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蛰伏入贡 从肃慎到靺鞨(6)
渤海人冶铜已具规模,他们用铜制作生活用品和装饰品,还将大批熟铜销往淄青(今山东半岛)。渤海时代出土的铁制品已近五十种。铁的主产地是中京,以显州位城县最为著名。在金银制品制作方面,渤海人也不乏能工巧匠。和龙县北大地、宁安县上京、敦化县六顶山等处渤海遗址里出土的金银制品中,有金带、金饰件、金钏、金耳珰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银钗等。另据史书记载,唐元和九年(814年),渤海曾向唐进献金、银佛像各一。此外,渤海擅造陶瓷制品,如碗、钵、罐、杯等,而釉陶、三彩陶也多有出土。渤海故城寺庙遗址出土的舍利函工艺高超,足证其手工业发达。更为令人称绝的是渤海都城,其规制可与唐王宫媲美,出土的宝相花纹砖、三彩兽头和鸱吻堪称国宝。
尽管已进入农耕社会,但渔猎和采集仍在渤海社会占有一定地位。而从事渔猎的主要是越喜、铁利、拂涅、虞娄等部居民。他们猎取貂、虎、豹、熊、罴、鹿、鹰、鲸鲵鱼、鲻鱼、乾文鱼等,采集的贵重品种包括人参、白附子、松子等,而这些多作进贡和贸易之用。
渤海国交通四通八达,陆路、水路皆有重要干线和航道。主要有通往唐朝的朝贡道、通往日本的日本道、通往朝鲜的新罗道,还有与周邻陆路交往的营州道、契丹道等。渤海国在存国的229年间,派遣使团众多,其中人数最多的一次有359人。渤海与日本海上交往较为频繁,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其造船业和航海技术的先进与发达。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这是晚唐诗人温庭筠的诗作《送渤海王子归本国》,诗中称赞了渤海王子的才气,由此也可看出渤海与唐朝的友好交往。
立国之初,大祚荣即送留学生至长安太学深造,“习识古今制度”。当时渤海国曾涌现出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书法家。
在仅存的史料中,渤海人的文字和书法被日本人誉为“笔下雕云”、“毫含松烟”。虽然留存下来的渤海诗文数量很少,但体裁很多,有绝句、律诗、古风、七言、五言。而渤海国贞理、贞孝二公主的墓志铭酷似唐代风格的骈文。
渤海官员及使臣的汉文水平极高,他们中一些人撰写的诗词,无论韵律还是意境都不逊于中原文人的作品。如唐元和三年(808年)渤海诗人释仁贞的诗《七日梦中陪宴》就极富韵味:“入朝贵国惭下客,七日承恩座上宾。更是凤声无妓态,风流变动一回春。”
当时的渤海不但建立了一整套儒学教育体系,而且以汉字为唯一的通用文字,文学、史学、艺术、科技、宗教以及风俗习尚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和熏陶,其上层社会逐渐趋于唐化,“与华夏同风”(《元氏长庆集·制诰》)。
渤海的音乐和舞蹈更是独具民族特色。740年,渤海国已珍蒙出访日本时曾为日本宫廷演奏渤海乐,随后日本派人来渤海学习“音声”,并吸收渤海乐为日本宫廷乐。直到渤海国灭亡后,其教坊还为辽人所用。宋朝人王曾出使辽国时,记载了其在柳河馆一带目睹渤海遗民载歌载舞的场面:“渤海俗,每岁时聚会作乐,先命善歌舞者数辈前行,仕女相随,更相唱和,回旋宛转,号曰踏锤。”此外,渤海人崇尚佛教,现存兴隆寺的最典型的佛教珍品“石灯幢”制作精美,造型天成。
值得一提的还有20世纪50年代发现的渤海“二十四块石”遗址。它们先后在俄罗斯滨海区,朝鲜平壤,中国吉林、黑龙江等二十多地被发现。其中,坐落于敦化敖东古城东南的“江东二十四块石”因留有较多人类文化信息而在国际考古界知名。遗址现存二十三块大石块,东西为纵,南北为横,一纵八块,一横三块,每块石头约0.8立方米,两侧的六块石头上有人工打凿出的较深、较精致的凹槽。目前,“二十四块石”的用途尚无定论。
渤海国在存续的二百多年间,与大唐之间互有需要和依赖,双方使节、官员、学生、僧侣、商人等来往不断,关系十分融洽。唐廷对渤海有求必应,而渤海也“不亏臣节”,忠实履行其应尽义务。
在这种和谐气氛下,渤海与内地之间“车书一家”的局面逐渐形成了。渤海国十五代王共遣使臣前往唐朝多达132次。
但是,事实上这种和谐的气氛也是经过铁与火的洗礼才最终确立的。
