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美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审美的对象世界

美感形成的基本因素在主客体双方,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并非彼此独立、界限分明。从主体方面讲,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建构了审美心理结构。从客体方面讲,在于其具有一种使人愉快的、与主体的审美需要相符合的属性,以特定的方式引起并规定主体的审美注意和审美感受。这种对象性的存在是“作为心灵的认识方面的对象”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6页。。可以确证和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生命活力和个性特点,使主体在情感上得到愉悦、在精神上得到满足,规定着主体审美享受的性质和方式。

在实际的具体的审美活动中,当人们谈论“美”的时候,既包含有对象的美,又包含着主体对客体的美感;既有对象美的表现,又有人们之所以认为是美的成分。这二者关系密切,有时是难以分开的。

对象的审美价值是在各种意义的交织中形成的,这些意义产生于人同这些对象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具体相互作用的过程里。从共性上讲,审美对象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首先,审美客体是种对象性存在。

审美对象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自然形态的存在,而是通过人的审美发现从而得以实现的一种对象性存在。是人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创造的享受对象。

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进行审美活动的基础,但是这种基础本身只是给审美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也就是说,某一具体的对象在进入个体的欣赏过程之前,从价值意义上还不能称之为审美对象。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具有能够转化的潜能,具有引人注目的审美属性和特点。即使进入了个体的审美视野,对象能在何等程度上实现其审美价值,还取决于审美主体的能力、修养、心境等等因素。物的客体性存在向对象性存在的生成转化即审美客体向审美对象生成转化的过程,也就是被审美主体所感觉、所接纳的过程,从主体方面说也就是审美发现的过程。因此,审美对象是在审美活动中历史地形成并与审美主体构成对象性关系的一方。

因此,有的学者主张区分审美客体与审美对象这两个概念,认为能够成为审美对象的,必须完成上述过程。但是相对于主体而言,称之为审美客体也不为错,从哲学上讲,主体客体就是一组相对的概念,只要了解客观事物如何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就可以了。

其次,审美对象具有引人注目的审美属性。

作为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的客体,必须具有的审美属性是形成审美价值的必要条件。对象的动人形态可以分为几个层面:

形象生动性。审美活动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对于对象形式的审美把握,一般说来,审美客体必须是具象直观的、具体生动的,能为人的感官感知的感性存在。

感染愉悦性。美的形象所展示的自然、社会和艺术的画面,生活、劳动和斗争的内容,能给人以细致、深刻的情意感染。体现了人的自由能动的创造力,包含着人的审美理想,能显示人的生命活力、生活情趣。

情意表现性。审美客体的形象能表达和象征情感意义,激发人的情感,可以追问意义,启迪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真理的追求。使审美主体通过想象的情感体验,产生肯定或否定的审美态度和评价,促成对丑的厌恶,满足人们对美的向往。

美感作为精神感觉,是对象形式因素作用于主体心灵的结果,是产生于心物关系的创造。在对对象形式的不断感觉、不断创造中,人类的美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与提高,不断地得到解放与自由。“人类的审美活动不可能由唯一的一个来源发展而成,它是逐渐的历史发展综合形成的结果。”卢卡契:《审美特征》,上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333页。人的实践活动本身是多样性的,在社会实践中,人们的活动、思想感情、精神状况、性格品质,都和一定的社会生活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审美的对象世界又是丰富多彩、复杂多变的,所以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极其广泛,可以说,在人对其所感兴趣的事物中都包含着审美因素。审美客体以一切与人类活动有关系的对象为基础,从人类自身的物质活动、精神活动的外化形式到与人有联系的自然界,审美客体包罗万象,存在于不同领域,表现为不同的形态。

本书依照哲学观念,分为社会审美客体,自然审美客体和以物质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审美客体三大类,简称为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下面,我们将不同领域审美对象的审美特性进行分类比较研究。

第一节 产生形成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肉体组织,以及受肉体组织制约的他们与自然界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历史科学》,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页。人的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不仅努力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来进行,同时也按照有意识有目的的需要来进行,不只是满足主体的物质需要,也为了满足主体的精神需要。

一、两种生产是最初的审美形态

狭义的社会美主要指的是人本身的美,其广义包括了社会生活领域中所有的美。因为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所以社会美是以人的美为中心的一种美的形态。

人类要生存并求得发展,就必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即人口生产。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命需要就必须从自然界取得生存所需的生活资料,而人口生产即种的繁衍关系到人类种族生命的保存延续。自身生命的生产和他人生命的生产这两种生产互为前提、条件和基础,共同构成了“生命的生产”,即口语中的“饮食男女”。这天然需要是生命个体存在的第一需要、生存需要。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亦即物质生产及自身生产的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而最基本的活动也就成为了审美的第一对象。

(一)自身生产的本能快乐

人是理性的存在物,也是感性的存在物,感性生命的存在与运动使人具有自然的需要和欲望。

1.本能的快乐

作为一种审美的需要,人类对声色的追求与爱好可以追溯到动物性的性选择。性爱是自然、快乐的。生命的自然要求的满足使人快乐,这种生理的、本能的快乐是生命本身所具有的自然情感。外物的刺激如果适应了生命体的生理上的和谐快感,就会连带产生心理上的舒适感,人就会自发地、自然地追求使感官感到愉快的对象。当自然的需要和欲望被人们感觉到和意识到的时候,就转化为一种对对象强烈的追求和激情。

人类自身生产是人类审美快乐的主要来源,追求生理快感是人类生命活动隐性的基础与深层的动力。审美需要是在人的本能需要满足的基础上逐步萌生的,美色是美感产生的基础之一。如同房屋建筑一样,这基础深埋地下,但不意味着不存在。

2.体貌之美

马雅可夫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更美丽的衣裳,象结实的肌肉与新鲜的皮肤一样。由原始时代起人类就对自身的形体容貌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即体格健壮、四肢匀称、肌肉饱满、动作敏捷协调、五官端正、体态俊美。在体育比赛中,人们能够最真切、最充分地直接观看到我们的力量和技巧,体现为人的集体运动和肉体力量的有效释放,从中生发出无限的自豪感与美感。

罗丹说:没有比人体的美更能激起富有官感的柔情了。人的容貌是最直接的审美对象,主要表现在容貌的轮廓及各部分的匀称和比例上。容貌之所以动人,除了五官端正比例谐调以外,主要在于眼睛可以传达出人的精神和心灵,比如男性的深沉稳健,女性的温柔灵秀,黑格尔说:“灵魂集中在眼睛里,灵魂不仅要通过眼睛去看事物而且也要通过眼睛才被人看见。”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97~198页。

3.文化的升华

人类对人体美的感受是在劳动中发展和形成的,在狩猎及战争等生存活动中,人对强健的体格与灵敏的技巧产生了由衷的赞美。此外就是来自与种的繁衍密切相关的性爱,人体美直接与人自身的生产相关。

人体美首先以自然素质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人体并不是纯生物性的,而是人类长期实践活动的产物,积淀了人类社会实践的内容,与人的思维精神属性有密切的联系。人体美不止限于外在形式,还必须有内在的东西将它充实,不仅在于其传达了勃发的生命力,而且体现了人类独具的主体性格和精神品格。黑格尔指出,人的躯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它是精神的感性的自然存在,表现出一种更高的内在生活,因此就不同于动物的躯体。德谟克利特指出,身体的美若不与聪明才智相结合,就只是某种动物性的东西。

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的感性要求在不断地丰富发展,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受到理性的规范,逐步积淀着社会文化的内容。由感性要求的满足而产生的自然快乐情感,不再停留在自然生理本能的食、色满足上,也随之不断丰富而具有人的意义。作为人的一种自然欲望,具有了某种理性的含义和一种社会文化性,升华为对自身欣赏的真正的审美感受。

(二)物质生产的劳动创造

对于人类的物质生活来说,劳动首先是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手段,可以想象原始劳动的艰难痛苦,仅仅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对劳动者来说难以得到乐趣,而是一种苦役。物质生产之所以能产生美、创造美,有许多前提条件,诸如不受压迫剥削,掌握客观规律,使生产实践取得成功,等等。

1.劳动的两重性

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增强社会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根本手段。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生命的第一个行动是创造的行为。人类的生产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这种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创造性活动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人在劳动过程中改造了自然,使其成为人的作品,通过生产劳动创造出一个对象世界,具体感性地体现出人们的创造力量,使人能够在对象世界中观照到自身的理想、意志、热情、智慧和技能,获得肯定自己的情感上的愉悦。劳动的乐趣和享受使人类的审美意识有了另一种萌芽,生产劳动成为人们获得审美愉悦的审美领域,构成了社会美的朴素形态。

