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汉墓的形制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学家在考古过程中,发现了数量众多的墓葬。那些墓葬所处年代不同,因而形制也各异。墓葬形制是断定历史年代的重要依据,它可以为人们研究历史提供有力的参考。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年的墓葬,它的墓葬形制也有着独特的风格和样式。
(一)汉墓的地面标志
由于历史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看到马王堆汉墓地面上最初的样子,所能看到的只是它千百年后残存的标志。
在发掘马王堆汉墓之前,墓葬的地面上,有大小相仿的两个土丘,它们是不大规整的圆形,呈东西方向并列,底部相连,半径均40米,到了顶部,变得圆平,土丘从底部到顶部的高度均16米。
根据考古学家推断,当地原是一片四五米高的土丘。当初造墓时,工匠们先在土丘上开挖墓穴的下半部分,把地下的部分挖好后,再用版筑法夯筑出墓坑的上半部分,并且在原来的基础上加高加大,入葬后再填土夯实,筑起一个巨大坟丘。依照此例,先后在这里筑起了三个坟丘。
但是,随着历史的推移,朝代的更迭,它们不仅历经了风吹雨打和光照日晒,还遭受了牛马践踏和人为破坏。坟丘已经逐渐消减,其中较小的一个完全消失了踪影,三个坟丘只剩下两个了。
(二)汉墓的墓坑
马王堆共有三座汉墓,由于是同一时期身份相关的人的墓葬,所以墓坑的形式基本相同,都是北侧有墓道的长方形竖穴。
坑口的平面接近方形,口下有多级台阶,随着墓坑逐渐向下,台阶逐级缩小。
三座墓的墓坑,从整体上看,没有多少差别,但具体说来,仍有些许多的差异。其中一号墓的墓坑最大、最深。它的墓口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下面有四层台阶,逐渐向下,台阶底端就是斗形坑壁。墓底长7.6米,宽6.7米。整个墓坑深达16米。
另外两座墓的规模相对于一号墓来说,规模略小,墓坑较浅,墓壁只有三层台阶。二号墓墓底南北长7.25米,东西宽5.95米;三号墓墓底长5.8米,宽5.05米。
(三)汉墓的棺椁
我国古代的丧葬有棺椁制,人们可以通过棺椁看出死者的身份和等级。棺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棺材,是装殓尸体的器具。椁是套在棺材外的外棺,简单说,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
一号墓的棺椁共有四层,它们采取扣接、套榫和栓钉接合等方法制作而成,约用木材52立方米。椁室用厚重的松木大板构筑,木板长6.73米,宽4.9米,高2.8米。下置垫木和两层底板,再竖立四块壁板和四块隔板,便形成居中的棺房和四周的边厢。然后,在上部覆盖顶板和两层盖板。
四层套棺用落叶乔木板制作,内壁均涂朱漆,外表则各不相同。
第一层的黑漆素棺体积最大,长2.95米,宽1.5米,高1.44米,通体涂满黑色的漆,没有其它装饰;第二层为黑地彩绘棺,饰有复杂多变的云气纹及形态各异的神怪和禽兽;第三层为朱地彩绘棺,饰有龙、虎、朱雀和仙人等祥瑞图案;第四层为直接殓尸的锦饰内棺,盖棺后先横加两道帛束,再贴满以铺绒绣锦为边饰的羽毛贴花锦。
三号墓的棺椁和一号墓的棺椁差不多,但是少了一层套棺,椁室南边的边厢又多了一根纵梁。在三层套棺中,外棺和中棺的表面均涂棕黑色素漆,未加其它装饰。内棺则在加帛束之后,贴满了以绒圈锦为边饰的绣品。
二号墓从残存的痕迹看来,结构与一号墓和三号墓有所不同,椁内只有两层棺。
朱地彩绘棺是马王堆一号墓四层木棺中的第三层。它长2.3米,宽0.92米,高0.89米,通体内外髤朱漆。棺表面的朱漆底上,又施用青绿、粉褐、藕褐、赤褐、黄白等明亮的颜色,彩绘龙、虎、朱雀、鹿和仙人等祥瑞图案。
