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理论
宁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一种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依据宁夏经济、社会、文化的现实基础、资源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优化经济结构,合理配置资源,确保可持续发展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产业发展模式,对于建设开放宁夏、富裕宁夏、和谐宁夏、美丽宁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1.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20世纪50年代为适应国际、国内地域分工的深化,并针对当时国家间、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从经济学、经济地理学等学科中演化出来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经济学中最年轻、最有生气的分支学科之一,也是当今经济学研究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之一。我国是人口众多、区域资源禀赋和区域社会经济基础差异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宁夏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容忽视。从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对宁夏经济发展的整体研究比较少,本课题通过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以丰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内容。
2.完善民族经济学研究领域
通过民族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学科的综合应用,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完善现有民族经济学理论。
3.拓展优势特色产业研究深度
创新与发展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区域竞争主要是产业的竞争,优势特色产业是体现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发展区域经济重点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通过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研究,拓展优势特色产业研究领域的深度。
(二)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宁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本课题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主要分析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机理,寻找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特殊性,揭示各驱动因子与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发展思路与对策,本课题的研究还可以为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指导,具有理论创新性和实践应用性。
二、优势特色产业研究现状
国内外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主要研究成果,一是对优势特色产业的界定,如杨伯亚的著作《特色产业论》、陆立军的著作《区域特色产业》,还有李渤(1999)、王元京(2001)、路富裕(2001)、彭建文、王忠诚、齐正军(2001)、胥留德(2002)、张丽君(2003)、郭俊华(2004)、高新才、童长凤(2005)、陈四辉、梁少华(2007)等人的研究;二是对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理论依据的研究成果,如亚当·斯密的比较优势理论、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赫尔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格申克龙的后发优势理论、罗斯托的起飞理论等,国内学者马晓京(2000)、熊维明(2001)、刘晖(2001)、崔巧环(2003)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胡鞍钢(2001)、苏山(2001)、乌小花、金彦伟(2003)、马贤惠(2003)、王芳(2004)、韩光明(2004)、王丽敏(2007)、潘劲(2007)等人根据跨越式发展理论提出的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途径等;三是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的研究,包括中国科学院(2000)以及温军、白永平(1997)、张红芳(2000)、王文长(2001)、李澜、张君丽(2001)、王婧(2001)、袁翔珠(2002)、简王华(2003)、孔祥智(2003)、刘颖琦、李学伟(2003)、谭海霞(2003)、毕卫东(2004)、吴秀云(2006)、王志凌(2006)、关嵩山(2007)、苏振峰(2006)、白永秀(2007)、王岳平(2007)等人的研究成果,如资源优势的描述、自然资源禀赋陷阱论、优势产业的选择、特色经济的培育、民族地区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从本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优势特色产业研究的核心问题和现实目标是寻求一种科学而具有实践操作性的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方式和模式,而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则是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1.收集前人的研究成果(论著、论文等),有关数据资料、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文献资料。
2.进行典型案例的调查分析,撰写相关的调研报告。
3.筛选相关的优势特色产业研究的指标。
4.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现状进行数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5.提出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与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并进行模型设计和测度。
6. 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与产业集群进行研究。