劳动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调整和控制人和外界之间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产品就是经过形式变化而适应人的需要的自然物质,是生产实践的直接结果,是通过物化劳动创造出来的。人们在自己的创造物中看到了理想向现实的转化,体会到自己能动的创造性在现实中获得了积极的肯定,在自己创造的产品中看到了自身的力量。通过劳动,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得到了感性的体现,人的目的获得了自由的实现。劳动的过程也就是人的智慧和力量具体展现的过程,它表现了人的智力才能,显示了人的自由创造精神,从而得到美的享受。

从劳动的自由自觉的本质意义上说,美感是从劳动实践中历史地生成的。生产劳动不仅是谋生的需要,而且是乐生的需要;不仅是人们为了生存而改造自然的手段和过程,而且也成为了人们的一种精神享受。“我在我的生产中物化了我的个性和我的个性的特点,因此我既在活动时享受了个人的生命表现,又在对产品的直观中由于认识到我的个性是物质的、可以直观地感知的因而是毫无疑问的权力而感受到个人的乐趣。”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37页。劳动是生活的自由表现,也就是表现了劳动者的创造力,并把这种创造力的表现作为个人自我享受的需要,从而产生出无比的喜悦和快慰,享受了生活的愉快。因此,马克思指出,真正意义上的劳动,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劳动,具有两重性:“劳动是劳动者的直接的生活来源,但同时也是他的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因此,对于劳动者来说,“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是一种“个人的自我享受”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28页。

2.技艺之美

劳动不仅需要体能,而且需要技术。动态的技艺之美只能在特定场合展示,但是,生产产品依然以静态的感性形象显示出主体的本质力量,劳动技术由最初的使用价值发展出审美价值,成为了一种审美对象。劳动带有的工艺性质是生产活动有可能走向审美化、艺术化的原因。劳动的工艺性质刺激了审美需要的发生,审美需要的发展又刺激了手艺技术的发展。

劳动手段和劳动技艺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性知识,技艺美、工艺美或曰技术美体现了包含着形式美规律在内的劳动规律,表现了人的智慧、灵巧、有力、才能等,是实现人的价值的重要因素。劳动技术熟能生巧,技术就上升为技巧、技艺,而这种高超的技巧活动突出了人的创作能力、造型能力和审美能力,本身就具有了令人赞叹的美的神韵。能工巧匠们以高超的技巧、技艺及其产品的最直接的方式不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是使生活不断美化的最基本的途径、手段和形式。所以费尔巴哈就发问道:“难道裁缝不是具有真正的审美感吗?难道衣服不是同样也要在艺术的论坛前受裁判吗?”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北京三联书店,1959年,第319页。从原始农牧业时期,人们对于知晓天文地理的能人,对于心灵手巧的能工巧匠,对于一切有益于人类衣食住行的发明创造,都给予了赞美肯定,因为他们同时也是情趣高雅的艺术家。

3.日常生活

人们的日常生活,如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等等,因为是人的直接的生命活动,也会被人所欣赏。而且,所谓社会美更多地是表现在你我他的生活之中。

就精神生活来说,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就表现为一种人情美,这是由情感交流而获得的愉悦体验,它是人类生存的和谐要求和安身立命的精神依托。在社交中与人为善就是美的,彼此之间就会产生巨大的亲和性。人需要交流,痛苦的倾诉、快乐的传递是一种感情上的宣泄需要。交流需要理解和真诚,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所谓“疾风知劲草,患难见真情”,说的都是经过岁月和困难考验的友情,是人间美好珍贵的东西。友情在关键时刻尤其重要,“雪中送炭”是十分珍贵的。人们把松、梅、竹称为“岁寒三友”,就是把它们作为高尚品德的象征,寄托着对社会生活中患难之交的赞美之情。结交一位好朋友对于开阔视野、活跃思想、培养能力等等都有重大作用,好朋友还是一面认识自我的镜子。友谊能使人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默契,是帮助人们取得事业成功的精神力量。

从物质生活来讲,物质本身也可以作为一种精神载体传达出某种内涵,因为其中积淀了人类的审美理想,可以用来强化社会的审美气氛。比如,通过保存古代文化的物质遗存,如古文物、雕刻、园林等;保护生态环境及兴建现代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音乐厅、影剧院、体育场、文化中心等,来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审美实践的机会,以此形成一种无形的社会力量来影响人们的心灵。此外,美丽整洁的公共场所使人心情舒畅,人们都把自己的生活与具体的社会环境紧密相连,除了追求衣食住行的方便完善,同时也关注着城市面貌,城市的美丽对于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精神享受。

二、自然的孕育和人化自然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呈现出来的形态和神韵,以及人们对这种自然属性的审美评价。植物、动物、空气、光线之类,既是自然科学的对象,也是艺术的对象,它们组成了人的精神方面的无机自然界,即精神食粮。自然是人类物质生活的资料来源,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资料来源。是人的审美对象和美感的源泉之一,是艺术表现的手段和对象。

(一)衣食父母,物质之源

宇宙是孕育万物的家园,天地是养育我们的父母,自然与人类的生存、生活和生命密切相关。

人们从自然界中取得衣食住行所必需的一切,因为功利关系自然会产生美感。在人类社会之初,人们的关注重心在于自然提供的物质条件,那些能够给人带来直接的物质利益的自然事物就自然地进入了人们的审美视野,这从原始人洞穴壁画的内容中得到了显现。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农业社会中人们的一种企盼,对于秋天的赞美就属于这种潜意识。夜晚天空中闪耀的星星令人遐想,所谓满天星斗、星罗棋布、星汉灿烂。从实用功利的角度说,星星与人类的占卜、导航等活动密切相关,与人类实践存在着种种直接、间接的联系,因而使那满天的星斗、闪烁的光芒和宏伟壮丽的天宇给人们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体察、认识和领悟自然本身的规律。在生产实践中,人类逐步认识和掌握了自然规律,并按照客观规律来从事劳动,以之为自身的发展服务,有效地实现自己的目的。人与自然的关系逐步发生着变化,从畏惧自然到认识自然,直至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和谐。整个自然界都是由于与人的生存、生活有关而成为人类实践的对象,从而历史地成为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和人的无机的身体。因此,自然界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又是人的主体性在实践中得到对象化的确证,是人的实践使自然变成了有益于人的人化自然的结果。

人类是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又能把自然环境作为精神客体来看待,使它成为审美的对象和艺术的对象,自然由此从生物生存的狭小圈子中解脱出来,获得了美学意义。劳动使自然变成了确证人的自由本质的人化的自然界,从而诞生了自然美,这是在实践中主观与客观、理性与感性、规律性的真与目的性的善对立统一的结果。因此,自然美虽然以自然的形式出现,但却在这自然形式中积淀了使人感到愉快的合规律与合目的的内容。自然在人的实践过程中变成了人化自然,历史地同人类总体建立起一种价值关系。日月山川首先是作为人类的生存前提和美好生活的条件与人构成一种实用价值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又形成审美价值的关系。前者主要表现为一种物质功利关系,后者主要表现为一种精神价值关系,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并在其中积淀着功利内容。

(二)共鸣交感,精神之源

人类不仅从自然中获取物质,满足生理需要,而且能从中获得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精神享受。

1.自然崇拜

在原始先民面前,自然既是衣食之源,又是威严、凶险而无法抗拒的强大力量,使人们产生既感恩又敬畏的心情。自然界的洪水猛兽、霹雳雷电、狂风暴雨,只能引起人们的恐惧。“羿射九日”这个神话故事,就反映了这种心理状态。认识水平的低下使自然蒙上神秘的面纱,原始人把自然力看成是像人一样的有意识、有灵魂的东西,朴素混沌的自然观体现着人的意识发展初级阶段的特征。人们在想象中认为自然是由某种神灵统治着的,祈盼和祝愿风调雨顺、消除灾害,就将自然当作神灵来崇拜。

原始社会的图腾,就是把某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作为神物,当成人们的祖先或保护神。如拉祜族将葫芦奉为图腾,他们认为,葫芦就像宇宙一样,内中多籽,如同宇宙包容着诸多的人和事物,而他们的祖先就是从葫芦里走出来的。传说天神种下一颗葫芦,葫芦成熟后,滚下山坡,老鼠听到葫芦里有动静,将葫芦咬开,拉祜族的祖先扎迪、那迪就从葫芦里走了出来。因而拉祜人在房前屋后都种着葫芦,墙上挂满了葫芦,并做成芦笙。图腾形象成为人们特定观念的物态化形式,具有一定的社会内容,包含了宗教、哲学和艺术的因素。作为一种形象,也反映了原始人的审美观念。

