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 中华文明史 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八、现代欧洲文明

1.诺贝尔与诺贝尔奖金

诺贝尔1833年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1841~1842年,他在斯德哥尔摩的圣雅可比教会学校学习。10岁时,诺贝尔全家迁到了俄国的圣彼得堡。那儿没有瑞典语学校,父亲为诺贝尔兄弟三人聘请了瑞典籍的家庭教师。这个家庭教师学识不凡,不但教给他们英、法、俄、德诸国的语言,还经常给他们讲授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

1850年,诺贝尔先后到欧美诸国广泛游历,学习机械方面的知识。两年后,诺贝尔回到父亲身边。父亲老诺贝尔是位发明家,在俄国有一座大型机械工厂,从事大规模的水雷生产。父亲希望儿子将来做个出色的机械师,但诺贝尔在父亲永不停息的创造精神的影响和引导下,逐步走上了光辉灿烂的科学发明之路。

1847年,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发明了硝化甘油。它除了可用于医疗外,还具有强烈的爆炸性,但性能极其不稳定,难于控制。诺贝尔从研究这种硝化甘油的稳定性入手,进一步发现,把它和中国发明的火药混在一起,就可以制成威力更强大的炸药。不久,他又发现用火药引爆硝化甘油的方式不理想。诺贝尔继续埋头试验,期待找到一种替代火药的引爆物。1864年9月3日,一声巨响,他的实验室被炸得支离破碎。他的小弟埃米尔和另外4名助手当场被炸死。诺贝尔当时不在现场,才得以幸免。

由于危险太大,瑞典政府禁止重建这座实验室。但被认为是“科学疯子”的诺贝尔丝毫不为所动,他把实验室搬到了斯德哥尔摩郊区马拉伦湖的一艘平底船上继续工作。经过上百次的试验,他发现雷酸汞对震动非常敏感,甚至受到摩擦或轻微撞击,就能立即引起爆炸。不久,他成功研制出理想的引爆装置——雷管。雷管的发明在炸药制造中是一项重大突破,与炸药本身的发明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1865年,诺贝尔正式建立了第一座硝化甘油工厂,并在德国汉堡等地建立了炸药公司。

当时正处于工业革命上升时期,开山、筑路、开矿等都需要炸药,各地的订单雪花般地向诺贝尔的炸药公司飞来。但是硝化甘油很不稳定,遇到震动极易爆炸,所以发生了多起因运输炸药而起的爆炸事故。一次,满载硝化甘油的“欧罗巴”号轮船在大西洋航行时,途中遭遇大风浪,颠簸得厉害,最后引起硝化甘油爆炸,轮船被炸碎,船员无一生还。鉴于这次严重事故,各国政府严禁运输诺贝尔炸药。

诺贝尔再一次面临严峻考验,但他毫不退缩,决心解决炸药的安全运输问题。经过数不清的挫折和失败,几次险些丧命,他终于发现将硝化甘油融入惰性物质,可以在不影响其威力的情况下增强其稳定性。诺贝尔称这种炸药为达纳炸药,并于1867年获得专利。之后,他先后发明了胶质炸药、无烟炸药等。诺贝尔一生共获得355项专利,其中的129项和炸药有关,诺贝尔在英、美、法、俄、意、德等20个国家设立近100座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1895年,他留下遗嘱,把920万美元遗产存入银行作为基金,每年将利息奖给世界上对和平、文学、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作出重大贡献的人。这就是闻名世界的诺贝尔奖(1968年又增设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1896年12月10日,诺贝尔在意大利的圣雷莫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63岁。

2.爱因斯坦和相对论

艾伯特·爱因斯坦是德国物理学家。他出生于1879年,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从事专利工作。

他于1905年在德国的《物理年报》发表了三篇论文。其中第一篇论文是对布朗运动即液体中悬浮粒子的运动的理解,认为这种运动是粒子分子与液体的碰撞所产生的。第二篇是对光电效应现象的阐述。他认为“光子”是光的形式,这一学说使量子物理学得以建立。爱因斯坦的第三篇论文是关于相对论的。在19世纪之前,人们一直认为“以太”充斥于空气中,但爱因斯坦则重新对宇宙进行建构。他认为物体应该是四维的,如上下(长),左右(宽),前后(厚),当然也包含着时间的延伸。“时空连续统一体”这一概念也随之形成了。爱因斯坦认为,空间的运动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比率在高速运动时与静止时,各不相同。宇宙是有界限的,它以球体形式存在着,无论是星系还是恒星和行星,都取决于向自身折返的弯曲空间。

爱因斯坦于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这是他从瑞典皇家科学院获得的证书。

爱因斯坦也证明,物体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时间会变慢,长度会缩小,质量会增加,但物体无论如何也不能以光速运动。假如以光速运动,物体的长度变成零,时间也停止了。就在1905年,爱因斯坦创导了能量守恒定律,即E=mc2,E指的是能量,m为质量,c代表光速。

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物理学的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重大突破,这在科学发展史上是没有先例的,而他当时年仅26岁。此后,他先后被聘为苏黎世工业大学副教授、布拉格大学和瑞士联邦高等专科学校的教授。1911年,他在布鲁塞尔的一次科学大会上与居里夫人相识,得到了居里夫人的极高评价。1913年,爱因斯坦回到故乡德国,被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担任了恺撒·威廉物理研究所所长。

1915年,在狭义相对论发表十年后,爱因斯坦终于发表了广义相对论。1916年,他完成了总结性的论著《广义相对论原理》,这本著作把哲学的深奥、物理学的直观和数学的技艺令人惊叹地结合在一起,被称为是20世纪理论物理学的巅峰。1916年,爱因斯坦又总结了量子论的发展,奠定了现代激光技术的理论基础。今天,相对论和量子论一起成为了现代物理学中最主要的理论基础,是宇宙航行和天文学的主要理论依据。20世纪20年代后,爱因斯坦集中力量探索统一场理论,并在1929年发表了研究论文《统一场论》。1932年,中子被一位叫做詹姆斯·查德威克的英国人发现,E=mc2这个定律从而得到证明。用中子轰击原子,从而又释放出中子,这样出现连续反应,原子核也就释放出能量。1939年,德国科学家用中子轰击铀原子,使之裂变成功。从此原子弹被发明,应用于战争中。希特勒上台后,纳粹政权疯狂迫害犹太人,爱因斯坦宣布放弃德国国籍,于1933年11月移居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在那里继续开展科学研究,于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

1945年8月,美国人为了报复日本偷袭珍珠港,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导致4万人丧命。由E=mc2理论发展产生的原子弹,给人类造成如此大的伤害,是爱因斯坦根本没有想到的。这不是他的初衷。但有效地控制原子能,则对能源的利用产生一种革命性的后果。以原子能发电已经是常事,而核危机则是全人类的忧虑。

3.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是产生于19世纪末、盛行于20世纪前30年、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它最初是一个美术流派,后来扩展到文学和其他艺术领域。它的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但作为泛表现主义思潮,在欧洲各国均有所反映。

德国表现主义是个复杂的艺术流派,它的成员包括不同政治倾向和思想倾向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吸收营养。表现主义的艺术家们反对机械地摹仿客观现实,而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其中有些人在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类灾难面前有一种强烈的改变现实的紧迫感。他们用画笔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在生命线上挣扎的、渺小的人,也时常在作品中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

①表现主义文学成就

表现主义文学盛行于西方,在德国和奥地利声势最大。

表现主义作家的作品充满了狂热的激情,惯用极度的夸张和变形来表现主观的意念。另外就是高度的抽象化,他们的作品一般不描写特殊或具体的事件和人物,而用一种普遍的象征手段,来揭示全人类的命运。

表现主义文学先驱、瑞典杰出的文学家斯特林堡(1849~1912年)从小就没有家庭的温暖,成年后又经历三次失败婚姻的痛苦,一生奔波颠沛,身心的创伤曾使他一度精神失常。他一生创作了62部戏剧和60部小说。著名小说有《红房子》和《黑旗》等。戏剧代表作是《到大马士革去》和《鬼魂奏鸣曲》。

《鬼魂奏鸣曲》是斯特林堡最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表现主义最主要的戏剧之一。剧中的活人、亡魂、木乃伊等同时登场,组成了一幅荒诞不经、惊心骇目的画面,形成了一个神秘抽象的梦幻般的场景:在这个世界里充满了罪孽和痛苦,人与人之间完全处于敌对的关系之中。这是作者对丧失人性的现实社会的愤懑和深深的悲哀。

193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了美国著名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1888~1953年),人们认为他和希腊悲剧、莎士比亚、萧伯纳一样具有世界性的地位。

奥尼尔童年曾随剧团到处奔走。上大学时因恶作剧被勒令退学,从此开始了他那失望和痛苦的生活,当过水手,甚至成为无业游民,混迹于落魄的江湖人群中。三次不幸的婚姻也将他推上精神沮丧的边缘,险些自杀。他一生写有47个剧本,其中最著名的是《琼斯皇帝》和《毛猿》。

