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早年时光(2)
自元代开始,家族中出现一种传言:一位江湖术士曾经断言,若干年以后,王氏家族还会诞生一位名扬四海的大人物。孙子王云在娘胎里停留了十四个月才出世,让王伦以为这个传言将会在孙子身上应验。后来,儿子王华考中了状元,他又产生了疑惑,这个传言到底指的是儿子,还是指的是孙子?或许,对这位生性豁达的老人而言,这根本不是问题,不论是儿子还是孙子,终究都是自己的传人。若干年以后,孙子王云成功成名,他也能含笑九泉了。
三、不改名字不说话
王云的出生让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欣喜不已,一家人也高兴了几年。但是,随着王云一天天长高长大,他们是越发地高兴不起来了,还越来越担心和焦虑,因为王云这个孩子一直到了三四岁还不说话。他们很着急,轮番教他说话,但没有用,谁教都不说话,不论是柔声细语地教,还是拉下脸来训斥,他都是小脸憋得通红,摇头晃脑,说不出一句话。王伦觉得他是病了,只好请郎中给他看病。可是,不管是哪个郎中,不管是有名的还是没名的,没有一个郎中能说清楚这是怎么回事。
这可真是急死人了,却又无可奈何。王伦既着急又恼火,一天,他盯着王云看了很久,然后自言自语道:“你给我说说,你是为什么不说话呢?”话音未落,他突然想起一件往事。在王云两岁的时候,有一次生病,发起了高烧,烧得很厉害,整个人好像都要烧着了。后来,病虽然好了,烧也退了,但他好像变了个人似的,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想到这里,王伦不由得心头一紧:这孩子不会是被烧坏脑子了吧?不会一辈子都不说话吧?他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
转眼之间,王云五岁了,还是不会说话。这一天,他跟几个小伙伴在外面玩耍。正在这时,从远处走过来一个和尚。这个和尚衣装举止有些奇怪,与别的和尚不一样,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心。没一会儿,这和尚就走到了小孩们跟前,见王云正打量着他,和尚便也望了望王云。这一望不要紧,他的目光竟然在王云身上停留了许久。随后,他伸出手来,轻轻地摸了摸王云的脑袋,叹了口气,说道:“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只可惜道破。”说完这几句话,便摇着头转身走远了。
等和尚走远以后,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可惜道破”、“可惜道破”,小孩子们自然不明白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于是与王云一道去见王伦。见了王伦,孩子们又七嘴八舌地将这件事告诉了王伦。王伦听了,觉得奇怪,始终也没想明白“可惜道破”是什么意思。
在此后的几天里,王伦总在琢磨这件事情,嘴里也一遍一遍地复述和尚的话:“多好的一个孩子啊,只可惜道破。”一天,他突然想到:难道这和尚是说,因为“王云”这个名字的缘故,孙儿才不会说话的?这种说法也许是有道理的吧,王云是从云彩中来的,名字带“云”,原是降自云间的意思,这岂不是道破了天机?如果是道破了天机,就难怪五岁了还不说话了。
想到这些,王伦决定给王云改名字。他思索再三,决定引用《论语·卫灵公》里的名句“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给王云改名为“王守仁”。就这样,王云在五岁时,正式改名为王守仁。(编者注:“王阳明”三个字流传更广,更为著名。这是因为后来他在绍兴筑阳明洞养身,人称阳明先生,便一直传呼至今。在此书中便皆以“王阳明”称之。)改了名字以后,王阳明马上就开口说话了,而且还说得很流利,可谓出口成章,马上就背诵了一篇王伦经常阅读的文章。这一下所有人都震惊了,王伦惊讶地问他:“你什么时候学过这篇文章?”