人们不仅崇拜被奉为图腾的自然物,而且崇拜其他种种与人类生活关联密切的自然物。如藏民将雪山视为神山,祈求它们降福人类,保护平安,把它们作为趋吉避凶的福祉。自然具有了属人的性质,标志着人们对自然的感受取得了超感觉的成果,如龙凤形象的塑造,阴柔阳刚之美的判定。人们也从自然界获得了各种包含着审美因素的认识,如日月如梭、物换星移。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们已将物质客体演化为精神客体,在求真认识的同时有了审美认识。

2.生命节律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从自然中人们感受着宇宙秩序、生命节律,比如四季变化与春种、夏耘、秋收、冬藏。大自然孕育了人类,因而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必然受着大自然的影响和支配,这就使人的感觉与情意、生理与心理和自然秩序、宇宙节律有着一种天然的天人合一的交感共鸣。所谓“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疑;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自然现象与人的情感处于对应关系中,这是自然与生命之间的生物感应。红日高照,使人心情舒畅,细雨霏霏,使人情丝缭绕。蒙族谚语说:“在沙尘暴的天气,狗咬、孩子哭、老婆闹。”只有魔鬼才在沙尘暴的天气里喜笑颜开。

自然景物以其绚丽多姿的外貌打动人心,人心必然也会产生相应的情志作为反应,“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一定的情总是和一定的物相吻合,这已经成了艺术领域里约定俗成的现象。中国古代诗文中有一种伤春悲秋的主题:春暖花开,万紫千红,惜好景不长,几场风雨,落花遍地,常使人怀有惜春之情。而温带地域深秋季节的萧瑟、悲凉与凄清的特殊物象,容易造就人的一种悲情,以至于构成了中国文化中悲秋的审美趣味。这种感伤情调形成一种固定情结之后,就使后来的作者对春与秋的审美感受变得格外敏感,超出了一般感觉,成为一种独特的感受,以致这种情景交融的特征成为中国抒情文学特有的一种意境、一种深层的民族审美意识。

3.激发美感

人类对自然界的审美感受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自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是人类自身发展到一定水平,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在人与自然从总体上建立起了一种审美关系之后,自然才具有了审美价值,自然美才逐渐成为人们独立观赏的对象。翻阅中外绘画我们就可以发现,自然事物是在人类绘画艺术产生很久之后才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的,无论是中国的山水画还是西洋的风景画,都是后来才独立出来的一个画种。

宇宙现象给人以神秘感,日月星辰发光体高悬天空而不下落,而且东升西落,在有关的天文知识普及之前,天象是超地球现象的。自然现象因而具有神秘感,激发刺激了人们的想象力。人们为此而编制了许多美丽的神话,如太阳神、后裔射日、女娲补天以及银河、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的相会等等。

人们从自然界的声、形、色中获得了形式美感。自然美色彩斑斓,如白居易《忆江南》词所说:“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所谓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等词语就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美形式的愉快感受。自然美也具有一种变化之美,如江河的流动活泼,烟岚的奇妙变化,所谓“幽林一夜雨,洗出万山青”。人们通过自然的各种形式,如山峰的高耸稳重,林木的郁郁葱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从而感受到勃勃生机。

自然现象激发了具有新奇性的美感。从物候现象中,人们制定了中秋节、重阳节,饮酒、赏月、登高、赏菊,以此成为中国人节日中的充满了诗意的审美的节日。

日月星云、草木虫鱼、园林田野,从古到今都为人们所赞赏,因为大自然千姿百态,色彩缤纷,绚丽夺目,怡荡性情,富有令人神往的魅力,因而成为艺术的对象。南朝齐梁人陶弘景《答谢中书书》说: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具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这篇只有几十个字的文章,有声有色地把高山、清流、青林、翠竹、晓雾、猿鸟、夕日、沉鳞等等景物组合起来,形成为一幅色彩美丽、形象鲜明、感染力很强的山水画。艺术是生活的再现,首先有大自然中的山川之美,然后才有艺术作品中的山川之美。

世界的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自然属性和人类社会生活发生联系后,自然就具有了审美意义,美感的历史也在于自然给人的影响。从珍惜一个草虫的生命,到自称是大山的儿子、大海的女儿,大自然成为人类汲取营养的精神之源。

三、心智创造和生命表现

艺术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艺术美是艺术创作者根据自己的审美意识、审美观念,对现实生活的种种状貌和内心情思进行集中、概括、加工、提炼,并通过一定的物质媒介,遵循美的规律所创造出来的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作品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属性、审美价值。作为人类自觉精神和高度发展了的美感的物态化形式,艺术美集中体现了人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以具有合乎高级审美要求的美的形式、最为自由的艺术形式来反映生活、塑造人性和表现情感,因而它也是技巧的产物。艺术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最突出、最强烈和最集中的表现形态,将人引向一种和谐的境界。对艺术美的感受主要是通过各种艺术作品,因为当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转变为物化形态以后,艺术创作的重点同时也就成为艺术接受的起点。艺术品以其中介和核心的地位,连接着艺术的创作和赏析,蕴含着艺术的本质和源流。所以,有时人们也以艺术美来泛指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西方古典美学常将其称为“诗的美”。

(一)自觉的审美创造

艺术本身的形成及发展既是人类美感的产物,又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美感的发展。

1.自我复现

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巫术活动、艺术活动,是美感产生的来源之一。席勒认为,最初的审美活动如同游戏活动一样,都是一种摆脱了外在目的的自由的生命表现,在于生命力的盈余。如狩猎活动是一种手段,所追求的是生存资料,但狩猎舞所追求的却是这种生命活动本身,所以区别于谋生活动。当原始人在石壁上山洞内进行最初的岩画壁画创作的时候,当原始歌舞从巫术中分化出来演变为艺术活动时,又推动了人类审美意识的迅速成熟。

艺术创造是一种出于内心需要的活动,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艺术表现的普遍需要,就在于“人要把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作为对象,提升到心灵的意识面前,以便从这些对象中认识他自己。当他一方面把凡是存在的东西在内心里化成‘为他自己的’(自己可以认识的),另一方面也把这‘自为的存在’实现于外在世界,因而就在这种自我复现中,把存在于自己内心世界里的东西,为自己也为旁人,化成观照和认识的对象时,他就满足了上述那种心灵自由的需要”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39~40页。。黑格尔认为,艺术审美创造的动因是人类要在外在事物上面刻下他内心生活的印记,要以自由人的身份在对象中观照和欣赏自己的外在现实,即被外化了的内在心灵。艺术的审美创造审美鉴赏对人类来说之所以成为必要,就在于人类能够通过这类活动来“复现自己”,以满足“心灵自由的需要”。“自为的存在”即客观世界在意识里的反映,亦即思想感情。把思想感情实现于外在世界,就是“自我复现”或“自我创造”。审美的需要作为人的自我实现、自我观照的需要,本质上是一种内在心灵的欲求,这种心灵的需要不仅是情感的,而且是理性的。

2.心智创造

艺术是心智创造的产物,是把生命力释放和把心灵活动加以对象化、符号化的活动。“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但这种完整体不是他在自然中所能找到的,而是他自己的心智的果实,或者说是一种丰产的神圣的精神灌注生气的结果。”爱克曼:《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第137页。艺术中的一切因素都不再是自然的,而是经过心灵观念化了的东西。这也就黑格尔所指出的:“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的创作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9页。心灵的内容即意蕴出现在自然形式之中,艺术才充满生气。

艺术家在反映客观世界时,对于身之所历,目之所见,内极才情,外周物理,从认识把握生活中个别独特的事物开始,又以一个新的独特的形象呈现出来,创造出新的艺术世界,表现为感人的各具特色风采的艺术形象。艺术创作者所表现的情理不是空泛的喜怒哀乐,也不是赤裸裸的情感宣泄,而是将情意赋予优美动人的感性表现形式,显现出隽永幽深的韵致,使读者品味其中的神韵,使人们在很多方面有所感悟提高。如列宁评价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那样,真正伟大的艺术家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

艺术对情意的抒发表现,是艺术创作者的气质、格调、才气的外溢。因为文艺创作及欣赏中的想象因素,审美意象的表达会形成一种灵趣奇趣,表现为艺术作品的气势和感染力,使欣赏者为之动心。艺术形象蕴含的情趣理趣是结合为一体的,理中有情,它才能打动我们,使我们体验到快乐;情中有理,它才能超越于感性愉悦,使我们获得某种深层体验。艺术享受的魅力就在于此。

艺术活动是人类有意识的审美创造活动,这是区别艺术与非艺术的根本标志,它以人所创造的精神的东西有别于自然的东西。“艺术”一词,不仅是人的艺术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名称,而且成了任何创造性劳动的名称,如教师的艺术、施工的艺术、生活的艺术等。

