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的人生最幸福:听老子讲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章 无为胜天——存无为之心,行有为人生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人年轻的时候总是意气风发,觉得世界都是为自己而转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受到一些生活上的打击之后,人都会慢慢体会到生命的变化与无常,体会着一种叫“无能为力”的情绪在自己的生命里弥漫开来,吞噬着生命的热情。禅者云:“贪得者,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生活是很公平的,没有谁会比别人更优越,享受到世间所有的好处。知足常乐,是聪明人所为。漫漫人生路,艰难险阻在所难免,偶尔的失败与错失看似不尽如人意,但说不准就会转变成另一种圆满。

无为是一种人生态度

假设你现在失恋了,或者正在受着一些负面情绪的折磨,你一般会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让自己走出阴影?是痛哭,是玩网络游戏,是找朋友倾诉,是疯狂购物,还是去酒吧喝酒买醉?不可否认的是,你一定会采取一些行动,这样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能够从那些不好的事情中暂时解脱出来。有时候它们像麻醉剂一样,可以让自己的心暂时摆脱疼痛。

但是,所有尝试过这一系列方法的人都知道,这样做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罢了,因为它们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不管你在微博上发了多么积极乐观、洒脱豁达的照片,都无法让自己真正释怀,那种不能承受的愤怒和忌妒还是不依不饶地在心里的某个地方,等着你去拆封。而被自己创造出来的那种虚荣的假象,也仿佛变成了自己的仇敌,会在某天夜晚和负面情绪一起向你发起猛攻,打得你落花流水。

而一个真正成熟有智慧的人会怎么做呢?他什么也不做,他只是“观照”,他会让自己的心远远地看着那些让自己不安的情绪,看着它们占据自己的心,折磨自己的心,尽兴之后它们又慢慢地离开。

有些负面情绪,譬如失恋,对每个人来说无疑都是非常痛苦的。即使你跟自己说要彻底忘记,但是还是会有一些念头随着思维或者你正在做的一些事情,偷偷地溜出来。如果你纵容这些想法,就会从这个想法想到下一个念头,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全部都想起来,然后搅拌它们,最后使你彻底沦陷。反过来,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只是看着这个念头,出来又消失,让它独自静下来,而不去打扰它,这样你的情绪最终就都能镇定下来。

这个例子就是最浅显的对“有为”和“无为”的解释。在我们一般人的意识里,无为代表的是一种消极的、无可奈何的人生态度,而有为才是积极解决事情的方法。所以失恋后,我们的第一情绪往往就是愤怒,要去问个明白,通过各种行为去破坏或者去挽回。然而只有在自己真正平静的时候,才是真正放下,真正释然的时候。当你放下一件事,心里不是说由一种坏的情绪变成了好的情绪,而是根本没有情绪,仿佛一切已经跟你无关,这才是真正放下了,解决了。

照这样看来,无为和有为到底哪个才是逃避,哪个才是积极呢?我们当然要用效果来评判了。有时候,再痛苦的真实也比虚假的繁荣要好受得多。

作为我国传统道家的始祖,老子的思想源远流长,其思想的主线——“无为”,是他给我们最珍贵的礼物之一。“无为”并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正相反,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宋锡同在《无为之境——〈老子〉无为思想的有为价值》中说:“在《老子》思想中,‘无为’指基于天道的自然本性,顺任万物的本性无心而为,不是无所作为的‘不为’,而是要人在遵循事物自然固有本性的前提下因应善为”,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最高境界。

从宏观上讲,老子的“无为”理念可以教给人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与社会和谐相处;从微观上讲,“无为”可以让人活得更快乐、更单纯、更轻松和超脱,对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首先,“无为而无不为”。老子说的不为,并不是让你真的什么都不做,缩在家里等着事情自己变好,也是要有所作为的,只是老子的无为人生观,是要让人们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顺应自身的本性和万物的天性,不刻意去做违背道性的事情,不损害他人的利益与自由,使人与人之间没有纷争,用一种平等而无分别的态度去对待世间万物。

据英国《卫报》报道:来自95个国家的科学家联合发布的报告称,如今人类为了满足对食物、淡水、木材的需要,在过去的60年中被人类开垦为农田的土地,比18世纪和19世纪的总和还要多;迄今为止,地球陆地表面已经有20%的面积被人类开垦为耕地;人类现今消耗的地表水约占可利用淡水总和的40%到50%;1980年以来全世界35%的红树林和20%的珊瑚礁已经不复存在……

这种后果不就是人类强行而为造成的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知道所有人性的弱点,知道人会为了自己的私利尔虞我诈,所以,他提倡无为,要求人类和谐相处,处下居后,抱朴守缺,不要去追逐生命之外的东西。

其次,老子的“无为”还表现在倡导社会的多元价值观上。“存之非求,我自不动,如此而已;人择非己,我自不顾,如此而已。若心已见,却放而任之,悔也;若机已临,却望而豫之,枉也。”这句话正是对“无为而有为”的最好注解。不刻意地去追求成功,同时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失败,“不歧不逆不悔不枉,顺其自然,从心所欲,不逾矩”,从而随心所欲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所以,老子提倡的无为人生态度,也是要求人们要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敢于不理会外界的纷纷扰扰,勇于回归自己的内心世界,面对真实的自我,选择自己真正需要的生活方式。

我们都喜欢自由的生活,正如畅销小说《血色浪漫》中钟跃民所说:“我要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如果一种生活方式过腻了,那我会马上再换一种生活方式,在我看来,当年插队时要饭和现在当兵只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已,无所谓哪种好哪种不好,这两种生活方式我都会高高兴兴地投入进去。”接受上天给自己的安排,按照自然本性去生活,是一种豁达的、健康的人生态度。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要求,在现在这个社会里又有几个人能够做到呢?从我们一出生,就被社会、家长、老师们套进了一个又一个模子里:要当个好学生就要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要找个好工作,要在30岁前结婚生子,要成家立业,买车买房……我们一代又一代地被灌输了这样固定的思维,虽然我们有各种自由的灵魂,却被迫要走上一条同样的道路,将自己硬塞在打造好的模子里,人又怎么能够过得自由呢?

