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自己大全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二章

善待生命

缺憾未必不是一种美

善待生命,就是善待自己,就是让生命不再有缺憾。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凡有所得必有所失,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善待自己,必须欣赏自己。要欣赏自己的信心和能力,即使身处逆境,也决不放弃,尽快从不幸和失意中奋起,寻求主动,积极进取,信心百倍地投入到生活中,从而感受到生命的幸福。

残缺的生命更美丽

残缺的生命,如同维纳斯女神一样,正是因为有了断臂的缺陷而变得更加典雅特别,美丽动人,而且美得更意外,美得更趣味盎然,美得更令人心醉神迷……

人生确实有许多的不完美,比如茉莉与木兰,牡丹与君子兰,还有玫瑰与人,都不完美,也都无法完美。因为完美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一旦有了代价就不再“完美”。但我们可以选择走出不完美的心境,而不是在不完美里哀叹。如果我们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完美,就不可能轻轻松松地面对生活了。

人们常常埋怨自己的生活不圆满,这也不如意那也不舒心,进而心情郁抑、生活无味。其实,损伤和缺憾往往是我们进入另一种美丽的契机。不完美是生活的一部分,拥有缺陷是人生另一种意义上的丰富和充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它,如何能将这些“缺点”转化为“优势”,将这个“优势”好好运用、发挥,会得到更好的效果。实际上有些缺点可能恰恰是一种美丽的优点,不经意间铸就了另一种人生。

有一位挑水夫,他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桶到达主人家时,却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而破桶则对于自己的缺陷感到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责任的一半而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桶终于忍不住了,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

“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

“过去两年,因为水从我这边一路地漏掉了,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桶说。

挑水夫替破桶感到难过,他满有爱心地说:“我们回到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走在回家的山坡上,破桶突然眼前一亮,它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了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开心了很多。

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

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桶的那一边却没有开花吗?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次我从溪边回来,你就替我一路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人生不要太圆满,太幸福,当生命中有个小小的缺口,也是很美的一件事,它让我们永远有追求幸福的动力。正视缺陷,它或许将我们带入另一片风景。

一个终日消沉的历史学家说:“如果我没有完美主义,那我只是一个平平庸庸的人,谁愿意空活百岁,碌碌无为呢?”他把完美主义看成了自己为取得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他相信实现完美是他达到理想高度的唯一途径。可是实际情况呢?他对失败的恐惧使他做事如履薄冰,工作效率远不如他的同事。

完美主义也有可能会获得成功,但成功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有了这些完美的标准。研究表明,强迫性的完美主义不利于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效率、人际关系、自尊心都会受到严重损害,甚至会导致自我挫败。

完美主义者为什么会情绪紊乱、工作效率低呢?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以歪曲的、非逻辑的思维方法对待生活。完美主义者最普遍的思维方法是“要么全有,要么全无”。另外,在人际关系中,许多完美主义者感到孤独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使自己的完美形象受到影响。他们为自己的言行辩解,对别人却指指点点,评头论足。这样常常伤害别人,影响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导致他们陷入孤独的境地。

很久以前,有位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剔透的大珍珠,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的上面有个小黑点,“美珠有瑕”。渔夫想,如能将小黑点去掉,珍珠将变成无价之宝。可是渔夫剥掉一层,黑点仍在;再剥一层,黑点还在;一层层地剥到最后,黑点是没有了,然而珍珠也不复存在了。

渔夫想得到的是美的极致,在他消除了所谓的不足时,美也同样被消除了。有黑点的珍珠不过是白璧微瑕,正是其浑然天成、不着痕迹的可贵之处,如同“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美得自然,美得朴实,美得真切。美真正的价值往往不在于它的完整,而在于那一点点的残缺,就如同缺失双臂的维纳斯,它能给人以无限的遐思,美丽也就在这样一种遗憾和遐想中成为极致了。

可见,要求自己时时保持完美是一种残酷的自我主义。人生没有完美可言,完美只是在理想中存在。刻意去追求完美会使人疲惫不堪。不管对于事情的结果如何在意,偶尔也该放过自己,毕竟完美永远准备不完。正是因为有了残缺,我们才有梦、有希望。当我们为梦想和希望而付出努力的同时,就已经拥有一个完美的自我了。

珍惜时间,善待生命

“人生七十古来稀,三分之一要睡去。”朱自清先生曾在《匆匆》中为我们算了一笔时间账,告诫青年们要珍惜时间。鲁迅先生也曾当头棒喝我们:“时间就是生命”。面对生命,我们应该珍惜它,善待它,因为它太短暂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横槊赋诗慨叹人生苦短。保尔·柯察金也有一句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谁都知道生命的可贵,但很少有人懂得去善待自己的生命。

著名作家蒋丹说过:“人来世上是个偶然,而走向死亡是个必然。”台湾作家余光中也曾有“假如我有九条命就好了”的慨叹,他希望用第九条命从从容容地过日子,看花开花谢,人来人往,并不特别追求什么,也不被“截止日期”所追迫。其实,我们又何尝不是时常产生这种念头。但是这只是我们不切实际的想法,充其量也只是个不能实现的梦想罢了。

当我们埋头生活时,便忘记了生命的存在。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忙着学习、工作、考试、应酬……还有必不可少的吃喝拉撒睡玩。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快节奏当中,于是不管事实如何,“忙”成了我们生活中最经常的慨叹与借口。我们没有时间去思考。也许只有当我们感觉到身体不适时,才会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的脆弱。其实,看看电视、听听广播、读读报纸,我们经常听到诸如:洪灾、谋杀、饥饿、旷难、战争等等关于生命的消息。生命在挣扎!

曾几何时,生命在哀叹声中黯淡失色,新的机遇在抱怨中与我们擦肩而过。这一切不如意的事都构成了我们生命中的一部分。其实,不管过得有多苦,只要体会到生命存在的价值,就会油然而生对自己心灵的感动,就会由衷地觉得活着真好,就会理直气壮地善待自己。

生命如流星般在尘世转瞬即逝,拥有生命,却不懂得如何去善待生命是可悲的。不管处在多么玄机四伏、险象环生的境地,即便是处在人生的岔路口及转弯处,我们都应当时刻提醒自己:“我还活着,这是多么幸福的事。”要一日三省吾身,时刻想着“我该做点什么有益的事才不负这美丽的生命?”

我们要知道生命不是金钱、不是权力、不是享受,而是一段需要我们抛洒汗水、实现价值的过程,是一个需要备加珍惜的过程。生命得来不易,宝贵无价。因此我们应该善待生命!善待自己的生命,不仅仅是为了完善自己,而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当你身边的人们,从你快乐向上的生命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生活的意义,你的生命就会与别的生命融合为一体。于是,我们的生命就会变得更为厚重,更为富有现实感,更为有意思了。

善待生命,就要让生命有意义。一个人的存在应该让周围的人感到幸福,而不应让别人意识到他仅仅是活着而已。当你立下汗马功劳时,人们会敬仰你,渴望拥有你一样的生命。你的生命是伟大的,因为你在用行动维护它的尊严。而你靠发不义之财想得到别人的艳羡,只能遭人唾弃。生命的高贵不体现在有权势上,而体现在能够善待生命上。钱财不会改变一个人生命的价值;有人想用钱财弥盖生命的缺憾,殊不知只能是欲盖弥彰,像葛朗台一样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贪污受贿者如此,勾心斗角者亦如此。纵使拥有百万家产,显赫身份,也换不回完整而精彩的生命。只有淡薄名利,才能得到完整而精彩的一生。

善待生命,就要珍惜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这谁都知道,但谁都知道的真理却并非谁都重视。拿生命当儿戏,将安全问题弃之不顾者大有人在。人们总是把安全问题挂在嘴边,可又往往在大难临头之际还在庆幸自己幸运无比,自己是绝对安全的。一旦祸从天降,只能是悔恨了,有的甚至还没来得及“哼哟”一声,恐怕已命丧黄泉了。生命就这样随风而逝。逝去了生命,又怎么可能去言说爱情的美好,自由的可贵呢?没有了生命,一切愿望将成为梦中的幻影。没有了生命,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就更无从谈起。因此,我们要善待生命。

善待生命,跳出人世的熙攘,给生命一个宁静的港湾;善待生命,抛开物欲的引诱,给生命一个纯洁的天堂;善待生命,面对它,像手捧一粒珍珠,给它一个发光的机会;善待生命,珍视它,如展示一道新的亮丽风景,将它诠释成你自己的完美定义。生命可贵,青春难再,要学会善待自己,善待每一天,让生命之树缀满香甜的果实,让成长之路开满艳丽的鲜花!

让自己轻松点,不要太苛求自己

人世间,完美与不完美只存在于意念之间。真正的完美是不存在的,苛求完美只会离完美越来越远,不要太苛求自己,让自己活得轻松点。

“要是我的嘴巴能小一点儿,眼睛能大一点儿,双眼皮能深一点儿,鼻子能挺一点儿,那就太完美了!”

