工”。协和医院共有主楼14座,又是高层建筑,“磨工”工序十分浩繁。所以,参加建筑工程的许多工人就把这一工序称为“磨洋工”,出于对西方帝国主义者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的一种不满的发泄。最终,“磨洋工”一词改变了原来的意思。
木马计:打进敌人的心脏
据《荷马史诗》记载,在公元前12世纪左右,古代希腊人联合起来对特洛伊人发动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由于特洛伊城十分坚固,战争整整持续了10年,特洛伊城仍然纹丝不动地挺立着。
希腊人为特洛伊城久攻不下而焦虑。这时,希腊谋士奥德修斯想出了一个妙计。
首先,希腊人赶制出一匹大木马,在马的肚下开了一个口,希腊士兵从该口钻入马肚内隐藏,并将口盖伪装好。然后大批军队撤离到海上,只留下一名叫西农的士兵。特洛伊人抓到了西农,西农于是告诉特洛伊人说,希腊人造这匹木马是为了献给雅典娜女神,如果特洛伊人将木马拖进城内,就能得到雅典娜女神的庇护;反之,如果不要这匹木马,雅典娜就会使特洛伊城毁灭。特洛伊人听信了西农的话,马上在城墙上凿开一个大洞,连拖带拉将这匹大木马拉进了特洛伊城。殊不知,他们已将灾难亲手拉进了城里。
夜幕降临,喝醉胜利庆功酒的特洛伊人渐渐进入了梦乡。只有一个人没有睡着,那就是西农。他朝木马跑去,朝木马内隐藏的希腊人发出了信号。立刻,武士们从马肚内涌出。
而此时撤到海上的希腊大军又乘夜色的掩护,悄悄回到了特洛伊城。他们从拉木马的城墙大洞口蜂拥而入,顿时里应外合,特洛伊城陷入一片火海和哀嚎中。10年久攻不下的名城特洛伊,一夜之间因一匹木马而被攻克。这就是著名的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当心希腊人造的礼物”这一俗语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流传着,它提醒人们警惕,防止被敌人的伪装蒙蔽,使敌人钻进自己的心脏。这句话就来自木马计。“特洛伊木马”现在已成为“挖心战”的同义词,比喻打进敌人心脏的战术。
在荷马的故事中,希腊人使用木马计占领了特洛伊城:希腊军队假装撤离,只留下一个巨大的木马,里面藏着希腊战士。特洛伊人把木马拖到城中,中了希腊人的诡计。
不倒翁:真是个“扳不倒翁也”
“不倒翁”是人们十分熟悉的一种玩具,形状像老人,上轻下重,扳倒后能自动竖立起来,故又称“扳不倒儿”。清代史学家、文学家赵翼在《陔余丛考·卷三十三》中记载说:“儿童嬉戏,有不倒翁,糊纸做醉汉状,虚其中而实其底,虽按捺旋转不倒也。”
关于不倒翁的由来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春秋时,楚国的卞和在荆山得一璞玉,此物从外表看与石无异,但确是一块美玉。他两次将宝物献与楚王,楚王总把它当顽石,以欺君罪砍掉他的双足。卞和见无人识宝,抱玉痛哭于楚山脚下。楚文王即位得知此事,将石割开,果然见玉,命制成玉璧,名曰“和氏璧”。楚文王被卞和不惜受刑坚持真理的精神感动,称他说:“此人真是个‘扳不倒翁也’! ”所以,“不倒翁”喻指那些坚持真理、不屈不挠的人。
如今,“不倒翁”的含义又有了新的转注,指那些圆滑、见风使舵的人。前些年,池北偶先生曾为华君武先生的漫画《不倒翁倒了》题诗一首:“此翁就不倒,自在又逍遥。赔钱无所谓,补贴伸手要。厂长照样当,不愁乌纱帽。如今世道变,无法捞稻草。亏损得关门,靠山没处找。时来厄运到,不倒翁倒了。”此诗在对当今社会上新的“不倒翁”进行辛辣讽刺的同时,也道出了他们的最终结局。
戴高帽:没有谁会拒之门外
“戴高帽”一词源于唐代李延寿著《北史·熊安生传》中的一个故事。
北齐有一个叫宗道晖的人,平时喜欢戴一顶很高的帽子,脚穿一双很大的木屐。每当有上级官员到来,他都以这身打扮去谒见。见到官员时,他又总是向上仰着头,举着双手,然后跪拜,一直把头叩到木屐上,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后来,人们把这种做法叫戴高帽,“戴高帽”一词也就诞生了。
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打自招
据说从前有个做小本生意的人叫张三,好不容易攒了300两银子,却又不知藏在哪里才安全。最后他把银子装进一个坛子里,埋入自家菜园。埋完后还不放心,他又往地上插了一个木牌,写着“此地无银三百两”。
第二天,邻家王二瞧见木牌,心里想:“张三也太傻了,这不分明是告诉别人这儿有银子吗?”王二三下五除二把银子刨了出来,偷回家去。但他心里却惶恐不安,想到自己是张三的邻居,张三丢了银子肯定第一个怀疑他。为了标榜自己的“清白”,王二也写了张字条,贴在张三的木牌上,上面写着“隔壁王二不曾偷”。
