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演讲及社交语言使用技巧
第一节 语言要真诚
美国心理学家诺尔曼·安德林在1968年曾设计过一张表格,他列出555个描写人的形容词,让人们指出其中哪些人品最为人喜爱。结果表明,被人喜欢选项中,位居前几位的竟有6个是与“真诚”有关的,而在评价最低的人品中,虚伪居首位。这说明了真诚的人能让人产生一种安全感,从而受人欢迎;虚伪的人为人讨厌,难结良友。
一、先为对方着想吧
与对方沟通交流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以真情感动对方。说话的时候先为对方着想,无疑是很好的办法。
因为一般情况下,自己对某一件事所认为的“对”或“好”并不能代表别人的看法。在沟通时最好先得知对方的看法。看别人怎么理解情势,你就能以对方了解的方式讲话和行事。若你径自表现出“好”或“对”,而不去弄清楚对方是否有相同的看法,你可能会惊讶于对方的反应。
所以在谈话之前你所要做的就是尽你所能查出别人的背景、观点和热诚,你因而可以知道:
什么使他们兴奋,什么使他们睡眠。
什么惊吓他们。
他们上班时是什么人,他们下班时是什么人。
他们生活中真正要什么——他们认为怎么能获得。
你可以通过别人的判断知道很多他们的事,研究他们从前的决定。
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避免你犯难堪的错误,还让你设计自己的表达方式,因而你的意见可以跟他的需要和要求结合,这样就会使你们的沟通更加融洽。
但平时我们最常听见人们对工作环境的三项抱怨却是:
他们认为别人不听他们的话。
他们觉得受不到尊重。
他们认为别人想办法要控制或操纵他们。
在与别人谈话的过程中,如果你先提自己的需要,这三种情况最可能发生。你先提别人的需要,它们就最不可能发生。
大部分人对自己的兴趣大过对别人的兴趣,对自己的需要,热衷程度远强于对别的需要。但是如果你先提对方最有兴趣的、他们需要的事情,就能掌握他们的注意力,建立联系,且赢得他们的信任和尊敬。
当你提对方所需,为对方着想时,你会发现许多可喜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对你也是有利的。
当你先提对方的需要时,对方会有以下表现:
1.较快开始聆听。
2.比较注意。
3.听得较久。
4.对你说的记得较多。
5.比较尊重你。
6.认为你是比较聪明的人,甚至较好的人,因此你得到较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
7.等你在说你自己的需要时,会听得较专心。
相比较而言,这对先提对方需要的小投资,是相当好的回报。
另一方面,若你先提自己的需要,人们常不愿聆听、保护自己或使冲突升级。他们可能以愤怒的眼神和僵硬的表情回答你,怀疑你有任何意愿考虑他们的需要,你的话一句也不听。这种恐惧和不信任,很容易就爆发公开的敌对。
此外,人通常在冲突开始时会焦虑。任何能缓和他们恐惧的方法,都会使情形变得较轻松和对每个人较有利。在这种时候,如果你先为对方着想,提出他人的需要就是一种很好的解决途径。在一些重大事情中,先提对方的需要,也会使你们成为合作伙伴。你们合作,联合对抗问题,而不是互相对抗。
所以,在与对方交往沟通时,如果想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你就必须先为对方着想,满足对方所需。
二、说话的魅力在于真诚
真诚的语言是最能打动人的,巧妙地运用充满真情诚意的话语,可以促使说者与听者产生情感共鸣,可以使双方的关系变得融洽,从而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沟通氛围,赢得广泛的人际关系,为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1915年,小洛克菲勒还是科罗拉多州一个不起眼的人物。当时,发生了美国工业史上最激烈的罢工,并且持续达两年之久。愤怒的矿工要求科罗拉多燃料钢铁公司提高薪水,小洛克菲勒正负责管理这家公司。由于群情激奋,公司的财产遭受破坏,军队前来镇压,因而造成流血,不少罢工工人被射杀。
那种情况,可说是民怨沸腾。小洛克菲勒后来却赢得了罢工者的信服,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后来,小洛克菲勒花了好几个星期结交朋友,并向罢工者代表发表了一次充满真情的演说。那次的演说可谓不朽,它不但平息了众怒,还为他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誉。演说的内容是这样的:
这是我一生当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有幸能和这家大公司的员工代表见面,还有公司行政人员和管理人员。我可以告诉你们,我很高兴站在这里,有生之年都不会忘记这次聚会。假如这次聚会提早两个星期举行,那么对你们来说,我只是个陌生人,我也只认得少数几张面孔。由于上个星期以来,我有机会拜访整个附近南区矿场的营地,私下和大部分代表交谈过,我拜访过你们的家庭,与你们的家人见过面,因而现在我不算是陌生人,可以说是朋友了。基于这份互助的友谊,我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大家讨论我们的共同利益。由于这个会议是由资方和劳工代表所组成,承蒙你们的好意,我得以坐在这里。虽然我并非股东或劳工,但我深觉与你们关系密切。从某种意义上说,也代表了资方和劳工。
这样一番充满真诚的话语,可能是化敌为友最佳的途径。假如小洛克菲勒采用的是另一种方法,与矿工们争得面红耳赤,用不堪入耳的话骂他们,或用话暗示错在他们,用各种理由证明矿工的不是,那结果只能是招惹更多怨恨和暴行。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祝贺”这种交往形式,一般是指对社会生活中有喜庆意义的人或事表示良好的祝愿和热烈的庆贺。通过祝贺表示你对对方的理解、支持、关心、鼓励和祝愿,以抒发情怀,增进感情。
祝贺的语言要真诚、富有感情色彩,语气、表情、姿态等都要有情感性。这样才会有较强的鼓动性与感染力,才能达到抒发感情、增进友谊的目的。
道歉也是人际交往中常见的交流活动。为人处世,犯错误总是难免的,毕竟“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是犯错误后的态度人们却非常重视。所以犯错误时,我们首先要坦率承认、真诚道歉。
你道歉的时候态度真诚,别人就会很轻易地原谅你。相反,有的人在犯错时态度极差,道歉时让人看不到一丝真诚,有的甚至根本就不道歉,只是一味地为自己辩解不休。结果是彼此之间的裂痕越来越大。
古人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最难风雨故人来。”都道出了朋友间所凝聚的真情厚谊,反映了他们肝胆相照,充满真诚的交往过程。可以说,充满真诚,以诚暖人是交友说话打动人心的重要因素,是赢得知心朋友的重要所在。
三、关怀的理念
对人关心和体贴,自然会让人感到温暖。多说这一类的话,会赢得真心的感动和感激。体贴,代表了对别人的爱护、关切和照顾。有首歌唱道:“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对别人体贴就是对别人献出了爱,别人受爱的感化,也会以爱相回报。体贴的话会换来友爱,换来真诚,而“友爱”和“真诚”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有些人不是慨叹这世上“友爱”和“真诚”太少了吗?其实,只要问问他:“你又给过别人多少体贴呢?”恐怕回答起来就很尴尬了。
此外,你平时对别人表现出的关怀,还会成为你求别人办事的一种途径。想想你平时对别人那么好,谁还能拒绝为你办些事情呢?
