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州记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灵州与灵武故址再考

灵武古称灵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灵州行政区划几多变迁,疆域范围时有消长,灵州古城址也因河流改道、城镇兴衰、地名更替而变得扑朔迷离、神秘莫测。

2003年3月,吴忠市利通区发现一批唐代墓葬群,随着吕氏夫人墓志铭的出土,古灵州城址再度引起学术界的关注。2004年,笔者与许成先生再次对古灵州城址进行考证。

灵州与灵武的历代沿革

灵州与灵武是西汉时期同时设置的两个县城。灵州在南,灵武在北,它们分别是两个地方、两个名称。后因其建制的变革、隶属关系的变动,两名互易,其位置几经迁移后至唐初合二为一。唐以后,灵州、灵武郡、灵武都督府及西夏时期的灵州、西平府迄元至明,实为一地。这个古灵州城就是唐太宗受降、唐肃宗登基的地方。

灵州沿革过程 汉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始置灵洲县。北魏太延二年(436年)灵洲置薄骨律镇。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年)薄骨律镇改置为灵州,灵州由黄河北迁到黄河南。北魏始建普乐郡,郡治在回乐县,领回乐、鸣沙两县。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536年),东魏、西魏为争夺灵州发生大战,西魏放黄河水灌灵州,灵州城被河水淹毁,5000户居民被迁至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城关)。文帝大统六年(540年),西魏于原地复筑灵州城。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改灵州为灵武郡,下辖回乐、灵武等6县,治所在回乐。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灵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复改灵武郡。至德一载(756年)太子李亨即位灵武南门楼,是为肃宗,改灵武郡为大都督府。开元九年(721年)灵州设朔方节度使。宋咸平五年(1002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攻占灵州,改西平府。西夏定都兴庆府后,复为灵州,置翔庆军司。元仍为灵州。明洪武三年(1370年)置灵州。在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之后的45年中,灵州古城两次被洪水冲毁。宣德三年(1428年)修建的灵州城,就是今天的灵武市城区。民国2年(1913年)灵州改为灵武县。1996年,灵武撤县设市。

灵武沿革 灵武县为西汉时置,因县界有灵武谷而得名,县治在典农城(今宁夏青铜峡邵岗堡西)。东汉时灵武县废。北魏移于汉代浑怀障故址,置灵武郡(今横城之北,原陶乐县西南)。《元和郡县图志》卷四记载:“废灵武城,在县东北,隔河一百里,其城本蒙恬所筑,古谓之浑怀障,即浑怀所理道,故谓之灵武”,“东南至州(灵州)十八里”。北周于浑怀障故址置建安县,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将建安县改为大润县。隋仁寿元年(601年)改大润县为灵武县,后迁至黄河西,北魏之“胡地城”(即西汉灵武县故址)。唐代继续延用。北宋开宝年间废灵武县改灵武镇,后升顺州。

黄河古道与古灵州城

在秦汉时期,黄河出青铜峡峡口后,就分为东西两支。《水经注》中卷三记载:“河水历峡北注、枝分东出。河水又北经富平县故城西,秦置北部都尉治县城……河水又北与枝津合。”汉代黄河主流又称西河,西河东岸有灵武县(今宁夏青铜峡邵岗堡附近)。黄河主流北流至廉县东,改为东北向至塞外浑怀障。黄河支流,称为“下河”或“枝津”,从东绕了一个大弯后与主流汇合。在主流和支流之间,形成了一个洲渚,这个洲岛南北长90多公里,东西宽30公里,面积约3000平方公里。汉代灵洲城即处于这个河洲之上。

《西夏纪事本末》卷首所附的《西夏地形图》,出自旧本《范文正公集》,此图系清人根据宋元时期的方舆资料绘制。图中所标西夏疆域、山水走向与古籍记载基本相符。如今,在吴忠市和灵武市境内,按照这幅图上黄河的标志,可看到明显的古河崖遗迹:黄河自吴忠市西秦坝关下早元东北经古城乡古城湾,过左营村至东塔乡七大队、五大队(俗称河崖头),然后东北行,进入灵武崇兴镇台子、中北村,由今灵武城南拐向城西北,经安家湖、西湖、马场湖到灵武西北与主流汇为一流,地形落差四五米。

经调查发现,沿古河崖一线西北侧,形成许多湖泊。在古灵州,这些湖泊曾有“七十二连湖”之称。如早元北侧为罗家湖,左营为于家湖,东塔一带统称北湖,湖一大队称河湾,灵武市西门外的安家湖、西湖、马场湖等,均为黄河河床淤塞后所形成。如今虽然已被开垦耕种,但名称尚存。新中国成立初,左营一带尚存南高北低的古河崖3~5米,崖下有被洪水冲击堆积的卵石。20世纪70年代,在崇兴台子村雷达部队驻地附近,可清晰地看到河水切割河崖的残存痕迹,水流指向历历在目。显然,古时候这里曾经是黄河的一段主流。在北魏前,黄河主流已经东移,正是这段黄河水患,冲毁了灵州城。据《朔方道志》记载:“秦家渠常苦涸,汉家渠常苦涨。”可见在明朝时,黄河每遇洪水泛滥季节,汉渠水大涨,汹涌的黄河水如同脱缰野马,沿着清水沟等古河分支“冲刷河岸犹如剥肤”。位于河道拐弯处的灵州城,则在河水的冲刷中首当其冲。