《毛猿》主人公杨克是一艘邮船上的司炉工人,穿着粗布裤子,袒胸露臂,满身煤黑和长毛,很像远古的猿人。他头脑简单但精力充沛,充满了盲目的自信,认为自己就是推动这艘船前进的驱动力。他的命运却被钢铁公司老板的女儿米尔德里德的一句话给彻底改变了。杨克发觉自己的安身立命之地原来是虚幻的,而自己无所归依。他在醒悟中不安、愤怒,发誓要报复。他向米尔德里德所代表的上流社会“复仇”,在第五大街他向太太和绅士挑衅、辱骂他们,被抓进了监狱。出狱后,他到世界产业工人联合会要求用暴力毁掉资本家的财产,却被当作奸细赶了出来。万念俱灰的杨克来到动物园,试图与猩猩为伴,但却遭到猩猩的攻击,最终死在铁笼子里。

杨克的不幸遭遇,是西方现代人的异化与失落的反映。他是工业机器的奴役者,又是现代社会中只有动物性却没有社会归宿的“毛猿”。他虽然自信自己与机器的力量,但终究是机器的奴隶。杨克成为既与自然失去联系又与机械文明格格不入的现代人的象征。

卡夫卡(1883~1924年)是表现主义文学成就最大的作家,也是现代主义文学大师之一。他的作品描述了一个到处充满现代人的困惑与危机的世界,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困惑”。整个现代主义文学都受到他的强烈影响。

卡夫卡出生于奥匈帝国的布拉格的一个犹太人家庭。父亲性情暴躁,有如暴君,以致他成年后一想到父亲就感到痛苦和恐惧。他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一直在保险公司任职。39岁时因病辞职,41岁患肺结核而病逝。终身未婚。卡夫卡一直生活在孤独、苦闷和抑郁之中,生性柔弱、敏感、胆怯、内向,他的作品也充满了深切的孤独感和荒诞感。

卡夫卡在生前几乎默默无闻,去世前他交待最好的朋友马克斯·布洛德将他的全部手稿烧毁。布洛德违背了朋友的遗愿,将他未发表的作品整理出版。

卡大卡生前曾发表过的短篇小说主要有《判决》(1913年)、《变形记》(1915年)、《在流放地》(1919年)、《饥饿艺术家》(1924年)等,生前未发表的作品有三部未完成的长篇小说《美国》(1912~1914年)、《审判》(1914~1918年)和《城堡》(1922年),还有34篇短篇小说。

《变形记》是其代表作: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大甲虫。他首先担心的是要丢掉工作,他还得去赶5点的火车出差,他焦虑万分。这时,母亲来敲门询问,父亲不耐烦地催促,妹妹不安地来敲门安慰,公司的秘书主任也赶来询问事由。当他好不容易用牙齿扭动钥匙把门打开,秘书主任发出惊叫,母亲当场晕倒,父亲露出了恶狠狠的神色。从此,格里高尔厄运降临,他丢失了工作,遭家人厌恶。慢慢地,他有了虫性,喜欢爬行,吃霉变腐烂的食物。最后,他在孤独、寂寞、自惭形秽和饥饿中悄然死去,一家人才因终于卸掉了这个包袱而倍感到轻松,甚至带着保姆痛痛快快地出去旅游了一番。

格里高尔的变形,正是现代人的自我价值与个性丧失的悲剧。人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既被淹没于群体之中,又处于与世界、与社会,甚至与人自己的隔绝状态,听任外在力量的摆布。格里高尔的命运折射出了现代人的触目惊心的生存境况,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以及由这一隔膜造成的孤独与绝望,这是人与人之间相视为异类的异化状态,也是人走向“非人”的现代人的必然归宿。

②表现主义美术成就

德国表现主义美术继承了中古以来艺术中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

1892年,挪威画家蒙克(1863~1944年)的作品展在柏林美术家协会举办,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兴起。

1905年,桥社成立,主要成员有基希纳、黑克尔、米勒等。桥社的不少画家画风景和裸体,表现人和自然的原始性,歌颂性解放,反抗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1913年分裂。

1911年,慕尼黑成立了青骑士社,成员除康定斯基、马尔克和明特尔外,还有马可、彭东克和作曲家勋伯格。他们参加编辑部的论讨会、撰写稿件,参加展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止了活动,对德国以至欧洲的现代绘画起了推动作用。

康定斯基(1866~1944年)1896年从俄国移居德国。1911年,他和马尔克组织“青骑士编辑部”。十月革命后一段时间,康氏曾任莫斯科人民教育委员,1921年到德国魏玛包豪斯任教。他的抽象主义理论著作有《论艺术的精神》(1910年)、《论具体艺术》(1926年)。他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用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在的声音;他试图把勋伯格抛弃了调性原则的音乐转译为绘画。他开辟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先河。

瓦里西·康定斯基

1866年出生于俄国,作为抽象艺术的创始者而广为人知。在那个时代,有许多画家就各种表现形式的抽象化进行了实验,但没有哪一位画家能像康定斯基那样,以众多的著作、随笔,特别是以《艺术的精神》来阐述其理论,探求抽象的形式。康定斯基也是一位卓越的音乐家,他说听到了音乐便看到了色彩。他写道:“色彩就是键盘,眼睛就是和弦,灵魂便是拥有众多琴弦的钢琴;所谓艺术家就是它的演奏者,触碰着琴键,令灵魂在冥冥之中产生震动。”

新客观社出现于1923年。提倡用写实的手段揭示客观现实,对失去人性的现实,对市民的庸俗作猛烈的抨击。他们不要求极端地分解和歪曲客体,而是注意细节的真实性;他们让抽象的语言服从于真实地揭示客观现实的要求。代表人物是格罗斯(1893~1959年)、迪克斯和贝克曼。格罗斯是一位杰出的漫画家,它的作品含有尖锐的政治性和社会性,讽刺艺术语言简洁而犀利。鲁迅评价他的作品是“漫画而又漫画”。

19世纪末20世纪初,北欧许多艺术家都曾受到青年风格的影响。除挪威画家蒙克外,性格忧郁、不为世人所理解的比利时画家思索尔(1860~1949年)创造了别具一格的荒诞艺术语言,尔后受到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的推崇。奥地利代表人物克利姆特把写实的古典艺术的造型和构图与工艺美术的装饰性色彩和线条结合起来,在绘画领域内创造了一种含有怪诞和幻想意味的风格。

4.野兽主义画派

野兽派是从1905~1914年现代派美术史上“前卫运动”时期中最初的一个美术流派。

1905年,在巴黎多丹那画廓的秋季沙龙上,展出了马蒂斯等一批青年画家的油画作品,这些作品画风与众不同,笔触、色彩比较狂野,艺术批评家路易斯·伏塞勒看到一尊多纳太罗式的小雕像,便惊呼:“多纳太罗被野兽包围了。”这就是野兽派名称的由来。

“野兽”一词特指色彩鲜明、随意涂抹。那群画家广泛利用粗犷的题材、强烈的设色,来颂扬气质上的激烈表情,依靠结构上的原则,不顾体积、对象和明暗,用单色代替了透视。野兽派画家最终实现了色彩的解放,高更、凡·高、修拉、纳比派和新印象主义,都曾以不同的方法对此进行过探索。野兽派崇拜伯格森的直觉主义,并受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宣称人的特点是生活的意志、人的本能与潜意识之间的斗争,而潜意识将战胜理智。野兽派强调色彩对比,认为色彩是绘画的基本成份。野兽派宣称,绘画首先应该是纯粹的美的经验的表现,其目的在于线条、形态和色彩的欣赏,别无它求。马蒂斯说,艺术的最高目的是给人提供愉快,给人以安宁。野兽派学习非洲雕刻、东方绘画和工艺品的表现方法,多用大块和粗犷的线条和夸张的笔法,追求单纯化的装饰效果。

野兽派的画家们虽然在艺术观点上有其一致性,但他们更加强调的是艺术风格的独创性。他们并未发表共同宣言,只是在一起举办过几次展览会。野兽派卓有成效的艺术活动大概仅仅保持了3年时间,由于他们个人风格的逐渐变异,而慢慢偏离野兽派的风范,而探索着各自的道路。只有创始人马蒂斯仍然坚持在既定的道路上奋进着,直到生命的终结。

①野兽派主将马蒂斯

亨利·马蒂斯(1869~1954年)是野兽派的领袖。他出生在法国北部一个富裕的粮商之家。1887年,他在巴黎学习法律,然后做了—个律师事务所的职员。1892年,他放弃了法律的前程,开始学习绘画,并进入朱利安学院,从师于学院院士布格罗。第二年,进了巴黎美术学院,从师于著名象征主义画家莫罗。莫罗鼓励学生实验和探索,他的许多学生后来都成了野兽派的主要画家。莫罗对色彩的装饰美有独到的造诣,马蒂斯在色彩上的创造性不容怀疑有其影响。

对马蒂斯的早期艺术影响很大的另一位画家是塞尚。马蒂斯曾经说过:“当我还在探索自己的道路之际,有时为自己的发现而感到胆怯,在这疑虑的瞬间,我就想:‘如果塞尚是对的,那么我也是对的’;因为我知道,塞尚从来没有犯过错误。”塞尚所给予马蒂斯的更多的是摆脱传统艺术羁绊的勇气和信心。

研究非洲土著雕刻和近东阿拉伯的艺术对他的新画风产生了影响。他常常喜欢用红色、橙色、黄色等暖色作为画面的主调,并利用奔放的笔触表现出色彩的响亮和力量。1905年,当他和一群年轻画家展出创造性的作品时,遭到不少人的非议,但受到美国收藏家史丁和俄国收藏家舒金、莫罗佐夫的支持,他们购买了马蒂斯的作品。

