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祀、年
《尔雅》说:“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目前最早的甲骨文一般是盘庚迁都之后的,一直到文丁时代,卜辞和青铜器中一般只会提到月和日,年份一般是没有的。到了帝乙、帝辛父子时代,卜辞中开始出现“唯王某祀”的纪年,这与《尔雅》的记载很吻合。一般认为在商代末期,由于祖先要花一年的时间祭祀一轮,是为周祭,所以用“祀”表示一年。因此,“祀”的内涵是祭祀。
周代承袭了商代的纪年习惯,早期也用“唯王某祀”,但后来逐渐改用“唯王某年”表示,除了少数喜欢附庸文雅的贵族还用“祀”字外,大多数人都不用了。“年”字本意是粟的成熟,大概西周早期的粟一年一熟,可见“年”的内涵是农时。
由于商王死后才有日名,周王死后才有谥号,所以当时制作器物的人心里自然很清楚自己所指的是哪个王的年份,但是后人就搞不清楚了。这使得我们给甲骨、青铜器断代带来极大的麻烦,需要从其他角度找证据来推理年代。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耗日持久的推理游戏,夏商周断代工程就是这个推理游戏的阶段性系统工程。
西周初年,古人还曾经使用过“以事纪年”的纪年法,大概是以这一年发生的某件大事作为年份标记,以便与其他年份区分开来。但是问题在于,这种纪年法的标准难以统一,也不方便记录年初的事件。不过,我们可以把王年纪年法看作一种标准化的以事纪年法,毕竟每代君主不可能正好在年尾年头“交接班”。总之,到了西周中后期,从青铜器上就看不到这种纪年法了,然而这种纪年法并没有绝迹,起码战国时期的楚国还在使用。
由于我们没有发现夏朝之前的可信文字资料,所以我们无法知晓夏朝是否用“岁”表示一年,但我们知道“岁”的本意是岁星,即木星。木星是绕着太阳转的,公转周期约为11.86年,取整数为十二年。于是古人曾经尝试用木星在天区中的位置来纪年,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的岁星纪年法:星岁纪年和岁阴纪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