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仁者爱人
流芳百世
古语说:“流芳百世。”“流”指流传、传播。“芳”是芳香,比喻美名。古人认为一世是三十年,“百世”指时间极为久远。“流芳百世”常用来形容好的名声在后世广泛流传,永远为人所称颂。《三国演义》第九回中说:“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在所有的好名声中,爱国无疑是声誉最持久的一种。古往今来,那些流芳百世的先贤大哲们,无不对自己的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也正是这种认同感,支撑着他们奋发图强,创造出青史留名的功绩,永远被后人称颂。
汉朝名臣苏武受困匈奴十九年,椎心泣血,啮雪吞毡,不忘初心,是国家认同;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统一,大胆革新,胡服骑射,更是国家认同。他们的爱国情怀,流芳百世,激励后人。
苏武,字子卿,为人廉洁正直,胆识过人。天汉元年,他奉汉武帝之命,率领张胜、常惠等人出使匈奴。在出使匈奴期间,之前归降匈奴的汉朝将领虞常等人和张胜密谋劫夺单于的母亲重新归降汉朝,不料东窗事发,虞常和张胜等人被抓。由于张胜是这次汉朝出使匈奴使团的副使,因此匈奴单于迁怒于使团和苏武。就这样,导致了苏武被困于匈奴长达十九年。在这十九年里,单于多次派人劝降苏武,软硬兼施,每每许以高官厚禄、金钱美女,苏武都不为所动。有一次,单于派丁灵王卫律来劝降苏武。卫律对苏武说:我本来也是汉朝人,自从投了匈奴以后,受到单于的器重,被封为丁灵王,你看,我现在要什么有什么,和我在汉朝时为官相比,是不可想象的。而单于也对你非常敬重,如果你要投降,也会和我一样,富贵荣华,享用不尽。然而苏武意志坚定,丝毫不为所动,并反过来大骂卫律,说他背叛国家,是匈奴的走狗。卫律劝降不成,反倒遭了苏武一顿骂,顿觉无趣,也就不再劝了。
单于见面对威逼利诱,苏武始终坚贞不屈,心中又是气愤又是喜爱,没有杀他,而是把他关进寒冷的地窖里,不给他食物,以消磨他的爱国意志;后来,又把他一个人发配到更远的北海去放羊,并且对他说:“什么时候公羊能生出小羊羔,就什么时候放你回汉朝。”当时的北海就是今天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这一带,在那里天寒地冻、人烟稀少,苏武每天孤独地放着羊,无聊时就把随身携带的“汉节”(汉武帝差他出使匈奴的凭信)拿出来抚摸一下,并且常常望着家乡的方向一望就是一天。就这样,时光一天天地过去,苏武在匈奴度过了漫长而艰苦的十九年,其间他经历各种威逼利诱、受尽各种磨难屈辱,但其思念祖国的赤子之心丝毫没有减弱,他始终怀着有朝一日能回归祖国的愿望。
后来,匈奴与汉朝的关系得到改善,苏武于公元前81年回到长安。苏武出使匈奴的时候正值四十岁左右的壮年,当他回到汉朝的时候,已经是一位两鬓斑白的老者了。
另一个对国家认同做出最好诠释的例子是赵武灵王。
赵武灵王名叫赵雍,十五岁时登基,成为赵国的国君。他在位之初,赵国的国力还非常弱小,因此常常受到周边的匈奴、林胡等游牧部落的侵扰,这常常让年幼的赵武灵王寝食难安,也让他明白如果没有强大的兵力,国家就会被别国欺负,甚至会灭亡。于是,他一上任,就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希望能尽早使国家富强起来。
赵武灵王是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经验的人。在多次与胡人交战后,他发现尽管赵国的军队在数量上比胡人多,武器也比胡人的好,但在与胡人的战争中,赵国却总是吃亏。于是他就亲自到边关去视察。后来,他终于发现了原因,原来胡人以游牧为生,天生就善于骑射,他们骑马来去自如,行动非常迅速,并且他们穿的衣服都非常短小,可以束在身上,袖口也比较窄,而赵国战士个个身穿宽松肥大的战袍,行动极为不便,且大风一刮,衣服很容易飘起来遮住脸。这使得在战争中,赵国士兵常常处于不利的地位。于是,回到都城,赵武灵王就召集大臣们商议改穿胡服。他对大臣们说:“现在在赵国的四周,很多国家磨刀霍霍、虎视眈眈,他们时刻想着侵占我们的土地,劫掳我们国家的妇女和儿童去当他们的奴隶,国家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地步,我们再不想出对策到时候只有亡国了。”大臣们听后,交头接耳,都觉得大王说得有道理。赵武灵王见状,又接着说道:“眼下,我就想出一个对付胡人的办法,胡人们之所以每次打仗都能取胜,不正是得益于他们的骑兵敏捷和军服的轻便吗?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改穿他们的衣裳并让我们的士兵也学习骑马打仗呢?”听到这里,有一些大臣就开始窃窃私语了。有人说,虽然我们赵国的衣服宽松肥大、行动不便,但这可是老祖宗们传下来的,而且穿着也好看,怎么能说换胡服就换呢?于是有些人就开始又摇头又摆手。
