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越秦岭成都受戒 渡三峡荆州讲学(1)
就在玄奘剃度的前一年(公元611年),隋朝爆发了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到玄奘十八岁(公元617年)时,隋朝封建统治已经被农民起义冲击得摇摇欲坠。太原府留守李渊,与其次子李世民,利用这种情势起兵攻入长安,约法十二条,以代王杨侑为傀儡皇帝,李渊自为大丞相。第二年春天,四面楚歌的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被部下宇文化及所弑。同年五月,李渊废黜了傀儡幼帝,在隋王朝的废墟上,建立了大唐帝国。
此时,东都洛阳在隋朝残余势力王世充的统治下,面临着随时被瓦岗农民军破城的危险。连年的战乱,人民已经逃亡大半,洛阳城中到处是断壁残垣。此时,僧人们的吃喝都成了问题,更谈不上谈经说法、讲学论道了。当年,炀帝曾在洛阳建四个道场,召天下名僧住持和居住,那时候,景、脱、道基、宝暹等著名的大德高僧都聚集于此。天下大乱后,国家对道场的投入就中断了,这些大德高僧纷纷走散。
公元617年,玄奘十八岁,这时的他已经在洛阳僧众中小有名气,他所懂得的经卷和理解的教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小沙弥所能掌握的。几年的青灯黄卷,并没有挡住他瞭望外面世界的目光,他关心着外面所发生的一切。根据当时的情况,他对哥哥长捷提议说:
“我们去长安吧,在这里已经无发展可言,况且很危险!听说唐主已占领长安了,天下人归之若归父母,我们不妨也投奔长安吧。”
兄弟二人一拍即合,他们收拾好行囊,辞别师友,夹杂在逃难的人群中,于这一年的夏初抵达长安。
到了长安,兄弟二人大失所望。长安城有个大庄严寺,为长安城中最大的寺庙,这里容留了不少逃难来的僧人。玄奘兄弟也投奔于此,虽顺利地寓居寺内,可这并非玄奘所希望的,他要学习佛法,这里却没有这个环境。他们仔细一想才发现,此时来长安时机不成熟。
这时的长安政权——国基草创的唐王朝还立足未稳,隋朝残余势力仍在负隅顽抗,各地农民起义军蜂起云涌,雄居大漠的突厥也虎视眈眈。李唐政权把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军事上,四处征战,根本来不及关心教化问题。
没有政权的支持,长安城各寺院也都艰难维持,根本谈不上去研习佛法,也就没有合适的讲席,这对于以学习和探讨佛法为旨归的和尚来说,确实是一种遗憾、一种难以忍受的状况。玄奘更是这样,他在庄严寺住了几天,没有人讲经,没有什么法事,连该做的功课也不成个样子,天天无所事事。对于立志求学的玄奘来讲,这种日子简直就是一种煎熬!
一天,他实在是忍不住了,就对哥哥长捷说道:“长安既没有法事,又不设讲座,整日虚度,实在可惜,听说高僧大德们现在大都已经到了蜀地,我们还不如到蜀地受业呢!”