此时,他开始用对比强烈的纯色作画,效果鲜明,有着装饰趣味。《科柳尔,开着窗》、《生活的快乐》和《淋浴者与海龟》等是此期的艺术精品。《科柳尔,开着窗》是用纯色塑造结构的引入入胜的野兽派代表作品,表现室内明暗的洋红色和蓝绿色与阳台上的朱红和绿色,对比强烈而又和谐,马蒂斯一直偏爱这种主题,它不过是墙面上的一小部分,窗户占据了一大片地方,窗扉对着世界大大敞开——阳台上摆着花盆,还长着藤蔓,然后就是大海、天空和船只。这里的内墙和窗扉,是由一条宽宽的竖条构成,用了鲜明的绿色、蓝色、紫色和橙色;户外世界,则是一片鲜艳的小笔触构成的装饰华丽的图案。

马蒂斯不断地进行田园牧歌式的人物构图探索。他在1905年的《田园曲》中,重新使用了印象主义者的突变的色彩图案。接着,他创作了著名的《生活的快乐》,这是是马蒂斯最好的人物风景画之一。这幅作品以大片的纯色和平涂配以富于美感而有节奏的轮廓线,效果鲜明。整幅作品组合巧妙,人物和树木的线条蜿蜒起伏,尽管在透视上故意缩小了,但它们仍然作为一种图案存在于画面。这是一首地道的田园诗,一切沉浸在一种世俗的倦怠情调和田园牧歌式的快乐之中。这幅作品像毕加索在其后的一年里创作的《亚威农少女》一样,也是现代绘画抽象笔法的始祖,其影响甚至超过了毕加索的那幅伟大的作品,因为后者一直到1938年才得以公开展出,而《生活的快乐》却立刻被格特鲁德和斯坦因买去,他们的收藏,使这幅画作多年来广为人知。

1906年以后,马蒂斯开始创造出一种较为宁静、庄重的画风。这是一种对野兽主义艺术的更为完美的表现。1908~1909年期间创作的《红色中的和谐》是体现这种风格变化的代表作品。马蒂斯的画风比较稳定,即使有些变化,也不那么奇突。他在1910年以后创作的《红色的画室》、《粉红色的画室》是前一段画风的继续。

马蒂斯

法国著名艺术家,是野兽派绘画领域内的主将,马蒂斯对绘画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和理解,他的画风对欧洲的雕刻艺术产生了很大影响。

马蒂斯爱画人物,《画家与模特儿》、《印度姿势》、《蓝衣妇女》、《带面纱的妇女》、《舞蹈》等,都是相当出色的人物画作品。这些人物绘画进行了夸张和变形。有一次,—位有身份的妇女看了马蒂斯画的变了形的女像之后,质问:“难道我们女人就是象您画的这个样子吗?”马蒂斯回答说:“太太,那不是一个女人,那是一张画!”在马蒂斯看来,人与风景或静物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仅仅是提供他安排色彩和线条的材料。他有一段著名的话:“我所梦想的是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这种艺术无论对任何人,他是作家也好,办事员也好,都从中得到抚慰。它像安乐椅那样,人们可以坐在它上面休息,可以恢复体力的疲劳。”

20世纪30年代之后,马蒂斯画风的“野”气有所收敛,但并未有彻底的变化。除作油画、壁画外,他还是一位出色的雕塑家、书籍插图家。晚年患眼疾,创作了不少剪纸,有的剪纸尺幅很大,用来装饰墙面,犹如壁画。他对绘画形式的探索更加执着,更加注重画面的装饰感和单纯化。1935年,他为创作《粉红色的女人体》,先后拍了20多张不同姿态的照片,然后再把这些照片别在纸上进行摆布,并用各种各样的剪纸的方法反复推敲,直到取得完美的效果为止。到1938年,马蒂斯开始将剪纸不仅仅当作一种工作方法,而且将其本身视为一种目的,开始创作剪纸艺术作品。

尼古拉斯·瓦特金曾评价马蒂斯的艺术特点:“一是表现了艺术家充分的个性;二是饱含了艺术家毕生的辛勤劳动;三是他的作品能使观者心中产生宁静的感觉,从而获得美的感受。”

②其他重要画家

野兽派的重要画家还有马尔凯、凡东根、德朗、鲁奥、杜飞、弗拉芒克等。

马尔凯(1875~1947年)和马蒂斯比较接近,他在风景画方面有独到的语言,重视物象的质感、色彩的韵律和装饰趣味。凡东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素描大师,也是一位色彩大师,他使野兽派的色彩适用于上流社会的肖像,和对于酒吧社会的讽刺性描写。德朗(1880~1954年)重视形体的描写,接近立体派绘画。鲁奥(1871~1958年)的作品中有一种原始、简朴和天真的感觉,和其他野兽派画家相比,他更注重内在情感在绘画上的表现。杜飞常用变形的手法描写复杂的现象,注意装饰性,代表作品有《挂着旗子的街道,勒阿弗尔》。

弗拉芒克则直接把大红大绿的强烈生色从颜料瓶中挤到画布上,笔触强劲有力,色调对比强烈,线条激奋不安,颇有些“野兽”的味道。这个人情绪惶惑,思想苦闷,身强力壮,精力过剩。21岁时,他获得过自行车比赛的冠军,又是划船运动的能手。从事绘画以后,他说过:“如果我不是有点绘画天才,我可能是个笨蛋,也许会因为放炸弹而被判刑。我努力把这种冲动升华为艺术,在绘画中表现出来。这样,我才能用我那种与生俱来的破坏本能,去创造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感性的世界。”

野兽派的产生,对表现主义艺术产生了最迅速和最持久的影响。野兽派艺术的出现是一场绘画艺术的革命,延续了数千年的传统美术因素几乎被彻底断绝了,它开启了20世纪现代美术思潮。

5.立体主义画派

立体主义美术流派始于20世纪最伟大的画家巴勃罗·毕加索在26岁那年(1907年)创作出的不朽杰作《亚威侬少女》(现藏美国纽约现代艺术馆)。之后,毕加索和另一名立体主义先驱人物乔治·布拉克团结了一批艺术主张相同或相近的画家和雕塑家:阿尔贝·格莱兹、让·梅特赞热、胡安·格里斯、费尔南·莱热、路易·马尔库西斯、安德列·洛特等。

“立体主义”这一名称出自批评家路易·沃克塞尔。1908年11月14日,路易·沃克塞尔在《吉尔·布拉斯》上就自己参观了乔治·布拉克在布恩威勒画廊的一次画展之后的感想发表了一篇文章,文章说:“乔治·布拉克先生瞧不起形状的多样性,将一切都化为……立体。”由此引申,就有了“立体主义”的说法。

立体主义主要活跃于1907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立体主义吸收了伊比利亚半岛、大洋洲和非洲的原始雕塑艺术的美学因素,着重表现人们对事物了解的程度,而不是从一个固定的视觉所见到的情景。立体主义画家推崇保罗·塞尚的绘画,他们建立起了一种形象与画作的平面空间相符合的艺术语言。

立体主义绘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是1907~1912年的塞尚式的立体主义阶段;第二是1909~1912年的分析性立体主义或称“深奥的立体主义”,这一阶段的绘画强调增加视角,从几何上分解画面背景和作品主题,最后所得画面往往让见惯传统绘画作品的人们觉得“面目全非”;第三是1912~1914年的综合立体主义阶段,这个时期已经开始引人了粘贴艺术的表现因素。

立体主义主要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追求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它否定了从一个视点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传统方法,把三度空间的画面归结成平面的、两度空间的画面,明暗、光线、空气、氛围表现的趣味让位于由直线、曲线所构成的轮廓、块面堆积与交错的趣味和情调。不从一个视点看事物,把不同视点所观察和理解的形诸画面,从而表现出时间的持续性。这样做,显然不是依靠视觉经验和感性认识,而主要依靠理性观念和思维。立体主义的活跃期是1907~1914年。但立体主义被人们看作是现代艺术的分水岭。它的出现是因为艺术受到了现代哲学、科学和机械工程学的刺激,也受到塞尚晚期绘画中抽象视觉分析的影响,还受到非洲面具造型的启发。

立体主义绘画的主要特征是:画家抛开画笔和常用的油画颜料,而将装饰性的材料、修补材料和一些废料组合起来,比如画纸、纸牌、报纸、乐谱、木头、锯条、毛线等。画家的创作灵感往往来自咖啡馆中的桌子、瓶子、玻璃杯、报纸、烟斗以及音乐器材吉他、单簧管、小提琴等。他们对题材和背景的几何性缩减造成一种急促的节奏感,画面上,几何小块彼此嵌入,表现出平面在空间中的非延续性。画面上的形状不再接受照明,但散发出不同程度的自足的光线,色彩被大大简化。在分析立体主义阶段,灰色和褐色成了主色调。在综合立体主义阶段,画家喜欢将从商店里买来的画纸直接粘贴在材料表面上,一些印刷图案直接构成了作品的一部分。

