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心理学(3)
但是第二年冬天,张医生在精神方面又出现了问题。虽然生活中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但张医生的心情却渐渐地烦闷起来,注意力越来越不易集中,他发现自己就是在为病人看病时,有时也会走神;脑子里经常出现一些消极悲观的念头;晚上不是睡不着,就是好不容易睡着了,没多会儿又醒了,以后就再也睡不着了。这样的折磨,使张医生倍感痛苦,他不明白自己中了什么病邪。好在他的同学中也有从事精神医学工作的,于是,进行了医学咨询。由此,揭开了张医生痛苦的奥秘。原来,这个所谓的病邪就是——冬季抑郁症。
在朋友的推荐下,张医生在海南岛的三亚购置了一套住宅。他打算以后每年的冬季像候鸟一样,迁徙到温暖如春的三亚。一旦四季返青,再回到北国的哈尔滨。于是,张医生就成了“迁徙的候鸟”。
心理课堂
精神治疗专家发现,人的情绪确实或多或少地会受到天气的影响。人们对天气变化,特别是坏天气的刺激反应强烈,会表现出种种不适症状:疲倦、虚弱、健忘、眼冒金星、神经过敏、精神不振、情绪低落、工作提不起精神、睡眠不好、偏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恐惧、冒汗、没有食欲、肠胃功能紊乱、神经质、易激动,等等。
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果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微风和煦,你会觉得神清气爽、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如果一连几天阴雨绵绵,你会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烦躁不安、心情低落、郁郁寡欢。
对于这种由于天气变化带来的心情变化,我们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多愁善感。因为科学家已发现,气候特别寒冷的地带,在冬天人们的情绪会显著地忧郁、低落,而导致人们情绪低落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阳光。此外,人们还会出现容易疲劳、嗜睡、喜欢吃大量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等现象。
1982~1983年的厄尔尼诺现象,曾经使全球大约10万人患上了抑郁症,而且精神病的发病率也上升了38%,交通事故也至少增加了5000次以上。原因就是,全球气候异常和天气的灾难,超过了一部分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指出,温度与暴力行为有关,夏日的高温可引起暴力行为增加。但是当温度达到一定限度时,即使再升高也不会导致暴力行为,而是导致嗜睡。温度也和人际吸引有关,在高温室内的被试者,比在常温室内的被试者,更容易对他人作出不友好的评价。
心理视点
有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在日光灯中加入类似太阳光的紫外线,对健康有好处。让自闭者生活在光线较充足的地方,自闭行为会减少一半,还会增加许多与人互动的行为;而阳光不足会造成视觉疲劳、反胃、头痛、忧郁、郁闷等行为反应。研究甚至发现,人在日光灯下与太阳光下的工作效率不同。生活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儿童会显得更加活泼。
在法国,曾有一段长时间的阴雨天气,于是许多治疗机构创造性地采用人造阳光治疗法,就是用光照来治疗这些等不及阳光出现的病人,结果显示出了明显的疗效。
长时间的天气特征,会形成气候。研究发现,一个人所生活地区的气候与他的性格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这也是因为天气影响到人的心情,天长日久,就影响了性格。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几乎每个人都无法完全摆脱这种环境的影响。
长期生活在热带的人,性格比较暴躁易怒。纬度高的寒带,气候寒冷,阳光稀少,是抑郁症的高发区。生活在气候湿润、万物生机盎然的水乡的人,一般比较多情、反应机敏。生活在草原上的牧民大多性格豪放,山区的人多是性格率直。秋高气爽的气候被认为最适合创作,长年居住在15℃~18℃环境中的人,头脑较为发达,文学艺术的成就比较突出。
天气对人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而且,一个地区的气候与人的性格形成也有很大的关联。但是,天气、气候不是人所能控制的,你若想拥有好的心情、良好的性格,能改变的唯有你自己。
令人毛骨悚然的惨案——宽敞的环境是保持好心态的必要条件
经典案例
1989年春节期间,重庆开往广州的临时客车上,挤满了南下的民工。整个车厢挤得水泄不通,臭气熏人的车厢里不足一平方米的空间竟然挤了七、八个人。一个小伙子挤在车厢里的小茶几边,站了一天一夜,疲惫不堪,只能一支接着一支地猛抽香烟,以驱散心中的烦躁不安。列车的呼啸声、车厢的喧哗声、难闻的浑浊的空气,终于使他无法自控。突然他抓起桌上其他旅客的杯子、饮料瓶、水果等物疯狂地朝着周围的旅客头上砸去,随即挥舞一把水果刀刺伤了六名旅客……
1990年春节前夕,在乌鲁木齐开往北京的长途列车上,一个额定118个座位的硬座车厢竟然挤进了300多个旅客,超员达百分之二百。在如此拥挤的空间中,一个在车厢过道上足足站了50多个小时的青年旅客渐渐支撑不住,只得站立着闭眼“睡觉”,但身旁座位上一个妇女怀中的幼儿因环境的恶劣而不停地啼哭。那个不堪疲惫的青年突然发疯似的咆哮:“他妈的,吵死人了!”并从妇女怀中一把抢过幼儿,砸碎车窗玻璃,把孩子扔出飞驰列车的窗外。一切都发生在瞬间,谁都来不及阻止……
心理课堂
类似上述发生在列车上的惨剧,在长途超员严重的列车上时有发生,或伤人、或自戕。据统计,仅1989年春运期间在乌鲁木齐开往成都、北京等的长途列车上就曾发生277起伤害旅客的恶性案件。近年来,从昆明、重庆开往上海的旅客列车,途经江西境内时曾发生20余起旅客从飞驰的列车上跳下致死的惨剧,其中仅1993年春运期间就有十多起这类悲剧发生。
上述惨案的发生与环境密切相关。环境通过对人的生理及心理的微妙作用影响着人的心理健康。举例来说:在一个空气清新、花草葱绿,又伴随着优美的乐曲的环境中,人会体会到一种舒适与轻松,会暂时忘却生活压力,心理会呈现一种类似满足的状态。客观的良好的自然环境会通过刺激人的感官传达给大脑积极的信息,从而调适人的心理状态,平衡人内部心理的失衡。而在嘈杂、拥挤的环境中,则会使人感到头疼、眩晕、呼吸急促甚至窒息。于是,心情烦躁不安,大脑中肾上腺素分泌量猛增,当分泌量超过一定的范围,人就极易发生急性综合性应激反应,导致无法自控的疯狂举动。
心理视点
