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探索人性(6)
越战结束以后,一个士兵打完仗回到美国国内,在旧金山给他的父母打了个电话,说他想带一位朋友回自己的家。他的父母很高兴地答应了。可当他父母听说他的朋友是一个失去了一只胳膊和一条腿的残疾士兵而且急需人照顾的时候,他们又对儿子表示抱歉,只答应给那位朋友另找一个可以养伤的住所。儿子坚持要让朋友跟自己一起住。这时父亲生气了,严厉地说:“孩子,我不知道你在说些什么,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残疾人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多么沉重的负担。我们有自己的生活,不能因为这种事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我想你还是自己赶快回来吧,赶快把这个人给忘掉。他自己会找到活路的。”
就在这个时候,儿子挂上了电话。
此后,父母再也没有得到他们孩子的任何消息。几天过后,他们接到旧金山警察局打来的一个电话。他们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身亡,经警察局认定是自杀。
悲痛欲绝的父母乘飞机抵达旧金山,并被带到陈尸所辨认儿子的尸体,他们认出了儿子,但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只有一只胳膊和一条腿。
其实在很多时候,关心他人的不幸,就等于在为自己收藏幸福。不管对方是谁,多为对方着想吧,这不仅能够帮助别人,也对自己没有害处,甚至可以说对自己还大有好处。
如果一个人仅仅想到自己,那么他一生中,伤心的事情一定比快乐的事情来得多。
——西比利亚克
欲望无穷尽
欲望是一种本能,人的能力有限,但欲海却是无边的。不克制欲望,必然会导致悲惨的结局。
有一个勤劳的农夫,为了养家糊口在自己的一小片田地里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但是,尽管这样,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还是十分艰难,他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有一天他在地里干活,有一位老神仙看他十分可怜,就对他说:“只要你不怕吃苦,你就不断向前跑吧,只要是你跑过的地方就都属于你了。”这位农夫一想到家中吃不饱穿不暖的妻儿,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拼命地跑,能跑多远就跑多远。于是他不停地跑,心中只想着一定要让妻儿过上好日子,可是却不曾想到底多大的田地就能使一家老小吃饱穿暖。拼命地跑当然是非常消耗体力的,时间久了,农夫体力渐渐不支,然而由于想得到更多田地,他依然上气不接下气的坚持跑啊跑……可是,很遗憾,这个农夫的美好构想未能实现,不是老神仙不兑现诺言,而是他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在地上死了。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可以想象,也许这个农夫的妻儿真的得到了他所跑过的田地,然而失去了一个劳动力的家庭,孤儿寡母怎么来耕作呢?只要人活着就有希望,否则,就什么都没有了。其实,有了神仙给的这个机会,倘若当时这个农夫考虑一下需要多少田地就可以使自己的家庭富足了,然后再去跑着圈地,够了就停下来,农夫一家原本应该是非常幸运的。
尼采说:“人最终喜爱的是自己的欲望,而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人人都渴望幸福美好的生活,然而无尽的欲望却使人分辨不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生活是用来享受的,倘若总是被欲望所驱,永远得不到满足,就必然失去生活的初衷。
动物如果需要某样东西,它只知道自己需要的程度和数量,而人类则不然。
——德谟克利特
学会选择,勇于放弃
无条件地去舍,往往会得,太贪婪地要得,往往落空。舍,就是舍,舍的时候不讲任何条件。舍是一种智慧,得是一种勇气,消除贪婪是解决心灵所有烦恼的强大力量。
有一次,苏格拉底带着一些学生来到了一个大山洞里,学生们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见他打开了一座神秘的仓库,这个仓库里装满了无数的奇珍异宝。再仔细一看,每件宝贝上都刻着清晰可辨的文字,它们分别是:骄傲,嫉妒,痛苦,烦恼,谦虚,正直,快乐……这些宝贝看上去都是那么漂亮,那么迷人。这时苏格拉底对学生说:“孩子们,这些宝贝都是我多年积攒下来的,你们如果喜欢的话,就拿去吧!”学生们早就迫不及待了,见一件爱一件,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宝贝来就往口袋里装。可是,在回家的路上,他们才发现,装满宝贝的口袋是那么沉重。因此,没走多远,他们便气喘吁吁,两腿发软,再也无法挪动脚步。
这时苏格拉底又开口了:“孩子们,不要太贪心了,还是丢掉一些宝贝吧,后面的路还长着呢!”于是“骄傲”被丢掉了,“痛苦”被丢掉了,“烦恼”也被丢掉了……这时口袋的重量虽然减轻了不少,但他们还是感到很沉重,有些力不从心,双腿依然像灌了铅似的。
“孩子们,把你们的口袋再翻一翻,看看还有什么可以扔掉。”苏格拉底又一次劝告那些学生。
最终他们把最沉重的“名”和“利”也翻出来扔掉了,此时口袋里只剩下“谦逊”、“正直”和“快乐”……一下子,他们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和快乐。苏格拉底也长舒了一口气说:“我很高兴,你们终于学会了放弃!”