①立体主义主将毕加索

巴勃罗·毕加索(1881~1973年)出生在西班牙,长期在法国进行艺术创造活动。青年时期受过学院的写实训练,受到各种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他还在巴塞罗那广泛接触社会下层,在一群失意潦倒而又极富于思考的人们中,得到生活和艺术的启迪。1900年他第一次来到巴黎,受到革新艺术浪潮的感染。在他内心世界处于苦闷和忧郁的时期,曾先后用蓝色和粉红色色调描绘贫困的残疾人、病患者、老人、孤独者、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被称为“蓝色时期”(1900~1903年)和“粉红色时期”(1903~1905年)。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定居和巴黎新艺术思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07年,他在非洲黑人雕刻和古代伊比利亚人艺术的启发下,尝试把塞尚已经开始的对几何形结构美的追求推向极致,创作了颇有争议的、被认为是立体主义开端的《亚威侬少女》。《弹曼陀铃的少女》(1910年)、《卡恩弗勒像》(1910年)被认为是他分析立体主义的代表作。1915年,毕加索的画风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氛。毕加索20世纪20年代受超现实主义思潮影响的作品有《三个舞蹈的人》(1925年)等。

亚威侬少女 毕加索

这是一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它是立体主义的起点,它是一个事件,一个出发点。这幅作品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史上的巨大突破,是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

在西班牙内战和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坚定地站在民主和进步势力一边,积极参与反法西斯的斗争。他创作连续性的版画《佛朗哥的梦幻与宣言》,表示对独裁政权的痛恨与谴责。他以德国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重镇格尔尼卡的事件为题材绘制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抗议反动势力洗劫无辜平民的罪行,表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这幅用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的画面,给人以深沉的艺术震撼力。20世纪50年代初,毕加索积极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他为在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创作版画,以鸽子为题材,被人们称为“和平鸽”。他还以朝鲜战争为题材创作了《朝鲜的屠杀》、《战争与和平》等作品。50年代,他根据普桑、大卫、德拉克洛瓦等人作品的构图,重新加以发挥进行创作,并在版画、书籍插图和陶艺方面,有出色的创造。毕加索还是一位有独创精神的雕塑家。

②其他重要画家

乔治·布拉克(1882~1963年)在1905~1906年曾经醉心野兽主义;1907年末他脱离野兽主义成为立体主义运动中与毕加索共执牛耳的人物。不同于毕加索的是,布拉克此后一生忠于立体主义体系,画风稳定。立体主义运动衰退后,他参加了“黄金分割社”的展览。他的立体主义代表作为《莱斯塔克的路》(1908年,现藏法国巴黎国立现代艺术博物馆)、《埃斯塔克之屋》(1908年)、《葡萄牙人》(1911年)、《吉他》(1913年)等。不同于其他立体主义画家的是他采用拓印文字、人造木材、贴纸来强调画面的现实感,但始终保持着画面的平面效果。布拉克还是一位雕塑家、插图家和舞台设计家。1952~1953年为卢浮宫伊特洛里亚厅设计的天顶画,有浓郁的现代感。毕加索把布拉克和文学家乔伊斯并列,称他们是当代“两个最费人琢磨却又人人都能了解的人”。

深谙立体主义精神的格里斯涉足这一运动较晚,在1911年左右才从事立体主义创作。不同的是,格里斯不是着眼将物体解析成为几何或立体形式的单元,而是从物体的元素着手,将它们重新组合成凝练的具韵律感的画面结构。他的作品保持着清晰的实体特点。他在立体主义作品中更广泛地采用拼贴法,也注意色彩的丰富和明亮。他还有文字著作,对立体主义理论作出解释。

莱热是在立体主义运动中有独创精神的画家。1909年之后与立体主义画家往来密切。1911~1912年加入“黄金分割社”。他还与荷兰的抽象画派“风格派”以及“纯粹主义”保持密切联系。他尝试把立体主义和写实手法相结合,表现机械的美和力。他的创作已超越立体主义范围。代表作有《休闲者、向大卫致敬》(1948~1949年)、《建筑工人》(1950年)等。

参与立体主义社团活动的还有洛朗森、阿波利奈尔、萨尔蒙、雷纳尔、格里斯、格列兹、梅金琪等。立体主义思潮促使西方绘画艺术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彻底摒弃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绘画艺术建立起来的视觉和幻觉体系,影响了20世纪绘画的发展,还有力地推动了建筑和设计艺术的革新。

6.巴拉和《被拴住的狗的动态》

巴拉是最年长的意大利未来主义画家,比他的学生波丘尼或塞维里尼怯弱,他相当谨慎地进行未来主义的实验,一旦认为其时刻已过,就很快舍弃。

他于1871年出生于都灵市。父亲是化学家,嗜好摄影,对艺术也有兴趣。1878年巴拉7岁时他父亲去世。尽管他父亲去世得很早,但父亲的兴趣对巴拉有很大的影响。不过他是在父亲去世后才开始学习艺术的。

作为画家,巴拉大半是靠自学。少年时白天曾在石板印刷店工作,夜间去修艺术课程。这种生活直到他病倒时才结束。1891年他恢复健康,已能在都灵的阿贝堤学院全天上课,他在这里学了两个月。同时他也在一所职业摄影棚学习摄影。那一年也是他首次参加展出的一年。他在都灵的一合展中展出了一小幅风景画,因尺寸小而被忽视,这让他非常失望。这时他的作品多半以肖像与街景的素描为主。

1910年,巴拉在艺术追求上有很大的转变。他在2月份跟波丘尼、卡拉、鲁索洛、塞维里尼等一起签署了未来画派宣言。虽然这段积极的文字那时跟他自己的作品没多大关联。未来画派吸引他的原因之一,可能是他被压抑的表现本性。30年代早期马里内蒂记得20年前在罗马街上,曾在巴拉未受注意时观察他:穿着一件蓝色夹克,非对称的剪裁,手臂交叉,戴了条以小块玻璃、微小的铃铛、镀金木片等装饰的领巾。

巴拉有一阵子对未来主义运动的承诺极为谨慎。1911年在米兰举行的那次最早的未来主义画展中,他没有作品参展。直到1913年在罗马的康斯坦兹剧院展览,他的作品才出现在未来主义的群展中。那年4月他正式放弃未来主义前的作品,准备减价卖出。但由以后的事件来看,他似乎保留了不少作品。他也改变自己的面目,剪短头发,剃掉胡子,穿剪裁时髦的西装。

1913年9月,他跟其他的未来主义成员在柏林前锋画廊举行一个群展。11月份在佛罗伦萨举办汽车在行使时的习作展,那是未来主义的一个典型主题。可是第二年在官方展览中他仍展出早期的、较保守的作品。他养成参加荒谬短剧演出的兴趣,那是未来主义者很爱做的。在其中的一个短剧里,他扮演的角色叫做“普迪普先生”,头上顶着一个多彩的盆子。他也尝试作未来主义的有声诗,以及在吉它上用拟声法作曲。就像其他的未来主义者一样,他也是坚定的民族主义者。他在1915年2月因为参加一次支持意大利参战的示威运动,跟马里内蒂及一些其他的人一起被捕。这大概也是他的艺术最具实验性的一年。他加入未来主义吸收来的年轻人创办的叫“佛图那多·德培罗”的画社。他们合作做出其所谓的“塑胶综合体”,用铁丝、硬纸板、布、纸等构成,可使其运转。其中有一个被形容为“未来主义者的玩具,或人为风景,或金属动物”。

战争期间,巴拉的罗马画室成为前卫画家聚集的地方。巴拉穿着特别的服饰招待客人。“涂上他妻子特别为下午及星期日设计的香水。”他当时的声望相当高,连在罗马避难的戴基尔夫也转求巴拉帮忙,请他为将来在康斯坦兹剧院演出的史特拉文斯基的“烟火”一剧制作布景。

自1919年起,巴拉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设计实用物体上。他向大众开放自己的家,展览家具及小摆饰。他甚至还设计帽子,在米兰举办展览的“未来主义服饰”部展出。那是战争结束后为了再发动未来主义而举办的展览。过了不久,他替米兰的一所夜总会设计了很特别的室内装饰。他也参展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盛大现代工业与艺术装饰博览会。

1928年,用巴拉的话来说,未来主义者的冒险经历已经过去了。他又回到比较传统的表现方法。然而,他仍不愿完全切断跟未来主义的关系。1929年,他在未来主义运动的最后一个阶段的“无重量绘画宣言”上签了名。可是到了1937年,他已准备否认他跟未来主义的几乎所有联系,他所感到的只是很痛苦的残存分子:

“我已经决定声明我的艺术跟他们的没有任何相同之处。好几年来,我跟任何的未来主义表现形式都没有任何关系。我十分认真地把所有的精力用来寻求那新的形式,可是到了某个时刻,我发现自己被机会主义者和一心想发迹者环绕,他们对赚钱比对艺术更感兴趣。”直到他在1958年以87岁高龄去世前,这个未来主义的前辈都对未来主义艺术引以为傲。

7.达达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绘画

1915~1916年,一群有反抗情绪的青年从各国移居瑞士苏黎士,常在伏尔泰酒馆聚会,参加者除查拉外,还有作家许尔森贝克、画家和雕塑家杨科、阿尔普、里希特等。这群厌倦战争、怀疑现存社会价值的青年人,在反抗和嘲讽社会的同时,看不到社会的前途,染有浓厚的虚无主义情绪。他们提倡否定一切,否定理性和传统文明,提倡无目的、无理想的生活和文艺。他们在法德字典中偶然翻到“达达”(儿语,玩具小木马的意思)一词,便决定用它来作为社团的名称。他们还常作恶作剧式表演,在群众性的场合相互戏弄和嘲弄观众;把各种嘈杂的声音作为音乐;把相互不连贯的词语偶然地拼凑在一起作为诗。在美术领域,他们提倡自动性和偶然性。