我们总是喜欢延迟快乐,总觉得过了这个山头就应该平坦了吧,等我们费尽心力跨过了这座山,却发现原来山这边的景色还没有那边的好呢,而上山的风景却早都已经被我们错过了。我们的生命不是非要追求一个终点,其实从某种角度上讲,人的终点已经是被设计好了的。生命是一个过程,我们需要体验生命当下那些纯粹的、本质的乐趣,而不是等过了这个阶段,再重新回头来回忆逝去的年华。

这就是老子的无为人生观的另一层含义,在遵循大道的基础上,顺应自己的自然本性,自然地去生活,而不是刻意地压抑自己,人才能活出本来拥有的精彩。

从这一个层次上解释,不管是从整个社会还是个人生活上讲,“无为”都是一种非常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一种最高境界的生命智慧,虽然老子的思想以“玄之又玄”而著称,在他的身后,也只给我们留下一本只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但他蕴藏在其中的深厚济世情怀,却值得我们后人用一生去学习、体味和实践。

无为非不为,而是不妄为

人类究竟有多渺小呢?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如果把地球比喻成一颗黄豆,太阳就是这颗黄豆六十米以外的一个篮球,而人类呢,姑且可以看作地球这颗黄豆上的细菌吧。但神奇的是,人类这个渺小的细菌,竟然可以感知到篮球的存在,并且还探索到了篮球以外的广阔星系,这就是渺小又伟大的人类。

但是,智慧却不等于力量。人在很多时候只看到了自己伟大的一面,而忘记了自己的渺小,于是胡乱作为,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悲剧。

庄子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只很奇异的鸟飞到了鲁国,鲁国的国君觉得这种生物很奇异,但不知道该怎么喂养它,于是就每天用上宾的礼仪给它奏乐,宰牛羊给它吃,但这只海鸟非但没长大,反而日益眼光低迷,身体逐渐虚弱,最后竟然被养死了。

对此,庄子评论说,这只鸟之所以被养死了,就是因为人们是“以己养养鸟”,而不是“以鸟养养鸟”,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喂养鸟,而不是以鸟喜欢的方式去喂养鸟,鸟自然活不长了。

虽然这个用礼乐、牛羊养鸟的方法听上去很荒诞,但是我们生活中却不乏这样的例子。我们对自己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往往是用“己养”的方式去对待,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别人的头上,末了,却还怪别人为什么不识货、不领情。

以前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有一对非常恩爱却很清贫的夫妻,丈夫很爱自己的妻子,每天早上吃饭的时候,都把面包边上的硬皮撕掉自己吃,而把中间白软的部分留给妻子。虽然他自己不喜欢吃面包皮,但他想把最好的留给爱人。

就这样坚持了很多年,有一天妻子生病了,丈夫问她想吃什么,妻子默默地叹了口气说:“我什么也不想吃,就想吃那层硬硬的面包皮。只不过我看你那么爱吃,就从来都没有说过。”丈夫听了悔恨不已,自己只想到要把最好的给妻子,却从来没有问过,她最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小说《麦琪的礼物》里描写的一样:妻子和丈夫卖了自己最好的东西来给对方买礼物,结果却阴错阳差。只不过这两个故事听上去还有些温馨浪漫的氛围。但如果换作别的事情,结局可就没这么美好了。

老子说的“无为”,不是说坐在那里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乱来。在老子看来,所谓的“妄为”就是凭自己的欲望而为,一意孤行。在这种想法下,人做事的时候就不是考虑事情的客观发展,而是自己的主观意愿,“我认为是怎样的”、“我觉得会怎么样”,等等。我想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我觉得这样做会好,我就这么做,而不会实际考虑别人是不是需要,或者采取的方法是否会奏效。就像庄子讲的海鸟的故事,这就是一个忽视客观规律而妄为的悲剧。反过来,“不妄为”就是不凭自己的欲望而为,而是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按对方的需要去做事,按有效的方法去做事。就像在河水里漂流,如果你是逆流而上,即使你费尽气力,也只是徒劳挣扎,如果你顺着河水的走向漂流,即使你什么都不做,也会很快到达彼岸。

因此,无为是一种客观的态度,妄为是一种主观的态度。老子说的“无为而治”,就是这个道理。无为不是破罐破摔,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那就等着它越变越坏吧——不是这样的,无为的结果不是为了坏,而是为了等待更好的事情出现。“无为”其实是另一种方式的“有为”,是最终肯定会奏效的“有为”。

我们可以联系一下当今社会,是不是经常会有一些“多此一举”的事情呢?尤其是一些好像患上了“多动症”的领导,总喜欢做一些“做了还不如不做”的举动出来,等事情做完了,才知道“哎呀,搞错了”,旧问题没解决,新问题又出现了。结果是决心越大,危害越大;投入越多,浪费越多,表面上很热闹,其实内里虚空,劳民伤财。

毛泽东就曾在文章中写过这样一段话:“要得到群众拥护吗……那么,就得和群众在一起……就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要是这样做了,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这就是正确的有为而不妄为。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治理大的国家,就像烹煎小鲜鱼一样。我们虽然不用治理国家,但这句话在我们处理生活问题时却同样适用。

想想,你在烹调小鲜鱼的时候是怎么做的呢?肯定是小心翼翼,文火慢煎,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鱼身弄破,这种心态就是我们在处理问题时的心态。