在台子村三队王某家稻田,古建筑材料随处可见

今灵武城与唐灵州城

从史料记载来看,因黄河改道迫使灵州三迁其城。在《嘉靖宁夏新志》中,有城址迁徙时间、方位的确切记载。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因“故城为河水崩陷,惟遗西南一角,于故城北七里筑”。永乐年间,河水又将城冲毁。宣德三年(1428年)“城湮没河水,又去旧城东北五里筑城”,建成了今天的灵武市城区。

白釉高圈足碗

按这两次迁移的方向、里程推算,唐灵州城向北和东北方向两次迁徙距离不足12里。从灵武市城区返回推算,往西南推5里,再往南7里,迁移前的古灵州城,应当在今灵武市城区西南方向的崇兴镇台子村。

1956年3月,崇兴台子村农民在拆除房屋时,挖出一尊黄铜炮。炮重16.5公斤,通长38.4厘米。炮座面上竖排4行刻有20字“旋风炮,壹千壹百柒拾壹号,嘉靖丁酉年,兵仗局造”。此炮器形完整,是研究明代兵器的可靠实物,现存甘肃省博物馆。

据家住崇兴镇台子村三队西南400米处的村民王某介绍:1971年4月,他在自家院内发现窑藏西夏瓷器500多件。经自治区博物馆考古人员发掘,又清理出西夏瓷器100多件,其中,碗22件、碟74件、高足杯6件。被打碎的西夏瓷器也达数百件之多。这批瓷器与后来灵武磁窑堡西夏瓷窑遗址出土的瓷器完全一样,同时出土的还有烧骨和6种宋代钱币。

出土的部分宋代钱币

1981年,崇兴台子村四队又发现宋代钱币窑藏,共出土铜钱360斤,其中,有神宗熙宁年间“熙宁重宝”等。时至今日,田间地头仍散见大量唐、西夏时期建筑材料,如瓦片、子母扣、小筒瓦、大瓦片、滴水及大量生活器皿残片、残件等。

铜旋风炮和两批窑藏文物都在台子村出土,且时代相近,其数量之多,足可以说明此地曾是文化交流较为集中的城镇区域。

唐灵州城与吴忠唐墓区

2003年,吴忠市利通区在北片区开发建设中,发现东西长3000米、南北宽1500米的唐代墓葬群。根据“大唐东平郡吕氏夫人墓志铭并序”记载,吕氏夫人于太和四年七月(830年)终于灵州家中,十月十四日殡于回乐县(灵州治所)东原。

吴忠古城乡发现大规模唐代墓葬群,说明古灵州城不在古城。依照唐代葬俗,墓葬不可能距城太近,更不可能葬于城内。而崇兴镇台子村唐、夏古城遗址距吴忠唐代墓区的距离,正符合人们聚居区与埋葬区的距离。

具有悠久历史的吴忠市兴教寺,位于吴忠市裕民西街。在成书于1540年《嘉靖宁夏新志》寺观中有载:兴教寺在城西……说明古灵州城在兴教寺以东。古城湾在兴教寺西北,显然不是古灵州城故址。

大唐东平郡吕氏夫人墓志铭并序

按明代两次迁移的方向、里程推算,古灵州城向东北方向迁移了12里,相当于如今的5.72公里,这与灵武市到崇兴镇的距离相吻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明洪武十六年(1383年)之前的灵州治所,应在灵武市崇兴镇台子村附近。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更多重要文物的出土,千年灵州城址之谜终究会大白于天下!

相关注解:

1.灵洲得名 唐朝颜师古注释灵洲得名的原因是: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随水高下,未尝沦没,故号“灵洲”。北魏孝昌二年(526年)薄骨律镇改置“灵州”,此前均写作“灵洲”。

2.薄骨律镇得名 后秦年间,匈奴左贤王刘卫辰的儿子赫连勃勃在高平(今宁夏固原原州区)自称天王,建国号“大夏”。赫连昌在河堵之上种植桑果树木,史称“赫连果城”。因赫连昌的骏马“白口骝”死于此地,以马色名邑,“白口骝”谐音逐渐转为“薄骨律”。后秦弘始九年(407年)建薄骨律城。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为薄骨律镇,统管宁夏平原地区,为北方军事重镇之一。

3.古诗中的灵武即灵武郡 晚唐诗人贾岛在五律诗《送邹明府游灵武》中写道:“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这里的“灵武”是指灵武郡,即灵州。“太子李亨灵武即位”中的“灵武”指的也是灵武郡。

4.“受降城”的来历 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唐太宗李世民在灵州接受铁勒诸部归附后赋诗:“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近日毛虽暖,闻弦心已惊。”灵州因此有“受降城”之称。唐代著名边塞诗人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道:“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是描写唐灵州将士的戍边生活。

5.古代长度单位 我国古代长度单位“里”比今天的“里”数短。唐代以步为米,即以唐太宗李世民左右脚各迈1步为标准尺寸,规定300步为1里,唐代1里合现在454.5米;明代1里合现在476.7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