“达达”一词的来源还有两种解释。一,巴黎的布勒东、阿拉贡、阿波里奈尔、艾吕雅等青年诗人和艺术家中,有人提议成立一个小组,以进一步推动他们的活动。于是,他们当即用裁纸刀挑开一本《小拉罗斯字典》,刀挑的那一页的页首字样为“达达”(dada),于是他们一致同意用“dada”来称谓他们的团体。二,早期“达达”成员巴尔和胡森贝克想从德法词典中找出一个适当的词作为他们的团体的“歌唱家”罗瓦夫人的名字,偶然一翻,翻到“达达”二字,他们把这个词作为他们一切活动的名称。

达达主义者用它作为文艺活动的旗号,并无任何意义。达达主义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抗社会现实和现存的价值观,与其说它是文艺流派,毋宁说它是一种社会思潮。

产生达达主义的社会原因是当时存在于西欧各国的尖锐的社会矛盾,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达达主义的倡导人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说“: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的东西和不合逻辑的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命。”

①达达主义的发展和代表人物

“达达”运动最初是从绘画领域里开始的,1913年,法国画家杜尚以实物创作了第一幅新作:一个自行车轮被倒置在一张凳子上。后来,人们称他为达达运动的先驱。1915年,查拉在瑞士苏黎世组织了一个文学团体。其成员有法国的汉斯·阿尔普、德国导演雨果·巴尔、汉斯·里赫特尔和许尔森贝克等。1916年,巴尔创办“伏尔泰夜店”,并以庆祝夜店创办为名举行庆祝会,举办画展,朗诵他们自己创作的诗歌,演唱流行歌曲。同年6月,《伏尔泰夜店》杂志出版,阿波里奈尔、马里内蒂、毕加索等人的稿件以及和其他不少诗人和画家的作品都在杂志上发表。随后又出版了《达达画廊》、《达达》杂志。后来,《伏尔泰夜店》易名为《达达文集》。

在攻克巴士底狱127周年之际,“达达”派举行晚会,查拉乘机发表了达达宣言。他说:“达达是我们的剧烈程度,……达达是无牵连无可比拟的生活,它赞成统一并且明确地反映未来,我们很明智,知道我们的大脑将会变成软垫,我们的反教条的精神和官僚一样专横,我们不自由却呼叫自由,严格要求放弃学说和道德,让我们一道唾弃人类吧。我们在集市上闹嚷,在修道院、妓院、剧场、饭馆之间大喝倒彩:哗哩哗啦,乒乒乓乓。”

下楼梯的裸女 1912年 杜尚

1917年,苏黎世“达达”小组的创始人之一许尔森贝克把达达运动带到柏林。这些青年艺术家的主要表现方法是把零碎照片拼贴在一起,并附以解说词。1919年,巴黎的年轻诗人布勒东、阿拉贡等创办《文学》杂志。其实,杂志的名称是反语,指与一般文学相反的文学。同年年底,查拉也从苏黎世来到巴黎,《文学》杂志便马上成了“达达”运动的喉舌。与此同时,在德国的柏林和美国的纽约也兴起了“达达”运动。巴黎很快成为世界达达运动的中心。1920年1月23日,《文学》杂志举办首次巴黎达达演出晚会。2月份,他们又组织30余人在“独立沙龙”举办报告会。每个人发表宣言,每篇宣言都有10余人齐声宣读。阿拉贡的宣言说:“不要画家,不要文学家,不要音乐家,不要雕塑家,不要宗教,……不要帝国主义,不要无政府主义不要军队,不要警察,不要祖国,够了,这一切蠢事,什么都不要,什么都没有,没有、没有、没有。”据说,报告之前,会议组织者还放风说卓别林会到会表演,骗来大批观众。于是,他们引起了公愤,群众纷纷向他们投掷硬币和鸡蛋,表示抗议。

后来,在达达运动内部引起了争论。特别是查拉和布勒东这两位达达领袖之间的矛盾愈来愈尖锐。查拉是一位性情倔犟而固执的人,他宣扬虚无主义,坚决主张取缔一切传统文化,取消一切社会秩序,取缔一切新教条。而布勒东虽然也反对传统文化,但他认为波德莱尔等人的现代派诗歌的成就应该肯定,并主张继承和发展下去。此外,在行动上也有分歧。布勒东认为光大喊大叫而不采取具体行动,是打不倒传统文化的。于是,他们试图通过对传统文学的代表作家巴莱斯进行公审的形式来象征性地批判整个传统文艺。审判于1921年6月13日在科学会堂举行。布勒东等人乔装法官、陪审员、律师等资产阶级法庭中的人物,抬着巴莱斯的模型来到“审判庭”。经过数小时的审判后,他们判巴莱斯犯有“危害精神安全罪”。一般人认为,这无非是一场闹剧,而达达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他们行动的高峰。同年,早已厌恶“达达”运动的巴黎大学生抬着象征“达达”的纸人,把它扔进塞纳河“淹死”。达达运动进入尾声。1922年,布勒东还想在“达达”运动方面作出新的成就,提议召开一次国际性的达达代表会议,由于查拉反对而未开成。到此,“达达”内部的分裂已成定局。1923年7月,布勒东等人趁查拉的《生瓦斯的心脏》上演之际前去捣乱,双方发生了斗殴。他们终于分道扬镳了。

后来,达达运动的主要人物布勒东、阿拉贡、苏波、艾吕雅、皮卡比亚飞杜尚、德思诺斯等7名被当时法国文学界公认的“捣乱分子”转而倡导超现实主义去了。查拉后来也加入到了超现实主义行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一些艺术家重新探讨达达主义的价值,把达达原来作为破坏和挑战的手段,看作审美对象,利用大众文化传播媒介,生活用品和工业废品组成美术品,掀起称为“新现实主义”或“新达达主义”浪潮。

达达主义中最值得研究的人物是法国艺术家杜桑。杜桑早期迷恋立体主义和未来主义。不久,他改用手指涂画,并采用生活中常见的现成物品如梳子、铲子、线球和自行车轮加以组合(包括偶然性组合),改变其位置和环境,使人产生出其不意的惊愕感。他的作品《巧克力研磨机1号》是对工业社会和机械文明的嘲讽。杜桑最典型的达达主义作品是大玻璃画《新娘的衣服被单身汉们剥得精光》(1915~1923年)、《泉》(1917年)和《带胡须的蒙娜丽莎》(1920年)。

②达达主义的历史影响与超现实主义绘画

达达主义是20世纪初欧洲各国出现的现代主义思潮的批判传统道德观念和美学观念精神的最集中体现。

达达主义者主张打倒一切、否定一切,难怪有人说,他们是一群原始法西斯分子。确实,他们是一些无政府主义分子,他们的行动带有很大的破坏性。达达主义思潮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欧洲一代青年的空虚的精神状态。他们苦闷彷徨,但又不甘寂寞,希望在追求中获得新生。他们只意识到必须将旧的精神世界彻底破坏,新的精神世界才会产生,却不曾想到如何去建设新的精神世界。达达运动虽然风靡一时,但在文学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能够传世的作品。

达达主义在整个西方现代派艺术里影响是深远的,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荒诞派戏剧、垮掉的一代等都多少留有它的痕迹。超现实主义绘画的代表是达利等。

达利,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他的作品以探索人的潜意识著称。他与毕加索、马蒂斯一起被公认为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1904年5月11日,达利在西班牙菲格拉斯出生。年轻时,他在马德里和巴塞罗那学习美术,期间受到基里柯和卡拉的形而上绘画的影响。同时,他也喜欢英国拉斐尔前派精雕细刻的现实主义和向梅索尼埃等19世纪画家。

1927年,达利参加了“伊比利亚艺术家协会”在马德里和达尔玛画廊的展览,这次画展为他赢得了声誉,他被公认为新一代最有前途的画家之一。1928年,他两度访问巴黎,会见了毕加索和米罗,并在戈基斯画廊安排了一次展览。1929年,他开始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绘画,他加入了超现实主义运动,并成为这个运动中最有成就和最负盛名的成员之一。在他的自传《神秘的一生》中,达利介绍了成名前后的情景。他童年时不断受猛烈的歇斯底里的痉挛干扰。在马德里,因煽动学生闹事,达利被马德里美术学院停学,因颠覆活动被短期监禁。1926年,达利因为越轨行为被校方开除。从他的自述中可以看出,达利一生都在有意培养怪癖,这是他创造力的源泉。有两件事情促使他的画风日臻成熟。一是他研读了弗洛伊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意识的重要作用的著作;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1937年,达利访问了意大利,在那里他观赏到了拉斐尔和意大利巴洛克画家的作品,这给了他新的启示,他的创作转向一种更加学院派的风格。因此,他被布列顿驱逐出超现实主义运动,而在1929年,布列顿曾热情地支持他,并为他的展览会目录写过前言。从1940年起,达利在美国居住了15年。在这15年里,他花大部分精力用于自我宣传。1941年,他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首次个人回顾展。1942~1944年出版了他的自传《神秘的一生》。1955年回到西班牙。1965年出版了《一个天才的日记》。1950~1970年,他的作品集中在宗教题材的绘画上,但仍探索性爱主题,描绘童年记忆,并且让妻子加拉成为这些题材的中心人物。1989年1月23日,达利逝世。

