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勤奋好学
人求上进先读书
李苦祥说:“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这句话意在警诚,少年,勤学苦读,力争上搏,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最终才能成功。人生在世,总要追求更高远的目赫,而为了实现远大理想,我们需要傲的第一步,就是努力证取知识,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智慧。就像“扶摇九万里”的大鹏一样,飞向高远天空的第一步,必然是鼓动翅膀,然后才能抵达远方。
我们形容一个人勤奋好学的时候,常常会用到“头悬梁,锥刺股”这句话。其中,“头悬梁”说的是汉朝的孙敬;“锥刺股”说的是战国时代的苏秦。苏秦为了摆脱窘迫的个人处境发愤图强,勤学不辍,游说于六国之间,最后成为名动天下的纵横家。
苏秦出生在战国时代的洛阳,早年曾经游学至齐国,成为鼎鼎有名的学者鬼谷子的徒弟。但是,苏秦年轻时时运不济,虽然在鬼谷子门下已经学有所成,但在各国之间游历多年,也没能受到哪一位国君的重用。他曾经到秦国,向秦惠王宣传连横思想,但秦国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连横思想的实行,苏秦游说失败。那时,他已经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不得不回到家乡洛阳。
苏秦回到家乡,本来以为会受到多年不见的家人的欢迎。但是,此时他已经不事生产多年,家人认为,他只会逞口舌之利,而他的辩才也没能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实惠,因此都瞧不起他,认为苏秦舍本逐末,是不可取的。苏秦回到家里的时候,他的妻子继续织布,没有理睬苏秦;嫂子没有去为远道归来的他做饭;苏秦的父母,也都没有与他说话。这种情景,给了苏秦极大的刺激,他不由得长叹道:“妻子不把我当丈夫,嫂嫂不把我当小叔,父母不把我当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
然而,苏秦知道,自己一时的失败,并不是因为自己不事生产,只知论辩。他认为,自己的失败,在于没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问,也没能将学问吃透。于是他半夜找书,仔细搜寻了几十个书箱,然后找到了姜太公留下的兵书《阴符》。
自此,苏秦开始勤学苦读。家人的白眼和不解,已经被苏秦视为他上进的动力。他埋头诵读书本,反复地学习、研究。为了不犯困,他不惜将锥子刺入自己的大腿,流血直至脚跟。但这一次,苏秦不再轻易地出门游说君主了。他知道,只有自己把学问研习精深,辩才无可挑剔,才能一举获得成功。为此,苏秦在家中苦读了整整一年。
经过一年的苦读,苏秦对合纵连横之术的研究更加精进,辩才也提升了很多。为了向六国推销他的合纵战术,苏秦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他首先得到了燕国国君的支持;然后,他游说了与秦国接壤,受威胁最严重的赵、魏、韩三国;得到了这三国国君的认可之后,苏秦最后游说了国力强盛、足以对抗强秦的齐国和楚国,将自己的合纵之术推行到了函谷关以东的六国之内。苏秦被后世称为身佩六国相印之人,虽然这一说法不免夸张,但不可否认,他得到了关东六国的一致承认,成为当时影响六国的重要人物。
我们能够想到,苏秦在家乡苦读期间,一定已经对天下大势有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反复揣摩合纵之术,才取得了最后的成功。而他的辩术也让人叹服。当时的纵横家,除了张仪,没有人能够比得上苏秦的辩才。苏秦会先强调六国的优势所在,再指出六国只有联合起来,才能对抗秦国这一严峻的形势,提倡六国的联合。这种辩论之才的效果,我们从六国君主对苏秦的看重便可看出。而这,正是苏秦苦心琢磨之后,才获得的重要才能,使他在六国之间游刃有余。一心追求上进的他,苦心攻读书籍,知识变得渊博丰富起来,这才有了后来的大纵横家苏秦。
三国时期的吕蒙也是善于学习、力求上进的典范人物。吕蒙出身行伍,因其骁勇,逐渐成为了吴国的重要将领。但是,吕蒙之前的文化知识比较少,很少读书。孙权曾经劝诫他多读书,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忙为借口,不愿多读书。于是,孙权严肃地劝告吕蒙:“你说事务繁忙,有谁会比我繁忙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还是大有益处的。”吕蒙虚心听取了孙权的劝告,领兵之余,开始认真读书学习。后来,鲁肃与吕蒙交谈,发现吕蒙已经不再有勇无谋,而是对天下大事有了很多真知灼见,便惊讶地感叹道:“你现在的才华和谋略,已经不是当年的那个‘吴下阿蒙’了!”从此对吕蒙刮目相看。后来,吕蒙继鲁肃之后,成为都督,使出白衣渡江之计,擒获了蜀国的名将关羽,立下了不朽战功。吕蒙在军务繁忙之际,仍能读书不辍,勤能补拙,成为一代文武双全的名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评说