3.审美价值

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的典型表现,它使审美的丰富性得到完整和全面的表现,使审美价值得到最集中、最充分的展示,“自然从来没有比得上许多诗人把大地打扮成那样富丽的花毡,或是陈设出那样怡人的河流,丰产的果树,芬芳的花草,以及其他可使这个已被人笃爱的大地更加可爱的东西。自然是黄铜世界,只有诗人才交出黄金世界”锡德尼:《诗的辩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71页。

审美价值是艺术活动的根本特征和价值根源。审美是艺术得以发生的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追求美是艺术创造的动力之一。英国艺术家越诺尔兹说,我们所从事的艺术就是以美为目标,我们的任务就在于发现和表现这种美。因而德谟克利特指出:大的快乐来自对美的作品的瞻仰。

文艺具有几方面的作用:“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孔子:《论语》,《中华传世绝学》,第11卷,济南出版社,2002年,第528页。在艺术价值中除了审美价值之外,还可以包含哲学价值、认识价值、道德价值、政治价值、宗教价值等等,但审美价值是艺术价值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在艺术价值中,其他的价值因素可强可弱,甚至可以不存在,唯独审美价值不可或缺。艺术作品多种价值形态的实现是蕴含在审美价值实现之中的,艺术首先是作为审美价值存在着,是艺术的核心,也是艺术独有的魅力所在。“这种创造活动的成果客观地反映了世界的审美价值财富,并且概括了主体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它们乃是艺术价值。艺术活动的产生,是因为必须把审美关系从其他关系中分离出来,使之凝聚和客体化。”斯托洛维奇:《审美价值的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164页。

艺术离开了审美特征和价值,其他价值将无所依托。艺术作品要是简单地模仿现实或图解思想,不管模仿的东西如何美丽,图解的思想如何伟大,都会因为没有感染力而没有艺术价值。片面地强调它的社会功用,只能使艺术沦为低劣的宣传,不管它如何加以艺术形式的点缀和装潢。

(二)外物内情的反映

鲁迅谈到艺术有三要素:一曰天物,二曰思理,三曰美化。艺术活动是艺术创作者和艺术鉴赏者对客观世界和主观情意的能动反映和审美把握。

1.创作和鉴赏

艺术是审美感受的集中、强烈的物态化表现,这物态化的存在又成为新的审美对象,创造了一个了解艺术、能够欣赏美的公众。“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任何其他产品也都是这样。因此,生产不仅为主体生产对象,而且也为对象生产主体。”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 1972年,第95页。

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和艺术鉴赏这三个部分,这三个环节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艺术的审美创造流程就是审美表现和审美享受。

艺术美的创造是艺术创作者形成审美意象,并将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过程。“诗者,人志意之所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于言,乃名为诗。言作诗者,所以舒心志愤懑,而卒成于歌咏。故《虞书》谓之‘诗言志’也,包管万虑,其名曰心;感物而动,乃呼为志。志之所适,外物感焉。”孔颖达:《诗大序正义》,《中国历代文论选》,第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6页。“蕴藏在心”的就是审美意象,“发见于言”的就是艺术形象。以“象”为核心,艺术美的创造鉴赏流程可以简单地表述为表象积累、意象构思、形象传达和意象复活几个部分。

表象积累。创造活动离不开积累,艺术创作者“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研阅以穷照,驯致以怿辞”。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创作积累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表象的积累。所谓“积累素材”其实是创作者所注意到的物象在感情上打动了他,引起了他强烈的兴趣,表象的积累即生活和感情的丰厚独特的积累。

意象构思。在艺术构思时,艺术创作者不为物象可见的有限的形象所拘束,进而把握对象的神韵,探究生活的意义,进行创造性重组。经过创作者一系列的心理运动,改变了外物的原始形态,融进了主体的情意、审美趣味和审美理想,成为审美意象。所谓构思,就是形成审美意象的过程和结果。

形象传达。审美意象必须化虚为实,使之外化为艺术形象,由内在的意蕴变为可见的形式,才能够被人欣赏。从审美意象到作品形象的诞生是一个转化过程,不仅要完成认识的过程,而且要完成表达认识的过程,需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以熟练的艺术技巧、艺术经验把审美意象赋予物质存在的外在形式。

意象复活。艺术的鉴赏活动是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实现过程,欣赏者对艺术的再创造其实是在意象的复活之中去感悟、体味。意象的复活是一个审美再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世界在鉴赏者的解读中重新展现出来,经过创造性地欣赏,赋予原有的艺术世界所不曾有的新价值,因而,艺术审美价值的动态实现也是欣赏者发现与再创造的过程。艺术享受就是对艺术形象及其意蕴的审美领悟,这是艺术鉴赏中最为快乐的地方,它的意义在于把艺术美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力量。

任何艺术创造都投入了艺术创造者的主体意识,作品中所表达的是他所感所思,所体味过并期望接收者理解的东西,为了交流,他把它们寄予作品之中,让艺术品作为有特色的艺术世界整体代替他说话。审美鉴赏是作品与世界的过渡带。艺术创作者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造,才能使它们获得现实的艺术生命力。如姚斯所说:“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姚斯:《文化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接受美学和接受理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页。艺术作品在审美鉴赏过程中,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最终完成、实现和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完整的艺术活动是把其中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循环反复的结构系统,艺术审美鉴赏是其中的一环,它确立了艺术审美价值的动态系统。艺术鉴赏者作为连接外在世界环境与作品的中介而存在,并且间接与作者发生关系,起到一个不可或缺的价值传递与促进作用,缺少了这个方面,这一动态结构将不复存在。

2.再现与表现

安格尔说,艺术的生命就是深刻的思维和崇高的激情。古希腊罗马的艺术大师绝不是创造什么,不是制作什么,应该说,他们是看见了什么,并且探悉了什么。这就牵涉到艺术究竟是再现还是表现的问题。

所谓再现与表现、写实与写意,是就意象的重心而言。再现、写实着重于对“象”的再现,以象显意;表现、写意着重于“意”的表现,以意成象。当这种不同的侧重形成某种倾向的时候,就出现了不同的美学原则、不同的创作方法。没有纯粹写实的,因为写实的目的无非是为了以景抒情和借物咏怀。同时写意性作品虽然重在抒情,但也常常或多或少地用写实手法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所以,优秀的作品总是以景抒情,情寄于景,达到情景交融之妙。我们说,有些作品重于写意,它们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而另一些作品重于写实,它们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但感人至深不等于晦涩难以理解,通俗易懂也不会失去它应有的艺术感染力。

对此误解的典型例子就是,有人依据艺术形态的具体摹写和抽象、形式的表面特征,亦非此即彼的思路将艺术界定为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或称表情艺术,并且拟定了一系列的对立概念:具象艺术和抽象艺术、事实艺术和评价艺术、描述艺术和情绪艺术、模仿艺术和非模仿艺术、事物艺术和非事物艺术、再现外界的艺术和表现自我的艺术、世界形象艺术和自我形象艺术,等等等等。人们在使用“再现、表现”这一概念时,由于历史、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原因,其内涵外延并不完全相同。就表现、再现而言,大致有两种情况:从艺术链条中艺术品和其他环节的关系上讲,认为艺术品对于客观现实而言是再现,对于艺术家的创造而言即为表现,但这种观点最终却导向艺术形态的限制,认为绘画雕塑属于再现艺术,音乐舞蹈属于表现艺术。第二种情况属于狭义的,主要针对创造主体而言,将表现、再现解释为艺术手法,但认识偏颇者也以此对艺术作了表现、再现的界定。

艺术的表现说指出艺术的基础不是客体,而是主体,是主体内心中的那种“自由的情绪”,是离开一切狭义功利和打算的审美情绪,因此,“美的艺术是一种意境,它只对自己具有合目的性”康德:《判断力批判》,《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第408页。。布莱克认为,艺术家描写的自然如果没有主观情绪包孕于其中,那就无异于皮鞋上的尘土。施莱格尔则认为,艺术家实际上是描绘自己本人。对此,有一个例证可以说明问题:一位画家正在对着一棵橡树写生,一位农民走过来好奇地问:你在干什么?画家回答说:画橡树。农民不解地说:橡树不是好好地长在那儿吗?画家由此恍然大悟,如果没有自己的情意,那么这种对橡树的写生画又有什么意义呢?艺术的审美创造活动是一种精神的劳动生产,因此,它的产品必然表现出创作者的主体生命,凝结着创作者的审美观点、情感和理想。

从艺术的本意来说,以审美的艺术的方式来表情达意是最根本的目的,否则艺术就不成其为艺术了。作为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最高和最自觉的表现形式,它通过不同形态的感受形式和自觉创造,生动具体地表现人在其社会实践中所历史地形成的全部丰富的本质力量,这是艺术赖以存在的根本。纯粹再现的艺术是没有的,而纯粹再现的东西从来也不是艺术。