心理学家曾对小学生做过一个“拥挤对人心理伤害”的实验:让一群小学生拥挤(比列车拥挤要好得多)在狭小的教室中上课和活动。不到一个星期,连平时温文尔雅、循规蹈矩的学生也慢慢地变得粗野起来,在他们身上,攻击性行为急剧增加。实验证明,在拥挤的环境中相互干扰、碰撞摩擦会使人精神疲劳、急躁烦恼、焦虑不安,觉得时光难熬。时间越长,这种心理越发严重,直到精神崩溃、行为失控,作出让人无法理解的极端行动。
也许不曾身临其境的人们对此难以理解,那么我们换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环境来加深理解吧。当你坐在一辆拥挤的公车中,而周围都是不相识的陌路人时,你将会作出什么样的反应?这时你的眼睛不愿平视你的前方、左右,因为那样你会感到很难受,于是你会把目光投向公车外,通过这种与挤在一起的人拉大视觉距离的方法来减轻自己的心理压力。它说明了人必须要有一个足够的空间才能保持正常的心态。
由此可见,人们要想保持平静的心态,宽敞的活动空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
整天愁的老太太——换个角度换片天
经典案例
有一位老太太,两个女儿出嫁之后,老太太就开始整天发愁。原来,老太太的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卖伞的,二女儿嫁给了一个染布的。所以,晴天她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雨天又担心二女儿的染布生意做不成(因为古时候染布后需要晾干)。总之,每天都有让她忧愁的事情,老太太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竟得了病。一个邻居知道了这件事,就跑过来对老太太说:“老人家,您好福气啊!下雨天,您大女儿的雨伞能卖出去,生意兴隆;晴天呢,二女儿的染布生意又能做得好。对您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啊。”老太太听了以后,越想越高兴,过了几天,病也就好了。
心理课堂
同样的一件事,从不同的角度去想,心情就会很不一样,人生的境界也会很不一样。对于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情绪ABC理论说开去。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尔伯特·艾里斯已经把中国俗语“想得开”上升到科学理论的高度。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情绪ABC理论。他以一句很有名的话作为ABC理论理念上的起点:“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所谓ABC,A指事件(Accident);B指信念(Beliefs),是指个体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这事件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通常人们会认为,人的情绪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的,即A→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B才是引起情绪更直接的原因,即A→B→C。现在我们用ABC理论剖析一下老太太心情变化的原因吧。事件同样是大女儿卖伞,小女儿家开染布店。老太太对这一事件的信念不同导致了不同的情绪反应:当想法是“在雨天,担心小女儿染的布晒不干;在晴天,担心大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时,天天忧愁;当想法是“下雨天,大女儿家生意兴隆;大晴天,小女儿家生意好做”时,眉开眼笑。
心理视点
在沙漠里迷路的两个人都只剩下半壶水,一个人想:沙漠这么大,我只剩下半壶水,肯定要命丧沙漠了。另一个人想:太好了,我竟然还有半壶水。这样一来,前者可能觉得绝望,甚至轻易地放弃了;而后者可能充满了信心,最终走出了沙漠。从这个简单的例子可以看出,正是人们对事物的想法、看法决定了人的情绪及行为反应。在这些想法和看法背后,有着人们对一类事物的共同看法,这就是信念。这两个人的信念,前者在合理情绪疗法中称之为不合理的信念,而后者则被称之为合理的信念。合理的信念会引起人们对事物适当、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而不合理的信念则相反,往往会导致不适当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当人们坚持某些不合理的信念,长期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之中时,最终将导致情绪障碍的产生。
那么,不合理的信念都有哪些具体特征呢?韦斯勒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1.绝对化要求
是指人们以自己的意愿为出发点,对某一事物怀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比如“我必须在每件事上都获得成功”,“别人必须很好地对待我”,“生活应该是很容易的”,等等。
2.过分概括化
这是一种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维方式的表现。过分概括化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其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如当遭遇到一次失败时,往往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一钱不值”、是“废物”等,从而导致自责自罪、自卑自弃的心理及焦虑和抑郁情绪的产生。过分概括化的另一个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别人稍有差错就认为他很坏、一无是处等,这会导致一味地责备他人,以致产生敌意和愤怒等情绪。
3.糟糕至极
这是一种即使发生的是一个小问题,也会认为是非常可怕、非常糟糕,甚至是一场灾难的想法,即,将可能的不良后果无限严重化。这将导致个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如耻辱、自责自罪、焦虑、悲观、抑郁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合理的信念,但一个自我调控良好的人会很快意识到这些信念的荒谬,从而使自己很快地从中摆脱出来。如果一个人长久地受控于非理性的信念,他的生活质量会十分低下。这时,他必须求助于专业的心理咨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