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攀登高峰——瑜伽系统(2)
瑜伽体位可以使人身体健康、内心和谐。瑜伽体位要和持戒法、守意法以及其他帕谭佳里瑜伽部分一起修。如果没有这一体系的其他方面,瑜伽体位便仅仅是锻炼身体,无法提供应有的益处。在开始体位修习之前,应该先掌握持戒法和守意法,但是现今许多所谓的瑜伽学生都没有认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瑜伽体位基本上已经沦为一种健身方式。瑜伽体位并不只是为了让身材更苗条,实际上是为这一瑜伽体系中更高的目标做好重要的准备工作。瑜伽的最高目标是三摩地。冥想姿势使人舒适稳定地长时间打坐,通过保持头、颈、躯干挺直一线,就能顺畅地调解呼吸,使心意从感官上撤回,从而专注内心,三摩地(灵性神定)最终得以实现。
瑜伽体位基本分为两类:一种是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一种是为了冥想。帕谭佳里瑜伽的评注者指出,只有少数几个姿势是为了帮助冥想,但是后来的瑜伽经典中,呈现出完整的体位修习法,以使修习者达到身体健康、精神平和。经典体位一共有84个,其中只有4个是用于修习冥想,包括简易坐[19]、吉祥坐[20]、莲花坐[21]以及至善坐[22]。在所有冥想体位中,重点都是保持头、颈、躯干挺直。这样脊椎就能保持直立一线,从而稳定、舒适地保持姿势,将氧气消耗减至最低,并有助于打通体内的七个能量之轮。
4.呼吸法[23]—控制生命力(YS 2.49-53)
“普茹阿纳”[24]这个词由梵文词根“ana”和前缀“pra”组成。“ana”的意思是“驱动或振动”,“pra”意为“首要”。“普茹阿纳”即“首要的能量”。任何活动或运动都是“普茹阿纳”—生命力—的展示。世界上所有的动力,包括生物体,都是这种生命力的展示或表现。所有躯体和精神上的活动都是由这一动力驱使的,普茹阿纳激活并维系着人的躯体和心意,它是所有生物功能背后的根基。后世的瑜伽著作发展出高度完善的普茹阿纳科学,瑜伽师们以此建立起躯体和心意的联系,并激活两者,使其充满活力。由于呼吸是这一生命力最粗糙的展示,所以普茹阿纳的科学又被称为“呼吸的科学”。持续的调节呼吸可以强化神经系统,协调所有精神活动。
呼吸的科学与精微的能量管道[25]密切相关。瑜伽师们认为,身体本质上就是一个能量场,但只有非常微小的一部分在被使用,绝大部分都处于休眠状态。通过呼吸法,修习者(比如中国的气功师)就能彻底开发能量场,扩展自己的能量或随心使用。
这就是帕谭佳里瑜伽的前四个部分:持戒法、守意法、体位法、呼吸法,人们常把这四个步骤合称为“哈塔瑜伽”[26]。
5.撤回法[27]—收摄感官(YS 2.54-55)
帕谭佳里瑜伽的第五部分是撤回法,指的是收摄或控制感官。在外在活动中,心意通过五个感官接受外在对象,即看、听、触摸、尝、嗅。感官与其对象之间的互动就像风吹心意之湖的水面,泛起涟漪。通过收摄感官,修习者能够随自己的意志将注意力转向内心,使心意不受打扰。
无论何时,只要感官和感官对象接触,心意就会无可避免地参与其中,收摄感官实际上是收摄心意。维亚萨·戴瓦,在他的《瑜伽经》评注里写道,当失去与感官对象的联系时,感官就会专注于心意。一旦心意得以控制,就不需要再额外费力去控制感官。正如蜂后(心意)飞起来时,所有的蜜蜂(感官)都跟着飞舞,而蜂后栖息时,所有的蜜蜂都停落在其身旁。
6.把持法[28]—精神专注(YS 3.1)
当感官和心意已经从外在事物上收摄回来,心意就必须指向一个既定的方向。精神专注是帕谭佳里瑜伽的第六部分,通过这一程序,修习者控制四处飘移不定的心意,将其全神贯注于更深入的内在世界。为了更便于修习这一程序,修习者往往选择一个合适的媒介,比如一个曼陀[29]、一幅画像、身体中的某点等。在不受管制的放松状态下,过往累积在心中的感受会浮到表面,扰乱心意,使之无法稳处一种思绪中。在日常生活中,人总是无意识地或不由自主地专注于这个那个。举例来说,在人极度快乐或悲伤时,心意就会专注于一种思绪之中。但这种外在的专注受各种因素驱动,比如不纯粹的情绪、本能,或者一时的冲动,因此算不上瑜伽的专注。根据帕谭佳里的解释,专注是内在心意的活动,而且完全处于自由意志的引导之下。
有四个因素可以帮助心意达到专注:
(1)培养兴趣。除非对想专注的对象怀有极大的兴趣,否则人不可能专注在这一对象上。兴趣进一步会发展成爱,这样就能对专注的对象有全然的关注。