首先,不要急火猛攻,越复杂的事情牵扯的变量就越多,心一急就容易办坏事。烧小鱼要用文火,办事的时候也要不急不躁,适度而为,慎终如始,要因势利导,切忌急躁妄为,适得其反。

其次,烹小鱼的时候不能翻来翻去,做事也是如此。唐玄宗在读了老子这句话之后,在旁边做出批注,是这样写的:“烹小鲜者,不可挠,治大国者不可烦。烦则人劳,挠则鱼烂矣。”现在有些人做事心慈耳软,办事缺乏主见,今天听了这个人的意见,觉得有道理,于是就这么做;明天听了那个人的意见,又不想不给人家面子,于是又那么做。翻来覆去,结果越搅越乱,越帮越忙,最后“鱼烂”。不是鱼不好,只是你翻动过频的缘故。

老子说:“以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意思是遵循万物的本质、规律而不妄加干预。所以,“不妄为”不是不想为,而是“不敢为”、“不宜为”、“不当为”。事情有它自己的发展规律,你一旦插手,反而会坏事。如同去救坠河溺水的人,有经验的施救者第一件事就是将溺水者打晕,因为如果他是清醒的,就会奋力挣扎,这样可能会让施救者也陷入险境。只有先将他打晕,才能采取下一步的救助工作。

有的时候我们自己就是这个溺水的人,我们只看到了眼前的困境,而奋力挣扎。表面上看是在自救,其实却阻碍了真正救助的来临,还容易将自己陷入死路。

所以,要想做到无为,最难克服的一关不是不知道怎么做,而是能够忍受自己什么都不做。这个看上去容易,做起来却很难,需要下功夫。这就像要一个溺水的人克制住自己想要挣扎的动作一样,因为自救是人的本能,但真正正确的方法,却往往与本能相左。当困境来临时,人总是本能地想尽一切办法来自救,这种想法是非常合理的。除非我们已经看到了救助者的来临,或者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挣扎会将自己带入死路,这样才会不敢“妄为”,而达到“无为”的境界。

归根结底,人还是渺小的,不管你认为自己多么聪明,或者现在的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什么水平,人所知道的还是沧海一粟。我们永远不可能知道事情的真相,很多事我们只能看到现状,我们只是把握事物的已成之局,而不能预料其将成之势,所以常常做出错误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判断。而老子的“不妄为”一方面是要求我们努力认识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方面更是对我们任意作为,不顾客观规律的忠告和警示。因此,我们在做出什么决定之前,先想想老子的话,因势而为,不妄为,不过度而为,才能做出有利于事物发展的决定,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境界。

无为是积极的等待

为什么现在的人总是说自己不快乐?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了一个积极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积极有时包括一种不作为,是一种对现实的客观接受,做好自己该做的,然后顺其自然发展,这看上去很无奈,却能达到最佳的心理体验和行动结果。

我们说生命中最佳的状态是什么?有人说是有房有车,事业有成;有人说是有老婆有孩子,合家欢乐。但是为什么有人什么都有了,还是觉得自己不快乐,有的人什么都没有,却能够活得很快乐呢?因为幸福本身就是自己的一种主观感觉,跟你得到的物质没有直接的联系。人最想达到的是一种身心的和谐,心灵的平静。有时对一件事真正绝望的时候,人反而会淡定下来。最让人难受的就是那种悬而未决、似有似无的希望。

碰到这种情况,老子还是只说了两个字:“无为”。越是在事情紧急,似乎非办不可的时候,越需要无为,越需要等待,只是这种等待不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积极的准备和等待。

无为的等待的第一层含义是对未来的远见。有一则关于老子的小故事是这样说的:一天老子去树下乘凉,看见周围的很多树木都被砍倒,拿去做家具了,只有一棵树还完好无损地生长着。据乘凉的人说,正是因为这棵树长得不挺直,砍了也没什么用处,所以就一直留下来了。

树如人生,人生如树。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最常上演的也是这样的“反转剧”。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短时的得失并不能代表长远的结果。纵观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能量守恒的过程,有高有低,有失有得,都不能凭一时的好坏来判断。但这些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看出来的,而是需要时间来催化。

无为是老子最基础的思想理念,在短短的《道德经》中,就有12次提到了无为,而最先提出无为这一说法的是这一句:“为无为,则无不治。”

无为的等待的第二层含义就是要拒绝诱惑,在等待中学会寻找机会,在等待中走出逆境,驱散阴霾。

如今判断人的年龄,不应该从生理年龄判断成熟与否,真正决定人的心智成熟与否的标准其实是人的心理年龄。我们可以嘲笑小孩子的短视和无知,但我们又何尝不是那个拒绝不了诱惑的小孩子呢?

无为的等待的第三层含义是快乐生活,学会让自己的人生慢下来。等待不是守株待兔,而是要在了解的基础上,默默地积蓄力量、自我丰富和完善。因为动与静是相辅相成、交替轮回的,这样才形成了人生特有的律动周期。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没时间坐下来静静地看一本好书,只会在手机上看一些简短的微博和段子;没时间去吃一顿踏踏实实的饭,只会在街边的快餐店聊以果腹;没时间休息,没时间陪家人,没时间等待,哪怕是花尽积蓄买回来的大房子,也只是很晚回家后的一个休息地。人生猛然间变成了一个终点,人们不再享受过程的美好。

看一个人能不能有效地利用自己的生命,关键因素就是看他能不能抓住事情中最关键的一环。就像每天加班的人不一定是最勤奋的人,更可能是不会动脑子的人。即使有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是真的忙,每件事情都必须亲自处理,这也不能证明你就是一个成功的人,这种状态正说明了你急功近利,甚至对自己的人生和工作根本就不负责任。你根本就分不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不重要的。不懂得让别人帮自己分担压力,而是自己扛起所有的事情,这也是一个阻挡成功的重要障碍。把自己的生活计划一下,或许你会活得更加轻松。