7.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8.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二)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一是区域分析与结构分析相结合,对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研究,首先是一个区域经济问题,本研究以民族经济学为基础,经济地理学为核心,建构民族地区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区域分析方法,采用结构分析方法分析优势特色产业的要素与特征,对该区域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实证分析侧重于研究对象的客观描述,规范分析侧重于对研究对象的理性判断,同时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升华到理论的高度,达到理论与实践相互补充和结合的目的;三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通过定性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描述性研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的定量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度研究;四是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通过横纵时间观,综合分析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特征和运行规律;五是理论分析与对策建议相结合,课题研究通过理论分析要在理论上有所突破,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分析与对策建议相结合的方法,为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社会实践服务。本课题研究技术路线图如下:
图1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框图
第二节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一、创新理论
创新理论(Innovation Theory)来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 A. Schumpeter),他在1912年出版的经典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和概念框架系统地研究了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第一次将创新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并将其定义为“执行新的组合”,其含义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也就是说,创新是对原有的生产要素进行新的组合的一种经济行为。这个概念包括以下五种情况:第一,采用一种新的产品或者一种产品新的特性;第二,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第三,开辟一个新的市场;第四,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第五,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过程正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重新组合的过程。
熊彼特之后,西方经济学家进一步探讨了创新理论的内涵、过程、动力机制和运作模式等,从而使创新理论朝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发展:一是技术创新学派,二是制度创新学派,即新制度学派。前者主要以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比尔·科克、南塞·施瓦茨和里查德·列文等人为代表,他们从技术的创新与模仿、推广、转移的关系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熊彼特的创新思想进行了推广,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技术创新理论,并由此建立了技术创新经济学这一新的分支学科。后者主要以兰斯·戴维斯和道格拉斯·诺斯等人为代表,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与制度派的“制度”结合起来,研究制度因素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强调制度安排和制度环境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由此创立了制度创新学派,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理论”。
在技术创新经济学理论中,许多学者先后对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按照其生产要素及外部环境因素在其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模型。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一是技术推进模式。这一模式的出现源于早期的创新理论。这种理论模式认为,技术创新是由技术发展的推动作用而产生的,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是驱使技术创新活动得以产生和开展的根本动因。第二种是市场需求拉引模式,这种模式强调技术创新起源于社会需求,社会需求是拉动、牵引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这一理论模式认为市场需求是信息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它对产品和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技术创新活动,创造出适合这一需求的创新产品,这样市场需求就会得到满足。第三种是技术推动—市场拉动综合模式,这一模式是在综合前两种模式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强调二者的配合与协调,认为企业既要寻求技术上的可能性,即技术支持,又要确定市场机会的存在与否,即市场需求支持,技术创新活动是在这两方面的支持力量共同作用下的结果。第四种是行政推力动力机制模型,这种模式是由行政推动力的作用而引起的技术创新机制,这种模式表明:在技术创新出现不利因素时,可能行使行政推动力会起到更有效的激励作用。
二、比较优势理论
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到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资源禀赋论,以及当代学者对这些理论的发展,相对而言,比较优势理论的理论体系已经趋于完善。
(一)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在1776年出版的《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一书中,认为进行对外贸易的国家可得到两种不同的利益,进而阐述了他的绝对优势理论。
亚当·斯密认为两国间贸易的动机建立在成本的优势上,如果国外供应的商品比本国制造的便宜,最好用本国擅长生产的商品和他交换,因为适合于一国内部的不同分工之间的分工原则,同样适用于各国之间。亚当·斯密认为每一国家都有适宜于生产某些特定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如果每一个国家按照其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国家都是有利的。各国按照各自有利的条件进行分工和交换,将会使各国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将会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
然而,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存在着一个缺陷:如果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或所有商品的生产成本方面,相对于对方国家的同种商品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还会不会发生国际贸易?因为即使有一部分国家在所有商品的生产效率方面都低于其他国家,但这些国家并没有被排斥在国际贸易之外。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在解释上述情况时走进了两难境地,对这一问题的改进形成了比较优势理论。
