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皇帝绝密档案(2)
这些势力之中最早发力的是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那拉氏。她原本就是努尔哈赤最宠爱的妻子,因此得以在努尔哈赤临终的时候陪伴他。这位大妃本以为努尔哈赤要将汗位传给代善,所以与其暧昧,传出了一段让努尔哈赤脸上无光的绯闻。但眼看代善失势,大妃也立刻掉转了船头。乌拉那拉氏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她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看到自己的儿子多尔衮深得努尔哈赤喜爱,她心中便打定主意要让汗王立多尔衮为继承人。当努尔哈赤咽气之后,乌拉那拉氏便立刻向诸皇子传达了汗王的遗嘱:“多尔衮继位,代善辅政。”
这一遗嘱让众大臣骇然,努尔哈赤生前一直都在强调“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怎么在临终时又留下让多尔衮继位的遗嘱呢?而当时的多尔衮也才十几岁,这样一个遗嘱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大妃乌拉那拉氏,其中疑点太多,所以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和皇太极四大贝勒立刻以多尔衮年幼为由表示反对。大妃的计划落空了,但“国不可一日无君”,谁来继承大统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乌拉那拉氏采取行动的同时,皇太极也主动出击,努尔哈赤逝世当天,他就暗中说服代善的长子,让他劝代善推举自己继承汗位:“四贝勒才德冠世,深契先帝圣心,众皆悦服,当速继大位。”
从当时各方的实力来看,八旗旗主是最具竞争实力的。其中,两黄旗由皇太极统领,正红旗由代善统领,镶蓝旗由阿敏统领,正蓝旗由莽古尔泰统领,所余镶红、正白和镶白三旗旗主,分别是乌拉那拉氏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虽然此三人有大妃的护持,但他们年纪不过十几岁,根本不是久经沙场的几位旗主的对手,位高权重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四大贝勒便构成了汗位竞争者的第一梯队。
在四大贝勒之中,代善虽然曾经受宠,但由于和大妃的绯闻,让他早已失去了努尔哈赤的信任,无法重新树立形象。阿敏并非努尔哈赤的儿子,他的父亲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齐,这父子二人各有污点:舒尔哈齐在努尔哈赤还活着的时候就已获罪,被囚禁致死;阿敏虽然有一定的军功,但他在南征的时候却因为放弃永平并屠城劫掠而犯下大错,受到了努尔哈赤的惩戒,早已没有争夺汗位的资格。莽古尔泰是皇太极的五兄,此人在军事方面并无多大的才华,虽无战功,却生就一副暴躁脾气,更因为他亲手弑母,所以也不受努尔哈赤赏识,并且毫无声望。这么看来,四大贝勒之中只有皇太极才最有胜出的可能。
皇太极知道诸位贝勒不是自己的对手,但大妃乌拉那拉氏却不容忽视,这个女人和努尔哈赤最亲近,而且还在朝中有很多的拥趸。但当大妃所提出的“遗嘱”被否定之后,他就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第二天,代善在大臣议政的时候提议推举皇太极,众贝勒“皆喜曰善。议遂定,乃合词请上继位”。
虽然在这场竞争之中,皇太极并不是最早占据有利形势的,但他却凭借自己的政治见识和军事才能深孚众望,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
皇太极的孝心和大妃的生殉
虽然已经登上了汗位,但皇太极心中的那根弦却并没有放松,他知道乌拉那拉氏并不会放弃为自己的三个儿子争权夺利。而恰好此时努尔哈赤身边的一位侍卫向皇太极报告,声称自己听到努尔哈赤和大妃曾经谈论过要死后同葬。这条“帝遗言”让皇太极眼前一亮,他立刻以此为由,要求乌拉那拉氏为努尔哈赤殉葬。
努尔哈赤死去才18个小时,他生前最宠爱的大妃——年仅37岁的乌拉那拉·阿巴亥就生殉了。虽然封建社会经常有殉葬的事情发生,但按照习俗,妻子要生殉丈夫,必须符合两个条件,其一必须是爱妻,其二必须没有幼子。虽然大家都知道乌拉那拉氏深受努尔哈赤宠爱,但当时她膝下还有两个幼子尚待抚养,所以如此生殉必然引人猜忌,但乌拉那拉氏死后,再也没有人能够确定她所传达的努尔哈赤遗嘱的真假,也没有人会去在意殉葬遗嘱的真假了。