与别人交往时为了表达出自己的关怀之情呢,在说话的时候,你可以参考下面的几种方法:
(一)示之以鼓励
给遇到磨难或陷于某种困境的人指出希望,让他振作精神,乐观地从困境中走出来,对方会对你的善意表示感激。
(二)示之以关心
不拘位卑位尊,贫贱富贵,人人都珍视感情。在必要的时候向别人表示关爱的感情,别人也会把同样的善意之球抛掷给你。
(三)示之以同情
如果周围的人遇到了什么挫折和不幸,我们真诚地给以同情的表示,就可以让他感受到我们对他的体贴和关心。这样就能多少减轻一些他内心的痛苦。
当然,同情不是无原则的附和。如果对方的情绪产生于错误的判断,就不应当随便表示同情,以免助长其错误情绪。比如说评定奖金,张三本来劳动态度不好,因而未评上一等奖,他发起了牢骚,你如果在这时表示同情,那就等于助长他的错误思想,也不一定会起到安慰的作用,这时需要的倒是劝导他正确对待,好好工作,下次争取。
不管采用什么办法,相信如果你的话语中充满了关怀之情,对方就一定会被你所折服,你们的友谊也就更加牢固。
四、温语相求化冷面
会说话同会办事是相辅相成的。话说得好听,说得到位,对方才乐意接受你提出的条件和要求。只有温言相求,拣对方爱听的话说,才有利于事情的解决。
有谁会忍心拒绝别人的温语相求呢?正所谓“情之所至,金石为开”就是这个道理。
现代社会,求人办事的地方有很多,很多人因为怕麻烦都会冷言冷语地拒绝帮忙。此时,你大可不必懊恼,你完全可以另寻理由,温言相求。人都是有感情的,在你的温和“攻势”下他就冷不起面来拒绝你了。
五、乡音难改,游子情深
人都是有感情的,尤其是对故乡有着一种天然的割舍不断的情愫。如果游子在他乡遇到了自己的老乡,那么思乡之情就会油然而生,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老乡的一种认同感。
那么,该怎样利用老乡关系呢?“乡音”就在这时派上了用场。
老乡与其他关系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老乡之间的关系是以地域为纽带的,有一份“圈子”内的情存在心上,既然是老乡,就必须有共同点存在于双方之间,而“乡音”又是一种最好的表达形式。
用家乡话做见面礼,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不需要物质上的东西。在这里有一点相当重要,那就是运用这种方法的场合,最好是在异乡,因为在异乡才会有恋乡情结,才会“爱乡及人”,这时再来个“他乡遇老乡”,哪有不欣喜之理。对方离乡愈久,离乡愈远,心中的那份情就愈沉、愈深。因此,越是这种情况,越要运用“乡音”这种技巧,你就会得到老乡所给你的种种好处。
如此看来,要与一个久离家乡的老乡处好关系,有一种特有效的技巧就是:运用你的语言技巧,与老乡谈起家乡的话题,以此来触动他的思乡情结,达到共鸣,从而使老乡之间的关系更进一层。
六、感激之情要溢于言表
中国是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礼仪之邦,中国人向来是重感情的,但含蓄内敛的天性又使得我们不善于表达自己内在的感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谢谢”这两个字具有非凡的社交魅力。
很多人并非不想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只是不知道该如何开口,所以选择了沉默。还有些人,他们充满感情的表达却让对方感到不自在。善于表达,懂得说谢谢的社交高手总是在表达的时候让人感到内心的愉悦。
当然,在人际交往中,说“谢谢”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角色意识
不同的人心理是不同的。对什么人说“谢谢”和怎样说“谢谢”都很有讲究。因此,你在说“谢谢”时要讲究点“角色意识”。例如,小伙子对大姑娘表示感谢,要采取慎重的态度。那种说“谢谢你,想不到你一直在想着我”之类的话很容易造成误解。此外,感谢还要针对对方的不同身份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方式。老年人自信自己的经验对青年人有一定的作用,青年人在表示感谢时就应感谢对方言行的结果,“谢谢您,您的这番话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这会使老年人感到满足,并对你产生好感,认为“这个小青年不错,孺子可教也”。对大一点的女性,感谢她们时,可以说:“你真好!”这比简单地说“谢谢你”更好一些。
(二)言为心声
“谢谢”应该是心中一腔感激之情在语言上的自然流露。要做到声情并茂,语调欢快,吐字清晰,而不能含混不清、嘟嘟哝哝。而且说“谢谢”时,眼睛要看着被感谢人,脸上应有诚恳、生动的表情,并配以恰当的手势动作。不过,动作不要夸张死板。可以设想一下,你在感谢时,倘若手舞足蹈,举止轻浮,一下子拍拍对方的肩,一下子拉拉对方的手;或者表情木然,低着头或看着别人,那么,对方肯定会心生不快之感。
(三)注意场合
如果与对方单独在一起时,对他(她)表示感谢,一般会有好效果,也不会使被感谢人难堪。同时,还要注意双方的关系。例如双方是一般熟人或同事关系,可以用直接“感谢您”、“非常感谢”之类的话。可用称赞语或陈述语来表达谢意。儿子对妈妈就可以说:“妈妈,您真好,是天底下最好的妈妈。”
(四)形式多样
感谢从不同的角度分,有不同的种类:有对对方个人的感谢,也有对对方单位的感谢;有对对方行为的感谢,也有对对方人品的感谢;有个人之间的感谢,有群体之间的感谢,还有国家之间的感谢;有语言的感谢,有礼物的感谢;有口头的感谢,有电话感谢,有信函感谢……应选用恰当的类型与渠道,例如做客时受到盛情款待,可以在第二天打电话表示感谢。如果是公事访问,可以在访问之后用电报信函方式表示感谢。
要记住:与别人交往时,“感激之情要溢于言表”,一声源自内心的感激,一定会赢得别人的心。此外,表达感激时最重要的是要端正自己的态度,表达你的感激时最好要专注地看着对方,这样你的话才显得是出于真心的,你的感情才显得真挚。
第二节 语言要点到为止
一、给对方留个退路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想指出对方的错误,也要给对方留个退路。这样才能使他既不感到难堪,又不会感到十分唐突,很自然地就容易改变自己的做法。大部分人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能照顾对方的自尊心,对方通常都不会固执己见。
除此之外,言语要简练扼要。如果话讲多了,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令对方反感,产生事与愿违的后果。点到为止才是最佳方案。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普遍存在吃软不吃硬的心态。特别是那些性格刚烈、很有主见的人,你如果说硬话,比如用命令的口吻,对方不但不会理睬,说不定比你更硬;因此,不妨把话说得点到为止,给对方留有一个退路。
二、给批评裹上“糖衣”
有很多时候,你对家人、对朋友,总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可是说了,反而把感情给伤害了,把事情给弄糟了。于是你就引用古语,替自己辩解。说什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但是,为什么良药就非要苦得让人难以下咽呢?忠言为什么就一定要让人听了难受呢?医药科学发展至今,许多“良药”或包糖衣,或经蜜炙,早已不苦口。语言科学发展至今,讲究批评的方式方法与语言艺术,也可做到“忠言不逆耳”,老少皆喜欢听。
我们做了事情,说了话,写了文章,自己不放心,不敢下判断,这时候我们何尝不希望有人出来告诉我们哪点好,哪点不好。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个人,他能够忠实地、大胆地指出我们的许多错误,正因为如此,我们就敬佩他、感激他,甚至永世不忘。
可是为什么也有些批评和忠告我们不爱听,我们听了就难受、就气愤,甚至感到自己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受到了损伤?我们还会感到受了委屈、诬蔑以及侮辱?