赵武灵王早就知道会遇到阻力,于是,也并不强迫他们立刻就能接受胡服。他想到自己的叔叔公子成素来德高望重,如果由他出面来推行胡服,那么朝中大臣估计也都不会反对了。于是,他就派人把公子成请到宫中,对他说去说服群臣穿胡服。可是公子成听了后,非常生气,不但不答应赵武灵王的请求,还批评他背弃祖宗。他说:“胡人跟我们赵国可是有仇呀,你今天要我们改穿胡人的衣服,难道你忘记了过去我们与胡人的战争了吗?我们可是有不少百姓被他们抢去做奴隶至今都生死不明呢!”赵武灵王听了后,就对公子成说:“我正是为了国家着想、为了老百姓着想才要改穿胡人的衣裳的呀。胡人的军队常常骚扰我们国土,掳掠我们的百姓,而我们的兵力又太弱,根本不是胡人的对手,如果我们改穿胡人的衣服,士兵的行动就会方便很多,再加上我们也训练骑兵,这样以后再碰到胡人来犯,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的。您是赵国的元老,难道您不想让赵国变得强盛吗?”公子成听后,急忙跪下说:“臣真是老糊涂了,大王处处为国家着想,为黎民百姓着想,我应该帮助您。”于是,他拿着赵武灵王准备好的胡服,欣然换上了。第二天,赵武灵王和公子成都穿上胡服上朝,群臣见状,也都不反对穿胡服了,于是,大家都陆续改穿胡服,并且陆续向全国推广开来。
后来,赵武灵王又开始训练骑兵,他对他的士兵说,过去我们穿着肥大的衣服,以步兵对抗胡人的骑兵,行动极为不便,吃了不少的亏,现在我们学习敌人的长处,以后就不会再吃亏了。于是,他命令将士们全部换上短小精悍的胡服,骑着高头大马练习射箭。不久之后,赵国就慢慢兵强马壮了。有一次,一群胡人又来侵犯赵国的边境,企图烧杀抢掠,赵武灵王得知后,亲自带领自己的军队前去迎战。此时的赵国军队已经今非昔比,他们穿上胡服,骑着战马,训练有素,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没过多久,就把来犯的胡人消灭了。后来,赵国军队又打败了几次胡人,从此,胡人再也不敢来骚扰赵国的边境了。赵武灵王通过虚心学习敌人的长处,达到了富国强兵、保家卫国的目的。
点评
苏武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匈奴,被扣留十九年,一心回国,这种对国家强烈的认同感,值得当代人学习。现在许多人正缺乏这种精神,“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甚至整天想着出国、移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越来越弱。然而,对国家的认同感也不应局限于弘扬传统文化上。赵武灵王厉行改革,改变了赵国军队宽袖的军装,推行胡服,不仅增强了自身的军事实力,也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亲近感,奠定了汉胡服饰整合的基础,最终推进了民族融合,这种开放、包容的心态更是国家认同。也难怪清末民初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会把赵武灵王称为“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了。能够把开放包容融入家风中,才能培养出胸怀宽广、流芳百世的优秀人才。
家风警语
事有庇于民,益于国,争之而必行;
有病于民,害于国,争之而必不行。
——明·归有光
智勇双全
元曲大家关汉卿在《五侯宴》中写道:“某文通三略,武解六韬,智勇双全,寸铁在手,万夫不当之勇。”一个人拥有文韬武略,才有可能智勇双全。对于国家的认同,是一个人智勇双全最为强大的精神支持。理智可以让人保持清醒的头脑,明利害,辨是非,对人对事采取正确的行动;勇气可以让人在困难艰苦的环境下不动摇,不怀疑,不恐惧。如果一个人有着对国家的认同感,就可以更容易做到智勇双全。
蹶由使楚与廉颇蔺相如将相和的故事广为人知。一个是为了国家不顾个人安危,深入险地,成功化解危机;一个是为了大局不顾个人名节,隐忍退让,终于感化对手。蹶由和蔺相如都是智勇双全的爱国人士。
春秋时期,楚国出兵攻打吴国,楚国强大,吴国弱小,吴王深知凭借吴国的力量是肯定打不赢楚国的,面对大兵压境,非常着急。就在吴王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弟弟蹶由前来觐见。蹶由看到他皇兄愁眉苦脸,不知所措,便知道是为楚军压境所困扰,他决定替吴王分忧。他对吴王说,楚国大军压境,以我们自己的实力是无法阻挡的,不如由我带上丰厚的礼物去楚营犒劳,也许能够感动楚王而令其退兵呢。吴王听了蹶由的话,本不以为然,但是后来想想也没有别的办法,就不妨让蹶由去试一试。于是,就让蹶由带了大量鸡鸭鱼肉、金钱财物等前往楚营。然而,收到蹶由带来的礼物,楚王不仅没有被感动,还想要处死蹶由,并用他的血来祭楚军的战旗。这违背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原则,因此就连楚王自己的部下都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楚王把蹶由捆起来,扬扬得意地问他:“你来的时候有没有给自己算过卦,这次出使我楚营对你来说吉利吗?”