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第二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作品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典藏作品

邓博仁作品 我们被包围了

作者自述

车行经过台北忠孝复兴路口,等待红灯时,一个潮男从窗外猛看着我。打开车窗,仔细一瞧,原来是公交车上的广告。在你我生活周遭,常会出现这样的经历,而且影像越逼真,越是能吸引住过路行人的目光。

经过信义计划区,看到一个仿效维纳斯女神的形象广告影像,一位身材曼妙的模特儿,一丝不挂,只拿着商品遮住重点部位。这样的宣传手法的确强力吸睛,能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但明天过后,可能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劲爆的影像,或是换个更为有趣的形象广告。

除了广告影像,我们生活的周遭,也常出现着以假乱真的图腾,它可能是商家用来吸引过路行人的人形模特儿,也可能是城市中结合了艺术与商业活动的装置,或是墙上分不清是广告还是涂鸦的影像。时而出现一头牛开着车冲向人群,时而出现一个假人坐立在窗台,有时还出现躲在墙上的人影,正注视着你。这些活灵活现的图腾,一直融入我们生活中,今天来一头牛,明天可能出现维纳斯女神,它们让我们的生活处处充满着刺激与惊喜。

这些形形色色的图腾每天刺激着大众,我们已经不可能活在没有影像的世界里。今天,大家对生活周遭的影像早就习以为常,当你经过,可能会对某些讯息特别留意,这是因为我们的兴趣与喜好和它们契合。但不管是街上的广告,或是用来美化小区的图像,这些惟妙惟肖的影像,都试图营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错觉。身处在影像饱和的时代中,你被包围了吗?

推荐语

一组走在城市的路上采撷的影像,

一组在城市的公共空间里释放出意义的场景。

台湾摄影师邓博仁呈现在这里的,不只是城市中的广告图像,也包括商业活动中的装置、人形模特、雕塑、涂鸦等充斥于都市空间中的视觉符号。总体来讲,它们在作品中并不是作为背景出现的,而看起来往往具有压倒性的力量。耐人寻味的是,对于现场中的人来说,这种力量似未找到着力点——人们与视觉符号相安无事地共处,对于周遭这一切,人们仿佛已习焉不察。不过,当邓博仁用非常主观化的镜头向读者再现出这些现场的时候,读者却分明能感受到这些视觉符号携带着的傲视一切的霸气和无孔不入的渗透力,以至于会产生符号亦真亦幻、人若有若无的错觉。从现场的人对于符号的“适应”到读者对于经由摄影呈现出来的人与符号的关系的“不适”,在这二者之间的微妙夹缝中,作者向我们提示出后现代社会中人的生存论问题,与此同时,也促使我们去思考影像媒介在所谓拟像化社会中所承担的角色——摄影影像作为另一种“图腾”(作者语),在对符号化世界的二次符号化、对拟像化社会的二次拟像化的过程中,对于人们具有怎样的精神魅惑?在我看来,这正是作品的深意所在。

王诗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