人欲求上进,必先读书,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家风,尤其在那些重视科举、以读书改变命运的时代。多读书学习,可以让人的思想境界变得开阔,知识水平得到提高,最终成为有用之才。虽然今天已经没有了科举考试,我们的前进道路也变得更加多元化,但是专心致志地读书学习,仍然是能提升自己并取得成功的重要途径,也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行为。只要生命不息,学习以求上进,便是最有意义的事情。而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力争上游,而不是任凭自己走下坡路,最终浑浑噩噩度过没有意义的一生。这是对自己一生的交代,也是敬业的第一步。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汉乐府《长歌行》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写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的,青春时代,是我们每个人最美好的年华;也是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学习行知识的年华。因此,我们一定要利用好青春年华,学习上进,将来才能有所成就。请从此刻开始,翻开书,拿起笔,刻苦读书吧。
《三字经》中曾经提到过一个很著名的典故:“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典故中的苏老泉,是我国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父亲苏洵,他同样在文坛负有盛名。苏洵少年时不好读书,喜游历四方,度过了无忧无虑的青少年时期。但是到了27岁这一年,苏洵意识到,不能继续这样下去了。他读书的时候,偶然读到了一篇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的文章。反复阅读之后,苏洵感觉到,这篇文章就像专门为自己准备的一样。想到自己已经27岁,仍然一事无成,他第一次感到了担忧,从此,苏洵开始勤奋读书。虽然已经过了人生中最好的年华,但他并不气馁,仍然拿起了书卷,勤学苦读。这一读,便是二十多年。在这二十多年的苦读之中,苏洵也曾经去考过科举,但几次都以失败告终。失败之后的苏洵,也并没有因为科举的成败而失去信心,仍然在眉山的老家,安静而又勤奋地读书、写文章。
有一次,苏洵在书房整理自己从前的书稿,整理中发现了自己文章中的很多不足之处。这让他感觉到,自己仍然离成为大学者这一目标非常遥远。苏洵下定决心,将自己从前的那些连自己都不满意的书稿焚烧殆尽,彻底与从前的那个学问尚有缺憾的自己决绝,然后,他重新开始读书作文。果然,焚稿之后的苏洵更加勤奋。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也受到了父亲深深的影响,开始勤奋学习,苦读诗书。苏轼和苏辙年幼的时候,也比较顽皮,出于孩童的天性,他们不愿学习。苏洵为了引导他们形成好学的好习惯,常有意躲在角落里读书,等到两个孩子来到自己身边的时候,再把书藏起来,不让他们看到自己在读什么书。而苏轼兄弟渐渐对父亲阅读的书籍产生了好奇心,使得两个孩子时常趁苏洵不在家的时候,偷偷找出父亲藏起来的书,读得津津有味。这样,苏轼和苏辙也都变得好学起来。因为苏洵经常闭门苦读,对两个儿子的教育重任有时便交给了他的妻子程氏。程氏出身大家,也是一位通晓经史的知识女性。有一次,程氏诵读《后汉书·范滂传》给少年苏轼听,苏轼问母亲:“如果我成了范滂,母亲将会怎样呢?”范滂是东汉名士,刚正清直,后因党锢之祸被杀。程氏回答道:“你如果像范滂一样的话,我难道不能像范滂的母亲一样吗?”其家风如此。苏洵与两个儿子一样,常年在家中修习学问,等待着机会。
后来,苏轼和苏辙也都到了能够参加科举考试的年龄了。于是,嘉祐元年(1056),苏洵带着两个儿子,一起到了北宋的首都汴京。当时,北宋的另一位大文豪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是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他看过苏洵带来的二十几篇散文之后,对苏洵的文采赞赏不已,将他推荐给了朝廷。苏洵这位大器晚成的散文大家,在汴京内外受到了热烈欢迎,以至于流传出了“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的民谣,意指熟读苏洵文章,便能写出好的文章,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功名。苏洵本人也被当时的另一位名叫韩琦的重臣推荐为官。次年,也就是嘉祐二年(1057),苏轼和苏辙兄弟参加科举考试,双双及第,从眉山来的苏洵父子三人,在京师更加闻名。
