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言为心声,闻声识人(4)
(7)语气凝重深沉的人
如果是男性,他们大多思想比较成熟,具有很强的责任心。一般来说,他们的学识都很高,对世道人心的把握很熟练,但由于性情耿直,而使自己在事业上不是很得志。他们通常自尊心强,争强好胜,什么都要争争。
(8)经常唉声叹气的人
这类人心里比较自卑,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正确地面对失败。在失败过后,往往沮丧颓废,甚至一蹶不振。这类人经常抱怨自己的不幸,但又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经常把失败的原因归结到外界因素上,以此来安慰自己。
(9)语气圆通和缓的人
这种人心地善良,性情开朗,为人豁达,待人热情、真诚,具有同情心和包容心。在交际方面,能够八面玲珑,不太容易得罪人。此外,他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不是很强,但一般会持理解的态度。
(10)语气浮躁的人
这种人往往脾气暴躁、易怒。做事鲁莽,容易感情用事,同时又缺乏周密的思考,缺乏耐性,急于求成,很难成就什么大事。
8、听“脚步声”看透人
据英国心理学家莫里斯研究发现:人体中越是远离大脑的部位,其可信度越大。据这一研究推断,脸离大脑中枢最近而最不诚实,所以,人们都在借一颦一笑来撒谎。再往下看,手位于人体的中间偏下,诚实度也算中庸,人们有时也在利用它说谎。可是脚离大脑最远,它比脸、手诚实得多。绝大多数人往往忽略这个部位,于是,我们听“脚步声”便能够识人。
在文学里经常用轻、重、缓、急、稳、沉、乱等来描写人的脚步声,其实这也正是通过这些来描述人的内心或稳定或失衡,或安详或失措,或恬静或急躁的状态。人的心情不同,走路的姿势也就不同,脚步声也就会有所不同。脚步声犹如一支美妙的乐曲,是为情绪打拍子的,如同舞场的旋律。“春风得意马蹄疾”是一种快旋律的轻节奏。“暴跳如雷”是另一种节奏。
脚步声除反映人的情绪外,还可以反映人的性格品质。
(1)如果一个端庄秀美的女子走起路来匆匆忙忙,脚步重且乱,就可断定这位姑娘一定是个性格开朗、心直口快、不留心眼的痛快人。
(2)如果看上去五大三粗,走起路来却小心翼翼,这样的人一定是外粗内细,外刚内柔的精明人。这种人做事经常以豪放的外表来掩盖严密的章法,经常叫人捉摸不透。所以,在与这类人打交道时,我们一定要加小心。
(3)如果有人一坐下来就跷起二郎腿,表明他怀有不服输的对抗意识。若是女性大胆地跷起二郎腿,则表示她怀有想要显示自己的强烈欲望,同时也表示她对自己的容貌有足够的信心,希望借此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4)站着的时候,脚往往朝着主体心中惦念的或追求的方向或事物。譬如,有三个男人站在一起,旁边站着一位非常漂亮的女孩,表面看来他们在专心交淡,但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每个人都有一个脚的方向对着女孩。也就是说,他们的内心都在关注着她。他们想用专心致志的假面具来掩饰自己内心的真情,但他们的脚语却把各自的秘密泄露了。
人的脚就如同人的指纹一样,每个人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脚步声。所以,细心留心你身边的脚步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知道这个人究竟想要什么或是有什么想法。
9、口头语能听出性格
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绝大多数人都有使用口头语的习惯。这种口头语言是由于习惯而逐渐形成的,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往往就是这些口头语体现了说话人的真实心理和个性特点,所以,只要留心就可以从一个人的口头语言中窥见这个人的内心世界。
(1)“说真的,老实说,的确,不骗你”
这种人在说这话之前有一种担心对方误解自己的心理,性格有些急躁,内心常有不平,希望别人能够相信自己。
(2)“果然”
一般来说,经常连续使用“果然”的人,大多强调个人主张,自以为是。
(3)喜欢说“另外”、“还有”的人