瓜无滚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每个人都不是百事通。聪明人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放纵自己,容易误入歧途;苛求自己,往往活得太累。人们总是对完美心存幻想,并时常有意无意地被这种幻想勾引着捉弄着,认为自己总是做得不好,而别人又实在太差劲。

一个人唯有坦然面对自己,完全接纳自己,包括自己的错误及缺点,才有可能增加正面的生活能量。否定自己,只能导致自我价值感低落。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很多人对自己太不负责任,他们真心诚意地惩罚自己,而仅仅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还不够好,要不就是做得还不够多。他们自怨自艾的理由,不外乎未能达到当初的自我期许,或是辜负了别人的期望,后悔没有选择另外一条生活道路,学业不够理想,或工作不如意等。

不要再苛求自己了,也不要在生活上对自己太苛刻了。为了学习喜欢自己,我们必须培养出面对自己缺点的耐心。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降低水准,变得懒惰、糊涂或不尽心尽力。这是表示我们必须了解一个事实:没有人——包括我们自己——能达到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完美更是愚蠢荒唐的。

有一位女士,她对每件事情都力求精确,因此,凡事不肯委诸他人,而必须自己亲自去做。连作个小小的报告都要花费好长时间去研究,至于演讲,就更要准备得精疲力尽为止。她讨厌不速之客到她家里去,每次请客都要实现计划的尽善尽美——这位女士费尽苦心,终于把每件事情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十分完美——一种冷酷的、机械性的完美——没有快乐、自在和温情。

千万别这样苛求自己,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工作因为认真而变得出色,生活因为认真而变得精致。我们鼓励认真的态度,是为了让自己的人生变得幸福和充实,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却往往认真得近乎于偏执,不管做什么都追求完美,不容许自己有一点点失误,不允许有一点点瑕疵,结果常常因为对自己太过苛求而搞得身心疲惫不堪。有时候,我们要练习自我放松,取消自己的某些错误,要学习喜欢自己。

善待自己就是多对自己说赞美之辞、接纳自己的情绪、主动去做让自己舒服的事、拒绝去做使自己不舒服的事。包括对自己宽容,为自己感动,为自己流泪,给予自己同情和怜悯,给予自己温暖,允许自己犯错误,允许自己做傻事。

我们总是强迫自己、命令自己,去完成那“偏激的完美”,而不顾自己的需要,自己的情感。用霍妮的话说:“你是你自己最大的暴君。”这种牺牲精神固然会得到主流文化的认可,但这种牺牲的代价是巨大的,这种认可掩盖了行为背后的致命隐患,这种对自己的残忍态度是应该受到谴责的。

不要把目标制定得不可思议,要想想是否切合实际,目标切近才容易攀及,才能增强你的信心。点点滴滴,些许胜利,或许便可成为日后惊人的成绩;不要为失意而懊丧不已,仔细考虑自己是否已经尽力。若已尽力仍一败涂地,更不必埋怨自己,万事总有高低,此路不通,再寻觅其他途径,总会找到合身之地。别人如意时,心中难免妒嫉,但不要把妒嫉埋在心里,埋在肚里当然压抑,不妨摘下自己的假面具,洒脱地袒露自己的心底,只要把嫉妒变为上进的动力、竞争的勇气,承认嫉妒又有何妨。

生活的目的在于发现美、创造美、享受美,而不该盯着不完美、不理想的事物苦苦折磨自己。就像工作,如果只发现其职业的不足与缺点,而不善于发掘它的闪光点和长处,就难以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那片天地。俗话说:“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现实生活中,对人、对事、对自己都不要过于苛求,否则会使自己生活在孤寂和焦灼之中。

看淡生活中的不平事

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的人和事,不要过分强求。生活本是如此,只要学会生活,懂得生活,就会看淡生活中的不平事。

付出与回报的天平上总会出现不尽人意的误差,苦苦的追寻换来的只能是一身的疲惫,挥洒的汗水总是换不来期待中的收获。这一切都是人生中难免要遇到的,是人生竞技场上屡见不鲜的现实。

世上很难有公平的事,你想这样,事情偏偏与你的愿望背道而驰,即使你付出努力了,也不一定能获得回报。

杰克逊遭到女友抛弃,便来请教大师指点,他说女友还活得好好的,感到忿恨难平。

大师问他为什么。杰克逊回答:“我们在一起时发过重誓的,先背叛感情的人在一年内一定会死于非命,但是到现在两年了,她还活得很好,老天真是太不公平,难道听不到人的誓言吗?”

大师告诉他,如果人间所有的誓言都会实现,那人早就绝种了。因为在谈恋爱的人,除非没有真正的感情,全都是发过重誓的,如果他们都死于非命,这世界还有人存在吗?老天不是不公平,而是知道爱情变化无常,我们的誓言在智者的耳中不过是戏言罢了。

“人的誓言会实现是因缘加上愿力的结果。”大师说。

“那我该怎么办呢?”杰克逊问。

大师给他讲了一个寓言:

“从前有一个人,养了一条非常名贵的金鱼。一天鱼缸打破了,这个人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站在水缸前诅咒、怨恨,眼看金鱼失水而死;一个是赶快拿一个新水缸来救金鱼。如果是你,你怎么选择?”

“当然赶快拿水缸来救金鱼了。”杰克逊说。

“这就对了,你应该快点拿水缸来救你的金鱼,给它一点滋润,救活它。然后把已经打破的水缸丢弃。一个人如果能把诅咒、怨恨都放下,才会懂得真正的爱。”

杰克逊听了,面露微笑,欢喜而去。

实际上,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世界不是根据公平的原则而创造的。但是我们即使遇到不公平的事,也不要怨天尤人。因为,怨也没有用,生活就是这样,有什么办法?生活就是这样,有时候没有道理可讲,有时候又似乎不近情理。当生活让你哭笑不得的时候,你不应该太过于抱怨,而是要看淡生活中的不公平才对。

比如,豹吃狼、狼吃獾、獾吃鼠、鼠又吃……只要看看大自然就可以明白,这些受到威胁的弱者永远是不公平的,强者生存,弱者灭亡,优胜劣汰,没有公平可言。飓风、海啸、地震等等自然灾害对所有生命来讲都是不公平的。人类社会里,贫穷、战争、疾病等等不公平的现象此起彼伏。公平是神话中的概念,人们每天都过着不公平的生活,快乐或不快乐,是与公平无关的。这并不是人类的悲哀,只是一种真实情况。面对生活中不公平的人和事,不妨采取以下3种做法:

1.通过自己的奋发努力来求得公平。比如,有些人认为只要工作踏实肯干、业务能力强就可以得到领导的青睐,而把主动与领导搞好关系的举动错误地当成了溜须拍马。其实,领导也是人,而人都需要得到别人肯定与尊重,所以有些看似不公平的事正是自己不成熟的观念与言行造成的。

2.改变衡量公平的标准。不公平是一种进行比较后的主观感觉,因此只要我们改变一下比较的标准,就可以在心理上消除不公平。比如,自己这次没评上职称,觉得很不公平。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想想,就会发现这次评选职称的名额有限,许多和自己条件一样甚至强于自己的人也没评上,这样一想,你也许就会心安理得了。

3.不要事事苛求公平。人的心理常常受到伤害的原因之一,就是要每件事都应当公平。其实,世界上根本就没有绝对的公平,所以我们不要事事都拿着一把公平的尺子去衡量,否则就是自己和自己过不去。

生活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它对每个人的待遇都存在着偏心。有的人,从生下来就非常顺利,做什么都一帆风顺,没有什么坎坷,事业、爱情都让别人羡慕;而有的人,从生下来就注定是个倒霉蛋,生活的艰苦,事业的挫折,情感的失意,无不困扰着他,甚至有时连小小的打算也难以实现。这很正常,这就是生活。所以不要对生活给予你的不公心存怨恨,尽快将它忘却吧!只有不断地抛弃烦恼,生活才会向你展露它最灿烂的微笑。

走“背”字更要寻开心

幸运,时常就在我们身边。有时,它给我们一个惊喜;更多的时候,它默然地守护着我们,让我们难以发现。从不幸中寻找快乐,日子便不会被灰色笼罩。

奔走于人生的旅途,穿梭于滚滚的红尘中,发现一切并非一帆风顺。命运的不幸注定要将自己五彩缤纷的梦想冲得支离破碎;天地的无情把自己夜以继日的付出化为一个个令人心痛的泡影;形形色色的却又实实在在的困难让自己的意气风发灰飞烟灭。

人混得背一点、穷一些是常事,可在逆境中寻开心的能力可以使黑变白,甚至令人更快乐,而有钱有权者很有可能每日愁事不断,心浮气躁,惶惶不可终日,做一个真正的开心果,是“安贫乐道”的最酷之法。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在单身汉的时候,曾经和几个朋友住在一间只有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可他一天从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

有人问他:“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有什么可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

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成家了,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

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

苏格拉底说:“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他们请教,怎能不高兴呢!”

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是最差的,不安静,不安全,也不卫生。上面总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那人见他还是一副喜气洋洋的样子,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

“是呀!”苏格拉底说,“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比如,进门就是家,不用爬很高的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花种菜,这些乐趣,真是数之不尽啊!”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他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第七层,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活活的。

那人揶揄地问:“先生,住七层楼也有很多好处吗?”

苏格拉底说:“是呀,好处多着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是很好的锻炼机会,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生活中遇到不幸的事情是正常的,有快乐也是正常的。如果你紧紧抓住不幸不放手,快乐就永远也不会到来,淡化不幸,抓住快乐,让生命重放光彩。而这一切,需要给自己找一个远离不幸的理由来安顿自己的心灵,这个理由可以是无意中听到的一句话,也可以是发生在周遭的一件小事,还可以是你对生命的感悟。

不要逃避不幸的感觉,也不要逃避现实的生活!当不幸来临时,去感受它。当不幸漂流时,不要再抓紧它,让它成为真正的过去,这样才能快乐地生活。

学会自嘲是心理快乐的良方

自嘲,是宣泄积郁、制造心理快乐的良方,当然也是反嘲别人的武器。学会自嘲,你就会拥有一个平稳健康的心理和一副健康的体魄。

“喂!你有萝卜腿呀!”