苏洵经过二十多年的苦读,一朝从蜀中的家乡走出,便以其文章获得古文运动领袖欧阳修的赏识和推重,其美名由此传播四方。苏洵也和儿子苏轼、苏辙一样,成为后来的人们所说的“唐宋八大家”中的一员。苏洵父子三人,在文学史上也被称为“三苏”。苏洵比起他的长子苏轼,文名固然有所不显,但是,不可否认,苏洵才华横溢也是古文运动的一名干将。他本人经过二十多年的苦读,知识渊博,眼界开阔。他的文章,雄奇刚健,古朴凝练,又兼有说理透辟的风格,是“唐宋八大家”所倡导的古文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苏洵的好学,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儿子苏轼。同样作为“唐宋八大家”的一员,苏轼不仅精通文章,而且能够写出精妙的诗词。苏轼作诗,善于推陈出新,其诗句富含哲理,而又浑然天成,苏轼由此成为最受后代欢迎的宋代诗人;苏轼作词,清雄豪壮,大大拓宽了词作的题材范围,改变了“词为艳科”的状况,成为豪放派词人之祖,与南宋的辛弃疾合称“苏辛”。此外,苏轼又善于书画,其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号称“宋四家”。可以说,苏轼是古代文人中非常难得一见的全才式的人物,在多领域具有开风气之先的影响。如果苏轼不是一个好学上进的人,他是不会有此成就的。苏轼不仅好学,而且独有一套读书的方法,因此学识格外渊博,这就是颇受后人推崇的“八面受敌”读书法。
“八面受敌”只是一个比喻性质的说法,所谓的“受敌”,实际上指的是读书侧重的不同方面。苏轼认为,一本好书的内容就像是大海一样,广博而又精深,如果一个人单纯地读下去,是不会对这本书有透彻的理解的。因此,他提出了“八面受敌”读书法,即读一本书,应当反复阅读,而每一次阅读,都应当有一个侧重的方面。在这一轮读书时,则专心致志,专攻这一方面,比如兴亡治乱;而下次阅读的时候,再换一个方面,比如典章制度,重新深入阅读下去。苏轼认为,这种办法虽然可能比较笨拙,却非常有效,使得一个人能够精读书籍,与只是涉猎而不专攻相比,这种“八面受敌”的读书方法要有益得多。这种读书方法,见于苏轼给王庠的一封书信《又答王庠书》中。毛泽东也曾经称赞“八面受敌”法:“苏东坡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历史,用‘八面受敌’法研究宋朝,也是对的。”(《关于农村调查》)这便是苏洵、苏轼、苏辙父子好学不辍的故事。
评说
即使错过了青春时代,人仍然能够孜孜不倦,读书上进。没有什么比年岁渐长,但仍然好学不倦、专心致志更加值得尊敬。苏洵以27岁之年开始发奋读书,最后成为了“唐宋八大家”之一,写成了千古名篇《六国论》等,以良好的家风影响自己的两个儿子成为文学名家,这就是良好家风的经典例证。“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当珍惜时间,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学习文化知识中去,这样我们的青春,才不会被虚度。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经在他的《进学解》中提出:“业精于勤,荒于嬉。”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业因为勤奋学习而日渐精微,因为嬉耍玩乐而有所荒废。勤学不能是一时一地的,人们应当长久地将勤学的优良传统坚持下去。怠惰偷懒,则不会有所进益,只能日渐倒退回原来的水平,这就像是在逆流中划船一样,如果不想被水流冲下去,人们只有加把力气,力争上游。
宋代的散文大家王安石,曾经在他的一篇散文《伤仲永》中,记载了他听说过的一位少年的事迹:这位天才少年,名叫方仲永。方仲永出身农家,没有接受过特别好的教育。但是,方仲永五六岁时,竟然写出了自己长大后要供养父母、敦睦宗族的诗歌。一时间,这些诗作在全乡的秀才之间传阅,人们对这个未经雕琢却天才自成的孩子感到非常惊异。方仲永也不只写了一首这样的诗。人们指给方仲永其他事物,让他借题作诗,他也能够很快地写出诗作,而且文采和事理也都颇有可观之处。于是,方仲永在他的家乡金溪县变得小有名气,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有神童之名的孩子,便纷纷宴请他到自己家里做客。这个早慧的孩子,如果就此接受了比较好的教育,可以想象得到,他日后可能会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的学者,如果应试科举,定能为官作宰。
