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为政:广直言之路,启进善之门(6)
言有物,行有格
2006年11月1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同文学艺术家谈心。在谈话中,温家宝总理说道:“今天,我们的社会与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不相同了。但实现国家的现代化,让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依然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庄严历史责任。唯有科学的精神,民主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能促进中国的发展。因此我们强调作家的作品和作家人格的统一,或者知与行的统一,言与行的一致,做到‘言有物,行有格’。”
“言有物,行有格”出自《礼记·缁衣》,原文是:“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意思就是说:说话要言之有物,行为要循规蹈矩,这样的话,活着的时候志向才可以坚定不移,死了以后也不会影响他的好名声。温家宝总理在这里用“言有物,行有格”强调了言行合一的重要性,对文学艺术家们提出了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要求。我国古人向来都很注重言与行的一致性,在各类古文典籍中和“言有物,行有格”一样强调言行合一、知行合一的文句和典故有很多。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出自《中庸》: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
君子胡不慥慥尔。
意思是:君子有四项德行,但我孔丘却一项也没有。我要求儿子去服侍父亲的,我没有能够做到;我要求臣子去服侍君主的,我没有能够做到;我要求弟弟去服侍兄长的,我没有做到;我要求朋友的先要求自己,我也没有做到。努力实践平常的德行,尽量谨慎平时的言谈,我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所说的还没有全部实行,就不敢放肆而行、无所顾忌。君子何不努力笃行实践,做到言行合一呢?孔子一向强调言与行的一致性,在《论语》中也有多处提到这一点,比如“言必信,行必果”、“先行其言,而后从之”,等等。
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学习和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而且将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实践到了生活中,“曾子杀彘”的故事就是他言行合一的例证。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买东西,他的儿子哭着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妻子就哄孩子说:“你先回家去吧,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当她从集市回来的时候,曾子正在磨刀准备杀猪,她急忙对曾子说:“我不过是哄孩子玩的,当不得真。”曾子说:“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意思就是说:大人怎么能欺骗孩子,对孩子无信呢?母亲不守信用孩子就会失信于人,答应孩子的事是不能反悔的。曾子的妻子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就和曾子一起把猪给杀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
“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出自西汉贾谊的《新书·大政上》,意思是:说话之前一定要先考虑说出去的话能不能践行,然后再说;做事情之前一定要先考虑事情合不合礼数,然后再做。
贾谊是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文学家,主要著作有散文和辞赋两类。
贾谊的一生很短暂,只活了三十三岁,但在短暂的一生中,他却为中华文化宝库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就是《新书》十卷,其中《过秦论》、《陈政事疏》等散文和《吊屈原赋》、《鵩鸟赋》等辞赋尤为出名。贾谊的政论散文鞭辟入里、逻辑严密,词句感情充沛、非凡有力,体现了汉初知识分子积极进取、力图建功立业的豪情,对后代的散文影响很大。鲁迅先生称赞他与晁错的文章“皆为西汉鸿文,沾溉后人,其泽甚远”。在《大政》中,贾谊提出了利民、安民的民本思想,规劝当政者作为民众的表率要谨言慎行,“言必可行也,然后言之;行必可言也,然后行之”也成为劝谏人言行一致的名言。
“知是行之主意,行是知之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出自王阳明的《传习录》,通俗解释就是:认识和知识是人行动、实践的指导思想,而行动和实践是认识事物的途径。认识或知道一件事情只是行动和实践的开始,只有通过行动和实践才能获得真正的认知。王阳明是我国明代著名的鸿儒,名为王守仁,因为曾在贵州阳明洞学习,世人也称他为王阳明、阳明先生。
王阳明在继承思孟学派的“尽心”、“良知”和陆九渊的“心即理”等学说的基础上,批判地吸收了朱熹先验范畴的“理”为本体学说,创立了阳明心学。
据史载,明武宗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王阳明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时,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在当时,程朱理学包括陆九渊都主张“知先行后”,把知和行截然分开,认为必先了解“知”后才能实践“行”。针对这种学说主张,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说,认为“知”和“行”互为表里,不可分离,深化了认识的自觉性和实践的主体性互相统一的关系。
历史上商鞅立木树信、季布一诺重千金的典故和故事也都是对“言有物,行有格”生动而形象的诠释。温家宝总理对文艺家们提出“言有物,行有格”的要求,就是要文学艺术家们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
这种要求表现在对待国家和社会的问题上,就是要求每个国家工作人员奉公守法,以对人民认真负责的态度,求真务实,做事从实际出发、求实效,不弄虚作假、不浮夸;表现在工作和生活中,就是要认真踏实、真诚待人,不矫揉造作、华而不实。只有这样,言行才能不相悖,知行才能相统一。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11/28/content_5403392.htm 2006年11月28日《温家宝:同文学艺术家谈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
2004年3月14日下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中外记者见面,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开场白中,温家宝总理说:“有一位朋友问我,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诗来概括一下你今年和今后的工作。我想起两位伟人的诗:一句是毛泽东主席的‘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句是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出自毛泽东主席1935年所作的《忆秦娥·娄山关》: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首词上半阕描写了在娄山关的西风晨月下,空中的大雁在寒风里振翅翱翔,山间凛冽的风不断呼啸,吹着红军战士单薄的衣衫。战士们不辞劳苦,踏着晨月艰难赶路。战马在险峻的山路上发出杂乱的蹄声,清冽的号角声在山间环绕回荡着。下半阕则表达了诗人激扬的战斗豪情。雄伟的关隘坚如钢铁,可在战士的眼中也不过是稍显漫长的道路,等待我们英勇的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将它们跨越。登上娄山关顶放眼远眺,远处的山峰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波澜壮阔;如血的残阳挂在边角的天空,将万里江山渲染得豪情万丈。