(2)反复练习。有规律地重复可以帮助心意自发地顺畅流动,从不间断,这样可以帮助养成专注的习惯。比如,设定一个特定的修习时间,选择一个喜欢的环境,保持一个合理的饮食习惯以及有规律的睡眠,这些都会使心意更容易专注。
(3)保持同一坐姿。每次修习时,保持同一个挺直、稳定、舒适的坐姿,使用平缓、深沉的腹式呼吸,有助于躯体和心意保持平和而警觉。
(4)保持心意平静。这一环节是必不可少的,一个思绪万千的心意必然无法专注。总而言之,不依附外在的对象,只观想内在的身体和精神的活动有助于心意平静、心智成熟。
7.入定法[30]—冥想(YS 3.2)
帕谭佳里瑜伽的第七部分是入定法。冥想是专注的高级阶段,即专注于单一对象而不间断。在这个阶段,心意变得完全专一,而通过专一,瑜伽师便能够接近超灵。
8.三摩地—灵性神定(YS 3.3)
三摩地这一阶段超越世俗的想法和感受,个体与至尊灵魂相联结。在三摩地中,人会抛弃所有的束缚,享受永恒的快乐。这并不意味着融合而失去个体性。瑜伽师们将三摩地视为修行者的玄密圆满。
三摩地有两个阶段:“有物欲三摩地”[31]和“无物欲三摩地”[32]。萨彼伽阶段的三摩地意味着“带着种子”的三摩地。在这一阶段,修行者还抱有与至尊不同的利益观,自私的欲望和贪执仍然像休眠的种子一样潜伏着。
只有当“琪塔”变得纯粹—镜中影像彻底消失时,人才能与超灵建立联结。在这一意识状态下,个体灵魂与“全能的存在”[33]联结起来。如果人不能保持正确的心态,明白自己是至尊控制者[34]的从属物,便会落入陷阱,误认为自己就是那个“全能的存在”。由于这种不纯净的倾向,其意识状态就像是镜中的影像一样(这一点在前面的章节里讨论过),他会为自己获得的神秘力量而骄傲,而实际上,那本来是属于至尊控制者的。瑜伽师如果还有这样的骄傲,就只能继续留在生死轮回中的物质世界。
在“无物欲三摩地”阶段,或“无种子三摩地”中,修行者的意识与至尊控制者完全相联。这样的瑜伽师抛弃了所有物质的欲望,只为至尊控制者服务,成为至尊者的纯粹奉献者。依靠至尊者的仁慈,便有资格进入永恒的灵性国度—外琨塔[35]。
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会进一步探索瑜伽师永远地离开物质世界之后的旅程。
注 释
[1].Suhotra Maharaja。
[2].The Vedic Method of Knowledge。
[3].Transcendental Personalism-Vedic Answer for the Human Situation。
[4].Dimensions of Good & Evil, 苏候铎·玛哈茹阿佳的全部著作参见http://www.suhotraprabhu.com/library/library.php。
[5].Yama,念“亚玛”。
[6].Ahimsa,念“阿含萨”。
[7].Satya,念“萨缇亚”。
[8].Asteya,念“阿斯帖亚”。
[9].Brahmacarya,念“布茹阿玛查尔亚”。
[10].Aprigraha,念“阿帕瑞格茹阿哈”。
[11].Niyama,念“尼亚玛”。
[12].Sauca,念“扫查”。
[13].Santosa,念“三托萨”。
[14].Tapas,念“塔帕夏”。
[15].Svadhyaya,念“萨瓦狄亚亚”。
[16].Isvara pranidhana,念“伊斯瓦尔·帕茹阿尼达纳”。
[17].Adharma,念“阿达尔玛”。
[18].Asana,念“阿萨那”。
[19].Sukhasana,念“苏卡萨那”。
[20].Svastikasana,念“斯瓦斯提卡萨那”。
[21].Padmasana,念“帕得玛萨那”。
[22].Siddhasana,念“希达萨那”。
[23].Pranayama,念“普茹阿纳亚玛”。
[24].Prana,念“普茹阿纳”。
[25].Nadis,念“纳迪斯”。
[26].Hatha-yoga。
[27].Pratyahara,念“普茹阿提亚哈茹阿”。
[28].Dharana,念“达茹阿纳”。
[29].Mantra,往往是一段简短的经文。
[30].Dhyana,念“迪亚纳”。
[31].Sabija,念“萨彼伽”。
[32].Nirbija,念“尼尔彼伽”。
[33].All Powerful。
[34].Isvara,念“伊斯瓦尔”。
[35].Vaikunt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