一种苦味的药丸,外面裹着糖衣,使人感到甜味,容易一口吞下肚子里去。于是,药物进入胃肠,药性发生了效用,疾病就治好了。我们要对人说批评的话,在说以前,先给人家一番赞誉,使人先尝一点甜头,然后你再说批评的话,人家也就容易接受了。
那么怎样的批评才能够做到忠言不逆耳呢?以下是语言大师们多年以来总结的一些原则,希望能够帮助你在批评别人时,既能提醒到别人的错误,但又不至于让对方不高兴,甚至因为理解你的批评从而与你的关系更加融洽。
1.真诚。在善意地批评别人时,用这样的话开头,可能效果更加好:“我曾经也犯过这样的错误”,“可能你也不明白什么地方出了错”等,真诚往往最能够打动人。
2.适度。批评最好点到为止,既往不咎。“事情不发生也发生了,我们最重要的还是从中吸取教训吧。”
3.理解对方。谁愿意犯错误呢?特别是当事人内心已经很自责时,他们更加需要别人的心理支持。因此,多说说这样的话,远比批评更重要:“我想你现在可能很难受。”“抽空,我们找个时间,一起分析一下失误的原因,好吗?”“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会做好的。”
4.切勿指责。指责只会让人陷入恶劣的情绪之中,导致影响理智和判断力。这样的话最好以后不要再说了:“我都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为什么总犯同样的错误呢?”“我看你真的是无可救药了!”
5.委婉暗示。面对直接批评时,任何人内心的第一反应都会不舒服,因为批评就是惩罚。暗示如同苦药丸外面的“糖衣”,利用含蓄的、委婉的方式,更能达到治病救人的最终目的。
6.分清场合时机。批评的时机与场合十分重要,千万不要进行批斗会式的批评。
7.分清对象。跟什么样的人沟通,肯定要说不同的话。对长辈说的话跟晚辈不一样,男性跟女性不可能都一样,对朋友与对对手更是立场不一样,对家人与对同事考虑的问题不一样。千万不要使角色混乱,说出不合适的话,否则,批评的效果不但达不到,还伤了和气。很多话本身并没有问题,但用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身上,就有可能闹大笑话。
例如,一个很自卑的人犯错时,我们给予其适当的安慰会胜过千言万语,因为他本身已经非常自责。对于一个很爱面子的人,我们一边批评一边给其台阶下,他会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而对于一个心服口不服的人,我们没有必要死抓不放,重要的还是看他的行动。
很多沟通失误,其症结在于角色不清。
如果很好地做到以上几点,那我们就可以让别人很高兴地接受我们的批评了。
三、用逻辑点化对方
只是要说明在人们说话口才的历史与现实中,严谨的逻辑语言是有巨大威力的。众所周知的伟大思想家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孟子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利用自己强大的逻辑语言,很好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儒家学说在此后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居于正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第三节 语言要赞美得当
在人的一生中,有无数让他们引以为自豪的事情,这些都是人一生的闪光点。这些东西又会不经意地在他们的言谈中流露出来,例如,“想当年,我在朝鲜战场上……”“我年轻的时候……”等等。对于这些引以为荣的事情,他们不仅常常挂在嘴边,而且深深地渴望能够得到别人由衷的肯定与赞美。
对于一位老师而言,引以为荣的往往是他教过的学生在社会上很有出息,你为了表达对他的赞美,不妨说:“你的学生×××真不愧是你的得意门生啊!现在已经自己出书了。”对于一位一生都默默无闻的母亲,引以为荣的往往是她那几个有出息的孩子,你可以对她说:“你有福气啊,两个儿子都那么有出息。”她一定会高兴不已。对于老年人来说,他们引以为荣的往往是他们年轻时的那些血与火的经历。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更好地与之相处。
他人最想要的赞美一定是真诚的,不是那种公式般的赞美,千篇一律,最让人反感。
言之有物是说一切话所必具的条件,与其泛说“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不如说“您上次主持的讨论会成绩之佳,真是出人意料”等话,直接提及对方的著名工作。若恭维别人生意兴隆,不如赞美他推销产品的努力,或赞美他的商业手腕;泛泛地请人指教是不行的,你应该择其所长,集中某点请他指教,如此他一定高兴得多。恭维赞美的话一定要切合实际,到别人家里,与其乱捧一场,不如赞美房子布置得别出心裁,或欣赏壁上的一幅好画,或惊叹一个盆栽的精巧。若要讨主人喜欢,你要注意投其所好,主人爱狗,你应该赞美他养的狗,主人养了许多金鱼,你应该谈那些鱼的美丽。赞美别人最近的工作成绩,最心爱的宠物,最费心血的设计,这比说上许多无谓的虚泛的客套话更佳。
一、真诚是赞美的内核
不真诚的赞扬,给人一种虚情假意的印象,或者会被认为怀有某种不良目的,被赞扬者不但不感谢,反而会讨厌。言过其实的赞扬,不能实事求是,会使受赞扬者感到窘迫,也会降低赞扬者的水准。虚情假意的奉承对人对己都是有害而无利的。
赞扬他人是一种能力,是根据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研究出来的,这是职场上的一种能力,不等于溜须拍马,溜须拍马可以说是虚假的,但赞扬必须是真诚的发自于内心的实话。有一句话大家记下来:真实的赞扬是拂面清风,凉爽怡人;虚假的赞扬像给人吃大块的肥猪肉,让人烦腻不堪。
真诚的赞美和“拍马屁”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发自内心。真诚的赞美起源于内心深处的一种“美感”、一种冲动,它反映了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外表漂亮,言谈合自己的口味,行动敏捷,品格高尚……即在两个人之中,其中一个人在另一个人身上发现了符合自己理想和价值标准的可贵之处。我们认识这个人、了解这个人的时候,已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促使自己要去赞美他的一些优点。
但是“拍马屁”却不同,它不是发自内心地对另一个人的认可和钦佩,而是基于内心世界早已存在的一种目的,一种对眼前或日后能够收到“回报”的投资。“拍马屁”者在“赞美”他人的时候,脸上虽眉飞色舞,但却有几分不自在;他的词语是火辣辣的,但他的内心却是一片冰冷。他在赞美一个人的时候,心里想着的只是如何顺利办完对自己利益攸关的事,如何获得自我满足。