后来,人们就把不打自招的愚笨行为叫做“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拜倒在石榴裙下:杨贵妃的石榴裙
在现代社会中称“拜倒在石榴裙下”,多形容男子被女子美貌所征服。那么,“拜倒在石榴裙下”有什么来源呢?据说与杨贵妃有关。
传说杨贵妃非常喜爱石榴花,爱吃石榴,特别爱穿绣满石榴花的彩裙。唐天宝年间,唐明皇投其所好,在华清池西绣岭、王母祠等地广泛栽种石榴。每当榴花竞放之际,这位风流天子即设酒宴于“炽红火热”的石榴花丛中。杨贵妃饮酒后双腮绯红,唐明皇爱欣赏宠妃的妩媚醉态,常将贵妃被酒染之粉颈红云与石榴花相比谁红得艳丽。因唐明皇过分宠爱杨贵妃,不理朝政,大臣们不敢指责皇上,则迁怒于杨贵妃,对她拒不使礼。
贵妃出浴图 清 康涛
一天,唐明皇设宴召群臣共饮,并邀杨贵妃献舞助兴。可贵妃端起酒杯送到明皇唇边,向皇上耳语道:“这些臣子大多对臣妾侧目而视,不使礼,不恭敬,我不愿为他们献舞。”唐明皇闻之,感到宠妃受了委屈,立即下令,所有文官武将,见了贵妃一律使礼,拒不跪拜者,以欺君之罪严惩。众臣无奈,凡见到杨贵妃身着石榴裙走来,无不纷纷下跪使礼。
于是“拜倒在石榴裙下”的典故流传千年,至今成了崇拜女性的俗语。
解铃还须系铃人:法灯悟禅
人们用“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成语,来比喻一件事情出了问题,仍须由做此事的人自己去解决。这则成语和佛教有关。
据明代瞿汝稷编佛家禅宗语录《指月录》记载:金陵清凉寺有一位泰钦法灯禅师,性格豪放,平时不太拘守佛门戒规。寺内一般和尚都瞧不起他,唯独法眼禅师对他颇为器重。
有一次,法眼在讲经说法时,询问寺内众和尚道:“系在老虎颈项上的金铃,谁能够去把它解下来?”大家再三思考,都回答不出来。这时,法灯刚巧进来,法眼又向他提出这个问题。法灯不假思索地答道:“只有那个把金铃系到虎颈上的人,才能够把金铃解下。”法眼听后,认为法灯颇能领悟佛教教义。
狗咬吕洞宾:苟杳吕洞宾,不知好人心
据传,苟杳与吕洞宾是同乡,苟杳少年家贫,吕洞宾与其拜为兄弟,经常周济他。后来干脆把他接到自己家中攻读四书五经,以求取功名利禄。一日,吕洞宾的一位林姓朋友来访,见苟杳一表人才,便想把妹妹许配给他,但吕洞宾并不同意这桩婚事。苟杳得知此事后,极力恳请吕洞宾为他做媒,吕洞宾略加思索后,要苟杳答应一个条件:“林女须先陪我三天。”此事一般人难以答应,但苟杳却一口应承,并真的践了约。待三天期满,苟杳见新娘,新娘哭说:“郎君为何三夜都是天黑才来,埋头读书至天明便去?偏让我独守空床!”苟杳顿时作声不得,良久悟及,原来是吕洞宾以此告诫自己莫因成婚而误了读书,于是发起奋来,终于考取功名做了官。
八年以后,吕洞宾家失火落难,吕洞宾便去找苟杳求助。不料苟杳将吕洞宾留在家中,天天设宴相待,都一个多月了,苟杳就是不答应资助之事。吕洞宾愤然离去。路上乞讨时,获一人同情,赠送银子,才解了途中之窘。至家,旧址上竟新屋屹立,妻子正披麻戴孝,抚棺守灵。细问,原来是苟杳派人建造新屋,并送来棺材,说吕洞宾已客死异乡。吕洞宾撬开棺盖,见内有金银,并附信一封。信云:“苟杳不是负心郎,路送银,家盖房。你让我妻守空房,我让你妻哭断肠!”
至此,吕洞宾方恍然大悟,哭笑不得。
萧规曹随:无为是最好的为
刚即位的汉惠帝看到曹参一天到晚都请人喝酒聊天,好像根本就不用心为他治理国家似的。惠帝感到很纳闷,但又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一次下朝后,汉惠帝把曹参留下,问他为什么会这样。曹参说:“请陛下好好地想想,您跟先帝相比,谁更贤明英武呢?”惠帝立即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提并论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的德才跟萧何相国相比,谁强呢?”汉惠帝笑着说:“我看你好像是不如萧相国。”
曹参接过惠帝的话说:“陛下说得非常正确。既然您的贤能不如先帝,我的德才又比不上萧相国,那么先帝与萧相国在统一天下以后,陆续制定了许多明确而又完备的法令,在执行中又都是卓有成效的,难道我们还能制定出超过他们的法令规章来吗?”接着他又诚恳地对惠帝说:“现在陛下是继承守业,而不是在创业。因此,我们这些做大臣的,就更应该遵照先帝遗愿,谨慎从事,恪守职责。对已经制定并执行过的法令规章,就更不应该乱加改动,而只能是遵照执行。我现在这样照章办事不是很好吗?”汉惠帝听了曹参的解释后说:“我明白了,你不必再说了!”