“是啊!所以现在身价看涨嘛!因为虫害刚过,菜价很贵,我也跟着风光啊!”

其实,每个人都有缺点。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时,我们不妨笑着接受,那是现实啊!如果不愿面对现实,甚至逃避现实,就不可能接受别人的指责,而会反唇相讥或怒目相对,就会将气氛弄凝,关系搞僵。

受到反驳或批评的人,之所以会有反常的激烈举动,是因为他们不愿承认别人所说的是真的。即使他们自己明白,也以为别人不晓得。一旦别人明说,自然就承受不了,表现反常。受到批评,能以自嘲面对并尽力改进的人,必是谦虚之辈。受到批评,即反唇相讥、不愿接受的人,必是自大之徒。人不可能不受到批评,因此应该及早培养自嘲的心态及能力,以备用时之需。这样你的幽默感就能得到充分表现。

古时候,有一文人叫梁灏,少年时曾立下誓言,不考中状元誓不为人。然而时运不济,屡试不中,受尽别人的讥笑。但梁灏并不在意,他总是自我解嘲地说,考一次就离状元近了一步。他在这种自嘲的心理状态中,从后晋天福三年开始应试,历经后汉、后周,直到宋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才考中状元。他写过一首自嘲诗:“天福三年(938年)来应试,雍熙二年始成名。侥他白发头中满,且喜青云足下生。观榜更无朋侪辈,到家唯有子孙迎。也知少年登科好,怎奈龙头属老成。”自嘲使梁灏走过了漫长的坎坷之路,终于成功。自嘲,也使他走向了长寿,活到九旬高龄。

“自嘲”,可以使人们摆脱窘境和扭转局面。当别人嘲笑你时,你表现得怒不可遏,只能引来更大的嘲笑。最好的做法是,也笑一笑自己干得很糟糕的事,或笑一笑自己身体上的缺陷,平息可能发生的风波,这样做别人反而不敢轻视你,甚至会感到不好意思。

其实,用自嘲来稳定情绪的方法很多。比如说:当你在经济上受到不合理的待遇时,你的生理缺陷遭到别人的嘲笑时,无端受到别人攻击时,你不妨采用阿Q的精神胜利法,比如“吃亏是福”、“破财免灾”等等调节一下失衡的心理;在一些非原则问题上,可以装装糊涂、为心灵增加一层保护膜;在时机适当时还可如前所述,幽他一默。

在一个舞会上,一位个头偏矮的男子邀请一个身材窈窕的女子跳舞,但女孩却拒绝说:“我从不与比我矮的男子跳舞。”男子听了稍愣后淡淡一笑,说:“我真的是武大郎开店,找错了帮手。”那女子听后面红耳赤,反而不自在起来。

在人生的旅途上,几乎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让人难堪的场面。这时如果能沉着应对,学会自嘲,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保持心理平衡。适时自嘲,不仅能化解尴尬,也能免除可能发生的争吵。若是没有这份雅量,生活就会增添许多不愉快。

“自嘲”的方法应是现代人平息心理烦躁的良药。要掌握并运用好它,必须训练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首先,要学会自知和自爱。自知是指自我判断、自我认定和自我评价。如果一个人不能了解自己,便会无所适从,难免闹笑话、出洋相,而只有一个接纳自己、爱惜自己、重视身心健康、珍惜自己品德和荣誉,能够自爱的人,才能用适度的“自嘲”替自己解围并保护自己。

其次,要有自谦和自信心。只有谦虚并且自信的人,才能经受住别人的嘲弄以及自己对自己的“打击”。

最后,要适应与改造自身周围环境。一个人常常是在与自身周围环境不协调时受到嘲讽的。如若这样,就要学会适应周围环境,即个体与环境进行良好的接触,不要做不切实际的幻想;同时,面对现实要不退缩、不逃避,改造周围环境,使之与己相协调。具备以上良好素质的人,一旦受到别人的嘲讽,便可采取心理防卫措施——自嘲,以求缓冲矛盾,取得转机,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

一个懂得并掌握“自嘲”方法的人,就等于具备了制造愉快、摆脱困境的能力。因此,在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嘲讽,不妨试试使用“自嘲”的方法。

坐观世间变幻,笑对人生起伏

笑看人生起伏,不是自我姑息,也非看破红尘的一种出世态度。坦然面对人生起伏,就是心胸要豁达一些,眼光要长远一些,摒弃不必要的留恋与顾盼,把精力集中在人生更美好的设计上。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生命之舟始终沉浮不定,我们要笑看人生沉浮,“沉”时,志气不能丢;“浮”时,骨气不动摇。从容地应对人生沉浮,使自己的每一天都过得快快乐乐的。

很久以前,有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来到寺院,慕名拜访老僧释圆。

“人生总不如意,苟且活着,有什么意思?”年轻人沮丧地对释圆说,释圆静静听着年轻人的叹息,末了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温水,释圆抓了茶叶放进杯子,然后用温水沏了,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地浮着,年轻人不解地询问:“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细品,不由摇摇头:“一点茶香都没有。”释圆说:“这可是名茶铁观音啊!”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点茶香。”

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不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沸水进来。释圆起身,又取过一个杯子,放茶叶,倒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望而生津。年轻人欲去端杯,释圆顺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线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释圆如是注了五次水,杯子终于满了,那绿绿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扑鼻,入口沁人心脾。

释圆笑着问:“施主可知道,同是铁观音,为什么茶味迥异?”年轻人思忖着说:“一杯用温水,一杯用沸水,冲沏的水不同。”释圆点头:“用水不同,则茶叶的沉浮就不一样。温水沏茶,茶叶轻浮水上,怎会散发清香?沸水沏茶,反复几次,茶叶沉沉浮浮,最终释放出四季的风韵:既有春的幽静、夏的炽热,又有秋的丰盈和冬的清冽。世间芸芸众生,又何尝不是沉浮的茶叶?那些不经风雨的人,就像温水沏的茶叶,只在生活表面漂浮,根本浸泡不出生命的芳香;而那些栉风沐雨的人,如被沸水冲沏的酽茶,在沧桑岁月里几度沉浮,才有那沁人的清香啊!”

浮生若茶,我们何尝不是一撮生命的清茶?命运又何尝不是一壶温水或炽热的沸水?茶叶因为沉浮才释放了本身的清香,而生命也只有遭遇一次次挫折和坎坷,才激发出人生那一脉脉幽香!

在未来的人生旅途中,总会发生许许多多的变化,贫富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变化,身份的变化,所有的变化最终都会引起生活的变化,以至人生的变化。在变化中把握人生,在变迁中体验人生,不断地改变自己的生活目标,调节生活内容。只有这样,生活之舵才不会有所偏移,让自己主动去适应每一次沉浮变幻,未来的生活才有定向。否则,终有一天会迷失方向而不知何去何从。

自我激励,走出人生的低谷

对于一个大无畏的人来说,愈为环境所迫,就会愈加奋勇。于是,命运在他的奋勇中改变,困难在他的自励中屈服。

人生旅途,有高山,有低谷。登上高山时,勿张狂;走入低谷时,别气馁。将人生的旅途描绘成图,上面一定绘有高低起伏的曲线,它可比呆板的直线丰富多了。然而,却常常见到人们在生命的低谷中怨叹、悲泣,甚至痛苦。

一个月里我们总有几天显得无精打采,一年之内我们总有一段时间显得力不从心,这就是情绪低潮。人在低潮时,情绪低落,如果打击太重,有的人甚至还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当我们碰到了人生的低潮,而我们的亲戚、朋友、师长们又都无法给我们安慰和鼓励时,就需要我们自己鼓励自己,让勇气和力量在自己的心中产生。

自我激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它能激发我们心底的潜能,使这种潜在的能量充满自己的全身,让我们恢复体力,恢复自信,恢复原有的战斗热情。可见,自我激励是影响人生成功的关键因素。

世界上没有一条笔直的路,古印度莫卧儿皇帝在一生中也经过许多次失败。

作为一国之统帅,为了躲避敌军的搜捕,莫卧儿不得不屈尊地躲在了马槽里,他越想越丧气,真想冲出马槽,一拼到死。就在这时,他看到马槽里有一只蚂蚁在艰难地拖着一颗玉米粒,试着爬过一道看来它不可能超越的坎。已经是第六次了,蚂蚁从坎上翻滚下来,但小小的蚂蚁似乎没有意识到困难的巨大,它又一次衔起玉米粒爬了上去,终于它成功地翻了过去。莫卧儿大受鼓舞,脱险后他再一次招集军队,不屈不挠地与敌人周旋,最后他终于建立了中世纪最后一个帝国。

你是否能够走出人生的低谷完全取决于你自己。莫卧儿皇帝受到蚂蚁搬玉米粒的精神鼓舞,重新自励自强起来,也重新征服了敌人,建立了庞大的帝国。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激励自己。下面是几种如何自我激励的方法,不妨借鉴一下:

1.慎重择友。你所交往的朋友会改变你的生活。结交那些希望你快乐和成功的人,你在人生的路上将获得更多益处,对生活的热情更具感染力。因此,同乐观的人为伴能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人生希望。而对于那些不支持你目标的朋友要敬而远之。

2.正视危机。危机能激发我们竭尽全力。无视这种现象,我们往往会愚蠢地创造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使自己生活得风平浪静。当然,我们不必坐等危机或悲剧的到来,从内心挑战自我是我们生命力的源泉。

3.调高目标。真正能激励你奋发向上的是确立一个既宏伟又具体的远大目标。许多人之所以达不到自己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因为他们的主要目标太低,而且太模糊,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如果你的主要目标不能激发你的想象力,目标的实现就会遥遥无期。