因此,真诚成为赞美与拍马屁的区分线,它是赞美的必要组成元素。
真诚的赞美应该是合乎时宜的,在合适的氛围里发出的赞美会让人内心明亮,灿烂无比。当别人感觉到你的赞美是由衷的,那赞美的话就很容易被接受。
正是这种出自内心的由衷赞美,使勃拉姆斯的自卑消失得无影无踪,也赋予了他从事音乐艺术生涯的坚定信心。在那以后,他便如同换了一个人,不断地把心底里的才智和激情流泻到五线谱上,成为音乐史上一位卓越的艺术家。
由衷的赞美是源于心灵深处的,它是深刻而强烈的;要入木三分地表达出来,将是绝佳之语。对于发自内心的由衷之感,尽量用准确、贴切、深刻、生动、完整的赞语去说出来。
二、赞美的话并不是多多益善
一个气球再漂亮再鲜艳,吹得太小,不会好看;吹得太大则容易爆炸。赞美就如吹气球,应点到为止,适度为佳。
哥尔多尼曾说过:“过分地赞美会变成阿谀。”因此在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坚持适度的原则。夸奖或赞美一个人时,有时候稍微夸张一点更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别人也会乐意接受。但如果过分夸张,你的赞美就脱离了实际情况,让人感觉到缺乏真诚的东西在里面。因为真诚的赞美往往是比较朴实的,发自内心的。只有恭维、讨好才是过分夸张和矫揉造作的。
据说有一个年轻人曾经给恩格斯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称赞恩格斯是一位无与伦比的革命导师,一位伟大的思想家,甚至称其为马克思的再现等,恩格斯并没有因为这封信而有丝毫的感动,反而生气地回信说:“我不是什么导师、思想家,我的名字叫恩格斯。”恩格斯作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他不喜欢别人在赞美他时用似乎有些夸张的词汇,又因为他和马克思近几十年的友谊,他是非常尊敬马克思的,当然会忌讳别人称他为“马克思的再现”。
要做到点到为止、褒扬有度是有技巧的。
(一)比较性的赞美
两个人或两件事相比较,在夸奖对方的同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优点和存在的差距,使对方对你的赞美深信不疑。
刘邦曾说过,统一指挥百万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不如韩信。这是他做了皇帝以后对自己的评价。韩信对刘邦曾有一番坦诚的赞美,话中首先肯定了刘邦控制大臣为自己效命的能力,但又指明了他在带兵作战方面与自己相比有不足之处,正与刘邦的自我评价相吻合。话说得很实在,很坦诚,刘邦不但不怒,反而很满意。此时,韩信与刘邦关系已很紧张,如果他违心地恭维刘邦,调兵遣将无所不能,恐怕刘邦不愿意听,甚至会怀疑他在吹捧、麻痹自己。
(二)根据对方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希望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有所保留的赞美既要看对方的优点和长处,同时还要看到他的弱点和不足,讲究辩证法。常言道:“瑕不掩瑜。”指出对方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一定的希望,不仅不会损害你赞美的力度,相反,却使你的赞美显得真诚、实在,易于被人接受。尤其是领导称赞下属时,要有一是一,有二是二,把握分寸,要有所保留。可以多用“比较级”,千万慎用“最高级”。领导可以在表扬时,把批评和希望提出来。
有效的赞美不应该总是绝对化。像“最好”、“第一”、“天下无双”这类的帽子别乱戴。有个企业的广告词说:“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就显示了企业的真诚承诺,而不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在消费者中影响很好。实际上,一般人都对自己有个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如果你的赞美毫无遮拦,就会让人感觉你曲意奉承,难以接受。赞美时必须记住:一个人的成绩和优点毕竟是有限的。因此,赞美别人,应当一分为二,有成绩肯定成绩,有不足也要说明不足,控制好赞美的度。
过分的夸张对于被赞美者来说也是百害而无一利的。高尔基曾经说过:“过分的夸奖一个人,结果就会把人给毁了。”因为过分的夸奖,往往会使被赞美者不思进取,误以为自己已经是完美无缺了,从而停止前进的脚步。众所周知的方仲永,小的时候因为天资聪慧,被别人称为天才,其父则四处带他去走访宾客,结果等到他长大以后,才能跟别的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三、赞美要分清对象
人人都懂得赞美别人的重要性,但是赞美也要分清对象,主要表现在对男人和女人的赞美是不同的。
男人喜欢听的赞美词多表现在追逐功名、显示能力、展示个性以显潇洒和能人之形象方面,而女人则喜欢听有关于对容貌、衣着或个人魅力方面的赞美词。
因此赞美他人时要分清对象,对男人和女人的赞美要区别对待。
比如,赞美一个女人漂亮就大有学问。对于容貌绝佳的女性,她已习惯了别人的赞叹,不妨用些新颖的方式,如用比喻去赞美她;对于一个明显较丑的女性,如果你虚假地夸赞她的容貌,她会认为你在讥讽她,而引起她的反感。你最好是去发掘她的气质、能力或性格;而普通的女性是最需要赞美的,因为她身上也有美,并且也最向往美,最渴望被人肯定。
你还可以赞美女人的修养。有许多女人,虽然长得漂亮,但是缺乏修养,没有内涵,稍一相处,便会让人感到俗不可耐。因而,花瓶式的女人虽然可赢得一时的赞美,却不能使男人长久地爱慕她,更无法获得男士的尊敬,而一种好的气质,则可以使一位非常普通的女人变得十分迷人,令人心驰神往。因为一个女人的修养是一种内在美、精神美、升华美,它可以永久地征服一个男人的心。
作为男人,更要学会赞美女人。能够做到张口赞闭口也赞。这样,你才能在女人面前受欢迎,变得魅力无穷。
男人赞美女人是对女人价值的肯定,更是对女人魅力的一种欣赏。在男人眼里,女人身上总有美丽动人之处,或者是皮肤细腻,或者是身材苗条,或者是眉目含情,或者是穿着得体。所以你一定要善于去发现、去捕捉她的美。许多女人都会对自己的缺憾有所了解,但她们却十分了解自己的最动人之处,只要你能慧眼独具,赞美得体,一定会博得她的赏识与青睐。
现代注重个性,夸赞一个女人有个性已成了一种时尚。固执的性格可当此人有个性来赞,孤傲的性格也可以用有个性来赞,像男人一样不拘小节、有些泼辣的女性也能用有个性来赞。只要是稍稍区别于大众的性格,你用“个性”二字来赞她,无论是哪种女性,她都会觉得你这个人很有品位。