但是,方仲永的父亲不是这样为儿子打算的。虽然他也很为自己儿子的天分骄傲,但他的同县人经常邀请方仲永到家中做客,请他作诗,并会赠与他一点钱财,这让方仲永的父亲觉得有利可图。于是,方仲永的父亲经常带领儿子到同县人的家中做客,以儿子作为谋利和虚荣的工具,却没有让儿子读书,接受教育。到王安石真正见到方仲永的时候,方仲永已经十二三岁了,距离方仲永初次成名,已是六七年之后。王安石好奇于这个被传说为神童的少年,便请他作诗。然而,方仲永虽然作出了诗,但他的诗作平平,没有进步;童年早慧已经消失,他本人也已经与同年龄段的孩子没有什么两样了。而又过了六七年之后,王安石再次向别人询问起方仲永的情况时,得到的回复却是“泯然众人矣”。也就是说,方仲永彻底失去了他的神童光环,与庸常的众人变得相同了。一个早慧的天才,就这样因为没有继续读书学习,就此埋没在了众人之中。王安石也不禁在《伤仲永》一文最后感叹道:像方仲永这样天资应当远高于其他人的人,因为没有读书学习,尚且变成了一个普通人,那么那些没有从上天那里接收到方仲永这样异常天资的人,如果再不读书学习,又会是什么样呢?可能比普通人还要不如吧。
方仲永的失败,对每一个勤学上进的人来说,都是一记警钟:如果在学业上有所懈怠,就会退步,最终甚至像方仲永一样,“泯然众人矣”。与之相对的,是那些刻苦学习,一日不辍的人物,他们的成功,便绝非偶然。比如北宋名臣司马光,便是这样一个勤奋到近乎笨拙的人,他对学业和著述所保持的敬意,却是常人难以赶上的。司马光幼时,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比别人差,因此比其他的兄弟更加努力。他的兄弟们已经背下了书,出去游玩了,司马光却仍然闭门不出,直到确实能够背诵下来才停止。因为他在读书时下了巨大的力气,因此他的收获也比常人要多,能够一生不忘记自己读过的书。有时,司马光骑马,或是半夜睡不着的时候,也会吟诵诗书,仔细思考书中的含义。
司马光的主要学术成就,都在他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上了。《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三家分晋开始记载,一直到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中间含1362年的历史,都以编年的形式在《资治通鉴》中撰写出来。司马光认为,如果想要治理国家,就一定要通晓此前的历史,懂得历史兴亡教训。《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写作这样的一部史书,势必要翻阅大量的材料,只是整理史料,便极其消耗编书人的耐力和精力。而司马光一丝不苟地完成了《资治通鉴》的写作,据说,他和他的助手写成这部书的时候,其采用过的原稿总共堆满了两间屋子,可见这件工作之繁重。司马光与助手们为了写作《资治通鉴》,在采用朝代编修的正史之余,还要参看其他的历史著作,对正史记述可能不足之处进行补正。司马光曾说自己阅读过非常多的古籍,也许他正是在编修《资治通鉴》的过程中,为了确证历史记载而阅读的吧。编成这一部《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而《资治通鉴》一书,背后材料丰富,总体风格严谨而充实,文字简洁典雅,是我国的重要历史著作,备受历代读书人的喜爱。
评说
《道德经》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想要一直前进,便要以此形成家风,始终严谨而勤奋地对待学业,读书学习,终生不辍。以方仲永之天资聪慧,不学尚且不能成才,何况大多数资质平凡的人呢。而两位宋朝史学家的治学态度,则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们面对极其丰富浩繁的材料,没有草草了事,而是殚精竭虑,仔细阅读考辨,然后形成自己的判断,再写进自己的书中,谨慎而好学不断,这就是一种逆水行舟的精神。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也要这样专心致志,不畏艰难。
三更灯火五更鸡
颜真卿在他的《劝学诗》中这样写道:“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而这样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勤奋学习,一心向道,并不是为了在象牙塔内越走越高,我们要在听到三更灯火、五更鸡鸣时分的读书声的同时,也能够听到外面的风雨之声,听到来自广阔的社会的呼唤。我们今日钻进书丛,沉入书海,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够破茧而出,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社会做出贡献。
明代的顾宪成曾经写过这样一副对联,用以明志:“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了明代后期,社会矛盾深重,朝中奸邪众多。顾宪成写下这副对联,正是为了勉励学者治学之时,不能忘记民生疾苦。