以前认识一位家庭主妇,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甚至到了洁癖的程度。她每天都在做一些无休止的杂务:准备早餐、洗盘子、整理床铺、清理房间、送孩子上学、接孩子回家、准备晚餐、洗衣服,然后又是洗盘子,晚上看电视时还要熨衣服和缝纫,直到最后瘫倒在床上。

比起丈夫和孩子,她的负担要重得多,她要把这种紧张的节奏一直保持到周末。而到了周末,她则更加忙碌。为了使亲人们度过愉快的周末,她要去超市和商店采购,还要自己做一些可口的食物,然后又是清洗、整理。最后周末的晚上又是在忙忙碌碌中度过。到了星期日,全家人又坐上汽车外出游玩,例如博物馆、展览会、历史名胜等。

几年以后,她住进了医院。医生诊断她是劳累过度而导致身体失调。但在她住院的这段时间,家里并没有像她所担心的那样,因为缺少了她的存在而乱成一团,反而因为没有了她的紧张和催促,丈夫和孩子都过得比以前轻松了许多。她在懊恼之时,发现这几年的生活已经让她迷失了自己,她从来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她真正想做的事情。她总是在不断地提出标准,然后让自己和家人一起去达到这种标准,却从来没意识到自己也可以过得轻松一点儿,可以放手将一些工作交给他人去做,降低她对自己和家人提出的要求。

要想拥有一个快乐、淡定的人生,有几种品质必不可少:一颗善良的心,一种爱人的性情,一种率直、诚恳、忠厚、宽恕的精神。而这些都将成为伴随你一生的无价的财产。

寻找生活的意义,并不意味着只沉浸在一事一物之中,而忽略其他的一切。生活的意义是要在生活的一切方面都得到体现的,而不是只把意义寄托在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目标上。为此,重要的是,不论我们从事什么职业,不论是生活的哪一方面,我们都要积极地为自己寻找一个合适的、能带给你满足和快乐的目标。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叹:“事情都赶在一起了,真是忙啊!”难道事情真的那么多吗?其实并不是这样,事情之所以堆在一起,是你在处理的时候不懂得自我管理,没有抓住解决的重点。

唐末道教学者杜光庭,曾对无为有这样的论述:“无为之理,其大矣哉。无为者,非谓引而不来,推而不去,迫而不应,感而不动,坚滞而不流,卷握而不散也。谓其私志不入公道,嗜欲不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事成而身不伐,功立而名不有。”

“无为”看似消极,实则是积极地按客观规律和事实真相而为。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表面上看起来值得让我们不快乐的理由,但我们就必须因为这些东西而选择不快乐吗?现在看来好的,不一定是真好;现在看来不好的,也不一定是真的不好,有些事情需要交给时间去判断,让自己学会积极的忍耐和等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诸多无奈中,抬头看见头顶的星光。

无为中的取胜之道

在人们的生活中,有两句话特别流行,一句话叫作“富家多败儿”,另一句话叫作“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并不是来自于普通人的“仇富心理”,而是有事实根据作为支撑的。在近几年的新闻中,也多有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哪个官二代和富二代的孩子又出了什么事,哪个穷小子白手起家等。为什么会这样呢?家境富裕本来是件好事,孩子可以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多的资源,应该更容易获得成功才是啊,结果为什么反倒不如那些并不具备良好条件的人呢?

其中的原因其实大家也都心中有数,家里亲戚中有很多小一辈的孩子,都正是在学校上学的年纪,虽不是阔家公子,家长也都像宝贝似的宠着,鞍前马后地伺候家里的小少爷、小公主们。然而即使是这样,还是经常能够听到很多抱怨的声音,说孩子淘气,不好好上学,不听老师的话,不好管理等。最后父母在无奈之下,只能黯然叹息道:“只要你好好念书,让我干什么都行。”可家长这边操碎了心,孩子那边还是我行我素。

其实,这个问题不能单纯怪孩子一方,只要家长这句话一说出来,常常就意味着家长头脑中的某些观念是有问题的。

我们首先应当意识到的是:我们的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他离开母体开始,就已然成了一个自由的生命。他要长大,他要成熟,他上学就和你上班一样,是他自己的任务,是他必须要做的事。父母有管理孩子的义务,但是很多父母却做得太过,越俎代庖,把孩子的事统统都当成了自己的事,这就直接造成孩子也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事情都当成了父母的事,“既然是你们要管,那我就不管了”,结果孩子逍遥自在,丧失了发挥自己主动性的动机。这种结果的产生,真正要负主要责任的其实还是父母。

这正是生活中一个关于“有为”和“无为”的很好体现。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智慧的父母绝不会事事亲力亲为,而是充分尊重孩子,把事情的道理讲明白以后,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去选择。让他知道上不上学、考不考试,这件事不是父母的事,这是他自己的事,如果不这样办,将来受苦的是他自己,而不是父母,因为父母不能替代他。这样孩子真的上心了,做起自己该做的事情,父母也就轻松了。

“无为”的父母虽然看似漫不经心,不慌不忙,可偏偏这样的“懒父母”养的孩子却有着相对更强的责任心和相对更好的独立性。这就是“无为”的智慧。父母无为,孩子就有所作为;父母有为,孩子就无所作为。“无为”看似简单,背后的道理却极深。这就是无为中的取胜之道。

有人误解了老子的意思,认为无为不就是自己宽自己的心嘛,是让人认命,不要钻牛角尖。其实不然,无为并不只是为了平衡心态这么简单,关键时候,无为常常比有为更容易取得胜利。