最后,你还可赞美女人的能力。现代社会,在各种事业中女人都表现出了她非凡的能力。她们不仅能把自己分内的事完成得十分得体,还会凭她们细心的洞察力去发掘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把各部门的事情都安排得十分妥当,有时工作能力大大地超越了男性。而女人在取得很大的成就时,她是需要被这个社会所肯定的。她们希望这个社会能认同自己,肯定自己的能力,也希望在男人眼中她们不再是处处依附于男人的人,而是能够独当一面,把事情处理得完好无瑕有能力的人。于是,她们就需要男人的赞美,希望自己所做到的,能够得到男人的认同与赏识。如果,你是她的老板、上司,或是同事,你可千万别忽视她的业绩,常常激励她、赞美她,换取她更大的工作积极性吧。
除此之外,生活中女人们的能力也值得你一赞。日常家务,如烧饭做菜,收拾房间,照顾孩子,这些虽是一些细小的事情,但却能表现出女人的动手能力、审美能力、教育能力。只要你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忘记赞美一下女性,你定会得到女性们一致的好评。
但是你要记住的是,女人喜欢甜言蜜语,但并非是喜欢太过花哨的话,所以赞她时多用些实际的语言,不用刻意去修饰,不然会让人觉得你很肤浅。
上面说的是对女人的赞美,其实对于男人来说,赞美同样重要。他们一样喜欢听到他人对自己的肯定和赞美,因为这会让他们有一种价值感,并由此充满自信。可以说,恰到好处的赞美是打在男人身上的一剂强心剂。作为女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打造对男人的赞美之词:
(一)赞美他是成功的男人
由于传统社会对男性角色的定位是顶梁柱,使得男人非常在乎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任何人对他的工作做出的评价都会让他反应敏感。因此,无论男人从事的是怎样的工作,他都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不过你得注意,不管一个男人有多成功,多得意,他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还是别人的理解和关怀。一般的理解和关怀都是无可厚非的,可一定要注意把握“度”的原则。过犹不及,说得太夸张、太过分、太直白,就会被人当成追逐名利、爱慕虚荣的女人,会成为男人心底讨厌的势利女人。因此,即使是赞美,也要掌握分寸。通常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赞美别人,是比较容易被接受,而且会收到预期效果的。
1.在赞美男人的同时,注意表达关心与体贴。关心与体贴是女人善良天性的表现,也是女人细腻温柔的体现。女人的关心,如吹面而过的柔和的春风,又如沁人心脾的淡淡花香,会在不知不觉中悄悄渗入男人的心灵之中,融化他们的心怀。男人们最喜欢的是那种会关心、会体贴、善解人意的女人,女人的关心和温柔会让男人从心底感激她。
2.在赞美男人的时候,恰当地表达出崇拜的思想。不管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有人崇拜自己,都希望被人用尊敬、仰视的眼光看待,这也是人之常情。被人崇拜是无法拒绝的,被人崇拜意味着对“自我”的肯定,是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对一个春风得意的人来说,他最自豪的是“自我”,也就是他的成功之源。
3.别忘了在赞美的同时予以鼓励。一个女人鼓励一个男士,既是对他过去的肯定,对他以前创业生涯的一种肯定,又是对他未来充满信心的一种表现。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希望有支持和鼓励的,人不仅对自己有信心,更需要别人对自己有信心。现在的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大,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大代价的。一个成功的、春风得意的男士,即使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自我价值的展现,但也还是需要鼓励的,尤其需要别人对他有信心。
还有一些男士,春风得意的时候,往往会在别人的一片颂扬声中沾沾自喜、自高自大、忘乎所以,而女性的委婉的激励,有时就像一剂良药,给头昏脑热的春风得意者一点不动声色的提醒,进一步激发起他的冷静和投入下一次竞争的热情。
(二)赞美他是一位绅士
所谓风度,是男人在言谈举止中透出的一种味道。不要以为男人真的是散淡随意、潇洒不羁,其实他们是很在乎别人对自己举止的评价。曾经有一位女士说起她和男友分手的原因,只因为她在一次朋友聚会上调侃了男友的局促,就大大伤了对方的自尊心,男友便扔了句:“既然你认为我没风度,那么分开好了。”
事实也如此,行动比语言更有说服力,只有当女方对对方的举止言谈很满意、很欣赏时,女方才会爱上他。而在这方面赞美男人的聪明之道,也是拿他和别的男人比较,表现出你的欣赏。
(三)赞美他仪表堂堂
许多男性承认,他们在关注女人闭月羞花之貌的同时,也希望自己貌比潘安。但是同样因为社会角色定位,男人特别害怕女人把他们当做绣花枕头,因而他们对女人对他们外在形象的夸赞是特别敏感的,让女人兴奋的“你长得真漂亮”、“你穿得真好看”之类的话,会让男人觉得特别不舒服,按他们的理解,这里透着一种嘲讽,好像说:“你有些娘娘腔,你怎么像女人一样爱打扮。”
所以说,要真的想对男人表达你对他外形的欣赏,还需审时度势。但你可以对他的某个部位做出较高的评价,例如,你的鼻子好有个性等。
另外在赞美一个男士的时候,有一点特别忌讳的是,不要当着这位男士的面大肆指责他的竞争对手,这样做也许当时能让这位春风得意的男士十分高兴,但过后,他就会清楚地意识到这种以贬低一个人来衬托另一个人的手法是多么的笨拙,并且让人感到的只是巴结和恭维。所以,建议那些想要锦上添花的朋友,一定注意,添花要小心,要把握好分寸,不要搞出笑话来,以免遭人反感。
四、赞美最好有新意
人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短处。人们一般都希望别人多谈自己的长处,不希望多谈自己的短处,这是人之常情。跟初识者交谈时,如果直接或间接赞扬对方的长处作为开场白,就能使对方感到高兴,对你产生好感,交谈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激发。
有一个周游世界的妇女,她走到哪个国家,都会立刻结识一大群的朋友,一个青年问她其中的秘密,她说:“我每到一个国家,就立刻着手学习这个国家的语言,并且只学一句,那就是‘美极了’或者‘漂亮’这句话,就因为我会用各种不同的语言表达这个意思,因此我的朋友遍天下。”