4.离开舒适区。不断寻求挑战,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令你开心的事不在别处,就在你身上。因此,不妨找出使你情绪高涨的事物用来不断激励自己。

5.精工细笔。创造自我,如绘一幅巨幅画一样,不要怕精工细笔。如果把自己当做一幅正在创作中的杰作,你就会乐于从细微处作改变。一件小事做得与众不同,也会令你兴奋不已。

6.加强排练。先“排演”一场比你要面对的局面更复杂的战斗。如果手上有棘手活而自己又犹豫不决,不妨挑件更难的事先做。生活向你挑战的事情,你完全可以用来挑战自己。这样,你就可以开辟一条成功之路。成功的真谛是:对自己越苛刻,生活对你越宽容;对自己越宽容,生活对你越苛刻。

7.迎接恐惧。世上最秘而不宣的体验是,战胜恐惧后迎来的是某种安全有益的东西。哪怕克服的是小小的恐惧,也会增强你对创造自己生活能力的信心。如果一味想避开恐惧,它们会像疯狗一样对你穷追不舍。此时,最可怕的莫过于双眼一闭假装它们不存在。

8.把握好情绪。人开心的时候,体内就会发生奇妙的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动力和力量。但是,不要总想在自身之外寻开心。

9.敢于犯错。有时候我们不做一件事,是因为我们没有把握做好。我们感到自己“状态不佳”或精力不足时,往往会把必须做的事放在一边,等待灵感的降临。实际上,很多自己认为做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起来一定会乐在其中。

毛泽东带领队伍上井冈山,“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终于迎来了革命形势的转机,使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燎原之势”;鲁迅捍笔斗群顽,“横眉冷对千夫指”,才成就了新文学巨匠、新文化的先驱。奋斗的路尽管不平坦,但也并非“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愚公移山”的决心和行动终能感动“上帝”,相信我们坚定的步履也终将叩响成功之门。

要学会面对磨难,不要错过人生的失意时刻,也许当生命之神把你抛入谷底时,正是你人生腾飞的最佳时节。学会自我激励,走出人生的低谷,抬起头来,那将是一片湛蓝的天!

正确看待得与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八个字,可为得失之谈的经典,流传千古。生活像一团火,能使人感到温暖,也能使人感到烦躁。经受了得与失的考验,人生就会变得和谐快乐。

世间事都是“得失两相依的”。在得与失之间,我们无须不停地徘徊,更不必苦苦地挣扎,我们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来看待生活中的得与失,要清楚对自己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然后主动放弃那些可有可无、不触及生命意义的东西,求得生命中最有价值、最必需、最纯粹的东西。

人生旅途中的“得”与“失”是正常的,以“有失必有得”的心态看待事物,是客观的、现实的。在得与失中,我们不必怨天尤人,我们要在这二者之中建造精神乐园,充分享受“得”与“失”带来的快乐与遗憾。

得失之间,总是难于说明,甚至是一种悖论,拼命想得到,可到最后比没得到更令人失望。真正的得失是什么?该得的,不要错过;该失的,洒脱地放弃。得与失之间无法游离。得到荣誉,也许会失去一份虚心;得到地位,也许会失去一批朋友;得到名利,也许会失去几分真诚;得到繁华,也许会失去那种悠然;惊叹冬日白雪皑皑,就看不到春之阳光明媚繁花似锦;看到夏天葱郁翠绿,就看不到秋天累累硕果层林尽染。

一个人总是患得患失,心情是不会好起来的,一定会感到身心疲惫。这也喜欢,那也想要。只想得、不想失的心态最终会让自己永不满足自己已有的,总是盯着别人的,这是可悲的,也是可怜的。月尚有阴晴圆缺,况世间名利交错,人生得失无常。我们需要积极进取,但在内心深处要为自己保留一份超然,得时需尽欢,但也应该明白,失去并不一定是损失,也许是新境界的前奏和序曲。

古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因为人正直而得罪权贵,被贬官至现在的潮州做一个地方官。这看起来是失去了高官职位,但他却能够有机会在短短的八个月时间里,带给潮州人民良好的为官正气清廉儒雅之风,并且被继他之后的历届潮州官员大力推崇发扬,维持良好官风,继续重视教育,使潮州一方人才辈出。韩愈也得以流芳千古。这就是他的“得”。如果他没有被贬官,而是留在京城,他的成就和名望或许反而没有如此之高。

面对人生的得与失,人们怕的不是得,而是失。明确了得与失的辩证关系之后,才会在得失之间做出明智的选择。人不能因失落而痛苦。因为,得到意味着失去,失去意味着得到。二者总是相互转化的,得中有失,失中有得,关键是要在得与失之间把握好自己的心态。

第一,对于得失,态度要坦然。所谓坦然,就是生活所赐予你的,要好好珍惜,不属于你的,不要自寻烦恼。

第二,得失皆宜。得而不喜,喜而不狂;失而不忧,忧而不虑。这种态度,比那种患得患失、斤斤计较的态度更开朗,比那种得不喜、失不忧的淡然态度更积极,更有热情。因为患得患失是不理智的,得失不计是不现实的。该得则得,当舍则舍,才能坦然地面对得与失,找到生活的意义。这样的得失观才是比较客观而又乐观的。

第三,对于得失,认识要分明。在生活中,有的得不是想得就能得的,有的失不是想失就可失去的。谁得到了不应得到的,就会失去应该拥有的。当嗜取者取得不义之财的同时,就失去了不应失去的廉正。因此,当得者得之,当失者失之。

第四,对于得失,取舍要明智。只有权衡其价值、意义的大小,才能在取舍得失的过程中把握准确,明白该得到什么,不该得到什么;该失去什么,不该失去什么。比如,为了熊掌,可以失去鱼;为了所热爱的事业,可以失去消遣娱乐;为了纯真的爱情,可以失去诱人的金钱;为了科学与真理,可以失去利禄乃至生命。但是,绝不能为了得到金钱而失去爱情,为了保全性命而失去气节,为了取得个人功名而失去人格,为了个人利益而失去集体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生活有苦也有乐,有失去也会有得到,这是极其自然的事。不能总是幻想生活在充满激情、浪漫、刺激的境界中,不能总想得到,却害怕失去,这样就难以保持心理上的平衡,以致感情经常处于大起大落状态下,影响个人的身心健康。我们要让自己保持快乐,应随时调整自己的情绪,学会保持适度的冷静和清醒,使之有理、有节,达到平衡适中,以免内心的激情狂潮过于汹涌而乐极生悲。

让自己年轻一点,有活力一点,保持一种坦然平静的心态,抛开得与失的束缚,远离是与非的羁绊,多一份纯真,少一份迷茫,人生就会更加精彩!

手握心情遥控器

让自己每天都有好心情,是快乐人生的必需。好心情是好身体的基石,是好工作的关键,是好生活的秘诀,是好人生的真谛。

人生总有几段黑暗的峡谷要我们独自穿行,只有给自己制造好心情的人,才有可能从容地走向光明。法国思想家卢梭说得真切:“真正的幸福之源就在我们自身,对于一个善于理解幸福的人,旁人无论如何也不能使他真正潦倒。”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再顺当的人生也有残缺。生活不会自己变得轻或重,灾难也不会因为自己的祈祷或诅咒转弯改道。但是,你却有办法改变你的心情和你的感受。如果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应当学会制造出一些好心情和好感受,并且可以说,制造好心情永远是创造美满人生的一个方法。不仅遇上挫折和烦恼时需要,就是遇上单调和平淡时也需要。

一个常州城里人搬到了苏皖边境的一个山野小村生活,这里茅屋简陋,人烟稀少,土黄水黄草黄,人的脸色也黄,连路也没有5米是直的,委屈自然不少。有位朋友去看望他,说:“你我是同乡,有什么不爽快,今日只管发出来。”他笑道:“你以为我在这里是受罪?爽快极了,比如说养鸡、种菜、割草、喂牛,样样新鲜,人也善良得特别。”朋友猜度他可能有思想顾虑,接口问:“难道你不恋城里生活?”“城市?以前上泰山上黄山起五更爬大山为一睹日出,经常不是阴就是雨,扫兴而归。现在我喜欢哪天早点起身,都能看见日出,少说有100种日出看在眼里了。以前一天疲惫,拖着两腿到公园去寻口新鲜空气,现在一出门就是新鲜的空气,随时俯下身,闭上眼,深深地吸上一口,什么满足都来了。以前上街买菜,看上去水灵灵的,其实至少放了一天,有的还浸了一夜水,让你怎么烧也出不来鲜味。现在,1分钟前还在地里,10分钟后就到嘴里了。”他的心情之所以这样好,那是因为他从来不让坏的情绪占据心房。朋友问他:“你为什么这么开心?”他反问:“我为什么不开心?”