南宋末年的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文天祥,便是一位“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救时宰相。他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抵抗外族侵略,救国救民的赞歌。文天祥幼时入学,曾看到学宫中有同乡欧阳修等人的画像,且这些人都得到了“忠”的谥号,便非常羡慕,表示自己长大后,一定要成为这样的人,方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从此,文天祥向着这个目标勤学苦读,20岁中进士并被宋理宗钦点为状元。当时的考官也称赞文天祥,说他试卷上的文章背后,尽是忠心。
文天祥的才华被朝廷看重。不久,国难来临,蒙古南下,攻打南宋。文天祥当时正在赣州知州任上,接到号召天下勤王的诏令之后,便痛哭流涕,从赣州境内召集了几万士兵以及民间的豪杰,领兵勤王。有朋友劝文天祥,在这样的危急关头,仅带领几万士兵入京勤王,对抗蒙古,无异于羊入虎口。但是,文天祥慨然答道:“我也知道这样的情况。只是,国家养育了臣民百姓三百余年,一旦遇到了危急,征集天下的兵勇,却没有一人一马前往救援,我想到这里,就觉得太遗憾了。因此,我不自量力,一心前往,希望天下的忠臣义士听说了我的事,会有人跟着我一同勤王。”于是,文天祥带领赣州士兵来到了临安,后又担任临安知府。可是不久,南宋就向气势汹汹南下征战的蒙古军队投降了。这时,文天祥又被任命为枢密使,与蒙古人和谈,被对方扣押。凶险之际,他随着自己的门客逃出蒙古军大营,重回南宋尚能控制的真州。至此,文天祥开始跟从流亡中的南宋小朝廷,一边流亡,一边继续抗元,但最后仍被元军逮捕。
到了此时,文天祥仍然受到元军的敬重,因其才高而又富有民族气节,元军一方的张弘范,很长时间之内都没有放弃劝降文天祥的努力。张弘范曾要求文天祥写信劝降南宋的另一位忠臣张世杰,文天祥却写下《过零丁洋》这样坚贞不屈的诗歌,以示绝不降伏。虽然文天祥至死不曾向元朝投降,但是元朝君臣仍然非常敬佩文天祥。这位勤学笃志,最后为国牺牲的忠臣死后,元朝人为之在《宋史》里立传,称赞文天祥为“伟人”。
学而有所成之人,当如文天祥一样,为国为民,抛洒热血。文天祥在当时的严酷环境之下,没有时间著书立说,但是他的诗作仍然体现出了他对时局的关注,以及他忠诚耿直的性情,如《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诗句都是被后世传颂的名言警句。
评说
金庸曾说:“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代的学者,在学习的同时,总会时刻提醒自己,所学的知识,是要为国为民谋取福利的。将自己关在象牙塔中,“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虽然安逸而且看似自由,但是失去了宏大的目标之后,这个安逸和自由也变得空虚起来。人要专心读书学习,但为了书房之外的世事风雨,终有一天,勤勉的学习者都会走出书屋,迎接风雨,最后还社会一个清朗乾坤。
为往圣继绝学
勤于学习的意义,除了个人的提升,还有什么呢?请看宋朝理学家张载的一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立志高远,古往今来,有很多志士仁人,为了这个目的,更加努力上进,不敢懈怠,以期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伟大理想。今日的专心学习,心无旁骛,是为了明日能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之才,为人民做出应有的贡献。
朱熹是我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理学家,与北宋的程颢、程颐兄弟一道,其思想被合称为“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提出之后,深刻地影响了此后中国历史的轨迹,以及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后半期。由此可知,朱熹本人的地位,在儒家学派中极其崇高,他被尊称为“朱子”,得以在孔庙配享孔子。朱熹本人一生勤奋好学,著作等身,诲人不倦;同时,他也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优秀官员。相传,他四岁的时候,就曾经指着天空问他的父亲朱松:“天的上面有什么?”他的父亲非常震惊,四岁的朱熹竟然能够问出这样的问题。原来,从幼年时期开始,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品质,就在朱熹的身上扎根了。朱熹五岁的时候,便在《孝经》的书封上题“若不如此,便不成人”的字样,用以激励自己向古代先贤学习。19岁时,朱熹便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一名进士。