开元七年(719年)三月,大祚荣去世,唐玄宗对前来报丧的渤海使臣诏赠特进,赐予帛五百段,同时派人赴渤海吊祭。同年,唐册封大祚荣嫡子大武艺为第二代渤海郡王。不料,大武艺却仿照汉制,私自建元“仁安”,弃用中原王朝正朔。第二年,唐派人前来,决定联合渤海讨伐契丹和奚,但被大武艺借故推辞。大武艺还积极开疆拓土,“斥大土宇,东北诸夷臣畏之”(《新唐书》)。
开元十年(722年),黑水靺鞨部落酋长倪属利稽朝唐,被唐玄宗封为勃利州刺史,自此,黑水靺鞨脱离渤海控制,归附唐朝。开元十三年,唐在黑水靺鞨地面设黑水军,次年建黑水州,后升为黑水府,政治地位与渤海并肩。
黑水靺鞨此举引起大武艺强烈不满,他决意攻打黑水靺鞨,却遭到胞弟大门艺的反对。大门艺温文尔雅,曾受命在唐宿卫八年,在学识上远胜其兄。他劝哥哥不要与唐朝为敌,并举出高丽被唐所灭的例子,试图说服哥哥。怎奈大武艺一意孤行,执意要出兵攻唐。不仅如此,他还让大门艺做主将,置弟弟于两难境地:若大门艺战败,则可借机治其罪,从而削弱其势力;若战胜,则可证明自己的决策正确。
大门艺无奈,领兵抵达边境,但按兵不动,并再次劝哥哥回心转意。大武艺大怒,派堂兄大壹夏接替弟弟,不但撤销了大门艺的军职,还下令杀他,大门艺只好逃到唐朝。玄宗得知事情原委,封其为左骁卫将军,又将他密送到安西(新疆省库车县)保护起来。大武艺气急败坏,派使节上疏唐玄宗,请求斩杀大门艺。唐玄宗为息事宁人,谎称大门艺已被“投之恶地”,并遣鸿胪少卿李道邃、源复使前往渤海宣谕。不料大门艺被保护起来的真相泄露,大武艺得知后大怒,上疏指责唐廷。为置大门艺于死地,大武艺还派刺客到洛阳搞暗杀,但没有成功。唐玄宗令人捉拿大武艺派来的刺客,将他们全部诛杀。
开元二十年(732年),大武艺兵分两路袭唐。一路由张文休率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害登州刺史韦俊。另一路自己亲率,“至马都山,屠城邑”,使“吏民逃徙失业”。得知大武艺叛逆,唐朝迅速出动大军,南北夹击,左右联合,大武艺的军队迅速溃败。开元二十三年,大武艺遣使赴唐请罪,唐玄宗对其大加斥责:“不识逆顺之端,不知存亡之兆,而能有国者,未之闻也。”大武艺在位十八年,于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在郁闷中离世。
大武艺的儿子大钦茂继位后,吸取大武艺的教训,一改父亲的作风,偃武修文,对唐朝谦恭有加,使渤海国进入和平发展时期。也正是在大钦茂在位的长达五十六年的时间里,渤海国一度强盛起来。
至第十世王大仁秀时期,渤海国以儒家“文治”之纲,起用能臣良将。大仁秀“南定新罗,北略诸部”(《辽史》),使动荡二十多年的渤海国局势趋稳。大仁秀在位的十三年里,“开大境宇,厘定京、府、州、县之名”,恢复了渤海生机,使渤海进入中兴时期。至第十三世王大玄锡时,渤海国达到鼎盛阶段,获誉“海东盛国”。
建国之初,据《册府元龟·九百九十五卷》记载,渤海疆域“南接新罗,西接越喜靺鞨,东北至黑水朝乏鞍,地方二千里,编户十余万,兵数万人”。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营,至第十一代王大彝震时期(831—857年),渤海国京、府、州、县齐全,“辖地方五千余里”:东临日本海;西至吉林省乾安、长岭和双辽县一带,与契丹相接;南至朝鲜德源附近的龙兴江(泥河);北边西起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东向约沿七星河或挠力河,越乌苏里江,再顺比金河至日本海;西南约东起朝鲜孟山附近,越大同江后在价川附近再过清川江,在义州北越鸭绿江,过辽宁省丹东市北,再经抚顺市与新宾满族自治县间、开原县与昌图县间,达于双辽县境。
公元830年,大仁秀故去。因其子大新德早死,由其孙大彝震继位。大彝震继承祖父做派,以“文”治国,国力日盛。唐文宗称誉大彝震道:“遵礼仪而封部和乐,持法度而渤海宴宁。远慕华风,韦修诚节,梯航万里,任士之贡献具来。”(《文苑英华·卷四百七十一》)
至十四世王大玮瑎执政时,渤海国势渐衰。公元906年,大玮瑎死,第十五世王大諲撰继位,次年唐亡。大諲撰无力平复渤海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给了觊觎渤海的契丹可乘之机。