是啊,我们为什么老是去想自己没有的?小朋友就没有那种偏爱和固执,因此,即使他从天堂翻到了地狱,他也不会去懊丧、去怨恨,所以,小朋友总比大人们愉快。一个制造好心情的人,他能给世界添乐,把周围带活,而且这种乐和活并不需要花费什么。

同是上班很近的两个人,一个制造坏心情的人会认为:太没劲了,成年累月只在一个小圈子里转,单调死了;一个制造好心情的人会认为:真幸运,我九点上班八点半起身也来得及。如果同是上班很远的两个人,一个制造坏心情的人会认为:这么远,我等于比别人每天多上两小时的班,还得比别人多一倍警惕扒手的袭击;一个制造好心情的人会认为:我上下班这段路正好实现了我的早晚锻炼,假如我要做件衣服,一路上都有人给我提供模特,再说穿件漂亮些的衣服接受欣赏的目光也多些。

王大为是一名中学教师,30岁才谈上一个在郊区工作的女朋友。想购买家具,但把房间和过道加起来也无法接纳;想同女友架条热线电话,可多多关照也得1000元。他老家农村,父母均靠种地为生,钞票两字当然只能看自己的能耐了,两人工资也不高,可他的情绪却没一天不好。走进那间小屋,一只金身弥勒佛首先敞怀对你,手一碰便咯咯笑个不停。墙上条幅自撰自书,竟称“日进斗金”。玻璃台板下压着四个女人照,全以大簇樱花为背景,边上有行小字,既点题又造趣:“樱花与当代四大美女”。他的一位朋友见四人虽然五官端正,但都并不标致,便问:“四位何许人也?”笑曰:“俺娘,俺两姐,还有一个是俺的准夫人,能不是四大美女?”怎由你不笑不乐?试想,与这样的人在一起,还有什么烦恼缠得住你?

我们拥有的东西实在太少,而没有的东西又实在太多。如果我们能多看一点自己拥有的,那么,不仅物质上富有,精神上也一定十分富有。

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由于生活方式的多种多样,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被欲望异化的理想和极易膨胀的需求,越来越多地占据了人们的身心,成为生活和生命最难割舍、最难承受的负担,让种种痛苦迫害自己的心灵。

一个制造好心情的人,他可能退一步想,可能寻香找甜,也可能跳到局外。他可能创设好景、不入记忆、意念调适、建立信仰。本来一辈子的痛苦,他只痛苦了半辈子。而一个承受苦难的人,白天受了苦,他还带到夜里和梦里,本来一辈子的痛苦,他痛苦了两辈子;两个人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寻甜,一个找苦。

快乐是自己的事情,只要愿意,你可以随时调换手中的遥控器,将心灵的视窗调整到快乐频道。使你快乐或者不快乐的,不是你有什么,你是谁,你在哪里,或者是你正在做什么,而是你对它的想法。你的心理态度完全是主观的,与外界的环境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我们既然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心情。有了好心情,幸福就不远了。

不重视“面子”会活得更好

不要让面子阻碍我们的快乐,因为面子不仅仅是生活和事业的绊脚石,同时也是快乐的绊脚石。

小时候,长辈们就经常训示我们:“别丢我的脸!”将“面子”的观念深植在我们的心中。从此,我们时刻注意自己的面子,时刻牢记千万不能失掉面子,即使为此撑得异常辛苦也在所不惜。面子是什么?面子就是不好意思;面子就是做事的障碍;面子就是写在外面让人无法面对的东西。

有句话你可能并不陌生:“死要面子活受罪”,因此说,面子就不应该要。我们要做回自己,不要让面子阻碍我们的生活,因为生活就是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只要自己开心比什么来得都实在,不要为了别人的评价,而使自己活得很累,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有时候我们为了面子,买名牌服装、高档日用品,钱是我们辛苦赚来的,何必要花在不必要的事情上呢!就仅仅是为了面子,值得吗?活得又何必那么累!为何不让自己活得轻松一点?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庆幸自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也无须按照别人的眼光和标准来评判甚至约束自己,也无须总是效仿别人。

许多人活着就是为了争一口气,是为了一种体面或是在别人面前可以显耀的面子。实际上,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其成功与否,并不是靠与别人比较或通过其他人的肯定来获得满足和回报的。

古代大哲人苏格拉底的生活态度就非常值得我们效仿。每天清晨,邻居们都会看见赤着脚的苏格拉底走出家门,踩着晶莹的露水,跳到一块等待雕刻的大石头上,仰起头向冉冉升起的太阳热情地问候,向正在隐去的星星和月亮挥手告别。他无视众人怪异的眼光,披上他那破旧不堪的袍子,准备到集市上和民众们辩论,行使他“思想助产士”的义务劳动。

这时正为早餐发愁的妻子冲出来,在众人面前厉声责备丈夫,高声发着牢骚,抱怨家里米缸朝天,丈夫却天天游手好闲,不求上进。苏格拉底却不顾众人的窃笑,亲昵地拥抱一下老婆,向外边走边说:“亲爱的,我去工作了,我要帮人们把思想顺利生产下来。”愤怒的妻子把一盆水泼向苏格拉底,他顿时被浇成了落汤鸡。苏格拉底像骑士一样抖抖湿透的袍子,对哈哈大笑的邻居说:“看来我猜对了,电闪雷鸣过后,必有大雨倾盆。”

很多人一定会嘲笑苏格拉底是个“妻管严”,在众人面前被老婆扁很丢面子,殊不知这正是苏格拉底的高明之处。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老婆是个“河东狮”,既然没办法改变就由她去吧。面子是什么,如果不要面子可以生活得更好,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要花费两三个月的薪水换一身新行头,只求别人的一句“衣服很漂亮”,接下去的两个月却不得不与馒头咸菜为伴;不要再违心地在众人聚会时充大方争抢着付账单,却见荷包瘪下去而暗暗心疼;更无须整天板着面孔,不苟言笑,开怀大笑吧,即使笑得露出了你的小龅牙,也不会没面子;更不要再不懂装懂了,承认自己也有无知的时候,这没什么丢脸的。

当你面对危机时,面子往往只会给你带来伤害。有的时候我们应该放下面子,但是我们不能放下尊严,有的时候尊严会成为我们成功的推动力。所以做人不要太爱面子,但绝对不能没有尊严。尊严是人活着的动力,尊严是人活着的意义,人的一生不仅仅是为面子而活着,要想活得自由洒脱,还是不要为那张面子而让自己活受罪。但有的时候面子还是得要的,就好比说为了自尊,我们还是应该顾全面子的。什么时候该要面子,什么时候不该要面子,我们自己应该有个认知。

用权力换来的面子是短暂的,没有一个人可以长久地拥有权力,这样的面子虽然八面威风却没有底气;用钱买来的面子,是华而不实的面子,让人一眼就能看穿你内心的贫乏。实力可以说明一切,当你拥有充实的内心,拥有也许并不太聪明,但肯踏踏实实汲取营养的大脑,拥有富贵不能淫的骨气以及脚踏实地的干劲,无须去做作地用假面具来装面子,那由内至外散发出来的气质足以让别人不敢轻视你,你也会活得更真实、更轻松。

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是换一种方式与失败较量,是对困境的另一种尝试性把握;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是对痛苦的一种自我拯救,是对成功的一种主动进取;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是对人生草稿的一次修整,是在塑造生命雕像时的一次加工。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槽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隔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起攻击,它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了第二次更强烈的攻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望后,它不再进攻。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鳄鱼却仍然一动不动,它只是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它的眼皮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所有努力,最终活活饿死。

不要嘲笑鳄鱼的愚蠢和懦弱,许多时候,当挫折接踵而至,当失败如影随形,我们不也曾像鳄鱼一般,放弃所有的努力静静地听任命运的安排吗?没有人会心甘情愿地做一个落寞的失败者,也没有人相信自己会是一个永远的失败者,更没有人愿意将自己的成功之门紧紧关闭,那么何不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实现发光的瞬间,即使是微光一点,也能为夜行者指明前进的方向;纵使不会永远,也至少给自己一个佐证:我曾付出,我无怨无悔。

一个垂头丧气的中年人,走进心理医师的诊疗室,向心理医师倾诉他一生不幸的遭遇。中年人:“我经历无数的失败,早年求学,没有一次考试能够过关;踏入社会,经营许多生意,皆是负债收场;然后四处求职碰壁,难得有了一份工作,但没做多久,就被老板开除;现在连老婆也忍受不了我,跟我离婚了……”

心理医师问道:“那么,你现在想怎么办呢?”

中年人万念俱灰地回答:“我此刻只想一死了之。”

心理医师:“你有没有小孩?”

中年人:“有呀,又怎么样?”

心理医师笑了笑:“还记得你是怎么教你的小孩走路的吗?从他第一次双手离开地面,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是不是所有家人都会为他喝彩、为他鼓掌?”

中年人似有所悟:“嗯……是的……”

心理医师继续道:“然后孩子很快地又跌倒了,你是不是轻轻扶起他,告诉他,没关系,再试试看,你会走得很好的!”

中年人的语气坚定了些:“对,我会帮他……”

心理医师:“孩子走走跌跌的,经过无数次的练习,还是走得不稳。你会不会失去耐性,告诉他,最后再给你三次机会,如果再学不会走路,以后终生都不准走路,干脆我给你买个电动轮椅。”

中年人:“不会,我会再帮助他、鼓励他,因为我相信,他一定能学会走路的!”

心理医师:“那就对了,你才跌倒过几次?就想坐轮椅了?”

中年人抗议道:“可是,小孩子有人帮助他、提携他,而我没有。”

心理医师:“真正能帮助你、鼓励你的人是谁,此刻你还不知道吗?”

