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的状况及对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工作通过十多年来各级组织和农业工作者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效,特别是在政策宣传、依托项目加强专业提高型培训和技能型培训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培训教育手段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区乃至全国的前列,但在农民培训教育配套政策、机制、资金投入、培训方式、培训质量、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求,必须制定符合本县县情的农民培训教育政策,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农民、科技人员、各级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教育工作。要投入专项资金,从软硬件设施等方面扶持农民培训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现代媒体、典型示范的作用,采取市场化的方式,产业化的要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要统筹政府、专业技术部门、社会力量,切实加强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培训新型农民,以农民素质的提高来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新型农民培训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赋予了新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任务。农民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质量。平罗县在农民培训教育方面总结了许多新措施,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须进一步改进,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一、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的基本情况
平罗县地处宁夏银川平原北部,西屏贺兰山,东临黄河,距首府银川58公里。全县辖13个农村乡镇,141个行政村。全县总人口29万人,农业人口22人,占全县总人口75.8%。农村劳动力18.6万人,其中男劳动力9.6万人。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10.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40元。平罗县是宁夏传统的农业大县,不仅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优质肉羊生产基地县,同时也是自治区重要的肉、蛋、奶生产基地县。
多年来,平罗县始终把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型教育和专业提高型教育有机结合,重点依托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一五一”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县、“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县、百万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狠抓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教育工作。截至目前,已培养中等以上农业专业技术人员1000多人,培训“绿色证书”学员3200余人,培训跨世纪青年农民技术骨干6538人,评聘各类农民技术职称910人,开展技能培训并转移农村劳动力3600多人,还开展以优势产业为主的专业培训近4.3万人次。每年开展普及型教育培训近8万人次,占全县农民总数的60%以上,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基本技能得到了有效提高。
二、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的特点
(一)各级组织高度重视农民教育工作
多年来,平罗县始终把加强农民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作为加快农业发展的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在培训教育体系建设、资金、人员、部门协调等方面对农民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一直由县委、政府分管农业工作的领导担任组长,农牧、科技、林业、水利负责人组成农民培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农民教育工作的领导,每年利用冬闲季节组织开展声势浩大的有组织的科技培训活动,生产季节利用电视专栏节目、三下乡活动、发放科普资料等多种形式来满足群众的科技需求。同时,还千方百计争取农民培训项目,开展提高型培训,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政策教育宣传到位
政策教育宣传是搞好农民培训教育的重要环节之一,平罗县委、政府每年都利用冬闲的有利时机,组成专门工作组,深入农村乡镇,逐村逐队采取召开群众会议、发放宣传资料、办墙报等多种形式宣传中央一号文件和县委的重大决策,平时还利用电视媒体及时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不失时机地把党的惠农政策逐级宣传到户,做到家喻户晓,既让农民知道政策内容,又采取“一卡通”的形式,把粮食直补、良种补贴、综合补贴等直接落实到农户。对农机补贴严格审核,提高补贴透明度。同时,按照自治区党委的部署,免除了农业税和义务教育阶段学费,使农民群众掌握政策又从中得到了实惠,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三)农技培训体系建设不断加强