记忆的永恒 1931年 达利

达利的作品充满了超现实主义,总是被反复讨论,而备受争议的是他最有名的作品《内战的预感》。在这幅画中,人体经拆散后重新组合起来,内脏堆满了地面,荒诞而又恐怖,所有这一切都是以写实的手法画出来的,具体逼真。这显然不是现实的世界,而是像人做噩梦时出现的离奇而又恐怖的情景。在这幅作品里,画家要展示的是人对现实的敏感与紧张,生命是脆弱的,特别当生命被置于一个不能自主的时代。

8.量子力学的诞生

19世纪中后叶,经典物理学日趋完善,但科学的进程是不会就此止步的,在继续前行的路上遇到了黑体辐射,从而引发了“紫外灾难”。

在研究热能辐射时,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提出“黑体”概念。所谓黑体,即为可以全部吸收电磁辐射能量,且毫无反射、透射,看上去全黑的理想物体,如只有一个小孔的空腔物体,可近似地视为理想黑体。黑体辐射区别于其他辐射的特点在于,其辐射能量的分布只取决于黑体自身的温度,而与其成份无关。

1884年,奥地利人波尔兹曼对黑体辐射作了初步理论解释。1896年,德国人维恩根据热力学定律,对其实验结果进行归纳,给出一个半经验性质的,用于描述黑体能量分布的理论公式,称为维恩公式。按照公式计算得到的数据在高频部分(即短波区)与实验结果趋于一致,而在低频部分则与之相去甚远。1900年,英国的瑞利从统计力学和经典电磁学的结合部出发,给出一个新的辐射公式,与维恩公式相反,它在低频部分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较为一致,在高频部分与实验值相差很远。根据瑞利公式,黑体辐射的能量将随着频率的提高接近紫外光区趋于无穷大,而实验测得值趋于零。如此一来,该公式显然是不成立的,但它又是完全符合经典物理学原理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困难局面称为“紫外灾难。”

紫外灾难的出现,给了普朗克施展才华的机会。马克斯·普朗克是20世纪初德国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从小就表现出超群的数理才能,19岁便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1880~1890年发表大量论文,精辟地阐述了化学平衡理论。1894年,年仅36岁的普朗克成为柏林物理学界最具影响力的物理学家,同时为了克服“紫外灾难”而转入黑体辐射方面的研究。

对于瑞利公式与维恩公式都不能与实验结果完全相符合的问题,他给出了自己的辐射公式加以解决,他的公式以瑞利公式为基础。普朗克利用了数学内插法将上两个公式中的谬误改正,使之无论在高频部分还是低频部分都与实验值相符。普朗克的这一公式被称为普朗克公式。它虽然与实验结果非常吻合,但仍带有很强的经验性,理论性是不够的。为此,普朗克开始在理论上重新解释自己的公式,可惜经典物理学上通常被奉若神明的原理在此派不上用场。

既然沿着经典物理学的道路走不通,普朗克就提出一个异常大胆的假设:黑体的腔壁由无数能量不连续的带电谐振子组成,其所带电量是一个最小能量单元量子的整倍数。带电谐振子通过吸收和辐射电磁波,与腔内辐射场交换能量。这些谐振子的能量不是连续变化的,而是以某一固定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这就是著名的普朗克量子假说。他将这一假说整理成《关于正常光谱的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一文,并于1900年12月发表。

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也不是偶然的。从其所运用的术语和主导思想可以看出,该假说明显受到奥地利物理学家波尔茨曼的影响。波尔茨蔓曾于1877年提出把连续可变的能量分立,将其看成是无数带电谐振子的思想。普朗克的量子假说由于突破了经典物理学的成规,很难让人接受,就是普朗克本人,有时也对自己的学说产生怀疑,但无论如何,他的量子假说首次将能量不连续的思想引入物理学,在物理学的发展历史上有着里程式的意义,为后面的量子理论的创立和发展起了引导作用。

普朗克投身这一领域,缘起于“紫外灾难”。他的普朗克公式将这场灾难圆满解决,而他为解释该公式提出的量子假说又为物理学研究开辟了新领域。

马克斯·普朗克是20世纪初德国最著名的科学家

9.法国蓬皮杜文化中心

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简称蓬皮杜中心,设在法国巴黎市中心区,距卢浮宫和巴黎圣母院各约1000米,是国际著名的美术馆,法国乃至西方现代艺术中心的象征。这座著名的建筑是法国总统蓬皮杜为纪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功臣戴高乐总统而修建的。1977年该中心落成,适逢蓬皮杜总统逝世,于是德斯坦总统就将其命名为蓬皮杜艺术中心。

初到这里的人根本不会认为这里是文化艺术中心,它不像常见的博物馆,也不像一般的歌剧院、图书馆,倒像是一幢地地道道的化工厂。该中心由高科技派建筑师罗杰斯和皮阿诺共同设计。其建筑形象显得惊世骇俗:主体是6层的钢结构建筑,其钢柱、钢梁、桁架、拉杆、电缆、电梯,甚至上下水管等均暴露于外,并且特意涂成色彩鲜艳,对比强烈的红、蓝、绿、黄色,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管道,黄色的是电气设施和管线。人们从大街上就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琅满目。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工具。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外面,目的之一是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蓬皮杜艺术中心总面积大约10万平方米,地上、地下各6层,地上每层高7米,宽48米,长168米,整个建筑物由28根圆形钢管柱支承,其中除去一道防火隔墙以外,没有一根内柱,也没有其他固定墙面。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任意划分空间。在地下设有一个大型的停车场,可以停放近700多部小汽车。现在这里设有现代艺术博物馆、公共情报知识图书馆、音乐和声学研究所、工业设计中心等,以及与它们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

罗杰斯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的艺术表现。”罗杰斯等人的这种建筑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建筑师对现代生活急速变化的特点的认识和重视。蓬皮杜中心的修建并不冲撞巴黎人的喜好,因为巴黎人最终还是喜欢上了它。它冲撞的是整个建筑业。在建筑过程中,至少有六七份诉状要求皮阿诺他们停止施工。那种钢铁结构,也被全法国的钢铁公司宣布为无法实现。1977年大楼完工时,至少有一半的参观者最后突然发现,这个中心原来是这样建的!他们从前还以为那不过是脚手架呢。人们认为那样不能算是完工了。

巴黎的蓬皮杜中心自1977年对外开放以来,由于收藏品数量庞大,致使大量作品得不到向公众展示的机会。为了增加作品的展示机会,以及能够满足今后不断增加的收藏品,2003年1月梅斯市与蓬皮杜中心的管理单位决定在梅斯市再建一个名为“蓬皮杜卫星城”的展览空间,计划于2007年竣工并将举行盛大开幕展览以纪念蓬皮杜中心建成30周年。

10.讴歌英雄的罗曼·罗兰

罗曼·罗兰(1866~1944年)出生于法国小城克拉美西的一个公证人家庭,爱好音乐的母亲使他很小就从家庭中获得了良好的音乐教育。15岁时罗曼·罗兰随父母迁居巴黎,1889年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其后又考入法国考古学校攻读硕士,其学位论文《现代歌剧之起源》获得了法兰西学士院的褒奖。

19世纪末期罗曼·罗兰开始了自己的文学创作。《理智的胜利》、《丹东》、《七月十四日》、《哀尔帝》、《群狼》等历史剧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其中《七月十四日》描写了法国人民在攻克巴士底狱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革命激情和英雄主义;而在《哀尔帝》中作家又描写了“英雄人物”拯救国家、扭转时局的重要作用,借此颂扬了个人英雄主义。20世纪初罗曼·罗兰的英雄主义情结进一步发展,他先后完成了后世广为传诵的传记作品《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等,将改变现实的希望寄托于英雄身上,并希望通过这些伟人的事迹锻造出真正的社会英雄。

创作于1904~1912年的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最重要的代表作,被称为“长河小说”。小说于1913年获得法兰西学士院文学奖,并使作家荣获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由此罗曼·罗兰也成为法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一战爆发,罗曼·罗兰写下了大量反战文章,辑成《超乎混战之上》一书,引起很大反响。战争结束后,法西斯主义在欧洲大陆滋生,作家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1931年罗曼·罗兰发表《向过去告别》一文,表明了由个人英雄主义向集体主义的转变,从此他积极投身于反法西斯运动,曾担任过国际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席。罗曼·罗兰还创作了长篇小说《母与子》,以及音乐论著《贝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展现了作家深厚的音乐才华。但罗曼·罗兰最重要的作品还是《约翰·克利斯朵夫》。

小说的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出生在德国莱茵河畔一座小城的音乐世家中,祖父曾是皇家乐队的指挥。拥有音乐家头衔的父亲酗酒颓废,致使家境败落。克利斯朵夫与生俱来的音乐才华被祖父发掘,从此与音乐结缘。克利斯朵夫6岁时家人为他举办了一场音乐会,使他一举成为轰动全城的音乐神童。13岁时他在宫廷管弦乐队里当上了一名正式的第二小提琴手,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上流社会的阴暗和虚伪让克利斯朵夫极为反感,他蔑视权贵,受到他人排挤,以至生计也成了问题。克利斯朵夫卷入一场风波,他为了保护一个女子而将人致死,不得不逃往巴黎。原以为经过大革命洗礼的巴黎会是一个自由与民主的乐土,然而到巴黎后克利斯朵夫却发现法国与德国一样腐败,他的幻想破灭了。

