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要冲:嘉峪关(文化之美)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景区风光

嘉峪关地处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融为一体、交相辉映,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这里有雄伟壮观的汉代和明代万里长城、嘉峪关关城、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心脏,以及展现古代游牧民族社会生活的黑山岩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魏晋墓地下画廊等人文古迹。

经过长足的发展,嘉峪关形成了以嘉峪关关城为龙头的四大资源和八大景点,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资源基础。

(一)关城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

嘉峪关关城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

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

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千米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

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1.柔远门,内城西门,门额刻“柔远”两字,意思是明王朝对边陲各游牧民族实行“怀柔”政策,安抚边远地区,以实现长治久安的治国方略。

2.内城,内城墙高9米,加垛墙1.7米,总高10.7米。6米以下为黄土夯筑,6米以上用土坯加筑。历经600多年,墙体虽有剥落,但大部份仍然完整牢固。

修筑城墙用的黄土,都是经过认真筛选和加工制作的,首先将选好的黄土放在青石板上,让烈日烤晒,将草籽晒死。嘉峪北段长城下出土的长城工牌,上面详细记载了当时修长城的分工情况。

1975年,在长城内发现一块石刻记工牌,长19厘米,宽11.5厘米,厚2厘米,两面刻字,正面上面刻着“嘉靖十九年七月初一日起初十日止第一工”一行小字,中间刻着“第一工起”四个大字。

背面上方刻着“蔡止梅起”,下面刻有六行小字:“一工李清队起,二工梅喜队,三工王元队,四工侯勋队,五工位宗队,六工张昙队止。”当时夯打城墙是分段包打,此碑刻埋于城墙之内,作为检查城墙夯筑质量的依据。

修筑工程结束后,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在距城墙一定距离内,用箭射墙,如果箭头射不进去,证明城墙坚固合格;如若箭头射入墙体,则证明工程不合格,要进行返工重建。

如此严格的长城工程管理制度,保证了长城工程的质量。

3.罗城和箭楼,罗城初建于明弘治八年,由肃州兵备道李端澄主持修建。

罗城是应敌的正面,凸字形城墙全部用砖包砌,非常坚固。罗城南北两端建有箭楼,是观望关西、关南、关北烽火的设施。两端与外城墙相接,外城墙又与关城南北的长城相联。

4.角楼和敌楼,内城四角有角楼,也叫戍楼,形如碉堡,是守城士兵值勤放哨的地方。南北城墙建有敌楼,是放置兵器的地方。

站在这里回望,光化楼、柔远楼及嘉峪关楼三座高大建筑,同在一条中轴线上。这种“过洞式城门”及高台楼阁建筑形式,是我国几千年建筑历史及建筑形式的延续发展。

5.光化门,内城东门,门额上刻“光化门”三字,面向东方,表示旭日东升,瑞气普照大地。门洞由自黑山开采的石条铺成。

6.光化楼,建于明正德元年,由时任肃州兵备副宪李端澄主持修建。

光化楼为三层三檐歇山顶式结构,楼高17米。精雕细刻,五彩装成。楼阁第一层为砖木结构,第二三层是木结构榫卯咬合而成。

虽然经历了近500年的风风雨雨及地震等自然灾害,但它仍巍然屹立于关城之上,尽显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高超和精妙。

7.关帝庙,明末清初从内城迁到现处。庙内原有大殿一座,陪殿两座,另有刀房、过厅、马房和牌楼。总面积720平方米。

关帝庙曾多次扩建,最后一次重修是嘉峪关游击将军熊敏谦主持的。1998年由嘉峪关关城文管所对关帝庙进行了重新修复,对牌楼进行了彩绘,使关帝庙恢复了明清时的风采。

8.东瓮城和西瓮城,嘉峪关东西两瓮城布局森严,东瓮城门楼眉额刻“朝宗”两字,表示过往朝廷官员虽远行“极边”,但仍不忘朝廷和君王。

与此相对的西瓮城,门额刻“会极”两字。意即从西域来的诸侯,仕官,商旅,亲善友好地在这里相会,从这里经过,向中原王朝朝贡。

西瓮城也劈门南向,不与内城门直通,使关城更加肃穆幽深,成为内城的一道防线。

9.游击将军府,嘉峪关游击将军府,也称游击衙门,初建于明隆庆年间,后来成为明清两代镇守嘉峪关的游击将军处理军机政务的场所。

现在的建筑是1987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恢复修建的,为两院三厅四合院式,占地面积为1755平方米,建筑面积808平方米。