经过了一番不见硝烟却异常惨烈的争夺,九月一日,皇太极登上汗位。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以及众贝勒协同文武大臣,在皇太极的率领之下焚香祷告,行九拜礼。这一年,皇太极35岁,而从第二年开始,后金便进入到天聪元年,皇太极成为天聪汗。
大清和满洲称号之谜
皇太极改元称帝,确定国号为“清”,又废除了女真这个称呼,改称满洲,他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又有什么根据呢?实际上这两个问题至今都没有定论,尤其是“清”这个国号在正史中并无解释,只能任凭后人猜测,并由此产生了众多传闻。
关于“清”的来历,有三种主要的说法:传说努尔哈赤从李成梁家逃走时,骑了一匹大青马,这匹马累死了,所以努尔哈赤发誓将来建国要以“青”为号,到皇太极这儿就成了“清”。还有人认为皇太极迷信五行说,“明”属火,“清”属水,水能克火,皇太极为了灭明,就以“清”为国号了。另一种从文化和民族情感上的解释是:皇太极想淡化汉人对后金的仇视,不想用“金”这个容易引起汉人敌视心理的字眼儿,故此选择了“清”,大概同时也有扫清宇内的意思吧。至于“满洲”的来历,乾隆御制的《钦定满洲源流考》开篇就说女真人原称“珠申”,是肃慎的音变,后来努尔哈赤兴起,女真人又被称为“满珠”,讹变而成“满洲”。不过也有人认为“满珠”源自“曼珠”或“曼殊”,是佛家用语,有吉祥之意,取这个名字只是为了博个好彩头罢了。
不爱江山爱美人
——顺治帝福临出家始末
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冲龄登基,却英年早逝,仅仅活了23岁,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谜团,甚至连他的最后归宿也出现多种说法。最为流行的说法是他不爱江山爱美人,在爱妃董鄂氏死后,看破红尘,遁入五台山为僧。
不幸福的政治婚姻
在遇上董鄂妃之前,虽然顺治帝拥有十几名妃子,但多是政治联姻,因此他并没有感到幸福,内心反而常常感到苦闷。
顺治帝的第一位皇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吴克善之女,她是孝庄太后的侄女,也是顺治帝的表妹。这桩婚事是摄政王多尔衮和孝庄太后做主定下的,当时顺治帝在朝政上处处受到多尔衮掣肘,与孝庄太后的感情也不是十分融洽,因此顺治八年(1651)正月吴克善将女儿送到北京,诸多宗室奏请顺治帝于二月完婚时,顺治帝故意拖延,最后迫于孝庄太后的压力,直到八月才举行大婚典礼。
博尔济吉特氏虽然貌美,但是自幼娇生惯养,不懂得体贴人,顺治帝对她本来就没有好感,如此一来愈加感到不耐烦。婚后不过两年,顺治帝便试图废黜皇后,此事引起了朝臣和孝庄太后的反对。顺治帝只好暂时作罢,但心中抑郁,寝食难安,没几日便形容憔悴。孝庄太后毕竟还是心疼儿子,见此情况,只好顺了他的心意。于是顺治帝将皇后降级为静妃,改居侧宫。后来顺治帝病重,博尔济吉特氏请求见他最后一面,仍被拒绝。
顺治十一年(1654),顺治帝立另一位博尔济吉特氏为后(孝惠章皇后),依然是科尔沁部的女子。孝惠章皇后是废后的侄女,也是孝庄太后的侄孙女,可见其中浓厚的政治色彩,也可以想象顺治帝的恼怒和不甘。这位博尔济吉特氏很聪明,她知道顺治帝不喜欢她,所以处处避其锋芒,专心服侍孝庄太后,即使是在顺治帝找碴儿时,也是逆来顺受,让顺治帝找不出把柄来废后,因而顺顺当当地坐稳了皇后之位。
董鄂妃是董小宛吗
心情苦闷之时,顺治帝遇见了董鄂氏,后人多称之为“董鄂妃”。董鄂妃聪颖秀慧、温柔善良,赢得了顺治帝毫无保留的爱。董鄂妃的身世也是清史中的一桩疑案,民间对此有诸多说法。最为离奇的说法认为她是江南名妓董小宛,《清宫演义》等野史均持这一说法。
野史故事的情节大致如下:董小宛是秦淮河上的名妓之一,与陈圆圆、李香君、柳如是等人合称“秦淮八艳”。明军降将洪承畴性本好色,早就听闻董小宛的美名,攻占江南时,他将董小宛掠入府中,没想到董小宛心中已有所爱之人,并且不屑洪承畴的为人,誓死不从。洪承畴霸占不成,恼羞成怒将董小宛献入皇宫。顺治帝被这位来自江南的佳人迷住,立即封妃。无奈董小宛心系所爱,又痛恨这位少数民族君主,终日郁郁寡欢,没几年就去世了。
故事情节虽然离奇曲折,充满了吸引力,但是据多方考证,这一故事是文人胡编乱造出来的。历史上确实有董小宛其人,也确是秦淮名妓,却根本与顺治帝沾不上边。董小宛,名白,字青莲,生于明天启四年(1624)。崇祯十五年(1642),董小宛从良,嫁给江南名士冒辟疆为妾。在战乱中,两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后来,董小宛因劳累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病死。