蹶由毫无惧色,厉声回答道:“我当然为自己算过卦了,这次出使吉利得很,不然我会来吗?”楚王笑嘻嘻地又问道:“你知道自己即将面对什么吗?”蹶由坦然回答说:“我知道,大王您想要杀了我,用我的血来祭您的战旗。”楚王听到蹶由这样回答,非常奇怪。他继续问道:“既然你知道我马上要杀死你,为什么你还说这次出使我楚营是大吉呢?”蹶由从容回答:“大王仔细想一想,您带领大军要来侵犯我吴国,吴王得知后并没有首先出兵抵抗,反而先派我来犒劳您的军队,如果您能对我以礼相待,那么我们吴国一定会因为您的善意而放松警惕,我们的士兵也会松懈下来,这对于我的国家来说,难道不是灭亡的预兆吗?今天大王要杀我,用我的血来祭你们的战旗,我是代表吴国的,您的这种行为对吴国来说就是奇耻大辱啊,吴国受辱,必然会日夜练兵,加紧戒备,伺机找您报复。有了斗志,我们的国家也许就不会被您打败了。因而,您要是杀了我,对我个人来说也许是一件祸事,但对我的国家来说就是一件幸事了。您要是不杀我,那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件幸事,但对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就是不幸啦。所以我说我这次出使楚营是吉利的。大王,我已经随时准备赴死了,请您杀了我吧。”
楚王看到蹶由振振有词、大义凛然,知道吴国早已有所防备,反而不敢杀蹶由了。
战国时期,赵国有个叫蔺相如的人,他博学多才,善于辩论。有一天,赵王得到一块世上罕见的美玉和氏璧。秦王知道后,非常嫉妒,他也想拥有和氏璧。于是,他就派人出使赵国,许以秦国的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当时秦国比较强大,赵国比较弱小,赵王害怕不答应秦王的要求会得罪秦国,而答应秦王又怕他不肯兑现承诺,于是便召集大臣们商议此事。其间有一位大臣向赵王推荐蔺相如,说他胆识过人,又忠心耿耿,如果派他出使秦国一定不辱使命。于是赵王就派人把蔺相如找来,告诉他秦王打算用十五座城池换和氏璧一事,并问蔺相如该怎么办。蔺相如听了后,想了一下,就对赵王说:“如今秦国强大,赵国弱小,如果不答应秦国,恐怕会招来秦国的大军,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王,大王是不是担心秦王不会兑现十五座城池的承诺?”赵王见蔺相如说到了他的心坎上,于是就问:“爱卿有什么对策吗?”蔺相如回答道:“大王如果信任我,我愿意替大王出使秦国,如果秦王真的愿意拿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那我就把和氏璧给他,万一秦王食言,那我一定把和氏璧完好无损地带回来给您。”赵王看蔺相如意志坚定、言辞恳切,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他。后来蔺相如果真不辱使命,不但保全了和氏璧,也维护了赵国的尊严。因而,赵王就封蔺相如为上大夫。
后来,在赵王与秦王的渑池会盟上,由于蔺相如的机智果敢,使得秦王又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从而保全了赵王的颜面,于是赵王又封蔺相如为上卿,这一下子刺激到了赵国的另一个大臣廉颇。廉颇是赵国的大将,他久经沙场,为赵国立下战功无数,在赵国的地位非常高。然而蔺相如一介书生,却一下子官职升到了廉颇之上,廉颇非常不服气。他常常对别人说,有机会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不久,这些话就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然而蔺相如不跟廉颇一般见识,更不愿意跟廉颇争强斗狠,为了不与廉颇当面起冲突,他常常有意避开他,尽量不出门。有一次,蔺相如有事情要出门,就在他刚出门没多久,就看到廉颇从街道的另一头走过来,蔺相如赶快叫随从掉转车子,从另外一条路走了。久而久之,虽然蔺相如没有意见,但他的门客们却为他抱不平。一天,他们聚集在一起去找蔺相如,对他说:“我们这些人之所以来投奔您,做您的门客,是仰慕您刚正不阿、不畏强权的气节,今见廉颇如此欺侮您,您却一再忍让,我们都感到羞耻了,如果这样的话,就请允许我们告辞吧。”蔺相如听了他们的抱怨,微笑着对他们说:“诸位认为廉颇将军和秦王比哪一个更厉害些?”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秦王更厉害啦。”蔺相如又说:“面对秦王那样威严的人,我不卑不亢,几次与他对峙,难道我会害怕本来就不如他的廉颇吗?我之所以处处避着廉颇将军,是因为我知道,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正是由于顾忌廉颇将军和我。如果我们俩要是不和的话,那不正合了秦国的意吗?作为臣子,首先应该想到的是国家的安危,应该把国家的利益放到第一位,和国家利益相比,个人受点委屈又算得了什么呢?”众人听到蔺相如这一番肺腑之言,恍然大悟,纷纷称赞蔺相如公而忘私的爱国精神。
