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新玩法:未来商业的格局和趋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新思维

(一)辨析“互联网思维”

从雷军的“专注、极致、口碑、快”的互联网思维七字诀,到马化腾的“马十条”(其中第一条是“将一切人、物、钱、服务都连接”),一边是互联网思维成为新显学,一边是有人说互联网思维烂大街,是伪命题。

毫无疑问,无论是喜欢或厌恶,互联网思维恐怕是做企业、做营销、做管理乃至选择创业与职业都逃不开的话题。

既然叫思维,那一定有内涵与外延。内涵应该是精炼精粹的,外延可以无限延伸,而内涵对于外延是有约束作用的。按照概念的原则定义,内涵不需要包含外延。所以,互联网思维应该区分内涵与外延,也就是本质与表现。

在思维前面加一个定语,自然是为了限定即区隔。互联网思维,应该是要与非互联网思维相区隔。那么在互联网思维与非互联网思维之下看同一事物,必然是有本质区别的,如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管理模式乃至商业环境、社会生态等。

存在推动意识,意识推动变化。理解思维,最本质的方法是从思维发生的源头考察。从触发思维的三个源头——现实、集体意识、客观知识——看,互联网思维是典型的先有现实变化才会产生意识的类型:我们不会要求老子、牛顿有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或者说移动互联网时代究竟改变了什么?这些改变对于我们思考外部世界、商业及自我意味着什么?我们从这个角度解析一下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个新事物究竟带来了哪些本质的变化,需要我们在思维上给予认知。

(二)互联网思维带来的4大本质改变

如前所说,电商与店商的战争焦点,为五大力量的消长:快递消灭渠道、网银支付消灭终端、SNS(社交化媒体)消灭传统媒体、SEO(搜索引擎优化)消灭广告、客户端消灭逛街。五大力量的出现,使电商的顾客在“空中”即被拦截。

在电商生态消解店商生态的五大力量冲击下,涉及的绝不仅仅是渠道、终端、传播、支付等的变革,而是在商业生态背后的社会形态发生的“巨变”。这种巨变涉及社会的4大基础结构的本质改变,这4个改变,就是互联网思维独有而非互联网思维所无的本质特性。

变化1:时间。

电商尤其是移动电商,让商业变成了真正的365天×24小时的“不眠商城”,无时不商业、时时在销售变成了现实,早九晚五、门店营业时间变成落后的代名词。商业的黄金时代开始了。工作与生活、休息与商业、白天与黑夜,过去被时间周期阻隔的商业与生活,在互联网世界里都消失了。

变化2:空间。

马帮、丝绸之路、茶叶之路是历史上消除贸易空间障碍的形式,市场下沉、深度分销、终端拦截等,是工业化时代解决空间障碍的贸易形式。这两种形式,都是空间障碍抬高了交易成本,给企业及消费者带去了“负能量”:好产品往往没有跑得快(渠道顺畅)的二流产品畅销。

电商时代,空间的障碍有了创新解决方式,物流成本大幅减少,交付速度大幅提高,理论上,企业的好产品,可以不需要借助传统的渠道模式去完成。

小米手机、三只松鼠,这些没有一家实体零售店,却用2、3年就实现300亿元、3亿元销售额的新品牌,反映了传统店商时代的渠道(终端)门槛已经不再是新品牌的必然障碍。

变化3:媒体。

微博崛起之时,社会化媒体被当作颠覆电视等传统媒介的工具,如今微信又被认为是颠覆微博的工具,微博营销、微信营销甚嚣尘上。这些认识都没有准确把握时代变迁的本质。微博、微信等改变的,是信息在人际、社会中的传播形态。

社会化(SNS)媒体、IM(即时通讯)媒体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信息的无障碍、完全自由、“高保真”、即时化的传递,以及互动!

这种新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走出地域、生活圈的限制,与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人实现交流。六度分隔理论,论证了社交化媒体时代传播到达率的基本规则(通过六次传递,可以让人与任何预期的对象建立联系)。

传播即是渠道,到达即是联系。理论上,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比四大传统媒体(纸媒、广播、电视、户外)的传播更精准、可追踪,且可以实时互动。困扰传播效果的到达率乃至有效性、ROI,在互联网时代,其实已经得到解决。

自媒体只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催生的一种新媒体、新传播形式,它会冲击传统媒体,但并不是取代传统媒体。互联网思维的媒体本质,是传播的可控性大大提高,而不是“新”(自媒体)。

变化4:关系。

“人人传播”的巨大威力在于,不仅用六度分隔理论构建起有效传播的新模型,而且第一次让人与人之间形成跨越地域的社交网络。新的人际交往形态,陌生人接触的机会无限增加,从陌生到熟悉,或许只需要几条微博的互动。

移动互联网时代,顾客接触渠道开放,成本大幅降低,谁也挡不住产品与顾客直接地亲密接触。

自此,全国性品牌不用跨越万水千山,也不需到强势媒体上狂轰滥炸,只要掌握新媒体的社交化属性,就可以用另一种方式与目标顾客建立关系。

“罗辑思维”、褚橙由于主体本身就是传统世界的名人,不能算从无到有的典型,却是运用人人传播形成滚雪球粉丝效应的创新实践者。备受争议的黄太吉,或许更体现“从无到有发生关系”的互联网时代特点。

社交化媒体,让人类从过去狭隘的圈子、各种阻隔的环境里,可以与世界任何人建立起关系,这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巨大解放。

互联网思维的本质,都可以从上述四个基点进行外延的发想。这四个基点构成互联网思维的结构性框架:时间的消解、空间的消解、媒体的互动、关系即渠道。

在此结构内,商业的生态、消费生态、企业运营、营销传播、个人生活,都可以被重新定义与设计,这些定义与设计的有效经验,就是互联网思维。

如果你企业的营销与管理还没有发生上述四种变化,就说明互联网思维还没有照亮你的生意与生活。

这个时候,你需要用“马十条”里的这句话警惕一下:巨人倒下时,体温都是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