在嘉峪关古代军事史上,游击将军府不但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指挥中心,而且是朝廷统治地方、检查商旅使者往来、联系西域和中亚及各少数民族的枢纽机关。游击将军府复原陈列以历史史料为依据,以现有建筑为框架,以超级写实主义雕塑为主要形式,深入细致地展现了嘉峪关游击将军的生活史迹。

嘉峪关游击将军府陈列分为两个部分。前院以议事厅为中心,着重展示古代游击将军及文武官员指挥御敌、签发关文等情景。后院是游击将军及家眷生活的场所,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游击将军及其家眷的生活场面。

陈列从人物生活入手,内容严谨、科学、准确,高分子仿真人物栩栩如生,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陈列形式既朴实又具有一定的观赏性、趣味性,使其成为参观、游览嘉峪关的一处亮点。

(二)长城

嘉峪关长城主要分为嘉峪关西长城、东长城和北长城三部分。

1.西长城,嘉峪关西长城为南北走向,是关城的两翼,通常称作关城的明墙暗壁,是嘉靖十八年至十九年,所筑。这段长城,据乾隆《重修肃州新志》所记:“南至讨赖河,北尽头石关儿,共长三十里。”西长城实测总长1.5万米。

嘉峪关左翼的一段长城,叫作明墙。在关城南侧,紧靠讨赖河北岸80米悬崖之上的边缘有一墩台,叫作讨赖河墩。这里开始,长城像一条卧龙,伏于戈壁之上,向北横穿甘新铁路和兰新公路,一直爬到嘉峪塬上,与关之外城相接。

这一道黄土夯筑的长城保护较好,除公路、铁路穿行的地方有残断外,基本完整。明墙总长6559米,其中断缺265米。长城残高3.5到4米不等,有些地方显山宇墙的痕迹,已看不清。底厚4米,上宽2.5米;有的段落底厚3.5米,上宽2米,均为黄土夯筑,夯土层0.13米到0.19米不等。

夯土层之间用杨松木桩和芨芨草以十余厘米的距离排列夯打在其中,至今还能清晰地看出,也取出了部分标本。

这一段共有长城墩三座,比较完整。基本上是四五里左右设一墩台,整整齐齐地排列在长城线上,从南向北,城南墙到第一墩总长2065米,墙高4米,基宽4米,上宽2.5米。第一墩到第二墩总长2033米。第一墩墩高16米,长14米,宽15米,长城高3.5米,基宽4米,上宽2.85米。第二墩到第三墩之间总长2096米。墙城底宽3.5米,上宽2米,底宽4米。第二墩高16米,宽15米,长15米。夯土层0.1米至0.15米,为黄土夹石夯筑。巍峨挺拔,不减当年。

从关城向北的一段长城叫暗壁。长城从关城东北角上的“闸门墩”起,沿黑山内侧向北伸展,与黑山一带的九沟十八坡口成平行线。

为了防止敌人从黑石峡口进入长城之内,又在黑石峡口修了一道东西走向的断壁,长约750米,高3米,宽4米,从西面山坡上向下直插暗壁城墙,封锁了山间通路,这段暗壁共长8200米,其中断缺1610米,占总长的将近20%,这断缺处都是经过农田的部分。

因是就地取材,故有三种夯筑方法。连接长城的一段约5700米墙为黄土夯筑,墙高4.6米。

上有女墙遗迹,高约0.9米。墙身共高5.5米,有很短的最低也高2米至3米。城墙上宽2.5米,底宽3.9米。女墙遗迹底宽0.77米,上宽0.35米。夯土层0.15米至0.2米。接着是约1000米黄土夹沙夯筑的一段,己严重残缺,残高约2米至2.5米,底宽约2米,上宽不足1米。