中年人想了想,朝心理医师重重地点了点头,昂首阔步地走出诊疗室。

机会要靠自己去寻找去把握,不多试几次,怎么知道自己行不行?有时人们甚至重新走到自己失败的地方,经过拼搏重新站起来。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你以前作出的努力不会白费,它至少使你积累经验或可避免重蹈覆辙。关键是要有尝试胆量和面对挫败的勇气。只要坚持不懈,梦想终究会成为现实。

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少有人会一举成功,在经历几次正常的失败后,不是每个人都能坚持到底,不是每个人都能朝着自己理想的目标继续奋斗,他们选择的往往是向命运低头,做着低等、重复、枯燥、收入微薄的工作。虽然工作没有贵贱之分,但每个人都应当有适合他自身个性和能力的工作。如果他天生只有这个能力还罢,否则,他的才能首先就被自己软弱的意志扼杀了。

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不要为曾经的付出而后悔。席慕蓉曾经说过:“在我们一生里,常常要付出很多无谓的代价,才能得到所期望的那一点点快乐。”吝于再给自己一次机会,说轻了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说重一点,就是过早地给自己的人生画上了句号。

不要让自己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慨叹,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不要让自己咀嚼悔恨与叹息。那么就再给自己一次机会吧!即使已有千百次的失败。也许正是这千百次的失败,为这最后一次的成功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跌倒的地方也有风景

通往成功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你必须拥有承受失败考验的心理准备,善待自己的每一次失败,因为每一次失败也都孕育着成功的机遇。跌倒的地方也有风景,千万不要急于走开。

人生道路总是磕磕碰碰的,摔倒了不要紧,勇敢地站起来拍尽身上的尘土,擦干血渍继续赶路;留下伤口不要紧,直到有一天,当你历数这累累伤痕时,你会感到充实,只有它才能证明你曾经奋斗过;遇到了障碍不要紧,跳过它,你就会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日本大型熟食加工厂的总裁田中光夫先生,曾经是一个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校工,月薪只有500日元。但他十分满足,很认真地干了几十年。可是,就在他快要退休时,新上任的校长以他不识字为理由,将他辞退了。

几经争取无效后,田中光夫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学校。这天他又像往常一样,去为自己的晚餐买半磅香肠。快到食品店门前时,他猛地一拍额头——食品店的老板娘去世了,她的食品店已关门多年了。“真是倒霉,附近街区竟然没有第二家卖香肠的。”刚刚受到失业打击的田中光夫,情绪坏到了极点。忽然,一个新鲜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闪现——为什么我不自己开家专卖香肠的小店呢?田中光夫立刻兴奋起来,很快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积蓄接手了这家小店,专门经营起香肠来。

5年后,田中光夫成了名声显赫的熟食加工公司的总裁。当年辞退他的校长十分敬佩地打电话称赞他:“虽然您没有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却拥有如此成功的事业,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田中光夫答道:“那得感谢你当初辞退了我,让我摔了个跟头后,才认识到自己还能干更多的事情。否则,我现在肯定还只是一位月薪500日元的校工。”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些意外的风雨是非常正常的,只要你寻觅的眼睛没有被随挫折而来的伤感遮蔽,只要你保持着快乐的情绪与心态,继续认真地去寻找,相信你一定能够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

宋朝大诗人苏轼,已然沉睡千年了。他的跌倒,却使他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何必在意一时间的不得意?跌倒处总有风景。苏轼告诉世人,“一点浩然气”,必然带来“千里快哉风”!

举世震惊的“乌台诗案”,使苏轼身陷囹圄,经过无数亲朋好友的尽力相助,他幸得免于一死,皇帝格外开恩地下令:罪臣苏轼,贬迁黄州,即日启程。

苏轼在人生的道路上重重地跌了一跤。他百感交集。自己闲时所作几首小诗竟被小人别有用心地利用,找出无数“罪恶滔天”的证据,让他的政治抱负再无实现的可能。他愤慨,他有许多话要说。可是他也很无奈,得以免于一死,已是万幸,谁还会来听自己的满腹冤屈,一腔忠诚?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安石有很多不妥的新法施行下去,自己徘徊于寂静的庭院里。这一跤跌得不轻。

然而苏轼毕竟是苏轼,他豁达的天性使他忘记了痛苦,看到了风景的瑰丽。

于是,他竹杖芒鞋迎山头斜照,从容地穿行于雨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他得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他秉烛夜游,赏那自己深爱的海棠花。“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他的海棠是美人,是仙子,是忘记烦恼后至纯的美的享受。他泛舟于赤壁,领略那“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的意境,飘飘然逐流于江上,与月对饮,微醉中仿佛羽化登仙,以至于不知东方之既白。他伫立于拍岸的惊涛前,千古风流人物仿佛被大浪淘尽。周郎的赤壁,就是他自己的赤壁。一樽酹江月,今夕且纵歌!他筑屋于东坡之上,饮酒赋诗,习文作画,多么惬意。千古第一风流人物,正是我苏东坡。纵然政治生涯仍不得意,仍被下放于各州,他仍能够“左牵黄,右擎苍”,聊发少年狂,仍可以如李白般停杯问月,直欲乘风归去天上宫阙。“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纵然“身如不系之舟”,可是他的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欣赏着人间最美的风景。

不要怕失败,失败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体验。历经风刀霜剑之后,你会发现使你心灵坚强的正是这些刻骨铭心的失败;不要害怕挫败,挫败之后紧跟的就是成功,因为“逆境不久,强者必胜”!

别和自己过不去

人生道路本来就有很多苦难,你就不要再和自己过不去了。带着美好上路,不要自寻烦恼,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总是挑剔自己,不是这不好,就是那不如别人。你是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刁难折磨自己的呢?是你在不断地参照别人、对照自己的时候开始的吗?总是跟自己过不去,你不觉得这样做很累吗?

人们经常会对自己有负面评价,并设想别人对自己也是如此。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比如,长相一般、失业的人,或许有一颗温柔的心和一副好脾气;事业无成的人,或许孝敬长辈,热心公益;学历不高、身份低微的人,或许个性谦虚,工作努力。

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的人,这是肯定的。别人看来是极完美的人,他却认为自己缺点很多。因而可以说,优缺好坏全在于你对自己的期许及评定。你如果感觉自己很好,你就必然很好;你如果感觉自己很差,你就真的很差。肯定自己,就会自爱、自信。有了自爱、自信,就能在生活中化解矛盾、克服挫折、突破障碍,从而激发出更多的优点。

有一个叫珍妮的女孩,她从小心理就特别敏感而腼腆,而且她的身体一直太胖,而她的脸使她看起来比实际还胖得多。珍妮的母亲认为把衣服弄得漂亮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她总是对她说:“宽衣好穿,窄衣容易弄破。”同时,母亲总照这句话来打扮珍妮。珍妮也从来不和其他的孩子一起做室外活动,甚至不上体育课。她非常害羞,觉得自己是个完全不讨人喜欢的女孩子。

长大之后,嫁了人的珍妮仍然没有改变。丈夫家一家人都很好,也充满了自信。珍妮尽最大的努力学着像他们一样,可是她怎么也做不到。他们为了使珍妮开朗地去做每一件事情,都只是令她更退缩到她的壳里去。她开始变得紧张不安,躲开了所有的朋友,情形坏到她甚至害怕听到门铃响。珍妮知道自己是一个自闭者,又怕她的丈夫会发现这一点,所以每次他们出现在公共场所的时候,她都假装很开心,甚至有时装得开心得有点过头,事后,她也会为这个难过好几天。最后痛苦的珍妮觉得再活下去已经没有什么意思了,她想到了自杀。

一天,婆婆的一句话点悟了她。听到珍妮谈自己怎么教养几个孩子,婆婆说:“不管事情怎么样,我总会要求他们善于肯定自己的优点。”

“肯定自己”这几个字像一道灵光闪过脑际,珍妮明白了原来所有的不幸都起源于她把自己套入了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模式中去了。

珍妮后来回忆道:“在一夜之间我整个改变了。我开始找出自我。我试着研究我自己的个性、自己的优点,尽我所能去学色彩和服饰知识,尽量以适合我的方式去穿衣服。主动去交朋友,我参加了一个社团组织——起先是一个很小的社团,他们让我参加活动,把我吓坏了。可是我每一次发言,就增加一点勇气。今天我所拥有的快乐,是我从来没有想到可能得到的。”

从现在起,开心地接纳自己吧!一旦你开心地接纳了自己,别人也才会乐于接纳你。如果连你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别人怎么会喜欢你呢?若你总是觉得自己不好,并将自己的不好怪罪于家庭、社会,那你是在残害自己,而不是在提携自己。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人,他们常因自己的角色卑微而否定自己的智慧,因自己的地位低下而放弃儿时的梦想。这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啊!其实造物主常把高贵的灵魂赋予卑贱的肉体,就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把贵重的东西藏在家中最不起眼的地方。

把你的优点列出来,并为自己具有这些优点而欢呼雀跃。你踏实吗?你乐观吗?你乐于助人吗?你勇于接受考验吗?你热爱所处的世界吗……同时,列出自己的缺点,以愉快乐观的心态一一改正它们。这样,你就会精神振奋,美好地度过每一天,你的生活也会更具光彩!下面是走出和自己过不去的心理误区的办法,你不妨借鉴一下:

1.生活价值可以最高,也可以是一无是处,你怎么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回馈你,只有让内心的自我永不消失,做自己的上帝,而不是让命运主宰你,快乐才会永远跟随。

2.你的一切烦恼和痛苦都是因为欲求太高,背负的东西越多,便会觉得越累。如果你不患得患失,舍得放弃,那么,放下就是快乐。

3.心理上的狭隘,观察生活角度的偏颇,是一些人不够快乐的原因之一,若能以大慧眼来看,拿创意的耳朵去听,用弹性的心境去面对,你就会享受到生活的另一番乐趣。

4.生活就是端在手里的那只碗,幸福就是一碗水那么简单。如果你想拥有幸福快乐的生活,就要以一个良好的心态去看待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两者缺一不可。

5.人的一切烦恼都比不上死更叫人痛苦,所以,世上再没有比活着更值得庆幸的事了。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些所谓的烦恼和担忧便算不了什么了。

6.不快乐的事,当然会影响人的情绪,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判断或理解事物,那对自己造成的伤害才是致命的。切记,将烦恼拒之门外,不要以这种恶性循环来左右你的生活。

7.不快乐的人最普遍的原因是他们总喜欢按照计划生活。他们不是在享受人生,而是在等待将来发生的事情。生活就是一连串的问题,如果要快乐就要给心情放个假,没有压力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总是看重自己的缺点,是跟自己过不去;善于肯定自己的优点,是善待自己。因此,别再轻易给自己作负面的评价了!

