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观汉记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0章

(六六)“鹿鸣”,诗小雅中的一篇,为宴群臣嘉宾之作。毛诗鹿鸣序云:“鹿鸣,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实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

(六七)“上自御埙篪和之”,明帝幸南阳,自御埙篪事,书钞卷一二、卷一六、卷八二,御览卷五八〇亦引,又书钞卷一一一两引,字句或详或略。“埙”,风俗通义声音篇云:“世本:‘暴辛公作埙。’诗云:‘天之诱民,如埙如篪。’埙,烧土为也,围五寸半,长三寸半,有四孔,其二通,凡为六孔。”“篪”,风俗通义声音篇云:“世本:‘苏成公作篪。’管乐,十孔,长尺一寸。诗云:‘伯氏吹埙,仲氏吹篪。’”

(六八)“嘉宾”,水经注卷二八引作“宾客”。按“嘉宾”二字义长。

(六九)“至南顿”,原误作“至顷”,聚珍本不误,今据改正。范晔后汉书明帝纪永平十年夏四月闰月载:“闰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阳,……还,幸南顿,劳飨三老、官属。”

(七〇)“牛被野”,“牛”字下聚珍本有“羊”字。

(七一)“十二年”,此句至“置永昌郡”诸句原无,文选卷一班固两都赋李善注引,今据增补。“十二年”三字李善注引原无,系据聚珍本补入。范晔后汉书明帝纪云:永平“十二年春正月,益州徼外夷哀牢王相率内属,于是置永昌郡,罢益州西部都尉”。西南夷传云:“永平十二年,哀牢王柳貌遣子率种人内属,其称邑王者七十七人,户五万一千八百九十,口五十五万三千七百一十一。西南去洛阳七千里,显宗以其地置哀牢、博南二县,割益州郡西部都尉所领六县,合为永昌郡。”

(七二)“上耕藉田毕”,此事书钞卷九〇、类聚卷三九亦引,字句大同小异。

(七三)“有司奏楚王英聚奸猾”,书钞卷七〇引东观汉记云:“明帝纪云:‘永平中,有司奏楚王英聚奸猾。’”楚王英谋反在永平十三年十一月,败后,国除,迁于泾县。“有司奏楚王英聚奸滑”当在永平十三年或以前。因有司上奏具体年月不可确考,姑附置于此。姚本、聚珍本皆未辑此段文字。

(七四)“十四年”,此句至“财足祠祀”诸句原无。范晔后汉书明帝纪十四年载:“初作寿陵。”十八年又载:“帝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石椁广一丈二尺,长二丈五尺,无得起坟。”李贤注引东观汉记云:“陵东北作庑,长三丈,五步出外为小厨,财足祠祀。”今据李贤注增补,又参酌范书增入“十四年,帝作寿陵”二句。此段文字姚本辑作“帝作寿陵,制令流水而已,陵东北作庑长三丈,五步外为小厨,财足祠祀”。聚珍本与姚本同,惟首句前增入“十四年”三字。

(七五)“明帝自制石椁”,此下三句原无,御览卷五五二引,今据增补。聚珍本作“帝自置石椁,广丈二尺,长二丈五尺”。

(七六)“癸亥,帝耕于下邳”,此二句原无,聚珍本有,今据增补。范晔后汉书明帝纪云:“十五年春二月庚子,东巡狩。……癸亥,帝耕于下邳。”

(七七)“幸孔子宅”,书钞卷一六仅引“祀孔子宅”一句。

(七八)“祠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二弟”二字原无,聚珍本有,范晔后汉书明帝纪云:“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今据增补。

(七九)“御讲堂”,书钞卷一二仅引此一句。

(八〇)“幸东平王宫”,“东平王”,谓刘苍,光武帝子,建武十五年封东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范晔后汉书东平王苍传云:永平“十五年春,行幸东平,赐苍钱千五百万,布四万匹”。

(八一)“上怜广陵侯兄弟”,光武帝子刘荆于建武十五年封山阳公,十七年进爵为王,明帝时因罪徙封广陵王,后自杀。永平十四年,封荆子元寿为广陵侯,服王玺绶,食荆故国六县,又封元寿弟三人为乡侯。见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八二)“又以皇子舆马,悉赋予之”,“以”字原误作“圣”,今据聚珍本校正。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云:永平十五年,“帝东巡狩,征元寿兄弟会东平宫,班赐御服器物,又取皇子舆马,悉以与之”。

(八三)“内附”,范晔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云:“内附谓木连理也。”

(八四)“芝生前殿”,合璧事类卷一九引云:“明帝永平十七年,芝草生殿前。”