曹参在朝廷任丞相三年,极力主张清静无为不扰民,遵照萧何制定好的法规治理国家,使西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渐提高。他死后,百姓们编了一首歌谣称颂他说:“萧何定法律,明白又整齐。曹参接任后,遵守不偏离。施政贵清静,百姓心欢喜。”史称“萧规曹随”。
罄竹难书:写不完的炀帝罪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十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册,也写不完隋炀帝的罪状。现在成语“罄竹难书”,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所以李渊就遣使通书来拉拢他。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并想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于是,他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没有这个野心了。愿意跟着老弟你,攀鳞附翼。”
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将相和:强强联手国更强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拓片 东汉
讲述了《史记》中蔺相如与秦王斗智斗勇的故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暗算。为奖励蔺相如的汗马之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丞相。老将廉颇居功自傲,对此不服,而屡次故意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大事为重,始终忍让。后廉颇终于醒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从这以后,他们互相谅解,成了生死之交。他们共同辅国,赵国也更加强盛起来。
两袖清风:于谦所带的“清风”
古往今来,人们常常用“两袖清风”形容为官清廉者。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形容呢?相传明朝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以权谋私,每逢朝会,各地官僚为了讨好他,多献以珠宝白银。巡抚于谦每次进京奏事,总是不带任何礼品。他的同僚劝他说:“你虽然不献金宝、攀求权贵,也应该带一些著名的土特产如线香、蘑菇、手帕等物,送点人情呀!”于谦笑着举起两袖风趣地说:“带有清风!”两袖清风的成语从此便流传下来。
乘龙快婿:萧史弄玉乘龙凤
春秋时,秦穆公有一爱女名叫弄玉,她姿丽聪慧,善于吹笙。秦穆公拟代择佳婿,弄玉秉慷心为盟:“不求王孙华贵,只祈善于吹笙,骈能唱和,方为眷属。”因而久求不遇。
忽一日,弄玉梦见有一个俊秀少年,骑彩风自天门而降,对她说:“我是太华山主萧史,奉天帝谕旨,与你双栖凤鸾,桂香月圆,是为佳期。”弄玉早晨醒来后,将昨夜之梦告诉秦穆公。秦穆公遂遣使至太华山寻访,在明星岩下遇见一个吹箫的少年即是萧史,翩翩潇洒,精通音律,遂奉载回宫。
一日,月光莹莹,微风徐徐,萧史与弄玉风台和谐箫笙。萧史心明,遂谓弄玉:“我本天上仙子,奉天帝诏,与你结天地姻缘,但不能久居尘凡,今龙凤相迎,宜复天宫。”于是,萧史乘龙,弄玉乘凤,飘然逸去。
根据这个故事,后人就将理想佳婿称为“乘龙快婿”。
明镜高悬:秦镜辨善恶
古代官吏们升堂审理案件时,公堂正面总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明镜高悬”四个大字。这四个字是怎么来的呢?
据西晋葛洪所著《西京杂记》记载:公元前206年,刘邦、项羽灭秦争霸。刘邦率军进入秦朝都城咸阳,在皇宫里,他看到无数的珍宝奇物,大开眼界。其中有一块方镜,长四尺,高六尺,明艳异常。人若在它前面照镜子,里面就出现倒着的人影;用手按着心,就能看见人的五脏六腑;如果有疾病,就能看出生病的部位。据说秦始皇常常用这块镜子来照手下的大臣和宫中的宫女、太监,如有异常,通通杀掉。
由于这块镜子出产在秦国,所以被称为秦镜。官吏借用这一典故来说明自己审案的公正和明察秋毫,并在公堂上挂起了“秦镜高悬”的匾额。后来,“秦镜高悬”又逐渐演变成更为通俗的“明镜高悬”了。
空穴来风:地位不同,风也不同
楚国的文人宋玉和景差跟随着楚襄王在兰台宫游玩,忽然吹来一阵凉爽的风。楚王不禁感叹道:“这风吹得我好畅快呀!这是我和百姓共同享受的吗?”
宋玉听了回答说:“这只是大王的风罢了,百姓哪里能够和您共同享受呢?”楚王听后非常奇怪,不由惊讶地问:“风是天地间的大气,如今你却说风是我独有的,这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宋玉回答说:“我听老师说过,树分叉的地方,常有鸟来做窝;有空隙的地方,就有风吹来。由于地位不同,风自然就两样了。”
后来,人们根据它概括出“空穴来风”这个成语,用来说明人说话或者做事不谨慎、不周密,给人找到了责怪的借口。
一鼓作气:击鼓进军
公元前684年,即鲁庄公十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两国交战于长勺。
两军列队摆开阵势,齐军主动击鼓进军,鲁军却按兵不动。齐军擂鼓三遍,发起冲锋三次,鲁军仍坚守不动。齐军见鲁军不出击,以为鲁军胆怯,不敢出战,于是,齐军士气松懈下来。
就在这时,鲁军主将曹刿突然发令全面出击,鲁军像潮水般冲杀过去。齐军哪里抵挡得住,纷纷溃逃。鲁军见齐军败下阵去,个个跃跃欲试,想乘胜追击。曹刿忙止住士兵,他登上车前横木眺望齐军的旗帜,又下车察看齐军逃走后留下的车辙马迹,他断定齐军不是佯装败退,这才下令追击。鲁军将士奋勇追杀,大获全胜。