董小宛比顺治帝大了14岁,而且她病死时,顺治帝才14岁,两人年龄相差悬殊,如何能相知相爱?因此董小宛即董鄂妃一说纯属捕风捉影。那么为何人们会将这两个人联系到一起?一来,她们都是温柔似水的绝色佳人;二来,她们的姓中都带有一个“董”字,一些无聊文人便无中生有,编出了这段风流韵事。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被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等。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董鄂妃是顺治帝之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妃子,后来被顺治帝看上,纳入宫中。博穆博果尔是皇太极的第十一子,顺治十二年(1655)被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去世,年仅16岁。
这一说法来源于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原名亚当·沙尔,是一名来自德国科隆市的天主教耶稣会教士。他于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凭借其在天文、历法方面的学识和技能入仕明代朝廷。明被清取代后,他又被清廷所用,做了钦天监监正。汤若望博学多才,深得孝庄太后敬重。顺治帝与他接触后,被其才华和品德倾倒,拜为老师,并亲切地称呼他为“玛法”(满语“爷爷”之意)。二人关系密切,常常一起开怀畅谈至深夜。汤若望在顺治帝的授权下,可以随时出入内廷,顺治帝也常常到汤若望的寓所随意游玩。汤若望曾有意引导顺治帝信奉天主教,但没能如愿。即便如此,他还是对顺治帝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曾向顺治帝上奏书300余封,所提建议多被顺治帝采纳。有时,顺治帝因为政事大为光火,诸臣都不敢言,唯独汤若望敢挺身而出,指出“皇帝所应走的道路”。甚至顺治帝立玄烨为太子,也是听了汤若望关于“立太子要立出过天花的皇子”的建议。在顺治帝的抬爱下,汤若望一路高升,直至正一品的“光禄大夫”,并被赐予“通玄教师”的称号,成为当时朝内风云一时的人物。
汤若望去世后,有人收集其遗留下来的书信和回忆录等资料,撰写成《汤若望传》一书,记述了汤若望在中国大半辈子的经历。其中汤若望的一段回忆录提及: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燃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此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怨愤致死,或许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汤若望并没有明说这位贵妃是谁,也没有指出“满籍军人”的姓名,后来有史学家专门对此进行了考证,认为这位“满籍军人”是博穆博果尔,而贵妃便是深受顺治帝宠爱的董鄂妃。孝庄太后的一条懿旨也隐约成为这一猜测的佐证。
当时清宫有命妇(中国古代泛指有封号的妇女)轮流入宫服侍后妃的制度,顺治十一年(1654),孝庄太后认为原无此制,应“严上下之体,杜绝嫌疑”,便废除了这一惯例。于是有人猜测,也许正是在太后的寝宫中,顺治帝偶然遇到了董鄂妃,为她的美貌和才情所倾倒,两人不顾伦常陷入爱河。孝庄太后大为恼火,为了断绝他们的关系,下旨禁止命妇入宫。
董鄂妃的入宫时间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猜测的可信度。对于董鄂妃进宫的情形,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顺治帝在挽词中说她18岁时因品德优秀入选宫中,而选秀制度规定,参加选秀的旗人女子年龄在13~17岁之间,董鄂妃已年过18,不太可能通过选秀这一渠道入宫。那么,董鄂妃到底是通过什么方式进宫的?顺治帝又是如何认识她的?这实在是令人费解。
情投意合
无论是猜测也好,事实也罢,董鄂妃毕竟是进宫了,而且获得了少年天子顺治帝的万般宠爱。那么,这位佳人究竟是什么人?又为何能被顺治帝如此爱恋?