再往北是1500米片石夹土墙,为就地取来片石和黄土分层夯筑而成,土层厚0.1米至0.12米,片石层厚0.1米至0.15米,坚固美观,很有特色。

有趣的是,当长城爬上山腰时,有约500米多的城墙,只有1米高,0.42米厚,与山峦起伏的马鬃山脉连在一起,小巧玲珑,十分别致。

明墙与暗壁,犹如给关城增添了两支铁翅,使关防更加严密。为了使这一段城墙更加牢固,和长城平行,在长城外0.39米至0.6米处,挖有一道沟,虽经数百年风吹沙填,但在山头仍可看到沟的遗迹。

壕沟从关南的北大河沿向北伸展,遇山爬山,遇戈壁穿戈壁,一直至关北的黑山上,长达6000米。沟上宽9.8米,下宽3.5米,深2.1米。这条壕沟,当年起了保护西长城的作用。

从讨赖河北岸到黑山山腰这一段防线,修筑很快,质量很好,经过400余年仍然很结实。

据历史文献记载,这条长城起筑于明嘉靖十八年,完成于第二年,最迟不过嘉靖二十年。这条防线,伸展于关城左右,形似铁臂,挡阻西来之敌,保证关城的安全。

2.东长城,据《重修肃州新志》记载:东长城西起嘉峪关北长城新腰墩,随墙大中墩二座,万历元年修完。

东长城的走向是,从西长城北部城墙中间的新腰墩起,折而向东北,与北边城墙成“丁”字形。离新腰墩不远,是嘉峪关林场。

过了林场,就进入茫茫如大海洪波的戈壁滩。越过野麻湾堡,继续往东北。从嘉峪关林场到野麻湾堡这一线,除了路口以外,都很完整。从野麻湾堡通过新城堡这一线,多是通过农田、道路、水渠、居民点,因整地挖沟,长城遗迹多已不清楚,只是通过访问才知长城大概的走向。

整个东长城查有2.4万米,与历史记载出入较大,主要原因是通过农田和居民点的一大段,具体走向多数已无法顺迹查明,可能不准确。从新腰墩起到野麻湾堡这一段长城,因是通过戈壁,虽经400余年风蚀,但人为破坏较少,故基本完整。

这段长城总长为1.9万米,其中存墙1.3万米,残基5100米,墙残高2.45米,上部宽1.3米,底宽3.5米,为黄土掺沙后夯筑墙。墙内也有松、杨、柳木桩和芨芨草。这一段长城上,据传有墩台12座,现在较完整的9座。墩残高9米,底长10米,底宽7米,上宽5米,上长7.5米。

每个墩台之间的距离为1700米,比较均匀。墩台内侧常见有烟燧,多者七八个,少者五六个。因天长日久,风吹雨淋,已成为土堆状。从比较完整的墩燧遗址,可以看出当时的布置情况。

在距长城墩内侧25米处,南北排列8个烽燧,现较清楚者有6个,燧高1.9米,宽1.8米,沙土夯筑,层间有木桩排列整齐,烽距6米,当时这些墩燧构成了一座座营垒和哨所。

从野麻湾堡到新城堡这一段,总长约为5618米,其中残基1928米,存墙3690米。墙残高1.1米,墙底宽4米,上宽2.5米。黄土夯筑墙,夯土层厚0.3米。

这一段长城上,共有4个墩台,两个完整,两个已拆毁。墩残高5.9米,底宽10米见方,均为白焦土所筑,夯土层厚0.25米。墩台附近无烟燧。

3.北长城,从新城堡往东到酒泉的下古城界,称作北长城,与西到安西境内布隆吉城,东到武威县境的明长城相接。

据传北长城为明万历年间所筑。据《重修肃州新志》云:“肃州北三十里之长城,中有暗门军戎出入,东西长七十里。先时参将彭清所筑,仅高一点三丈,厚五点六尺,嘉靖中杨清重修。”