宇宙之道在于虚空,在于无为。纵观古往今来的纷争战乱史,却有很多利用“无为”之道取胜的例子:秦朝一统天下,持续了不过十五年,就被汉夺去了;三国争斗了许多年,结果是给晋铺了路;李自成推翻了明朝,结果只存在了几十天,清就入关了……鹬蚌相争,得利的却是渔翁。只有大智者才能乘乱而取天下,以无为胜有为。但是他们真的就只是浑水摸鱼这么简单吗?非也,善于观察,善于把握时机,等到时机成熟,就能够顺势而动。

利用“无为”取胜的典型人物,当属三国中的刘备。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刘备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但是说他厉害,不是说他才智有多高,武功有多强,兵马有多广。恰恰相反,不管是带兵打仗,还是战略谋划,他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在他借荆州之前,也只不过是带着关羽、张飞和几千兵马,到处颠沛流离,年近半百仍然连一个属于自己的正式驻地都没有。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被曹操称为“今天下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最后刘备果然成立了蜀汉,成了曹操最棘手的劲敌。然而其中的原因却无他,就是他能将无为坚持到极致。

因为他无为,所以心中没有私心,胸怀天下。每每人们问其志向,他总是那一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这表现出来的就是胸怀苍生之德。刘备的仁义天下皆知,当初刘表送给刘备一匹绝世好马,名为的卢。徐庶曾经对刘备说:“的卢马妨主不宜骑,皇叔应当把此马让与仇人。”刘备说:“倘备命当殉,何与马焉。”徐庶感叹刘备的仁义,于是效忠刘备,成了刘备的第一任军师。后来,刘备在荆州遇险,在蔡瑁的追杀中,身陷绝境,果真应了的卢妨主那句话。但是在刹那间,的卢马却腾空而起,救了刘备,摆脱了追兵。

“德为人本,己不为,勿令人为之。”老子之无为,看上去是讲无为,实则讲的是有为,但要想达到有为,首先却要做到无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也是老子智慧不容易被人理解的地方。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在这几句话中,“善下”、“不争”讲的是无为,是态度,是基础,“为百谷王”、“天下莫能与之争”这两句讲的却是无为的结果,是无为后的大有作为。

所以我们说“无为”是道的基础,“有为”是道的结果,“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就是指无为中的取胜之道。

“无为”,只有两个字,内里却玄妙无穷,被后世人一遍遍地揣摩。如果我们要想凭借无为胜有为,首先必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破除人们心中的固有观念,将有为的心换成无为的心,才能体察“无为”本身带来的神奇力量。

无为,看似无所作为,却非无所作为。譬如前面说的中国人的教育之法,孩子在成长的时候需要的不是父母的包办,而是信任和尊重,而最大的信任与尊重莫过于“无为”。父母应当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而把孩子分内的事情还给孩子,让他自己去发展。尊重孩子不同的价值观,允许他有自己的思想,就是给了他自己成长的空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顺利地长大成人。

就像上古时期的“大禹治水”,领导者派鲧去治理水患,但是他的“围堵之法”用了九年,也没有解决问题。后来鲧的儿子大禹,反其道而行之,采用“疏导之法”,顺从水性,因势利导,终于让洪水自己把自己倾泻走了。

治理洪水和管理孩子的道理是一样的,围堵不可能真正地解决问题,正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堵住了这边,那边又露了出来,都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如果我们能顺从万物的天性,让他们用自己的天性来实现我们的目的,那么就没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解决不了什么,那只能说明我们一没有认清事物的天性,二找错了方法。

其实生活中并没有特别复杂的事情,大多是因为我们太过庸人自扰,杞人忧天。虽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却能做到明达事理,乐天知命。如果我们自己总是无故生出许多事端,而不是消减很多的事端,那么这就是我们的愚蠢之处了。遇到事情,先不要头脑发热,感情用事,想想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想想自己要采取的方法会有什么样的效果或者结果,这样谋而后动,用最少的精力去换来最大的效果,尽量去找到事半功倍的方法,这才是老子告诉我们的取胜之道。

宠辱不惊——人生不可少的是一颗平常心

什么是平常心?平常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的对于周围所发生的事情的一种心态。平常心应当是“无为、不争、无惧、坦然、知足、通达、沉静、喜乐”等观念的会合。平常心应当是一种“常态”,但是这种常态却只有具备很深的修养者才能经常持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一般人一旦受宠或受辱,要么过于激动,要么就怒发冲冠。他们重视自己就像重视很大的灾害一样。老子认为,无论是得宠或是受辱,如果牵动了自己的整个身心,而丧失了淡定,就都是对自己人格的一种贬低。受辱损伤自尊,得宠让人骄傲,因而要么人会战战兢兢,要么会诚惶诚恐,如此一来,独立的人格无形中便已经失去了,此时的人也必然是方寸已乱、心神不宁。

人们总是十分看重身外的宠辱毁誉,有的甚至看得比生命还重,因此老子提倡“贵身”,就是让人们首先看重自己的生命,因为生命才是我们的根基,如果失去了根基,失去了方寸,一切也就消失了,所以要轻视荣辱之类的身外之物,而单单看重我们的生命。只有首先以“贵身”的态度对待天下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交托给他。因为这样的人不会轻易因为身外的荣辱毁誉而忘形,他能保持相对的淡定,不会有过于极端的分别心。而只有这样的一个人,才能进入平常心的境界。

舞台上的关牧村端庄华贵,舞台下的关牧村却没有一点儿明星架子,亲切得犹如朋友一般,和她谈话是件很愉快的事。关牧村有两句格言,这是她自己在生活与处事中悟出的:一句是“平常心是道”,一句是“简单生活是福”。她常说:“一个人有了名气,别人看你很不平常,可自己要知道自己始终是一个平常的人。守住平常人的心态,自己有条件过得体面些,但却追求简单生活,并从中感受到一种幸福,这才是真正的幸福。”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武藏,另一位是他的徒弟柳生又寿郎。