鲁军获胜后,鲁庄公问曹刿开始时为什么按兵不动,后来为什么又不马上追击?曹刿回答说:“齐国强,鲁国弱,齐军刚刚出击时,士气正旺盛,此时,万万不可与之正面交战。作战时,第一通鼓,士气最足;到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开始下降;第三通击鼓,士气就全没了。开始时,我们按兵不动,是养士气,待他们的士气消耗尽了,我们再击鼓进攻,士气正旺,所以我们战胜了他们。齐国是个大国,他们虽然败退,但并没有受到严重伤亡,我担心咱们上当受骗,怕他们有埋伏,所以在我察明后才下令追击。”听此一说,在场之人无不佩服曹刿的指挥经验。
曹子劫桓石像图
描绘了曹刿不惧危险,力斗齐桓公的场景。
破釜沉舟:最后的抉择
公元前209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陈胜、吴广牺牲后,刘邦和项羽率领的两支军队逐渐壮大起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将章邯率领的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漳水。
楚军全部渡过漳河以后,项羽让士兵们饱饱地吃了一顿饭,每人再带三天干粮,然后传下命令:把渡河的船(古代称舟)凿穿沉入河里,把做饭用的锅(古代称釜)砸个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统统烧毁。这就叫破釜沉舟。项羽用这办法来表示他有进无退、一定要夺取胜利的决心。
楚军士兵见主帅的决心这么大,谁也不打算再活着回去。在项羽的亲自指挥下,他们以一当十、以十当百,拼死地向秦军冲杀过去。经过连续九次冲锋,大败秦军。秦军的几个主将,有的被杀,有的当了俘虏,有的投了降。这一仗不但解了巨鹿之围,而且把秦军打得再也振作不起来。过了两年,秦朝就灭亡了。
空城计:智慧的胆量
诸葛亮出兵伐魏,首战告捷,顺利夺得安定、天水、南安等郡,士气旺盛,军威大振。但由于错用骄傲自负、言过其实的马谡,丢失咽喉之地——街亭。至此,对蜀军十分有利的形势急转直下,而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了。
情势紧急,诸葛亮考虑到魏军必定会抓住其有利的战机,向蜀军发动进攻,那将更为被动,于是他就决定即刻退兵。
于是,诸葛亮重新部署。令关兴、张苞到武功山一带虚张声势,设疑兵;命令新近收编的大将姜维率军先行,诸葛亮自己断后。命令下达后,姜维等人率军离开蜀营。诸葛亮还没来得及动身出城,魏将司马懿率大军已来到蜀营西城城下。当时,城中仅剩下老弱兵士几千人,还有几十名文官,战不能战,退不能退,形势十分危急。诸葛亮认真分析对方的特点及此时的心理状态后,果断地让兵士撤掉城头旗帜,将城门大开。安排几个兵士、百姓在城门前后往来做活计,而诸葛亮本人却坐在城楼上焚香抚琴。
司马懿到了城下,诸葛亮装作没看见,表现得镇定自若。司马懿在城下越看越觉可疑,他想这是诸葛亮有诈,城内必有埋伏,于是便下令退军。
但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则不认为这样,他主张攻进城。司马懿却认定诸葛亮一生谨慎,不可能如此冒险,于是,他命令军队赶快撤离。
于是,魏军离开了西城。魏军走后,诸葛亮命令城中所有兵士、文官等迅速离开这座城。司马懿走到半路,觉着这事有点怪,想着想着,他忽然醒悟过来,掉转马头,又赶往西城。魏军返回西城时,早已不见诸葛亮的踪影。司马懿问城中百姓,得知当时城中确实无兵,不由心中暗暗佩服诸葛亮,坐在马上不禁仰天叹道:“吾不如孔明远矣。”
诸葛亮施空城计、弹琴退敌的故事,虽是人人皆知,却是子虚乌有之谈。诸葛亮首次伐魏时,司马懿还在千里之外对付吴国的东线南阳城,正与孙权对垒,恐其分身无术,难以背起军事史上的这一大黑锅。不过,出于对诸葛亮用兵策略和胆识的敬佩,演绎出这么一段故事,应该说是反映了人们对智慧和谋略的一种追求。
三教九流:高雅向世俗的演变
“三教九流”这词的意义曾经是颇为高雅的。“三教”的说法起自三国时代,指的是儒、释、道三种教派。儒,属孔子所创,并非宗教,而汉儒为了抬高孔子的地位,把儒家学说渲染得像宗教一样,就被人们看做宗教了。释,指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以其为印度释迦牟尼所创而简称为释。道,是东汉时创立的一种宗教,讲究炼丹修道,寻求长生不老之法。
“九流”的说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的是春秋战国时代的儒、墨、道、法、杂、农、阴阳、纵横等学术流派。“九流”又分为“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上九流”是:帝王、圣贤、隐士、童仙、文人、武士、农、工、商。“中九流”是:举子、医生、相命、丹青(卖画人)、书生、琴棋、僧、道、尼。“下九流”是:师爷、衙差、升秤(秤手)、媒婆、走卒、时妖(行拐骗之人及巫婆)、盗、窃、娼。
后来,人们把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统称为“三教九流”。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时人们又把它作为贬义词,泛指那些在江湖上从事各种行当的人。
越俎代庖: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在《庄子·逍遥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上古有个叫许由的贤人,他很有才能,颇受当时人们的尊敬和拥护。在尧让位给舜之前,尧就听说许由是一位很贤能的人。于是,他派人把许由找来,对许由说:“现在日月出来了,而蜡烛还在点燃着,还在闪着微弱的光。这微弱的光和日月的明亮的光比起来,真是微乎其微啊!天上已经下了及时雨,还要人去浇灌庄稼,这样做,岂不是徒劳吗?听说先生您很有才能,又受百姓尊敬,您要登位称帝一定会把天下治理得非常好,可我现在还占着这个帝位,心里很不安呀。请您答应,并允许我将帝位让给您,这将顺乎民心。”