这条长城,在嘉峪关市境内很短,东西走向,一直向东,约2000米就出了嘉峪关市地界,比较连贯。

北长城残高1.5米至3米不等。这条长城,在古代起着防御东北之敌的作用,维护着关城的安全。

(三)戏台

戏台是清乾隆五十七年,嘉峪关游击将军袋什衣主持修建,系当时守城官兵、城内居民及过往商旅的娱乐场所。

戏台的形制为典型的中国传统古典戏台。由木制屏风把前后台分隔开,屏风正中央绘制八幅人物图,是人们熟知的“八仙”内容。

顶部为我国传统图案“八卦图”,八卦图是我国古代思想文化与科学的综合反映。两侧是一组风情壁画,内容是寺庙的和尚及尼姑庵的尼姑及尼姑豢养的尤物。这些绘画内容在其它戏台上是非常少见的。

戏台两侧书写有对联:“离合悲欢演往事,愚贤忠佞认当场”。对联高度概括了古往今来人间世事的演义变化及戏曲演出场所的功能作用。

(四)文昌阁

文昌阁,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道光二年。楼阁为两层两檐歇山顶式建筑,底层两边为单间铺房,四周立红漆明柱18根,形成回廊。文昌阁内为面宽三间、进深二间的官厅。四面装有花格门窗,上部绘制山水人物彩画80余幅。

文昌阁在明清时为文人墨客会友、吟诗作画、读书的场所。到了清代末年成为文官办公的地方。

(五)悬壁长城

东有八达岭,西有悬壁长城。悬壁长城是嘉峪关关城的北向延伸部分。作为肃州关西长城,是嘉峪关古代军事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悬壁长城距嘉峪关市区11千米,位于嘉峪关关城西北6.5千米处。嘉靖十八年,为了加强嘉峪关的防御,明墙向南达讨赖河岸,暗壁往北直导黑山。

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在暗壁以外,从黑山峡南侧的峭壁向下,加筑一道长城,与峡口南的暗壁长城配合,封锁了黑山峡口,使以关城为主体的军事防御体系更加严密。

断臂长城和悬壁长城是嘉峪关西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断壁长城居于黑山峡口之南,为东西走向。悬壁长城在峡谷的北面,为南北走向。

悬壁长城主体取材山体附近的砾石、黄土夯筑,共有墩台三座。1987年经过修缮,现全长750米。悬壁长城屹立山脊,沿山峰陡跌直下,形成长城倒挂、铁臂悬空之势,故得其名。悬壁长城有漫道、垛墙、墩台,其形状、气势很像北京的八达岭,看上去非常雄伟壮观,所以又被誉为“西部的八达岭”。

这两条长城形成拱卫之势,共同扼守黑山峡口。

石关峡悬壁长城文物景区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千米处,距嘉峪关关城8.4千米。景区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体现长城文化的悬壁长城,有体现古代丝路文化的“丝绸古道”雕塑群和嘉峪关古代兵器展览等。

石关峡古丝路文化长廊区贯穿整个景区,有“丝绸古道”雕塑群。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有悬壁长城、水门和古代兵器展览等内容。

新建长城,就是悬壁长城与水门之间的这段长城,全长158米,为黄土片石夹沙夯筑而成。在这里可以领略浑然天成的弥勒山景观,报国寺里佛钟声声,梵音袅袅,呈现一派祥和景象。

(六)烽燧墩台

烽燧墩台是古代长城防御工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长城沿线和关的附近,城堡周围,均根据需要修筑。有的修筑在高山险要之处,有的建在平地较高的地段,有的修在交通要道,有的建在长城墙上。

据戚继光《练兵实纪》谓:“堆烽解:自古守边不过远斥堠,谨烽火。”根据《太白阴经》卷烽燧台篇记载:“经曰:明烽燧于高山四望险绝处置,无山亦于平地高回处置。”《史记·索隐》引《纂要》说:“烽见敌则举,燧有难则焚;烽立昼,燧立夜。”又据《史记·正义》记载:“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以望火光也。烽,土橹也;燧,炬火也,皆山上安之,有寇则举之。”