不同的艺术形态对人们的心灵有不同的影响方式及作用,但是它们富有表现力的结构、造型、质地、韵律等诸种形式中都蕴含着特定的社会历史内容,无一不体现着主体的本质力量,它们对欣赏主体心灵的不同作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正是不同的艺术形态之所以存在的重要依据。

让我们退一步,从创作主体的表情达意来说。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上都洋溢着一种个体性表现,不仅如此,其中还必然包含着群体审美意识,浓缩着时代、社会、民族和阶级的观念情感。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艺术即时代、社会、民族及阶级以艺术家为中介的间接表现。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全部、丰富的审美意识在特定感性形式上的凝结,是艺术家能动地创造出来的专门用来满足艺术家自我以及整个社会的精神消费的形式,因而它必然具有强烈的主观性。由于艺术家精神状态所呈现出的多元性,由于创作个性的不同,因而作品也各具特色。一类是客观性强,即其作品尽可能接近生活原貌,而作者似乎采取一种超然冷峻的态度,在作品中很难发现作者的影子,实则作者躲在幕后。这类看似作者态度冷漠的作品,并非没有作者感情的渗透,有的感情可能相当强烈、深沉,只是不易被发现。另一类作品,作者的主观色彩浓烈,作者在作品中似乎无所不在,像上帝一样主宰作品中人物的一切言行,即使在一些风土人情、环境气氛和生活场景的描写中,也渗透着强烈的主观色彩。所以,将艺术家心灵呈现的直接性和间接性从本质上规定为对立的表现和再现是不恰切、不准确的。

让我们再退一步,将再现、表现作为艺术手法来理解,它们也是面貌相异而本质统一的:二者都来源与客观现实,二者都以人的全部内在本质为表现对象,二者的形式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艺术在表达人的本质力量时,它必然借助再现的手段,否则艺术表现就只能是一种空洞的表现。但是,再现永远是一种手段而从来不是目的,而且,只有它包含了表现的目的时,才能获得在艺术领域里存在的必然性。换言之,只有通过再现客观现实,表现才成其为艺术表现;只有表现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在本质,再现才成其为艺术再现。可以说,表现与再现都是各自对方的一种特殊形式,它们都体现了艺术即形象和抽象的统一这一特点。

让我们以“古今七言律第一”的杜甫《登高》诗来具体看看表现、再现的问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杜甫病逝前三年的作品,诗人“漂泊西南天地间”,依人作客,几近十年,且又身患肺病风痹,耳聋齿落。潦倒多病的老人独自登高远眺,自然满目萧然,故其望中所见,实乃意中所触。一般说,前四句人谓之写景(再现),后四句谓之抒情(表现)。但这种区分只能是相对而言,如果理解过死,就会把浑然一体的作品切割开来。我们说,整个作品的字字句句都是一种强烈的表现,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是难分难解的,而不是写景加抒情的简单焊接。

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历史地“同构对应”于主动具体的富于表现力的对象形式中,自然物的感性形式历史地积淀着社会理性内容。所谓“高猿长啸,属英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所谓“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都是人的丰富复杂的内在本质的生动确证,而“猿啸哀”、“鸟飞回”与其有着同等意味。至于被誉为“古今独步”的颔联,其写景早已超出感官的范围:老眼昏花,怎见得落木“无边”?齿落耳聋,怎听得落木“萧萧”?这其实是诗人的心灵在“登高”时的感受:江河奔流不息而木叶却萧萧而下,永恒与短暂的对比何其鲜明。人生苦短,逝者如斯;衰年多病,壮志难酬;而又飘零异乡,穷愁潦倒。一生的艰难悲凉俱从这秋景中“眺望”出来。诗人在此的“再现”和“模仿”只是用以表现他内心的手段。猿、鸟、落木、长江这些自然景物被诗人选取、提炼、创造为艺术形象后只是一种表现性形式。作为一种内容载体,“落木”、“长江”的原始意义已不复存在,它们被诗人艺术地抽象为有意味的“形式”。前人誉此联为“句中化经”,其理概出于此。

作为全诗中心的颈联是抒情名句,但它的“表现”恰恰是通过直陈事实的“再现”而得以实现的。历代的评论都赞赏这一联的含量丰富,层层深入,并一致同意罗大经的解说,而罗大经的解说恰恰充分地说明了表现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在现:“万里,地辽远也;悲秋,时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如此看来,这抒情(表现)名句竟然是诗人的“罗列”事实,这除了说明杜子美的高超之处外,不正点出了表现手法“抽象”必须结合“具象”、“主观”必须通过“客观”,“评价”必须依赖“事实”、“情绪”必须经由“描述”的种种特征么?反过来看,正是由于诗人情怀恶劣,才使“落木”、“长江”等景物呈现出苍凉沉郁的情貌,这不也反证了再现的一个特征吗?通读全诗,写景、再现也罢,抒情、表现也罢,不过是诗人写法的错综之妙。如果我们同意“情景交融”之论,那么我们也应该、实际上也就承认了表现和再现之间并无鸿沟。艺术手法如此,艺术创造如此,艺术形态也是如此。

对于艺术表现,西方美学有种种理论,简列一二如下。

克林伍德师承克罗齐关于艺术即直觉即表现的理论,提出艺术的本质是在想象中表现自己情感的观点,认为许多被称为“艺术”的东西其实并不一定是艺术。

克林伍德认为巫术艺术的目的总是为激发某种情感,唤起某种情感从而导入日常生活的行动中,具有实际作用,因而是适用的,从实质上讲是一套活动体系,是一种技巧,它与艺术关系紧密,包含的舞蹈、歌唱、绘画等活动都是达到预想目的的手段,只能算是一种“半艺术性的东西”。此外,克林伍德根据巫术艺术这个特点,将爱国主义诗歌、校歌、名人肖像画、战争回忆录、为政治家塑像等统统列入巫术艺术,因为他们的目的是激发人们对国家、城邦、政党、阶级的忠诚,从而将爱国主义等有政治和社会内容的作品都看成是巫术而加以否定。在娱乐艺术那里,情感得到释放,但它不去干预实际生活,娱乐艺术因其本身的价值供人享受,它的功能是消遣和娱乐,引起的情感往往是被浪费掉了,从而排除艺术的娱乐性。克林伍德认为巫术艺术与娱乐艺术都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因为它们都是技艺的某种形式,而艺术和技艺是不同的。娱乐和巫术都是要引起作者预先所想象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这种被激起的情感是一种产品,正像鞋子是鞋匠技艺的产品和鞋匠头脑中预想的产品一样。

那么,真正的艺术和娱乐艺术、巫术艺术的差别在哪里呢?在克林伍德看来,艺术和情感的缺失有关,但真正的艺术不是唤起情感,不是暴露情感,而是表现情感,暴露情感与表现情感不能混为一谈。艺术是情感表现的中心意思是,当某人要表现情感时,首先他意识到有某种情感,但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情感是什么,因而内心烦躁不安或兴奋激动,当他通过做某种事情把自己从这种无依靠的受压抑的处境中解救出来,他的精神就感到轻松自如了。这和人们通过语言说话来表现自己一样。在克林伍德那里,艺术等于表现。被称为“克罗齐—克林伍德的表现说”。这种理论显得十分狭窄,不符合艺术史的实际情况。

另外,克林伍德认为,不必把一件艺术品称为真实的事物,可以把它称为想象的事物,只要它在艺术家头脑里占有了位置,就可以说它完全被创造出来了。这与克罗齐关于艺术是一种直觉创作的观点是一致的。艺术的制作技巧和传达阶段在他看来不以为然,这样艺术家与普通人也没有根本差别,他们都能在想象中创造艺术品,或者,普通大众虽没有直接创造艺术品,但他们在欣赏作品中已能在想象中复现艺术家创造的作品。克林伍德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审美意象的粗疏理解,尽管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心中都会产生审美意象,但能否将心中的审美意象物化表现出来,却存在着很大的审美表现上的差异。这一点,我们在第二章讨论审美意象时再细说。总之,否定艺术技巧,就将艺术看得太宽泛无边了。

四、综述

社会、自然和艺术是审美之源,从“源”到“流”,在历史的时空中,必然发生一些变异。

(一)自我欣赏

社会审美客体的第一位就是人自身。人是美的真正中心,当人类的意识发展到足以判断客观事物美丑的时候,首先把自身作为欣赏对象,这是由人类在生存斗争中自我肯定的情感演化而来的。当唯一的审美主体把自己作为审美对象的时候,实际上是主体的直接对象化,是最直接的自我观照、自我欣赏和自我崇拜。如夏多布里安所说,只有人才能被表现得比自然状况更完美,表现成越来越接近上帝。

