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亲民:乃知国家事,成败固民心(2)
这段话的意思是:尧帝在统治天下的时候,不用金银珠玉的饰品,不穿锦绣华丽的衣服,不观赏奇珍异宝,不珍视古玩宝器,不听淫靡的音乐,不粉饰宫廷墙垣,不雕琢甍桷椽楹,不修剪偏庭茅茨。用鹿裘御寒,穿粗衣布服蔽体,吃粗粮杂饭,喝野菜稀汤。不因征劳役而耽误民众耕织的时节。约束欲望、抑制贪念,用“无为”治理国家。官吏中有奉公守法的就升迁他,有廉洁爱民的就增加他的俸禄。民众中有尊老爱幼的就给予敬重,尽力耕种农桑的予以慰勉。区别善恶良莠,表彰善良人家,提倡心志公平、品德端正,用法制禁止邪恶诈伪。对自己厌恶的人,如果他有功也一定会给予奖赏;对自己喜爱的人,如果他犯有罪行也必定进行惩罚。赡养鳏寡孤独,赈济遭受天灾人祸的家庭。至于帝尧自己的生活,则是很俭朴,征收的赋税和劳役也很少。因此,天下民众富足安乐而没有饥寒之色,百姓拥戴他像景仰日月,亲近他如同亲近自己的父母。
西汉刘向在《战国策·燕策一》中记载“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的故事,也是为了表达相似的意思。战国时候,燕昭王刚继位时,对于怎样治理国家、怎样使燕国国富民强不甚了解,于是就向他手下人郭隗请教,郭隗让他广招贤能。后来,燕昭王招了很多能人贤士,又和百姓一起同事安乐、同甘共苦,把燕国治理得国富民乐,受到燕国人民的一致拥戴。刘向对燕王与百姓同甘共苦的做法十分赞赏,并表示应以史为鉴,希望当政者都能和燕王一样,体恤民情、关心百姓疾苦。
白居易进一步引申了这种思想,他在《策林》中写道:“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策林》是白居易为应对科举考试准备的政论文集。是时,安史之乱刚平复没多久,藩镇割据、宦官专政,朝堂上权臣之间争权夺利、明争暗斗,白居易渴望能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根据《策林序》中的记载:白居易在准备考试时,闭户累月,认真揣摩当下世情,根据自己对社会现实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劝告、期盼君王以国为念,把自己所积累的政治识见、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对政治弊端的不满、对明君盛世的向往,以及振国济民的情怀、鉴古革新的意识,都写进了《策林》。这句话就出自《策林·十四》,白居易以此规劝当政者:治理一个地方、一个国家的基础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要想使国家振兴富强,就要以民为本,做到“忧乐同于人”。
也正是基于这种思想,唐文宗大和五年(公元831年),白居易写了《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但是不管是他补察时政的政论,还是针砭流弊的诗词,都不为当政者所重视。中唐摇摇晃晃地走向了衰落。
纵观历史,“民生”问题一直是历朝历代关注的重要问题。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一直将“民生”问题放在重要位置,注意关注民生、倾听民情。温家宝总理曾说:“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要求,是人民政府的基本职责。”解决不好民生问题,就无法实现国富民强,最重要的是,民为国之本,民生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可能会动摇国之根本。要解决好民生问题,归根结底在于广开言路,认真听取群众呼声,真心为群众办事,热心为群众服务,以人民利益为先,正确处理好人民利益和个人私欲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http://www.cctv.com/news/xwlb/20030911/101722.shtml 2003年9月11日《温家宝与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共度中秋节》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紫金阁接受了欧洲五家媒体的联合采访。在英国《泰晤士报》记者问到关于温总理如何读书的问题时,温总理这样回答:“你实际上在问我关于读书和思考的问题。让我引用中外名家的诗词著作,它可以形象地告诉你我是一个怎样的人,经常读哪些书,在思考什么问题。‘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是清末中兴名臣左宗棠在结婚时写于新房内的自述对联。三十年后,左宗棠在福州为自己的儿女写家训时,也引用了这副对联。这十六个字是左宗棠年轻时写给自己的座右铭,最终也成为了左宗棠一生的写照。