这首词先抑后扬,用路途的艰辛,衬托红军战士不畏艰苦、勇闯难关的豪迈气势,也表达了战士们蔑视困难、蔑视敌人的顽强精神,同时也抒发了革命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红军被迫开始了漫长的二万五千里长征。长征初期,由于错误的领导,红军连连受挫,仅两个月就损失过半。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从而扭转了被动局面,在战略上转入主动。娄山关一役胜利后,毛泽东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词作,表达了自己豪迈的感情。“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意思就是说:休再说娄山关是如何的牢不可破了,到如今,我们红军不照样从这道险关的头顶越过去了吗?天险并不可怕,强敌的枪林弹雨并不可惧,关键是红军战士们具有不畏艰难险阻的气魄和勇气。虽然前路艰险,但是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在这里,温家宝总理引用这句气吞山河的词句来阐释我国当下和今后的工作,可谓是一语双关。温总理不仅意识到了中国在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困难,更关键的是,他还胸怀“迈步从头越”的信心和勇气。常言道: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其实,对于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困难这个命题,历代先贤们对其作了不懈的思考。
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感慨道:“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仙李白也曾在《行路难》组诗中慨叹前路的艰难与困苦,乐观豪迈地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长风破浪”的典故出自《宋书·宗悫传》,文中记载:“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宗悫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宋人。
年少时,叔父宗炳问他长大后有何志向?宗悫回答说:“我要驾驭着那肆虐的大风,冲破绵亘万里的巨浪。”宗悫当时年纪虽小,却已经显露出他那不凡的胆识和勇气。后来,宗悫果然成为了一员勇猛的武将,立下许多战功,最后被封为洮阳侯,实现了他年少时的志向。后人便用“长风破浪”来形容不畏艰险、奋勇前进、百折不挠、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这里,李白巧妙地化用了宗悫“长风破浪”的典故,诉说自己不畏艰难、冲破一切阻碍、实现愿望的情怀。在漫长的旅途中虽然会有大风大浪的侵袭,但是我不能就此罢休,我要迎难而上,挂上云帆,横渡沧海。
“国父”孙中山更是将这样一种正视困难、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的精神理念化,用在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上。“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读十年书”,这是孙中山先生早年写就的诸多自勉联之一。作为民主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用“面壁十年”的夸张说法,表明了自己期望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求索来“乘风破浪”的决心。1911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同盟会发起了辛亥革命,敲响了中国的民主之音,推翻了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实现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还会遇到重重困难和危机,但是这种困难和危机只是暂时的,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温总理在这样的现实国情下引用毛泽东主席的这段话含义是深刻而隽永的。他一方面表达了党和政府战胜困难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在曲折的前进道路中,只要端正态度、坚定方向,积极主动不断探索,在难题面前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建设精神,就一定能够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3/15/content_1365856.htm 2004年3月15日《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发表题为《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教育发展要面向未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千秋大业,关系国家民族长远发展、关系人的全面发展,必须整体考虑、精心设计。既要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满足现实需要,又要着眼未来、明确长远目标和任务;既要培养能够满足我国当前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又要造就更多引领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杰出人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管子·权修》: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我苟种之,如神用之,举事如神,惟王之门。
意思是说,做一年的打算,最好是种植谷物;做十年的打算,最好是栽种些树木;做一生的打算,最好就是培育人才。一年之内种一次收一次的是谷物,种一次收十次的是树木,种一次收百次的是人才。如果培育了人才,其功用将是神奇的;做大事也会如有神助,这才是称王称霸的最好途径。后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来形容人才培养的不易,强调人才难得;同时也比喻要想获得很大的收获,就必须有更大的投入,也需要更多时间。
管子,即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曾任齐国丞相长达四十年,在任期内,他帮助齐桓公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管仲尤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招纳,“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就是他的人才观,强调人才对于国家发展和安定的重要性,而管仲也因为能够招贤纳才、注重改革而被称为“春秋第一相”。
最终,实行了各项改革的齐国国力大增,一跃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可以说,齐国的霸主地位是和管仲的人才观不可分割的。
温家宝总理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引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俗语,强调了人才培养的不易,要求教育工作者以此相勉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