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导论 从遵守道德规则走向道德自我的建立(3)
2.道德教育在人的道德自我形成中具有独特价值
道德自我并非仅仅属于生命本能,唯有人才会形成道德自我,而在动物却永远不可能出现,这是因为动物首先不具有自我。动物只有本性,动物个体生来就是它自己,它与它的生命本体是直接统一的,动物身上的个性只是随着生命本能而来的种性特征,它虽以个体形式存在,却既不具有自我意识,也不具有自我个性。而人却不一样,人是有意识的、能动的,人之为人的特性是属于人的自为性质,它不是天赋的,也不是外在给予的,因此,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我,每一个人才成为了一个人。这样,人的道德自我就是人的生命价值的一种体现,它是作为生命活动的主宰者而生成的,是一种超越于生命本能、富有独特个性并具有自觉意识的存在。既然人的道德自我的形成具有生成性,那么道德就不是简单地仅仅通过外在植入的方式就能实现的。道德的发展伴随着人的一生,而道德自我的建立并不是一蹴而就,它有时候可能是一个人毕其一生的活动。因此,人的道德自我的发展就体现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与人的生命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
道德自我的建立需要自我去追求,这种追求是基于人性中道德自觉的本质的认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参与活动的主体都有自我意识系统,但并不是每一个人的自我意识都是道德内化的主体机制,都能在个体的道德发展中起着导向、控制和监督的作用,因此,道德教育的价值就凸现出来。一个正常的人缺少学校教育仍然可以发展,但他的生命绝不会以有效的方式得到圆满,只有有了教育,才能帮助他获得更好的发展。在学校教育的环境中,在教育者的指导下,通过有目的的教育、教学活动,个体生命的发展才能得到强化和加速,促进个体的道德自我的形成。
道德教育对个体道德自我的形成的独特价值表现在唤醒人的自我意识、提供生命发展动力、引导道德发展方向三个方面。
意识与自我意识是生命之灵魂,是人自主发展的力量,学校道德教育的价值在于它可以有意识地唤醒人的意识。“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如何充分生成”[13],存在主义教育思潮的代表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不是理智知识和认知的堆积,而是“人的灵魂的教育”,教育的根本原则是通过文化的传授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原和根基。文化教育学的斯普朗格指出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学校道德教育能够从人的内心世界出发,从人的生命深处唤起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创造力、生命感、价值感唤醒,使人的生命发展获得自主的力量和可能。
人的生命发展不只是先天的自然生命与环境资源在实践中相互作用生成的产物,还是自我选择、自我建构的结果。学校道德教育作为专门的育人活动,可以帮助人获得知识经验,培养人的自我意识,激发自我的主体性。自我意识和主体性的增强,可以为人的道德的发展提供直接的发展动因。“当人的发展水平达到具有较清晰的自我意识和达到自我控制的水平时,人能有目的地、自觉地影响自己的发展”[14],这种自觉的追求,是人的主体性在影响人的发展方面的高度体现。主体性的增强,使发展不再为外力所迫,而成为一种内在的要求、内在的需要,成为了主体自身的建构过程。
人是未完成的,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它既可以长成参天大树,也可以变成乱木杂草。人如何发展,需要生命的领航。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在于,可以为人的发展进行方向的定位,承担起引领生命航向的作用。“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培养什么样的人,决定着个体生命发展的方向。这个方向既取决于个人,也取决于社会。作为社会的分子或细胞,个人的发展要符合社会的需要,或者说要反映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同时,这一要求又不违背人的天性,不违背个体身心发展的特质,反映个体的发展意向,所以,人的发展方向既要合乎目的(社会的目的和个人的意向),又要合乎规律(社会的规律和个体的发展特质),教育就在于为个体生命的发展确立合适的方向。”[15]
[1][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范阳等译,111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61。
[2][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贺麟、王太庆译,36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11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9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朱德生:《形而上学的情结》,载《求是学刊》,2003(4)。
[6]彭柏林:《从规律的视角看道德内化》,载《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6)。
[7][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8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8][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下卷),贺麟等译,15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9][德]叔本华:《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任立、孟庆时译,10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0][瑞士]让·皮亚杰:《儿童的道德批判》,傅统先、陆有诠译,233页,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8。
[11]《论语·颜渊》。
[12]《论语·为政》。
[13][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4页,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14]叶澜:《教育概论》,20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153页,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4。
三、人的自我发展的缺场:当代中国学校德育的现实省视