每当遇到敌情时,夜间举火,白天放烟,及时通报敌情。纵然在千里之外,边塞敌情仍然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传到上级指挥机关,直至京城。

嘉峪关附近墩台的布防很严密。早年已有隋朝以及更早的汉朝的墩台,隋代从武威修往玉门镇的墩台;在关上闸门附近有一座;汉代修往玉门关的墩台,在花海农场有4座,东西走向。

明朝在此建关,修筑长城,在关内关外修筑了大量的墩台。关外墩台,早年只有大草滩墩、石烟墩、黑山儿墩3座。嘉靖八年,又添筑了扇马城、上柏杨、下白杨、回回墓、仁泉墩五座。

嘉靖十八年巡抚杨情巡视时又增筑榆树泉、三条沟、火烧沟、古墩儿4座。这样,关外墩台基本上形成了一个防御网。在距关1000米的断山一带,在嘉靖二十年,由肃州参将崔麒修筑了断山口墩。

现查明,西起断山口,东到泥沟大队北面山上,沿山共有12个墩台,是作为新城堡、野麻湾堡的外墩台,这一线的防御也是完整的。

距关50千米外卯来泉堡附近的山上,南北走向有11个墩台,把住了这一带的山口。

关附近的黑山外围距关10千米左右的山头上,有头墩山、三墩山、五墩山,这些墩燧是了望通讯墩台,为关的耳目。

关两翼的明墙暗壁外侧,墩台林立。明墙东侧约500米处有龟盖山,是天然屏障,山上有龟盖山墩,是这一带最高的墩台,为了望墩。

明墙西侧,紧靠明墙至1000米半处的山头上,有3处烟墩,其中第二墩,距关5000米,为长城野麻湾方向的起墩。

由关向东至肃州亦有一路墩台,都在现在的兰新公路附近。由关到肃州的通讯墩台,据说,原来也是12个,可是多已不存。丁家坝以西一段,只有市区到安远沟中间的“安远沟过路墩”保存完整。墩台紧靠兰新公路北侧,平面呈正方形,底宽约8米,上面小,下面大,高约6米。夯土筑成,夯层厚0.2米。外有方形堡子,宽约18米。夯土围墙残高1米至4米,南面开一小道,堡子内可容数十人居住。关内外墩台的布局合理,防守严密。

明朝廷还制定了出现敌情时长城沿线墩台举烟放火同时鸣炮的制度。为便于防守和执行勤务,墩台内配备旗帜、鼓、弩、软梯、炮石、火药、火箭、狼粪、牛粪、柴草等。

嘉峪关防区墩台内配备情况没有文字考证。甘肃师范大学内保存明代的“深沟儿墩”碑一通可作参考。此碑为1538年所立,长0.6米,宽0.4米,厚0.15米。

由于当时修长城时,讲究质量,责任明确,才能达到“版筑甚坚,锄耰不能入”,才能保存至今,仍然挺立在戈壁山间,雄伟壮观。

(七)“天下雄关”碑

关西门外百余米处,有清代立的“天下雄关”石碑。清嘉庆十四年,肃镇总兵李廷臣视察嘉峪关防务时,见这里南有祁连雪山,北有黑山,关势雄伟,便写下“天下雄关”四字并刻石为碑。给后人留下了永恒的纪念。

(八)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讨赖河墩北距关城7.5千米,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矣”。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39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瞭望,互通情报。

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长城第一墩是嘉峪关军事防务的重要据点,这里曾经伴随着雄伟壮观的嘉峪关演绎过许多神奇的故事。

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

讨赖河水滔滔东去,朝阳里,宛若银练飞舞在戈壁之上。夕阳下,又如飞龙游走于山涧之中。极目南眺,山峰终年洁白,衬映着蓝色天空,更觉清新如画。真是“四时大雪,千古不消,凝华积素,争奇献秀,氤氲郁葱,凌空万仞,望之如堆琼垒玉。”

晨曦初起,彩霞横抹天空,天高野阔,千岭万壑竞披红装,婀娜多姿。雨后,祁连山中长云如练,缠绕山腰,或化作各种离奇物形,或变作铁马甲兵,或雨过天晴,彩虹横挂山川。正所谓:“余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舞飘”。

