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经理面试攻略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前言

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找工作,对应届生来说,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上了那么多年的学,学过那么多课程,所有的努力,所有的憧憬,最后都汇集到了一个点:找一份好工作。

在资本和国家的力推下,互联网产业越来越火爆,无论是优厚的入行薪水、良好的职业前景,还是舒适的企业文化,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切地投身其中。而要想进入BAT等国内顶级互联网公司却是难上加难。以阿里巴巴2015年暑期实习内推为例,总共有接近14万人参与,但录取人数仅为300出头,录取比例低至0.2%。而产品经理岗位,技术门槛低,薪水和前景都很不错,又处于团队的核心位置,更是吸引了各大高校不同专业的同学积极参与,而校招产品经理岗位数量又比较有限,可谓是僧多粥少,竞争形势非常严峻。

除了竞争压力巨大之外,由于产品经理岗位没有完全相关的专业设置和清晰的学习路径,绝大部分产品经理岗位求职者都是半路出家,因此非常多的产品新人感到十分困惑:产品经理,到底要求具备哪些能力?到底该做些什么,才能找到一份好的产品实习工作?产品经理的面试题和笔试题到底该怎么回答?大家的问题如此之多,心情如此急切,所有的苦恼都写在脸上。

而互联网企业的迭代速度快,员工流动大,员工年龄普遍年轻化,所以要求产品经理要有极强的学习能力、沟通能力、项目管控能力、行业格局分析能力,这使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没有用过几百个APP或者不具备很多产品点子是不可能的。

总言之:产品经理招得少、要求高,而想成为产品经理的人多、能力强。

在这种供需不匹配的情况下,就产生了一个痛点,这本书就是为解决这个痛点而写的。

本书写作团队的成员全部来自BAT一线,既和很多人一样从校招的刀山火海中一路斩杀过来,对产品经理面试的每一个坑都知根知底,求职经验丰富;又通过大量的项目历练,培养了深厚的产品功力;还参与、组织过较多的校园招聘,熟悉面试官的要求和心理。我们分析了大量指导产品经理面试的产品,如书籍、网站、课程培训,找到了这本书的差异化定位——以真题讲解为核心。为了最佳地呈现内容架构,我们对书籍目录修改近10版。我们收集了几百道覆盖近20家互联网企业的产品经理笔试、面试考题,对每道题的解析都修改3次以上。我们把自己所有的经验和能力融入本书,竭力解决产品经理面试的三大问题:第一,各类型的产品经理笔/面试真题,该如何分析和解答?第二,有针对性的产品简历,该如何撰写?第三,产品经理笔/面试,还有哪些必知的求职技巧和准备方法?

求职本没有捷径,但掌握先进的方法论能让你获得最大的成长加速度。我们能帮你打造有针对性的产品简历,准备优质的个人产品作品,能让你对产品经理笔试胸有成竹,能用更加清晰的思路、更严谨的分析来打动面试官,在走好产品经理面试实质性的每一步后,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完美Offer。假如你能因本书而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过上更幸福的生活,那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

读者对象

本书主要适合以下的读者:

1)想做产品经理的在校应届生。

2)想转行做产品经理的在职人员。

3)想从事互联网产业中各种非技术岗位的同学。

4)产品经理爱好者。

如何阅读本书

第1章讲产品经理求职的入门知识。

第2章讲简历撰写,通过理论和案例来帮助大家打造一份针对性极强的产品类简历。

第3章讲产品作品准备,一份好作品会让你的求职之路更加顺畅。

第4章讲笔/面试技巧,帮助你掌握笔试考点,抓住群面关键,理解面试官心理。

第7~11章是本书的核心,对70多道全真、高频的产品笔/面试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答,帮助你用更严谨的分析、更清晰的思路、更高效的表达来赢得面试官的心,走出自己的产品求职大道。

具体而言,假如你离找工作还有半年到一年的时间,那你很幸运,可以慢慢地通读全书,可以慢慢思考70多道题目,在广泛的实践中收获接地气的产品思维和漂亮的产品简历;假如你离找工作还有3个月左右的时间,那就为自己打造几份优质的产品作品,集中精力反复修改简历,去做一份实习工作,然后把所有的产品题都认真思考一遍;假如你离找工作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那就选择20道经常考的产品类笔/面试题,认真分析,细致总结,给出自己饱满而又充满逻辑的答案;假如你明后天就要去面试了,那就赶紧翻看一下目标公司往年的题目,再认真分析一下面试部门的产品和相关竞品吧。

刚开始总是有些困难,但只要坚定目标,所有的用心和努力都会让你有所成长。

致谢

首先要感谢本书写作团队的所有成员,森煌的工作总是完成得又快又好,崔大人总是聪明又睿智,齐桉是一枚有追求、有范儿的“小鲜肉”,谷老师的才华和责任感俱佳,虫姐的产品经验充沛又厚实,当然还有业旭的坚决执行和热情付出,大家一起完成了一件很棒的工作。

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公司的编辑杨福川和姜影两位老师,你们的信任给了我们创作的自由,你们的鼓励给了我们写作的信心,你们的修改让书籍更优秀。

感谢所有参与本书写作的人,负责前期项目调研的有曹祯、曹畅、吴喆、钰骁、李阳,负责产品总监采访的有玉静、忆晨、晓磊等同学。

作者

杭州·蚂蚁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