点评
蹶由死里逃生,以一人之力成功抵挡楚军的侵略,靠的就是他的大智大勇。他直面残暴的楚王,面无惧色、一心为国、视死如归;他巧妙利用楚王话语的漏洞,不谈个人吉凶,只谈国家安危,阐述了杀自己对楚军不利的道理,使楚王心甘情愿地放了他,并保全了吴国的尊严,堪称智勇双全;蔺相如凭借自己的智谋勇气,在秦王面前全身而退,不但保全了和氏璧,而且保全了国家尊严,后来在与廉颇的矛盾中,又能从大局出发,步步退让,看似软弱,其实只有拥有真正强大的内心才能做到。智勇双全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只有心存国家、心存人民的人,才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当代社会,更需要智勇双全的人去面对各种挑战,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不断奋斗。
家风警语
以天下国家为心,而非专己以自足。
——清·郭嵩焘《郭嵩焘诗文集·复李筱荃》
百折不挠
古语说:“百折不挠。”“百折不挠”是指无论遭受多少艰苦挫折,都不会弯曲、不会退缩,形容一个人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汉代文学家蔡邕在《太尉乔玄碑》中写道:“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真正对国家有强烈认同感的人,在面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时,一定是百折不挠的,不会因为受到一点挫折,就放弃本来的理想与志向,他们只知道迎难而上,永不放弃,因而成为我们民族的精神丰碑。
杨儒在与沙俄谈判时,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受威逼利诱;杨靖宇率领抗日联军冲破重重困难坚持在抗战一线,他们都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表现出自己的爱国情操。
1900年,以英法为首的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之际,沙俄趁机派兵侵占我国东三省,企图以武力使清政府屈服,逼迫清政府签订割让东北的条约。次年年初,清政府任命杨儒为代表,前往俄国同沙俄外交大臣拉姆斯道夫等进行谈判。临行前,清政府授权杨儒可根据具体情况“自行决断”,也就是说是否与沙皇签订割让东北的条约,杨儒完全可以做主。不久,俄方得知杨儒拥有如此权力时,一下子可乐坏了。他们在杨儒一行抵达俄国圣彼得堡后,便将精力全部放在杨儒身上。每天对他软硬兼施,强迫其在条约上签字。然而不管俄国人对杨儒使尽什么办法,杨儒总是临危不惧,据理力争,使得沙俄的阴谋诡计无法得逞。
有一天,沙俄的财政大臣维特等人来与杨儒谈判,在谈判桌上,维特诱骗杨儒说:“亲爱的大使阁下,既然贵国政府已经授予您‘自行决断’的权力,而您却仍拒不签字,以至于我们的谈判无法进行下去,我想您是不是担心以后贵国政府会怪罪您,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您大可不必担心,如果以后贵国政府真的反过来加罪于您,那请您放心,我们俄国一定会出面保护您的,我们俄国说话算话。”杨儒听到维特的这一番滑稽的言辞后,哭笑不得。他不乏幽默地对维特说:“亲爱的维特先生,我想您搞错了吧,我是中国的官员,奉敝国政府的命令千里迢迢来到贵国,与您就贵国军队入侵我国东北一事进行谈判,就算以后我获罪,我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你们俄国保护呢?”就这样,虽然谈判一直僵持下去,但杨儒却用他的智慧保全了祖国的领土完整,使得沙俄企图侵占我国东北三省的阴谋胎死腹中。
1905年2月,杨靖宇出生在河南确山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小时候,虽然家庭贫穷,但他父母仍旧把他送到私塾里识字读书。1918年,他进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在这里,他开始接受新的思想。第二年,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爆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身在千里之外的杨靖宇也深受影响,这一年,年仅十四岁的他,已经开始和同学们一起积极投身于各种学生运动之中。后来,他由确山转入开封求学,并先后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和中国共产党,成了党的一名干部。