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精练:高中地理(必修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课时 自然资源的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导读

1.分析山西省的煤炭开采对当地有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2.我国南水北调对受水区有哪些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

3.通过分析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北水南调工程明确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即调出区与调入区两方面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4.生物资源利用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哪些有利的和不利的影响?

例题精讲

例题:读“东线、中线南水北调方案图”和“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沿线示意图”,回答问题。

(1)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分布不均的重要途径。

(2)请列举世界已经完成的跨流域调水工程(至少两项)。

(3)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请运用学过的知识,从建设或营运成本及水质状况方面,对东线与中线方案分别作有利与不利的评价。

东线、中线南水北调方案图

南水北调东线方案沿线示意图

解析:注重阅读地图,联系中国地理相关知识发散思维,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要从自然、人为两个方面考虑,自然原因主要从降水量、蒸发量、径流量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需水量、污染、浪费等方面分析。东线与中线方案的建设情况要从工程量、工程难度、工期、成本方面分析。

答案:(1)空间(2)澳大利亚东水西调,美国北水南调。(3)自然原因: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降水变率大;春季蒸发旺盛。人为原因: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水污染严重;浪费多,利用率低;春季春种用水量大。

(4)

随堂精练

山西是我国重要能源生产基地,据此回答1~2题。

1.山西能源资源丰富,但经济在全国中的地位并不领先,其中原因有( )。

A.能源开发规模不大

B.我国能源需求量不大,能源丰富难以发挥出优势

C.石油取代煤炭已成为我国的主要能源,煤炭开采不足

D.结构单一,生产链简短,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价值不高

2.山西建设坑口电站,不能达到的目标是( )。

A.减轻铁路运输压力

B.改善能源输出方式

C.增加经济产值

D.降低省内环境污染

材料一:南加利福尼亚拥有万顷良田、星罗棋布的地下灌溉网络,这是现代科技在沙漠地区创造的一个神话,用科学的水利设施把沙漠变成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业区,仅加州的农产品就稳占世界农产品市场的37%。

材料二:米德湖位于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交界处的高山峡谷,由胡佛水坝拦腰截断科罗拉多河形成,它不仅为美国西南的城市提供了用水,还为美国150万英亩荒漠和墨西哥50万英亩农田提供了农业灌溉水源。

据此回答3~5题。

3.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

B.落基山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C.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4.使南加利福尼亚成为美国的著名农业区是解决了当地自然条件中最不利的( )。

A.光照条件

B.灌溉水源

C.恶劣气候

D.地形高耸

5.在开发和利用当地的灌溉水源中,最容易衍生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地下水位下降

B.土地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种群灭绝

达标测评

1.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区域地理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有( )。

①扰动地表,造成水土流失 ②采矿易导致地面塌陷,地下水漏失 ③排放的废渣占据大量土地,同时还污染大气、水和土壤 ④促进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西气东输”是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据此回答2~4题。

2.“西气东输”的运输方式是( )。

A.公路

B.水路

C.铁路

D.管道

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显著改善的是( )。

A.粉尘污染

B.地面下沉

C.酸雨

D.煤烟污染

4.西部地区的工业部门中,受“西气东输”工程建设强有力拉动的是( )。

A.纺织

B.食品

C.飞机制造

D.钢铁

亚马孙流域分布着面积很广的热带雨林。据此回答5~6题。

5.亚马孙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原因是( )。

A.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B.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C.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能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生物资源

6.亚马孙雨林破坏严重,关于破坏原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过度的迁移农业

B.商业性伐木

C.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D.建立自然保护区

拓展延伸

1.分析下表,回答问题。

(1)根据上表,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把以下四项填入图中适当的空格中,使之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暴雨增多 ③进一步毁林开荒 ④洪水灾害增多

(2)结合上表和框图,解释该地耕地面积扩大,而粮食总产量却降低的原因。

2.读“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示意图”,回答问题。

我国跨世纪四大工程示意图

(1)请选择其中一项工程,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建设该工程存在的问题以及工程建成后的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

(2)西电东送工程中,全国有北、中、南三线,请说出北线与南线各主要依靠何种能源产生巨大的电能输出,电力各输往哪一主要工业区。

第二课时 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导读

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有哪些?

2.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有什么影响?

例题精讲

例题: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中,前后两个发展阶段的主导产业分别是( )。

A.原料指向型产业、动力指向型产业

B.劳动力指向型产业、市场指向型产业

C.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D.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第二次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对产业转移的时间、方向,转移的产业,转移的原因,对环境的影响都应该有所了解。

答案:D

随堂精练

广东省北部山区及粤东、粤西等地经济发展比较缓慢,现将与珠江三角洲地区联手,在当地划出专用土地设立产业转移园区。据此,运用所学知识回答1~3题。

1.近年来,珠江三角洲部分产业群向粤北山区转移,引起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A.土地成本和劳动力

B.环境和技术

C.交通和市场

D.原料和能源

2.下列农业生产模式中,适宜在粤北、粤西山区发展的是( )。

A.大力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复种指数

B.建立杉木—果木—稻田—鱼塘的立体农业布局

C.推广基塘生产模式

D.大力发展天然橡胶、花卉、水果等高产值农产品生产

3.在粤北、粤东、粤西建立产业转移园区将有利于( )。

A.充分利用三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B.节约土地,形成集聚效应

C.城市人口向农村转移

D.促进工业向乡村地区扩散

4.20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开发区开放以后,跨国公司纷纷把其研发中心与地区总部迁入上海,主要原因是( )。

A.实现生产与研发一体化,缩短新产品生产周期

B.浦东地价较我国许多新开发区低

C.上海是国际航空港,利于研发人员往来

D.上海人口多,便于建立营销网络

5.近年来,外商的投资逐步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转移到江苏省。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江苏省具有的优势条件是( )。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较高的科技水平

C.国家对外开放政策

D.海外华侨的大规模投资

达标测评

下图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家境外投资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下列3幅图回答1~2题。

某日本企业投资的甲厂

某韩国企业投资的乙厂

某香港企业投资的丙厂

1.图中甲、乙、丙三家工厂依次可能是( )。

A.纺织厂、汽车厂、服装厂

B.钢铁厂、纺织厂、食品厂

C.食品厂、纺织厂、汽车厂

D.服装厂、纺织厂、钢铁厂

2.三家企业的加工地都在我国境内,其中( )。

A.甲厂主要是利用我国的政策优势

B.乙厂主要受我国庞大市场的吸引

C.丙厂既利用我国的资源优势,又利用我国广大的市场

D.三家企业选择在我国加工,其共同区位因素是我国有丰富的原料

下表为我国三种产业生产布局的变化,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回答3~5题。

3.影响甲产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

A.原材料的供应

B.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交通的便利程度

D.市场的开放程度

4.决定乙、丙产业集中分布在京、沪、粤三地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因素

B.环境因素

C.技术因素

D.劳动力因素

5.有关甲、乙、丙产业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产业因生产条件在地区优势方面的变化,有从沿海向内地迁移的趋势

B.乙、丙产业布局的集聚效应明显,主要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C.甲、乙、丙产业均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

D.三种产业布局的变化体现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

拓展延伸

图1和图2中的箭头表示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图3表明单位产品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污染控制费用包括污染的赔、罚款和治理污染的设备费用)。读下列3幅图回答问题。

图1 世界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

图2 城乡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趋向

图3 单位产品的污染控制费用与污染排放量的关系

(1)在图1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

(2)在图2中,污染工业转移的趋向是: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3分析污染工业发生地理转移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我国在引进外资企业时要注意重视环境保护,走_____________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