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易行难王阳明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0章 初入仕途(1)

在经历了两次意外落榜之后,王阳明在二十七岁那年终于考中进士,步入官场,开启了仕途之旅。督造威宁伯王越之墓的经历,使他得到了“威宁剑”,一介文臣,从此有了武将的理想和气质;在刑部的经历,使他初露锋芒,向世人宣誓,他当官靠的是一身正气和不怕得罪人的强硬气魄;开堂讲学,使他在追求成圣的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刘瑾得势,他仗义执言,结果先被关进大牢,后被发配贵州,遭遇仕途上的第一次挫折。

一、督造威宁伯墓

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王阳明遵照朝廷的安排,到六部之一的工部做观政进士。观政进士不是“围观进士”,也是要承担具体工作任务的。他到工部以后的第一项工作任务,是负责督造威宁伯墓,即给威宁伯王越督造陵墓。众所周知,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贫苦出身,在李善长、徐达、刘伯温、常遇春等人的帮助下,才在元朝末年的群雄纷争中脱颖而出,最终建立大明王朝。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他未必能登基称帝。因此,在当上皇帝后的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他大封功臣,李善长、徐达、邓愈、冯胜、李文忠及常遇春之子常茂等六人被封为公爵,汤和、傅友德、耿炳文、廖永忠、朱亮祖、康茂才等二十八人被封为侯爵。中国古代的爵位,王爵以下,还有公、侯、伯、子、男五等,上述三十四人,就被封为等级最高的公爵和侯爵,再往下的功臣,如刘伯温等,则被封为伯爵等。

威宁伯王越生于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是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的进士。据说,王越参加殿试那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那天本来晴空万里,然而,就在他马上要答完考卷之时,突然刮过来一阵旋风,这阵风也很怪,不往别的地方刮,偏偏就围着他刮,最后竟然将他的考卷刮到天上去了。他没有办法,只好急急忙忙又写了一篇交了上去。

半年之后,朝鲜国王派使者前来进贡。除了供品以外,还带来了一份考卷,众人见了,大吃一惊,竟然是那份被风刮走了的王越的考卷。原来,这份考卷居然被风带到了朝鲜,又不偏不倚地落到了朝鲜国王的脚下。朝鲜国王一看,发现是明朝的科举试卷,不敢怠慢,便安排进贡的使者带了回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怪事。

起初,王越担任过监察御史、山东按察使等文职。天顺七年(公元1463年),吏部尚书李贤向明英宗朱祁镇举荐王越,推荐他接替韩雍,担任大同巡抚。明代的大同,是抗击蒙古的前线堡垒,大同巡抚虽然在名义上是文官,但在实际上也要承担军事职责。担任大同巡抚,揭开了他作为文臣而以军功被封伯爵的传奇一生。

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蒙古军入侵河套地区,王越亲自率军救援,指挥明军在榆林打败蒙古军。第二年又救援延绥,再次获胜。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他得到明宪宗朱见深的重用,得以总督西北军务。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九月,蒙古军大举入侵河套地区,他指挥明军袭击蒙古军后方,取得大胜。至此,损失大批战备物资的蒙古人再也不敢轻易进入河套地区,西北边陲得到了长达十年的安宁。

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蒙古军再次渡过黄河,大举入侵河套地区。朝廷封保国公朱永为平虏将军,又命王越提督军务,率兵分路迎战。王越到达大同后,得知蒙古军驻扎在威宁海子,便挑选了宣化、大同的两万军士,分两路昼夜兼程赶赴威宁。在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大军悄悄赶到威宁,随后发起突然袭击,杀敌四百余人,抢得马匹牛羊六千余匹。蒙古军惨败,连夜退出河套地区。得到消息的朱见深大喜,封王越为威宁伯。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也就是王阳明考中进士的前一年,王越去世了。

根据明史的记载,王阳明是明朝第三个因为军功而被封为伯爵的文官,第一个是王骥,第二个就是这位威宁伯王越。由此看来,由王阳明负责督造王越的威宁伯墓,也算是上天的安排。

王越在西北边陲与蒙古军队浴血奋战、建功立业的时候,王阳明还只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尽管受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他要读书和参加科举考试,但在内心深处,他对这位从来没有谋面的武将王越充满了崇拜之情,渴望有朝一日能像他那样带兵打仗,建立功业。他曾经亲口说过,他曾经梦到过王越,在梦里,王越还将自己的佩剑赠送给他。也许是受了王越的影响,他才在十五岁的时候独自前去考察居庸关。