树木要想长成参天大树必须减掉多余的枝杈;花朵为了结果必须放弃自己美丽的花瓣;小蝌蚪之所以长成了青蛙,是因为它舍弃了漂亮的尾巴;遇到天敌时,蜥蜴要想死里逃生,只能断掉自己的尾巴;石头要成为精致的玉器,也要经过工匠百般地琢磨……可见,有得必有舍,有舍必有得,漫漫人生路,总会面对太多的诱惑,面对太多的困境,惟有学会选择,勇于放弃,才能更好地生活。
高高低低的是人生。走到高处时,留点余地给低处;走到低处时,留点余地给高处。
——任惠敏
别让算计影响了生活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为人还是不要时时刻刻忙算计,这样,别人生活得痛苦,自己也得不到快乐。
在《庄子·山木》中记载了一则这样的故事。
一天,庄周去雕陵的粟园游玩,忽然看见从南边飞来一只怪异的鸟。这只异鸟翅膀足足有七尺宽,眼睛直径有一寸长,蹭着庄周的额角便飞了过去,隐没在不远处的粟树林中。庄周说:“这究竟是什么鸟呀!翅膀那么大却飞不远,眼睛那么大却视力不佳。”
怀着这样的疑问,庄周迅速提起衣裳,大步流星朝着那只异鸟落下的地方走去,拿着弹弓窥伺异鸟的动静。这时,庄周又忽然看见一只蝉儿,正得意地在树叶中乘凉,一只螳螂突然伸出臂来把蝉儿抓住了。螳螂意在捕蝉,为了抓蝉而暴露了自己,这个时候,那只怪鸟趁螳螂专心捕蝉之机一口咬住了螳螂。可是异鸟也因见利而忽视了自己的危险,它不知道庄周正拿着弹弓藏在它的身后。
看到这个情形后,庄周心里一惊,不禁想:“唉!事物之间的利害关系,是由于它们之间相互的算计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就是从这则故事中引申出来的。庄子通过这个寓言表明了自己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在他看来,忙于算计他人,其结果必然是自相残杀。因此,只有泯除心计,才能免于卷入物物竞逐的残酷斗争。
然而,多数人却往往一味追求欲念而迷忘本性,沉迷于算计他人而忽视自己身边的危险。这样的生活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理想生活。那么,放宽自己的心吧,多宽容、多关怀、多原谅、不算计,要知道,播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
真诚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
——乔叟
哲人的市侩
不论外表显得怎样精明世故,人总有纯朴的一面。同样,再纯朴的人也有其精明世故的地方。哲人也不例外。
在哲学的历史中,哲人也有很多种,有严于律己的,有勇于追求真理的,有摒弃物欲的,同样也有讲求享乐的。古希腊的哲人阿里斯提波就是一个讲究享乐的人,在他的身上到处散发着市侩的气息。
阿里斯提波是大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学生,是古希腊居勒尼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在当时,苏格拉底美名远扬,阿里斯提波因此被吸引到了雅典。后来,阿里斯提波创立了享乐主义哲学,他主张一个人在享受世间物质的同时不要被物质所支配。
阿里斯提波为了追求物质享受,便投靠了雅典的狄奥尼修。由于阿里斯提波很擅长逢场作戏,见风使舵,因此,不论面对什么样的场合和人物都能应付得得心应手,所以深得狄奥尼修的喜欢。
有一次,狄奥尼修想嘲笑一下阿里斯提波,于是就故意问他:“你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哲学家会去富人家里,而富人却从来不拜访哲学家?”
阿里斯提波镇定地回答道:“因为智者知道他需要的是什么,而富人却不知道什么才是他真正需要的。”
狄奥尼修接着问阿里斯提波:“那你为什么离开你的老师苏格拉底而来投靠我呢?”