这副对联上联讲作者的志向抱负,虽然身无长物连半亩闲田都没有,处于难以温饱的状态,但是他却心忧天下。“心忧天下”是化用宋朝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句意;下联讲如何读书,“读破万卷”是用夸张的手法说明作者阅读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泛,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如同是在和先贤哲人进行精神上的交流。“读破万卷”是出自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去长沙求学时见到了左宗棠的这副对联,十分喜欢,将其改为“身无一文,心忧天下”。当时的毛泽东还是个穷学生,经济窘迫,四处求学,却表现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心怀天下。正是在这种精神的鞭策下,他通过不断努力,最终实现了理想,为中国带来了新生,为中国亿万贫苦的百姓带来了美好的新生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出自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杜甫居住在四川成都草堂期间所作,这时正是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杜甫住的草堂也是在朋友的帮助下建成的。风雨交加之夜,杜甫无法入睡,心中所想都是天下万民在战争中遭受的苦难和国家的未来命运,于是写下了此诗。字里行间无不透着诗人心忧天下的愁绪。杜甫在心中思考:什么时候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屋,让全天下贫寒的人都住在其中,能够一展欢颜呢?这些房子最好能够牢固安稳得像山一样,能不为狂风骤雨所动。唉,什么时候能在我的眼前突然出现这样的房屋呢?如果可以的话,即便是我现在住的茅草屋被风吹破,我自己受冻而死也是心甘情愿的啊!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副对联可以说是温总理从政的真实写照。温总理平日对国家事务和百姓生活的关注,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无论国家发生什么重大事件,温总理总是第一时间出现在第一线。
同时,温总理在平日的发言和同记者的交流中所显露的深厚的文学修养更是让国人骄傲。这副对联也是告诫我们,不要因贫苦而困顿,不要因处境艰难就放弃理想抱负;应该穷且志坚,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寻求实现理想的道路。
这副对联同时也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延续,值得当代年轻人学习。
http://world.people.com.cn/GB/1029/42354/4786507.html 2006年9月6日《温家宝总理接受欧洲媒体采访》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
2010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记者会,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大会发言人的邀请参加了记者会。会上,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谈到中国代表团在2009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表现傲慢的事情。温家宝总理回答说:“中国有一句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但毕竟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你。”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子刘子自传》,原文为:
“不夭不贱,天之祺兮。重屯累厄,数之奇兮。天与所长,不使施兮。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寝于北牖,尽所期兮。葬近大墓,如生时兮。魂无不之,庸讵知兮。”
这段话的意思是:健健康康地活下来,也没有活得十分卑贱,这是我的福分啊!
