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去除贪念,得安宁心
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贪、嗔、痴这三毒便成为我们生命中的羁绊。正是它们,不断制造出我们内心的烦恼、痛苦、轮回,给生命带来无穷的忧患。世间一切问题都源于我们的内心,修行也应致力于内在改变。想获得安宁心,获得自在解脱的能力,就要去除贪念,对他人慈悲。
阳光刚刚斜过半边天,寺院里的香客熙熙攘攘。一个男子在人群中来来往往,他既不烧香,也不拜佛,只是绕着功德箱来回巡视。男子的举动,引起了小和尚的注意。黄昏,寺庙里静悄悄的,香炉里烟雾弥漫,和尚们正在吃晚饭。
那名男子悄悄地溜进寺庙,来到功德箱前面。看看四周没有人,男人便将功德箱放下,从里面往外倒钱。小和尚叫来了师父,男子的举动被师徒俩看得一清二楚。小和尚说:“我们去把他抓住……”师父说:“不用。”小和尚急了:“师父,为什么啊?他偷了我们的钱,他是小偷!”师父说:“他不是小偷,那不是我们的钱。”“那怎么不是我们的钱呢?”小和尚盯着师父。师父说:“那是人们放进去的钱,现在有人需要它,取出来,怎么算是偷呢?”小和尚听了默默无语,他眼睁睁地看着男人将功德箱里的钱取走。
等男子一走,小和尚就跑到功德箱前面,他往里面看了看,说:“师父,里面还有钱!”师父点点头,说:“他只是拿走了他需要的那一部分。如果他是小偷,还会留钱在里面吗?”小和尚点了点头。
没想到的是第二天黄昏,那个男人又趁着大家吃晚饭的时候溜进了寺庙,他来到功德箱前面,看看四周没有人,又将功德箱放下取钱。
这一次,小和尚和师父依然看了个一清二楚。小和尚说:“师父,他是小偷,他又偷我们的钱了!”师父说:“这不是我们的钱,这是众生捐助的钱。他人捐助,他人来取,何为偷啊?昨天他取走一部分,因为不够,再取走一部分,有何不可?”小和尚非常生气,可不敢发作,只好眼睁睁看着男人取走功德箱里的钱。
等男人一走,小和尚就又跑到功德箱前面,他往里面看了看,发现里面还有钱,心想男人总算不太坏,便作罢。
此后,男子再也没有来寺庙。
一年之后,有一个男子来到寺院。男子进了大殿,拜了佛后来到功德箱前面,打开皮包,掏出厚厚一沓钱塞进了功德箱。
小和尚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走上前去,问男子为何这么大方。男子就是一年前的小偷,他提到了一年前的事,他说自己那时候走投无路,非常需要钱,看到功德箱里的钱,就打起了歪主意,功德箱里的钱让他绝处逢生,现在他的日子好了,他就来加倍奉还。
小和尚把这事告诉了师父,师父说:“每个人都有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给别人一条出路,别人就能走出困境。功德箱不是我们的功德箱,那是众生的功德箱。人人都有大慈大悲的菩提心,才能获得自我的救赎!”
后来,寺庙的功德箱便设立在寺庙门口,小和尚专门负责管理这个功德箱。开始的时候,白天装满钱的功德箱,第二天一早就变少了。可是几个月后,再也不用小和尚往功德箱里装钱了。每天早上,功德箱里都是满满的一箱钱,小和尚不得不取出很多钱,否则,里面就装不下了。那里面的钱,有人加倍奉还的,也有人捐献的。加倍奉还的人想感恩,捐献的人想行善帮助他人。
一个功德箱,在帮助了千百人的同时,亦得到了千百人加倍的回报。一个慈悲的人,一颗菩提的心,唤醒了整个世界的慈悲。大慈大悲是一种对待世间万物的态度,多一份给予,少一分索取,就能在世界中收获一份与众不同的欣然与畅快。在你悉心修炼的菩提树下,因善而播种,在内心的彼岸世界中,就能因爱花开。
从前有个人,他常常向他人请教如何能够得道。由于他从小生活的条件很贫困,养成了节俭的习惯。然而在他事业有成以后,节俭却变本加厉变成了吝啬的恶习,他因此苦恼不已。他从来不向他人施与,吝啬到自己都不肯给予别人一粒玉米。
佛祖听说了这样的事情决定亲自登门点化他。佛祖耐心地给他讲述大慈大悲的道理,又传授给他内心修炼的方法。在聆听了佛祖的教诲后,他也似乎有所领悟。
这时,门外来了一个乞丐,于是佛祖便叫他前去施舍。他捧着一碗饭来到门前,可在给予的那一刻,他说什么也不肯松开自己的手。试了几次,都无济于事。他只好沮丧地回到佛祖面前,“我本想给他,可我就是松不开自己的手。”
佛祖略加思索,从怀里拿出一粒种子,放在他的左手里。“你把右手想成是别人,把左手想成是自己。现在你把这粒种子放在你的右手中。”
他疑惑地看着佛祖,可是每当自己要给东西的时候总会舍不得,直到他忽然意识到自己把左手的东西放到右手其实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的时候,他便将种子交到了右手中,就在此时忽然那种子变成了一朵美丽的菩提花。面对花朵那人恍然大悟,原来拥有一颗菩提心很简单,有的时候仅仅是从左手给予到右手,对于万事万物要有大慈大悲的胸怀。
如果你期待光明,请你给予他人光明;如果你期待温暖,请先与他人相拥;如果你期待善缘,请与他人为善。卸下面具的伪装,才能看到心灵中的真善美,才能获得禅理的安心。人只有先给予自己的心灵,才能换来他人的真诚相待。不偏激,不武断,以平等的关怀给予众生大慈大悲的爱,就能获得人生的圆满。
安心箴言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株菩提树,只有在我们自我修行的过程中不断地修炼自己的内心,摒弃世俗的欲望和盲目占有,内心才会获得安宁。只有在付出与给予中,人生才是圆满的。大慈大悲地关怀众生,就能转化为心灵的阳光与雨露,滋润内心的菩提树,在彼岸因爱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