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李白(3)

【赏析】

这首《静夜思》脍炙人口。诗中没有华丽的词藻,也没有运用高超的表现手法,只是用清新纯朴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的秋夜画面,表达了身在客乡的作者对故乡家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

诗歌前两句写夜深人静之时,奔波劳累了一天的旅人在明月之夜看着床前的月光,一瞬间误以为看到的是一层淡淡的寒霜。所以

“疑是地上霜”的“疑”展现诗人的心理状态,他对于自己所看的东西并不确定。之所以产生误会,是因夜深天凉,月光与霜极为相似,同时也因为旅人心不在焉,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思念之情十分浓烈。心思恍惚中将如霜月色误认为满地霜华。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两句中的“举头”、“低头”两个相对应的动作刻画了诗人的动作和神态。他抬头看着天上的月亮,思乡之情淤积心头,于是低下头陷入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当中。“思”字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诗人所思之物,或是父母兄弟,或是家乡的风光,或者是曾经的难以磨灭的往事、无法释怀的美梦。在读者的想象中,诗歌的意境也随之扩展出文字之外。

这首诗描写了旅居异地的游子对月思乡的情景。 诗人利用“疑”、 “望”、“思”三个字写出了自己内心活动,生动地表达了感情的微妙变化。全诗语言简单质朴,蕴含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一气呵成,是李白诗歌“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胡应麟《诗薮·内编》)的代表作。

【大师导读】

自是古意,不须言笑。

——刘辰翁《唐诗品汇》

寻常口头语,一经诗人道出,即觉别有风韵。

——喻守真

·庐山谣①寄卢侍御虚舟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②,朝别黄鹤楼。

五岳③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④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⑤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⑥。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⑦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⑧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⑨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⑩无世情,琴心三叠○11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12。

先期○13汗漫○14九垓○15上,愿接卢敖○16游太清。

【注释】

①谣:不合乐的一种诗体。

②绿玉杖:镶有绿玉的杖,传为仙人所用。

③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是并非实指,而是泛指中国名山。

④南斗: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斗宿。古天文学家认为浔阳属于南斗分野。

屏风九叠:位于庐山五老峰东侧,因山丸叠如屏而得名。

⑤金阙(què):阙原指皇宫门外左右两侧的望楼,金阙即黄金门楼。这里借指庐山西南的铁船峰和天池山二山,两者对峙,形如石门。

⑥三石梁:近人考证,在五老峰西。或说在简寂观侧,或说在开先寺(秀峰寺)旁,还有的人说在紫霄峰上。

回崖沓(tà)嶂:曲折、重叠的山崖和山峰。

⑦吴天:春秋时九江属吴国。

⑧白波九道:古书多说长江至九江附近分为九道。李白沿用此说,单但没有真的见到九道河流。

⑨石镜:此处应指庐山东面的圆石,因平滑如镜,可见人影,故称石镜。

⑩还丹:道家说法,将丹烧成水银,再还成丹。

○11琴心三叠:道家修炼术语,形容心神宁静之境。

○12玉京:道教称元始天尊在天中心的玉京山。

○13先期:预先约定。

○14汗漫:仙人名。

○15九垓(gaī该):即九天之外。

○16卢敖:战国燕人,他周游至蒙谷山,曾见一古怪之士迎风而舞。便邀他同游,那人却笑着说:“吾与汗漫期于九垓之外,不可久留。”言罢纵身跳入云中。

【赏析】

李白一生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应邀到永王李璘幕下,叛乱平息后,李白被囚禁,后流放夜郎,途中遇天下大赦,才得以回到中原。这首《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作于遇赦的第二年。卢侍御虚舟即卢虚舟,范阳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李白经汉口来到江西,游览了庐山,写下了这首诗寄给卢虚舟兼以言志。诗中表达了对壮美山河的赞叹,表现了诗人不甘流于世俗的狂放不羁,流露出渴望求仙学道的心情。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六句是全诗的序曲。前两句引用了一个孔子的典故,传说当年孔子游说楚王,曾被楚狂人陆通嘲笑迷恋权势,陆通还劝孔子不要做官,以免招致祸患。李白自比楚狂人,暗含了诗人对于时局的不满和失望,他渴望像楚狂人一样逍遥自在地游遍名山大川,再不过问朝廷政事。后四句诗人想象自己遨游天地的行程,充满了神话色彩:早上拿着“绿玉杖”,离开黄鹤楼,不畏路途遥远,寻访五岳名山。李白一生喜游名山,目的就是寻访仙人,表达了渴望归隐的心情。