说一句简单的赞美话,实在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只要你愿意并留心观察,处处都有值得你赞美的事物。我们对陌生人要加以赞美时,如果能悉心挖掘那种鲜为人赞的地方,对方会非常开心,陌生人很快就变成挚友。
五、背后赞美更有力度
世上背后道人闲话的人不少,大家都很清楚,被说之人一旦知道便会火冒三丈,轻则与闲话者绝交,重则找闲话者当面算账。因此,要引以为戒,不要犯背后说他人闲话的忌讳。但是,背后说人优点却有佳效。
背后说别人的好话,远比当面恭维别人或说别人的好话,效果要明显好得多。不用担心,我们在背后说他人的好话,是很容易就会传到对方耳朵里去的。
赞美一个人,当面说和背后说所起到的效果是很不一样的。如果我们当面说人家的好话,对方会以为我们可能是在奉承他,讨好他。当我们的好话是在背后说时,人家会认为我们是出于真诚的,是真心说他的好话,人家才会领情,并感激我们。
在日常生活中,背着他人赞美他往往比当面赞美更让人觉得可信。因为你对着一个不相干的人赞美他人,一传十,十传百,你的赞美迟早会传到被赞美者的耳朵里。这样,你赞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想赞扬一个人,不便对他当面说出或没有机会向他说出时,可以在他的朋友或同事面前,适时地赞扬一番。
据国外心理学家调查,背后赞美的作用绝不比当面赞扬差。此外,若直接赞美的度不足会使对方感到不满足、不过瘾,甚至不服气,过了头又会变成恭维,而用背后赞美的方法则可以缓和这些矛盾。因此,有时当面赞扬不如通过第三者间接赞扬的效果好。
当你面对媒体时,适当地赞美你的同行,是一种风度,也是一种艺术。
多在第三者面前去赞美一个人,是你与那个人关系融洽的最有效的方法。假如有一位陌生人对你说:“某某朋友经常对我说,你是位很了不起的人!”相信你感动的心情会油然而生。那么,我们要想让对方感到愉悦,就更应该采取这种在背后说人好话、赞扬别人的策略。因为这种赞美比一个魁梧的男人当面对你说:“先生,我是你的崇拜者。”更让人舒坦,更容易让人相信它的真实性。
六、推测性赞美,妙上加妙
借用推测法来赞美他人,虽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的主观意愿性,未必是事实,但是能从善意的想象中推测出他人的美好东西,就能给人以美好的感受。
推测性赞美有两种,一种是祝愿式的推测,一种是预言式的推测。
祝愿式推测,主要强调一种美好的意愿,用一种友好的心情去推测对方,带有祝愿的特点。这种推测也未必很可行,但推测者是诚挚而善意的。
预言式推测,带有一些必然性、预见性,可以针对工作、生活中可能会取得的成绩进行预测。
当然,推测并不等于明确的结果,而是具有多种可能性,但前提是被赞美者本身有实力,有可能获得好结果。
预言式推测较适用于同事与同事之间,或父母对孩子的推测,总之,是对身边较熟悉的人所采用的方式。它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七、夸人有讲究
赞美的话,人人都会说,但要说好,不仅要掌握许多小窍门,而且还要有所讲究。
首先,赞美要有根据,比如根据对方的为人或处事来赞美。有根有据、有板有眼才能避开阿谀之嫌。
每个人在为人方面都有其优势,笼统的词语难以说明什么;有事实作根据将变得真实可信、生动形象。
其次,不要假充内行。
有句歇后语叫做:“不是船工乱弄篙——假充内行。”肯定和赞美他人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特别是一些专业要求比较强的方面,尤其如此,如果你不懂装懂,就难免会出洋相。赞美是一门学问,其中一个重要的法则就是要懂行。只有“懂行”才能抓住赞美之事的特点与实质,才能不说外行话。如果不懂装懂,则经常会发生讲外行话,语言不到位等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发生这种情况:在一个书法展上,常常听到有人感叹,“这字写得真是漂亮”。但究竟好在哪里,他却什么也不知道,这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在一个画展上,一位参观者站在一幅抽象画前说:“这幅画不错,可惜看不出它是画的啥东西。”这让内行的人听见了,岂不是笑掉大牙。
一些人明明自己是外行,还不自量力,没有自知之明,甚至厚着脸皮装内行,结果让别人看笑话。既达不到赞美他人的目的,而且还暴露了自己的无知。一位男士陪他的女朋友去听音乐会,而实际上他只会听一些流行音乐,对于高雅音乐一窍不通,当音乐会结束时,主持人希望在座的人能发表一些看法,这位男士站起来说:“演得实在太好了,让人听起来欢欣鼓舞。”这时,四下响起一片哄笑之声,事后他看到女朋友脸上挂满了泪痕,原来演奏的是一支非常伤感的曲子,女朋友一气之下与之分手了。
因此,在赞美他人时,要懂得适可而止,不必画蛇添足。在措词上,选择一些大而空的赞词,这样才不至于走嘴。
再次,赞美必须从性别、性格、知识等全方位来考虑。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即使是亲兄弟彼此的性情脾气也有所不同,更何况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人士。
每个人由于其个性的差异,其所喜欢的赞扬方式也就有所不同,有的人喜欢含蓄委婉,有的人喜欢直露,有的人喜欢日常工作中一个眼神及一个手势的赞扬,有的人喜欢在正式场合的称赞。如果,你对喜欢含蓄的人,用直来直去的赞语,就难以达到赞美的预期效果;若你对喜欢直露的人用较为含蓄的赞语,也许他根本不能领会。
最后,赞美不要冲撞他人的忌讳,弄巧反成拙。
忌讳就是世界各国、各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于某些事物的禁忌,它常常反映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对于个人来讲,忌讳往往是一个人内心的永久的伤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忌讳。每个人对于自己的忌讳往往又不允许别人轻易侵犯。
在赞美他人时,了解他人的忌讳是在人际交往中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不可忽视的环节。
另外,在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交往时,要注意不要冲撞他的忌讳。
数字的忌讳。如西方人普遍忌讳“13”。因此,在祝贺西方人成功时,送鲜花千万别送13支。
动物的忌讳。中国人忌讳乌鸦和猫头鹰,俄国人忌讳兔子。
此外还有颜色的忌讳、花朵的忌讳等。
在赞美他人时,应该对赞美对象的一些忌讳有所了解,千万不要自讨没趣地往人家的枪口上撞。
第四节 语言要充分激励