长城第一墩旅游景区面积约3.22平方千米。景区包括长城第一墩、综合服务区、讨赖河滑索、讨赖客栈、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龙林”等内容。

长城第一墩景区以长城文化和丝绸之路文化为内涵,以戈壁风光和西北民俗风情为基础,是一处观光、探险、休闲、娱乐、怀古游学的好去处。

(九)“七一”冰川

“七一”冰川位于嘉峪关市西南116千米处的祁连山腹地,它是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的科技工作者和苏联冰川学专家于1958年7月1日发现,并以发现日期命名的一座高原冰川。

“七一”冰川斜挂于坡度小于45度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

“七一”冰川旅游区域约4平方千米,每到夏秋季节,冰峰在蓝天丽日下分外晶莹耀眼,与潺潺的溪流以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高山牧场,共同构成一幅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迷人画卷。

由于冰川海拔较高,游客登临时常常会遇到阴、晴、雨、雪等天气,在一日之内经历四季,堪称一生中难忘的体验。“七一”冰川还以“亚洲距离城市最近的可游览冰川”被编入了部分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教科书。

“七一”冰川气候独特,景色迷人,是开展登山探险、避暑休闲、科考研究等旅游活动的好去处,也是嘉峪关市旅游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步伐,2002年至2003年,嘉峪关市投资铺筑了自S215线至山脚下9.4千米沙石路,修建了1000平方米停车场和180米步行台阶,并对近2000米登山道路进行了修整。

修建了占地545.8平方米的“冰川环保探险旅游服务中心”,内设接待室、急救室、工作室、厨房、餐厅和6间客房,配备了发电机和全套的住宿接待设施,使冰川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功能得到了初步改善。

(十)长城博物馆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端庄肃穆,古朴素雅,似长城又非长城,像关隘又不是关隘,新颖别致,是我国第一座专业性长城博物馆。嘉峪关长城博物馆建成于1988年底,于1989年10月正式开馆,是一座全面、系统地展示长城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

主陈列厅举办着《伟大的长城》基本陈列,内设7个展厅,内容丰富,设计精巧,将中国“上下三千年,纵横十万里”的长城展现在此馆中。长城博物馆占地面积12312平方米,陈列面积1766平方米,主体建筑外形呈烽火台式,恰似烽燧相望,长城相连。

大量翔实的资料以文字、图表、照片、电动模型、实物等,全面、系统地介绍我国历代的长城,提供研究场所,为科学研究服务。

长城博物馆集我国史学界,文物考古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长城研究成果于一体,将长城构筑史、作图表模型、文字版面、彩色图片形式浓缩在1100多平方米的展厅空间中。

既为长城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又使一般游人在短时间内,对我国长城在时间、空间演化上有一个整体、直观的了解。

陈列内容分“春秋、战国长城”“秦、汉长城”“北魏、隋、唐、辽、金长城”“明长城”4部分。

博物馆还设有“中国古代兵器装备展览”“嘉峪关文物展览”“名人书画展览”等。并收藏各类历史文6000多件,被誉为“长城文化的教科书”。

(十一)滑翔基地

位于嘉峪关市东北12千米处的民航机场内,是目前世界上同澳大利亚和南非并称世界三大基地之一的嘉峪关国际滑翔基地。

1987年,法国最先通过气象卫星发现了嘉峪关上升气流。为促进滑翔运动的发展,国家体委组织力量,通过大量的考察论证,在嘉峪关建立了滑翔基地。目前,基地正在向以滑翔为主的综合性航空俱乐部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西起新疆乌鲁木齐,穿越甘肃、宁夏、东至陕西西安,有适宜于长途翱翔的强盛波状气流和热力上升气流,可完成国际滑翔科技组织设立的直线翱翔2000千米大奖。

河西走廊位于这条2000千米最佳路线的黄金地段,其热力上升气流以嘉峪关为最。

嘉峪关由于纬度高,总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较大,可达23.4度,容易产生热力上升气流。降雨少,湿度小,气候干燥,积云量适中,热力上升气流强盛,平均上升率3米至5米/秒,有时可达6米至8米/秒。

