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文化到都市文明:榆林城镇化研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章 区域城镇化的有益探索

——《从乡村文化到都市文明——榆林城镇化研究》序

十多年前,榆林还是陕西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主要经济指标和商洛不相上下。在能源化工主导产业的带动下,经过“八五”、“九五”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的高速增长,以及“十五”前三年高于两位数的增长,目前,榆林部分主要经济指标在全省的位次巳居前列,比如人均财政收入仅次于延安、西安,列全省第三,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连续几年居全省前三位,增长幅度连续几年列全省首位。2003年榆林的GDP结构(一二三产之比)为14:57:29,工业产值是农业产值的4.1倍,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毫无疑问,榆林已是陕西最具增长活力的地区,正在成为陕西经济新的增长极和支撑点。

然而,用科学发展观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去观察,榆林经济发展还有许多问题和矛盾,比如区内县域经济发展、城乡发展、产业发展、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经济和生态环境发展还很不协调。其中城乡协调发展就是一个大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实施城镇化战略。高谋洲、李红岩、葛莉珍等人编写的《从乡村文化到都市文明——榆林城镇化研究》,系统地研究了这一问题。该书回顾了世界和中国城市的产生和发展,廓清了城市、城市化、城镇化、逆城市化等基本概念,分析了城市化的动力源泉及中国城市化的道路。‘此基础上,用全书六分之五的篇章研究了榆林的城镇化问题,既追溯了榆林城镇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了其发展障碍,也明确提出了榆林城镇化的八条思路。最后着力点放在四个方面:工业化带动城镇化,用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文化产业、第三产业带动城镇化,用人力资本开发来推动城镇化,用完善城镇体系来规范和指导城镇化。书中有些观点颇有新意,比如:主张特别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提出“发展畜产品加工工业不仅有资源优势,还有助于实现就业目标”。谈到文化的功能时提出“历史上从来没有一种东西能够像文化那样可以给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恒久的发展动力”。由于榆林治沙是全国典范,书中建议“榆林沙漠旅游可以整形、包装成头号旅游产业推向市场”。

由于地级市在全国来说,是一个较小的范围,围绕一根主线研究问题难度很大,《从乡村文化到都市文明一榆林城镇化研究》在这方面有突破性进展,主线鲜明,中心突出。就我所知,目前全国此类著作还不多见。

几位作者有的学历史、有的学中文,史料的熟稔、语言的筒捷准确自不必说,就是对社会学理论、经济学理论及榆林经济社会资料的掌握也达到了较高的层次。

在一篇文章中,我曾对榆林的城市化有如下认识:由于全国城乡差距扩大,中央今年特别重视“三农”问题。但我觉得,我们对“三农”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办法上还是有偏差的,有的甚至是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我同意胡鞍钢的观点,“三农”问题的实质是一个城市化的问题。不能就“三农”谈“三农”,就“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而要从如何有利于加快城市化、如何有利于减少农民的角度解决“三农”问题。“多予、少取”是对的,但其目的应是让大部分农民有能力进城落户谋生,比如提高自身素质,让后代接受基本的教育,有一定数量的货币积累等。只有大部分农民离土离乡,土地的劳动力负荷才能减轻,农业才能规模经营,才能获得比较收益,才能实现产业化。由此,我们扶持农业的政策也应适当调整,要算经济账,要讲效益。去年我到佳县、米脂一些农村转了一圈,发现一个村子的农民又开始点麻油灯了,问为什么放着电灯不用,他们说,前几年刚通电时,村里有100多户人用电,线路损耗、维护费、管理费大家分摊还能承受,现在几乎一半人出去了,户均费用提高了,电灯用不起了。还有小学教育,有一个村,外边投入20多万元修建了二层楼的希望小学,前几年教室还很紧张,现在利用率不到一半。原因在于,其一,计划生育政策使学龄儿童少了。其二,农村留不住好教师,教育质量太差,家境好一点的都把孩子送到城镇小学了,不少人为了小孩上学举家迁往城镇。由此,我们可以反思一下,村村办学校,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视,有没有必要?利用率有多高?有没有经济效益?我们是鼓励只有二、三十户大小的小村庄的人永远呆在那里,还是引导其聚集到条件更好的地方?

由此,我认为,榆林城乡协调发展的工作重点并不在农村,而在城镇。榆林市现有城镇人口110万左右,仅占全市人口的1/3,城市化水平远远低于工业化水平,也低于全国全省水平。如果在15年内榆林市成为50万人口的大城市,神木、靖边、绥德、府谷、定边成为10?20万人口城市,其余县城成为5~10万人的小城市,将又有100多万人进入城市,再加上几十个建制镇,城市化水平就可达70%左右。当然城市化需有一定的工业支撑和带动,但是目前的重工业大多是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容纳的劳动力是有限的。榆林主要就业渠道是带有陕北文化内涵的手工业和服务产业。同时,人口的聚集本身就会有精细的专业分工,就会通过不同地区“移民”的交流开阔眼界、提高素质。就会创造许多就业机会,就会从根本上提高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可见,我的观点同本书作者的观点是不谋而合的。我还认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问题的思路不仅榆林有偏差,在全国也具有普遍性。因而,本书讨论的问题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但愿该书面世能起到较大的启迪作用,也愿榆林及中国的城镇化一路走好!

董田春

2004年9月于西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