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外语研究文库·英语教学新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3章 心理语言学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2.1引言

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作为现代语言学研究的交叉学科之一,正日益受到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语言工作者及外语教师的重视。心理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外语教学中来,有效地促进当代的外语教学。

2.2心理语言学的概念

众所周知,心理语言学是专门研究语言与人类心理之间关系的科学。《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Applied Linguistics)给心理语言学下的定义为:

Psycholinguistics is the study of(a)the mental processes that a person uses in producing and understanding language and(b)how human learn language.

Psycholinguistics includes the study of speech perception,the role of memory,concept and other processes in language use,and how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affect the use of language.(1985,p.234)

心理语言学研究:①人们自己发音及理解他人的语言时的心灵过程;②也研究人们如何才能学会使用语言。心理语言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言语知觉是什么、记忆和概念及其心理过程在语言运用中的作用是什么、社会和心理因素对语言运用有什么影响等。由此可见,心理语言学研究的问题:一是人们是怎样运用语言的,它包括人的说话行为和听话行为,既有言语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也有言语行为和人的其他行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二是人是如何习得语言的,它包括儿童学习母语的过程和规律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等问题。

2.3心理语言学的形成过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一个时期内,心理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他们以前所用的语言学概念只不过是一些语言学常识而已,受过正规教育的人都具备这些常识。他们认识到心理学研究有必要运用语言学创立的系统理论。同时,语言学家们也有意与心理学家进行合作。彼此的共识促进了两门不同学科在“言语习得”课题上的结合。

20世纪50年代,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召开了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会议的主题是“心理语言学”。这个术语在此次会议上一亮相,就得到了与会专家和学者们的认可。会后,心理学家C.E.Osgood和语言学家T.A.Sebeok合作编著了《心理语言学》一书。他们在此书中,对心理语言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划分。该书指出,语言研究的领域应该是广义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直接涉及语言的编码与解码的过程,就是由这些过程把信息状态与交际者的状态结合起来。

心理语言学在B.F.Skinner提出的行为主义理论(Behaviorism)、N.Chomsky的理性主义的内在论(Internalization of Rationalism)之后获得发展。

2.4心理语言学的理论基础

2.4.1行为主义理论

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家们开始重视语言学研究中的新理论。1957年,美国心理学家Skinner出版了他的专著《言语行为》(Verbal Behavior)。他提出的核心观点是:“人们所称的语言可以用言语行为加以全面和连贯的分析,即使是诗歌或哲学中的语言亦无例外。语言无需用新的解释和概念进行研究”。他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后天习得的,它来自一系列刺激(stimulus)—反应(response)—后经过强化(reinforcement)而形成的习惯。儿童学习说话就是对环境或他人话语所给予的刺激做出的反应。如果反应正确,儿童就能得到他人的奖励或口头赞许,使反应得以强化,转而形成语言习惯。

20世纪盛行于二语和外语教学中的听说法(audiolingualism)就是源于行为主义理论。也就是说,任何学习都是培养一种习惯,语言也不例外。至于听说法,其教学方式主要是模仿(imitation)和重复(repetition)、句型操练(pattern drills)和强化(reinforcement),最终使学习者培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

2.4.2乔姆斯基的言语行为理论

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Chomsky在《语言》(Language)杂志上发表一篇论文《论言语行为》(Review of Verbal Behavior),对斯金纳的理论提出质疑和批判。Chomsky指出,姑且不论Skinner的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何,它明显地不能适用于人类语言习得和言语行为的研究领域。行为主义不适合解释人的言语行为,因为把对动物一般行为的研究方式转用于对人类言语行为的研究,这本身就是一种误导。

1966年,Chomsky在另一篇论文《语言学理论》(Linguistic Theory)中指出,人类的语言行为不是一套习惯结构,人类习得语言绝非是一个单纯的模仿和记忆的过程,而是创造性运用语言的过程。基于此,Chomsky提出理性主义的内在化。他认为,人类的大脑有一套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language acquisition device,LAD),这套机制包含人类所有语言共性的普遍语法(universal grammar)。后来,他又提出了新的语言区分理论:“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和“语言运用”(linguistic performance)。他认为,“语言能力”就是一个理想的本族语者对其母语所具备的语言知识,而“语言运用”则是这种知识在言语行为中的具体实现。Chomsky以个人心理为基础,把“语言能力”看成一种心理结构。他强调“语言能力”也可以解释为一组语法规则,人们通过运用这些规则说出无限的句子,其中有许多的句子是从未听到过的。这就是一个人使用语言时的心理活动,他所具备的语言知识—语法规则就是“语言运用”的基础。因而,语言学家的研究就是从观察到的语言运用中找出语法规则:有一些是所有语言共有的,属于普遍语法,而另有一些仅属于某种语言所特有,被称为特殊语法(particular grammar)。

2.5现代心理语言学理论对二语及外语教学研究的启示

综上所述,现代心理语言学研究的主要课题“人类是怎样运用语言的?”与“人类是怎样习得语言的?”这两个课题的确是均得益于Skinner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和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他们的心理语言学理论对当下的外语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以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们的学习行为看成是一种刺激—反应—强化的过程,并认为在外语教学中只要采取积极强化措施就可以使某种行为形成习惯。受到该理论的启发,结构主义语言学家接受了这一观点,并用此观点来解释人的语言行为:人们的语言就是经过语言刺激与反应而形成的习惯。他们强调,语言学习是一种过度学习(overlearning),是一种技能训练,需要持久模仿、反复操练以及大量实践。因此,语言教学中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法—听说法(audiolingualism),其教学过程主要体现如下5个特征:①认识(recognition);②模仿(imitation);③重复(repetition);④变换(variation);⑤选择(selection)。

Chomsky的转换生成语法唤起了人们对语言教学方法的审视。人们借助于现代心理语言学理论,开始探讨和创立新的外语教学法,主要有认知法(the cognitive approach)和交际法(the communicative approach)。

除此之外,心理语言学在众多相关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如儿童语言的习得和发展、对聋哑人的辅助语言教学以及对失语症和有语言障碍者的治疗和康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