1929年,奉党中央之命,杨靖宇远赴东北开展革命工作,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一生。那时候的东北,已是千疮百孔,民不聊生。不久,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爆发,面对日寇赤裸裸的公然侵略,以张学良为首的东北军却始终奉行“不抵抗”的投降政策,军事上一退再退,致使短短几个月内,东北三省便全部沦陷。虽然张学良的东北军撤出了东北,但是这里依然有许多不愿做亡国奴的有志之士,他们自发组织义勇军、救国军艰难地与日军打游击战。然而,由于各个武装力量非常松散,彼此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信息渠道,使得他们在斗争中非常被动。为了更好地开展与日寇的斗争,有必要把这些松散的队伍组织起来。这时,党中央派杨靖宇深入东北腹地,团结各个抗日队伍,组成东北抗日联军,由杨靖宇担任司令员。在杨靖宇的带领下,抗日联军迅速发展壮大,他们隐藏在茫茫的东北雪原,来无影去无踪,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周旋,多次粉碎日军的阴谋,有效地牵制了日军。日本占领东北后,奉行以战养战的政策,一边积极地掠夺东北的各种资源,一边紧锣密鼓地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杨靖宇为首的东北抗日联军早就看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他们决定主动出击。有一次,日军为了方便掠夺东北的矿产资源,决定在当地修建一条铁路隧道。杨靖宇早就得到消息,但他按兵不动,准备在隧道快要竣工的时候,出其不意地给敌人一次致命的打击。几个月后,当敌人兴高采烈地准备为隧道的竣工剪彩的时候,杨靖宇率领的抗日联军神出鬼没地出现了。他们击伤击毙日伪军数十人,炸毁隧道,焚毁修建隧道所用的各种建筑材料和运送建材的数辆汽车,并且缴获了一大批战略物资,使得敌人几个月来为修建隧道所付出的努力都付之一炬。随后,抗日联军迅速撤退,隐秘在无边的林海之中。这一下,可把敌人气坏了,敌人把杨靖宇称作“满洲治安之癌”。为了消灭这个“心腹之患”,1939年开始,日军集结了大批日寇和伪军,对杨靖宇领导的抗日联军进行疯狂的“围剿”。“围剿”开始时,气急败坏的日军头目特别强调,如果他们同时遇见杨靖宇和其他抗联部队,可以专打杨靖宇,不打其他抗联。此后,东北抗日联军进入了极其艰难的时期,战士们常常得不到补给,经常一连很多天没有粮食吃,他们饿了只能就地取些树皮、草根或野菜来充饥,渴了就抓一把雪来吃,困了累了就几个人相互依偎在一起在冰天雪地里眯一会儿,很多战士的手脚都被冻伤了,但是他们依然艰难地与日伪军进行殊死斗争。
转眼到了1940年年初,由于叛徒的出卖,杨靖宇所率领的一小股抗联部队陷入了敌人的重重包围,在敌我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抗联战士们拼死反击,一个个战死沙场,最后只剩下杨靖宇一个人。围剿杨靖宇部队的敌军首领看到杨靖宇的英勇顽强,数次劝他投降。但是每次得到的都是杨靖宇发射出来的一颗颗子弹的回击。日军看到劝降已不可能,于是发动机枪猛烈扫射,就这样,年仅三十五岁的伟大抗联英雄杨靖宇为国捐躯了。杨靖宇牺牲后,敌人奇怪杨靖宇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靠什么来维持生命,于是他们剖开了他的胃,这下可把日寇们惊呆了,原来杨靖宇的胃里没有一粒粮食,这么多天他一直用草根、树皮和军大衣里的棉絮来充饥。
点评
清政府晚期积贫积弱,国际地位非常低。常言道“弱国无外交”,身为弱国的外交人员,在列强面前更是毫无地位可言。杨儒正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痛斥沙俄的狼子野心,毅然决然拒绝签订所谓的“和约”,就东三省事件与俄艰难谈判,忍辱奋争,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利益,能做到不卑不亢,绝不退让。这种对国家的强烈认同,令人敬佩。杨靖宇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代表,著名的抗日英雄。在那个年代,即使作为抗日高级将领,仍然过着艰苦朴素的日子,尤其是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孤身一人与日寇周旋数昼夜,更需要强大的精神指引。无论是身处外交战线上的杨儒,还是抗日前线的杨靖宇,他们都能够历尽艰难险阻仍旧不断奋斗,如果没有对国家的认同,是难以想象的。现代社会,物质优裕,更需要艰苦奋斗的传统精神底色和百折不挠的优良爱国家风。
家风警语
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汉·司马迁《报任安书》
以身许国
