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口才就是人生(3)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种流派、各种思想主要是靠口语来表达的。通过这些表达,人们才知道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各家思想;也是在他们的互相探讨、辩论中,我们才汲取了各种学派的精髓。
齐国的上卿淳于髡是个很有本事的人,邹忌当了相国,他很不服气,想来想去,便主动上门找邹忌“交流思想”:“我有个志向,愿在相国面前披露,不知可否?”
“只管讲来,我洗耳恭听。”邹忌说。
“儿离不开娘,妻离不开夫。”
“你的意思我明白了,我不敢离开君王一步。”
“削棘木为车轴,再涂上一层猪油,特别滑溜而且坚固耐用。如果把它安在方眼里,那么就会运转不灵。”
“承蒙您的教诲,我不敢不顺着人情去做事。”
“弓箭虽用胶胶住,有时也会脱节;众多的河流奔向海洋,最终要汇在一起。”
“是的,我不敢不亲附万民。”
“狐狸皮袄虽破,不能用黄狗皮去补漏洞。”
“您说得很对,在择用贤才的时候,不能让那些不怎么样的人混在其间。”
“车的辐条和车轱辘如果分寸不合,就不能成为一辆车;琴瑟的弦如果不分粗细缓急,就不能奏出悦耳的音律。”
“我恭敬承命,今后一定要修明法令来监督那些贪官污吏,使他们不得危害百姓。”
面对邹忌的回答,淳于髡再也无话可说,再三拜谢而辞。他出来后即对人说:“我暗示相国的五条微言大义,他都能逐条应答如流,确是高才,我望尘莫及啊!”
邹忌和淳于髡的这次思想交流,不仅可看出他们彼此的说话水平,对他们双方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对淳于髡来说,通过交流,他从不服到服,到恭敬;对邹忌来说,通过交流,他知道了群众的意见,虚心采纳以施政,使齐国富强。
由此可见,口才在思想交流中起到一种桥梁的作用,是思想交流的工具。
口才有助互相了解
口才是一个人思维本领、认识高度、知识底蕴等的综合表现。在很多情况下,社会、组织对一个人的认识、了解,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认识了解,都是通过说话来实现的。一个人思想怎样、水平如何,听他说话、同他谈话,就可得知。
孔子曾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看人,首先还是要“听其言”,圣人尚且如此,作为一介凡人,我们更应该看一个人的言语了。一个人思想怎样,水平如何,听他说话、同他谈话,就可得知。有时当组织、个人需要尽快认识、了解某人时,听其说话、同其谈话,则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所谓“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也是在“谈”了之后才有的感受。
子路、颜渊都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要了解他的学生,对他们说:“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呢?”子路便说:“我愿意把车马、衣服、皮裘和朋友共同穿用,直到破烂,我没有丝毫怨恨。”颜渊则说:“我愿意不夸张自己的好处,也不表白自己的功劳。”而子路和颜渊也想了解孔子,便说道:“希望听到老师的志向。”孔子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有一次,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陪着孔子坐,孔子说:“平常你们总说不了解我,假若有人要了解你们,那你们怎么办呢?”四位学生争先恐后地打开了话匣子,滔滔不绝地讲起来。等子路、冉有、公西华走后,曾皙特地留下来问老师:“他们三位的话怎么样?”孔子说:“也不过是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又问:“那您为什么对子路微笑呢?”孔子说:“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在孔子看来,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子路的话一点也不谦逊,所以要笑笑他。孔子对四位学生的了解,就是从他们各自的谈话中得知的,因此他对每一个都作出了评价。如他针对公西华所说“自己本领有限,只能做一个小司仪者”而评价说:“公西华如果只能做个小司仪者,谁能够做大司仪者呢?”