很多人都在苦苦找寻使别人进步的方法,那么如何让别人不断前进呢?试一下用赞扬激励来代替批评吧!当批评减少而多多鼓励和夸奖时,人们所做的好事会增加,而比较不好的事情会被忽视而萎缩。每个人都渴望受到赏识和认同,并会不惜一切地得到它。当然,我们鼓励别人,必须是真诚的,或者至少看上去是真诚的。
如果你要对你的孩子、另一半或者下属员工们说他或她在某一件事情上显得很笨,很没有天分,那么你就是做错了,因为那等于毁了对方所有要求进步的心。任何人的能力,都会在批评下萎缩,却能在激励下绽放。激励正如阳光一样,能促进我们成长。因此,要希望对方做到某一件事情,那么,就赞美其最细小的进步,而且是每一次的进步吧!每个人都需要诚恳的认同和慷慨的赞美。
一、信任是最好的激励
如果对某个人表现出充分的信任,那对方就会在你的这份信任下努力达到你所期望的目标。
除此之外,在现实生活中,信任也是一种最好的激励。比如说家长想要孩子达到某一目标时,他并不是谆谆地对孩子进行说教,而是说一句“你能行”这样的表达充分信任的话,或者做一个信任的手势等。孩子就会因此而努力达到目标。所以要想激励别人时,不妨拿出你的信任。
二、激起对方的欲望
无可否认,每个人都有各自的欲望,一个人在不同时期又有着不同的欲望。而人们的欲望总是深深埋藏在心底,不易被人们觉察,只有通过我们的头脑和嘴巴,用我们的话来刺激顾客的购买欲望,使这种欲望原形毕露,再利用它达到推销的目的。
三、利益能使人“心动”
说服他人时,从对方的利益出发,很容易让别人“心动”。例如,医院在给肿瘤患者做放疗时,每周测一次血常规,有的患者拒绝检查,主要是因为他们没意识到这种监测的目的是保护自己。
说服他人时,需要用一种激励的手段,要尊重对方的自尊心,不要随意批评对方。因为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人们会选择不同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就像上述例子中,如果医生说“那你不能这样做!”、“你怎么能这样做呢?”、“你怎么又不抽血呢?就你的主意多!”……这些批评人的话,非常容易引起患者反感,也不会配合他。反而达不到说服的目的。
虽然用利益来说服对方是一种很有用的方法,但是当你说一些有利于对方的事情时,人们还是会怀疑你和你所说的话。这种时候,如果你以另一种方式去说有利于对方的事情时,却可以消除这种怀疑。这种方式就是:不要直接阐述,而是引用他人的话,让别人来替你说话,即使那些人并不在现场,也会达到所要的效果。
因为人们通常很少怀疑你间接描述的事实的真实性,会认为你是站在他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但是,如果你直接说出来,他们就会深表怀疑。因此,要通过第三者的嘴去说服他人。
四、机言巧语,达到激励的目的
孟子曾是这样激励齐宣王推行王道的:
当齐宣王要求他讲述关于齐桓公和晋文公称霸诸侯的事情时,他却说孔子的弟子没有记述过这些事情,所以后来就没有传述下来。就这样很自然地就搪塞过去了,还迅速地将话题转移到了王道上来,将话语的主动权抢先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当齐宣王问他品德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才可以成王时,他简洁、干脆而又有力地回答:“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他很清楚这一次谈话的中心,这时也使齐宣王有了和他进一步谈话的兴致,马上就又问道:“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孟子只用了一个字“可”来回答,这又进一步撩拨了齐宣王认识到王道的兴致。
齐宣王问“何由知吾可也?”孟子很清楚齐宣王的心理,充分地考虑到了作为高高在上的君王的一种个性,所以他通过齐宣王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情来打开话题。
在讲述齐宣王用羊易牛这件事情上他也不忘夸耀齐宣王的仁慈之心,所以齐宣王马上高兴起来。因此孟子大谈王道才不会对牛弹琴。
齐宣王这个时候也认为他和孟子有共同语言,孟子的话一出在他的心里掀起了几丝的波澜,而且与此同时也对他的心灵产生了一种触动,所以就主动地询问不忍心和王道二者之间的关系。
孟子没有立刻就此做出回答,他只是很机智地暂时转移话题,还讲述了“不能”和“不为”两者之间的关系,没有空洞的说教,只是运用比喻,将齐宣王未推恩给百姓比作力足举百钧而不能举一羽,明察秋毫之后却未见舆薪,让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当齐宣王想要彻底地搞清楚“不能”和“不为”到底有什么样区别的时候,孟子还是运用比喻,将“挟泰山以超北海”比作“不能”,将不能“为长者折枝”比作“不为”。
语言很简单,但是意思很明白,并且说理还很透彻清楚。接着孟子还顺利地劝导了孟子推恩于天下并让他好好地思考一下,认真地想想自己为什么不能够做到。
到这个时候齐宣王多少应该明白不忍之心和王道两者之间的关系,他也应该知道“不忍之心”也是推行王道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
当齐宣王或许还在继续思索的时候,孟子又一次转移了话题,他询问了齐宣王“难道大兴战争,危害士臣,在诸侯间结怨就是为了能够满足心里快活吗?”这样的问话,就逼着齐宣王说出他并不是为了内心的快活而是为了寻求自己所最想要的东西。
孟子还是追问下去:“大欲是什么?”当齐宣王笑着而不说什么的时候,孟子就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进行了一连串的发问,当齐宣王全部否认了以后,孟子便一针见血地道明他的“大欲”——称霸中原、称霸天下,让其他诸侯国和边夷俯首称臣。
说过之后,他马上又运用了一个比喻,把此举比作缘木求鱼,忠告齐宣王这样的野心是很难得逞的,而且后果也是很严重的。齐宣王听了以后内心自然特别慌张,所以就急着问究竟会有什么样的恶果。
然后孟子就用类比的手法,举出了邹与楚战的例子向他来阐明后果,并劝导齐宣王推行王道,还向他展示一幅美丽的画面:天下贤士到那时都归于他,耕者、商贾、旅行者都来靠近他,天下的百姓都很憎恨他们的君王也就会都到你这里来控诉他们君王的罪过。在这里他的语言运用了排比和修辞手法,这也使得齐宣王听起来心里觉得美滋滋的。
齐宣王最后还是心悦诚服的,等到他醒悟过来后,他还主动地请求孟子告诉他如何具体地推行这种王道。
孟子就是运用自己的口才机智地完成了对齐宣王的游说。
现代社会中,如果我们想激励别人去做某一件事,而事情又不宜直说,这种时候就不妨采用一下孟子的方法达到目的。
第五节 语言要幽默风趣
一、得体的幽默能取悦人心