听了此话,许由心里颇不宁静;他再三推辞,可尧仍坚持将天下让给他来治理。许由最后说道:“您在帝位,人民满意,您治理的天下,天下安定。而我还来代替您,这是为什么呢?您知道,小鸟在树林里筑巢,所需的不过是一枝而已;鼹鼠到河里去饮水,它所需的也不过是果腹而已。我的君主,请收回您的打算。我现在能为百姓做一点事就足矣,我要天下做什么呢?厨子即使不到厨房里去,主祭的人也不会越位去代替他烹饪;现在,您就是丢下天下不管,我也决不会代替您去治理天下。”
许由辞别了尧帝,为了表示自己决不继承尧的帝位的决心,他连夜出逃。据说,逃到箕山,在那里隐居起来,过着世外田园生活。
这个典故原意是指人要各司其职,即使他人不尽职,也不能超越自己的职权去代替。现在常用以比喻超出自己的职责,越权做事或者完全包办代替。
捉襟见肘:曾子的贫困
曾子是春秋时期鲁国人,学识广博,但他的生活一直很清苦。据说,他在卫国居住时,生活十分困苦。他身上的一件袍子很破旧,是用乱麻做絮,没有像样的面料做袍面。腹中也常常无食,脸色浮肿,手与脚上长满了茧子。经常几日不生火做饭,十年也没有添置过一件新衣服。他戴的帽子,也是好几年没有换新的了。甚至在戴帽子时,稍一用力,帽带就会拉断。他穿的衣服如此破烂不堪,一拉衣襟,胳膊肘就露出来了。
后世常说,孔子有很多学生、弟子,“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曾子就是贤人之一,颇受人们的尊敬。他的生活虽然潦倒不堪,但是他总保持着乐观的精神。
捉襟见肘这个成语的原意是衣服破烂,生活穷困,后来常用以比喻顾此失彼,穷于应付。
一字千金:伟大的自信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还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后来子楚当了大王以后,吕不韦也当上了相国。庄襄王在位三年便病死,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替王位,这个政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他尊称吕不韦为仲父,慢慢地行政大权全落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
当时养门客之风很盛,吕不韦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团,替他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中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把自己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编成了一部20余万言的巨著——《吕氏春秋》。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法典。当时吕不韦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赏说,如果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相当于现在的一斤黄金)。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的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每一个字和句的价值都很高,不可多得。
一鸣惊人:隐语的效果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常常用一些有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当时齐国的齐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而把一切政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处于灭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人士都很担心,但是他们都因为畏惧齐威王,都不敢进行劝谏。为了国家的利益,淳于髡不得不设法在此时说服齐威王。于是,他就编了一段隐语。他对威王说:“大王,您是一个非常聪明有智慧的人,我有一件事不明白,希望得到您的指教。”
威王说:“什么事呀?”淳于髡见威王没有生气,而且面有喜色,他就大胆地说:“我们国家里有一只大鸟,羽毛色彩艳丽,美丽极了。它栖在大王的宫廷里,几年不飞也不鸣,不知是何道理?”齐威王不愧是政治家,他立刻领悟到这是在用大鸟比喻自己毫无作为。
威王笑了笑,挺了挺身子说:“这个我知道。那大鸟是不高兴飞,如果它要飞,就能展翅飞翔,鹏程万里。那大鸟不鸣则已,一鸣一定会惊人。”
淳于髡听着,非常高兴,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隐语起了作用,便笑着说:“大王的指教十分正确,如今满朝文武大臣和全国百姓都在期望着大鸟飞翔和鸣叫啊。”这次谈话后,威王振作起来,他立刻找了正直的大臣商议国事。听到大臣们的话,他心里一惊,原来齐国已经到了内外交困的地步了,不能再如此下去了。
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事。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充满蓬勃的朝气。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后来,人们常用“一鸣惊人”比喻平时不声不响的人,突然做出惊人之举。
讳疾忌医:不承认不表示不存在
战国时有位名医叫扁鹊,看病时,只需诊脉,就能知道患者脏腑里的病。他医术高明,闻名于天下。
有一天,扁鹊见到了蔡桓公,临别时,扁鹊说:“您有病了,现在病还在皮肤里,若不及时医治,恐怕病情会加重的。”蔡桓公不高兴地说:“我根本没有病,也用不着治。”扁鹊没说什么就走了。
扁鹊走了以后,蔡桓公还对其左右大臣说:“当医生的就爱给人治病,没病也说你有病,只为显示自己医术高明。”