王阳明回答道:“没有学过。祖父前几天朗读这篇文章时,我在旁边听着,当时就记在心里了。”
王伦明白了,王阳明早就记住那篇文章了,只是那时不会说话,所以背不出来,现在会说话了,自然就背出来了。他激动不已,原来这个不会说话的孙儿,竟然是个过耳不忘的神童啊!联想到家族中从元代起就流传下来的“必出大儒名臣”的断言,他心中暗喜:所谓“名臣大儒”,莫非指的就是这个孙儿?从此以后,王伦更加偏爱王阳明了,每天都亲自教他读书写字。
自从开口说话以后,王阳明就好像变了个人一般,不再像以前那样呆头呆脑、老实迟钝了,他变得很活泼好动。一般来说,小孩在六七岁这个年纪时是最调皮、最贪玩的时候。在这个年纪,虽然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但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表现的欲望,既管不住自己,又不愿意让大人管,因此表现得很叛逆。王阳明五六岁的时候,也不例外,跟别的孩子一样淘气贪玩。
不过,与别的孩子不同的是,别的孩子的贪玩都是瞎玩或者胡闹,而王阳明不瞎玩,他贪玩的是象棋。他对象棋简直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据说,为了下象棋,他甚至可以几天几夜不吃不喝。有一次,他又是连续好几天都忙着下棋,连觉都没有睡,母亲郑氏终于忍无可忍了,一气之下,把他的象棋全都扔到河水里冲走了。
王阳明很伤心,特地写了首诗讲述这件事情: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车行千里随波去,马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象棋落水歌》)
这首《象棋落水歌》是王阳明幼年时的诗作,表达的是自己喜欢的象棋被母亲扔到河里的悲伤之情。从这首诗可以看出,王阳明是很有文采、很有写诗天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又将幼年时对象棋的这种痴迷用在了其他方面。也许,这种痴迷正是他取得成功的一大法宝,毕竟执着本来就是一种好品质。
四、金山寺赋诗
王阳明九岁之前的岁月,是在浙江余姚的瑞云楼里度过的,每天的生活无外乎以跟随祖父王伦读书识字为主,他的父亲王华则专注于教书、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这种平淡的生活在他九岁那年发生了变化。
明宪宗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王阳明年满九岁。这一年,父亲王华进京参加殿试,结果一举夺魁,中了那届科举的状元。按照当时的制度,每届科举的头三名进士称为“一甲”,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王华就是那一届科举的状元。状元、榜眼和探花这三位“一甲进士”不必再回地方,要留在京城的翰林院当官,其中,状元授予翰林院修撰,从六品;榜眼和探花授予翰林院编修,正七品。尽管品级不高,但由于是在翰林院任职,因此地位极高。
自正统年间(公元1436-1449年)开始,朝廷确立了“经筵”和“日讲”制度。所谓“经筵”和“日讲”,是指皇帝亲自到皇宫中的文华殿听翰林院的官员讲经论史。从这一点上看,将翰林院的官员称为“帝师”都不为过。正是有了“经筵”和“日讲”制度,翰林院的官员得到了与皇帝密切接触的机会。这种机会可不容小觑,在封建社会,皇帝掌握人事大权,官员们官运有多亨通、仕途能走多远,全都取决于跟皇帝的亲近程度。毫无疑问,翰林院的官员,在日后的官职升迁上,就有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王华在担任翰林院修撰之后不久,便成了“日讲官”,几年之后又成了“经筵官”,仕途可谓一片光明。
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由于丞相胡惟庸违法乱纪,朱元璋一怒之下处死了胡惟庸,进而废止了传承了几百年的丞相制度,改由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然而,废除丞相制度的原因,并不是丞相制度没有了作用,有用的东西终究会再次“复活”。明成祖朱棣时期,从翰林院衍生出一个新的机构,称为“内阁”,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务。在之后的发展演变中,内阁的地位逐渐提高,成了事实上的“宰相衙门”,内阁大学士接过了丞相职责的“接力棒”,尤其是内阁的首辅大臣,摇身一变成了名副其实的丞相。由于内阁是从翰林院分离出来的机构,因此在内阁担任大学士的官员,首先必须是翰林院官员。因此,进入翰林院的进士们,就成了丞相的潜在候选人,被称为“储相”。从这一点上看,王华的仕途的确是不可限量。