阿里斯提波说:“在我需要智慧的时候,我就会回到我的老师那里,而我需要金钱的时候,我就会来到你这儿,现在我需要的是金钱,所以我就投靠你。我这是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来换取我没有的东西。”
还有一次,阿里斯提波想请求狄奥尼修为自己的朋友办一件事,但是狄奥尼修却没有答应。于是,阿里斯提波立刻就跪在狄奥尼修的面前恳求他能够帮忙。最终狄奥尼修没有办法,只好答应了他,而且将事情办得很圆满。然而,事情虽然办成了,但是周围的人却都嘲笑他,他回答说:“这哪能怪我呢?这都是狄奥尼修不对,谁叫他的耳朵长到了脚的上面。”
阿里斯提波除了会讨好权贵之外,还爱好美色。
有一天,狄奥尼修让他从三个妓女当中挑选一个,而阿里斯提波却说三个他都要。然后,他陈述了理由说:“有的人正是因为三挑一而付出了昂贵的代价,所以这三个人我全都要了。”但是,当他和三个妓女快要进屋的时候,又把三个人全部都放走了。
有人曾经指责阿里斯提波不检点,然而,他却脸不红、心不跳地说:“这有什么奇怪吗?你感觉住一间以前很多人住过的房子,跟住一间从来没有人住过的房子是不一样的吗?”那个人无言以对。
在很多人看来走进妓院是一件令人脸红的事情,但是他却能趾高气昂地走进去,而且还对他的同伴说:“小伙子,不要害怕,走进去并不危险,危险的是进去之后不能走出来。”
在阿里斯提波眼里看来,学习哲学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过得舒坦一些,在现实生活中他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在他看来,别人对自己的讥讽并不算什么,只要自己过得痛快舒坦。
有一次,第欧根尼在洗菜的时候看到了阿里斯提波,于是就对他说:“假如你学会了以它为食的话,你就不用再拍国王的马屁了。”这句话一听就知道是对他的嘲讽,而阿里斯提波却反唇相讥道:“假如你懂得如何跟别人打交道的话,那么你就用不着在这里洗菜了。”
面对这样的讥讽,很少有人能够这样针锋相对,其实,哲学家也不是什么圣徒,更不是佯装的卫道士,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人们固有的优点和缺点他们同样具备,只不过会由于哲学家的哲学信念在看待问题上有些夸张罢了。
阿里斯提波就是人屈服于欲望的一个极端的例子。在阿里斯提波看来,完全服从于物欲并且满足了部分物质要求,那么就会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人不能逃避对物欲的追求,但也不能被欲望压倒。
我们都知道,人生来就是有欲望的,即便是最简单的饿了有吃东西的欲望,渴了有喝水的欲望,同样都是欲望……实际上,人的欲望是无法完全满足的。适度的欲望对自己的人生是有帮助的,但是,一旦超越了界限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失误。
即使是智者,也难摈弃追求功名这个弱点。
——塔西佗
贪欲是幸福的杀手
一块面包可以填饱饥饿,天下的财富满足不了贪欲。
现实中的人都明白贪心不足蛇吞象的道理。然而,懂得道理很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关于贪欲,很多人是明知却故犯,就好比抽烟,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却还是会吸烟。其实在欲望得到片刻的满足后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痛苦。因此,先贤告诉我们“还是少点欲望为好”。
然而欲望是人之本性,从肉体到精神无不充斥着欲望。人心中的欲望,好比心灵的空缺一样,它需要找到另外一种恰当的事物来弥补。于是,人们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而越想满足就越难以得到满足,因为欲望是与日俱增的。欲望如同一杯盐水,让人越喝越渴,越渴越喝。当欲望达到最强烈而又无法被满足时,人就会做出违背良心的事来,甚至会因此丧命。
下面这则寓言故事会让我们受到启发。
一天,老虎和猎豹一同狩猎。眼看天就要黑了,猎豹对老虎说:“我们的猎物已经不少了,该回去了。”
“还早着呢,再等会儿,我还想猎一只羚羊呢,你可真没出息,就这么点食物就满足了!”
正说着,突然身旁闪过一只羚羊。老虎撒腿猛追过去。由于当时天黑路滑,脚下一时没有踩稳,便滚下了山坡。猎豹见状也赶过去,等它赶到时只见老虎已经奄奄一息了。
它挣扎起来对猎豹说:“麻烦转告给我儿子一句话:即使是拥有了整个世界,每天也只能睡一张床。”说完老虎便咽气了。
欲望越大,就越贪婪,越贪婪就越无法满足,这样一来,就感觉不到幸福,甚至感觉到痛苦。倘若能够做到“身外无物,不奢求”,则会活得轻松、自在。贪婪的人不但得不到自己想得到的东西,甚至还会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