(八五)“翔集京师”,此句下聚珍本有“正月,当谒原陵”二句。通鉴卷四五明帝十七年载:“春正月,上当谒原陵,夜,梦先帝、太后如平生欢,既寤,悲不能寐”云云。

(八六)“上梦见先帝、太后”,类聚卷九八引作“明帝夜梦见先帝、太后”,御览卷一二引作“明帝永平十七年,梦见先帝、光烈皇后”。

(八七)“梦中喜觉,因悲不能寐”,书钞卷六仅引“真觉不能寐”一句,“真”字又误,当作“喜”。

(八八)“遵奉建武之政”,书钞卷六有“奉建武王之政”句,即出东观汉记明帝纪。“王”字系衍文。

(八九)“上浊明主”,此下二句原无,聚珍本有,范晔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东汉会要卷二三引亦有,今据增补。

(九〇)“势”,此字事文类聚前集卷二二、合璧事类卷二三、范晔后汉书明帝纪李贤注引皆作“荣”。

(九一)“尝案舆地图”,此句至“帝令满二千万止”诸句原无,聚珍本有,范晔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论李贤注引亦有,今据增补。范书明德马皇后纪云:永平“十五年,帝案地图,将封皇子,悉半诸国。后见而言曰:‘诸子裁食数县,于制不已俭乎?’帝曰:‘我子岂宜与先帝子等乎?岁给二千万足矣。’”

(九二)“诸小王皆当略与楚、淮阳相比”,原无“小”字,聚珍本有,范晔后汉书孝明八王传论李贤注引亦有,今据增补。

(九三)“什减三四”,书钞卷七〇引东观汉记云:“明帝纪云:‘十八年,食租且饿。’”疑“食租且饿”句当在此句下。姚本、聚珍本皆未辑录。

(九四)“又国远而小于王,善节约谦俭如此”,此二句王先谦后汉书明帝纪集解载惠栋说引东观汉记作“又国远而小,易于为善,节俭谦约如此”。

(九五)“八月,”此为永平十八年八月。

(九六)“显节陵”,通鉴卷四五永平十八年胡三省注引帝王世纪云:“显节陵,故富寿亭也,西北去雒阳三十七里。”

(九七)“孝明皇帝尤垂意于经学”,书钞卷一二仅引“垂意经学”一句,即出于此。此句以下一段文字聚珍本系于永平二年“食邑五千户”句下。

(九八)“正坐自讲”,书钞卷一二引“正坐自讲,稽合图谶”二句,即出于此。

(九九)“冠带搢绅游辟雍而观化者以亿万计”,“万”字原脱,聚珍本有,今据增补。汉书儒林传云:“中元元年,初建三雍。明帝即位,亲行其礼。天子始冠通天,衣日月,备法物之驾,盛清道之仪,坐明堂而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尊养三老、五更。飨射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缙绅之人,圜桥门而观听者盖亿万计”。

