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必知理由
◎ 油画材料和绘画方法革新后的代表性作品
◎ 严密、细腻的手法,和谐的光线处理,浓艳适宜的色彩效果
◎ 无可挑剔的细节处理,“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典范
◎ 风俗画和室内画的开山之作
〉名画档案
名称:《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画家:扬·凡·爱克/创作时间:1434年/尺寸:82×60cm/类别:木板油画/收藏:英国,国家美术馆
画家简介
扬·凡·爱克(1380~1441),出生于马斯特里近的马赛克。与同时期的胡伯特·凡·爱克合称为凡·爱克二人同为文艺复兴时期尼德兰的伟大画家,尼德兰文艺的奠基人。他们兄弟曾联手创作了规模宏大的《根特祭等。除了绘画上的成就外,他还对油画的材料和油画术作了重大的革新和改进,对西方绘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扬·凡·爱克的主要作品有《阿尔诺芬尼夫妇像》、《罗林宰相的圣母》、《圣巴巴拉》、《妻子像》等。
名画欣赏
《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画家的一幅著名绘画作品。画中的主人公阿尔诺芬尼,相传是当时有名的卢卡商人兼银行家,也是意大利美第奇家族在布鲁日的代言人。这幅绘制于木板上的油画,记录的是他和妻子成婚时的情景。画家用极其细腻、严密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了一对上层社会男女新婚燕尔的精彩瞬间。画面上夫妻二人都面向前方,阿尔诺芬尼头戴礼帽,身穿考究的氅式礼服,右手举至胸前,仿佛在宣誓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的左手优雅地托着新娘的右手。穿着绿纱裙的新娘,微微低着头,左手轻轻地抚在自己鼓起的肚子上,好像在默默祈祷要做个贤妻良母。和人物相映成趣的是他们左右极富象征意味的各种物件。新娘脚下有一只长毛小狗,被画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很自然地让人想到是在象征着爱情的忠诚。他们的身后精致豪华的吊灯熠熠生辉,红色的床被一尘不染,仿佛在暗示以后生活的美满和幸福。在背景中央的墙壁上,有一面富于装饰性的凸镜,象征着爱情的纯洁和永恒。
这幅画表现出了极高的油画绘制技巧和水平。首先对事物的描绘极为细致、准确,可谓“于细微处见精神”,比如从那面凸镜里,不仅看得见新婚者的背影,还能看见站在他们对面的另一个人。小镜框的四周还镶刻着十幅耶稣受难图,图像细小得几乎辨认不清。小凸镜左侧挂着一挂念珠,每一颗都描绘得极为逼真、形象,绝不含糊。画家精微的观察力和细密的绘画手法确实令人叹服。
其次,画家对光影的处理也极为传神。画面左侧窗户透射进来光线后,在阿尔诺芬尼夫妇的身前身后都形成了背影,画家准确地把握住了这一点。并且整个图画光线的明暗、强弱处理得恰到好处。画家还运用了多种色彩。在色彩的厚度、饱和度、浓淡度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比如新娘:白青色的头巾、浓绿色的长裙、深蓝色的内衣、黄色的袖子,色彩搭配得鲜艳、醒目,浓淡相宜。而整个画面上各种颜色互相衬托,相得益彰,达到了极好的视觉效果。
整体上说,这幅画在光线、空间、质感的塑造上,色彩的饱和度、鲜艳度的把握上以及刻画事物的精确度、深入程度上都超越了同时代的画家,这幅画也是后来发展起来的风俗画和室内画最早的先例。
绘画知识
油画
油画是指用透明的植物油等调和各种颜料,在经过特别处理的布、纸、木板等材料上进行创作的绘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油画具有画面干燥后,能长久保持光泽等优点。它起源于欧洲,近代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要画种。一般认为,15世纪初期的尼德兰画家扬·凡·爱克兄弟是油画技法的奠基人。
据说,扬·凡·爱克也是油画材料和绘画技巧的革新者和改进者,他最先尝试用松脂或乳剂作为调色剂的颜料,从而能使画面在一昼夜间就可干燥而且不怕潮湿。这种方法后来被意大利画家纷纷效仿。而《阿尔诺芬尼夫妇像》,是扬·凡·爱克运用新型油画材料深入进行绘画探索的成功尝试,他通过自己大胆的艺术表现手法的探索和绘画材料的改进,为油画的发展开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道路。
作为西方肖像画中最重要的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以人物内在感情的形象化表达和肖像的情节性处理取胜。在这幅画中,主人公阿尔诺芬尼和他的妻子正在举行婚礼,生活环境的描绘,给人以虔诚和平的感觉,在某种意义上赞扬了当时的平民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