当年柳生又寿郎拜宫本武藏学艺时,一见面就问道:“师父,如果我努力跟您学习的话,需要多少年才能成为一名剑师?”“一生。”武藏答道。“我不能等那么久。”又寿郎解释说,“只要您肯教我,我愿意下数倍于旁人的功夫。如果我当您的忠诚仆人,需要多久呢?”“哦,那样也许要十年。”武藏缓和地答道。“家父年事渐高,到时候就由不得我了,不久我肯定得去服侍他了,”又寿郎不甘心地继续说道,“如果我更加努力地学习,需要多久?”“嗯,也许三十年。”武藏答道。“这怎么说啊?”又寿郎问道,“您先说十年,而现在我加倍努力,您怎么又说三十年呢?先生啊,您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不惜任何苦功,只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精通此艺!”“嗯,”武藏说道,“那样的话,就要七十年了,像你这样急功近利的人多半是欲速不达。”

握剑而起,心必如常,勿有起伏。最后,又寿郎总算悟出了剑道的真谛并得到了武藏老师的认可,他也终于成了日本一流的剑客。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所以说,做事情不可以太过急功近利,越是急功近利,你的平常心就会越快消失殆尽。

不管是什么理论流派,他们所提倡的为人之道都是相通的。佛说:人本为人,不必刻意做人;世本为世,不必刻意处世。这都是平常心的精要。在道家中,平常心也是最能体现虚和实、有和无,即无名和有名的道了。

什么是平常心呢?实际上,一切的事情都自有它运行的规律,功夫到了,自然就会水到渠成。但是,这之中所要经历的种种情况以及需要耗费的时间是谁也无法把它们规避或者节省掉的。而平常心就是指在洞察到自己要做的这件事的规律之后,就不再想要刻意地去超越这规律而取得额外的利益,反而以一种顺其自然、不加强求的心态来处事。如此一来,必然发现事情突然变得简单了,也不过就是要吃饭时就吃饭,要睡觉时就睡觉,热的时候就乘凉,冷的时候就加衣。一切都没有分别,超越种种的造作,活在每一个当下,平缓而自然地对待日常的生活,这就足够了。

保持平常心,首先是要理解和接受客观规律,尊重客观现实,不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能力。其次是既能积极主动,凡事尽力而为,专注其中,又能顺其自然,不苛求事事完美,培养出一种从容不迫的自信心。然而在这中间,我们还要能享受生活,享受每一个过程中的快乐,就会有足够的力量和勇气来面对人生中的挫折和痛苦。

我们越是能对事情的发展规律有深入的了解,当遇到问题时就越不会慌张,因为结果已经被科学地预料到了。所以年纪大的人总是看起来那么安详,总是带着一种平静的快乐。老者总是智慧的、超然的。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他们已经完成了对事物整体发展的学习的功课,所以不管他们的生活中再发生什么,他们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寻常;不管再发生什么,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能理解,所以他们已经不会再被眼前一时的成败迷惑了。

蛇年春晚上的一段《这事儿不赖我》让曹云金成了春晚红人。当记者问道:第二次参加春晚,心情不一样了吧?曹云金回答说:“其实对待春晚我还是平常心,这么好的一个平台,全中国都在看着你,名利都不重要,好作品才是硬道理。关键是能在除夕夜让大家开怀一笑,做到这点我就满足了。当然,如果大家都记住了《这事儿不赖我》是曹云金说的,我会更高兴。”

谈及与师父郭德纲同上春晚,难免被人比较,曹云金也表现得很坦然,他说:“我有什么可担心的。他是我师父,比我优秀很正常。当年我学艺的时候,大家也是经常较劲的。有比较才能有进步,我看看人家的作品有什么好、有什么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适不适合我。这种比较不是刻意的,不是为了拼个你死我活,都是为了作品好。拿我和谁比都行,但我最看重的是跟自己比,超越自己最难,我还是那句话:输了不丢人,怕了才丢人。对什么事儿都一样。”

只有举重若轻的人才能举轻若重;只有无分别的人才能看什么日子其实都是平常日子,看什么样的生活其实都是平常的生活。包袱轻了,自然走得就快;担心少了,才能笑得出来;平常心有了,把不平常忘了,才能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不平常。生活原本如此,又何须大惊小怪呢?

给人生留一点儿空白

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为“南宋四家”的南宋著名画家马远,因大胆与独特的留白风格而闻名于世。他的画,特别是山水画,布局构图总是能做到极其简练。他善于将自然风貌、山水景物大胆地进行删减、提炼、概括,用最突出、最能展现主题特色的部分来表现自然之美。他最著名的作品是《寒江独钓图》。

这幅画的画面是:江面上漂浮着一叶扁舟,舟上有一渔翁独坐,渔翁垂钓于江中。但是马远是怎么画的呢?他只是在渔翁的周围用淡淡的笔墨轻轻勾勒了几下,以此来象征水光与寒波罢了。整张画卷除此之外再无他物,不过全都是空白而已,但正是这些空白,却成功地给人们展现出了江上烟波浩渺的环境、苍茫辽远的深邃境界和清寒意象。马远画中的景物简洁集中,还有一个布局上的特点,就是所有的物象常常被置于画纸的一角,而在整个画面上留下大片的空白。正因如此,人们也常常称这位留白大家为“马一角”。

留白,顾名思义,就是在创作过程中不要全部画满,而是要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留白也是中国画之于西方绘画的最高明之处。留白可以使图画画面构图协调。因为如果构图太满,画家想要表达得太多,到处都是浓墨重彩,就只会给人以压抑感。而留白却可以通过停止渲染,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转向需要关注的主体上来。