古语说:“以身许国。”“许”是预先答应给予。“以身许国”是把自己的生命许给国家,泛指为国尽忠。唐朝诗人陈子昂在《登蓟城西北楼送崔著作融入都序》中写道:“以身许国,我则当仁;论道匡君,子思报主。”以身许国,并不一定要把生命献给国家。为了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为民除害,是以身许国;时刻记得自己是国家的一分子,不为外物所动,恪守国家认同,更是以身许国。
在不同的形势下,用来表达国家认同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时候一句简简单单的“我是中国人”,就能承载巨大的爱国能量。
吉鸿昌将军,1895年出生于河南扶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13年,年仅十八岁的吉鸿昌投笔从戎,加入冯玉祥的部队。由于正直刚勇,吃苦耐劳,他很快就被冯玉祥注意到,一路从士兵被提拔为师长、军长。
由于拒绝执行进攻苏区的命令,1931年,他被蒋介石逼迫下野,并以“考察实业”的名义流亡国外。到国外没多久,他就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中国人所受到的种种歧视。有一次,在西雅图,当他住旅馆出示证件时,别人告诉他本地的头等旅馆是不接待中国人的,于是他只能住二等旅馆,这件事深深刺激了他。后来,他来到了纽约。有一天,他出门买了一些衣物准备到邮局去寄回国内,可是当他在收件人地址处写上中国时,邮局的工作人员竟然粗暴地对他说,不知道中国这个国家。这件事深深地烙在了他的心里。原来在当时的西方,中国人常常被当地人看不起,因而受到各种各样的不公平的待遇,而同为黑头发黄皮肤的日本人,却往往被西方奉为贵宾,受到特殊的礼遇。这就使得一些生活在西方国家的中国人常常不得不以日本人自居,从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后来,一些中国人就告诉吉鸿昌,让他以后出门也可以声称自己是日本人,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吉鸿昌听后,非常气愤,他立即怒斥对方:“你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很丢脸吗?可我觉得当一个中国人非常光荣。”那个人顿时羞愧难当。后来,为了对西方各国对中国人所做的种种歧视行为进行抗议,更为了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吉鸿昌将军找来了一块木牌,并用英文赫然刻上“I am Chinese(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从此把它挂在胸前,让每一个西方人都能知道中国人是有自尊的。
面对国家沦丧,国人受到屈辱,不仅作为军人的吉鸿昌敢于挺身而出捍卫国家的尊严,文艺界中的许多前辈也常常能做出表率。如著名诗人闻一多和电影导演、剧作家洪深就是典型的例子。
1925年,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留学归国,希望能用其所学报效祖国。不久,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公然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打死打伤数十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国家里无端遭受西方列强的屠杀,而政府又懦弱无能,不敢为死去的同胞主持公道,闻一多的眼睛湿润了,随即他以《我是中国人》为题,写就一首充满激情的爱国诗歌。诗中写道:“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我是东方文化的鼻祖;我的生命是世界的生命。”表达对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在华草菅人命行径的强烈批判,同时表达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国家认同感。
无独有偶,还是在上海,有一天,位于上海闹市区的大光明电影院座无虚席,其中不乏一些善良不知情的中国观众,他们正在等待观看即将放映的一部由美国拍摄的侮辱中国的电影《不怕死》。这一消息传出后,当时居住在上海的著名剧作家洪深迅速召集一批电影界的同僚,赶到影院去表示抗议,要求剧院停止放映这种侮辱中国的电影。他们冲进影院,跳上舞台,愤怒地高呼:“亲爱的同胞们,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竟然有人放映这种公然侮辱我中华民族的丑剧,我们能容忍吗?是中国人的都站起来,我们要退票。”顿时一呼百应,大家都感到非常愤怒,纷纷起立离开电影院。这时,拍摄这部电影的美国影视公司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们撤回了所有的拷贝,并登报公开向中国观众道歉,表示以后绝不会再拍摄这样的影片。
