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与潜意识心理学:斯坦福大学最有趣的谎言心理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谎言与潜意识中的种种本能(4)

人们不喜欢撒谎的新闻,是因为人们希望有个可靠的消息来源,希望世界上还有值得自己信任的东西。这个问题,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下去,究竟什么是可信的?这一次,让我们从谎言的对立面“真实”入手,看看谎言产生的必然性吧,首先说说我们每个人都曾希望的“实事求是”。人们心中的真实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个人感受;二是被人告知;三是逻辑推理;四是观察。那么这些真实情况真的真实吗?

先说说个人感受,个人感受是个太私人化的东西,仅就一个例子说说个人感受有多不可靠。

一位叫露易丝的美国妇女曾被人强奸,警察逮捕嫌疑犯一名,妇女经过辨认,确定这个人就是罪犯。但是,那个嫌疑犯愿意用所有他能想到的方法发誓:他是被冤枉的,他根本没做过这件事。但妇女坚持认为这个人强暴了他。最后,嫌疑犯被判刑。

十几年后,警方破获了一起凶杀案,罪犯交代了自己历年来所犯的罪行,其中有一条引起了警方的注意,这位罪犯说,十几年前,他曾经在某地强暴一个白人妇女。经过对照,这个人正是露易丝!而那位因认罪态度不好,已坐了十几年牢的“罪犯”终于昭雪。

对露易丝而言,她简直难以相信这个事实。这件事成为心理学的一个典型案例,被无数心理学家研究。在这里,我们仅仅用来说明,人的个人感受常常不准确,人意识到的东西,未必就是事实。一旦先入为主得出某个结论,我们的思维和判断很容易被一种错觉操控,得出与事实相反的或违背的结论,所以,不要太相信感觉,感觉会骗你。

然后说说他人告知。

书本、网络、亲朋好友、陌生人的谈话、师长的教诲……每一天我们都在接触他人口中的“真实”。但是,他人的智慧有限,目的有别,本身就不能做到百分百真实,就算做到了,对你而言也未必真实,例如一个盲人告诉你世界一片漆黑,那肯定是真的,但对你来说就是谬论。由此可知,他人说的事未必真实。

再说说逻辑推理。

在当今人类发展中,自然科学与有神论(或者说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是死对头,前者认为事实就是事实,没见过的事实可以经过逻辑推论得知,就像侦探可以借由一些线索,经过逻辑推理找出罪犯。

但是,这只是一种理想情况。

现实中有很多不合逻辑的地方,爱伦坡有一篇小说叫《惨案》,真相是作案者是一只猴子,你觉得这符合逻辑吗?

最后说说观察。

都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可见人们对观察的重视。但是,观察一定会得到事实吗?以下面的故事为例,想一想当你认为一个人在说谎时,他真的在说谎吗?

让我们来做一个实验,现在,让一群少年到地里收麦子,然后让几个人同时从田埂上走过,再让他们描述对这个场景的看法,得到的结论如下:

“秋高气爽,麦田的颜色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我不觉得今年的麦子长得好。你们看,我画了一张画,还即兴写了一首小诗!什么?收麦子的人?不,我根本就没注意他们,大概是一群挽着泥裤脚的老农?”

“真可怕,一群应该在学校读书的少年,竟然在地里收麦子,这个村庄的未来没救了,从这一点上就能看得出来。什么?麦子长得怎么样?我哪有闲心看这个!”

“麦子长得太好了!粒粒饱满!大丰收!不过割麦子的人技术真差,还有他们用的工具,天啊,他们用的是大跃进时代的工具吗?什么?他们还是学生?我倒是没注意。”

“什么?那里有麦子?有割麦子的人?抱歉,我没看见。我刚失恋,我只想找棵树,但是我没找到。我确定那里没有树。”

同样一个画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侧重点,有些人根本没看到人,有些人没看到那是一些什么样的人;有些人看到麦子觉得长得不好,有些人觉得麦子非常好,有些人根本看不到地里有麦子。他们谁说谎了?谁也没说谎。