(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在1817年出版的名著《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出来的。其基本思路是,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但有利的程度不同;另一个国家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对不利的地位,但不利的程度也不同。
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的意义在于,不论一个国家处于什么发展阶段,经济力量是强还是弱,都能确定各自的相对优势,即使是处于劣势的也能找到劣势中的优势。大卫·李嘉图把比较优势理论由绝对优势分析推广到相对优势分析,在大卫·李嘉图之前,尽管在比较的对象、比较分析方法、影响因素分析等方面有许多进展,但大卫·李嘉图所确定的相对比较思想至今在国际贸易理论中一直居统治地位。
大卫·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是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的劳动生产率的差异,而且各国的劳动生产率及其差异都是固定不变的。如果现在假定各个国家在生产各种商品时所使用的生产技术是相同的,即不存在劳动生产率间的差异,同时假定不存在运输成本,那么两国发生贸易交往,或生产比较利益的差异必须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生产要素禀赋差异;二是不同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要素的比例不同。这一重要的假设成为“要素禀赋论”创立的先声。
(三)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论
要素禀赋论也称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H-O-Model),是用生产要素的丰缺程度来解释国际贸易发生原因和商品流向的理论,赫克歇尔、俄林均为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是俄林的老师。赫克歇尔于1919年提出了要素禀赋论的基本观点,俄林接受了这些观点,1933年出版的《区际贸易与国际贸易》一书中,形成了比较全面的要素禀赋理论,为此他荣获了197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俄林认为,不管是在一个区域内,还是在一个国家内(区域是贸易的基本单位,国家是区域的一种),在一个给定的时间里,所有的商品价格都是由它们所处的供求关系决定的。在需求方面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种是消费者的欲望、要求和偏好;另一种是生产要素所有权的分配状况。供给方面也包含着两种决定因素,一种是生产要素的供给,即资源禀赋情况;另一种是生产的物质条件。由这四种基本因素构成的价格机制,在同一时间内决定了这个国家或区域的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
俄林认为,一般来说劳动力丰裕的国家,工资水平相对低于利息率水平;而资本丰裕的国家,利息率水平相对低于工资水平。这就决定了在这两个国家由于要素禀赋的不同,一国就在密集使用丰裕要素商品的生产方面具有比较优势。由于各自的比较优势不同,便产生了贸易双方进口的是使用高昂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出口的则是使用低廉生产要素比例大的商品。这就是H-O模型中的要素供给比例论的结论。
资源禀赋理论的政策含义是:一国应实行自由贸易,按要素禀赋条件进行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通过这种生产和贸易可以使各国福利水平提高并使全世界的产出达到最高水平。俄林的资源禀赋理论被誉为现代国际贸易理论中最重要的基础理论之一,他的论点为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所接受。
(四)比较优势理论对后进国家和我国宁夏发展的适用性
比较优势理论始终是西方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尽管其具体内容与论证模式在不断变化,但是它也不断遇到来自后进国家的批评和挑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学者批评这一模式有利于发达国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比较优势模式只适用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不利于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按这一原则形成的国际经济秩序是不合理的,它使南北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类似的观点在我国发展问题上也同样存在,近几年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地区围绕“梯度发展”还是“跨越式发展”的争论,围绕对区际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不同态度,实质就在于对比较优势理论的认识存在着分歧。
根据普雷维什等许多学者的研究,由于发展中国家输出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一般比较低,而发达国家制成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比较高,同时由于技术的发展,人工合成物越来越多地替代自然资源,这样就使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产品需求的增长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品需求的增长,因此,贸易条件对发达国家越来越有利,从而使富国愈富,穷国愈穷。普雷维什尖锐地指出,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分工经济利益的论证在理论上是正确的,但通常忽视了这种论证是建立在已被事实所证明其为错误的假设上。
要使比较优势理论适用于后进国家和我国宁夏,就必须在理论上为后进国家和地区找到缩小贫富差距,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之间建立起合理经济秩序的途径。这种途径是存在的,那就是把技术和劳动生产率变化以及要素流动等因素考虑进来,使比较优势分析动态化,德国的李斯特提出的“保护幼小产业理论”和美国佛农等人创立的新工艺学派理论,都可以看成动态型的比较优势理论。
作为我国宁夏应用比较优势理论研究各地区间分工时,必须考虑技术进步、制度创新、劳动生产率变化以及生产要素流动性等动态因素,应当把按现有分工的收益同考虑动态变化因素的未来预期收益进行比较,通过有效的区域政策和措施,在宁夏确立有效的区域经济秩序,实现社会资源空间配置的合理化,促进宁夏优势特色产业的创新发展。
三、不平衡发展理论
不平衡发展理论主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并针对平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欠发达地区不具备产业和地域全面增长的资金及其他资源(人才、技术、原材料等),因而理论上的平衡发展是不可能的。这种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发展要根据不平衡发展规律,有重点、有差异、有特点地发展,而不是平均使用有限的资源进行发展。并认为在不平衡系统中总是存在着支配全局的重点地区、重点部门发展经济,投资只能有选择地在若干区位条件优越的增长极地区进行,其他地区则可以通过区域增长极的扩散效应而逐渐扩展。
