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大师开释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修德养性,品咂生活韵味(1)

逃出“欺”字的怪圈

南先生在讲解原本《大学》时提到“诚意”二字。“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慎独”就是诚心实意者最佳的涵盖。明朝末年有位学者说,世界上任何一个人,活了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不是自欺,就是欺人,再不然就是被别人欺。所以,南怀瑾先生劝慰我们说,也许人生中很多事情我们没有办法主控,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对自己负责,不能自欺,不能欺人,更不能被人欺。只有逃出这三件事,才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才可做到真心诚意,一切都归于本真。

那么人们又如何了解“欺”,如何避“欺”呢?很难!自己欺负自己,其实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自己钻进牛角尖,时时刻刻愤世嫉俗,好像全世界的人都与你为敌,其实谁又会从自己的生活中抽身,倾尽全身力气去干涉别人的生活呢?总是在提防别人,总是害怕别人给自己的生活搞破坏,其实就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自己给自己添烦恼。可是自己欺骗自己,往往是世人的通病,自以为是,眼高手低,把自己置于一个错误的位置,或不合时宜地扮演了一个错误的角色。如此这般,是别人的不幸,更是自己的悲哀。

欺骗别人则更不幸了。这样的人时时刻刻活在谎言中,说一句谎话,要用十句谎话来弥补,可能有时候,会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究竟是事实还是欺骗。欺负他人,更是一种怯懦的表现,恃强凌弱其实是色厉内荏。

而那些被人欺的现象,则更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事情。南怀瑾先生这样告诉人们,有人欺骗你,你最好可以分辨出他是出于恶意的欺骗,还是善意的谎言。恶意的要小心提防,避免被其所伤,善意的也许可以不去揭穿,让谎言留几分美丽。对于别人的欺负,要在心中划出一道底线,既不要因为他人的无理取闹而一时冲动,也不要在别人变本加厉之时步步后退。

人生总难摆脱无能为力的自欺欺人,因为每个人在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的时候总能说服自己。自欺、欺人、被人欺,好比人生的三重门,人们在三者之间徘徊往复,不自觉地走来走去。

如何才能逃出这三道禁锢呢?只有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南先生说,人的一生之中只有三件事,一件是“自己的事”,一件是“别人的事”,一件是“老天的事”。今天做什么,今天吃什么,开不开心,要不要助人,皆由自己决定;别人心中的难题,他人的故意刁难,自己被误解的好心善意,被施以恶言,其实都是由别人主导的,与自己无干;天气如何,狂风暴雨,山石崩塌,人能力所不能及的事,只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过于烦恼,也是于事无补。

人总是忘了自己的事,爱管别人的事,担心老天的事,所以总逃不出自欺欺人的怪圈。要活得真实自在其实很简单:打理好“自己的事”,不去管“别人的事”,不操心“老天爷的事”。按照南先生的说法,做一个好人其实很容易,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其实也很简单,自欺欺人的三重门其实可以很容易地踏出,只需记住: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一有过错,就终日沉陷在无尽的自责、哀怨、痛悔之中,那么其人生的境况就会像泰戈尔所说的那样:不仅失去了正午的太阳,而且将失去夜晚的群星。任何人都会为自己的过错而痛悔,只不过有人多有人少,那些多的人不要因太过懊悔而做出傻事,毕竟活着才能弥补过错,继而变得更幸福;其次,千万“不要拿自己的错误惩罚别人”,也许它不是容易达到的境界,因为它需要“胸藏万汇凭吞吐”的大器量,但人们必须如此,才能心胸坦荡至死无憾;另外,更“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让别人的做法决定自己的人生原则,也不应为别人的错误埋单,这么做实在不是做人的“上算”。欺人的,设身处地为他人想想;自欺的,真实面对现实和内心;被人欺的,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能摆脱他人将你置于的窘境。但愿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自己心中所欠缺的东西。

任何人都有缺点和弱点,任何人也都是无知无能的,只不过表现在不同的事情上而已。因而,人人在自我表现和与人交往中都会有笨拙的表现。有些人由于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自己的缺点,拿出勇气去革新自己、突破自己,所以他们情愿不做事、不讲话、不玩乐交际,也不愿意在别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如在灯火绚丽、乐曲悠扬的宴会厅里,他们很想站起来跳舞,可是怕别人笑话自己笨拙,宁愿做一晚上的看客。跳得好的人越多,他们就越鼓不起勇气。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言:倘要所有的人没有短处,其结果最多是一个平庸的组织。所谓“样样都是”,必然“一无是处”,因为有高峰必有深谷。

谁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与人类现有的博大的知识、经验、能力的汇集总和相比,任何伟大的天才都不及格,包括爱因斯坦在内。一个人如果只能见他人之所短而不能见他人之所长,从而刻意于挑其短而不着眼于其长,这样的人本身就是弱者。所以,当自己已经发现自己处于自欺欺人的圈子里,就勇敢地跳出来。只有这样,你才能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同时也活出真我,活出格调。

“唯”与“阿”的为与不为

在《道德经》中,老子曾经说过“绝学无忧,唯之与阿,相去几何?善之与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这是老子在讲到“绝学无忧”的学问时,提到的治学道德最高修养境界。

这句话中的“唯”与“阿”两字,是指人们讲话时对人的态度,将二者译成白话,在语言的表达上都是“是的”。但同样一句话,“唯”是诚恳接受,“阿”是阿谀逢迎。虽然,有时说话需要婉转,但真理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的,唯唯诺诺实乃小人之举。南怀瑾先生告诫世人,老子说这些道理,并非教人们以尖刻的眼光专门去分析周围人的言行举止,不要误读了老子的苦心,处处吹毛求疵,应该反求诸己,时时警醒,学习真诚不佞的“唯”,避免虚伪造作的“阿”。