1.锻炼和修饰

从爱美的天性讲,人都希望自身是美的。人体美基本上来自遗传,往往不尽如人意,审美活动使人形成了健美的观念。广义的健美活动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饮食营养和讲究卫生,遵循作息规律,保持心情愉快。简言之,健美包含着身心之美,一个身心健康的人才称得上是完整的人。狭义地讲,“健”就意味着没有疾病、没有痛苦,精力充沛、活得快乐,“美”则意味着人的形体都存在着种种先天的不完美,因此后天的锻炼和修饰就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的手段和内容。

锻炼可以增强人的活力、体能和技巧。使人体运动协调和谐,优美刚毅,使心情开朗,思路开阔。体育锻炼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可以对人体先天的自然属性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善,使之适合人体审美的要求。身体是一种表现,因此使审美活动直接与某些体育活动相联,如艺术体操等,这是一种体育和艺术的综合活动。

修饰美化在于对人体本身进行一种扬长避短的补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体貌上的缺憾。修饰主要表现为面容和形体的美化,修饰的美学要求是适度。注意装饰的整体性、自然性,掌握恰到好处的分寸,掩饰不足,展示风采,就会使装饰美和人体美融为一体。修饰美化反映了一个人的个性气质、审美趣味和文化修养。在给予自己光彩形象的同时,也会给精神增添无穷的乐趣。人体的修饰美化不仅是美化个人的形象,也是美化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而成为整个社会风貌、时代精神的象征。

古希腊的人体雕塑表现出人类对理想的男女人体的赞美与热爱,人对自身的形体容貌的改造,体现着人对理想的形体容貌的追求。

2.居室与爱好

把环境的范围缩小,就是个体的居住场所。人们对买房、装修的热情之所以经久不衰,就在于这是个体生活质量的浓缩显现,家庭环境的美化已成为人们对生活的起码要求。美化居室的基本原则首先在于实用舒适,人居其间,安详平和,顺心畅怀。其次是布局得当。居室美化要因地制宜,安排合理,疏密有致,陈设精当。再次是审美格调。居室美化取决于主人的个性、爱好、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能力,体现了主人的审美趣味,透露出主人的精神面貌,折射出主人的人生理想。

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的最大不同是人们可以亲自布置,直接美化,自我欣赏。美化居室的最高极致是从设计到制作自己动脑动手,布置成一个舒适、雅致、优美的环境。自行设计和制作可以使自己的居室具有不可重复的风格特征,可以使审美追求尽善尽美,称心如意。而手工劳动又内在地满足着人们审美创造的欲望,通过审美活动可以提高人们实际的动手能力,一件小小的制作,恰到好处的点缀,会使人得到无穷的乐趣。

在闲暇时间进行有益于心身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是人们享受生活的主要部分。因为社会结构分工的原因,专门从事艺术工作的人只是全体社会人员的极少一部分,绝大部分人的爱美天性、艺术活动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的。业余爱好不仅极大地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给人以细致、深刻的情感熏陶,启迪人们对真理的思索和认识。这是从审美的层面对生活的最大享受,也是业余爱好生命力旺盛的根源。

反过来说,是否最大限度地、最高级地享受了生命,主要标志就是看一个人的业余爱好、业余活动。业余爱好完全由自己的兴趣、个性决定,可以使生活丰富多彩,为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琴棋书画能使一个人的情趣高雅,为自己创造出一幅精美的人生画面,使自己成为一位生活的艺术家。不仅能多方面地感受生活的乐趣,而且对生活是一种艺术的感受,因而就越发能感受到快乐。

人生如旅,为生存所迫,百年岁月中人们便如匆匆过客,少有喘息。桑塔耶纳指出,人们“屈从于大地的吝啬和上苍的不仁,正如他屈从于某个人或某种制度一样。当他的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在逃避痛苦和死亡之时,当他的一切行动都受外界的限制而没有喘息之余地,没有余力作自由消遣之时,他就是一个奴隶”桑塔耶纳:《美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9页。。现在,人们有了许多空余时间,如何科学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是享受生活的一个重要课题,对人生具有多方面的意义。

3.谋生到乐生

在闲暇时间锻炼身体,布置居室,发展自己的业余爱好,亲近自然,在艺术创作与欣赏中获得快乐,这些享受生活的方式基本不存在障碍,能否审美地享受生活的顶极在于从工作中发现快乐。

从生存的角度来说,劳动首先是一种谋生的手段。有的工作并不符合自己的个性意愿,有的工作甚至是痛苦的,劳动作为谋生的手段必然残留着不得已而为之的压抑感。在这种人生状态中,审美活动的方式方法就是通往自由的道路。从正面说,可以发现快乐;从反面说,可以消解痛苦。解决了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人生的基本问题。

生活方式包括着劳动方式。劳动既是个人谋生的手段,又是为社会造福的途径。一个人怎样劳动,成为人们评价美丑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衡量人的价值的一个重要标准。审美活动使人能跳出现实的利害网,建立宏观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我们以审美的角度看待自己的职业,职业就成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方式了。再以美感的态度推到人生世相方面,把自己所做的工作当作一种艺术来看待,从中寻求乐趣,就会使工作变得快乐。如马克思所说,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

具有审美心态的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即使没有作出什么丰功伟绩,也会拥有灿烂的生活。因为审美活动具有一种相互性:审美对象是一种类主体的对象,它同欣赏者是对等的。既然对象都是由主体的心境着色的,那我们就可以反其道而为之,当我们在生活工作中境遇不顺、心境不好的时候,就要努力地切断烦恼,以心境为对象改换颜色。如果以审美的心态在职业中找到自我,就能在工作中产生一种自豪的审美情绪,在劳动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不仅能从工作中发现人生乐趣,而且能从中创造人生乐趣,从而在自己的工作中营造一种和谐生动的审美氛围。这是拥有审美心态的人的处世之乐。

人生在世,什么事情都可能碰到,因为这是现实存在的丰富的生活内容。如果没有这些内容,生活反倒是干巴巴的了。对于我们来说,生活的酸甜苦辣,工作的繁难苦累,都各有滋味,只要我们拥有审美的心态和审美的目光,所有的一切都会成为我们享受的对象。朱光潜先生提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较广义的艺术,每个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而人生的艺术化就是人生的情趣化,因为艺术是情趣的表现,而情趣的根源就在人生,艺术的生活也就是情趣丰富的生活。“人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情趣丰富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有趣味,而且到处寻求享受这种趣味。一种是情趣枯竭的,对于许多事物都觉得没有趣味,也不去寻求趣味,只终日拼命和蝇蛆在一块争温饱。后者是俗人,前者就是艺术家。”朱光潜:《谈美·谈文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第27页。这里所说的“艺术家”是广义的,是指知道生活的人,是觉得生活有趣味的人,是能欣赏生活的人。艺术家对于生活中的一切总是处于欣赏的状态,用欣赏的眼光去看,生活就会充满情趣。

刻苦学习、紧张工作、尽情享乐,使三者达到统一,是当代人追求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和委靡不振、封闭落后是相对的:生活态度是高昂的,催人振奋进取;生活节奏紧张,富于变化;生活环境是开放的,能够容纳外来的信息和刺激,并做出灵敏的反应和灵活的调整;生活内容是多元的,注重物质又不贬抑精神,注重精神又不企图超脱物质,是在物质的可能限度内的享乐,是文化精神的永不满足。是紧张认真地工作,轻松愉快地休息,毫无拘束的精神舒展等诸方面因素的和谐统一。

人不只是生存着,还欣赏着和创造着。不仅能适应环境,还能欣赏周围世界的美,获得生活的享受、生活的情趣与生命的追求,从美好的事物中获得精神支柱,从而创造出美好的人生。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人生是表演,也是奋斗。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欣赏是对别人人生意义的真诚肯定,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一种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修养。只要我们敞开胸襟,我们就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会因为有了欣赏而变得更加美丽。

日常生活因为它的劳累、繁琐甚至是烦心,所以人们往往忽略了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品格。换言之,欣赏自然美、艺术美是人们乐于接受的,而把生活本身也当作审美对象,其实并不容易。因此,以审美的心态来生活,是社会美鉴赏的根本。

(二)天人合一

自然是人的生活的一部分,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自然界使人们享受到了一种自由自在的快乐。回归自然,享受生活乐趣,是人生的重要内容。