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顺应了区域经济成长的一般规律,在生产力布局的决策上对少数发展条件较好的点、地区或地带实行重点开发,逐步实现由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转变。这样与分散投资而难以形成聚集效益的情况相比,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这种战略不急于追求地区间的经济平衡,而是将有限的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按照回报率的高低投向对国民经济有决定作用,而且有最优经济效益的地区,从而带动全局。区域经济成长从不平衡到相对平衡的演变过程是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在区域成长的初期,极化效应较扩散效应显著,区域经济差异呈拉大趋势,这种不平衡表现在生产要素首先集中在少数点或地区(增长极)上,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和发展。而在区域成长后期,扩散效应变得更为重要,聚集经济向周边扩散渗透,并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缩小。
四、增长极发展理论
增长极发展理论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增长极发展理论的初期主要建立在抽象的经济空间上,认为经济空间并不是平衡的,而是存在于极化过程之中,之后将经济空间的概念进一步拓展到内容更为广泛的区域范围,它不仅包括了与一定地理范围相联系的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而且也包括了经济现象的区位关系,增长极既可以是部门的,也可以是区域的,从而提出了区域增长极概念。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发达地区(城市或增长极)产生两种效应,一是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的阻碍作用或不利影响,称为回流效应也即极化效应,另一种则是发达地区(增长极)对周围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或有利影响,称为扩散效应。增长极发展理论的演变和发展,无论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理论,还是作为一种区域发展的应用,已成为一些发展中国家广泛用于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增长极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增长极理论是以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规律为出发点的,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总是首先在少数区位条件优越的点上不断发展成为经济增长中心(极或城市);二是增长极的形成有赖于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和企业家群体的存在,所在地区既具有能集中相当规模的资本、投资、技术、人才从而形成规模经济的能力,又要有较好的区位环境条件,即周围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建设条件较好,能吸引周围厂商、投资、人才和技术,才能最终促使增长极的形成;三是增长极具有两种作用,即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从理论上讲,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前者主要表现为生产要素向极点的集聚,后者主要表现为极点生产要素向外围的转移。一般来说,在增长极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规模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则加强;再进一步发展扩散效应逐渐占主导地位。极化机制和扩散机制相互作用,推动整个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产生地区间的差距。
五、产业集群发展理论
产业集群也被称为企业集群,或简称为集群、群。产业集群所指的产业概念,不是指一般广义上的产业,而是指狭义上特指的产业,如煤化工产业、IT产业、服装产业,等等。产业集群的基本特征是指在某一产业或产品生产中,一大批互相联系的企业及相关的机构在一定区域集聚,依靠相同的资源、共同的市场、比较稳定的分工协作,形成由竞争优势的群体。产业集群存在着长短不一的产业链,包括相应的生产性企业、研发和培训机构、基础设施部门、中介服务机构和其他关联企业,这些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协作关系紧密程度不一,但从总体来看,其紧密度和稳定性明显高于单个企业之间单纯依靠市场的联系。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和机构之间互相依存,彼此配合,结成具有一定共同利益的区域性经济协作体系,同时又是各自独立的法人主体,互相间的联系以市场为纽带,是一种既竞争又协作的关系,因此,产业集群是一种介于纯市场组织和企业组织之间的中间型产业组织。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随着全球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资源日益耗竭而于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来的一种新发展观和发展模式,作为一种新的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意味着人类发展观念的深刻变化,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越来越成为各个国家以及社会各阶层的共识。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高速发展,人类征服、改造自然的能力空前增长。但是,人类在给自己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自己陷入了意料不到的困境,这就是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消耗以及污染物质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性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传统的发展观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这种增长是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核心,并认为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增加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结果是,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环境也被破坏得相当严重,而且还在不断恶化。在一系列生态环境灾害面前,人类不得不对传统的发展观和价值观进行反思,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同时关注自然的生态平衡,合理有效地利用各种自然资源,有效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并最终确保人类经济系统、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生态系统的长期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明确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ECD)于1987年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在该报告中,WECD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发展观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重视。
在国内,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热点,许多学者将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区域发展等理论结合起来,其中一些学者将可持续发展与优势特色产业结合起来,将其作为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一个理论依据,主要基于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最有优势的生产要素是自然资源,但宁夏生态环境大多十分脆弱,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宁夏优势特色产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 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内涵