人际交往的各个方面,莫不需要幽默的鼎力支持。实际上,得体的幽默最能取悦人心,幽默称得上是一个具有亲和力的“形象大使”。
幽默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应用。
主席先生、各位女士、先生:
为了亲临为霍姆斯博士祝寿,再远的路程我也要前来。因为我一直对他怀有特别亲切的感情。你们所有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个人一生中初次接到一位大人物的信时,总是把这当成一件大事。不管你后来接到多少名人的来信,都不会使这第一封失色,也不会使你淡忘当时那种又惊又喜又感激的心情。流逝的时光也不会湮灭它在你心底的价值。
第一次给我写信的伟大人物正是我们的贵客——奥列弗·温德尔·霍姆斯。这也是第一位被我从他那里偷得了一点东西的大文学家。(笑声)这正是我给他写信以及他给我回信的原因。我的第一本书出版不久,一位朋友对我说:“你的卷首献词写得漂亮简洁。”我说:“是的,我认为是这样。”
我的朋友说:“我一直很欣赏这篇献词,甚至在你的《傻子国外旅行记》出版前,我就很欣赏这篇献词了。”我当然感到吃惊,便问:“你这话什么意思?你以前在什么地方看到这篇献词?”“唔,几年前我读霍姆斯博士《多调之歌》一书的献词时就看过了。”当然啦,我一听之下,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了这小子的命,(笑声)但是想了一想之后,我说可以先饶他一两分钟,给他个机会,看看他能不能拿出证据证实他的话。我们走进一间书店,他果真证实了他的话。我确确实实偷了那篇献词,几乎一字未改。我当时简直想象不出怎么会发生这种怪事;因为我知道一点,绝对毋庸置疑的一点,那就是,一个人若有一茶匙头脑,便会有一份傲气。这份傲气保护着他,使他不致有意剽窃别人的思想。那就是一茶匙头脑对一个人的作用——可有些崇拜我的人常常说我的头脑几乎有一只篮子那么大,不过他们不肯说这只篮子的尺寸罢了。(笑声)
这时马克·吐温在霍姆斯七十寿辰上发表的一般演讲,这是一个活用了幽默的例子。这篇演讲通过幽默的语言形式营造了一种愉快的气氛,同时赞美了霍姆斯。幽默可就派上大用场了,它会在有效管理别人的时候同时能取悦人心。
二、言语幽默,远离尴尬
有时候人际交往会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这个时候需要的仅仅是一句幽默的话语来打破原有的压抑,活跃气氛。
说笑能极大地缓解尴尬气氛,甚至在笑声中,这种难堪场面会瞬间消失,以致人们很快忘却。
尴尬是在生活中遇到处境窘困、不易处理的场面而使人张口结舌、面红耳赤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在这种时候,人们感觉比受到公开的批评还难受,引起面孔充血、心跳加快、讲话结巴等。主动讲个笑话逗大家笑,绝对是减轻该症状的良方,尤其是在很多人看着你的时候。
所以当我们面临尴尬时,千万不要慌张,试着说一些幽默的话语,就会将你从尴尬中轻松解救出来。
三、巧用幽默化干戈为玉帛
幽默运用得好,能够化干戈为玉帛,就拿谈判来说,一般人都会认为,谈判是很庄重与严肃的。其实谈判中运用幽默技巧,可以缓和紧张形势,造成友好和谐的气氛,也就缩短了双方的心理距离,钝化了对立感。因此,幽默能使你在谈判中左右逢源,常常在“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变得“柳暗花明又一村”。因为,谈判时具有幽默心理能使你情绪良好,充满自信,思路清晰,判断准确。
人与人间思想不同是必然的现象,因为我们每个人都顶着不同的脑袋,但是,当发生意见相左的时候,要会用技巧,使得气氛不至于弄僵,也避免让双方的对话进入死胡同,变成意气用事。运用幽默就是一种很好的化干戈为玉帛的方寸。
四、不妨来点诙谐式批评
赤裸裸地批判人家的不是,必然会引起别人的怨恨。如果对方是自己的上司,自己的前途势必大受影响。可是,如果对方的表现,实在有令人不吐一言则不快时,最有效与灵验的是,说一句幽默式的笑话吧!
身为主管的人,难免有不得不斥责属下的情况。可是有许多人不会处理,却转而变成喜欢唠叨的人,斥责别人时,最大的难点是,稍有不当就会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所以,不能伤其自尊,而且要设法让他们愿意自动自发。这就需要培养自己的幽默感。
当然幽默风趣的话跟笑话是不同的。一般的笑话,或许会博人一笑,可是除了引人发笑之外,在说服、辩解、反论上丝毫不会有效果。而一则幽默的话,在事后会让听者有如梦初醒的顿悟。
很多谈话高手在批评别人时,都会选择一种委婉的方式,而不是直言直语。高明的批评者,总是把批评和责备隐藏于嬉笑怒骂之间。这种批评方式是极为隐藏和巧妙的,因此对方较容易接受。
一个人说话幽默风趣,能使听者在含笑中评判是非,领悟哲理,增长智慧。风趣幽默是在说话中将人的智慧和语言技巧巧妙地结合起来,提示出事物的深刻含义,富有哲理,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诙谐式批评,不仅使人感到轻松、愉快,而且寓意深刻,也使人在笑声中领悟到其中的哲理。
五、幽默夸张博取信任
幽默的力量可以帮助你迎接事业和人生的挑战,获得别人的信任,享受成功的愉快。
如果你已经利用幽默力量来帮助你成功迈进,你也就能对挫折一笑置之,坦然开自己的玩笑,并且关心别人,更重要的是以轻松面对自己,而以严肃面对自己的新角色。
如果你也能运用幽默力量去帮助他人更上一层楼,那么你就会获取更多的信任,同时你自己也能向前迈进。
六、名人的幽默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是因为他们付出了比常人更为艰辛的努力。他们意志坚强、聪明灵活、自信敢为……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俘获人心的天然利器——幽默。
幽默是许多名人的成功素质之一,幽默能帮助他们从无名小卒成长为叱咤风云的大人物,给他们的人格披上了生机无限的魅力。
下面就来看看陈毅的幽默。
儒帅陈毅文韬武略,谈吐机敏而风趣。他讲话不用稿子,却口吐莲花,辞采动人,令人折服。
一次会议上,他拿着“发言稿”登台讲演,还不时瞧瞧。大家用心听着,一字不肯放过,洪亮的话语不时埋在热烈的掌声中,会后有人发现那份“发言稿”原来是张白纸。人们问他:“您怎么用张空白稿啊?”他回答:“不用稿子,人们会说我不严肃,信口开河。”
幽默是一种逆向与放射式的思维方法。国外曾经有学者做过调查,成功人士的幽默程度往往比一般人要高。他们的幽默与亲和力自然广受人们的欢迎,对人与事物的看法经常与众不同。
幽默不只是听一听笑话,哈哈一笑而已,真正的幽默,是有目的、有情境、能化解问题的品位方式。幽默是解决各种人生问题最快捷、也最不会引起后遗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