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一本通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三章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产生于19世纪末叶的德国。这一时期欧洲自然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心理学以一门独立的学科从哲学的体系中分离出来,同时物理学、化学、生理学的发展从不同的方向上推动了心理学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人们把物理学的概念和研究方法运用到心理学中,把心理活动视为力的活动,视物理规律为心理规律的根源,用物理实验的方法去进行心理学实验,产生了心理物理学。19世纪中叶的德国,生理学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由于生理学与心理学的密切关系,导致了心理学的发展。化学在当时是注重分析法的一门科学,一些早年曾从事化学研究工作的心理学家把化学研究中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中,形成了心理化学的观点。所谓构造主义心理学,就是要求应用化学分析方法去分析研究各种心理现象的构造及其有关的基本规律。因此,构造主义心理学也被称为元素主义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家们首创了用实验的方法系统地研究人的心理问题,并且建立了心理实验室,使用和创造了各种实验的设备、仪器和手段,为现代心理学的建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杰出的代表人物是冯特和铁钦纳。

冯特是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奠基人,其主要观点包括以下方面: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直接经验

冯特认为心理学与物理学等其他科学一样,研究的对象是经验。心理学与物理学的区别,在于心理学研究的是直接经验(即人可以直接经验到的感觉和情感心理过程),这是一种主客观不分、浑然一体的东西。而自然科学(如物理学的分子、原子等物质现象)则属于人的间接经验。间接经验是由概念通过人的推论得到的。在这里,经验成了统一的心理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而经验毕竟是主观的。这种心理学在哲学上的倾向是显而易见的。

2.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

冯特认为心理是可以而且必须加以分析的。如果把心理分析到最终不可再分的成分,这些成分就被称为心理元素。这种分析的方法就叫元素分析。这些心理元素是构成复杂心理的基本单元,通过联想、统觉进行创造性的综合来达到心理的复合体。

冯特认为心理元素有感情之分,而元素的结合叫做心理的复合,感觉元素的复合形成人们的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同时感觉元素与感情元素又相互影响、相互补充。所谓创造性的综合,即是通过联想和统觉两种形式形成心理复合体的过程,冯特尤其看重统觉的作用。统觉的作用就是把各种感觉联结起来的主动过程(而联想则是一种被动的不受意志支配的过程)。统觉在冯特的心理学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他认为心理元素综合为复合体的过程是由统觉完成的,统觉包括关联、比较、分析和综合等各种组合的过程。

3.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实验内省法

冯特研究心理学的方法是实验内省法,即把“自我观察”的内省同实验结合起来。传统的内省心理学方法是一种古典式的、思辨性的经验式内省方法,而实验方法可以使自我观察在可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精确而严格的测量,这种方法使内省心理学向前发展了一大步,为实验心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由于他对经验的唯心主义认识,他只注意个人的心理经验,全然不顾客观条件对被试者的意义,主观性很大,使之失去了客观基础,失去了研究的现实意义,因而难以发现心理活动的规律。

总而言之,冯特的心理学是有贡献的,他的心理学体系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发展了传统的心理学,而且为后代心理学研究开拓了新的领域。

铁钦纳认为一切科学的对象都是经验。铁钦纳的主要观点如下。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但他又不同意冯特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区分。物理学是研究不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而心理学是研究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他同时又认为“心理不是脑的功能”,而“身体只是心理的条件”。这样铁钦纳又把神经系统与心理割裂开来了,从而复归到早期冯特的心身平行论观点。

铁钦纳还进一步说明了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在他看来,经验、心理、心理过程和意识都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表现形式,但它们还是有区别的。所以他指出:“虽然心理学的对象是心理,但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却往往是意识。”

铁钦纳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或意识内容的本身,不应该研究其意义或功用。他坚持心理学是一门纯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观察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因而是一种内部观察,即内省。具体地说,内省是对意识经验的自我观察。

铁钦纳为内省法规定了种种限制。第一,铁钦纳坚持只有训练有素的观察者才能进行内省,坚持反对使用未受过训练的观察者。第二,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好是根据记忆来进行内省描述,这样内省就变成了回忆,内省考察变成了事后考察。而老练的观察者则会养成一种内省态度,因而他在观察进程中不仅可以在心里默记而不干扰他的意识,甚至还可以做笔记。第三,自我观察包括注意和记录两部分。注意必须最高度的保持、最高度的集中,记录必须像照相一样精确。第四,内省者必须在情绪良好、精神饱满和身体健康时,在周围环境安适、摆脱外界干扰时,才能进行观察。第五,内省必须是公正而无私地描述意识状态自身,而不是描述刺激本身。最后,铁钦纳赞同冯特把内省与实验结合起来的做法。总之,铁钦纳在心理学研究方法上对冯特的实验内省法加以改造。