点评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吉鸿昌烈士英勇就义前所写的一首诗,意思是,我憎恨没有在抗日的事业中死去,活到今天遭受这样的屈辱,我感到非常羞耻;国家还处在他国的侵略之中,山河支离破碎,我今天死去,又怎么会吝惜自己的这颗头颅呢?正是因为将个人的命运寄于国家,才会在国家受到侵略时表现出如此的愤慨,这也使我们更能够明白,吉鸿昌将军为什么会对国家有如此强烈的认同感。不仅是作为军人的吉鸿昌,作为文化人的闻一多、洪深也对国家有着强烈的认同感,他们的爱国之情难能可贵。
家风警语
报国一心何日尽,思亲两泪几时干。
——明·况钟《况太守集·太守列传编年》
落叶归根
古语说:“落叶归根。”多指客居他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到本乡本土。无论是落叶归根,还是故土难离,都说明了家乡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而国,又是家乡的承载,也是每个人乡愁的寄托。古今多少伟人,无论有多大的成就,都对自己的国家有强烈的认同感,无论漂泊何处,最终的航向,都是驶向家国。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那么多的身在海外的人会时刻想回到故国,他们认同国家,国家也认同他们。
傅鹰与钱学森都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他们冲破重重阻力,回国帮助祖国发展的故事,是爱国精神的最佳诠释。
傅鹰,我国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他早年就读于燕京大学,后来考取公费留学美国,并于1928年在密歇根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当他还没拿到博士学位时,美国就有一家化学公司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们许以丰厚的待遇,希望傅鹰毕业后能去他们公司工作。当时的中国刚刚结束了数年的军阀割据局面,国家贫穷落后,条件极其艰苦。相比之下,美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大。当时能留在美国继续做研究是很多学子的梦想,然而,当傅鹰与同在美国留学的女朋友商量后,毅然决然地放弃了留在美国的机会,他说:“祖国虽然非常贫穷,但仍旧花了那么多钱把我送到美国来学习,现在我终于学有所成了,我不能为了一己之利而置祖国人民于不顾,我的祖国需要我,我要回去建设自己的国家。”于是,他一拿到博士学位就立即踏上了回国的归途。
回到祖国,傅鹰立即投入工作之中。他先后任教于东北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和青岛大学。后来,日军发动侵略我东北三省的“九·一八”事变,到处烧杀抢掠,毁坏学校,傅鹰不得不离开曾经辛勤耕耘过的这片土地,辗转来到了山城重庆,在重庆大学继续从事他所钟爱的教学工作。而这时,他的女朋友张锦也从美国学成归来,不久后,两位学者结为伉俪,成为教育战线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归国的十几年间,傅鹰夫妇经常处在颠沛流离的状态,从东北到重庆,后来又到厦门,任教于厦门大学,亲眼看见了战争给整个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同时也切身感受到了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20世纪40年代中期,傅鹰任教的厦门大学校长萨本栋由于身体原因不能继续担任厦门大学校长这一职务,饱受疾病折磨的他这时想到了傅鹰,于是他极力推荐傅鹰出任厦门大学校长一职。而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长陈立夫要求傅鹰先加入国民党才能出任厦门大学校长。傅鹰对国民政府的腐败无能深恶痛绝,因此他不可能加入国民党。于是他义正词严地对前来劝说的陈立夫说:“我宁可不当校长,也绝对不会加入国民党的。”傅鹰敢于直面顶撞陈立夫的事迹很快就传开了,人们都称赞他有骨气。然而,他也由于得罪教育部长而不能继续待在厦门大学了。后来他又回到了重庆大学,可是在重庆,他也不能潜心做学术研究。于是,他携妻带子,愤然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了十几年的祖国,再次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途。