其实董鄂妃的身世并不是谜,她是内大臣鄂硕之女,生于崇德四年(1639),其弟是后来深受康熙帝信任的抚远大将军费扬古。董鄂妃容貌秀丽、仪态大方,更重要的是她知书达理、性情温和、品行高洁、谦恭节俭,因而深受顺治帝的喜爱和尊敬。
顺治十三年(1656)八月,董鄂妃刚入宫便被封为贤妃。按常理,初入宫的女子的最初封号往往是级别较低的答应、常在、贵人,而董鄂妃一入宫,便封为妃,可见顺治帝对她的重视。
同年十二月,顺治帝认为“敏慧端良,未有出董鄂妃之上者”,因而将董鄂妃册封为皇贵妃,并破格颁诏大赦天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她的品级一升再升,地位仅次于皇后。如果不是孝庄太后和董鄂妃本人的反对,顺治帝还想废黜皇后,让董鄂妃取而代之。
次年,即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董鄂妃生下皇四子。爱子的诞生让顺治帝欣喜若狂,他深信在董鄂妃的教导下,爱子必定能成为优秀的君王。尽管已有三个儿子,顺治帝依然在许多公开场合和诏谕中称其为“朕第一子”,表明了他有意立此子为储君。
无奈皇四子命薄,不足百日便夭折了。董鄂妃是个深明事理的女子,入宫后,她得到顺治帝的专宠,但从来不恃宠而骄,反而战战兢兢,上恭恭敬敬地服侍太后和皇后,下对其他妃嫔也是尊重有礼。为了使自己获得后宫的认可,董鄂妃如履薄冰,行事处处小心,在精神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她的身体本来就孱弱无比,现在又突遭丧子之痛,最后一病不起。
无奈红颜遭天妒
为了安慰董鄂妃,顺治帝于顺治十五年(1658)三月,追封皇四子为和硕荣亲王,大修园寝,并亲自为早夭的爱子撰写墓志铭。然而,董鄂妃已是病入膏肓,回天乏术。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一代佳人董鄂妃香消玉殒,年仅22岁。
董鄂妃的死,几乎让顺治帝崩溃,他悲恸欲绝,在董鄂妃死后第三天,追封她为皇后,谥号“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顺治帝的悲痛到了极点,他命令上至亲王,下至四品官、公主、命妇齐集举哀,又打算让服侍董鄂妃的太监、宫女殉葬,幸而孝庄太后出面阻止才罢手。董鄂妃的梓宫从皇宫移至景山观德殿暂安,抬梓宫的都是满洲八旗二品或三品大臣。顺治帝还下令全国服丧,官员一月,百姓三日。董鄂妃的葬礼规格已经远远超过一般皇后的定制了。
清制规定平时皇帝批奏章用朱笔,遇皇帝及太后之丧时,改用蓝笔批本,过27天后,再用朱笔。皇后之丧,则无此制。而董鄂妃之丧,顺治帝用蓝笔批奏章,从八月到十二月,竟长达4个月之久。为了彰显董鄂妃的贤德、美言、嘉行,顺治帝还命大学士撰拟祭文,并亲自动笔撰写了《孝献皇后行状》,高度赞美了董鄂妃的品行。
爱妃之死,给顺治帝带来了巨大的打击,精神萎靡不振,健康也大受影响。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七,顺治帝崩于养心殿,享年23岁。
顺治帝出家了吗
民间盛传顺治帝并没有死,而是隐姓埋名到五台山出家了。其子玄烨继位后,曾多次前往五台山面见父亲,但顺治帝都避而不见。此说为野史所沿袭,又演绎出了许多亦真亦假的传说和故事。那么,顺治帝是否真的出家了?可以确切地说,在董鄂妃死后,顺治帝确实有过出家的念头,还因此将清廷弄得鸡飞狗跳,但是最后没有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