然而后来却多灾多难,数次遭遇人生的不幸。上天赋予我的才能,不能够很好地施展开来。即使有人恶意地诽谤我,但是对于我的所作所为,我问心无愧!现在躺在朝北的窗子下面,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死后能够靠近先人,赢得他们像生前一样对我的疼爱,加之人的灵魂能够无处不在,那又有什么理由计较过去的事情呢!在这段话中,刘禹锡既因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而感到十分遗憾;但同时又为自己能够洁身自好、无愧于心而感到万分自豪。
从而鲜明地表现了刘禹锡高洁的人格和至死不渝的政治志向。
“人或加讪,心无疵兮”是要求我们坚定自己的信念,不要随便因为别人的诽谤或者其他言语而改变自己的志向,做一个意志坚定的人,不要同流合污。这种思想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孔子大力批驳“乡愿”,也正是为了提倡这种思想。
《论语·阳货》中提到:“乡愿,德之贼也。”
所谓“乡愿”,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阳货》中注释说:“乡愿,乡人之愿者也。盖其同流合污以媚于世。故在乡人之中,独以愿称。夫子以其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故以为德之贼而深恶之。”这段话的意思是说:
乡愿,是指全乡的人都喜欢的。为什么全乡人都喜欢呢?是因为他和全乡人同流合污、媚惑世人,因此在全乡人中,都认为他是好的。孔子把这种看起来像是有德行,其实并不是真正有德行,而是扰乱品德的人,称为“德之贼”,即败坏德行的人。
《论语·子路》篇中进一步解释了孔子的观点: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子贡问孔子:“全乡人都说他好的人,怎么样?”孔子说:“不一定好。”子贡又问:“那全乡人都讨厌的人呢?”孔子说:“不一定是坏人。不如那些让好人喜欢,让坏人讨厌的人。”
朱熹接着注释说:“一乡之人,宜有公论矣,然其间亦各以类自为好恶也。故善者好之而恶者不恶,则必有其苟合之行。恶者恶之而善者不好,则必其无可好之实。”朱熹的话是一个补充和解释,意思是:全乡的人,也是有共同的观点的,也是分善恶之人的。因此,善良的人喜欢并且坏人也喜欢的人,必定和坏人有什么勾当,因此也就不能被称为有德行的人。而那些坏人讨厌,善良的人也不喜欢的人,肯定是没有什么让人喜欢的地方,因此更加不能称成为有德行的人了!
孔子用这两段话告诉我们,“乡愿”,实在是有品德的人的大忌,是败坏德行的行为。如若有人执著于“乡愿”这种沽名钓誉的行为,穷其一生也绝对成为不了有德行的人。
《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子路》中也提到了相似的观点:孔曰:“善人善己,恶人恶己,是善善明,恶恶著。”……正义曰:言乡人皆好之,是善善不明;乡人皆恶之,是恶恶不著。若乡人之善者善之,恶者恶之,则是善善分明,恶恶显著也。
《孟子·尽心下》也阐释了孔子的这种思想:万子曰:“一乡皆称愿人焉,无所往而不为愿人,孔子以为德之贼,何哉?”
曰:“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万子问孟子:全乡的人都说他好,他平时也处处表现得像一个老好人,为什么孔子却说这种人是败坏德行的人呢?孟子回答说:这种人,你非要说他有什么过错,也举不出来;指责他好像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他只是同流合污而已,看着好像忠厚老实,行为好像廉洁清正,大家都很喜欢他,自我感觉良好。但事实上,他的所作所为并不符合尧舜的道义,因此才说这种人是投机取巧的人、是道德败坏者。孟子之后又解释说,狂者、狷者他们的毛病都很明显,让人一眼可以看出,然后或者欣赏或者厌恶,没有什么迷惑性。
但是这种老好人,这种“乡愿者”却恰好相反,初看什么毛病也没有,很得人心,似乎人人都觉得他是好人,人人都喜欢。其实这是因为他的表现具有极大的迷惑性,表面仁义礼智,内里却是欺世盗名。所以,孔子说好好先生是偷道德的贼、是道德败坏者。这是十分有道理的。
温总理在回答哥本哈根气候问题时引用了“人或加讪,心无疵兮”,明确地表明2009年在哥本哈根参加世界气候大会时,中国代表团是受到了他人别有用心的诋毁,从而澄清了传闻。这句引文用来反驳其他别有用心的国家对中国的诋毁,实在是用得极妙。同时又间接而坚定地表明了中国为推动《哥本哈根协议》的最终达成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在当时的情况下,中国代表团面对他人的中伤和诋毁,仍然能够以大局为重,可见中国谦逊大度的大国风范。
温总理信手拈来,将古文运用于国际关系的阐释之中,既展示了东方文化的魅力,让人看到到了他的国学功力,更以此敲山震虎,表达了中国人不会任人欺辱的坚定立场!
《人民日报》2010年3月15日02版《温家宝总理答中外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