秦末,奇才韩信因不为楚霸王项羽所重用,于是,不远千里入蜀投奔汉王刘邦,以酬凌云壮志。但因未能与刘邦谋面,也不得重用,仅被安排做了一个管理粮食的小官吏。韩信意冷心寒,毅然决定逃出蜀境。丞相萧何识其才,将韩信追回,力荐给刘邦。刘邦无奈,只好召见他:“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满腹经纶终有见天日之机会。韩信向刘邦分析了楚汉之间的形势,将刘邦所占之优势及西楚潜在的危机条理分明地进行了阐述,言之凿凿,头头是道。刘邦听罢,连连点头称好。于是,拜韩信为大将,言听计从,终于成就了汉朝大业。
一代绘画大师徐悲鸿,于1916年报考复旦大学,校长在召见新生时,对他的谈吐感触颇深,特加勉励,并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给予徐悲鸿诸多帮助。1920年,徐悲鸿留学法国,在一次茶话会上,他意外地结识了法国当代著名的绘画大家达仰·布佛莱先生。突闻其名,如雷贯耳。徐悲鸿当即说道:“先生!我很盼望能得到您的教诲。”虽然仅仅一句简单的话,却让达仰深感这位中国青年的朴实诚恳,立即将自己画室的地址告诉了徐悲鸿,并嘱咐其每个星期天的早晨到自己画室去。在第一个周末的早晨,徐悲鸿如约而至。他同达仰先生谈起了自己的追求和信心。达仰很喜欢徐悲鸿所述的一切,听得津津有味,竟忘记自己已近古稀之年,同徐悲鸿谈起了50年前的往事。一来一往,二人成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交。由于达仰的教导,徐悲鸿的学识、画技得到了很大提高。
徐悲鸿不但善言,而且善听,他可以从别人的言语中认识、了解别人。1931年,徐悲鸿来到南昌。这一消息传遍了南昌的大街小巷。闻讯赶来求教的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当时,正处于困境,且赋闲在家的画家傅抱石得知此事,也前来拜见徐悲鸿。由于宾客满堂,徐悲鸿仅与他简单地聊了几句,即约他晚上再叙。当晚,徐悲鸿与傅抱石促膝长谈,俨然两位久未蒙面的老朋友。交谈中,傅抱石的才华令徐悲鸿惊叹不已。之后,徐悲鸿找到自己的老友,时任江西省主席的熊式辉,竭力向其推荐傅抱石,希望他能送傅抱石这样难得的人才出国留学深造。傅抱石后来成为画坛“千里马”是与徐悲鸿这位伯乐分不开的。
口才不是与生俱来的
总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没有口才是因为没有那个天性。“我生来就不会说话。”这倒是一句实话,人刚刚出生只会哭,不会说话,但当大家听到他说这句话时已发现他说错了,因为他已经会说话了。
“会”和“能”的差别只是训练,一个具有说话能力而说自己“不会说话”的人,正是用这句借口为自己的“懒于训练口才”打掩护。
我们没有理由不提升自己的口才,因为在社交生活中,无处不在要求我们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人们发现,要想在社交中获得成功,除了自身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健谈的能力,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观点以及自我宣传和把自己的观点“兜售”给别人的能力。一个人想要成为社交的中心,个性和口才的能力比起外语知识和大学的文凭更为重要。
你也同样有一张嘴,你也同样能“谈笑如鸿儒”,在社交场合取得成功。口才不会与生俱来,也不会从天而降,就像庄稼需要施肥、道路需要整修一样,口才也需要培养。人们曾对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口才进行各种分析,他儿子的话却一语中的:“我的父亲把自己一生中的最宝贵的年华都花在写讲演稿和背讲演稿上了。”
先天不足后天补,积极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先人的经验,你也能成功。
382年出生于雅典的狄里斯可谓是典型的一例。狄里斯在西欧被誉为“历史性的雄辩家”。据说,他天生声音低沉,且呼吸短促,口齿不清,旁人经常听不清他在说些什么。当时,在狄里斯的祖国——古希腊,有很严重的政治纠纷,因此,能言善辩的人便格外受重视,引人注意。尽管狄里斯是一位知识非常渊博、思想十分深邃的人,很擅长分析事理,能预见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的趋势。但是,他认为,自己缺乏说话的技巧,是很容易被时代所淘汰的。于是,他在作了一番周密细致的思索后,准备好了精彩的演讲内容,第一次走上了演讲台。不幸的是,他遭到了可怜的失败,原因就在于他那低沉的声音、肺活量不足和口齿不清,以至于听众根本就无法听清楚他所言何事何物。
但是狄里斯并不灰心,他反而比过去更努力训练自己的说话胆量。他每天跑到海边去对着浪花拍击的岩石放声呐喊;回到家时,又对着镜子观察自己说话的嘴形,做发声练习,一直坚持不辍。
经过这样的几年努力,终于工夫不负有心人,狄里斯再度走上讲台演说时,博得了热烈的喝彩声与掌声,并一举成名,声震遐迩。
世界上没有天生造就的口才家!
毫无疑问,丘吉尔被誉为“世纪的演说家”是当之无愧的。但人们却常常忘了,他是完全靠自学成才的演说家,他原先讲话结结巴巴,口齿不清,根本就不是当演说家的料。他身高仅5.5英尺(约1.65米),没有堂堂的仪表和风度,他那难听的喊叫声不像麦克阿瑟或是马丁·路德·金那样洪亮。丘吉尔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在这方面,他没有优势可言,他在议会下院最初的一场演讲中,讲到一半便跑了下来……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先天不足的条件下,丘吉尔最终拥有举世皆知的雄辩的口才,用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的话说:“丘吉尔动员了英语语言并将它投入了战斗。”那么,在如此差的基础上,他何以获得令人惊奇注目的成功呢?除了刻苦、勤奋、坚持不懈的努力练习外,别无他法。发明大王爱迪生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结晶。”除了先天的品质,后天的刻苦锻炼更为关键。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在实践中磨炼口才,用意志做成功的基石,以汗水浇灌成功的花朵,勤奋的苦练加巧练,就一定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