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的王夫之,在《诗绎》中记道:“无字处皆其意也。”的确如此,不仅绘画需要留白——艺术大师也往往都是留白的大师——文学、音乐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留白。在话剧表演中,留白指的是在演员说完一些艰涩的台词之后,为了方便观众有时间去理解台词,不急着进行接下去的表演,而是先稍微停顿一下,再接着表演。除此之外,书法作品的“飞白”,文学作品中的“空白”,乐曲演奏中的“余白”,等等,都是艺术中的最高境界。因为那种意境只能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空白中才能得到体现,除此以外,不管艺术家使用什么技巧都会使效果大打折扣。留白可以营造出很强的空间感,还可以赋予创意以广袤深远的意境,更可以通过在空间上的延伸给人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大象无形”一语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老子在说到“道”的至高至极境界时,做出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比喻。意思是:“最白的东西好像是污浊的,宏大的方正一般看不出棱角,宏大的人物一般成熟较晚,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宏大的气势景象没有一定之形。”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既然道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至的,无所不在的,那么黑白交错也就是宇宙中贯通一切的合理存在。无即是有,有即是无。所谓留下空白,也就并非是真的空无一物的空白,而是计白为黑,计虚为实。结果,虚仍是实,实仍是虚,虚实相生,也就无实无虚。

明代李东阳在《麓堂诗话》中说:“古歌辞贵简远,《大风歌》只三句,《易水歌》只二句,其感慨悲壮尽在其中,语短而意长。《弹铗歌》只一句,亦自有含悲饮恨之意。后世穷技极力,愈长而愈不及。予尝题柯敬仲《墨竹》曰:‘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生活中,有的人说,如果没有得到我的最爱,我的人生就是一片空白;如果没有实现某个目标,我的人生就成了一片空白,等等。其实人生并不存在绝对的完美,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珍惜眼前,不懂得欣赏生活,他也就无法坦然地接受一种空白带来的人生的真相与美感。那么即使再多给他些什么,他也依然会认为此时尚不完满。

倘若一个人总是跟着人潮攒动,他就必将永远为那竞争的桎梏所囚禁。由于头脑中被填塞了太多的废物,少留空白,因而也就会缺乏独立思考的机会。

为人生留点空白、不要填太满的态度,不仅能丰富生活的内涵和品质,也可以增强生活的弹性与韧性。所以,空白是人生得以喘息的机会,倘若全部都占满,那么生命也会因为没有通道而窒息。

晓琳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完美主义者,在工作上,她能力强,业务过硬,一路高升;在与同事的相处中,她与上下级关系融洽得当,在纷繁的人际交往中总是游刃有余;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她事前均会做出最妥善的安排,做到有备无患;在个人健康上,她多年来一直坚持锻炼和节制饮食,保持着苗条的身姿,体重上下幅度极小。

但是即使是这样,她却从不觉得自己的生活很成功。甚至有好多次,她因为不满意自己精心准备的衣服和发型,最终取消了与恋人的约会。更加糟糕的是,她发现想要控制自己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她竟然开始酗酒和暴饮暴食,这一切让她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就像一个有关圆环的故事。从前,有一个圆环,它将自己的一部分弄丢了,它就想去寻找缺失的那部分。由于不圆,它只能滚得很慢。在途中,它看到了以前从未注意过的路边的花草,同时也认识了很多的昆虫,它同它们交谈,并和这些千奇百怪的生物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后来,等到它终于找到了自己缺失的那部分,又重新变成一个圆环的时候,它可以滚得更快了,但是却再也没有机会找回从前的日子。它从此每天只能做着一件事,那就是不断地向前滚下去。

物极必反,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一旦什么东西已经变全了,变满了,那么也就到了它转向相反境地的时候。所以,我们总是要留下些空白,而不是只知道填充。只知道填充的,那不是真的智慧。如果我们只知道堆砌,而不知道留白,把一张图画、一个舞台,甚至一颗心,塞得严严实实,密不透风,那么它体现的就不会再是美,而是丑,不会再是完满,而是腐朽。

其实真正的完美主义者并不是要求自己事事完美,只是每次都尽力而为,而不是苛刻求全,跟自己过不去。

世界并不完美,人生当有不足。留些遗憾,留些空白,反倒能让我们更加清醒,活得更像个人。没有皱纹的老祖母是可怕的,同样,没有空白的过去,也就无法演绎精彩的未来。所以,让我们自己喘口气吧!让我们的生活也喘口气吧!现在刚刚好,不用再加些什么了!

司图空《诗品》中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李渔《中国画论·神韵说》中的“诗在有字句处,诗之妙在无字句处”,追求的都是那一份空白,追求的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那空白并不是空缺,而是存留的关键;那空白更不是苍白,而是五彩的遐想。它是以静滋养着动,它是以无提携着有,它是智者故意制造的残缺,却能进入愚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空白不会让人生逊色,相反,它会让人生更加多姿多彩。

物极必反,居柔胜强

唐代王真认为,《老子》“五千之言”,“未尝有一章不属意于兵也”。近代思想家魏源则认为:“《老子》其言兵之书乎。”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上册第十一章第四节提及老子兵法:“根据以退为进,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等原则,《老子》建立了他的军事思想,即兵法。”

这是因为老子提出的“柔弱胜刚强”,历来被认为是衡量一个军事将领才干多少的重要标准。老子强调以静制动,认为作为弱者,要战胜并取代强者,就不能与其死打硬拼,而要采取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不战而胜的策略原则。老子充分展示了其辩证法的智慧,提出了“以奇用兵”等一系列军事谋略思想。所以毛泽东曾说:“如果说《老子》是一部兵书,其实是一点儿也不过分的。”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诸葛亮在《将苑》中也写道:“善将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