到美国后,傅鹰继续到密歇根大学做研究,并且和他原来的导师巴特尔教授合作研究表面化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这样,转眼几年过去,虽然傅鹰夫妇在美国过着悠闲、舒适的生活,但他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祖国,希望有一天能再次回到祖国的怀抱,用其毕生所学来报效祖国。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傅鹰像往常一样坐在自己家的客厅里看报纸,忽然一个醒目的标题“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击侵入长江的英国军舰紫石英号”吸引了他的目光,看了这则新闻,他异常兴奋,赶紧给妻子拨了电话,激动地对妻子说:“了不得啊,解放军已经打到长江啦,看来是我们收拾行囊报效祖国的时候了。”就这样,夫妇俩再次登上返回祖国的客轮。抵达北京后,这位“美国两次都留不住的科学家”受到了祖国和人民的热烈欢迎。
“人,生当有品:如哲、如仁、如义、如智、如忠、如悌、如教!吾儿此次西行,非其夙志,当青春然而归,灿烂然而返!乃父告之。”这段话是钱学森去美国留学时,其父钱均夫为他写的庭训。寥寥数言,即成训导,而秉承庭训的钱学森也在学成之后,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带领着年轻的科研队伍一起奋斗,终成“中国航天之父”。
钱学森早年就读于国立交通大学,毕业后考取公费赴美留学,先后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并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一名空气动力学专家。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当时身在美国的钱学森夫妇得到消息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得一连几天睡不着觉。十几年的海外求学生活,他们日思夜想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回到祖国施展自己的才华。然而,在经历了八年抗战之后,国家又陷入了三年的内战,国内一直没有他施展才华的舞台。现在新中国成立了,百废待兴,钱学森大展宏图的时刻终于到了。于是,他一刻也不愿意在美国多做停留。这一天,钱学森夫妇收拾好行李准备起程时,却在港口被美国官员拦下了,并且没收了他的行李。原来钱学森是著名的导弹专家,美国担心他回到中国后帮助中国发展自己的导弹事业,这样中国强大了,会反过来威胁美国的地位。于是,他们就找各种理由来限制他的自由,以达到把他长期扣留在美国的目的。然而,这丝毫没有影响钱学森迫切归国的决心。他到处奔走呼救、抗议,希望美国能允许他归国,然而美国政府却始终不为所动。有一天,他无意中得知自己父亲的好友陈叔通成了新中国人大常委会的副委员长,于是他赶忙给他写信,表达了自己迫切想回国效力的心情,并请求政府能帮助他尽快回到祖国。陈叔通收到钱学森的求救信后,立即把它转交到周总理手里。其实周总理早就知道钱学森在美国被扣押、被迫害的事了,一直以来中国政府多次向美方提出抗议,要求美国停止扣留钱学森,但却总是遭到美国的拒绝。
后来,美中英苏法五个国家在日内瓦开会讨论朝鲜问题。会议期间,美国想通过英国与我们改善关系,与会的中国代表们就抓住这个机会,与美国就钱学森问题进行交涉,中国代表据理力争,多次拆穿美国的借口,使美国代表哑口无言。最后,历尽千辛万苦,钱学森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钱学森回到祖国后,立刻投入到了祖国的建设之中,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点评
作为美国“两次想留都留不住的科学家”,傅鹰的故事发人深省。尤其是第二次回国后,他立即响应政府号召,将在美国的存款全部拿出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和抗美援朝事业,这对一个在美国生活多年的科学家来说,是多么难能可贵。他的所作所为,表现出他对国家强烈的认同感。钱学森为了回到新中国,被美国政府关进监狱;冲破阻碍回国之后,在两弹一星、应用力学、物理力学、航天与喷气、工程控制论、系统工程、思维科学等领域都做出巨大的贡献,成为世界级的科学家,他不仅是科学的旗帜,而且是民族的脊梁、全球华人的典范,他向世界展示了华人的风采。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叶落归根的情怀,对国家的认同,这也是中华家风所要着重强调的精髓。
家风警语
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
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
——《钱氏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