3.心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像冯特一样,铁钦纳也把意识经验分析成基本元素,但又在冯特的感觉元素与情感元素之间增添了一个新的意识元素,即意象。这样,人的一切意识经验或心理过程都是由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在这三种意识元素中,铁钦纳研究最多的是感觉,其次是情感,最少的是意象。感觉是知觉的基本元素,包括声音、光线、味道等经验,它们是由当时环境的物理对象引起的。意象是观念的元素,可以在想象或当时实际不存在的经验中找到。情感是情绪的元素,表现在爱、恨、忧愁等经验之中。

铁钦纳的构造主义提供了一个相当强有力的正统体系,充当了批评的靶子。但铁钦纳却坚持心理学的实验研究方向,为推动心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

20世纪20年代,构造主义心理学在铁钦纳之后逐渐衰落。

机能主义心理学派

机能派心理学是与构造主义心理学相对立的心理学派别。这个心理学派与实用主义哲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它产生于19世纪末叶的美国。公认的几个代表人物是詹姆斯、安吉尔、杜威等。他们吸收了英国贝克莱主教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边沁的功利主义,又借鉴了阿芬那留斯的经验批判主义,还接受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学说,他们创立的实用主义哲学非常适合当时美国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当他们把它用于心理学的研究时,就创立了机能主义心理学。他们的心理学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他们都反对构造主义把意识分析为元素,他们关注心理的作用而不十分注重心理的内容,他们重视心理学的应用而不同意把它当做一门纯理论科学。他们还主张心理学的任务不仅要研究一般成人的心理,还应把动物心理、儿童心理、变态心理等纳入心理学研究的范围。一句话,机能派强调意识的机能,研究心理现象适应环境的机能和效用。它是一个极端生物学化的派别,把人和动物的心理都看做是有机体对环境的顺应。

威廉·詹姆斯(1842~1910)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心理学家,生于纽约,曾在哈佛大学学习医学,获医学博士学位,并且曾在哈佛大学任生理学讲师、心理学与哲学教授。他耗费12年时间与精力,于1890年完成了鸿篇巨制《心理学原理》,该书将当时的心理学知识组织为系统性的学科,所阐述的主题包括感觉、知觉、大脑功能、习惯、意识、自我、注意、记忆、思考、情绪等。此外他与同时代的一位丹麦生理学家郎格提出了心理学史上最早的情绪理论—詹姆斯-郎格情绪理论。他于1894年和1904年两度担任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詹姆斯强调对心理机能和功用的要求,主张心理意识的功用就是要指引有机体达到生存所必需的目的。这是他继承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生存竞争观点的结果。他强调心理的非理性方面,认为个人的情绪、需要和欲望决定了人的理性中表现的信仰、概念和推理。这些都反映了他的实用主义倾向。

他同意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是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而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流。他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导致破坏心理的整体,而误解为意识是由片断和元素集合而成的。詹姆斯认为意识有四种状态。

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

意思是说:每一种意识都存在于具体的个人之中。他从个人的经验出发,认为没有任何意识是不属于任何人的纯粹思想,因此,人们在一般条件下处理的意识都应该从个人出发。

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

就是说,没有任何人的经验可以是不变的,因此,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只能出现一次,即使下一次再出现,也不可能与以前的情况完全相同。如果从意识是常新的角度看,应该说他对于反对意识孤立不变有可取之处,但是他借此而否定人们的意识中也有相对稳定的东西,进而又反对洛克式的反映论则是其不可取的地方。

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

尽管意识流也有隔断(如在睡觉时),但是,两个隔断的意识流总是可以取得联系的。一个人的意识不可能把自己的思想与另一个人的思想加以联结。

4.意识的选择性

每个人的意识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他注意的方面,这些注意的方面才可以进入经验,这就是意识的选择性。对同一对象、同一经历,由于人们注意的方面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意识,这本来可以从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角度加以解释,但是詹姆斯却完全把它看成是纯主观的东西,这就难免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哲学之中。

