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孟浩然(3)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写夜晚诗人独自攀山而上,朦胧的树木被纯洁的月光照得异常美丽,宛如仙境;诗人沉醉在这宁静优雅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自己的住处。“忽”字写出了诗人怡然自得而不觉山路慢慢、时间悠远的心情。
“庞公”指的是东汉名士庞德公,他隐居于鹿门山,采药而终,后世便将鹿门山视为隐逸的圣地。南游归来后,孟浩然决意追随先贤隐居于此,以示隐逸不仕的决心。这里的“庞公栖隐处”就是诗人在此特意开辟的住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唯有幽人独来去。”写的是诗人住处的情况。“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比。“岩扉松径”说的是庞德公隐居采药而走的路,这条林中小路一如真正隐逸者的路一样,是漫长而寂寞的,但是诗人领略了在大自然怀抱中,独自漫步往来的妙趣,并深深沉醉其中,便也不觉得寂寥和漫长了。
诗人以淡雅的笔墨,疏朗的情致描绘了归鹿门山时的江上的见闻和山林中小路上静谧的自然景色。同时,也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飘逸洒脱、超然世外的隐者形象。全诗意象清远,景、人、情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艺术格调。
【大师导读】
此篇不加斧凿,字字超凡。
——唐汝询《唐诗解》
句句下韵,紧调也,脉却舒徐。
——张谦宜《絸斋诗谈》
出语洒脱,洗脱凡近。
——胡震亨《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
前半虚写,是拟归时所见,后半实写,是归后兴感。前半叠用四韵,在五七言古诗中所罕见,后半接连用两“鹿门”字,这叫做“顶针法”,带便换仄韵,章节格外条畅。
——喻守真
·早寒有怀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赏析】
长安求仕失败后,孟浩然漫游吴越,这首抒情诗当作于这一时期。诗题中“早寒”二字点出作诗的时间是秋天向冬天过渡的时期。
首联“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以景物起兴,诗人选取落叶,大雁两种秋季典型的景物,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本联前句暗含着落叶归根,游子返家之意。树根是树叶养分的提供者,“木落”即叶落。秋天叶子落下也是回到了自己的家。北雁南飞,这是候鸟的生存习性,亦暗含归家之意。诗人看到叶落归根,北雁南渡,想到自己离家千里,更添几分乡愁。后句诗人写到临江迎风更觉得寒冷。他以北风来渲染心中悲凄。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承接上文,明写襄水,实际上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襄水”,就是“襄河”,诗人的家在襄阳,“襄水”指代诗人的家乡。“曲”字描摹了汉水在襄阳一带水流曲折的样子。“遥隔”二字露尽思乡之意,说明诗人离家遥远,两地相隔暂时不能回家。襄阳在古时属于楚国,所以诗中以“楚云端”来代表诗人故乡,同时也表现出襄阳地区与诗人现处之地相距千万里。
第三联过渡到情感的抒发。“乡泪”句写身在异乡客地不知流了多少思乡的泪水,几欲流尽。“归帆”一句是虚写,是诗人想象着家人站在岸边苦苦地盼着自己乘着小船回到家乡。这一句虚写变换了抒情的角度,将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一泻无余。
“迷津欲有问”用《论语·微子》中“无人问津”的典故。《论语·微子》载,孔子率弟子周游列国,曾让子路询问过河的渡口,子路先后向长沮、桀溺两位隐士问路。长沮、桀溺不但不指路,反而讥讽孔子说,当今天下大乱,与其四方奔走劝君王复礼改革还不如像他们一样做一个逍遥自在的隐逸者。孔子慨叹,如果天下太平了也就不用提倡改革了。这个典故讲的是隐居与出仕的矛盾。