1.陶养心性

大地养育了人类,它以博大的情怀与深远的韵致成为人们心灵的家园。

自然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在本质上是和谐、均衡和统一的,使人们能够从中体验到一种和谐有序的自然美。彭加勒指出,科学家研究自然是由于自然之美引起的愉悦,他们醉心于科学研究是对宇宙和谐之美意义的寻求。和谐的宇宙影响着我们的心灵,“大自然把人带到宇宙这个生命大会场里,让他不仅来观赏这全部宇宙壮观,而且还热烈地参加其中的竞赛,它就不是把人当作一种卑微的动物;从生命一开始,大自然就向我们人类心灵里灌注进去一种不可克服的永恒的爱,即对于凡是真正伟大的,比我们自己更神圣的东西的爱”朗吉弩斯:《论崇高》,《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48~49页。

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心灵世界发生着各种关系。“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李白:《李太白全集》,下册,中华书局,1979年,第1292页。以荷花来说,六月盛夏,暑热无比,莲池藕塘之畔,乃是避暑胜地。江南古时有一风俗,以阴历六月二十四日为“荷花生日”,是日男女老少,皆以赏荷为趣。古时有一则并蒂莲的传说:金代大名府有一对相爱的青年男女,愿结终身之好,然浊世难容,终投河塘殉情。其年荷花盛开,皆为并蒂。从此,人们把并蒂莲视为情侣之化身。宋人周濂溪的《爱莲说》称“莲,花之君子也”。之所以成为君子,在于“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黑格尔指出,在对一片自然风景的观照里,“在这种万象纷呈之中却现出一种愉快的动人的外在和谐,引人入胜。……自然美还由于感发心情和契合心情而得到一种特性”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70页。。当恩格斯面对着海边的美景时,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你的一切忧思,一切关于人世间的敌人及其阴谋狡计的回忆,就会烟消云散,你就会熔化在自由的无限的精神的骄傲意识中。”恩格斯:《风景》,《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第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0年,第394页。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大凡风景优美的名山都为佛教所占领,“自古名山僧占多”。佛教讲究静心、养性,佛教徒们选择林木葱郁、环境优美的深山修行,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清代散文家方苞在《游雁荡山记》中指出:“凡山川之明媚者,能使游者欣然而乐。”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的影响,中国美学注重自然与人格的融会。自然山水以其风貌感染着人,是与人情感气质可以互相沟通的对象。自然事物以其自在形式和可亲内容昭示着人与人之间应有的关系,合家纳凉赏月看似小事,其实可以增强人伦的亲和力。我国古代的艺术教育,除了重视艺术技巧外,还非常重视自然和社会的熏陶。它不仅要培养艺术家的才能,而且要培养艺术家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培养他们的情趣和情操。中国画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信条,也是一种结合技术训练的美感体悟。与山川相处,以之为师,再加以内心体验,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从而才能写出山川之神韵。

清代画论家方熏所说的“云霞荡胸襟,花竹怡情性”,指出山水可以给人以阴柔阳刚的熏陶。我们游览风景名胜,都喜爱登高远眺。我国名山胜水的风景点及古典园林艺术的构思立意也每每在高处设有亭台楼阁,以供游人凭栏远望,各名山之巅均建有看日出、观云海的观赏点。湖南的岳阳楼,湖北武昌的黄鹤楼,安徽马鞍山采石矶的太白楼,江苏镇江北固山的多锦楼,被人们称为长江四大名楼。登高远望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审美内容。

首先,它给游览者以无限空间的感受。空间感是自然本身的属性,在天地万物中生活的人们自古就对这广阔的天地作过仔细的观察,寄寓丰富的情感,王羲之在《兰亭集序》中说:“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攀登到某一风景区的最高点,会有“一览众山小”,“天地入胸臆”的感觉。空间是人的活动的场所,人只有在一定的空间里,才能感到是自由的。自然山水的自由空间给人一种解放感,费尔巴哈说:我们在户外和室内判若两人;狭窄的地方压迫着心头,广阔的地方舒展它们。哪里没有活动的广阔空间,哪里便没有对活动的渴望,至少没有真正对活动的渴望。一定的空间还能够表达人的一定的情感。如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王之涣的名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得越高,看得越远,所欣赏的景色也愈加丰富。

其次,登高望远还能增加对自然美感受的多样性。王维的诗写道:“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我们在高处看到的廓外青山、天外流水因为间隔着相当的距离,加上田野水气的蒸腾,远望如隔烟云薄雾,若有若无,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轻纱。宋画家郭照说过:“山以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云雾缭绕给大自然增添了神采和生气,这种烟水迷离的景象最能产生朦胧美。山无云不灵,山间的云海大气磅礴,使人想起杜甫的名句“荡胸生层云”,在层云动荡翻涌之下人的胸襟气度也不觉地浩荡开阔起来,使人有一种俯仰今古、吞吐宇宙的气概。

2.旅游快乐

在业余生活中,旅游是一项极具吸引力的活动。旅游是拥抱自然的活动,能使人得到一种完全忘我与山水融为一体的乐趣。旅游同时也是文化享受,用艺术的精神融自然界变化万端的形象于脑海,使我们扩大视野、开阔胸襟,挣脱生活中欲念功名的束缚,得到一种畅心悦神的美感,在自然的和谐魅力中使心灵得以陶冶升华。

自然风景区的发现与开辟,是前人审美实践的比较和选择的结果,他们的审美意识转化为社会的审美意识,于是社会开辟了一个个的自然风景区,这些风景区就会成为一般大众欣赏自然美的对象。共同的审美意识使自然美欣赏趋于社会性定向,反映了社会审美意识对于个人审美意识的制约和支配。在此基础上,人们对自然美欣赏活动的个人选择性应得到加强。其实,山野间处处充满了情趣。

山水美景多有历史文化意义蕴含其中,使旅游活动掺入了越来越多的文化体验的成分。自然景物经过人的创造性努力后转化成为景观,人们的旅游也注重风景区的文化内涵。文化体验是指人们对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体验。这种体验,在自然美的欣赏过程中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其一是物质文化的体验。人文景物是人的创造力的结晶和升华,它以蕴藏着的科学、艺术与历史价值引起旅游者的惊讶、赞美和崇敬,诸如悬空寺、石窟雕刻等。名胜古迹除了自然风景,还有斑驳的石碑、苍劲的崖刻以及古朴的佛塔寺院等,这些已经成为自然风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之美外加历史文化的物质存在。这些历史的文化遗迹给自然风景增添了历史的色彩,使风景具有了时间的立体性,这种文化的体验有着深化自然美欣赏的作用。其二是语言符号的文化体验。人文景观中凝结着先民的艺术成果,透过它们可以了解人类艺术史与社会历史的真实画卷。景区的典故、传说、来历、名称,像“试剑石”、“阿诗玛”等等,都是通过口传和文字保留下来的文化,这些自然美已经不是原来的野性状态,它们或是对自然景物形式美的一种概括,或是一种比喻,或是一种象征。使人们从观赏开始,继而进入体验文字性符号意义的定向联想的审美活动。其三,风俗民情、服饰歌舞、历史传统、宗教礼仪等,同样构成了风景文化内涵的重要部分。这些内容,都使人们在旅游中获得了自然之美与文化之美的双重体验及综合感受。

3.优化环境

美的环境符合自然本性、符合人性、符合审美特性,能使人们松弛紧张的神经,消除疲劳,使人们身心愉快、精神焕发,稳定生产情绪和激发劳动热情。由此人们开始向往清洁的环境、新鲜清香的空气、嫩绿苍翠的树木、悦耳的鸟啭虫鸣,怀念那充满了生命力而又柔和恬静的绿色的诗的境界。就是居室,也还要满足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渴望,当以画幅当山水,以盆景当苑囿,为自己营造一个富有自然情趣的居室环境。当代城市建设中绿地的设置,表现了人们心中的渴求与无奈。

大自然是一个可亲可近的审美对象,对大自然的欣赏与亲近是人生之必需,美丽的自然就是我们的教师,对我们的气质情趣给予巨大的熏陶影响。接受大自然的沐浴,领略大自然的风光,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开阔眼界,从中感受无限的情趣,增进身心健康,充实精神生活。启迪人们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进而升华为一种超越自我的奋斗精神,从而在有限的自我存在时空中实现自我的无限价值。

(三)诉诸心灵

艺术创作者综合运用多种思维把自己心灵活动的成果外化为可以直观的感性具体的艺术形象,艺术作品是创造主体经过心灵化了的物态存在,“它一方面是感性的,另一方面却基本上是诉之于心灵的,心灵也受它感动,从它得到某种满足”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4页。

1.精神产品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是意识形态的表现之一,这里有两点需要区别:其一,艺术反映的并非是一切现实,而是经过主体所理解和体验的那部分现实。艺术创作具有强烈的个性色彩,具有不可重复的独特性和独创性。其二,人所意识到的现实,其反映并不一定是艺术,因为各种社会意识形态,比如历史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学以及各种各样的百科全书、日用大全,都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它们并不是艺术。艺术的反映在于审美地反映。