詹姆斯批评构造主义心理学忽视了意识的最主要特征,只静态地研究意识的结构,而忽略了意识的连续性。意识是像水流一样的,他称之为“意识流”。詹姆斯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该只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两个学派争论的焦点在于探讨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科学的定义及研究方向,然而基于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它们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方法学问题。为此,在相持了几十年之后,当另一个新的学派—行为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后,这两个学派就日渐衰落了。

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当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在一系列问题上发生激烈争论的时候,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另一种思潮:行为主义的思潮。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发表了《从一个行为主义者眼光中所看的心理学》,宣告了行为主义的诞生。

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在华生看来,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因而无法对它进行客观的研究。心理学的对象不应该是意识,而应该是可以观察的事件,即行为。行为主义产生后,在世界各国心理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行为主义锐意研究可以观察的行为,这对心理学走上客观研究的道路有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它的主张过于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否定研究意识的重要性,因而限制了心理学的健康发展。

约翰·华生(1878~1958)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行为主义又被称作“S-R心理学”,即刺激—反应心理学。在华生看来,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而且必须成为一门纯生物学或纯生理学的自然科学。

1878年,华生出生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维尔。还在孩提时代,他就显示出了日后成名立业所需具备的两个特点:喜欢攻击,又富有建设性。他曾坦言,在上小学时他最喜欢的活动就是和同学打架,“直到有一个人流血为止”。另一方面,12岁时他就已经是一个不错的木匠了。在他成名之后,他甚至为自己盖了一幢有十几个房间的别墅。

在获得了硕士学位后,华生进入芝加哥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学位,曾就学于杜威。后来他转到了心理系,在1903年取得了芝加哥大学第一个心理学博士学位。在读书的时候他便与众不同,喜欢用老鼠而不是用人来做被试。毕业后华生先是在芝加哥大学教书,后来又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系任职。在此期间,他开始探索用行为主义的方法来取代当时的心理学,他的观点很快受到了学术界的欢迎。1913年,他发表了影响巨大的《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此后不久,行为主义开始风行心理学界。

华生继承和发展了机能主义心理学贬低意识的思想传统,吸收动物心理学的客观模式,以可观察行为的研究取代了意识和心理的研究,创立了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的主要观点包括以下方面: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的活动或行为

华生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自然科学的)一个部门。他认为以往心理学把意识作为心理学的对象来蒙骗自己,因为意识是不可捉摸的和不可接近的。他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为了把心理学真正纳入自然科学而与自然科学接轨,必须明确以下几点: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打开自然科学结构之门的钥匙也应该能够打开心理学之门。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一些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的字眼。这样心理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障碍被消除了,那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就可以用物理、化学的字眼加以解释了。

2.以客观方法为研究方法

华生把以往心理学缺乏效用的原因归咎于内省法。因此,他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他认为内省陈述的真假无法确定,因为一个人除了能对自己进行内省观察外,绝不能对任何别人进行内省观察。只有客观地观察初始的刺激和终了的反应,才能得出互相验证的结果,才符合一切自然科学要求的真实性的原则。

华生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种是不借助仪器的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种是言语报告法。即由于人类是首先借助于语言去从事反应的动物,而且往往人类可观察的反应就是语言,因此,观察自我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不失为一种研究方法。第三种方法是条件反射法。对于动物心理,对于聋哑、婴儿及一些病态心理的人进行研究,可以用条件反射法,它还可以校正口头报告的不精确性。第四种方法是测验法。这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即借助于语言行为的心理方法。他认为为了避免完全依赖于个人的说话能力,应该更多地重视不一定需要语言的行为测验。

从华生的整个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看,他虽然极力主张研究行为,否定心理意识,但是他又无法回避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因此,他在方法论上又难以坚持行为主义的成见,有时不免陷入自相矛盾。正因为如此,他的观点不可能不被后来者加以修正。

从1930年起,早期以华生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被新的行为主义所代替。新行为主义一方面要求克服华生旧行为主义中的缺陷,另一方面还接受了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美国流行的操作主义的观点。一般说来,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仍然坚持刺激反应的行为公式,仍然坚持“反应”在心理学定义中的中心地位的观点。但在一定程度上摒弃了华生的偏激观点,承认意识的存在,甚至于并不忌讳传统心理学中的一些概念(而这在华生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是坚决排斥的),然而却不同意那种简单的机械的刺激—反应公式。例如托尔曼(1886~1959)为了克服早期行为主义忽视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提出了“中介变量”的概念,试图用在刺激(情境)反应之间的有机体内部发生的变化来解释早期简单的刺激—反应公式所不能解释的事实,新行为主义的心理学家除了托尔曼外,还有赫尔和斯金纳等人。