热力上升气流形成早,消失晚,持续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基地能见度常在30千米至50千米,可提高飞行地速30千米至40千米/小时。气流达到的高度一般在4000米以上,有时可高达6000米以上,有利于在高空飞行。同时,平坦而开阔的戈壁滩可供万一找不到上升气流时安全迫降。

嘉峪关滑翔基地占地60000多平方米,现有8架运动飞机,其中有初教六5架,初教五3架,10架滑翔机包括国产前进号7架,进口杨塔尔两架,罗马尼亚28双座一架。此外,还有蜜蜂飞机1架,热气球两具,并备有山坡滑翔、山坡伞、高空飞行氧气设备等。

2000年以前,嘉峪关滑翔基地的管理权和使用权属于甘肃省体育运动委员会,2001年,甘肃省体委将其移交给了嘉峪关市。嘉峪关市政府在经过研究论证后,决定对滑翔基地做进一步的开发。

新增加通用航空、滑翔、跳伞、蹦极、热气球、山坡伞、动力伞、卡丁车、网球以及射击等特色体育运动旅游项目。开展多种滑翔旅游活动,使其成为集旅游、竞技、交流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的国际滑翔基地。

(十二)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

黑山岩画主要分布于嘉峪关市西北约20千米处的黑山峪谷的陡崖峭壁之上。整个岩画群总计约150余幅图画,绵延约2000米,刻划时代约从战国时期至明代。

这些岩画所处位置,最低者距离沟底仅0.5米,最高者则在5米上。画面有的一组有几层构成,有的则只是一人或一两个动物构成。画面大小不一,一般高为0.2米至2.4米,宽约0.3米至3米。

黑山岩画形象生动、内容丰富,主要有人物、动物及其各种活动场面。画面描绘的动物有十几种,马、牛、羊、鹿、狗、鸡、鱼、虎、狼、蛇、龟、雁、鹰、骆驼等。无论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动物,还是在生活中常见的动物,都成为了当时人们笔下乐于表现并反复描述的对象。

而画面所反映出的人们的各种活动场面,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既有游牧民族赶着家蓄放牧的场面,又有农闲时节狩猎的活动。既有列队射箭练武的操练演习场面,又有竞相射雁的实战操作;既有自然界生存竞争中虎逐牛羊的惊险情景,又有动物们为了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温和的角力场面,如野牛相抵的力感。

而人们平时骑着马或骆驼四处走动,高兴时则欢聚一堂翩然起舞,在狩猎季节,除了个人的捕猎行为,常常还聚集众多的部落成员,进行大规模的围捕猎物的活动,所有这些日常生活情景,都构成了岩画画面所表现的重要内容。

不仅内容丰富,黑山岩画还善于表现大型的场面。如人们的狩猎活动,除了表现一人用弓箭射杀山羊或糜鹿的单猎活动外,更多的是表现群猎和围猎的场面。如在四道沟岩画的一幅围猎图中,许多徒步引问的猎人,围住了几只野牛和长角鹿。

这些牛和鹿体态硕健,扬尾抵角,做困兽犹斗状,于是除了猎人们赶快射箭之外,外围还有骑手引弓以待,防止突围。右侧还有人高声呼喊,呐喊助威。在这一岩画群中,还有一幅大型的操练演武场景,堪称大型活动场面。

整幅画面共分为上、中、下3层,共有30多人。上层共有9人,其中两人横排列队而立,左起第二三人一手叉腰,一手向前伸出,其余人均双手叉腰,似在观看操练。而队前一人,面前竖立着靶标,手持弓箭,似在练习射箭;右后方站立一人,远远地观望。

中间一层共有12人,其中9人横排列队而立,他们一律都左手叉腰,右手握拳向前举起;右起第一人,手牵一犬而立;队前有两人,面前有靶状物,其中一人做练武动作。队伍左侧较远处有一人一手叉腰,似在远望。中间这一层的人物似乎在进行徒手进攻的练习。