对于王阳明而言,督造威宁伯墓不仅仅是朝廷交代的一件差事,还是一个将自己的想象付诸实践的好机会。原来,一直怀揣建立军功梦想的他,在读书之余翻阅了大量兵书战策,学习和钻研了很多阵法,却始终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的机会。这一次可是得到了机会。

到了工地现场,王阳明根据役工的身体情况,将他们按照军队的编制分成若干组,然后严格按照军队的方式管理他们。在做工之余,王阳明又将他们召集起来,演练兵书上的各种阵法,演练最多的是相传由蜀汉丞相诸葛亮创造的八卦阵。到了规定的完工日期,他不仅圆满地完成了工程,还将自己学来的各种阵法演练得炉火纯青,可谓一举两得。

工程完工以后,王阳明就要返回北京,王越的家人亲自为他送行。当时,朝廷政治腐败,贪污和索贿之风盛行。就拿他负责的这种修坟造墓的工程来说,如果落到贪官污吏的手里,不仅要通过克扣朝廷拨款和役工工钱中饱私囊,还要向死者家人敲诈勒索。但年轻的王阳明不是这样,因此,王越的家人很感激他,亲自为他送行。为了酬谢他,他们送给他大量金银财宝,都被他拒绝了。王越的家人不知道该送他什么好,思来想去,最终把王越生前佩带的宝剑送给了他。那一柄剑正是他在梦里见过的宝剑,他喜出望外,欣然接受。也许,王越的家人也听到过王阳明的那个梦吧;也许这就是天意吧,上天安排他接过王越的佩剑,继承王越的事业,建立更大的功业。

回到北京不久,外虏入侵的告急警报就如同雪片般飞到了朝廷。这时的王阳明,由于刚刚给心目中的英雄造墓回来,还得到了英雄的佩剑,正是热血沸腾、心情激动的时候,他鼓起勇气,给皇帝写了那封名为“陈言边务疏”的奏章。

在这封奏章中,他主张对边务实施改革,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还提出了解决的办法。概括地讲,他的改革建议有八条:第一,储备人才;第二,扬长避短;第三,精兵减费;第四,屯田储粮;第五,严肃军纪;第六,敷恩激怒;第七,捐小全大;第八,严守乘弊。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他一直关心军事,关注国家边防,从这道奏章的内容可以看出,这些建议都是他长期考虑的成果。

奏章递上去以后,他便自信满满地等待着,等待的或许是皇帝的召见,或许是朝廷的重用。等待是痛苦的,令人失望的漫长等待更令人痛苦。事实表明,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

当时的大明王朝不是没有人才,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过与他类似的建议。对朝廷而言,他的这一套见解并不新鲜,也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其次,他的批评态度是朝廷所不能接受的。在他的奏章里,有这样一段话:

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左右者,内挟交蟠蔽壅之资,外肆招权纳贿之恶。

他批评当权者互相为奸,怯懦因循。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当时,军官的世代承袭制度并没有完全废除,即使有非常有效的政策,也不能得到完全的贯彻。试想一下,朝廷在看到这样一道讽刺批评自己的不切实际的陈词滥调似的奏章,能有什么令王阳明惊喜的反应呢?

二、不怕得罪人的刑部主事

在工部担任观政进士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王阳明被授予实职,任刑部清吏司主事。

早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朝廷就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六部成了级别最高的行政机关,六部尚书直接向皇帝负责。这种变动虽然抬高了六部的地位,同时也增加了六部的工作量。为了减轻压力,朝廷又更改制度,六部分司办公,各司被称为“某某清吏司”。其中,吏部、礼部、兵部、工部有四个清吏司,刑部和户部则有与十三个行省对应的十三个清吏司,王阳明所在的,正是刑部的云南清吏司。各司的最高长官称为“郎中”,副长官称为“员外郎”,主事在员外郎之下,是各部司官员中最低的一级,官阶从六品。

刑部主事有一项重要的例行工作,称为“提牢”。所谓“提牢”,就是管理监狱,处理刑部大牢里的大小事务。由于刑部有十三个司,所以就有至少十三位主事,这十几位主事轮流提牢,每人一个月。王阳明刚刚到任,就轮上了云南司的提牢。他按照规矩,在狱卒的指引下到刑部大牢里值班。

刑部大牢里关押的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犯有重罪的死囚。这些死囚有些已经被定了罪,在牢里等待执行死刑;有的虽然被地方官府判了死罪,但刑部还没有审核定罪,也关在大牢里,等待审核。