多年来,平罗县狠抓了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建设,县上成立了农民培训教育中心,各乡镇成立了农民培训教育学校,在各村建立了分校。服务体系内的农业科技人员达到400多人,长年活跃在农业一线,为农民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硬件建设方面,按照“方便、快捷、高效”的原则,多形式的投资建设了一批农民培训设施,为开展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技术服务提供了一定的保证。目前,已建设了农业服务语音系统、农业信息网站,开通了农技、畜牧110系统,在县电视台开辟了农业节目,建设了两块农业信息电子屏幕,建设了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科技示范场等一批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及科技培训基地,并争取到农业部配备的农业科技直通车一辆。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在一定程度上有力地支持了平罗县农民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实用技术培训覆盖面广,方法灵活多样
近年来,平罗县始终把争取农业科技培训项目、狠抓项目落实作为农业科技培训的重要手段,结合平罗县的主导产业,围绕重点推广项目,把普及型教育和专业提高型培训有机结合,狠抓以专业村、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为基础的专业培训。近年来,在常规实用技术培训的基础上,重点争取并实施“绿色证书”工程、“一五一”工程、“跨世纪青年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及其续建项目、农广音像资料库、农民科技书屋、农民技术职称评定试点县、“科教兴农和可持续发展”示范县、科技入户、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等农民培训项目,累计争取并执行项目资金达200多万元,既完善了平罗县农业基础设施,也为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搭建了新的扶持平台,更为推进平罗县农民教育工作无论从设备、手段,还是质量、效益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
培训手段创新是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新亮点。平罗县在全区范围内率先把中专教育延伸到村级管理人员和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之中,先后招收现代乡村管理、蔬菜、会计、畜牧等专业的村干部和村农技人员300多人,为平罗县培养了一批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开通了农业科技咨询语音服务系统,在全区范围内率先组建并运行了农技、畜牧110服务系统,投资兴建了两块农业信息发布电子屏幕,建设了农村经济信息网站,并延伸到了各农村乡镇。率先在县级电视台开播自编农业科技专栏节目,千方百计申请了多项农民培训教育项目,依托项目推动农民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通过以上现代科技培训手段和媒体的应用,平罗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在机制创新中不断发展,使培训的广泛性与农民群众对农业科技需求的多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培训的针对性与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快捷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科技培训和农民教育的质量。
三、平罗县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许多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农民培训教育的政策还不够明确,培训措施的力度还不够有力。二十年来,平罗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农牧部门都在坚持不懈地抓农民培训工作,但在支持农民培训教育的政策方面一直不完善、不系统,没能把农民培训这一关系“三农”发展的根本性的问题给予有力的、明确的政策扶持,致使农民培训教育工作无论从力度、质量以及工作持续有效性等方面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另外,培训教育的措施、监督机制也不够完全到位,缺乏一种持之以恒地抓落实的有效机制,无法凸现农民培训教育的效果,农业科技的转化利用率较低。
二是农民培训教育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民培训教育的需要,服务方式与服务效果无法达到协调一致的目标。当前,农民教育培训仍然没有走出“你讲我听”的常规,一些先进的培训手段和技术无法普及,如电脑、投影仪等培训设施只有县级培训机构配备而且还不配套,直接服务农民时,受条件限制还不能普及使用。远程教育技术、广播电视教育手段在农村无法实施,无法达到图文并茂、直观通俗的培训目标。村上基本不具备培训教育的条件,使农民培训教育的难度加大,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示范基地受硬件设施限制,培训功能无法充分发挥。农村信息网站、农技110系统、电子信息屏、语音服务系统虽然已建成,但投入使用和维护成本较高,无法完全、持久地发挥服务功能,且服务面不宽,效果不突出。技能培训没有专业培训教室,驾驶员培训没有专门的教练车等问题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是农民培训教育的投入不足,专业性、针对性还不够强。多年来,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基本依靠行政手段推动,依靠部门统筹,业务单位支持,以最低的成本来完成面上的培训,用于农民培训的资金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国家安排的农民培训教育专项资金,来自于基层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资金非常少或基本没有,其制约了培训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培训效果的提高。同时,由于受资金等条件的限制,教育培训的专业性、针对性不强,时效性较差,作用不明显,效果不突出。
四是群众思想不够解放,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不够高。由于受地域、经济发展、信息等因素制约,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一直不够解放,对新事物接受速度较慢,对科技对农业的支撑作用认识不到位,对培养技能型劳动力和新型农民的认识不足,造成农民群众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还不够高,无论从参加培训的时间还是自身用于培训的支出计划都比较少。
五是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低。目前,企业、协会、专业组织基本没有参与到农民培训教育之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基地生产者的培训仍然由政府组织,工业企业职工的培训程度很低或者根本就没有,专业协会只在流通环节起一定的作用,而在生产环节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培训教育的效果。