在法国克利斯朵夫结识到真正的朋友——以教书为生的青年诗人奥里维。奥里维也是一个孤独而敏感的人,他与克利斯朵夫心意相通,但却无法给他真正的力量和支持。克利斯朵夫将视线转向社会底层,他从面包工人罗赛一家的惨死中看到了工人阶级中存在的一种“原动力”。在五一示威游行中,他和奥里维被卷进游行队伍,奥里维为救护一个孩子而被人群践踏,混战中死于警察之手。克利斯朵夫在自卫时误杀一名警察,只得再次逃亡瑞士。奥里维的死给克利斯朵夫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从此他向现实妥协,过起隐居的生活。后来克利斯朵夫回到法国,不但向当局妥协、和解,甚至还嘲笑起青年人的反抗斗争。

《约翰·克利斯朵夫》是罗曼·罗兰对自己英雄主义情结的深刻反思,表明了在当时的资产阶级中已不能出现力挽狂澜的英雄,即使像克利斯朵夫这样优秀的知识分子,想用自由、平等和博爱的精神,以及个人主义、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作为斗争武器也是不可能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被认为是20世纪法国最高贵的小说,高尔基称其为“长篇叙事诗”般的巨著。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辞认为,这部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

11.乔伊斯与现代史诗《尤利西斯》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年)出生于爱尔兰首都都柏林的一个中产阶级公务员家庭。早年在耶稣学校学习,中学毕业后与天主教信仰决裂,转而投身于文学。1898年乔伊斯进入都柏林大学,专攻语言和哲学,他爱好易卜生的戏剧,曾写过许多相关的评论文章。1904年因无法忍受都柏林庸俗的社会生活,乔伊斯宣布“自愿流放”,携女友诺拉私奔去欧洲各地,义无反顾地开始了长达一生的流亡生涯,此举震惊了整个爱尔兰。

1907年乔伊斯发表了第一部作品——抒情诗集《室内音乐》,这是一部象征主义诗集,表现出作家对现实生活的悲观情绪。作家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完成于1905年,先后遭到20多家出版商的退稿。后在美国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帮助下,才于1914年正式出版。小说集由15个短篇小说结集而成,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描绘了形形色色的都柏林下层市层平庸琐屑的生活图景。1916年发表的半自传体长篇小说《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作家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标志,也是第一部用意识流手法创作的小说。

经过16年的构思和7年的艰苦写作,乔伊斯的代表作《尤利西斯》终于在1922年发表,立即轰动了巴黎文艺界和整个爱尔兰,一时成为西方文坛评论的中心。然而这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却因被诬为淫秽而屡遭禁毁。小说描写了广告经纪人利奥波德·布卢姆在1904年6月16日一天的活动。乔伊斯用意识流手法描写现实社会生活,开创了探索人的内心世界的新途径。小说描写布卢姆妻子玛莉恩的内心活动,用了数十页篇幅,不用任何标点符号,不分段落,中间也没有停顿和转折,以此表达人物思想的杂乱无章。在当时的人们看来,《尤利西斯》是无法理解的,正如一位同时代的作家所说,人们只要“读上三页,就会生出浪费生命的罪恶感”,它“像一道长长的、有害的阴影,笼罩着爱尔兰的文学生活”,是“爱尔兰文学史上最大的死胡同”。乔伊斯只能用三大武器面对这一切:沉默、机智和流亡。

祖国爱尔兰在乔伊斯的心中从未被遗忘过,作为一个作家,他更愿意从异乡的视角去观察和描写自己的故乡。乔伊斯也从未忘记过自己的誓言——为祖国的精神解放而写作,然而祖国却不能理解他。

1941年1月13日乔伊斯病逝于苏黎世,死后也未能同祖国达成谅解,爱尔兰不允许他的遗体回国安葬,这与同样客死他乡的叶芝载誉荣归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然而历史最终会给出公正的答案,今天的都柏林人,在每年的6月16日这天,都要按照小说《尤利西斯》中的情节来重现往日的情景,以此纪念真正地热爱着自己祖国的乔伊斯。

詹姆斯·乔伊斯是一位在西方现代文学史中留有不可磨灭影响的杰出作家。作为小说艺术的革新者,他扩展了西方小说的表现力;作为独树一帜的“二十世纪意识流小说之父”,他使意识流成为现代文学独特的思维方式和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正如美国文学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所说,“乔伊斯代表了人类意识的一个新阶段”。

12.现代诗歌的里程碑:《荒原》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1888~1965年)是后期象征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最具影响的诗人和评论家。艾略特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圣路易斯,外祖父是华盛顿大学的奠基人,父亲是一名小有名气的砖瓦商人。艾略特的童年是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度过的,母亲给了他最好的文学启蒙。1906年艾略特考入哈佛大学攻读哲学,1910年到法国巴黎大学学习哲学和文学,对哲学有极其强烈的兴趣。1915年艾略特与英国少女维芬·海渥特结婚,从此定居伦敦。艾略特渐渐放弃以哲学研究为主要人生目标,转而开始从事诗歌创作和文学批评研究。起初艾略特从事拉丁文及法文的教学工作,同时兼任《自我中心者》杂志副主编。l922年起艾略特在具有世界影响的文学评论季刊《标准》担任编辑,直到1939年停刊,这为他文学思想的成熟起到了重要作用。1927年艾略特正式成为英国公民,他声称自己是“文学上的古典主义者、政治上的保王派和宗教上的英国天主教徒”。

托马斯·史登斯·艾略特

艾略特是20世纪英国影响最大的诗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提到艾略特,常会想到两部作品——《荒原》和《擅长装扮的老猫精》,前者是因为开现代主义诗歌之先河,后者则是因为由其改编成音乐剧的《猫》。

艾略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最有影响力的用英语写作的诗人,对英美现代派文学、新批评派评论的创立和发展具有开拓之功。诗人一生共创作了《普鲁弗洛克的情歌》、《一位夫人的写照》、《小老头》、《荒原》、《空心人》、《灰色的星期三》、《四个四重奏》等重要诗集,其中最著名的两部作品是《荒原》与《四个四重奏》。《荒原》是诗人创作生涯中期的作品,被认为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划时代之作、现代主义诗歌的里程碑;而《四个四重奏》则是他晚期诗歌的代表作,并于1948年因此书“对当代诗歌作出的卓越贡献和所起的先锋作用”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艾略特还著有大量诗剧,如《大教堂凶杀案》、《合家团圆》、《鸡尾酒会》、《机要秘书》、《政界元老》等,以及极有影响力的文学评论集《传统与个人才能》、《论玄文学派诗人》、《批评的功能》和《诗与批评的效用》等。

艾略特认为诗歌不是主观的自我表现,“诗不是放纵情感,而是规避情感;诗不是表达个性,而是规避个性”;作品与作家无关,只是客观的象征物。诗人的感情要想进入作品,就必须经过一番内在的转化,变成非人格的普遍性的艺术性情绪。要做到这种“转化”,诗人需要有高度的艺术表现技巧。为此艾略特提出了被称为“客观对应物”的表现情绪的创作方法,即把客观事物,如事件、情境、语言甚至是人物搭配成一幅图案来暗示或象征某种情绪,从而达到他所追求的艺术效果。

在《荒原》里,艾略特抛弃了浪漫主义的自我表现和直抒胸臆,强调通过“客观对应物”的方式,用象征和暗示的方法来表现情绪。诗集的名字揭示了主题:西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世界如同“荒原”一般干涸枯竭。全诗共分5章,分别为《死者的葬仪》、《对弈》、《火诫》、《水里的死亡》、《雷霆的话》,是一部融思想性与情绪为一体的完美诗篇。在语言上,除英语外,艾略特还直接运用了拉丁语、希腊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和梵文6种文字,将文学名篇、民谣俚语和历史掌故结合在一起,使全诗充满了生活情趣和异国情调,大大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四个四重奏》是诗人以英国一座乡间住宅玫瑰园的遗址“诺顿”、祖先在英国居住过的村庄“东科克”、美国马萨诸塞州海边的一堆礁石“萨尔维奇斯”、17世纪英国的一座教堂“小吉丁”四个地点为题,创作的一组涵盖哲学与宗教思想的长诗,其主题表现了人类历史围绕着天主的意志循环往复,借以宣扬基督教的服从精神。长诗在艺术技巧上比《荒原》更为纯熟,文字更加流畅,被公认为艾略特诗歌的登峰造极之作。

艾略特50岁时他的首任妻子因精神病被送进疯人院,此后他与女友特里维廉维持了近20年的友谊,期间特里维廉曾两次主动向诗人求婚都遭到拒绝。艾略特69岁时与秘书瓦莱丽结合,这给特里维廉带来了巨大的刺激和伤害。诗人去世后特里维廉撰写了回忆录,想要将两人的往事公诸与众,然而这本书却至今被禁止出版,据说是英国文化界要保全艾略特的名声。特里维廉与艾略特的爱情悲剧也只有待书稿付梓时才能为世人知晓了。