过了几天,扁鹊又见到蔡桓公。一见面,扁鹊就说:“您的病现在已经进入到肌肉里去了,应该赶快治疗。不然,病情会更严重的。”蔡桓公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只当没听见,理也没理他。
就这样又过了几天,扁鹊又来见蔡桓公。这回一看,果然病情又严重了,扁鹊担心地对蔡桓公说:“您的病现在已经进入到肠胃里了,再不治,就没法治了。”
几日过去了,扁鹊又来见蔡桓公。可这回,他刚见蔡桓公的面,什么也没说,回头转身就跑。蔡桓公及在场的人觉得奇怪,就派人去追,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扁鹊严肃地说道:“病在皮肤,热敷艾灸就能达到患部;病在肌肉,针刺可达到患部;病在肠胃,药力可以达到患部,这些都能治好。可病深入到骨髓致命的深处,病就无法医治了。我见桓公的病已深入到骨髓,所以我转身就走。”
在场的人没说什么。几天后,桓公病情发作,周身疼痛难忍。派人去请扁鹊,扁鹊早已逃到秦国去了。蔡桓公终于病亡了。
这个故事源于《韩非子·喻老》篇,也就是“讳疾忌医”这一成语的来源。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掩盖自己的过错,拒绝别人的批评和规劝。
狗尾续貂:都是封官惹的祸
据记载,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叫司马伦,也即晋武帝司马炎的叔叔。他被封为赵王,所以又称他为赵王伦。
晋武帝死后,其子司马衷即位,历史上称晋惠帝。赵王司马伦年虽老,但一心想当皇帝,于是就拉帮结派。他与一个名叫张林的大臣密谋策划,玩弄阴谋诡计,篡夺了皇位。
由于是靠这种手段当上皇帝的,司马伦整日忧心忡忡,害怕众人不服。为了笼络人心,扩大势力,巩固他的权位,就大肆地封官许愿晋爵,甚至连听差的奴役也给以爵位。像皇帝左右的侍中、散骑、常侍等一类高官,在当时的宫廷人事编制中一般只有4人,可司马伦当皇帝时竟达近百人,真是官职泛滥成灾。
当时凡宫内高级官员的官服都是统一式样,如帽子上都插着貂尾做装饰。不同官职,插的位置也有分别,侍中插在左面,常侍插在右面,以此显示高贵。
可是,当时司马伦封的高官太多了,貂是珍稀的动物,无处去找那么多的貂尾,于是有人出了高招,用狗尾替代。这样,不细看,还真分不出真假来。
本来,由于司马伦封官太多太滥,他们人浮于事,滥用职权,给百姓带来很大危害。后来,老百姓听说官员们头上的貂尾用狗尾代替,既可气又好笑,老百姓就编了歌谣讽刺这种现象:“……貂不足,狗尾续”。
这就是“狗尾续貂”这个成语的来源,原意是指官爵太滥,后来人们就用它比喻以坏续好,美丑不相称。多用来形象地揭示妄续他人文学作品,也有时用来表示自谦之意。
不为五斗米折腰:史上最有骨气的人
陶渊明又名陶潜,是中国最早的田园诗人。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太守派出一名督邮,到彭泽县来督察。督邮品位很低,却有些权势,在太守面前说话好歹就凭他那张嘴。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
陶渊明像
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
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
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在人们的交谈中很快就传开来,受到人们的称赞。后来,人们从中概括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用来表示清高、有骨气。
草木皆兵:最强的兵力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一泻千里、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后来,人们用“草木皆兵”来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立木为信:信用的考验
卫国的贵族公孙鞅(就是后来的商鞅)在卫国之时得不到国君的重用。后来,听说秦国秦孝公即位后,求贤若渴,便来到秦国,对秦孝公说:“一个国家要富强,必须发展农业,奖励将士;治理国家,必须有赏有罚,赏罚分明,朝廷就会树立起威信,一切改革也就容易施行了。”商鞅的话非常符合秦孝公的想法,却遭到秦国的一些贵族和大臣的竭力反对。
两年后,秦孝公真正控制了朝廷的实权,就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让他全权实行改革。商鞅接到任务后,很担心老百姓对他不信任,不遵守新法令。他就派人在都城南门竖一根三丈高的木杆,并下令说:“谁能将这根木杆扛到北门,就赏他10两金子。”不到一会儿,南门口就围上了一大堆人。尽管如此,他们都只是互相观望,并没有人上前扛木杆。商鞅看出百姓们不相信他的命令会兑现,就又将赏金加了40两。可是,赏金越高,人们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没人去扛。突然,人群中跑出一个人说:“我来试试。”说着就将木杆扛到了北门。商鞅立刻派人赏给了他50两金子。这件事一传开,轰动了整个秦国。从此,老百姓都知道左庶长是说话算数的。
商鞅看到百姓已经信任他了,就于公元前356年,把他起草的新法令颁布出去。新法令规定:民为什伍,有罪连坐;有军功受爵,私斗有罪;耕织得粟帛多的,免徭役;经商及怠惰而贫穷的,连妻子没为官奴婢;宗室无军功的,无名位。
秦国实行商鞅变法后,农业产量增加了,军事力量也强大了。不久,秦国进攻魏国,攻下了魏国的都城。
公元前350年,商鞅又推行第二次改革。普遍设县,置令、丞;废井田,开阡陌;统一度量衡;禁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商鞅变法全面而彻底,客观地顺应了历史的发展。它使封建制在秦国确立,秦一跃成为强国,为后来一统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封建制度在中国生根壮大拓平了道路。