王伦是个淡泊名利之人,但是,明朝的状元可是每三年才产生一位,数量极为稀少,如今落到自己儿子头上,也不由令他激动和兴奋。明朝是从朱元璋在位时的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开始科举取士的,到王华考中状元那年,已经开考三十三届,诞生过三十三位状元。考中状元的概率这么低,超凡脱俗如王伦的人,遇到儿子考中状元这等美事,喜形于色也就不难理解了。但他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得意之色,不仅面对亲朋好友的恭维不动声色,在孙儿王阳明面前更是显得满不在乎。这种态度对年幼的王阳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从内心深处也认为,考中状元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况且全国上下有三十三位状元,真是不足为奇。
到了第二年,王阳明年满十岁了。这一年,翰林院新晋修撰王华决定将远在浙江余姚的父亲王伦和儿子王阳明接到北京居住,至于原因,大概是因为京城的生活环境更好,尤其是教育环境要好过余姚,王阳明能受到更好的教育。
小孩子对长途旅行到一个全新的生活环境总是充满兴奋和期待的,王阳明也不例外,很快就跟随王伦踏上了北上之路。他们走的是水路,顺着京杭大运河,一路乘船向北前行,经过当时中国最富庶的浙江、江苏等地,最后途经天津和通县(即今北京市通州区),到达整个帝国的权力中心——北京。
祖孙二人在路过江苏镇江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值得记录在案的事情。在两宋以前,镇江叫作丹徒县、丹阳郡或者润州,两宋时才开始叫镇江府,归两浙西路管辖。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以后,镇江还叫镇江府(有段时间改叫江淮府,后来仍然改叫镇江府),归江浙行省管辖。明朝时期沿用镇江府的名称,起初归中书省管辖,后来划归南直隶,治所在丹徒县,下辖丹阳县和金坛县。
镇江是一座紧靠长江的城市,在南京下游,历来是南京下游的门户,因此在南京定都的王朝喜欢将镇江称为“京口”。隋朝时期,修建京杭大运河,途经镇江,镇江又成了京杭大运河江南段的起点,只要是沿着京杭大运河南来北往的人,不论是官宦还是商旅,都要途经此地,也算得上是繁华之地。
在镇江城外的西郊,有一座金山,山上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寺庙,寺庙依山而建,与金山浑然一体,因此也以金山为名,称“金山寺”。根据《金山志》的记载,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明帝时期。金山寺最有名的是水陆法会,水陆法会是汉传佛教的一种修持法,也是汉传佛教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法会。南朝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崇尚佛教的梁武帝萧衍曾亲自到金山寺参加水陆法会,成为汉传佛教举办水陆法会的开始。
古代的文人墨客最喜欢的就是登山游水,名士王伦也不例外。到达镇江以后,王伦便带着王阳明来到了金山寺。当时,在金山寺里的文人不止王伦祖孙二人。面对镇江的美景,文人们免不了要饮酒赋诗。但是,这些大人们的风头却被王阳明这个小毛孩子给抢跑了——刚刚提议即兴作诗,众人还没有来得及多想,王阳明已经出口成章了:
金山一点大如拳,打破维扬水底天。
醉倚妙高台上月,玉箫吹彻洞龙眠。
众人大吃一惊,反复品味,觉得实在是妙,于是喝起彩来。王伦心中也是暗自得意。
大人们的风头被一个小孩子抢了,多少有些难堪,于是就有人想要刁难王阳明一番,故意加大难度。这人望着天上的明月和远处的山峦,问道:“你能以明月和远山为题,马上再作一首诗吗?”
王阳明听了,毫不含糊,满口应承下来。稍作迟疑,又作出一首来: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还见山小月更阔。
这一次,众人齐声喝彩,这孩子的文采真是不一般,很不简单。人群里也许有人嫉妒王阳明敏捷的才思,痛恨自己连个不到十岁的孩子都比不过。他们只能把这种情绪埋藏在心底,实在不好意思表露出来。
据说,若干年以后,王阳明再次来到了金山寺。虽然金山寺经过了一次大修,但是在王阳明看来,它跟当年一模一样,一切都像记忆中那样,没有丝毫变化。一天,他在寺里信步乱走,来到了一座禅房门前。这座禅房的门上贴着封条,不许任何人进入。他很好奇,便停了下来。想了很久以后,他终于想起来了,这里就是自己当年住过的房间。
于是,他找来管事和尚,请求揭掉封条,放他进去看一看。管事和尚告诉他,这座禅房里安放着一位已经圆寂多年的老和尚的尸身,因此还是不要进去为好。他不同意,便再三恳求。管事和尚没有办法,只好揭掉封条,打开了房门。他独自一人迈步走了进去,发现里面果然躺着一个老和尚,面容还没有腐烂。他定睛一看,吓得毛骨悚然:这个老和尚的面容竟然跟他一模一样!这分明就是他自己嘛!他稍稍定了定神,环顾四周,发现墙壁上还写着一首诗:
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
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望着墙上的这首诗,他思索良久,才想明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按照王门弟子后来的说法,那个面容跟他一模一样的老和尚,其实就是他的前世。如此说来,王阳明真是幸运,见到了自己的前世。不过,这都是后话,当时跟随祖父王伦路过金山寺时,他可不知道后来发生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