13.列农和甲壳虫乐队

如果要在20世纪众多的乐队中选择出一个最有影响力的,而且仅有一个名额的话,它就是The Beatles,翻译成汉语有两种名称,甲壳虫乐队或披头士乐队。这支乐队虽然只存在了短短的8年时间,但是却改变了整个摇滚乐和流行乐的风貌。

乐队的核心人物是约翰·列农(John Lennon)。这个16岁的利物浦男孩受到了当时的简易乐器乐队的影响,在1957年3月组建了自己的乐队,乐队的最初名称为Black Jacks。当时列农对摇滚乐还没有很深刻的认识。因为,在组建乐队前后,他所听过的摇滚歌曲也不过是猫王的《伤心旅舍》。乐队通过几次改建,终于成长为一支成熟的乐队。

经过几次改建,乐队最终定下名字为The Beatles,成员包括约翰·列农(John Lennon)、吉它手歌手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贝司手乔治·哈里森(George Harrison)、鼓手灵高·斯塔(Ringo Starr)。乐队成员是最后定下来的,1960年之前还不是这样的。

1960年8月,列农来到了德国汉堡,因为这里可以很容易找到演出的机会。但是,他们到了之后却被告知乐队必须要有5个人。没有办法,他们不得不返回利物浦,另外寻找一个可以加入乐队的朋友。Stuart Sutcliffe作为贝司手加入了乐队。1961年前后,他们就在汉堡进行演出。在那里他们遇到了来自利物浦的鼓手灵高·斯塔,他们很快成为好朋友。也在这里,Stuart结识了Astrid,一个学摄影的女孩,两人很快坠入情网并订婚。The Beatles早期的马桶盖发型就是Astrid设计的。

好景不长,1961年11月,George被发现不满18岁而在俱乐部演出,被德国警方驱逐出境;几天之后,Paul和Pete又被指控在他们所住的电影院后面的小屋里放火,也被警方驱逐出境。这样一来,乐队面临解体,John也只得收拾回国。只有Stuart留了下来,为了他所爱的女孩绘画。

North End音乐商店经理Brian Epstein开有一间录音室。甲壳虫乐队在德国的演出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于是他就告诉甲壳虫乐队他想作乐队的经纪人。乐队成员同意了。随后,Epstein开始和英国几乎所有的唱片公司联系。在他的安排下,1962年的第一天,甲壳虫乐队来到Decca唱片公司试音。演唱的曲目是Epstein精心挑选的,共有15首,包括3首甲壳虫乐队自己写的歌:Hello Little Girl、Like Dreamers Do和Love Of The Loved。遗憾的是,Decca公司认为他们的歌不会走红,所以没有和他们签约。

不久,Epstein会见了经营着一家属于EMI的小公司Parlaphone的George Martin。Epstein给Martin听了甲壳虫乐队的试音带,这最终促成了1962年6月6日甲壳虫乐队第一次来到Abbey Road录音室试音。Martin花了两个晚上和一个下午来听甲壳虫的演唱,他很快被甲壳虫的非凡魅力所吸引。乐队写的Love Me Do是其中他最喜欢的一首。不过,乐队的整体风格有点问题,就是生性文静的Pete Best的击鼓很难为甲壳虫这样一支摇滚乐队提供有力的支持。这样,Ringo Starr正式代替Pete Best成为乐队的鼓手。

几次录音之后,1962年10月5日,甲壳虫乐队的第一张单曲唱片Love Me Do/P.S. I Love You正式发行。为了确保这张唱片能打入排行榜的前20名,Epstein掏钱买了一万张。这以后,他们开始在全国巡回演出。他们的新歌Please Please Me登上了歌曲排行榜的首位。他们其他的一些早期登上排行榜首位的歌曲有She Loves You和From Me To You。这时“甲壳虫”狂热开始了。1962年,他们第一次到瑞典进行了演出。美国也急切地希望他们能去演出。但乐队表示:“只有我们的歌曲在美国拿到第一,我们才会去。”因此他们没有去美国,而是去了法国。在法国的一次演出之后,他们收到了一封电报:“国会录音公司向你们表示祝贺!你们的歌曲获得了美国排行榜第一名。”这样,法国的演出一结束,他们就赴美演出了。在美国,他们又成功了。回到英国之后,他们拍摄了第一部电影A Hard Days Night。

甲壳虫乐队激情四射的演出

甲壳虫乐队的成功很快改变了摇滚乐的流行方向,许多同类型的摇滚乐队相继冒出来。1965年10月26日,英国国会决议颁给他们荣誉奖章,在白金汉宫,伊丽莎白女王亲自颁授MBE(Memb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勋章给每一位团员。1965年底,乐队在纽约希叶体育馆进行了演出,观众达到了创纪录的55000人。他们还去亚洲演出,菲律宾的歌迷使他们受不了。1966年底,他们在美国旧金山的烛台公园进行了演出,这是他们最后的一次正式演出。

这之后,他们又灌录了几张唱片。1969年,他们制作了Let It Be,他们已经非常疲惫,觉得这个专辑应该是他们最后的作品了。但是,他们感到这个专辑太伤感了,因此他们又制作了专辑Abbey Road。然后,他们在伦敦的苹果公司的楼顶进行了最后一次演出。

1970年4月,甲壳虫乐队宣布解散,其成员还在继续着各自的音乐事业。1980年12月8日,乐队的核心人物John Lennon死于美国纽约,这是20世纪音乐界最令人伤感的事情之一。

14.响彻世界的《铁皮鼓》

君特·格拉斯出生于波兰但泽(即今天格但斯克)的一个商人家庭,父亲是德国人,母亲是波兰人。幼年的格拉斯在母亲的教导下酷爱艺术与文学。1944年格拉斯应征入伍,次年被美军俘获并送回德国。此后格拉斯做过矿工和石匠,1948年到杜塞尔多夫艺术学院学习版画和雕塑,并在漫游意大利、法国等地后回到西柏林继续求学。1956年格拉斯移居法国,三年后创作出长篇小说《铁皮鼓》,成为德国20世纪50年代小说艺术的最高峰。它与此后出版的《猫与鼠》、《狗年月》构成了作家创作的但泽三部曲。

《铁皮鼓》中包涵了丰厚的历史内容和政治寓意,它丰富的想像力和怪诞的叙述令人惊叹。主人公奥斯卡是一个鸡胸驼背、四肢短粗,身高只有1.23米的侏儒。他的母亲原本与表兄情投意合,可当她结识了德国伤员马策拉特后,两人一见钟情,迅速成婚。婚后母亲与表兄继续幽会,并怀上了表兄的孩子奥斯卡,不知情的马策拉特成了奥斯卡的“德国”父亲,表兄则成了他的“波兰”父亲。奥斯卡的行为怪诞嚣张,具有超常能力,在娘胎中时就拥有了成年人的智力和超人的听力,他不愿来到黑暗的人世间,想回到母亲的肚子里,但当时脐带已经剪断,而且听到母亲许诺说要给他买一只铁皮鼓,便只好很不情愿地来到人间。在奥斯卡三岁生日时母亲给他买了一只儿童玩儿的铁皮鼓,此后他把鼓挂在胸前,走到哪里就敲到哪里。由于厌恶成人世界,奥斯卡决定不再长大,他把自己从九级台阶上摔下来,从此变成了一个患有呆小症的侏儒,但他的智力却因此比正常人高出三倍,并且意外地获得了拥有魔力的嗓子,甚至在过生日时喊碎了吊灯。

当奥斯卡的母亲和他的“波兰”父亲死后,马策拉特将邻居家17岁的姑娘玛利亚请来照顾他,因为奥斯卡只有三岁儿童的身高和相貌,玛利亚便把他当成了孩子看待。终于一天夜里奥斯卡按捺不住心中的欲火,与熟睡当中的玛利亚发生了关系,并致使玛利亚怀孕。奥斯卡的父亲爱上了玛利亚,精明的玛利亚顺势与马策拉特私通并嫁给了他,婚后生下奥斯卡的儿子库尔特。奥斯卡四处漫游,与侏儒朋友贝布拉不期而遇,这时的贝布拉已经成为一家演出公司的大老板。他把奥斯卡捧成鼓手明星,死后又把一大笔遗产留给了他,奥斯卡从此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富翁。然而发迹后的奥斯卡更感精神空虚。奥斯卡散步时捡到了一节戴戒指的无名指,这是被情敌谋杀的道罗泰娅姆姆的无名指,道罗泰娅曾是奥斯卡在贝布拉剧院时暗恋的情人。奥斯卡把无名指盛在酒精瓶里,每日对它朝拜忏悔。奥斯卡让朋友到警察局报案说他是杀人凶手,为了增强可信度甚至逃到巴黎,警察抓到奥斯卡并把他引渡回国,从此关进了精神病院。在医院里奥斯卡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平静生活,然而不久道罗泰娅姆姆的谋杀案真相大白,奥斯卡被宣判无罪,奥斯卡感到了异常的悲哀和失落。他要往何处去?他的精神又应该往何处去?小说到此戛然而止。

小丑般的奥斯卡有着多重的象征意义,他既是真实的,也是怪诞的;他的精神世界既是作家自我的表白,也是整个时代的感受和体验。小说以奥斯卡的视角生动展现了德国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期间广阔而深远的社会图景,对德国法西斯所犯下的罪行作了深刻的反思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