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分析及建议
最近几个月,我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涨幅持续下行,11月份回落到1.4%,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3个月负增长,11月降幅扩大为2.7%。物价指标低迷、经济下行趋势引发了人们对我国通货紧缩的担忧。因此,当前应加强对通货紧缩风险的研究,并做好必要的政策应对准备。
一、当前物价低迷的主要原因
(一)全球经济总体低增长和低通胀。最近,国际各大机构继续调低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预计复苏依然缓慢曲折,而且出现明显分化。发达经济体通货膨胀率回落,欧元区面临较大通缩风险,全球通胀趋势受到明显抑制。
(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导致输入性的生产者价格指数下行。以原油、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口价格下跌,带动国内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下降。2012年4月以来,我国进口价格指数的负增长,与PPI下降趋势高度一致。
(三)国内投资增速放缓从需求方面抑制PPI增长。今年以来,投资增速持续下行,重化工业受产能过剩影响投资增速下滑更多,钢铁、煤炭等行业投资出现负增长,对需求和PPI走势产生了较大拖累。
(四)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涨幅下移带动CPI涨幅下移。2012年以来,CPI同比涨幅平均值大约比RPI同比涨幅平均值高1个百分点,但两者变化趋势几乎完全一致。今年以来RPI涨幅明显下降,带动CPI相应下移。
(五)技术进步因素促成某些产品价格下降。通信工具、家庭设备、交通工具、文娱用耐用消费品等,技术进步使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价格一直是负增长。一些制造企业因用工成本上升转向使用机器人,也引起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回落。
(六)货币供应增速放缓使通货膨胀预期减弱。2013年以来,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长逐步回归常态。在这种情况下,前两年市场上出现的通胀预期明显下降。同时,由于需求不足、PPI持续下降,市场通缩预期逐渐升温。
(七)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价格的影响受到制约。虽然劳动力成本总体上处于上升趋势,但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经营发展困难的条件下,制约用工成本整体性、持续性上升的因素较多,其对价格上涨的影响明显减弱。
(八)粮食等农产品增产为稳定食品价格打下基础。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持续增产,加上国际农产品价格走低,使粮价及食品价格上涨压力减少,农产品相对过剩引起价格下行的现象反而增多。
二、未来两年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主要因素
(一)未来两三年我国经济增速下行压力仍较大。除了“三期叠加”、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调整等因素外,其他制约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因素也在增多。主要是:一是清理地方政府性债务将使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受更多约束。地方各级政府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政府存量债务,锁定政府一般债务、专项债务余额。这可能影响地方政府的融资需求,倒逼地方改变以投资拉动GDP的模式。二是银行不良资产上升将制约货币信贷投放。产能过剩和企业亏损、房地产销售收缩和价格回落,将使银行贷款出现收缩;如果形成债务紧缩螺旋,还会加剧金融和经济波动,造成不良贷款持续上升。三是国有企业薪酬改革可能影响投资发展动力。薪酬改革涉及面、影响面较大。这可能带来激励机制不足、管理人才流失、投资发展减速等问题。
(二)未来两年美元可能进入升值周期并导致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回落。美国经济走好,欧洲、日本经济低迷,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增速放缓,美元将进入一个升值周期。这将使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呈回落趋势,中国将继续面临输入性的PPI下行压力。
(三)俄罗斯可能遭遇危机并影响国际经济复苏。最近俄罗斯金融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并对经济增长产生严重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危机趋势,势必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影响德国等欧洲国家,波及相关国家和整个国际经济,并对中国对俄贸易和外部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四)PPI持续负增长可能使CPI涨幅继续下降。测算结果显示,PPI每下降1个百分点,将引起CPI下移0.1个百分点。我国前三次通缩的情况表明,若PPI降幅超过4%,或CPI涨幅低于1%,就可能发生通货紧缩。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国内原材料价格指数走势看,通缩风险正在积聚。
(五)食品、服务和居住类价格涨幅出现下移趋势。食品和居住价格是近10年来推动CPI上涨的两大因素。2014年以来,服务、食品和居住价格同比涨幅都出现明显回落,未来经济增速和PPI下降,可能使这些项目的价格涨幅继续下移,从而带动CPI涨幅进一步缩小。
(六)产出负缺口、债务紧缩的潜在风险在上升。产能过剩、房地产泡沫、地方政府性债务是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去产能、去泡沫、去杠杆,都必然带来经济减速、物价低迷,加大产出负缺口和债务紧缩的潜在风险,并可能引发金融风险和通货紧缩。
三、防范通货紧缩的政策措施建议
总的看,要实施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加强结构性调控和预调微调,着力稳定内需特别是投资增长,使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化解通货紧缩压力创造有利条件。主要建议是:
(一)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资源性产品等价格改革。对原本亏损、享受财政补贴的公共服务,尽快核定其真实成本和财政补贴情况,在减少或取消财政补贴基础上调整服务价格,公交、地铁、铁路运输等都应研究提出价格改革方案。医疗卫生服务部门,应在降低药价的同时提高服务价格。资源类产品应改变定价机制,通过征收环境税、推进资源税改革等措施,将需要内部化的成本计入资源性产品价格。
(二)努力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化解相关金融风险。要防止居住类商品价格短期内大幅下跌,引发财政、金融风险。一是继续实施差别化住房信贷、税收政策,引导商业银行执行好首套房信贷政策,采用适当方式支持改善型住房需求。二是加强开发性金融、银行信贷对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的支持,稳定房地产投资增速。三是密切监测重点地区和重点企业,加大对开发企业资金链风险排查力度,防范房地产风险向金融领域传导扩散,做好金融风险应对预案。四是通过深化改革拓展融资渠道,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项目建设提供稳定资金支持。
(三)采取措施减弱输入性通货紧缩的影响。研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尽量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降的输入性影响。一是发挥好期货市场的作用。鼓励企业通过期货市场套期保值,缓解进口商品价格和PPI负增长带来的企业盈利压力。二是加强储备基础设施建设。在石油等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时扩大战略性物资储备,不易受国际势力干扰。加快储备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利于拉动投资增长。
(四)通过债务重组等方式分散和减少金融风险。可供选择的方案包括:一是借鉴美国住房储蓄机构(房地美、房利美等)的模式,成立长期住房金融机构,支持部分开发企业、金融企业化解风险。二是运用改革手段和市场化办法,成立多元投资的资产重组公司,有针对性地剥离银行不良资产和地方政府性债务。三是推进资产证券化,对银行房地产贷款以及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证券化运作,通过公开市场交易销售给投资者,达到分散和转移金融风险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