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内涵
(一)产业的概念
产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分工的产物,它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分工专业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在西方经济学中,产业的含义一般是指国民经济中以社会分工为基础,生产具有一定替代关系的同一类商品的生产者的集合。这里,“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因为只有为同一市场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才能构成同一个产业,而同一个产业内的各个企业都是在同一市场上相互博弈、展开竞争并追求其利润最大化目标。
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我们依据国际上通行的惯例,将产业的范围定义为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的集合或系统。具有某类共同特性是将企业划分为不同产业的基准,同一产业的经济活动均具有这样或那样相同或相似的性质。因此,产业既不是某一企业的经济活动,也不是部分企业的经济活动,而是指具有某种同一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总和。一个产业可以由多个企业、或者由一两个企业(在垄断的市场条件下)的同类经济活动所构成,一个企业也往往从事多种类型的经济活动(即多产业)经营。
产业作为以某一标准划分的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集合或系统,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基于分析目的的不同,从需求角度来说,是指具有同类或竞争关系和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从供应角度来说,是指具有类似生产技术、生产过程、生产工艺等特征的物质生产活动或类似经济性质的服务活动。二是产业的划分应立足于现实的可行性,不同的产业分析可以采用不同的产业分类法,但应注意产业具有的经济活动是指某种同类属性的特征的所有经济活动。
产业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分工形式的表现,是一个多层次的经济系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形成不同的产业范畴。在原始社会,人类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采集和渔猎,社会生产力极其低下,不存在社会分工和职业的划分,因此也就无所谓产业。在现代社会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产业的分类不断细化,如两大部类分类法、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分类法、农轻重分类法、三次产业分类法、标准产业分类法等。在三次产业分类法中,国民经济部门可以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二产业又可以划分为工业和建筑业,工业进一步分为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等,制造业又可以细分为食品、纺织、化工、制药等业种,这样产业还可以继续细分下去,直至不能再分为止。因此,在国民经济这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中,产业是同类经济活动的总和,可以根据经济活动的不同属性,将它们划分为不同的产业分类。
(二)优势特色产业的概念
用经济学的观点来看,产品是具有价值和某种使用价值的加工制造品、采掘(集)品、农产品等。如果延伸到“特色产品”则是:附着于某种产品之上,具有同类产品不可替代的某种使用价值,或外观因自然条件不同、科技手段不同与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为某地独有,经济价值较高,能够满足大众特殊需求的产品。
优势特色产业则是围绕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进行工农业生产加工、科技开发、商业服务、信息传播而形成的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
与优势特色产业相联系的另一个概念是特色经济,特色经济是依托特色产品、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历史特色、人文特色的经济体系。对特色经济、优势特色产业、特色产品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应当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三)优势特色产业的特点
优势特色产业具有不可替代性、地域性和竞争性的特点。
1.不可替代性
即表现为唯一性,但又具有非排他性。唯一性是指围绕某种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而发展培育起来的加工、服务、科技开发、信息传播的产业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甚至在全国、全世界)是唯一存在的,或者说是某一地区所独有的。非排他性是指某一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既可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不断完善发展壮大自己,也可以依靠其他产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发展自己,甚至在产业间实行相互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不可替代性还应同时表现出其他产业(行业)的发展与否都不可以完全替代它,并使其发展与生存受到遏制,也就是说其他同类产业生产出的产品尽管整体功能(使用价值)已优于某一优势特色产业(行业)生产的产品,但特色产品的特有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2.地域性
优势特色产业的形成很多是因为受在一定区域内的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等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它不可以通过转移地域而异地求得发展,如贵州茅台酒、云南烟草、宁夏枸杞等。如果脱离地域性这一特点,就可能出现“南橘北桔”的结果。正是因为地域性这一鲜明的特点,使得优势特色产业具有了不可替代性。
3.竞争性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产业都无法回避竞争,优胜劣汰,是自然的法则,也是市场的法则,正是在激烈的竞争中,产业才能得到发展,人们的需求得到了满足,社会经济也在竞争中进步。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优势特色产业又是基于当地的比较优势,因此,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必然要接受市场竞争的检验,只有通过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产业发展战略,优势特色产业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4.可持续发展性