把快乐牢牢套住

人是生活的主人,生活的气氛、格调、色彩要靠自己去渲染、把握、装饰和点缀。所以,要善待生命和生活,努力让自己快乐起来,让烦恼和磨难烟消云散!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花大量时间预测并害怕他们相信可能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各种逆境:缺钱、工作遭遇麻烦、某种人际关系遇到挫折等等。我们何不选择以正面的心理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事件呢?它可以非常一般,也可以非常特殊,随你选择。你可以选“幸福”、“和谐”、“完全的安详”,开始在心中设想这件正面的事情。你可以挥动一根金索做的活套套住它,就像牛仔用活索套马。那样一来,可以“套”住自己的心理状态。

开怀地想一想,某种良好的事情或境界就会朝你迎面而来。这么做的话,你就是正在套一场顺境,把它紧紧朝自己拉来。你是在宣布:“这种快乐是属于我的”——不久,它真就属于你了。

汤姆是饭店经理,他的心情总是很好。当有人问他近况如何时,他回答:“我快乐无比。”如果哪位同事心情不好,他就会告诉对方怎么去看事物好的一面。他说:“每天早上,我一醒来就对自己说,汤姆,你今天有两种选择,你可以选择心情愉快,也可以选择心情不好,我选择心情愉快。每次有坏事发生,我可以选择成为一个受害者,也可以先去面对各种处境。归根结底,你自己选择如何面对人生。”

有一天,汤姆被三个持抢的歹徒拦住了。歹徒朝他开枪。

幸运的是发现较早,汤姆被送进急诊室。经过18个小时的抢救和几个星期的精心治疗,汤姆出院了,只是仍有小部分弹片留在他体内。

6个月后,汤姆的一位朋友见到他。朋友问他近况如何,他说:“我快乐无比。想不想看看我的伤疤?”朋友看了伤疤,然后问他想了些什么。汤姆答道:“当我躺在地上时,我对自己说我有两个选择:一是死,一是活,我选择活。医护人员都很好,他们告诉我,我不会死的。但在他们把我推进急诊室后,我从他们的眼神中读到了‘他是个死人’。我知道我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你采取了什么行动?”朋友问。

汤姆说:“有个护士大声问我对什么东西过敏。我马上答有‘有的’。这时所有的医生、护士都停下来等我说下去。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大声吼道:‘子弹’!在一片大笑声中,我又说道:‘请把我当活人来医,而不是死人。’”

汤姆就这样活下来了。

找个地方静静坐下,闭上眼睛,进入状况之后,作轻松的深呼吸,开始在心中设想一些正面的事情。假使你选的是“快乐”,就设法让自己在心中看见一个快乐的地方。那地方在室内还是户外?天气如何?有什么气味和声音?然后,把自己摆在那风景的中心,去享受你想象自己在其中会有的感受,想象其中的气温,以及你正在如何安顿你的身体。你在唱歌吗?游泳吗?你有没有感觉到阵阵和风拂过你的肌肤?放松心情,让自己充分融进其中,享受连带产生的所有感受。做完这一段以后,挥动一根金索做的活套套住它。看着金索稳稳套住它,看着金索一步步扯紧起来。感受一下这索套是如何将你和快乐结在一起的。

最后松一口气,再开怀地想一想,某种良好的事情或境界就会朝你迎面而来。要知道,你已经希望你的生活里有快乐。明白了这一点,看着自己昂首站在那新生的、正面的状态里。然后,睁开眼睛去做你的日常事务。

不要整天担心会有什么事情发生,或何时会发生。你已经努力套住了你自己的快乐,那快乐就在迎向你的途中,这就是快乐之道。

在逆境中前行,体验独特的幸福

如果你拥有一颗快乐的心,就能够在逆境中找到幸福。幸福就蕴藏在琐碎生活的每一个精密的细节中,更多的时候,它不是财富,也不是权势,而是一颗积极向上勇于攀登的心。

卢梭曾经说过:“一个真正了解幸福的人,无论什么样的打击都无法使他潦倒。”马克·吐温也说过:“人生在世,必须善处逆境,万不可浪费时间,作无益的烦恼,最好还是平心静气地去办事,想出补救的办法来,辛勤的蜜蜂,永远没有时间悲哀。杰出的人们,会在逆境中磨砺意志,卧薪尝胆,厉兵秣马,展现非凡人生风采。”

生活中,如果你没有被逆境所吓倒,反而持乐观的态度,把它们想象成理所当然的,那么你就极有可能把逆境变成了顺境的前奏。

人们常常浸泡在痛苦中。一遍遍泪水,洗不去人生的尘埃,抹杀不了命运中的艰辛。想穿了仕途,看惯了风雨,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唯有放平自己的心,搁浅自己的梦,把希望打折,把生命烘干,在平凡的日子里寻找幸福!

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不幸是命运强加给我们的。没有战胜命运,就是我们的不幸,战胜命运,就是我们的幸福。许多逆境往往是好的开始。有人在逆境中成长,也有人在逆境中跌倒,这其中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是如何看的?站起来便能成就更好的自己;硬是在地上赖着,自怨自怜悲叹不已的人,注定只能继续哭泣。幸福是甘美的,如同一杯美酒,越陈越醉人,也越容易被人喝干!

当我们回首往事,让我们感到幸福的往往不是那些快乐的日子,快乐的日子只是点缀在我们命运长河中的水滴,太短暂了,留下的只是一瞬,或者更短,那是无法凝成一种幸福的。相反,能带给我们幸福的恰恰是在逆境中不断完善自己,反省自己,微笑面对的过程。它们本身并不强烈,可能不会令我们感觉到幸福,甚至使我们感到无比的痛苦,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它们的魅力与日俱增!甘美的幸福替代了痛楚,最终,我们获得了无与伦比的欢乐!可见,幸福的源头就是我们的灵魂,而幸福的本身就是在我们心中留下的回忆!

古今名人中,能真洒脱者,大有人在,唐朝诗人刘禹锡,因革新遭贬,他不为压力所阻,仍以顽强的精神与政敌相抗争,写出“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的乐观诗句,他以潇洒的态度,超过“巴山蜀水凄凉地”,坚守“二十三年弃置身”的人格,终于迎来了仕途上新的春天。

有人把潇洒理解为穿着新潮,谈吐倜傥,举止干练飘逸。实际上,这只是浅层次的认识。真正的潇洒,应该是指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顺境不放纵,逆境不颓唐的超然豁达的精神境界。有的人,在身处绝境时,仍不绝望,而是用提高生命的质量,以有效率的工作,使有限的生命更有意义。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活得热烈,活得辉煌。

顺境容易让人浅薄,逆境让人深刻。霍兰德说:“在黑暗的土地上生长着最娇艳的花朵,那些最伟岸挺拔的树林总是在最陡峭的岩石中扎根,昂首向天。”并非每一次不幸都是灾难,早年的逆境通常是一种幸运。与困难作斗争不仅磨破了我们的人生,也为日后更为激烈的竞争准备了丰富的经验。

顺境有时会变成一个陷阱,因为身处顺境的人容易为眼前的景致所迷惑而忘记危险的存在,历史上处于顺境中由于得意忘形而最后身遭其祸的人举不胜举,在这里,成功反而成为失败之母;在逆境中,有的人疯了,有的人自杀,也有的人化作不死鸟,涅槃后而重生,从他身上发出的光辉照亮了世间各个角落。

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真正正视自我!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幸福是什么!只有在逆境中我们才能真正获得幸福!一个善于生活的人,必定善于面对生活中的逆境。也许,对于那些经历了许多风风雨雨的人来说,会更深刻体味出其中的滋味——在逆境中前行,同样可以体验到幸福。

在忍耐中等待春天

常人快乐一时,痛苦一世。智者痛苦一时,快乐一世。觉者,视一世为一时。虽然同在一个世界,人生境界却是千差万别。要提高自己,必须要忍耐一个痛苦的过程。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是快乐人生的必经之路。

忍耐是一种磨砺,是一种意志力的体现,是人与环境、事物对抗的心理因素、物质因素的总和。忍耐,大多数时候是痛苦的,因为忍耐压抑了人性。

休斯大学毕业后到一个海上油田钻井队工作。

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领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时间内登上几十米高的钻井架,把一个包装好的漂亮盒子送到最顶层的主管手里。休斯拿着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狭窄的舷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主管只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就让他送回去。休斯又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给领班,领班也同样在上面签下自己的名字,让他再送给主管。

休斯看了看领班,犹豫了一下,又转身登上舷梯。当他第二次登上顶层把盒子交给主管时,两腿发颤,主管却和上次一样,在盒子上签下名字,让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脸上的汗水,转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下来,领班签完字,让他再送上去。

这时休斯有些愤怒了,他看看领班平静的脸,尽力忍着不发作,又拿起盒子艰难地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爬。当他上到最顶层时,浑身上下都湿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递给主管,主管看着他,傲慢地说:“把盒子打开。”休斯撕开外面的包装纸,打开盒子,里面是两个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侣。休斯愤怒地抬起头,双眼喷着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对他说:“把咖啡冲上。”休斯再也忍不住了,“叭”地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干了!”说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里痛快了许多,刚才的愤怒全部释放出来了。