王阳明到牢房的时候,正赶上犯人吃晚饭的时间。他顺便看了一眼犯人的伙食,只见锅里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看不清是什么东西。他很好奇,便询问跟在身后的狱卒,狱卒回答说是“米糠”。米糠又被称为“米珍”、“米粕”,是大米碾白过程中的碾下物,带有稻壳和灰尘等杂物,人不能吃,只能用来喂猪。他更加奇怪了,犯人也是人,怎么能给他们吃这种喂猪的东西呢?狱卒看出了他的疑惑,不等他发问,便回答说,大牢里缺粮,所以只好用米糠凑数,临时应付。他听了,无话可说,向前走去。

走了几步以后,突然传来了猪叫声。他又好奇了,刑部的大牢里怎么还关着猪呢?这猪是犯了什么死罪?循着猪叫声走过去查看,来到了一个猪圈里,正好又赶上猪圈里的猪吃食。他往猪食槽里望了一眼,这一望可不要紧,他被吓了一大跳:食槽里的猪食,竟然是洁白的面粉!猪吃的竟然是给人吃的面粉,而人吃的竟然是给猪吃的米糠!他愤怒了,恶狠狠地瞪了一眼身后的狱卒,狱卒低着头,不敢说话。

其实他完全没必要大惑不解,也犯不上愤怒不已,刑部大牢里的狱卒把本该给犯人吃的口粮拿来喂猪,已经算是公开的秘密了,很多人都知道,他也早就听说过了。不仅刑部大牢如此,全国上下的监狱都是如此,狱卒们用白面白米喂猪,然后再把猪杀了吃肉。在此之前他只是听说有这种事情,并不完全相信,现在终于亲眼见到了,不得不相信。

年轻气盛、满怀正义的王主事很生气,他决定纠正这个错误。他快步走到提牢厅大堂,将所有的狱卒都召集起来,开始训话。他厉声呵斥道:“皇上之所以将白面和棉被发给囚犯,是因为皇上宅心仁厚,有好生之德,见不得囚犯挨饿受冻。囚犯跟你们一样,囚犯也是人,但是你们却辜负了皇上的好心,把囚犯的口粮拿去喂猪,对待他们还不如对待一头猪。你们这是在给皇上招骂,你们有负皇恩,简直猪狗不如!”说罢,就要惩罚狱卒,打他们的屁股。狱卒们急了,纷纷跪下求饶,禀报说这是刑部大牢的规矩,几十年来一直都是这样,连刑部主管大牢的堂官也知道。

他听了,沉思片刻,饶了那些狱卒,连夜去找管牢堂官了。管牢堂官见王阳明跟他说起这件事情,自知理亏,只得巧言搪塞,好言相劝。尽管这件事连刑部尚书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毕竟违反了朝廷法度,如今既然有人揪住不放,管牢堂官也不敢多说,答应纠正,任凭王阳明处置。

王阳明回到大牢,令狱卒将那些猪全都杀了,将猪肉分给犯人们吃。之后,他又召集所有狱卒,再次训话,不准他们再犯,否则严惩不贷。

王阳明的到来令刑部大牢的狱卒叫苦不迭,虽然这个王主事不打骂他们,也不向他们索取贿赂,却害得他们没有肉吃。后来发生的事情让他们发现,倒霉的不只是他们,还有跟王阳明平级的各司主事。

原来,虽然当时的制度是刑部十三个司各司的主事都要轮流到大牢里提牢,但实际上,除了王阳明,其他十二个司的主事根本就没有到大牢里来过。他知道以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令狱卒给他拿来一支笔,在墙壁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来大牢提牢的时间。管牢堂官听说以后,认为这是个好主意,便报给了上级官员。从此以后,每个到大牢提牢的主事,都要像王阳明那样,在墙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和提牢时间,就没有主事敢不来大牢值班了。

经过王阳明的整顿,明朝的刑部大牢里再也没有发现过用犯人口粮喂猪的事情,刑部大牢的管理也好了很多。

办完了这两件事情,王阳明在刑部可算是大名人了,同事们都知道,他是一个胆子很大的人,不仅不怕惹事,也不怕得罪人。于是,遇到不好处理的棘手的工作,他们就想起了他,推给他去做。他也不推诿,不论什么工作都敢答应、都敢管。

有人认为,这位小小的主事如此飞扬跋扈,背后一定有人撑腰,而这个人必然是他的父亲王华。王华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时升任掌管东宫事务的詹事府右春坊右谕德,虽然算是皇帝身边的红人,但毕竟只是从五品官员,即使想给儿子撑腰,也是能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王阳明如此“嚣张”,靠的还是他自己的满腔正气和过人胆魄。这一点,很快就有了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