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缠河
河南洛阳府的东面有一条河流,名叫缠河。缠河两岸,居住着好多好多回回人家。这条河流为什么叫做缠河?缠河两岸为什么住了这么多回回人家?这里有个传说。
据说元朝年间,成吉思汗西征后又去攻打金朝,留下了一支兵马驻守在洛阳府,他们杀人放火,奸淫掳掠,好端端一座繁华古城,被搅得鸡犬不宁。可是这支兵马中却有一营西域兵,他们不仅英勇善战而且严守戒律,军纪严明,饮食言行都与其他元兵不同,相比之下分外显眼。
营中有一位年轻的伍长,名叫阿布都,他武艺高强,机警勇敢,是个正直善良的西域人。他对官兵任意欺压汉民的暴行很不满意。
有一天,阿布都随营从野外操练回来,不巧,他的战马失蹄受伤驮不得人,他只好单独一人在后面往回走。走着,走着,经过郊野的一个村庄,忽然从路边一户人家里,传来一阵妇女的惨叫声。阿布都一听,当即持刀奔了进去。原来,是一个士兵正要蹂躏一个姑娘,阿布都猛喝一声举起了战刀。那个士兵也大吼着举刀扑了过来。厮打了几个回合,阿布都就把那个士兵刺死了。这时,那姑娘的父亲正好打柴回来。他一看这情景,十分感激阿布都。
阿布都便劝父女俩,赶快到外地暂避一时。说罢他自己也逃进了森林茂密的邙山①。
果然,官军很快发现了被杀的那个士兵,他们放火烧掉了农民的房屋,到处悬赏缉拿阿布都。
事有凑巧,没想到阿布都和那父女俩在邙山的森林中又相遇了。老人把阿布都领到一个山洞里藏了起来。那山洞是他们以前采药时发现的,没有外人知道。老人与女儿姻姻,住在山下的亲戚家里。
老人每过几天要给阿布都送饭。一天姻姻说:“爹,你年纪大了,这路远山高沟沟坎坎的,还是让女儿送去吧。”老人说:“行是行,只是你是一个姑娘家。”
姻姻说:“爹,我自有办法。”一转眼,她装扮成了一个打柴的小伙子。老人看她这么伶俐,也就放心了。从此,不管刮风下雨,不管路途艰难,姻姐总是按时给阿布都送饭。转眼几个月时间过去,外边的风声渐渐小了,阿布都和姻姻也渐渐有了感情。阿布都看姻姻不但聪明美丽,而且勤劳贤惠;姻姻呢,看阿布都生得高鼻梁,深眼窝,黄头发,虽说是个异乡人,但勇敢,英俊,心眼儿好。一次去送饭,姻姻羞怯怯地问阿布都:“事情总算过去了,你总不能老住在山洞里。你的家在哪里?以后打算咋办呢?”阿布都叹了一口气说:“我的家乡离这儿可远啦。想回去也回不了,托真主的福,我想在这里安身,可我们那儿的习惯和这里不一样。”姻姻说:“你就在这里安家吧!有什么事情,我们都依着你就是了。”
就这么着,阿布都和姻姻在邙山下成亲了。阿布都种地打柴,姻姻在家做饭,还帮助阿布都做活,小两口侍奉着老人。不久,姻姻又生了个小男孩,一家人日子过得很美满。
有一年,这里遇上了从未有过的大旱,庄稼枯死了,人畜都没有水喝,眼看活不下去了。阿布都和乡亲们四处找水,找了三天三夜,也没有找到一滴水。后来,阿布都来到自己曾经躲藏过的山洞,他看了看地势说:“这里一定有水源,我们从这里打一口深井,把水引出来。”乡亲们说这一带还没有打过井。阿布都说:“不要紧,我干过这活儿。”于是,阿布都就动手打起井来。他在下面挖,让乡亲们在上面用筐提土。打呀,打呀,一直打了七天七夜,土都成湿漉漉的了,眼看就要打出水来。忽然听到井下“轰隆”一声巨响,乡亲们赶快把筐提上来。可是不见了阿布都,只有他的缠头布散开放在筐中。
姻姻看到这情景,悲痛得都要发疯了,她向井里扑去。乡亲们急忙拉住了她。姻姻便抢住缠头痛哭起来。那白色的缠头布一头垂在井里,一头拖落在地上,她的泪水就滴在缠头布上。突然,随着姻姻的泪水,那缠头布变成一股清泉,从井里汩汩地冒出来,这清泉流也流不完,流过邙山脚下,流过洛阳府,像一条弯弯曲曲的白缠头带子,流向很远很远的地方。有了水,庄稼活了,牲畜活了,乡亲们也得救了,可是阿布都再也没有上来过。
为了纪念阿布都,人们把这条河流叫做缠河,缠河两岸的人们也都随了阿布都的风俗习惯,这就是我们洛阳回回的来源。
流传地区:河南洛阳
口述:马用(回)
搜集:姚欣则(回)
整理:李树江
搜集时间:1983年
注释
①邙山:洛阳境内的一座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