精神分析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是20世纪最重要的学术思潮之一。其创始人是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作为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精神分析与其他心理学流派有着明显的不同:首先,西方心理学的其他流派要么是研究意识经验,要么是研究行为,对于人意识不到的心理事实,即无意识或潜意识是不予重视的。而精神分析研究的恰恰是无意识或潜意识。其次,其他的心理学流派都是学院派的,即都产生于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体现了经验主义或联想主义的传统。精神分析则不同,它起源于精神病的临床实践。精神分析的创建者们从不关心心理或行为的实验设计,他们所关心的是心理疾病产生的原因,以及采用什么技术去帮助心理上不健全的病人。但是,精神分析同医学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医学对于精神病因的理解是生理学的,即认为精神病因是生理病变的结果,如把变态行为解释为脑损伤的结果。所以,精神分析既区别于学院派的心理学,又区别于临床医学。但是精神分析的影响却超出了心理学和医学的范围:它不仅对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而且对文学艺术、绘画、戏剧、电影、宗教、哲学、社会学、人类学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奥地利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有人将他和马克思、爱因斯坦合称为改变现代思想的三个犹太人,他的学说、治疗技术,以及对人类心灵世界的理解,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1856年,弗洛伊德出生于摩拉维亚,他的父亲是一个开明而严格的人,母亲是一位典型的犹太家庭妇女。1860年弗洛伊德举家迁往维也纳,并在那里生活和工作,直至生命的最后两年。在学生时代,弗洛伊德就对整个人生产生了兴趣。当他进入维也纳大学读医科时,一开始并没有集中精力攻读医学,而是对生物学产生了兴趣。他在德国著名科学家布吕克的实验室里花了6年的时间进行生理学研究。1882年他订了婚,需要一个有可靠收入的职业,为此他不得不开始在维也纳总医院当医生。1886年他同玛莎结婚,并建立了自己的“神经症”私人诊所。他一直维持着这个诊所,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弗洛伊德的主要理论

潜意识学说

精神分析是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但是它在研究对象方面同其他心理学流派又有着显著的不同。虽然像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心理学那样,它也关心人们的心理生活,但是精神分析对心理生活的理解却与学院派的心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构造心理学关心意识的元素与结构,机能心理学关心意识的功能与作用,但是两者所探讨的都是人在清醒时能意识到的心理事件和事实。那些没有意识到的心理事件和事实要么被认为是不存在的,要么被认为是不重要的。然而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而言,那些传统上被忽视的恰恰是它所要关心和探讨的。精神分析也研究那些能意识到的心理事实,但是研究这些意识层面的心理事实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潜意识过程,即那些实际存在,但却意识不到的心理事实。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灵比作大海中的冰山,冰山的主体部分隐匿在海水下面,是看不到的,露出水面的部分仅仅是冰山很小的一块。所以,若以这个形象化的比喻看待心灵,则露出水面的部分是意识,即那些在某一时刻我们能意识到的心理事件,它在我们的心灵中仅仅是很小的一部分,不占重要地位,海水下面的冰山主体则类似于我们的潜意识。所以,潜意识的心理过程占据了心灵的绝大部分,这是精神分析所要探讨的主要领域。

释梦理论

释梦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探索无意识心理过程的一个基本途径。“梦是欲望的满足”,这是他释梦理论的哲学出发点。他认为梦中以视像为代替物来满足的那个欲望,并不是现实实现的欲望,而是未实现或压抑的欲望。梦中实现的欲望,属于无意识,而最后的推动力是本能的冲动。弗洛伊德按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把梦的内容意义分为两个层次:一个表层意义是梦的“显意”,指梦者可以回忆起来的梦的情景及其意义;一个是深层意义,是梦的“隐意”,是指梦者联想可以知道的隐藏在显意背后的意义。

弗洛伊德用凝缩、转移、象征作为释梦工作的基本方法,他探讨了梦的材料的来源,如生活的残迹、躯体内外感知觉的刺激、压抑的欲望、已经遗忘的童年体验,等等。1900年发表的《梦的释义》一书是他一生中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在弗洛伊德的观点中,“性”的理论也占有重要的位置。如果说无意识学说是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础,那么性理论则是无意识学说的核心。在《梦的释义》之后他又发表了《性学三论》一书,其中他研究了性变态、性欲发展过程和性动力理论,界定了性本能和性冲突两个概念和范围,最终揭开了(通过性变态和梦及过失的研究)隐藏在无意识领域中的最原始的冲动。