这种人思维比较敏捷,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心,喜欢参与各种各样的事情,但做事容易厌倦,只凭一时的热情,往往不能坚持到底,不能善始善终。这类人的思想很前卫,富于创新,经常有一些别出心裁的创意,让人耳目一新。
(4)“啊、呀、这个、这个、嗯”
经常使用这些词的人,一般会有两种人,一是他们词汇少,反应比较迟钝,在说话时利用口头语作为间歇而形成习惯。二是,一些领导往往会在发言时,用这些话来显示领导风范。
(5)“其实”
这类人经常用“其实”来转移一下话题,他们往往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希望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他们大多比较任性和倔强,并且多少还有点自负。
(6)“听说、据说、听人说”
经常使用此类用语的人,他们往往是在给自己的说话留有余地。这种人一般处事比较圆滑,虽见多识广,但是决断力却不够。
(7)“最后怎么样怎么样”
这类人大多是潜在欲望未能得到满足。
(8)“但是,不过”
这类人一般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后,遭到别人的攻击,这时常常用“但是”一词作为转折,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明这种人有些任性。“但是”语是为保护自己而使用的,也反映了温和的特点,它说得委婉、没有断然的意味。从事人力资源的人经常使用这样的词语,往往是先赞扬然后再批评。
(9)“应该、必须、必定会”
经常使用这些话语的人,一般自信心极强,往往以“家长”的身份来告诉你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表面上显得很理智、冷静。但是,如果“应该”说得过多,则加重了自己不肯定的想法。大多担任领导职务的人,易有此类口头语。
(10)“确实如此”
经常使用这个词的人,大多都浅薄无知,经常跟在别人的后面随声附和,常常自以为是。
(11)“可能是吧、或许是吧、大概是吧”
说这种口头语的人,一般比较圆滑,很少发表自己的观点,他们一般对他人的观点也很少评论,通常不会将内心的想法完全暴露出来。遇事沉着、冷静,所以,工作和人际关系都不错。
(12)“反正”
经常说这类话的人,一般是悲观主义者。他们说话喜欢用否定的语气,往往给人一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在尚未行动前,就满脑子的“反正干了也白干”、“反正……”等消极思想,结果自然是放弃。
(13)“那时要是这样做就好了”
经常说这样话的人,往往是“马后炮”,事情发生以后才知道究竟该如何去做,对自己先前的决定后悔不已。遇到相同的事情时,总是拖拖拉拉,缺乏行动力。
(14)“想当年……”的人
这类人一般对现在的境遇非常不满,经常在比自己资历浅的人面前大谈特谈,向人叙述着自己昔日的丰功伟绩。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人往往是些不折不扣的失败者,想借昔日的生活或想像来告慰现实中自己悲惨的境遇,以忘却现实的残酷。
(15)“绝对”、“百分之百”、“肯定”、“不可能”
经常使用这类词语的人,比较武断,不是太缺乏自知之明,就是自知之明太强烈了。他们往往在与人争执的时候,为了维护自己所谓的尊严,常常会不断地用“绝对”等词进行保证。
(16)“我只告诉你”
经常说这种话的人,往往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经常是自己不想告诉别人,可又想告诉别人,但是又怕走漏消息,只好不断地强调这个秘密,我只告诉你,千万不要让别人知道。这样做的目的有二:第一,以这种方式,讨好他人;第二,向他人炫耀自己知道这个秘密。实际上,像这种轻易泄露秘密的人,是不会获得他人信任的。
(17)“我早就知道了”
经常使用“我早就知道了”的人,有表现自己的强烈欲望,在谈话中常常争论自己是主角,用这句话来说明自己知识面比较广,自己什么都知道。但对他人而言却缺少耐性,不是一个合格的听众。
如果想通过口头语言更好地观察、了解和认识一个人,则需要在生活和与人交往中仔细揣摩和分析,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