朱熹的好学,是一以贯之的。他本来已经做官,但是因为意识到世风日下,求仙拜佛之风盛行,这是消耗国力、不利于南宋中兴的,因此竟以31岁之龄重新拜师。这一次,他得以拜李侗为师。李侗是北宋理学家程颢和程颐的三传弟子,而朱熹拜李侗为师,便得以承袭二程学说。这是朱熹一生的重要转折点。朱熹的母亲去世之后,他按照制度,为母亲结庐守墓,建造了寒泉精舍。在为母亲守墓的六年期间,朱熹在寒泉精舍里奋发读书,并开始著书立说。在寒泉精舍读书并著述期间,朱熹有了两次重要的会面:一次是朱熹与吕祖谦的相聚,这次会面被称为“寒泉之会”;而另一次,朱熹来到了信州鹅湖寺,与前来的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相会,这次会面则是在学术史上更加有名的“鹅湖之会”。朱熹与陆氏兄弟虽然都是理学家,但是他们的观点各不相同。朱熹认为“心”与“理”是不同的,心用来认识理;而陆氏兄弟认为,心就是理。虽然鹅湖之会并没有让朱熹和陆氏兄弟的思想得到统一,但是这次相会无疑是比较和谐的,而双方在鹅湖之会后,也都对自己的学说进行了反思。后来,朱熹主持白鹿洞书院,陆九渊还曾经来到白鹿洞书院,为白鹿洞书院的学生讲学,与朱熹继续探讨义理之学,双方宾主相得。朱熹也为陆九渊之兄,同样参加过鹅湖之会的陆九龄撰写了墓志铭。
朱熹本人好学不倦,读书时,提倡“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就是有名的朱子读书法。我们尤其要注意到朱熹的“居敬持志”,这是他一生治学的态度,要求学者抱有远大志向,并为了远大志向不懈努力。朱熹本人便严格遵守了这些原则,治学一生。朱熹直到临终之前,仍然惦念着未完成的著述,修改他的《大学章句》。他一生著作等身,为两宋理学发展做了集大成的贡献:《诗集传》《近思录》《通鉴纲目》《周易本义》等,都是他勤勉耕耘一生留下的著作。其中,有一部著作尤其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四书章句集注》。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一说法由朱熹首创。朱熹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两篇,作章句,又作《论语集注》和《孟子集注》,集合起来,便是我们今天所知的《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以至于朱熹的“四书”,成为了明清两代科举考试最重要的根据,深刻影响了两朝的科举格局。
而朱熹本人在好学并著述之余,也是一个著名的教育家,其《朱子语类》就是他与学生讲学论辩的语录集成。在此之外,他每到一处,便会兴建书院。朱熹出任南康府知军时,寻访南唐白鹿洞书院旧址。找到之后,便在庐山五老峰重建白鹿洞书院。他曾亲自主持白鹿洞书院的讲学工作,订立了著名的《白鹿洞书院教规》,这一规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早期重要教育规章之一。他曾这样在《白鹿洞书院教规》中写道:“我观察古代圣人教人学问的深意,没有不是将学问中的义理讲解明白,使学生修习个人品德,然后再将优秀的品行从自己推及其他人。并不是只要学生专心记诵阅览,写作诗词文章,然后只是用来沽名钓誉,谋取禄位的。现在做学问的人,却已经将这个原则反过来了。”朱熹对当时的治学、为官环境感到非常忧心,但他仍然亲自带领白鹿洞书院学生为学。希望能够培养出一心治学,能够修身齐家,为国为民的学者,继承圣贤的学问和品行。此后,朱熹又建立了“竹林精舍”,即多年之后被赐名“考亭书院”的书院机构;在武夷山时,主持建立了武夷精舍;在知潭州任上,又在长沙重建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位于长沙岳麓山上,与白鹿洞书院一样,都是宋代四大书院之一。朱熹重建了岳麓书院,并为书院聘请了名师,招收生徒,一时之间,岳麓书院恢复了往日的繁荣,直到明清,岳麓书院仍然是一处文化重镇。可以说,朱熹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也正是他“为往圣继绝学”的体现。
评说
朱熹幼时便致力于“为往圣继绝学”,而他终其一生,以全部生命做到了专心致志,敬业修身,著书立说,并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我们勤奋刻苦,不舍昼夜地学习,应当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显耀与禄位,而应当心怀更加高远的目标,为了这一目标奋斗终身。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得到学习之“道”,才能真正专一刻苦并学有所成,为祖国和祖国的人民贡献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