“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是诗的第二部分。诗人以浓重的笔墨表现庐山的壮美风景。前三句写庐山的位置和景色,中间写金阙、三石梁、香炉、瀑布等庐山著名的景观。抬头远望,秀美的庐山峰峦叠嶂,高耸入云,与湖中倒影相映成趣。金阙岩前两座山峰高耸,三石梁瀑布像倒挂着的银河一样一样飞流而下,与庐山瀑布遥相凝视。最后两句概括了庐山全景,日出庐山,满天的红霞和苍翠的山色交相辉映,险峻的山峰,就连飞鸟也无法翻越。这一段诗创造了苍凉辽远的意境,充分表现了庐山壮美瑰丽的景色。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外苍苔没。”写诗人站在高高的山顶,望向远处。他看到雄浑的长江浩浩荡荡的,蜿蜒曲折,犹如层叠的雪山一样,倾泻入了东海之中。诗句中包含了诗人的壮志豪情,诗境深远,意境悠扬。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抒发了自己的心情,感叹世事多变,人生无常。永王李璘事件之后,李白对仕途、政策感到厌倦。再一次来到庐山,站在石镜前看着自己的身影,心情被这纯净的景色洗涤,这时他想到,从前谢灵运走过的那些地方,再也看不到他的足迹,只剩下满满的青苔,这些都使得他心潮澎湃,无限感慨。

面对黑暗的现实、腐败的政治,李白产生了寻仙访道的想法,他渴望脱离现实,去探寻无忧无虑的仙境,于是他写到:“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遨游太清。”前两是说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得到仙丹尽早摆脱世俗,飞升成仙。三四句是诗人的想象,他仿佛看到了神仙正拿着莲花在云彩之中向元始天尊的住处飞去。最后两句诗人描绘了梦想中的仙境。李白自比怪仙,希望卢熬与他一起共游仙境。

本诗自由奔放,韵律随诗情变化而变化。开篇抒怀述志时用的是尤侯韵,读起来平稳缓慢;描写庐山景色的时候,用唐阳韵,这样的韵使诗句的声调变高,应和了庐山威武的气魄;描写长江用删山韵,使得诗句慷慨高亢,有奔流不息之感;最后在表明求仙渴望之时,换用月没韵,使诗句语调降低、柔和缥缈,正符合诗人的心境,同时又和前文高亢的语调形成了对比,具有跌宕起伏之美。

这首诗中李白推崇道家,嘲讽儒家,展现了诗人洒脱豪迈、超然脱俗的性格。他完全不把功名利禄放在眼里,追求神仙生活的同时,也表现了对名山大川的热爱。

【大师导读】

方外玄语,不拘流例。全篇开阖佚荡,冠绝今古。即使杜工部为之,未易及此,高岑辈恐亦胁息。又襟期雄旷,辞旨慨慷,音节浏亮,无一不可。结句非素胎仙骨,必无此诗。

——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

·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 呼①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②镜,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桂树何团团③。

白兔捣药成, 问言与谁餐?

