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之道——《中庸》
宋代朱熹说,《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中庸》这本书,论述了人性、社会、政治、哲学,提出了具有普遍意义的中庸之道。
安贫守志的子思
鲁缪公曾多次邀请子思做官,子思坚持不受。为了潜心研究学问,他移居到了宋国,以免被人打扰。鲁缪公这人倒是很执着,一次被拒绝了不死心,就派了使者去宋国拜见子思,还带了一份厚礼。子思二话没说,当即把人赶了出去。子思一辈子也没做官,学生求学时给他的一点见面礼就成了他唯一的生活来源,所以他一辈子住在破旧的陋巷中度日,过着饥寒交迫的日子,跟颜回有点像。饱受生活折磨的子思,到了六十二岁的时候再也支撑不下去了,终于离开了人世。
子思作《中庸》。
何为“中庸”?《中庸》里主要讲了什么?
《中庸》的要义为“中”“诚”“和”。
所谓中庸,宋代程颐解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中庸》的核心思想,写出了天地和谐的自然天性,是宇宙的本来状态,而天地之间的人一旦拥有这样的和谐状态,就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天地万物达到一种和谐无碍的境界,人与天地合为一体,行事自在,万物欣欣向荣,人则可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中庸》不长,不到一万字,却是跟《论语》、《孟子》并列的经典。它主要说的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中庸之道,就是用中正、中和的方式做人做事。这是《中庸》最核心的东西。
“中”原意不像现在人想的“持中,中立”那么简单?它其实是有点玄机的,首先是叫人的行为不要过头了、极端了,不偏不倚是为中,万事都要刚好才行。就像是一道菜,火候适中时候才能烧好。《中庸》里还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可见它还指人的本心。人人心里都有个“礼”,喜怒哀乐变成行为的时候,这个“礼”就让行为变得恰当、自如不过分。庸如何解呢?孔子说“不易之谓庸”,庸就是稳定不变的东西。一句话,中庸就是让人的内心和行为做到协调,做事情不要有过和有不及。
如果说《大学》是治世哲学,那《中庸》可称得上修身哲学,如书中说“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也,明则诚也”,说的是心诚跟明理的关系,如果理顺了,读书人可受益一辈子。所以,历史上的朱熹、顾炎武、曾国藩诸人,读懂了《中庸》,才做到了至善、至诚的中庸境界。
《中庸》还提出了“诚”的概念。人要想与天地并列,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就必须“至诚”。曾子也把“诚”作为达到最高理想的必要修养,子思把诚发挥到极致。只有诚了,才能充分发挥自己固有的天性,才能发挥事物最大的能力,才能参与天地化育。
高明之道,中庸不是折中主义
孔子的中庸思想长时间地被人误读了。很多人觉得中庸就是“折中主义”,做到中庸的人就表现得唯唯诺诺,软弱无能,像个“好好先生”。其实呢,中庸所揭示的道理,非但不是这般消极悲观的,而且还是积极乐观的。承认矛盾,重视统一,是中庸反映的道理,也是儒家思想重要的一部分。这种“无过无不及”的“恰到好处”,就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准则。
《中庸》里解释的不单是做人的道德准则,还涉及国计民生的问题,所以它才会成为人们终身受用的经典和“实学”。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