最后他依据无意识理论的心理划分,建构了他的人格理论。他把人格结构分为三个部分,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为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包括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自我是本我的表层部分,是由本我与现实的接触中划分出来的一部分,是有意识的。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自我的典范,主要是指人性中的高级本性,如良心和自我批判能力等。

精神分析学派的其他代表人物及观点

在精神分析界中,影响力几乎可以和弗洛伊德相当的是荣格。他提出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原型等精神系统的结合概念,主张在治疗中采取宣泄、分析、教育、个体化治疗阶段和广泛的创造性技术,他的贡献还有对心理类型学的发展工作。

而阿德勒发展的个体心理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脱离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基本假设,因为他更多的理论是一种社会性的理论,他假设了优越情结、自卑情结、家庭次序等关系,并在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采取更接近教育的方式治疗,这使他和精神分析之间具有更大的区别。

后期的精神分析学派最大的发展源于两位杰出的女性分析家,那就是安娜·弗洛伊德和克兰茵。安娜·弗洛伊德和艾里克森发展出了精神分析自我学派,其中最经典的观点是艾里克森的自我同一性的阶段性理论。而远在英国的分析家克兰茵则创造性地建立了客体关系心理学理论,客体关系理论是当今精神分析学派中最强盛的理论之一。

1970年以后,曾任美国精神分析学会主席的科胡特在客体关系理论和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治疗的基础上,建立了精神分析的自体心理学派。这一学派从人格的自恋问题着手来治疗来访者,其中最有特点的是对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治疗。

格式塔心理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派是20世纪初期在德国兴起的心理学派,也称完形心理学派。其创始人魏特曼、考夫卡和柯勒自1910年起密切合作,成为格式塔学派的核心。他们于1921年创立了该学派的刊物《心理学研究》。在20年代和30年代,他们先后移居美国并吸引了许多支持者。

1912年,魏特曼发表了一篇题为《似动的实验研究》的论文,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开始。在格式塔学派创始以前,构造主义心理学派主张对意识经验进行分析,将经验分解为单元或元素。经验元素的相加构成复杂的经验。格式塔学派则主张,人的每一种经验都是一个整体,不能简单地用其组成部分来说明。似动现象是一个整体经验,单个刺激的相加并不能说明似动现象的发生。格式塔学派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德语中Gestalt(格式塔)的意思是整体或完整的图形。

格式塔学派认为知觉经验服从于某些图形组织的规律。这些规律也叫做格式塔原则,主要有图形和背景原则、接近性原则、相似性原则、连续性原则、完美图形原则等。客观刺激容易按以上的规律被知觉成有意义的图。

魏特曼及其主要观点

德国格式塔派心理学的产生是从魏特曼所主持的“似动现象”的视觉知觉问题的实验研究开始的。所谓“似动现象”的研究就是要解决活动电影所造成的视知觉运动问题。电影拷贝是不动的,但是在什么条件下会把本来不动的东西看成是动的呢?他通过实验证明,当两条直线(把电影的情况简化为一些先后出现的线条)投放到黑色的背景上时,它们先后出现的时间间隔如果是1/5秒,被试者就只能看到先后出现的两条静止直线。如果两条直线呈现的时间距离缩短为约1/15秒,被试者就会明显地看到似动现象。如果继续缩短两直线呈现的时间间隔为约1/30秒时,被试者就看到两条静止的直线同时出现。由此魏特曼得出结论:运动与视觉有关。两条静止的直线,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的时间间隔长短)表现出似动现象。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按照构造派心理学的观点,把心理现象只分解为元素,并且以为似动现象只是若干不动的感觉元素的相加,是绝对说不通的。魏特曼认为似动现象就是一个格式塔(整体),在心理现象上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整体的性质不存在于它的部分之中,而存在于整体之中。即是说,似动现象绝不是孤立的两条直线所能解释的,他的研究似动现象的论文发表于1912年,于是一般人认为格式塔心理学的创立也从这一年开始。

考夫卡及其主要观点

考夫卡(1886~1941),美籍德裔心理学家,于1909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参加了韦特海默进行的似动现象实验,并成为格式塔学派的主要发言人。