下层共画有9人,其中6人横排列队,队前两人做练武动作,队后一人双手叉腰观看。这些人物形象大小不一、神情姿态各异,显示了丰富的表现力。

整幅图中人物的形象和衣着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浓郁的民族风情,人物头顶都竖立着高高的尖状饰物,衣着上有的长裙束腰,只露出双脚。有的身着短裙,显得灵巧轻便。在另一些舞蹈场景中,热情的人们身着束腰长袍,头顶羽状饰物,叉腰扬臂,扭动身躯,或列队群舞,或单个独舞,富有生活情趣。

所有这些画面,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这一地区人们的生活情景。黑山岩画图像风格粗扩、手法古拙、造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研究价值。

(十三)魏晋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果园——新城魏晋墓群”是国务院2001年公布的我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嘉峪关魏晋砖壁画墓是“果园——新城魏晋墓群”的一部分,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千米的新城镇。四周是一望无垠的戈壁滩,在这戈壁上座落着千余座古墓葬,宛如一颗可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在近13平方千米的地域内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一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

1972年至1979年期间,先后发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为画像砖墓,9座为素砖墓。其中五号墓于1973年5月整体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目前正式对外开放两座,新城墓葬建筑形制独特,墓葬由墓道、墓门、门楼、前室、中室、后室、甬道、耳室、壁龛等组成。

目前所发掘的这些墓葬,结构多为3室迭造砖墓,且装饰有3至5层,或多达10层的彩绘。

建筑用砖分为印纹方形砖、长方形砖、雕刻砖、画像砖等。墓门用条形砖叠砌为拱券形,券顶以上采用条形砖叠造门楼,门楼墙面嵌砌有斗拱、人物、兽首等造型的雕刻砖,墓顶多为盝顶式和拱券式。

墓葬共出土760余幅砖画,形式多为一砖一画、半砖一画或几块砖组成的连环画。这些砖壁画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画技巧妙,砖壁画内容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内容丰富,有农耕、采桑、畜牧、井饮、狩猎、屯垦营田、宴饮、奏乐、博弈、出行、营帐、车马、丝束等。

魏晋墓砖壁画,将笔触直接对准了这一地区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客观纪录。五号墓出土的《驿使图》,应值得特别关注。

魏晋时代,是一个社会急剧变化,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多元文化交流碰撞频繁的历史时期。河西地区相对远离于中原的动荡凋敝,为人们致力于现实物质生活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前提与保证。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邮驿递传的国家之一,根据甲骨文的记载,早在商代就有通递军情的传信活动。

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纷纷办起了私邮或官邮,用来传递信息,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咸阳为中心建立了全国性的驿站,统一驿令,是当时的邮驿发展到了相当规模。

汉代开始,随着张骞出使西域,打开了中原与西域的驿道,并设立了常规驿骑,从而标志中西方的邮驿的第一次沟通与形成。

邮驿在早期,经历了驿传和驿骑等发展阶段。汉代沿着“丝绸之路”的古道设列厅台,广置烽燧,2500米一小墩,5000米一大墩,15千米一堡,用以传递信息。

为了信息传递快捷便利,历代还在驿道上沿途广设驿站,供驿使休息打尖,换乘车骑或补充给养。

我们可以想象数千年前丝绸古道上驿使们行色匆匆,往来穿梭,骑尘滚滚,不绝于道的情景。嘉峪关魏晋墓五号墓的一幅彩绘驿使图,客观真实的记录了当时这一地区邮驿情形。

画面上,一手持信物,跃马疾驰的信使,也许是军情紧急,也许是信息重要,也许是怕路远天黑,驿骑四蹄腾空,飞速向前。

由于速度太快,以至于连马尾也飘了起来,信使则稳坐马背,使得整幅画面动中有静,反衬了驿马速度的快捷与信使业务的熟练,这种真实而又写意、生动传神的手法,对历来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仅如此,这幅画也是我国早期邮驿历史真是而又形象的记录,它对于我国邮政历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的认识意义和学术研究价值。

这些我国丝绸之路上的一部百科全书,为研究魏晋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族风俗及农牧外交、气候等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依据。其中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中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