四、对今后平罗县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平罗县农民培训教育的现状,为了切实抓好农民教育培训问题,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建议从以下几方面进一步抓好农民培训工作。
(一)制定农民培训教育政策,建立农民培训教育的长效机制
农民培训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服务“三农”、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性工作,也是从根本上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要根据中央、区、市关于农民培训的政策措施,结合平罗县实际,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并出台农民培训教育的系统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民培训教育的政策扶持和监督力度。要进一步规范农民培训教育服务体系,整合服务职能,提高服务质量。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农民培训教育工作,并给予支持和表彰。要建立企业进行入农民培训教育序列的机制,使农民培训教育向产业化方向、市场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农民培训教育的长效机制。
(二)加大对农民培训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
增加投入是加大对农民培训教育的主要保证措施,政府要在年度预算中加入并逐年增加农民培训教育专项资金,不断完善农民培训教育体系和基础设施。要大幅度增加农民培训教育事业经费,增强农民培训机构的战斗力。要培养建设高标准、高水平、高科技的示范基地,大力支持发挥其在农民培训教育中的示范辐射作用。要在专业技术研究领域给予投入,鼓励专业技术人员研究业务,培养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和技术专家。部门要加大对农民教育培训资金的支持力度,依靠项目推动农民培训工作的发展。要扶持现有的农民职业教育学校,完善基础设施,扩大培训规模,特别是要结合本县实际,建设专业化的培训教室,增强实训效果,提高农民的劳务技能。
(三)引导鼓励协会、企业参与农民培训教育
当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和外出务工的农民是接受教育培训的主体。因此,要从两个方面加大农民培训教育工作的力度。一方面要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步伐,培育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采用市场化机制、产业化的方法,由企业组织培育原料基地,使企业和基地农民形成利益共同体,由企业组织开展专业化的、有针对性的、不失时机的、周年性的培训,提高培训的实效性。另一方面是外出务工农民的培训。要发挥政府、职业学校、企业、劳务部门的作用,引导组织农民走出家门,增加劳务收入,要以“订单”培训或在岗培训的形式,培养大批技能型劳动力,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为迅速转移农村劳动力开辟广阔途径。专业协会和专业组织要按照章程,组织农民培训教育,使之在流通领域和一定专业范围内能够不断地提高农民的素质。
(四)发挥远程教育的作用
远程教育是农民培训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要建立农民培训教育卫星接受网络系统,对农业和农民教育节目进行接收、制作、播放。要依托卫星网络系统,建设多媒体教室,开发远程教育课件,开办远程教育培训班。充分发挥农民培训专门机构的作用,制作群众需要的专业技术光盘、技能光盘及图书音像资料,逐步在各村建立农民科技书屋,让需要技术的群众能够以最快捷的方法学到技术。逐步投资建设多媒体培训设施,提高培训的直观性和通俗性,增强培训效果。
(五)提高专业技术人的专业技能,采取灵活的方法,变“送教”式培训为“按需”培训
提高专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积极性,改进培训方法才能增强培训效果。当前要建立鼓励专业技术人员钻研业务的机制,形成业务绩效奖罚制度。继续加强和完善农技人员功效挂钩制度,要求专业技术人员深入企业、园区开展技术承包或有偿服务。要有目标的安排业务骨干的针对性的交流学习,要形成学术研究交流的氛围,不断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基本技能。要充分发挥多媒体设备、远程教育、农技110系统、语音服务系统、农村经济信息网站等先进手段,改变“送教”式培训的弊端,实行按需施教,把冬闲集中培训变为生产季节的现场实地培训,提高培训效率。
(六)充分调动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培训的主题是农民,农民的参与是搞好培训的首要问题。因此,要千方百计提高农民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其办法是要建立农民技术等级和职称评聘制度,给予参加培训并在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中取得突出成绩的农民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在农资供应、先进技术应用、信用贷款、示范项目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要提高培训质量,把解决农民需求作为培训的第一目标,让农民真正从培训中得到实惠,调动农民参加培训教育的积极性。
(七)培育典型带动发展
增强培训效果要注重培育县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增强其培训服务功能。从技术培训服务方面巩固提高一批种养示范园区,让农民看到科技培训示范效果。同时,要大力宣传农民接受技能培训后外出务工的优秀典型和优势专业,吸引农民参加技能培训,带动劳务产业的发展。
(八)培训内容市场化、多样化
学历教育层次要抓好“百万中专生计划”的落实,农民培训内容上要体现市场化、多样化。重点落实五个方面:一是按照良种化、设施化、规模化、标准化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二是按照农业环保和食品安全的要求,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生产培训;三是加大农民经营管理知识的培训,解决农民组织化程度低、营销技能差等问题;四是开展法律法规教育,提高法治意识;五是着眼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发展劳务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