窃符救赵:为了信义
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是魏安 王的同父异母弟弟,史称魏公子,他是战国四公子中最有贤名的一个。
信陵君夷门访侯嬴图 清 吴历
信陵君门下有食客3000名,由于他待人真诚,大家都愿为他效力。有一次,他得知魏国都城大梁的东门有位70多岁的老人,名叫侯嬴,此人非常有才干,却只是一个看门的士卒。信陵君想和他交友,就派人给侯嬴送去很贵重的礼品,但侯嬴没有接受。于是,信陵君决定为他而大宴宾客。等宾客都到齐后,信陵君就亲自驾车去迎接侯嬴,并把左边的尊位空着留给侯嬴,但侯嬴却毫不客气地上来坐。当车经过闹市时,侯嬴对信陵君说:“我有一个朋友名叫朱亥,就在这儿的屠宰卖肉摊上,我要去看看他。”信陵君点了点头。侯嬴找到了朱亥,故意闲聊起来,边聊边观察信陵君。他见信陵君一直面带微笑,站在车下耐心等候,心里暗自佩服,决心要与信陵君交友,并为他做事。好半天了,侯嬴才回来上车。当到了宴会上时,信陵君又把侯嬴当做非常尊贵的客人一一介绍给大家,并请他坐上席。从此,侯嬴就在信陵君身边专门为他出谋划策。
公元前261年,秦国大举攻打赵国,包围了赵都邯郸,但一连三年都未攻下邯郸。可后来赵国也无力抵抗了,粮食都供应不上,眼看就要灭亡。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于是平原君多次派人向信陵君求救,希望派兵解救赵国。但秦国威胁说,谁要是支援赵国,秦攻下赵后就去攻打它。魏王虽然派将军晋鄙率兵10万救赵,但又害怕秦兵,于是命令晋鄙在边境按兵不动,观望观望再说。
信陵君见此状况,决心自己组织一批人到赵国与秦军拼死一战。可他去向侯嬴辞行时,侯嬴却冷淡地说:“公子自个儿去吧!我老了,不能跟随您!”信陵君带人走了几里路后,觉得侯嬴的言谈很不对劲。于是,他又带人回来,并直接去见侯嬴。侯嬴自信地说:“我知道公子要回来!公子是天下有名的贤人,想不到一时没办法,竟然带几个宾客就想去和秦军拼命,这岂不是拿鸡蛋碰石头,拿一块肉投进虎口吗?”信陵君一听,这话说到自己心里了,就跪拜在侯嬴面前请教。侯嬴这才说出他的计策:“如姬是魏王的宠妃,而公子又曾替她报过杀父之仇。公子何不让如姬替你把魏王卧室内的调兵虎符偷出来,拿上它,扮成接替晋鄙的将军,到邺城夺过军队,再去救赵呢?”信陵君依计而行,得到了虎符。
当信陵君再次向侯嬴辞行时,侯嬴说:“我虽然不能陪伴公子前行,但我将以死相送。估计公子到达了邺城之时,我将面向北边自杀,以送公子!”信陵君感动得落下了泪。他到了邺城,下令整编晋鄙的军队,得到精兵8万,在侯嬴之死的激励下,一举攻破秦军,救了赵国。这就是有名的“窃符救赵”。
司马昭之心:阴谋家的野心
司马懿死后,他的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职位。从此,魏国大权落在司马师和司马昭兄弟两人手里。大臣中若有谁反对他们,司马师就会将其除掉。魏少帝曹芳早就对司马师兄弟的霸道行径极为不满,一直想撤掉司马氏兄弟的兵权。但还没等曹芳动手,司马师已经逼着皇太后把曹芳废了,另立魏文帝曹丕的一个孙子曹髦继承了皇位。
魏国有些地方将领本来就看不惯司马氏的专权行为,司马师废去曹芳后,扬州刺史文钦和镇东将军 丘俭起兵讨伐司马师。司马师亲自出兵,打败了文钦和 丘俭。但是在回到许都之后,司马师也得病死了。
司马师一死,司马昭便做了大将军。他比司马师更为专横霸道。
魏帝曹髦实在忍无可忍了。有一天,他把尚书王经等三个大臣召进宫里,气愤地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不能坐着等死。今天,我要同你们一起去诛杀他。”
年轻的曹髦根本就不懂得如何去对付司马昭。他带领了宫内的禁卫军和侍从太监,乱哄哄地从宫里杀了出来。曹髦自己拿了一口宝剑,站在车上指挥。
司马昭的心腹贾充领了一队兵士赶来,与禁卫军打了起来。曹髦上前大喝一声,挥剑杀过去。贾充的手下兵士见到皇帝亲自动手,都有点害怕,有的准备逃跑了。
贾充的手下有个叫成济的,问贾充:“怎么办?”
贾充厉声说:“司马公平时养着你们是干什么的!还用问吗?”
经贾充这么一说,成济胆壮起来了,拿起长矛就往曹髦身上刺去。曹髦来不及躲闪,被成济刺穿了胸膛,当时就死去了。
司马昭听说他手下人把皇帝杀了,也有点害怕了,连忙赶到朝堂上,召集大臣们商量。老臣陈泰说:“只有杀了成济,才勉强可以向天下人交代。”
于是,司马昭就把杀害皇帝的罪责全都推在成济身上,给成济定了大逆不道三罪,并把他的一家老少全杀了。
之后,司马昭从曹操的后代中找了15岁的曹奂继承了皇位,他就是历史上的魏元帝。后来,人们用“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的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黄袍加身:皇帝原来可以这样当
公元960年,后周接到边境紧急战报:北汉国主和辽国联合出兵,进犯后周边境。周恭帝命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前往应敌。赵匡胤立刻调兵遣将,和弟弟赵匡义、亲信谋士赵普一同带领大军从汴京出发。大军开出距京城20里的陈桥驿。
在陈桥驿宿营时,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议论说:“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他也不会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拥护赵点检做皇帝吧!”大伙都赞成这个意见。很快,这种意见就传遍了全营,将士们一齐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
赵匡胤起床后,见外边集聚着很多将士,还没来得及问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的身上,随后就跪地高呼“万岁!”