人人都希望知道真相,但你看到的、听到的真相,未必是他人眼中的真相。就像同一个人在演讲,台下的观众有人觉得演讲者面目狰狞,有人觉得他面目慈祥,有人觉得他很轻松,有人觉得他很紧张,有人觉得他每句话都在表演,有人觉得他每一刻都很诚恳……谁说得是真的?谁又是假的?有时候,世界上的很多谎话,并不是因为它们失真,而是因为阐述者的理解,并非接受者的理解。基于这一点,在你想要戳穿一句谎话的时候,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也许,那并不是谎话,而只是源自你对他人的误解。

由此可见,我们所追求的那种绝对的真实根本不存在,我们所能接触的仅仅是事实的一个方面,想要看到事物的全貌,就需要长期的观察和了解。所以我们常常被教导:凡事不要太早下结论,尽量做到多方面了解,才能得出更加符合事实的结论。

所以,新闻也撒谎,未必是真的有意识撒谎,而是经潜意识处理后,将信息撰改为自己最需要或最相信的样子发布出来。这就是潜意识的改装本能,我们很可能意识不到。要相信,真实是新闻的基础,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机制,本身没有那么透明美好,但也绝不是一个腐烂的支架。多数新闻记者,仍在对真相孜孜以求,为的是还原事实,鞭挞黑暗,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珍惜这个世界,只是没有绝对的真相罢了。

我们需要的是有选择地诚实

——潜意识中的掩饰本能

生活中,人们总是对他人的“虚伪”心有芥蒂,原因是这些人说了假话。

明星明明已经登记了,对外宣布未婚。

医生明明知道病人快死了,却对病人说病很快就会好。

职员对老板明明很不满,但看到老板或老板的熟人,依然会赞不绝口。

邻居家的小孩偷了钱,邻居家的妈妈说:“根本没有这回事!”

……

如果有人指责:“你们有没有道德,有没有社会责任感,有没有良心?”他们也会倒出一肚子苦水。

明星苦笑说:“我怎么能说真话呢?一旦承认自己结婚,粉丝减少是小事,媒体一定会盯着我的另一半不放,非把人家的祖宗十八代调查清楚,一想到会有这么多麻烦,我觉得‘隐婚’是最好的选择。换了你们,你们会选择什么方法保护自己的爱人?”

一个医生正在对患者进行治疗,他说医生必须学会撒谎,因为谎言是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的一部分。人们常说“医者仁心”,并不仅仅指医生对病人的救治,还指医生不论对什么样病情的患者,都有责任保持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信心。非到万不得已,医生不会对病人说“你没希望了”。

职员的话更加直白:“我可不想丢工作。”

就算证据明明白白地摆在妈妈面前,妈妈也绝不会在外人面前承认自己的孩子是个小偷,或者说:“是不是误会啊?我家孩子从小就乖。”或者说:“不会是别人偷了赖到我孩子头上吧?”最诚实的妈妈,也只会说一句:“哪个小孩子小时候不这样呢,呵呵。”

这样的事例,要多少有多少,几乎每天都在我们身边出现。说真话要面对种种尴尬境遇,说假话要面对道德质疑,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矛盾。人们总会陷入两面为难的境地,多数人在这种时候选择沉默,装作什么都不知道,这固然是一个好办法。可是,事不关己,可以沉默,事情和你相关,你还能不说话?

这时候就只能使用谎言了,用谎言回避事实,用谎言化解敌意,用谎言寻求沟通,用谎言维持自己和他人的脸面……谎言如此有用,难怪这个世界到处都是谎言,谁的生活也离不开谎言,因为,人们没办法把真话说出来,说出来“后果很严重”。我们选择说谎,因为环境,因为自身生存的需要,这就是人的生活,我们也会对这种境况表示迷惑和不满,不过到最后,我们不得不承认谎言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于是重新回到“谎言状态”。

不断有人试图脱离谎言,想要远离人心的叵测,其中,做法最彻底的当属隐士。隐士代表着一种生活态度,他们远离人群,不理世事,只一心寻找心目中的大境界,为此甘愿过与世隔绝的简朴生活。在中国,这方面的代表人物当属“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在西方,隐士也不少,例如美国就有个叫梭罗的人,在湖畔隐居,写了一部呼唤自然与人性的《瓦尔登湖》,成了不少西方人心头的向往。

他们的归隐,表面上像陶渊明说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实质却是懒得再说谎。

隐士的生活真的那么质朴真实吗?未必!陶渊明从官场回到了田园,农民们虽然老实,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小算盘,也会精打细算,平日也会撒个谎来借半斗米几钱银子,也会偷走后院的鸡。梭罗在湖畔隐居,也要考虑食物问题,湖边可以钓鱼,钓鱼就要用饵,这是欺骗;捕捉动物要挖陷阱,也是欺骗……世界上哪里有脱离谎言的地方,除非是乌托邦。

有的隐士对世事抱有厌烦心思,但又不愿意躲进山林与野兽为伍,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不是说“沉默是金”吗?那我就在人群中当一块大金子,“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这总行了吧?