孟浩然引用此典用意非凡。他本在襄阳隐居,但后来出仕长安,不料求仕失败。而孟浩然游历东南正是为了排遣因进士不第而带来的抑郁。对于原来隐居的诗人来说,从襄阳来到长安本就将自己放在了对立的矛盾之中,而求仕不成又扰乱了原本平静、与世无争的内心,使他更加愁肠百结,胸中积郁难以言说。在诗歌的最后,诗人心中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思乡之情也难以排遣。“平海夕漫漫”句正是借苍茫的暮色下江水迷濛之景,比喻诗人内心的迷茫。
诗中的情感与景物描写自然扣合,充分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最后以景收束全诗,把思乡的哀愁和前路茫茫的迷惘心情中寄托在雾色弥漫的夕阳中,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
【大师导读】
唐诗佳句,多本六朝,昔人拈出甚多。略摘一二为昔人所未及者,如孟襄阳“木落雁南渡,北风江山寒”,本鲍明远“木落渡江寒,雁还风送秋”。
——王士祯《带经常诗话》
·秋登兰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赏析】
本诗就是一首怀念友人的作品,是孟浩然的代表作之一。诗题中交代了作诗的季节是在秋天。张五名子容,与孟浩然是同道中人,其时张五隐居在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中,而孟浩然的园庐也在岘山。在这个秋日中,孟浩然登上岘山对面的万山遥望远方思念友人。
首联“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中的“隐者”是诗人自指。这句的意思是:面对着北山岭上延绵起伏的白云,我这个隐逸者怡然自乐。一般认为这句诗由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中化出。
三四两句“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直接切入题意。这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高高的万山是为了远望对面友人隐居的白鹤山。我的心随着大雁越飞越远,寻找着友人的踪迹。只是望不见友人,却只见大雁南飞,诗人心情不免落寞,心也随着鸿雁远去消逝在遥远的天边。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进一步将诗人心中的情绪,提炼成一个心由景生的常理:日尽黄昏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愁绪,而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人们往往会兴致勃勃。这两句对仗工整,“愁”对“兴”,“薄暮”对“清秋”,“起”对“发”,在句意上则是一悲一喜,同时也紧扣题目的“秋”字。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写诗人在高山上俯视时所见到的人和景。“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写黄昏渐近,诗人看到劳动了一天的村民们结伴归来,有的走过沙滩便坐在渡头休息。村民们平凡的日常生活静谧中带着几分悠闲,与上面诗人“自怡悦”的心情相契合。“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写诗人放眼远望,天边的树看上去像荠菜那么细小,银白色的沙洲正像天河中一弯明月,在朦胧的暮色中隐约可见。
这四句诗人用简单的语言,把田间宁静的氛围和大自然的优美景象展现在读者面前,创造了悠远宁静的境界。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是作者发问:什么时候你再拿着酒到这里来,我们一同醉饮共度重阳佳节。“重阳节”即在秋季。照应开头,点出“秋”字,且再次表达对友人的思念。
总的来说,全诗情感潇洒飘逸中不乏真挚纯洁,景色清淡雅致中不乏优美,“语淡而味终不薄”(沈德潜《唐诗别裁集》)。全诗的情感随着景色的描写而生发,情与景紧密相连,浑然一体。正如清人所评,是孟浩然诗歌的代表风格之一。
【大师导读】
超旷是独饶劲健,神味与右丞稍异,高妙则一也。
——张文荪《唐贤清雅集》
前四句言登山以望张五,中六句叙秋暮登山所望之景,末二句欲订同登后期,即所以寄诗之意。错综写来,是情是景,一片迷茫。“天边”、“江畔”两句,摹写物象,超然入神。