这时,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来,直视休斯说:“刚才让您做的这些,叫做承受极限训练,因为我们在海上作业,随时会遇到危险,就要求队员身上一定要有极强的承受力,承受各种危险的考验,才能完成海上作业任务。可惜,前面三次你都通过了,只差最后一点点,你没有喝到自己冲的甜咖啡。现在,你可以走了。”

我们不否认坚持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可是我们一旦在现实中遇到挑战,却常常不能坚持到底,有时甚至在最后一刻放弃,与成功失之交臂。没有忍耐精神,是不能成就大事的。

坚忍是一种明退暗进,更是一种蓄势待发。今天的坚忍是为了明天更大的成功。懦弱、意志不坚定、不能忍耐的人,不能得到他人的信任与钦佩。只有积极的、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得到人们的信任;要是没有大家的信任,事业的成功是很难获得的。世界上不怕没有意志坚定的人的位置,人人都相信百折不回、能坚持、能忍耐的人。意志的顽强能生出信用来。假使你能够不管情形如何,总坚持着你的意志,总能忍耐,那么你就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了。所以说,有谦和、愉快、礼貌、诚恳的态度,又有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运的。

坚忍卓绝的意志,强毅不屈的气度,才是使我们成为真正的强者与成功者的保证。在默默的忍耐中等待春天,在等待春天的过程中养精蓄锐,这就是生命创造奇迹的秘密!

错了就别后悔

从某种意义上说,后悔等于自毁。谁都有做错事的时候,千万不要一味沉浸在后悔之中,长时间的后悔会使自己心浮气躁,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给身心带来严重伤害。善待自己,善待生命的人,一定是一个不悔的人。

电视连续剧里,女主角悲痛地对着男主角怒吼:“我好后悔认识你!好后悔听信你所说的一切!你给我滚!我再也不要见到你!”后悔的情绪,常会在生活中显现,比如,分手后才感觉到前任男友的体贴,思念不已;拒绝加入辩论社,等辩论社在校园风光时,懊悔极了;从来不买彩票,目睹朋友中头奖,才骂自己笨。

后悔并非是绝对的负面情绪,要视当事者其后的反应。如果当事者能在后悔中发觉并反省自己的缺点,将后悔视为让自己下次不再犯同类错误的前车之鉴,那么它是正面的;如果当事者沉溺在后悔中不能自拔,一直失魂落魄,以为自己的人生因此不再美好,那么它是负面的。

有人说得好:“不管结不结婚,到头来都会后悔!”也就是说,事情是没有绝对的。有些人认为是好的事情,有些人可能认为是坏的;现在觉得庆幸的事情,将来可能发现错了。

你后悔没有继续升学深造,但你在社会大学里得到了更多知识;你后悔没能与初恋情人结婚,但你因此有了更多爱恋;你后悔当初选错了行,但你目前的成就令人赞赏;你后悔自己电影看得太多而少读了书,但你从电影里也学到了不少东西;你后悔没跟朋友去遨游世界,但你每天都在浏览风土人情。

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这是人性的愚痴与贪婪。总想事事都经历,样样都拥有,但那是不可能的。

许多事情只能抉择,选择了A就不可能得B。因而,后悔实在是不应有的情绪。人们后悔的原因,归纳起来有两种:

1.在做出决定之前对可能出现的消极后果有一定的预知,但由于疏忽大意或盲目乐观,对这种危险的苗头没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在这种情况下的人是非常后悔的,因为他已经接近正确的选择,只因一念之差发生了重大遗漏。

2.后悔经常发生在盲目乐观者身上,决定者在制订行动方案时,有意回避不利的信息,对未来的困难、危险及不利条件根本未加考虑,由于没有任何心理准备,也没有任何有效的应急措施,因此,决定者只有惊恐和本能的防御反应,只能临时利用手头的力量补救一下,但终因补救措施为时已晚而收效不大。

一个人因为自己的过失而带来的后悔情绪,大致可走向两个方向:一个是因为后悔,反而心生力量,振作起来,重新再来;另外一个是由后悔而滑向自怨自艾的泥潭,懊丧不已,以至于自暴自弃。其实,偶尔做错了一件事,要懂得原谅自己,善待自己的过失,不要让自己的过失成为绊脚石,而应让它成为自己的垫脚石。

错过了就别后悔。后悔不能改变现实,只会消弭未来的美好。有的人经常后悔,而且经常经历相似的后悔,他们的过失往往不是新的过失,而是屡次重复旧的过失。他们的后悔仅仅停留在肤浅的情绪水平,没能深深地触及认知结构,没能很好地剖析失误的原因和汲取发人深省的教训。

关注愤怒中的自我

愤怒犹如机关枪里的子弹,被它击中,即使不身亡也会受伤,就算是轻伤,疤痕还是留下了。当愤怒爆发时,它可能使人失去理智,而人一旦失去了理智,就会失去很多很多。

有些情绪,发泄过后不会产生后患,比如,欢喜、兴奋、开心;而有些情绪,发泄过后却后患无穷,比如,愤怒、冲动、暴躁。

“没良心!”“禽兽不如!”“真没出息!”“过河拆桥!”“没人丑过你!”当你听了类似的咒骂,有何感受?当你愤怒时,也会这样咒骂吗?人是有情感的动物,愤怒的体验绝对会有。那么当你愤怒时,能很快控制住情绪,还是愤怒过后,还在那里懊恼,想办法弥补恶言恶语带来的伤害?

愤怒的人恢复理智时,会把怒气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如同银行的存款可以生息,贮存在心中的怒气,也会累积成痛苦的根源。愤怒时,必须警觉自己的怒气,冷眼观察我们的愤怒,当它是一种心理状态,不要接近导致愤怒的事物。生气时,应该训练自己去观察、分析自己的感觉,藉由不断的自我分析,将使人更有自信控制自己,不至于做出愚不可及、毫无理智的事情。

从前有位富有的寡妇,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一个忠实又勤劳的女仆。一天,女仆心血来潮,想探究主人的慈悲善举是否发自内心的真诚,或只是上流社会富有外表下的伪装而已。

连续两天,女仆近中午才起床,女主人盛怒,对女仆施虐鞭笞,以致伤痕累累。这事传遍邻里街坊,富有的寡妇不但声誉大跌,而且失去了一名忠仆。

愤怒加上情绪的煽动,会燃烧得更为炽热,尤其是情绪的背后还有欲望作祟。在盛怒的当下,人会失去理智,变成伤人伤己的危险动物。愤怒还会使人赔上自己的声誉、工作、朋友及所爱的人,以及心灵的宁静、健康,甚至失去自我。愤怒是丑陋的,而且是一种破坏性的情绪,蛰伏在人心,伺机操纵人的生活。

愤怒的杀伤力,有时会超乎我们的想象,等到我们被别人伤害或伤害了别人,才会感觉它的可怕,但已经晚了。而更可怕的是,愤怒的情绪通常不是单独活动,而会与其他负面的情绪一同作用。

河里有一种叫“河豚”的鱼。它喜欢在桥墩间游来游去,一次,由于不小心,迎头撞在桥墩上,它便怒气勃发,无论如何都不肯走开。它怨恨桥墩,它怨恨水流,它怨恨自己……于是,它张开两肋,竖起鳍刺,带着满肚怒气,撞向桥墩,结果自己浮到水面上来,许久都一动不能动。这时,莺鸟掠过河面,一把抓过圆鼓鼓的“河豚”噬而吞之,享受了一顿鲜美的午餐。

要是“河豚”能忍住怒气,离开桥墩,另寻一个去处,恐怕不会白白葬送性命。知道愤怒的可怕,就要设法制止它的爆发。除了平时调整自己,更要在它爆发之前,察觉它!按捺它!化解它!这当然不容易,但只要重视它,用心对待它,它就不会再爆发。

无法克制的怒气,往往会伤害身心。然而,愤怒如同其他的情绪,是可以控制的。当一个人愤怒时,不妨采用以下方法控制自己:

1.养德,是制怒的根本。品德高尚的人,常常心似璞玉,恒久不变,遇事彬彬有礼,谦让为先,化干戈为玉帛;品德低下的人,往往变化无常,口角频频,遇事莽撞粗暴,不计后果,动辄火上浇油。因此,要加强品德修养,从根本上制怒。

2.转移,是制怒的灵丹。人在发怒时,大脑皮层有一个较强的兴奋中心,以抵消原兴奋中心的作用。因此,当怒气上来时,可以避开冲突的锋芒,去从事一些如散步、打球、下棋、听音乐等使人轻松愉快的活动,从而使原来的激愤、冲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3.克己,是制怒的前提。克己就是克制调节自己激愤的情绪。

4.升华,是制怒的关键。升华就是将愤怒转化到创造性的活动上来,成为拼搏进取的巨大内驱力。战国时军事家孙膑被人施以膑刑,怒而发奋,写出了《孙膑兵法》;司马迁受到了宫刑,悲愤异常,下决心写出了《史记》。因此,当愤怒情绪产生时,要让理智扑灭愤怒的火焰,把怒气转化为一种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5.沉默,是制怒的良策。动怒之时少讲话或不讲话,暂时保持沉默,其实是一个缓和激情、冷静头脑的好办法。如果与人发生争吵,怒气即将发生时,不及时抑制它,任凭它如脱缰的烈马,决堤的洪水冲进来,就会造成难以想象的后果,而暂时的沉默,压住了自己的“气头”,矛盾就容易解决,也能有效地削弱和避过对方的“气头”,“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