肃宗孝章皇帝

孝章皇帝讳炟,(一)孝明皇帝太子。(二)永平三年二月,(三)以皇子立为太子。年四岁,幼而聪达才敏,(四)多识世事,动容进止,(五)圣表有异。壮而仁明谦恕,温慈惠和,(六)宽裕广博,亲爱九族,矜严方厉,威而不猛。(七)既志于学,始治尚书,遂兼五经,周览古今,(八)无所不观。于是上敬重之,(九)每事谘焉。以至孝称,孜孜膝下。(一〇)永平十八年,孝明皇帝崩,帝即位。御览卷九一  诏曰:(一一)“行太尉事赵憙,(一二)三世在位,为国元老,其以憙为太尉。”(一三)书钞卷五二建初二年,诏齐相其止勿复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也。(一四)御览卷八一九建初四年,诏诸王、诸儒会白虎观,讲五经同异。(一五)初学记卷二一章帝元和元年,日南献白雉、白犀。(一六)御览卷八九〇章帝行幸,(一七)敕御史、司空,道桥所过历树木,(一八)今方春月,(一九)无得有所伐,(二〇)辂车可引避也。御览卷一九章帝元和二年,东巡狩,(二一)至于岱宗,柴望毕,(二二)有黄鹄三十从西南来,经祀坛上,东过于宫,翱翔而上。孔子后褒成侯等咸来助祭。(二三)祀五帝于汶上明堂,(二四)耕于定陶。(二五)稽瑞、初学记卷一三、御览卷九一六、范晔后汉书卷三章帝纪李贤注祠礼毕,命儒者论难。(二六)司马彪续汉书祭祀志中刘昭注章帝东巡狩,祠泰山,还,幸东平王宫,涕泣沾襟。御览卷四八八章帝元和二年,凤皇三十九、麒麟五十一、白虎二十九、黄龙四、青龙、黄鹄、鸾鸟、神马、神雀、九尾狐、三足乌、赤乌、白兔、白鹿、白鷰、白鹊、甘露、嘉瓜、秬秠、明珠、芝英、华平、朱草、木连理实,日月不绝,载于史官,不可胜纪。(二七)类聚卷九八凤皇见肥城句窳亭槐树上。(二八)范晔后汉书卷三章帝纪李贤注章帝元和二年,三足乌集沛国。三年,代郡高柳乌子生三足,大如鸡,色赤,头上有角,长寸余。五月戊申,诏曰:(二九)“乃者白乌、神雀、甘露屡臻,(三〇)降自京师。”(三一)又有赤乌、白燕。永乐大典卷二三四五元和三年,白虎见彭城。(三二)玉海卷一九八章帝章和元年,嘉谷孳生。(三三)稽瑞章和中,有华平生也。(三四)稽瑞章帝时,白狐见,群臣上寿。稽瑞章帝时,(三五)美阳得铜酒樽,采色青黄,有古文。御览卷七六一章帝赐尚书剑各一,(三六)手署姓名,韩棱楚龙泉,(三七)郅寿蜀汉文,(三八)陈宠济南锻成。(三九)一室两刃,其余皆平剑。其时论者以为棱渊深有谋,故得龙泉。寿明达有文章,故得文剑。(四〇)宠敦朴,有善于内,不见于外,故得锻成剑,皆因名而表意。初学记卷一一明德太后姊子夏寿等私呼虎贲张鸣与敖戏争斗,上特诏曰:“尔虎贲将军,蒙国厚恩,位在中臣,宿卫禁门,当进人不避仇雠,举罚不避亲戚。今者反于殿中交通轻薄,虎贲兰内所使,至命欲相杀于殿下,不避门内,畏懦恣纵,始不逐捕,此皆生于不学之门所致也。”(四一)御览卷二四一章帝时,嘉禾嘉麦,日月不绝。御览卷八七三章和元年诏:“芝草之类,岁月不绝。”(四二)合璧事类卷一九序曰:(四三)孝乎惟孝,友于兄弟,(四四)圣之至要也。干干夕惕,(四五)寅畏皇天,(四六)帝王之上行也。明德慎罚,汤、文所务也。(四七)密静天下,(四八)容于小大,高宗之极致也。肃宗兼兹四德,以继祖考。臣下百僚,力诵圣德,纪述明诏,不能辨章,岂敢空言增广,以累日月之光。御览卷九一

(一)“孝章皇帝”,事详范晔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袁宏后汉纪卷一一、卷一二。汪文台辑司马彪续汉书卷一、华峤后汉书卷一、袁山松后汉书、薛莹后汉书亦略载其事。

(二)“太子”,聚珍本作“第五子也”。范晔后汉书章帝纪云:“肃宗孝章皇帝讳炟,显宗第五子也。”

(三)“永平三年二月”,聚珍本无“二月”二字。下文“年四岁”移至此句下。

(四)“幼而聪达才敏”,书钞卷七引“幼而聪达”一句。

(五)“止”,原误作“正”,书钞卷八、晏元献公类要卷九引作“止”,今据改正。

(六)“壮而仁明谦恕,温慈惠和”,文选卷五七颜延年阳给事诔李善注仅引“章帝壮而仁明”一句,书钞卷五仅引“温兹惠和”一句,卷七引此二句,又脱“壮而”二字。

(七)“矜严方厉,威而不猛”,书钞卷八仅引此二句,文字全同。

(八)“周览古今”,书钞卷一二仅引此一句,文字全同。

(九)“于是上敬重之”,此句聚珍本作“由是明帝重之”。

(一〇)“以至孝称,孜孜膝下”,此二句原无,姚本、聚珍本有,今据增补。初学记卷一七引云:“章帝殂,明帝子,以至孝称,孜孜膝下。”“殂”字系衍文。姚本、聚珍本即据此辑录。

(一一)“诏曰”,明帝于永平十八年八月卒,章帝即位,十月即下此诏。

(一二)“赵憙”,原作“赵喜”,下同。按字当作“赵憙”,范晔后汉书赵憙传作“赵憙”,文选卷一〇潘岳西征赋李善注引赵憙他事,字亦作“赵憙”,今据改正。

(一三)“其以憙为太尉”,本书赵憙传、范晔后汉书赵憙传亦载此诏。但此条文字当系于章帝纪,书钞卷五二明言此条文字出“东观章帝纪”。

(一四)“诏齐相其止勿复送冰纨、方空縠、吹纶絮也”,此条御览卷八一六亦引,卷八一九又一处引征,字句皆较简略。范晔后汉书章帝纪李贤注云:“纨,素也。冰言色鲜洁如冰。释名曰:‘縠,纱也。’方空者,纱薄如空也。或曰空,孔也,即今之方目纱也。纶,似絮而细。吹者,言吹嘘可成,亦纱也。”汉书贡禹传载禹奏言:“故齐时三服官输物不过十笥,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颜师古注云:“三服官主作天子之服,在齐地。”东汉亦然,故诏齐相止送冰纨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