另外一个柔能胜强的原因是,强弱之势并不是静态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时处在变化转换中的。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正是如此:敌人此时的强盛也许是欣欣向荣,但也可能是强弩之末,这都需要我们不要只是看表象就得出结论,而是要结合它的特征和所处的情境去分析和判断。敌众我寡的时候,敌人是不是乌合之众,貌合神离?而我们的人虽然少,只要能做到团结一心,也就能其利断金。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发生在东汉建安五年(200年),是曹操统军在官渡地区击败袁绍军队进攻的一次决战。在这次战役中,曹操以三万之众,破了袁绍十一万大军。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后,镇压义军的豪强势力拥兵割据,逐鹿中原。而在众多诸侯当中,唯独四世三公的袁绍袁本初拥有最多的兵马、最多的谋士、最多的将领、最多的钱粮与最大的地盘。此时袁绍已经蠢蠢欲动,准备开始他一统天下的计划了,并且准备首先灭掉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于是袁绍率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多人进军占领黎阳。而曹操想方设法,也只集结到了近三万人的军队。曹操屯兵于官渡,待机与袁绍决战。

在第一次交锋中,曹操采纳谋士荀攸声东击西之计,假装要北渡。袁绍立即分兵去迎敌,曹操见袁绍中计,挥师东袭,击败了袁绍的大将颜良文丑,取得了第一次胜利。

失败后的袁绍变分军进击为结营紧逼,企图以优势兵力迫曹军决战。曹操为了避免在不利条件下决战,主动退守。在相持不下的时候,曹操出奇兵烧了袁绍的粮食,迫使袁绍分兵护运粮草。然后曹操又冒用袁军旗号,诈称援兵,乘夜从小道焚烧袁绍的屯粮。等到袁绍救兵来时,曹操指挥得力,一举歼敌七万。袁绍最后只剩下八百人,只能仓皇逃走,于是一方诸侯从此一蹶不振。诸侯割据的局势也由此逆转。

弱为什么能胜强?因为仗势欺人的,必然心高气傲,必然文恬武嬉,必然轻敌冒进。然而骄兵必败,所以主导命运的关键在这个时候,不是“多”,而是“骄”。所以原本处于优势的一方往往会在有利形势下,轻敌自负,指挥失误,终致战败。曹操就是利用袁绍恃强骄躁、不善用人、疏于筹策的弱点而取得了成功。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例子还有很多。在著名的昆阳之战中,刘秀更是以不足两万的兵力打败了王莽四十二万的军队,最后王邑仅率数千人逃回洛阳。在昆阳之战中,身为偏将军的刘秀一战而天下闻名,进而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明代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曾这样赞扬昆阳之战中的刘秀:“一战摧大敌,顿使何宇平。”

有一次,老子去看望讲授殷周礼仪的常枞。他到了常枞的病榻前,常枞把嘴张开对着老子,然后抬起手指着嘴问老子:“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点头。常枞又问老子:“我的牙齿呢?”常枞嘴里没有一颗牙,老子如实做了回答。常枞说:“你知道我问这个是为什么吗?”

舌头是软的,所以它存在;牙齿是硬的,所以它容易崩落。老子在《道德经》中这样写道:“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坚强处下,柔弱处上。”“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能在最坚硬的东西中间任意穿梭。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人死后就变得僵硬。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枝干是柔软的,它们死后也就变成枯槁了。由此看来,柔弱,是活着的特性,而刚强,则是死的特性。活着的,遭到毁损还可以恢复,而死了的越遭破坏就越是腐坏与消亡。柔,即使被扭曲却永远不会被折断,即使被磨砺却永远无法缺损。按照天道,微小的事物会逐渐发展壮大而走向胜利。因此,柔弱一方会战胜强大的一方。

西晋的名臣杜预在其著作《守弱学》中写道:“名弱者,实大用也。致胜者,未必优也。弱而人怜,怜则助。劣而人恕,恕则幸。庸而人纳,纳则遇。以贱为耻,其人方奋。以拙为憾,其人乃进。无依者自强,势所迫焉。忠以诚归,诚不输奸也。”

当处于弱势的群体或个人,要想摆脱弱者的不幸境遇,或者在面对强敌入侵欲图生存的时候,就必须在忍辱、安贫、守卑、示弱的过程中创造条件、等待时机,以图物极必反,扭转局势。

世分强弱,人分高低,但是弱者不可能永远处于弱势,强者也不可能总是处于强势。一个人最初是强者还是弱者,常常源于先天的条件,并不是人能选择的,就像有的人出身高贵,有的人出身贫贱;有的人家财万贯,有的人家徒四壁。但是,弱者却可以选择自己是做一个愚昧的弱者,还是做一个明智的弱者。做一个明智的弱者就不要掩饰自己的弱,反而要时时处处显示自己的弱。不藏拙,则不被诟病,这也是弱者的一种大智慧。

有些人因为虚荣心或者其他的原因,总是想掩饰自己的弱者身份,这是百害而无一益的。因为冒充强者便要做许多力不从心的事,这也是弱者所难以承受的。由弱致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付出必要的等待,而现有的资源是宝贵的。假如自己明明是弱者,却硬要逞强,和本来就比自己强得多的对手一较高低,那就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结果只能是自己损害自己。所以处于弱势境况的人,不要干那些超越自己实际境况的傻事,正所谓“君子示其短,不示其长”。

当然,弱者在等待与隐忍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地消极等待,而要不断地去争取和创造由弱变强的条件,为自己造势。假如不思进取,甘愿在弱势境况中沉沦,那么情况是不可能改变的。“以贱为耻,其人方奋。以拙为憾,其人乃进。”一个人只有因为贫贱的出身而感到耻辱的时候,才会奋进。一个人只有因为自己的拙劣而感到遗憾的时候,才会进步。相反,如果身处弱势而不努力、不振作,那也是丝毫不值得同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