长捷也有这种想法,可他也有些顾虑,因为当时去蜀地的道路是非常艰险的,但犹豫之后,他也同意前去,于是兄弟二人便经子午谷,越秦岭,经剑阁到汉川(今陕西南郑县)。
这一路现在看来不是很难,但对于那个时代的交通状况来讲,不仅仅是艰难,还是非常危险的,许多年后的李白专门有一首《蜀道难》就写到从关中到蜀地的艰难情形,其中有几句写了剑阁一带路途的艰险:“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一段经历可以说是玄奘游历人生的开始,为他后来的西行取经的旅行积累了一定的旅行经验。
一到汉川,兄弟二人便喜出望外,在这里他们遇到了流寓此地的两位大法师,一位是赫赫有名的景法师,另一位是空法师。他们就像在沙漠中看到绿洲一样,总算是找到能授业的人了。兄弟二人在这里住了下来,每日里把他们这几个月来学习中的疑惑向两位前辈请教。
在长安时,玄奘听人说,如来佛并不是世上惟一的佛,在他之前还有六个。在佛经里也提到了这事,但他还是有些不明白,现在有了机会,他就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
“师父,能否把过去七佛的事讲一讲,我想知道更远的一些事情。”
景法师和空法师相对笑笑,接着由空法师为他们讲解:
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世界,处在不断的“生”和“灭”的循环变化之中,每一次这样的循环称为一“劫”,每一劫少说也要上千万年的时间。
“过去七佛”,是指自从有天地以来出现过的七位得道的仙人。他们分别是在过去第九十一劫传播佛法的毗婆尸佛、在第三十一劫传播佛法的尸弃佛和毗舍婆佛,以及在贤劫(即我们现在生活的这个劫)出现的拘楼孙佛、拘那含佛、迎叶佛和释迦牟尼佛。
毗婆尸佛,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毗婆尸佛身量极高,达六十由旬(由旬是长度单位,换算成现在的长度大约为七千三百千米,古人真有想象力),身上发出的光芒可照射一百二十由旬。他成佛后,曾举行过三次法会,先后度二十七万人出家,修成阿罗汉。毗婆尸佛在世时,人寿极长,平均能活八万岁。
尸弃佛,在过去的第三十一劫,他也出身于刹帝利种姓。他身长四十由旬,发出的光芒能照射四十五由旬。他成佛后也曾举行过三次法会,共度二十四万阿罗汉。他在世时人大都能活七万岁。
毗舍婆佛,出生在贤劫,也就是我们这个劫,也出身于刹帝利种姓。毗舍婆佛身长三十二由旬,背光照射四十二由旬。他成道后举行过两次法会,共度十三万阿罗汉。当时人寿六万岁。
拘楼孙佛,出生在贤劫,出身于婆罗门种姓。拘楼孙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照射三十二由旬。他成道后举行过一次法会,共度四万阿罗汉。他在世时,人寿五万岁。
拘那含佛,出生在贤劫,出身于婆罗门种姓。拘那含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照射三十二由旬。他成道后举行过一次法会,度三万比丘为阿罗汉。当时人寿四万岁。
迦叶佛,出生在贤劫,出身于婆罗门种姓,族姓仍是迦叶,迦叶佛身长只有十六丈,圆光则有二十由旬。他成道后举行过一次法会,度二万比丘为阿罗汉。当时人寿二万岁。
再有就是佛祖释迦牟尼了,这就不用说了。
过去七佛中的每一个佛,都创立过一代佛法。每代佛法都有一定的存世时间,最后全都灭亡。每代佛法的住世时间都不一样。总的来说,佛的年代越早,所创佛法住世的时间也就越长;年代越晚,他的佛法的住世时间就越短。过去七佛中前六佛所创佛法早已灭亡,现在住世的是释迦牟尼佛创立的佛法。
听完空法师的讲解,玄奘呆在那里发怔,看来有些东西他是将信将疑的。这一代不如一代的过去七佛,多少让他有些失望。忽然他问两位法师:“七位佛祖怎么都降生于天竺,我华夏如此广博大地不曾产生过一位如此仙人吗?”
两位法师被问了一愣,景法师道:“七佛都生天竺自然有他的道理,至于为什么老僧也不明白,这个还有赖你们来探讨。”
兄弟二人在汉川住了一个多月后,才与两法师依依惜别,知道两位法师不久也要到蜀地去,他们便相约到成都再会。
成都当时称益州,号称富庶之国,又未遭战乱之苦,人烟稠密,街市繁华,寺院也不少。自隋末开始,各地来游的高僧大德,到处开坛说法。公元618年冬,玄奘与长捷抵达成都,住进了多宝寺。在这里他们弟兄珍惜时间,精勤向学。宝暹法师讲授《摄论》久负盛名,道基法师对《毗昙》深有研究,还有一位道振法师是《迦延》的研究专家,玄奘一一拜师求学,用了不到三年时间,玄奘便把这几部重要的经典学通。
玄奘早就听说过,宝暹法师曾经去过天竺,在那里求学多年,最后带了佛经回来。他特意向宝暹法师求问天竺的事情,从宝暹法师那里,他初步了解了佛教发源地天竺的一些情况,同时也萌生了一个念头——有机会去天竺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