考夫卡最早向美国心理学界介绍了格式塔心理学,对格式塔心理学的对象、方法等问题作了详尽的阐述,使格式塔心理学系统化。考夫卡认为心理学是一个最不能使人满意的科学,因为心理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学、生物学等相比,缺乏强有力的理论原则去面对实际的问题。他认为心理学尚没有建立起一个知识系统的基础,它不能说明一个人类个体的行为以及种种的社会行为,如音乐、艺术、文学、风俗以及时尚,等等。然而,考夫卡又认为正是心理学不合人意的状况,值得人们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求索。考夫卡认为心理学是讨论生物的行为,它和其他的生物科学一样,要解决精神与非精神的关系问题。

考夫卡利用物理学“场”的概念来解释人的行为,认为行为就是一种“场”。这种场分为两大系统,一部分是环境,一部分是自我,二者不可分离,环境是自我的环境,自我是环境里的自我。他又把行为分为细微的行为(在机体内部的活动,受许多环境因素的刺激而激动)和明显的行为(大多数都是发生于外在的范围中,是一种环境中的活动)。环境分为地理的环境与行为的环境,并以此为基础用来说明心理、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另外在研究方法上,考夫卡同其他格式塔心理学者一样,认为内省法和客观观察法都是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但是他们反对构造主义者排斥意义、对象和事物的整体,用人的方法破坏自然的经验的内省法,也反对行为主义者排斥意识或直接经验,只强调刺激—反应的观察。考夫卡强调自然而然的观察法,即能够保留直接经验的完整的现象的直接观察法。

在格式塔学派建立后的数十年里,其理论被应用到学习、问题解决、思维等其他领域。格式塔学派认为,条件化的重复性学习是最低级的学习方法,学习是对关系的掌握。在柯勒看来,关系的掌握即是理解过程。一旦学习者知觉到特定情境中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产生出新的经验,就会出现创造性的结果。这种突然贯通的解决问题过程称为顿悟。

20世纪50年代前后,格式塔理论被推广到人格、社会及临床心理学领域里。20世纪60年代,新兴的认知心理学吸取了格式塔心理学的某些观点,特别是格式塔心理学对思维研究的成果。目前,格式塔学派在个别领域中仍相当有影响。例如,在知觉研究中,格式塔观点仍占主导地位。但是在当代心理学中,格式塔心理学已经不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进行活动了。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20世纪50~60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美国兴起,成为美国当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人本主义心理学以马斯洛、罗杰斯等人为代表。

在人本主义之前,心理学领域中占主导的人性理论有两种:一种是弗洛伊德的观点,他认为人主要受性本能和攻击本能控制;另一种观点来源于行为主义,走向另一个极端,把人看做较大、较复杂的老鼠。就像老鼠对实验室的刺激做出反应一样,人也对环境中的刺激做出反应,其中没有任何主观的控制。我们以目前的方式做出行为反应,只是因为现在或以前所处的环境,而不是因为个体的选择。这两种理论都忽略了人性中的一些重要方面,例如自由意志和人的价值等。

人本主义的理论与上面两种观点不同,它假设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主要责任。我们有时会对环境中的刺激自动地做出反应,有时会受制于无意识冲动,但我们有自由意志,有能力决定自己的命运和行动方向。

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20世纪60年代强调个人主义和个人言论自由的时代背景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成长提供了沃土。1967年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人物亚伯拉罕·马斯洛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这标志着心理学中的人本主义思想已被广为接受。

马斯洛及其自我实现论

马斯洛(1908~1970),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也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心理学第三势力的领导人。

马斯洛出生于纽约市布鲁克林区,1926年入康乃尔大学,3年后转至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心理学,在著名心理学家哈洛(1905~1981)的指导下,1934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1935年马斯洛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桑代克学习心理研究工作助理,1937年任纽约布鲁克林学院副教授, 1951年被聘为布兰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兼系主任,1969年离任,成为加利福尼亚劳格林慈善基金会第一任常驻评议员,曾任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会主席。

马斯洛认为人类行为的心理驱力不是性本能,而是人的需要,他将其分为两大类,共7个层次,好像一座金字塔,由下而上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识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在满足高一层次的需要之前,至少必须先部分满足低一层次的需要。第一类需要属于缺失需要,可产生匮乏性动机,为人与动物所共有,一旦得到满足,紧张消除,兴奋降低,便会失去动机。第二类需要属于生长需要,可产生成长性动机,为人类所特有,是一种超越了生存满足之后,发自内心的渴求发展和实现自身潜能的需要。满足了这种需要,个体才能进入心理的自由状态,体现人的本质和价值,产生深刻的幸福感,马斯洛称之为“顶峰体验”。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就是促进人的自我实现。