还是不行。你对父母沉默,父母打你;你对恋人沉默,恋人甩你;你对老板沉默,老板炒你;你对朋友沉默,朋友怀疑你;更有陌生人议论说:“那个人心机深着呢,可要小心提防,他曾做过什么什么样的事……”——这时候,你还能沉默?只好打起精神来,开始说言不由衷的谎言,偷偷哀叹“诚实在哪里”。

但你看,史密斯太太正对她的朋友们说:“我找到了一个诚实的帮佣,他不会说任何假话,这才能让我放心。”你认为这位太太智商如何?稍有头脑的人都会说:“你找的不是帮佣,是麻烦!你有没有想过他对你诚实,还可能对别人诚实?”

是的,这位太太很不明智,如果帮佣发现了她的秘密(外遇、私房钱等等),只要他的先生发问,这位诚实的帮佣就会全盘托出,到时候,史密斯太太的生活会因“诚实”陷入信任危机,这恐怕是她根本想不到的吧?所以,我们最需要的不是诚实,而是有选择地诚实。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说真话?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们觉得必须说谎?这是我们必须要说清楚的问题,让我们分析一下人的心理,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人们对待分歧的心理是什么?

面对分歧,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争个面红耳赤,更多的人愿意求同存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求同存异”也是理想的状态,更多的人表面上说:“你说的也有道理。”心里却完全不赞同,这时候,他们说的话就是假话。

为了避免分歧带来的冲突,撒谎成了人们必然的选择,这种谎话是含糊的,不确定的,随时可以推翻的,只能带来暂时的一致。也可能矛盾就此被双方忽视,如果没有触发点,今后再也不会影响二人关系。所以,对待分歧,回避和含糊带过是多数人的选择。

人们权衡利益的心理是什么?

每个人在权衡利益的时候,都会选择趋利避害。如果两方面都有害,那就选择害处较小的那一方,在这种选择和掩饰中,谎言无法避免。因为,现实生活中的选择,并不是“鱼和熊掌取其一”,没有人会干干脆脆地拿起一个放下一个,相反人们都想兼得。

而且,选了一方,可能会给另一方带来损害,为了避免损害增加,人们也会选择谎言的方式。比起“两相权衡取其轻”,人们更愿意“两全其美”,谎言就成了避免伤害的不二法门。利益,不但促使人们趋利避害,也促使人们为了得到更多人的好感,更多的好处,更广的人脉,更丰富的资源,不断地伪装自己,于是,我们才看到有些人在人际场上长袖善舞,他们嘴里很难听到真话,但他们也是最会为自己谋利的一群人。

人们的道德标准又是什么?

在第一章,我们对此已经做了深入的分析,不管社会法规如何强

调,在人们的心理层面,依然认为那种出发点是为了他人的谎言是可以理解的,符合道德的。所以,当人们认为自己的目的是善良的,为别人好,他们会毫无负担地隐瞒真相,选择说谎。

谎言和道德有时并不对立,这也可以为很多说谎者寻找到一个良心的突破口,他们在说谎之前可以反复暗示自己:“我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我是为了××好。”这样的谎言,维持着和谐的人际关系,也动摇着复杂脆弱的人心,所以人们才会在信任与猜忌之间如履薄冰。

这样分析完毕,就会发现我们能说的真话很有限,多数时候,我们必须靠假话生活。但话是假的,生活却是真的,我们每天的吃穿用度是实在的,身边的人也是鲜活的,成长的每一步都是可触可感的,每一份感情带来的也是真实的收获。值得庆幸的是,人生有接连不断的谎言,也有不可计数的真实,每一种,都是我们经历的一部分,全都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