汴京城里有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做内应,没费多大劲儿就控制了京城。将领们把大臣范质、王溥叫到赵匡胤的住处。赵匡胤一见他们的面,就装出为难的样子说:“世宗对我恩重如山,现在我被将士逼成这个样子,你们看怎么办才好?”范质等吞吞吐吐不知该怎么回答好。这时有个将领声色俱厉地喊道:“今天大家一定要请点检当天子!”范质、王溥吓得赶快给赵匡胤下拜。
陈桥兵变遗址
今河南封丘陈桥镇,门前立碑,碑文为“宋太祖黄袍加身处”。
为此,周恭帝被迫让位,赵匡胤即位当皇帝,国号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史称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后周灭亡,经过50多年混战的五代时期结束。这一事件史上也称“陈桥兵变”。
条条大道通罗马:出自古罗马皇帝之口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著名的英语谚语,出自罗马典故。古罗马原是意大利的一个小城邦。公元前3世纪,罗马统一了整个亚平宁半岛。公元前1世纪,罗马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罗马帝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其统治,修建了以罗马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据史料记载,罗马人共筑硬面公路8万千米。这些大道促进了帝国的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从8世纪起,罗马成为西欧天主教的中心,各地教徒前往朝圣者络绎不绝。据说,当时从意大利半岛乃至欧洲的任何一条大道开始旅行,只要不停地走,最终都能抵达罗马。
相传“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最早出自罗马皇帝尤里安之口。他博学多才,集学者、作家和将军于一身。他在位期间允许宗教信仰自由,并允许犹太人在耶路撒冷重建圣庙。其本人信奉异教,是君士坦丁之后唯一的非基督教徒帝王,因此教会称他为“叛教者”。
“条条大道通罗马”可喻采取多种方法或选择余地很多,与汉语成语“殊途同归”,或俗话“水流千里归大海”相似。
潘多拉的盒子:可怕的诱惑
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
他命令他的儿子火神赫淮斯托斯用泥土制作一个女人,名叫潘多拉,意为“被授予一切优点的人”。每个神都对她有所赋予以使她完美,阿佛洛狄忒送给她美貌,赫耳墨斯送给她利嘴灵舌,阿波罗送给她音乐的天赋。宙斯给潘多拉一个密封的盒子,里面装满了祸害、灾难和瘟疫,让她送给娶她的男人。宙斯将这位丽人遣送到人间,众神和凡人正在大地上休闲游荡,其乐融融。大家见了这无与伦比的漂亮女子都十分惊奇,称羡不已,因为人类从未有过这样的女人。
潘多拉立即去找“后觉者”厄庇墨透斯,他是普罗米修斯的弟弟,为人老实厚道。普罗米修斯深信宙斯对人类不怀好意,告诫弟弟厄庇墨透斯不要接受宙斯的赠礼。可厄庇墨透斯不听劝告,娶了美丽的潘多拉。潘多拉双手捧着她的礼物,这是一只密封的大礼盒。她刚走到厄庇墨透斯近前时,突然打开了盒盖(一说是由于潘多拉好奇而打开了盒子)。厄庇墨透斯还未来得及看清盒内装的是什么礼物,一股祸害人间的黑色烟雾从盒中迅疾飞出,犹如乌云一般弥漫了天空。黑色烟雾中尽是疾病、疯癫、灾难、罪恶、嫉妒、奸淫、偷窃、贪婪等各种各样的祸害,这些祸害飞速地散落到大地上。
而智慧女神雅典娜为了挽救人类命运而悄悄放在盒子底层的美好东西“希望”还没来得及飞出盒子,奸猾的潘多拉就把盒子关上了。后来,人们就常用“潘多拉的盒子”这一典故比喻灾祸的来源。
达摩克利斯之剑:安逸背后的危险
人们常用“达摩克利斯之剑”表示时刻存在的危险或到来的杀身之祸。
公元前4世纪,西西里东部的叙拉古王迪奥尼修斯打击了贵族势力,建立了雅典式的民主政权,但遭到了贵族的不满和反对,这使他感到虽然权力很大,但地位却不牢靠。有一次他向宠臣达摩克利斯谈了这个问题,并且用形象的办法向他表明自己的看法。
迪奥尼修斯为了满足一下宠臣达摩克利斯的贪欲,把宫殿交托给他,并赋予他有完全的权力来实现自己的任何欲望。这个追求虚荣、热衷势利的达摩克利斯在大庆宴会时,抬头看到在自己的座位上方天花板下,沉甸甸地倒悬着一把锋利的长剑,剑柄只用一根马鬃系着,眼看就要掉在头上,吓得他离席而逃。这时迪奥尼修斯便走出来说道:“(达摩克利斯头上)这把利剑就是每分钟都在威胁王上的危险象征,至于王上的幸福和安乐,只不过是外表的现象而已。”
因此,人们用“达摩克利斯之剑”借比安逸祥和背后所存在的杀机和危险。
斯芬克司谜语:谜底是人
在金字塔畔一块露出的巨大岩石上雕刻着一个匍匐的狮身人面石雕,据说它就是传说中的斯芬克司。关于它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个狮身人面怪盘踞在一条通往开罗的必经之路上,凡过路的人它都要提出一个谜语,凡是猜不出的,都作了它的美餐。但那条谜语非常奇特,没有人能够猜出,所以人们都不敢再走那条路了。要去开罗办急事的人都只好绕道千里而去,或者干脆不去。
有一天,一位年轻人听说了这件事,他决定去试一试。别人都劝他不要去,因为去无异于送死,但他抱着为民除害的坚定信念执意要去。
斯芬克司一见有人来了,非常地高兴,看来又有一餐美味!它照例出了那条谜语:“什么东西早上是四条腿,到了中午是两条腿,当太阳落山时又变为三条腿?”
“这个……”年轻人确实感到难猜。
“快点!”说着它就张开那血盆大口,恨不得一口把年轻人吞下。但它想这一顿是跑不了,还是看一看他有什么办法。
“是人。”
“什么!”它感到万分地惊慌,但仍不死心,“那是为什么?”
狮身人面像——传说中的斯芬克司
“因为人刚生下来还不会行走,所以他两手着地爬着走,这不是四条腿吗?当人长大些学会了走路,不是两条腿吗?当人老年迈之时走路必须拄着拐杖,这不就是三条腿吗?”
斯芬克司被气得哑口无言,只得承认答对了。由于羞愧难当,它跳崖自尽了。从此这条路又恢复了往日的繁华。
橄榄枝与和平鸽:挪亚方舟的使命
据《圣经·创世记》载,上帝降洪水灭世时,挪亚制作成方舟避难。洪水泛滥了150天后逐渐消退,方舟被搁浅于山巅。挪亚为了探测洪水究竟是否已经退却,放出了一只乌鸦,但乌鸦却没有飞回来报信。于是就又放出了一只鸽子,鸽子很快就飞回来报信。七天后再放出鸽子,飞回来的鸽子嘴里竟衔着一段新折下来的橄榄绿枝。挪亚由此断定洪水已退,这才从方舟里走了出来。后来,人们在写文章时就把橄榄枝与鸽子当成了和平的象征,并把鸽子称为“和平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