罗杰斯及其患者中心论

卡尔·罗杰斯(1902~1987),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始人。

1902年1月罗杰斯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橡树园。1919年罗杰斯进入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农业,但很快就放弃了,因为他觉得学习农业缺乏挑战性。在选修了一门“乏味”的心理学课程后,他决定改学宗教。1924年他取得了一个历史学学位后,就前往纽约的“联合神学院”,准备当个牧师。最后他毅然离开了教堂,去哥伦比亚大学继续学习心理学,从事临床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

自1928年起,罗杰斯就在纽约罗切斯特的儿童指导诊所工作,主要是为犯罪和贫困儿童提供咨询和指导。后来他曾在几所大学任教。在此期间,罗杰斯一直和流行于心理治疗中的精神分析理论及当时风头正健的行为主义理论作斗争,推行自己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并小有成就。1956年他获得了美国心理学会第一次颁发的特殊科学贡献奖。

患者中心论是人本心理学关于医疗方面的学说。他们针对现代人由于对生存的空虚和压抑之感引起反抗,失去生存意义并威胁人的空虚的状态,认为可以借助于集体主义,设计和安排一种情境,由培养精神文化得到部分解决。用意向性和意志,使个体去体验自己以及环境的统一性,发现自己的生活意义并使之达到主客观的统一,从而治疗或防止神经官能症等病变的存在和发生。在这样一种心理治疗方法上,人本主义心理学反对传统上以医生对患者做出频繁的指示,拟定医疗方案,使患者按要求接受治疗的方法,反对医生对患者强迫命令。医生要做到对患者亲切关怀、真诚相待,以获得患者的信赖。罗杰斯的治疗方法抓住对患者的无条件的关注,使患者在无拘无束、无顾忌又被充分肯定的气氛中,把医生对他的关注,内化为对自我的关注。也就是说,靠着本有的自我导向去自由选择,使得变态心理不治而愈。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在心理学发展中的贡献和局限

在现代心理学领域,人本主义与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一同被认为是最有影响力的三大理论体系,它们也是心理治疗领域最为重要的三大流派。然而三者基本理论思想迥异,人本主义批评精神分析论是“伤残心理学”,因为它是建立在心理病理学基础上的,认为“人性本恶”。此外,人本主义也批评行为主义是“幼稚心理学”,因为它着重研究的是儿童与动物的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主张是“以人为本”,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那些心理特征,诸如价值、需要、幽默、情感、生活责任等。它对人性持乐观的态度,认为“人性本善”。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人的本性中蕴含着积极向上、自我成长、自身完善的潜力。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基本需求,就是要将其自身潜力充分挖掘、完全发挥,要不断超越现在的我,这是人类行为的主要动机力量。人是自由的,完全能够自由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前途,而且完全能够对自己所作的选择承担责任。在社会环境中会存在各种障碍,阻止人的自我实现,然而充分发挥自身潜力是人的自然倾向或天性,两者的矛盾是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根源,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者十分关注如何营造一个适合于人自我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也是他们在治疗心理疾病过程中所遵循的重要原则。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反对仅仅以病态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看为本能牺牲品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反对把人看做是物理的、化学的客体的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主张研究对人类进步富有意义的问题,关心人的价值和尊严。但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忽视了时代条件和社会环境对人的先天潜能的制约和影响。

日内瓦学派

日内瓦学派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瑞士,代表人物是皮亚杰。该学派主要研究儿童的认知活动、探索智慧的结构和机能及其形成发展的规律。他们认为,人类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而适应主要是因为有机体内的同化和异化两种机能的协调,从而才使得有机体与环境取得平衡的结果。

在皮亚杰的理论研究活动中,首先,对他研究影响较大的是生物学。他的认知心理学的许多概念都来源于生物学,并且以此出发,认为生物发展就是个体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同化或顺应的过程。其次,皮亚杰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他用符号逻辑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在他的认知心理学中引进了数理逻辑的概念,并把源于布尔代数的符号逻辑作为一种工具。再次,发端于20世纪中叶的维纳控制论,也给皮亚杰心理学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工具。控制论中输入、输出、反馈等概念对认识机制的了解有着不可轻视的帮助作用,这与他的同化顺应的心理学概念是同一的。