渤海国后期,契丹兴起,其酋长耶律阿保机南定东、西奚,北制室韦等族,西征获胜。为进军中原,耶律阿保机于辽天赞四年(925年)十二月亲征渤海。次年攻下渤海扶余城,旋即围攻忽汗城(即上京龙泉府),大諲撰无奈投降。至此,立国229年的渤海国灭亡。之后,耶律阿保机改渤海国为东丹(东契丹之意)。
渤海国的灭亡有其内部原因。首先是渤海国后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和争权夺势日趋激烈。
在大钦茂时,渤海就开始大兴土木,筑城建宫。至大彝震时,园林、亭榭、楼台、殿阁更是遍布上京。《辽史》载:“至彝震时拟建宫阙。”上京龙泉府宫等也正是这一时期所建。如此便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重了百姓负担。而渤海贵族、官僚也随之日益腐化骄奢,致使他们与农人、手工业者、部曲(介于奴婢与良人之间的“贱口”)和奴隶矛盾愈加尖锐。此外,当时渤海的军队增至数十万,庞大的军费开支也加重了百姓的负担,阶级矛盾再次激化。
不仅如此,大钦茂死后,渤海统治集团内部不断争权夺势,互相残杀。从第五世王大华玙起,至第九世王大明忠,约二十五年时间里,渤海国更换六王。先是大钦茂“族弟”大元义以武力夺位。此后大钦茂的孙子大华玙为夺回王位又杀掉了大元义。而十世王大仁秀继位也经历了激烈争夺。末王大諲撰继位后,“庸愚暗昧,统驭失宜”,渤海内部矛盾更加激化。最后大諲撰虽保住了王位,但渤海国已元气大伤。公元925年,渤海将军申德等五百人归降高丽。其后,又有礼部卿大和钧、均老,司政大元钧,工部卿大福謩,左右卫将军大审理等率民百户往投。而后,左首卫小将冒头干、检校开国男朴渔等也率民千户投高丽。据《高丽史》载,自渤海亡后至公元938年,先后逃亡至高丽的有数万户,约十余万人,其后仍有逃亡者。他们投奔高丽后,除少数在辽统和年间辽对高丽的战争中被辽俘掠回到今鸭绿江以西居住外,多数融合于高丽民族中。耶律阿保机正是趁渤海分崩离析之际灭掉了渤海。
但渤海国的灭亡更主要的原因是外部形势的剧烈变化。从本质上看,渤海国是女真族系对于崛起的第一次尝试。但此时的靺鞨人还不够成熟,最为先进的渤海人也要依靠全盘照抄中原王朝来建国,自然也不具备跟盛唐帝国对抗的能力,反而要依附于唐帝国来生存。在唐帝国灭亡后,失去依靠的渤海国自然也无力对抗蓬勃兴起的契丹人。
渤海国灭亡后,大批渤海人不愿接受契丹统治而外逃,有的投奔高丽,有的逃亡到黑水靺鞨或中原地区。此外,一些渤海人还被契丹强行迁往别地。
女真之源:靺鞨
接过渤海人(栗末靺鞨)崛起之路接力棒的是黑水靺鞨。最终,让女真民族首度崛起的女真完颜部也正是由这个地处更为东北、更为落后但最为劲健的黑水靺鞨部落联盟诞生出来的。
“黑水靺鞨”之名最早见于《北史·勿吉传》:“勿吉国在高句丽北,一曰靺鞨。其部类凡有七种:其一号粟末部,与高丽接,胜兵数千,多骁武,每寇高丽;其二伯咄部,在粟末北,胜兵七千;其三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其四拂涅部,在伯咄东;其五号室部,在拂涅东;其六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其七白山部,在粟末东南。胜兵并不过三千,而黑水部尤为劲健。自拂涅以东,矢皆石镞,即古肃慎氏也。东夷中为强国。”《隋书·东夷传·靺鞨》亦载:“靺鞨,在高丽之北,邑落俱有酋长,不相总一。其六曰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由此而知,黑水靺鞨还只是靺鞨族七大部之一。
关于早期黑水靺鞨的居住地,《新唐书·北狄·黑水靺鞨传》称黑水靺鞨居住在肃慎,距离京都东北六千里,东临大海,西属突厥,南边是高丽,北部为室韦。史籍还说黑水界南到渤海国德理府,北到小海,东至大海,西至室韦,南北约二千里,东西约一千里。曹廷杰据此考证说:今爱珲城以西为古室韦地,则自今黑龙江以东俄界海兰泡,东至庙尔地方,混同江南北两岸都是古黑水部落,只是东西约三千里,不止是一千里。清人所说的混同江,指的是今黑龙江自黑河市以东的江段;而渤海国德理府则在今黑龙江依兰县境。这样,黑水靺鞨的居住地西起今黑龙江黑河、瑷珲,东至今日本海,北在今黑龙江南北两岸,南抵今依兰一线与渤海为邻。因为其所居以“黑水”即今黑龙江为中心,故称“黑水靺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