——王文濡《唐诗评注读本》
作意题目是“寄”,当然是相望而不可见。……这首诗是望而不见,前面丘为的寻西山隐者不遇,是寻而不遇,意义虽别,结构相同。句句写登髙望远,同时也句句怀念张五。末了用“何当”一转,结出自己的希望,……以“重阳节”照应“秋登兰山”,章法很整齐。其中“天边树若齐,江畔洲如月”两句,向来认为是浩然的名句。
——喻守真
·与诸子登岘首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①浅,天寒梦泽②深。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释】
①鱼梁:是沙洲名,在襄阳鹿门山的沔水中。
②梦泽:即指云梦泽,即今江汉平原。
【赏析】
这首登临吊古的诗,是作者与朋友一起登上岘山之顶的感怀之作。岘首是岘山的别名,在今湖北襄阳城以南。当时孟浩然的隐居之所正在岘山附近。诗中除了缅怀古人之外还包含这今时尽时的叹谓,以及诗人身世遭际的感慨,凭古抒怀,情感深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说的是人间世的事情总是不停地变化着,时光往来流逝即为为古今。古往今来,大自然中春夏秋冬四季变换,朝代更迭,家世兴衰,甚至一个人的生老病死,人世间的一切变化就像新陈代谢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生着改变,这是一个不可逆转、无法左右的事实。诗人开篇便说出这样一个平凡的真理,带着感慨的意味,为下面的吊古伤今蓄势,也暗含着自己的遭遇和心事。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紧承第一联,点出登临吊古,紧扣题目。这两句的意思是:江河高山仍保留着名胜古迹,而现在我们又可以登临远望。时光流逝古今变迁之中,还可以从名胜古迹中寻到古时的影子。
接着,诗人转入描写登临岘首山所看到的景色:“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渔梁洲因水落而变浅,露出江面;云梦泽因为天气寒冷显得迷雾幽深。因为“水落”,鱼梁洲更多地呈露出水面,所以说“浅”;“深”形容云梦泽一望无际,辽阔深远。由于天气寒冷,水上一片云蒸霞蔚,满目苍莽,一派萧条,这样的景色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哀伤,为下面的抒情积蓄情势。
“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是说,羊祜碑如今依然巍峨地矗立在山上,读罢碑文泪水不禁沾湿衣襟,无限感伤。“尚”字,表现出作者对羊公的爱戴与尊敬之情。“羊公”是西晋开国元勋羊祜,博学能文,为人清廉正直,深得民心。羊祜辞世后,百姓在岘山为他建碑立庙,上书他的生平事迹以示纪念,后人读来无不泣下,称之为堕泪碑。
《晋书》中记载,羊祜曾与贤达胜士登临岘山远望,慨叹登临此处的先贤众多,但都已湮灭无闻。本诗第二联中所说的“复登临”即相对此事而言。现在,孟浩然登临此山眺望想到当初发出过悲叹的羊祜,并由此吊古伤今,联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际,不禁悲从中来。他想到经历百代之后羊公碑仍矗立在此,提醒着今人羊祜为百姓人民所作出的贡献。而自己至今仍无所作为。与这历经百年尚在的羊公碑相比,自己死后也就被淹没在滚滚历史洪流之中,没有人再记得了吧。想到这里诗人不免热泪落下,沾湿衣襟。
诗以哲理开篇,以悲情结束,在凭吊古迹的同时感怀今日自己的身世,情景交融,饱含激情,读来不禁感同身受,意味深远。
【大师导读】
起得高古,略无粉色,而情境俱称。悲慨胜于形容。真岘山诗也。复有能言,亦在下风。——刘辰翁《唐诗品汇》
起四句凭空落笔,若不著题,而与羊公登山意自然领会。移置他处登山,便成泛语。
——胡本渊《唐诗近体》
从静悟中得之,故语谈而味终不薄。
——沈德潜《唐诗别裁》
前四句流水对法,一气滚出,遂为最上乘。意到气足,自然浑成,逐句摹拟不得。
——张谦宜《絸斋诗谈》
前四句俯仰威信,寄慨苍凉。凡登临怀古之作,无能出其范围,句法一气挥洒,若鹰隼摩空而下,盘折中有劲疾之势。
——俞陛云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当然是感生命之短促,精神状态很空虚、消沉,大约是诗人在极不得意的时候所作。
——施蛰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