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陆军因其装备精良和士兵训练有素而被其他国家公认为世界上最精锐的部队。在闪电战思想的指导下,这支虎狼之师以锐不可当的钢铁洪流席卷了大半个欧洲,给作战对手以重创甚至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也可这样说,成就德国陆军威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其装备的型号众多的全履带和半履带军用车辆,而在后者中,Sdkfz 250型和Sdkfz 251型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德文名称:Schüzenpanzerwagen)是德军中装备数量最多、使用范围最广的半履带作战车辆。两款车型采用一轻一重之搭配,成为德国机械化作战部队的中流砥柱。
Sdkfz 250型半履带装甲车相对于Sdkfz 251型而言,是一款轻型和小载员量的陆军装甲车辆,该车在30年代由德国迪马格公司研制,“迪马格”是缩写“Demag”(德文全名:Deutsche Maschinenfabrik)的中文音译,意为“德意志机械制造公司”,德国人在二战期间一直保持了该系列车型的改进和量产。根据车型构造的不同,该车可分为旧型车体(Alt)和新型车体(Neu)两种型号;而根据作战用途,Sdkfz 250型装甲车又可划分为12种官方子型号(从Sdkfz 250/1型至Sdkfz 250/12型)及多种作战部队的临时改装型,具体包括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侦察/战斗车、装甲通讯指挥车、装甲炮兵观测车、装甲布线车、弹药运载车、自行迫击炮车、突击炮车和轻型坦克歼击车。车辆作为武器平台,除装有德国制式的一至两挺MG34型和MG42型机枪外,还可安装37毫米轻型反坦克炮、28毫米锥膛炮及缴获的法国哈奇开斯反坦克炮,后期新型车体车辆甚至装了24倍径的75毫米短筒炮和50毫米反坦克炮。Sdkfz 250型装甲车的作战使用贯穿了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时该系列车型被广泛装备到德军装甲、装甲掷弹兵、炮兵、工兵和通讯部队中。另外Sdkfz 252型弹药运载车和Sdkfz 253型炮兵观测车作为Sdkfz 250型装甲车的外延型号,专门在德军早期的突击炮部队中服役,也属于Sdkfz 250型装甲车族中的一员。
另外一款德国半履带装甲车则是大名鼎鼎的汉诺马格版Sdkfz 251中型半履带装甲人员输送车。“汉诺马格”是“Hanomag”(德文全名:Hanover Maschinenfabrik)的中文音译,意为“汉诺威机械制造公司”。该车的研制最早始于30年代后期,其最主要的作战用途是运载一个掷弹兵班的士兵伴随坦克部队迅速投入作战。根据先后投入生产的车型构造不同,Sdkfz 251型装甲车可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四种车型,该车的一些早期型号也有采用铆接车体和焊接车体的区别;根据作战用途的不同,Sdkfz 251型装甲车又可划分为23种官方型号变型车和多种战场改型,每款变型车根据细节不同又可被划分为不同的子型号,具体包括装甲人员输送车、装甲侦察/战斗车、装甲无线电通讯车、装甲指挥车、装甲炮兵观测车及多种炮兵测绘车辆、装甲布线车和电话换线车、火炮牵引车、自行迫击炮车、自行火箭炮发射车、突击炮车、喷火装甲车、中型坦克歼击车、轻型自行防空炮车,及到战争最后阶段才出现的红外夜战装甲车。车辆作为武器平台,除装有德国制式MG34和MG42型机枪外,还可安装37毫米轻型反坦克炮、28毫米锥膛炮,甚至缴获的苏联反坦克枪等轻型武器。此外,24倍径的75毫米短筒炮、75毫米反坦克炮、14毫米火焰喷射器、20毫米轻型防空炮等武器装备也可被装在Sdkfz 251型装甲车的底盘上。Sdkfz 251型装甲车的作战足迹几乎遍布了所有二战时期德军参战的陆地战场,战时该系列车型被广泛装备到德军装甲掷弹兵、炮兵、工兵、通讯和防空等部队中。值得一提的是,战后Sdkfz 251型装甲车并没有从欧洲大陆消失,作为华约重要成员之一的捷克斯洛伐克,其陆军仍装备Sdkfz 251型装甲车的改进型,并被赋予“OT-810”的正式型号。该车在捷克陆军一直服役到90年代,主要被作为装甲人员输送车使用,也有一些OT-810型半履带装甲车被改装为辅助车辆和坦克歼击车使用,其中比较著名的是OT-810D型自行无后坐力炮。
本书将主要围绕二战时期的徳制Sdkfz 250轻型半履带装甲车和Sdkfz 251中型半履带装甲车展开论述,内容包括战车研发和作战使用等部分,并按照车型分篇介绍。德国在二战时期研制的型号众多的半履带运输、牵引或其他辅助用途车辆,不属于半履带装甲车的范畴,因此不在本书的介绍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