艺术作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是最具有审美价值的审美客体,它以精巧完善的形式表现了社会人生有价值的内容,是人的思想情感、精神心灵的最集中、最全面的反映,因而也就得到了人们的格外喜爱。艺术作品是艺术家创造出来的精神产品,它与其他劳动及产品的区别在于生产方式和产品目的。

第一,艺术创作离不开物质,建筑用的土木、雕塑用的石头,作为音乐手段的音响和作为文学媒介的语言都是物质。区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主要看是通过物质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还是通过精神生产活动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他是自然的奴隶,因为他必须用人世间的材料来进行工作,才能使人理解;同时他又是自然的主宰,因为他使这种人世间的材料服从他的较高的意旨,并且为这较高的意旨服务。”1

第二,区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不在于产品的存在形式而在于它的目的。艺术是为了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产品,是艺术家根据自己的观念创造出来的自然。画中的苹果不能吃,雕塑的奔马不能骑。艺术作品并不直接满足人的物质使用需要和直接的实用目的,而在于给人以现实生活中难以获得的最为纯粹的美的愉悦和享受。人所创造的任何精神产品,必然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共享。精神产品的共享并不会导致它被实在性地分割,不仅不会减少其价值反而由于共享中的交往而会带来个体所分享价值的增加。所以艺术产品虽然表现为物态化的客观存在,但并不等于同物质产品。

第三,精神产品的享受也表现为多种形式,这既和物质条件、心理需要有关,也和艺术形态的丰富有关。

我们以具体的盆景欣赏为例来看:

自然美景以其万千气象令人喜爱。芭蕉夜雨、清韵可听,月移花影、形态优美,生活中能够拥有四时不谢之花,终年常青之树真是一件幸事。于是人们通过精密构思和艺术安排,把大自然的美景集中于庭院之中,使人与自然朝夕相处。古松疏竹,鲜花茂木,景随步移,曲折多变。但是庭院园林需要一定条件,那么再往小看,植物花卉是大自然的英华,如果移土入盆,就是一种美化生活的很好的观赏品,于是,我们的先辈早在东汉时期就有盆栽了。盆景创始于我国,这是中国人艺术享受的一大发明。

人不仅能领略绚丽的大自然,也能以自己的智慧和情感来再现大自然。人以其巧心,利用树桩秀石把大自然的风光浓缩于一盆之中。它是诗,却寓意于丘壑林泉之中;它是画,却四时多变。水石盆景,小巧玲珑的一峰一滩,秀雅精致,使人想到青山绿水、异石奇峰;树桩盆景那一木一根,千奇百怪,枝干参差虺结、屈曲蟠龙,神似那挺拔的古柏、凌霄的老松。再配以微缩之亭台楼榭,意境深幽,耐人寻味。

盆景创作的关键在于提炼。盆景根据诗画的启示,讲究意在笔先,经营位置,使塑造的盆景富有诗情画意,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各具独特的风格。花卉盆景虽只一枝一干、一花一叶,但它用以一当十的概括,使人领略到大千世界的自然之美。要是盆景仅仅是把自然景物缩小,兼收并蓄,显然不会受人欢迎,因为它只不过是把实物缩小了而已,与模型无异,而模型不是盆景艺术品。盆景不是自然景物在盆中的简单再现,而是大自然神姿的缩写,出自人的匠心、人的情感。“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4页。

盆景艺术的创作和欣赏寄寓着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理解。人们把大自然浓缩,置于案头,再把浓缩的景致通过想象放大,“寸树居然归古茂,尺泓犹得起波澜”徐晓白:《盆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年,第233页。,仿佛自己也置身其间,在意与象的虚实相生之中享受审美的意趣。于是足不出户便可泛舟于峡江之中,避暑于茂林清荫之下,令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所谓雅人清供,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杜夫海纳指出:“艺术的特点就在于它的意义全部投入感性之中,感性在表现意义时非但不逐渐减弱和消失,相反,它变得更加强烈,更加光芒四射。”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128页。

2.寓教于乐

尽管艺术对于社会、历史的反映常常是曲折而复杂的,但它绝非超社会、超历史的纯粹精神活动的产物。社会生活既然是一个广泛的体系,艺术反映必然是一个包含着多元化价值导向的综合体系。除了审美价值之外,其他哲学的宗教的、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思想的、伦理的道德的等等众多的价值在根本上是与艺术的审美基本特性分不开的。在具体的艺术品中,以审美价值为核心,其他各种价值形态各有侧重而已。恩斯特·卡西尔指出,在任何一部真正的、伟大的艺术品中,我们都一定要经历人类情感的全域。

艺术表现了复杂交织的世界,以特殊的审美方式折射这些关系。另一方面,处在艺术内容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显示出审美的方面。艺术把审美价值与多种价值形态交融在一起,是审美价值的特殊形式。观赏艺术品,必然会受到道德的、科学的、哲学的、政治的种种影响,但这是夹杂在审美享受当中发生的,与审美享受融为一体,也是构成艺术享受的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艺术审美鉴赏可以在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中达到多种目的。

朗吉弩斯认为,一篇文章的思想和文词是相互依存的,美的文词就是思想的光辉。而贺拉修斯则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论点:“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快感,同时对生活有帮助。……寓教于乐,既劝谕读者,又使他喜爱,才能符合众望。”贺拉修斯:《诗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第155页。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谈到优秀诗人的时候说:这是指导人们对于生活抱着高贵的观念,抱着高尚的感觉方式的领袖:在阅读他们的作品时,我们就养成了厌恶一切虚伪和恶劣的东西,了解一切善和美的事物的魅惑力,爱好一切高贵东西的习惯,读了它们以后,我们自己也变得更好起来、善良起来、高尚起来。审美欣赏也在于塑造人的美的灵魂。

艺术欣赏活动“寓教于乐”的特点在于以审美的方式认识世界,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获得美感。优秀的艺术作品总是把艺术家的思想倾向、审美判断和评价、感情等,有机地融化在能够激起人们美感愉悦的美的内容和形式之中。正如库申所说,真正的艺术家善于打动心弦,而不愿眩惑五官;他描写美在于激发我们的情感;如果做到把情感提升为热情,他就获得艺术上最大的成功。这就决定了欣赏活动中的教育性和愉悦性的统一关系。

3.潜移默化

人们观赏艺术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审美享受,读《红楼梦》并非因为它是封建社会末期的百科全书。鉴赏主体是在审美的愉悦中加深了对世界的认识,寻找到了生命的深处源泉,实现了道德的净化与灵魂的升华。在美感愉悦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审美鉴赏过程结束后,艺术品对接受主体的心灵有巨大的影响和提高,这种心理效应把接受主体带入新的境地,使得一些新的思维联系通道仿佛在突然之间被打通了,一种从来没有经验过和思索过的人生感受突然发生于脑际,强烈地撼动了欣赏者,使欣赏者有豁然贯通的顿悟之感。苏珊·朗格认为,“艺术是通过幻想,交流和沟通生命的情感与艺术意味,它在知觉过程中把人的心意诸力激活,使其丰富、充实、秩序化”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第466页。

艺术的魅力在于其与个体的人生志趣休戚相关。艺术通过审美理想来改造人们的灵魂,使人有更高级的人生体验、人生境界和审美追求。立足于人生应当美化和高尚化的观点,对生活进行反思,以艺术观赏的态度来看待生活,多一些孤独的冥想和沉静的玩味,从而达到对生活的超越。使我们在审美的感受和体验之中,一方面导向思维、概念和真理的认知,一方面又导向情感、意志和行动实践。马尔库塞说:“艺术不能改变世界,但是,它能够致力于变革男人和女人的意识和冲动,而这些男人和女人是能够改变世界的。”马尔库塞:《审美之维》,三联书店,1989年,第229页。艺术对人的解放作用体现在通过改变审美者的心理世界来推进社会的变革。艺术的无形阶梯就是这样地把我们引向更高的境界,引导我们超越现实生活,追求理想的、充实高尚的生活。列宁在逝世前还要听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那已是一种激活生命的灵魂需要。

作为一种特殊的享受,艺术鉴赏中的如痴如醉使其高于一般的精神享受。艺术以完善凝练的形式保存记录了人类丰富复杂的生活经验,表现了转瞬即逝的心理流动过程,表达出人类各种各样的趣味和理想。一部艺术史就是人类审美心理的发展史,一部社会审美趣味的流变史,一幅人类审美理想的丰富生动的形象画卷。所以人们说,如果没有哲学,人类决不会如此神圣;如果没有科学,人类决不会如此强大;如果没有历史,人类决不会如此深沉;如果没有艺术,人类决不会如此美好,人类的情感决不会如此丰富,人类的生活决不会如此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