道德教育的现代性境况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人在教育中陷入了被规训的处境,教育形成了对人的新的控制。道德教育越来越远离精神的引导,远离对人的德性的培育。现代性德育对人的支配、处置、压制、型塑,使人失去了自由和自主的精神气质,失去了追求德性的理想。
显然,这与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极不和谐。时代转型中社会矛盾的凸显与当代中国人道德重建的呼唤,对学校德育寄予了更高的期盼。道德教育这种现状如果不加改变,不仅妨碍了个体生命的自主成长,会与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发生根本的冲突,而且也使得学校德育自身的价值得不到显现,自身的存在合理性得不到保证。今天我们提出培育人的道德自我,就是要转变学校德育中仅仅关心人的行为正确与否,仅仅以遵守道德原则为道德判断的意向和态度,将教育指向为个体生命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创造提供自由,培养在整体人格上追求美德的人,使他们在善的引导下过一种有德性的生活。
当下中国学校德育的乏力,根本问题在于缺乏对人的自我发展的关注,道德教育无涉人的道德自我的建构。道德教育专注于外在的功能赋予而不关心人的自我,不去引导自我对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进行反思,不去激励自我去追求德行的卓越和人格的优秀,这使得人的自我得不到价值的引导,无法产生道德生活的自觉,自我发展失去了与更高的存在意义的联系,人的生命及其生活的超越的意义难以寻觅。
(一)道德教育对人的自我发展的忽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早已指出,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应该使每个人尤其借助于青年时代所受的教育,能够形成一种独立自主、富有批判精神的思想意识,以及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以便由他自己确定在人生的各种不同的情况下他应该做的事情。但是,一直以来,中国的学校教育却是毫不关注个体自我的发展,忽视对人的道德自我的培养,学校教育仅仅是在培养着人的规则性、确定性。所以不论是知识、技能也好,还是道德也好,都是为了塑造学生行为的确定性,并且,这种确定性始终是由外在于个人的强力加之于个体身上的,如知识、技能和伦理规则等成为一种训练和规范个体的内容。由于这种学校教育观的影响,所以无论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还是在高等教育阶段,所强调的都是外在的影响和要求,而人的内心世界、自我意识的唤醒则被忽略了,个体生命的自觉发展也就因此失去了自主的力量和可能,例如:
小小年纪能自己选择吗?[1]
《文汇报》记者苏军在采访小学生选择意识和能力的现状时,问小学生:“在你们的生活与学习中有多少事可以由自己决定,自己选择?”许多学生对于“选择”这个词感到很陌生,想了半天不知如何回答。
有困难当然找父母老师解决[2]
一位心理学工作者到一所初中调查学生的自主选择状况。在被调查的150名学生中,当问到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难题,一时解决不了该怎么办时,150名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回答:有困难当然是找父母老师解决。没有一名学生回答自己先想办法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找父母帮助。当问到今后准备从事什么职业时,竟有70%的学生说要问父母后才能回答。
可悲的是,这种对个体自我生命发展的培育的忽视绝不仅是体现在基础教育中,而是贯穿着直到高等教育的整个教育序列之中。这种忽视所产生的影响,便是造成了学生对自己的生命发展缺乏主动和自觉,即使是读了大学也对如何认识自己、如何把握自己、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充满茫然和无措。下面的这篇自述,便清楚反映出这种状况:
作为一个女儿的我,尽管已经渐渐学会独立,但却依旧免不了接受父母的耳提面命。保研、工作还是出国?公务员还是律师?留校还是深造?这些在大一时还显得遥远而陌生的字眼越来越多进入了父母的视野,也渐渐地占据了我的生活。他们朴素而简单地希望我能够平安快乐,能够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超越千军万马走过独木桥来到这个园子的我,却依旧搞不懂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却时常没有办法让自己快乐。都说北大人最大的幸运和不幸都只有一个,那就是选择太多。只是,如此多的选择究竟是让我选择,还是我被选择?
我目前的社会角色并不太多,但这为数不多的几个却已经让我觉得压力重重、负担重重。是什么时候开始,曾经无厘头、开朗、奔放、没心没肺的我,被套上了这些束缚和枷锁?
也许是因为环境吧,北大是一个容易让人丧失斗志的地方。过于丰富的资源让我们在茫然之中挑花了眼。百团大战中,各个社团使出浑身解数拉拢人才、招兵买马,手语秀、cos-play、音乐、电影、街舞、武术……新奇的、复古的、唯美的、华丽的、时尚的、怀旧的、颓废的、阳光的,当你懵懵懂懂地填了报名表交了会费,谁又能确定你所相中的社团就是你真正喜欢和热爱的?相对宽松的转系、交流、交换乃至转校政策,层出不穷的双学位和辅修让你在学术的海洋里有了更多的自由,但是当你真的“顺从自己的心”进入或退出某一个领域,谁又能保证你所做出的决定就真的可以令你不悔?还有形形色色的讲座、活动、评选、比赛,选择太多也许并不是坏事,但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过多的选择却隐藏着某种风险,它让你产生一种潜在的、不必要的、负面“无畏”情绪:做出错误选择的代价或许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大,因为我们还可以拥有许多备用选项,于是听上去漫长却着实短暂的四年时光就在种种草率的、轻而易举的决定中,在盲目的、漫无目的的选择中被渐渐消磨,慢慢蹉跎。
同时,过于松散的环境也让我们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人会在一旁督促熬夜看韩剧的我们或者通宵打游戏的我们,没有人会时时刻刻注意到夜不归宿的我们或者晚出早归的我们,更没有人会时不时地提醒缺乏体育锻炼的我们或者对垃圾食品大快朵颐的我们。而还不会把握自己的生活或善待自己的我们就轻而易举的败给了烟、酒、咖啡,败给了夜夜笙歌的迷醉,败给了肥皂剧的凄美幻想,败给了虚拟世界的感官刺激与狂欢。也只有在拿到挂科的成绩单、医院的通知单乃至法院的传票时,我们才会从混沌的迷蒙中惊醒,重回现实,审视深思自己的生活。但更多的人则满足于生活的现状,只在每一个假期的起头或末尾发许多宏愿,心安理得地等待时间的星火将这些愿望烧得灰飞烟灭,或是心中惰性的劣根将这些愿望吹得烟消云散,直到下一个假期的来临。
同时,我们身边还有一些另类的人。他们不在乎绩点高低、成绩好坏,置若罔闻地将学校纪律视作一纸空文,特立独行地品尝着在这个季节还青涩不成熟的果实,颓废地挥霍着自己身体的本钱。这世界的精彩太多,诱惑太多,危险太多,一不小心,不知道什么时候你就会被带入一个纸醉金迷的世界,直至迷失方向,迷失自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