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俄钢盔发展前传1916-1940
前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绝不是偶然的,与其他欧洲国家一样,1914年8月,俄罗斯帝国也轻率地加入了战争。此时作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俄国,这台被过分渲染的“蒸汽压路机”开动起来却很差,虽野心不小,却力不从心,不但军事经济力量不足,而且战备工作进展缓慢,特别是军工生产、物资储备、战场准备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难以置信的缺点。这一时期的俄军的军事思想单纯强调进攻,没有防御作战的准备,强调速战速决,没有长期作战的准备,战争初期他们的一切设想就彻底破产。当俄军投入战斗时,士兵的头上仅戴着布帽或软帽,没有任何的防护。在二十世纪初的日俄1904-1905年战争中,尽管已开始遭遇到重炮和机枪的致命火力,但俄罗斯人仍没有适应当时的战争形态,因此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部队在战斗中因为头部创伤而遭到了惨重的伤亡。当时派出观察员的西方国家在这方面也是不及格的,他们也并没有理解现代战争的真正内涵。
实际上,在遭遇了高爆弹和自动步兵武器导致大量头部创伤后,很少亲临前线的参谋们终于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法国第一个给他们的军人配发了钢盔。一位地方司令官,深受因炸弹爆炸溅起的石块而导致大量头部伤害的困扰,制造了一种原始的钢质头部护甲,但在其他地方并没有模仿这种做法。法国人曾经对部队伤亡人数进行了认真分析,并在法国的平顶军帽下面加装钢板进行了试验,试验的结果是确定了头部需要更好的防护。在法国陆军后勤部门的路易斯·奥古斯特·阿德里安将军(Louis Auguste Adrian,1859-1933)的指导下,一个设计小组、原型制造和试验单位被指派去开发一种防护钢盔以提供给所有战斗部队使用,其结果就是著名的M1915型“阿德里安”钢盔诞生。
英国则对炮弹爆炸后飞溅弹片的防护更加关心,设计了一种形状类似百年战争中在克雷西(Crecy)和阿金库尔(Agincourt)使用过的头盔。这种平坦、宽边的钢盔曾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作品,但经过改进后,布罗迪MK1型钢盔最终被选定成为英军第一种大规模生产的钢盔,可这种钢盔提供的侧面防护非常少。
德国人很早就领悟到了头部防护的重要性,德国杰出的工程设计发展出了著名的德国钢盔。在设计钢盔前,德国人花费了大量时间收集和分析医疗数据,也分析了法国和英国的设计,确定这些国家的设计都不能为在战壕中作战的士兵提供有效防护。他们认为法国钢盔太轻而且制造需要过多的零部件;英国钢盔在面对高速枪弹时对耳朵和脖子提供的防护不足,结果德国人设计出了重型的M1916型钢盔,后来又发展出了M1917型、M1918型钢盔和几种其他变型。
对二十世纪军用钢盔的鉴别与发展史感兴趣的人,也同样会对俄罗斯帝国与前苏联时代的钢盔感兴趣。由于在前苏联时期,钢盔被做为事关国家安全的装备而予以保密,因此我们很难获得有价值的信息,进而造成对苏联钢盔的具体情况的不了解,在鉴别与收藏上也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错误。随着红色帝国的解体,俄罗斯向世界敞开了大门,一些军事装备信息变得不再神秘,公开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军事研究人员和爱好者们可以详细了解到一些装备研制发展的细节。
在进入正文之前需要说明的是,在写作过程中,通过查找众多资料,尤其是俄方网站的资料,笔者发现俄文资料在不少地方与英文资料有冲突或矛盾的地方,包括钢盔的型号、盔体的厚度、甚至于相关人物的军衔、人物的国别等等,笔者尽量以俄方资料为主。由于资料依然所限,所以交叉使用了西方资料与俄方资料,以便于更好的弄清楚苏俄钢盔的一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