另外,在皮亚杰的理论研究活动中,对其发生重要影响的还有康德、索绪尔等人的哲学。皮亚杰认为发生认识论就是在全面审查康德范畴的基础上形成的,例如他的“图式”说,发源于康德的“先验图式”。至于他的心理学结构发生法,则渊源于索绪尔等人的结构主义哲学。

皮亚杰心理学的产生与其他心理学各派也存在着批判继承关系,例如他对儿童心理的研究曾受益于格式塔派的影响,而同化、顺应的平衡理论则是对刺激—反应关系(行为主义、联想主义心理学的观点)的创造性继承。

皮亚杰最擅长和卓著的方面是他对儿童心理的研究,他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心理发展四因素:

1.机体的成熟因素

儿童机体的成长,特别是儿童的内在和生理因素的成长,如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的成熟,成为儿童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以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自然及社会环境的作用不断丰富,机体的机能的学习机会不断增加,使心理不断发展。

2.包括物理经验和逻辑数理经验在内的物理环境

当个体作用于物体时,儿童获得物理对象的物理知识,如物体的大小、重量、体积等物理特性;而当个体作用于物体时,儿童排除物体间的(如位置、距离、顺序等)物理知识,而获得各种逻辑数理知识。这两种知识前者被称为物理经验,后者被称为逻辑经验。

3.社会环境,指社会的生活、文化教育、语言等外界环境

皮亚杰只看重儿童的认识结构的建立,认为社会环境与教育文化等因素只能促进和延缓儿童心理的发展,但不对儿童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儿童必须建立适当的认识结构并能够发挥主动的同化作用,心理就能发展,否则儿童缺乏主动的同化作用,即使在学校的环境中,学校教育也是无效的。

4.对心理起决定作用的平衡过程

所谓平衡过程就是指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在与外界物理和社会的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不断调整认识结构,因而也就是心理不断发展的过程。

皮亚杰不仅探讨人的认识发展的四个基本因素,而且还研究了儿童心理的发展,将其分为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

儿童只能协调感知和动作,在接触外界事物时能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模式。

2.前运算阶段

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在儿童心理上起重要作用,词的功能开始出现,从而儿童能用表象和语言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这就扩大了儿童生活和心理的范围。但在这一时期,他还没有所谓“守恒”和“可逆性”,只能从自我考虑问题,不能从多方面考虑问题(如只能依据自己身体的标准辨别左右,而不能正确辨别对面人的左右),这就限制了他掌握逻辑概念的能力。

3.具体运算阶段

儿童开始出现“守恒”,开始能独立组织各种方法进行正确的逻辑运算(如分类等),但还离不开具体事物或形象的帮助。这一时期的运算,主要属于群集运算阶段(即分类和序列)。

4.形式运算阶段

这时儿童根据假设对各种命题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在不断发展,开始接近成人的思维水平。关于皮亚杰的这些研究,国际上很多人在做重复验证的工作,有的证实了他的一些结论,也有的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儿童什么年龄才能出现“守恒”和“可逆性”,就有各种各样的争论性的意见。

日内瓦学派的研究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为理论基础。他们所考察的“认识”一般指科学思想所必需的范畴,如时间、因果性、必然性、整体、部分、类等的“概念发展史”以及它们所属的概念网络,这反映了康德哲学对发生认识论的影响。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发生认识论又是欧洲机能主义的发展。皮亚杰认为,适应是建立在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不断取得平衡的基础上的。

发生认识论从心理分析出发,关心概念与运算在心理上的发展,也就是概念与运算的心理发生。发生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由于科学知识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因而不能静止地看待认识论问题;人类知识的形成,既不是外物的基本复本(经验论),也不是主体内部预成结构的独立显现(预成论),而是包括主体和外部世界在连续不断地相互作用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结构。客观知识从属于这些结构,认知结构的发展标志着儿童智力水平的提高和逻辑范畴与科学概念的深化。

在日内瓦学派以前的各个学派,都是停留在成人正常的意识或病态的意识以及行为横断面的研究上,而从未由儿童到老年纵向地、全面地发展地去考察、去研究人类智慧的发生、发展规律。因此,日内瓦学派对心理的研究,不能不说是心理史上的一个空前创举,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的认识论,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促进了儿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同时,对其他一些学科如认识论、逻辑学、语言学和教育学等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