蟾蜍④蚀圆影, 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 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⑤, 去去⑥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 凄怆⑦摧心肝。

【注释】

①呼:称作。

②瑶台: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③团团:圆圆的样子。

④蟾蜍:传说月中有三条腿的蟾蜍。

⑤沦惑:沉沦、迷惑的样子。

⑥去去:远去的样子。

⑦凄怆:凄切悲伤。

【赏析】

《朗月行》原本是乐府诗,李白的《古朗月行》虽然沿用古诗题目却没有沿用旧的题材内容。这首诗运用神话传说,描写了诗人对月亮的浪漫的想象和美丽的幻想,语言生动活泼,感情浓烈。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开头四句描写幼年时对月亮的印象,充满了童趣。“白玉盘”是孩子眼中月亮的形象,比喻直观、生动形象,一目了然。接着诗人又将月亮比作了“瑶台镜”,比之前的“白玉盘”又更近了一步,不但表现了月亮的形状,还将月亮能反光的特性也表现了出来。 同时,“瑶台”又是神话中西王母的住处,这样比喻也给诗歌增添了浪漫的神话色彩,引人遐想。“呼”和“疑”这两个词展现了孩子天真烂漫的神态,塑造了一个好奇心极强的幼童形象。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四句诗描月亮升起时的画面。月亮渐渐升起,孩童仿佛从月亮之中隐隐地看到了上面仙人的两只脚,以及月宫中桂花树的形状。孩子听说月宫中住着嫦娥和玉兔,白兔在上面不厌其烦地捣药,它要和谁一起吃呢?这四句似真似幻,以孩童的口吻写出,天真无邪,想象浪漫。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是孩子看到月亮慢慢变弯,心中的担忧。年幼的孩童还不明白什么是自然规律,也不明白月有阴晴圆缺。当他看到月亮不再圆满时,以为月亮被癞蛤蟆啃食,才会变得残缺和晦暗。他他担心生活在月亮之上的仙人和兔子也会掉下来。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这两句引用了后羿射日的神话传说。诗人感叹当年多亏了后羿射掉了扰乱秩序的九个太阳,才使人间得以安宁平静。这两句诗一方面抒发了世间再无英雄的感慨,另一方面也揭示上面所提到的月宫仙人的身份,就是偷了后羿仙丹独自飞升的嫦娥。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结尾四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的失望、悲伤。原本明亮皎洁的月亮变得晦暗不明,残缺不全,也就没有观赏的意义了。这四句表面上写月,但是实际上却暗含着诗人对于现实的绝望和不满。“沦惑”可以看做诗人对当时政治的影射。“忧”字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又忧国忧民的矛盾心情;“凄怆摧心肝”就是诗人内心感情的直接爆发。

本诗通过追忆诗人童年时的关于月亮的认知来讽刺唐玄宗晚期的腐朽政治。全诗语言明快,自由奔放,形象生动,引人遐想。

【大师导读】

暗指贵妃能惑主听。

——沈德潜《唐诗别裁集》

·梦游天姥吟留别①

海客②谈瀛洲③,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④,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⑤,势拔五岳掩赤城⑥。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⑦。

谢公⑧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⑨,身登青云梯⑩。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1。

熊咆龙吟殷岩泉,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12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13石扇,訇然○14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15。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16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17,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18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注释】

①唐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收录此诗题为《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后或作《别东鲁诸公》,因此诗为留给在东鲁的朋友而作,也作《梦游天姥山别鲁东诸公》。

②海客:海上浪迹的人。

③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仙山,与蓬莱、方丈一同被称为渤海中的三神山。

④天姥:即老妇。传说登上天姥山可以听到天姥的歌谣,故名。在今浙江新昌县东,东接天台山。

⑤横:遮断。

⑥赤城:赤城山,在今浙江天台县北,天台山的南门,因土色皆赤而名。

天台(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台县北。

⑦剡(shàn)溪:在今浙江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⑧谢公:谢灵运,文学家,诗人,生活在东晋末年刘宋初年。曾任永嘉太守,后移居会稽,他游览天姥山时曾在剡溪住过。

⑨谢公屐:谢灵运发明一种游山时穿的特制木鞋,鞋底下有活动的锯齿。

⑩青云梯:高耸入云的山路。

○11暝:黄昏。

○12列缺:闪电。

○13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谓洞中别有天地。

○14訇(hōng)然:声音大。

○15金银台:金银筑成的宫阙,神仙所居之处。

○16忽魂悸以:梦中惊醒长叹不已。

○17惟觉时之枕席:梦醒后美景消失,眼前只剩的枕席。

○18君:指东鲁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