盖板上绘有对称的二龙二虎图案。两条龙的龙头相向,居于画面中上方,龙身各自向两侧盘绕,龙尾伸至左右两下角;二虎背于二龙之间,分别攀在龙首的下面,口啮龙身。
龙为粉褐色,用赭色勾边,身披鳞甲而有三角弧形斑纹,斑纹内填以绿色;虎为赤褐色,形象写实,尾部加饰流云。
盖板的周缘,饰赭黄色勾连雷纹。头挡主绘一座高山,山作等腰三角形,处于画面的中央。山的两侧各有一只鹿,腾跃貌,周围饰以云气纹。
足挡画面为双龙穿璧图案。白色的古璧居于画面中央,有两条藕色绶带将其自上而下拴系,绶带的末端分列在画面的下侧。两条蜷曲的龙穿璧而过,龙首相向于璧上方的绶带两侧,龙身为粉褐色,披鳞甲而有凤羽,巨目利牙,虎爪蛇尾,双角较小。龙的旁边加饰以藕白色的云气纹。
左侧的周边饰菱形云纹,正中绘一座赤色的山。山的两侧各有一粉褐色龙,龙首相向于山的上方,龙身均呈现出波浪起伏的样子。
左侧龙首之后,有一只赤褐色虎,虎身向左,张口回首,其旁加饰云纹。龙尾之前,有一只带有云形花斑的藕褐色鹿。鹿首向左,两角粗壮,四足跷起。
右侧龙首后有一朱雀,展翅欲飞貌。龙尾之前,有一粉褐色的仙人,头发斑白,两手攀着龙身。右侧面的边纹也为菱形云纹,画面为繁复的勾连云纹。
朱地彩绘棺上的龙、虎、朱雀和鹿,都是我国古代所谓的瑞兽,称为“四神”或“四灵”。左侧面上所绘的高山,应该不是一般的山,而是仙山。整幅棺材的画面给人以神秘的感觉。
黑地彩绘棺是一号墓棺椁中四层木棺中的第二层。棺长2.56米,宽1.18米,高1.14米。棺内涂朱漆,右侧板内壁中上部的朱漆面上,有黑漆勾出的奔马和人,笔画草率,勉强成形。棺的表面,以黑漆为地,彩绘了复杂多变的云气纹,以及穿插其间、形态生动的许多神怪和禽兽。
黑地彩绘棺上的花纹,除盖板四侧边缘满饰带状卷云纹外,五面的四周都有宽0.15米以流云纹为中心的带状图案。
盖板和左、右侧面的云气纹均为六组,上下两列,每列三组;头部和足部上的云气纹则均为四组,上下两列,每列两组。在画面上出现最多的,是一种面部似羊非羊,似虎非虎,头竖长角,兽身有尾的怪物。这种怪物,口中衔着蛇,四肢又像猿,手足不分。
黑地彩绘棺上所绘的一百个图画中,有怪神、怪兽、仙人、鸾鸟、鹤、豹、牛、鹿以及蛇等十余种形象。其中,怪神和怪兽最多,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这些神怪和禽兽形态各不相同,描绘得栩栩如生、变化多端,在云气间安排得十分得体,富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表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和熟练的技法,是研究当时绘画艺术的重要材料。
(四)汉墓的密封
马王堆三座墓的墓底和椁室周围,都塞满了木炭和白膏泥,然后层层填土,夯实封固,达到了很好的密封效果。
一号墓所填充的木炭厚0.4米至0.5米,总重量高达5000公斤。分布在木炭层外的白膏泥,厚1米至1.3米,黏性很强,外界的水分和空气很难渗进去,这对于椁室的密封起着决定性作用。
白膏泥的堆积,不但厚实而且均匀,因而封闭严密,使得深埋在地下十多米的椁室形成高标准的恒温、恒湿、缺氧、无菌环境,基本排除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对各种物质的损毁作用。所以,墓内的多层棺椁、墓主尸体以及随葬器物全都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二号墓和三号墓的密封情况显得相对较差。特别是二号墓,白膏泥堆积的厚度比较薄,同时分布又不大均匀,密封程度不好。墓内遭到外面物质的长期渗透,物品保护较差,很多文物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