可持续发展包括生态持续、经济持续和社会持续,它们之间互相关联而不可分割,生态持续是基础,经济持续是条件,社会持续是目的。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不仅依托于当地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以及经济基础等,因此必须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追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综上所述,优势特色产业是以特色产品、特色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以现代工业、农业技术为依托,以市场经济运作方式为手段,围绕特色产品、特色资源进行综合开发而形成的区别于其他传统产业,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不可替代性,经济效益较高,发展前景广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特色产品的产业体系。
(四)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标准
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标准,不同于产品的标准化概念。它是为选择、培育优势特色产业而制定的一般性原则,不是强制性的,主要目的是为帮助各地培育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时,避免盲目和重复,以更好地促进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
1.特色标准
特色标准包括特色产品和优势特色产业两方面的内容。
就特色产品而言,主要有外部形态、内在质量、特殊使用价值等。
就优势特色产业而言,特色标准主要有:
(1)它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具有明显的产业特征,具有从事生产、科研、营销的专业队伍和服务体系。
(2)它必须是与其他传统产业有明显区别、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不可替代性,它所生产的产品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显著的区别,而且容易识别,不易仿造。
(3)它必须有一定的规模,能带动相关区域的产品、资源形成有序开发和合理使用,并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要素标准
要素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构成产业化经营的要素如劳动力、土地、资金、技术、企业数量、产品种类、市场需求及占有率是否齐备。
(2)产业体系即对产品、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形成产前、产中、产后关联紧密、深加工及延伸加工的产业链相互衔接、互为促动。
(3)整个产业是否形成既能促进优势特色产业本身发展,又能带动与之相关的其他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3.效益标准
效益标准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最主要的源动力,效益标准的内容主要有:
(1)是否对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有较大的带动作用。
(2)是否能够有效解决当地城乡劳动力就业问题。
(3)是否对当地的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局面。
(4)是否对当地财政收入的增长有较大的贡献。
(五)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原则
对于资源相对丰富、经济相对落后的宁夏,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区域经济有效利用资源、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优化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赶超的重要途径之一。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既不是否定或更改已有的产业基础,也不是另辟蹊径,而是更好地利用固有的特色资源,去发展其他地区不具备特色条件而我们可以做好做强做大的优势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1.符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原则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宁夏优势特色产业是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宁夏经济发展的战略需要。宁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通过开发特色资源、特色产品,立足特色、培育特色;通过开发现有特色资源优势、优势特色农业优势、特色工业优势、特色服务业以及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等,努力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宁夏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根本目的是要解决发展中的结构不优、发展不快、质量不高等问题,借助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力争通过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实现宁夏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特色产品是大量存在的,它在任何一个地区、行业都可以广泛拥有。但不是所有的特色产品都能够发展成为具有产业特征的优势特色产业体系,也不是每一特色产品都可以发展成为优势特色产业。大多数情况下,它应是众多特色产品的集合,也就是围绕众多的特色产品进行产业化经营,如云南的花卉产业、青藏高原的高原畜牧业等。因此,在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的过程中,务必坚持发展一个优势特色产业,开发多种特色产品的原则,以利于集中培育、重点发展、避免重复。
3.坚持高起点、大规模、深层次开发的原则
优势特色产业是一种专业化生产,它要求具有一定的市场占有量,较高的经济效益,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把资源优势和开发的深度发展到极致。具体来说就是立足优势、延伸优势;依靠科技进步、提高产业素质;发挥组合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必须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广泛应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基因技术、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实现优势特色产业与高新技术的产业对接,力求达到起点高、技术新、发展快的目标。同时,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还必须提高综合开发能力,形成优势特色产业一体化经营,以利于带动关联产业长期协调发展。
4.坚持产业化经营的原则
优势特色产业是一个产业体系,只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一定数量的特色产品形成开发、发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不断提高组织化程度,才能形成以增收增效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优化配置为条件,以开发特色产品(资源)为依托,对特色产品(资源)进行大规模的专业化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产业体系。如果仅以提供少而粗的初级产品,实行分散化的经营,那就不会形成优势特色产业,充其量是特色产品,也不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