在这里,南怀瑾先生套用了《韩非子》里记载的两则有关阿谀奉承、献媚取宠的历史故事,借以警戒世人。

春秋时,晋楚鄢陵之战中,楚国大将子反出任中军统帅,酣战之际,口中干渴,想要喝水。子反平素嗜酒如命,身边的侍从竖毂阳知道他好杯中物,便乘机讨好他,奉上一大杯酒。子反见后,既高兴又担心,说了一句:“嘻!拿下去吧,这是酒嘛。”竖毂阳不但不替换,还替他掩饰道:“这不是酒。”子反将错就错顺势一饮而尽,竖毂阳又连续奉杯,使子反喝得酩酊大醉。结果由于子反指挥失误,楚师溃不成军,楚王也被晋军射伤了眼睛。楚王得知内情,勃然大怒,将子反斩首示众。与此相同的还有晋国大臣文子,文子嗜好声色玩物,其手下一个小官吏便处处投其所好,献媚取宠。文子喜欢音乐,他立即送上鸣琴;文子喜欢佩饰,他就奉上玉环。由于该小吏一味谄谀,助长了文子的恶习,结果文子被驱逐出宫。此二人皆是失足于身边的阿谀奉承之中。

荀子说过:“谀我者,吾贼也。”常言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话虽严厉,但不无道理。接受过多的阿谀奉承,往往使自己变得麻痹大意,对方必无好心。南怀瑾先生则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为人处世一味地阿谀逢迎、虚伪造作,这种人也必不是好人,终将为人所不齿。花言巧语能为你带来什么,一时之间可能令你得到赏识,可是当你没有真才实料,不过是别人眼中的一颗小蝇而已,入不了他人的眼,被人一巴掌拍死。所以无论做人还是学习,“阿”字诀是一定要扔的。

学习真诚不佞,避免阿谀献媚,历史上有一位标杆似的人物,即唐朝一代直臣魏征。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无疑是最善于纳谏的封建帝王之一,而魏征也是最善于进谏和敢于进谏的名臣之一。

魏征喜逢唐太宗这一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力争,从不委曲求全,唯唯诺诺。一次,唐太宗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暗君?”魏征回答:“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魏征被擢升为尚书左丞,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为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实据,太宗派人转告魏征:“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任人唯亲,以免惹出同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唐太宗要使自己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唐太宗问及忠臣和良臣的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唐太宗听了也点头称是。

魏征进谏之时,常常不顾自己的实际利益乃至名誉性命,直言进谏,决不苟且偷安、沽名钓誉。魏征死后,唐太宗对他思念不已,曾对左右大臣言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没,朕亡一镜矣!”然而,魏征又过于耿直,未能深谙“曲则全”的处世艺术,因此,即便被后世称之为一代良臣名相,最终还是难逃晚年唐太宗的积恨爆发,墓碑被砸,一段君臣佳话以此为终,让人叹息。

读史学做人,我们可以从历史人物身上学到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南怀瑾先生为此指点人们说,从进言的角度看,真诚不佞,即便点头称是,也不是唯唯诺诺;阿谀献媚,即便自作聪明的批评,也是虚伪的变相奉迎。从纳言的角度看,喜忠直,耳畔便多逆耳忠言;耳根软,听到的便多是献媚之词。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无论是为人、处世、治学、立家,即使高高在上或是沦为小小市民,都要妥善处理“唯”和“阿”的关系。如果有“唯”的真诚,不管学习还是生活都能“绝学无忧”;反之如果终日爱好“阿”,不管是被人吹捧还是吹捧别人,没多久就要出事,生活的忧虑就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了。

侧身而过,窄路间的通行诀窍

中国人时常讲“道德”二字,然而它的真正含义又是什么,很少有人能清晰地去描绘。大多数人认为,能够使人类幸福而逐渐约定俗成的一些行为规范就是道德了。从中可以看出,道德存在着一种界限,只要大多数人认可的才可以成为道德,只令少数人感到快乐的行为规范,并不能称为道德。南怀瑾先生曾说,“德厚信矼”是人很容易犯的毛病,受了教育有了知识,人们就会把道德的规范看得很严重,把自己以为是道德的东西,固执地抓得很牢,但是他自己以为的道德,往往很可能是错误的。许多人的道德修养很好,方正刚强,觉得道德是不能碰的,却未到达通人气的程度,也就是对人生的气味、生命的气息一无所知,即不通人情,不懂得做人的道理。空有一肚子仁义礼智信而毫无人情味,就算他的心中藏有万千道德规范的条款,也是个愚钝无味的人,孔子的弟子颜回就是如此。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南怀瑾先生在此勾勒了一幅恩师教学图,却借孔子的嘴说出了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自己认为学问好,为人方正,倔强自信,但是此人实在不通人情世故,他虽然“名闻不争”,可是“未达人心”,就这样突然跑去以仁义道德教化别人,勉强用“仁义绳墨之言”暴露他人的缺点错误,无疑是让他人难堪,而没有让别人受到教育。

因此应当谨记“人微言轻”。如果自己没有知名度,劝言就会变得没有分量,这也是人情世故的一种。南先生认为,为人处世是一门高深的艺术,但大多数人却一生也没有办法领悟,无论贫富、年龄、学历,“未达人气”的随处可见,名人也不免于此。